腹针疗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针的操作
留针时间 一般留针20~30分钟, 根据体质强弱、病程 长短及疾病虚实来决 定。
腹针的操作
疗程 一般为6次/疗程,其 中的前3次为每日针1 次,后3次为隔日针 剌。 慢性病及疑难病为10 次/疗程,前5次为每 日针1次,后5次为隔 日针剌。
腹针的操作
起针手法 根据进针顺序依次起 针。 起针时保持进针时深 度,缓慢捻转出针, 以干棉球按压穴位针 孔。
腹部穴位定位及作用——外陵
神阙下1寸,旁开2寸。 浅剌治疗髋关节病、 坐骨神经病。 深剌治疗腹痛、疝气、 痛经、附件炎。
腹部穴位定位及作用——上风 湿点
滑肉门旁开5分、上5 分。 浅剌治疗肘关节周围 疾病。 中剌治疗上呼吸道感 染、流感、扁桃体炎、 鼻炎、疱疹、面神炎、 支气管炎、咽炎。
腹部穴位定位及作用——上风 湿外点
腹针的治疗
膝关节痛 滑肉门患侧、外陵患侧、 气旁健侧、下风湿点患
侧
腹针的治疗
眩晕 引气归元、商曲双、 气穴双
腹针的治疗
中风 引气归元、滑肉门患 侧、上风湿点患侧、外 陵患侧、下风湿点患侧
腹针疗法
1、腹针概念: 2、腹针起源: 3、腹针依据:理论(1、胚胎时脐的作用-经络母系统,2、腹
部具有脏腑最集中,经脉最多,途径最短3、“前面深似海,后面薄似饼 3 ”)及2实验。
2
4、腹针穴位定位:腹部分区、划线,任脉(中脘、 下脘、气海、关元)、肾经(商曲)、胃经(滑肉门、 外陵)、上风湿点及外点、下风湿点及下点。 5、腹针操作(体位、消毒、进针手法、剌至病所、 出针顺序)、注意事项、意外出血处理。 6、腹针治疗处方及处方标记(D、M、S)
腹针的治疗
腹针禁忌证 1、一切不明原因的急腹症均 为禁忌证。 为禁忌证。 2、急性腹膜炎、肝脾肿大引 急性腹膜炎、 起的脐静脉曲张, 起的脐静脉曲张,腹部内部肿 瘤广泛转移,怀孕妇女均为禁 瘤广泛转移, 忌证。 忌证。 3、对于长期慢性病而致体质 衰弱的病人,慎用。 衰弱的病人,慎用。 4、对肝脾肿大不宜过深。 对肝脾肿大不宜过深。
腹部穴位定位及作用——商曲
神阙上2寸,旁开5分。 浅剌治疗颈肩结合部 病变。 深剌治疗腹中切痛、 积聚不嗜食。
腹部穴位定位及作用——滑肉 门
神阙上1寸,旁开2寸。 浅剌治疗肩关节周围 病变。 中剌治疗癫痫、哮喘、 脑供血不足、面神经 麻痹、上肢无力等上 半身疾病。
腹部穴位定位及作用——天枢
神阙旁开2寸 中刺治疗腹部病及腰 肌劳损病。
腹针依据 2--神阙-脐学说
胚胎时期,脐带是胎儿从母体摄入氧气、营养物 质的通道。即胎儿在母体时是以脐为中心向全身 输布气血。因此脐(神阙)通向全身运行气血的 通道在先天即已形成。 胎儿出生后,随着营养摄入方式的改变,脐部输 布气血的功能降到了一个次要地位 。 经络是先于脏腑与肢体的全身最早系统,这个系 统便是神阙经络系统,是经络系统的母系统。
腹针的治疗
腹四关(滑肉门、外 陵) 滑肉门位于神阙之上, 治疗躯干上段及上肢 的疾病。 外陵位于神阙之下, 治疗下腹及下肢的疾 病。 四穴合用有通调气血、 疏通经气使之上输下 达肢体末端作用。
腹针的治疗
调脾气(大横) 大横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 具有调整脾脏功能、祛湿、 健脾、滑利关节的作用。 常与腹四关合用治疗腰部 疾病和坐骨神经痛,与风 湿点合用治疗全身关节炎 或肩周炎。
腹针依据 3--腹部的结构
腹部“前面深似海,后面薄似饼”。 经脉是沿着隐性感传线下面的一种多层次 的空间结构。 采用不同的深度去剌激与影响不同的外周 系统从而达到调节局部或整体的作用。
腹针依据 4--实验研究
尉迟静氏以3例经络敏感人观察,发现反 复针剌气海、石门、关元穴时,能激发任 脉贯注的感线,但未发现其它感传路线。 而针剌神阙穴引出的感传路线,①是纵行 的主干呈双向贯注循任脉通督脉;②是由 神阙穴横行双向贯注的环行路线;③是由 神阙穴向胸腹壁斜行双向贯注的放射状路 线。这为以神阙为核心的腹针系统的形成 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有价值的参考。
腹针穴位定位
定位(全息)取穴法
腹部穴位定位及作用——中脘
位于神阙上4寸的任 脉上。 相当于全息图上口。 浅剌治疗头面部疾病。 深剌治疗消化系统、 肺、中风偏瘫、神经 衰弱。
腹部穴位定位及作用——下脘
位于神阙穴上2寸。 全息图相当于颈7椎 水平。 浅剌治疗颈部、咽喉 部疾病。 深剌治疗消化系统 (胃肠)疾病。
腹针的操作
体位 平卧位
腹针的操作
进针深度:分为天、 地、人三部,分别调 节不同系统。 天部:调节浅层全息 系统,引起临床症状 改善。 人部:调节中层经络 系统,以调节经脉气 血运行。 地部:调节深层内脏 系统,调节脏腑功能。
腹针的操作
掌握安全的深度 剌激的是存在于腹壁 内的经络系统,而不 是剌入某个内脏。 进针深度以不剌穿腹 壁为度。 进行针剌时,不同深 度有组织和不同的手 感。
腹针疗法
由薄志云所创, 经过20多年临床观察 及验证。
腹针依据 1--腹部脏腑、经络分 布
腹部除了是人体分布脏腑最多的部位,还 分布着大量的经脉(肝经、肾经、脾经、 胃经、胆经、任脉、带脉、冲脉、阴跷脉、 阴维脉),为气血向全身输布、内联外达 提供了较广的途径。脏腑的募穴是脏腑之 气结聚的地方,也是审察证候、诊断、治 疗疾病的重要部位,大多数募穴位于腹部。 因此腹部具有脏腑最集中,经脉最多,途 径最短等优点。
腹部经络系统
浅层→全息(定位)调节系统 中层→经络调节系统 深层→内脏调节系统
腹针穴位定位1
神阙——中庭:8寸 神阙——曲骨:5寸 神阙——腹外侧缘:6寸 两乳中之间:8寸
腹针穴位定位2
腹白线(任脉) 脐横线 胃经线 肾经线 腹部分区、划线,任 脉(中脘、下脘、气 海、关元)、肾经 (商曲)、胃经(滑 肉门、天枢、外陵)、 上风湿点及外点、下 风湿点及下点。
腹针的治疗
天地针 引气归元 腹四关 调脾气
腹针的治疗
天地针(中脘、关元) 中脘为天,是胃之募 穴,有水谷之海之称。 关元为地,是小肠经 的募穴,别名丹田, 有培肾固本、补气回 阳之功。 二穴合用有补脾肾之 功。
腹针的治疗
引气归元(中脘、下 脘、气海、关元) 中脘和下脘属胃脘, 两穴有理中焦、调升 降的作用。手太阴肺 经起于中焦,有主肺 气肃降功能。 气海为气之海、关元 培肾固本,肾又主先 一塌胡涂之原气。 四穴合用有“以后天 养先天”之功。
腹针的治疗
作用机制 调节脏腑→疏通经络 →作用靶点
腹针的治疗
适应症
病程较久的内伤脏腑的全身性疾病:如 病程较久的内伤脏腑的全身性疾病: 脑血管后遗症、老年性痴呆、 脑血管后遗症、老年性痴呆、脑动脉硬 心血管病、高血压、癔病。 化、心血管病、高血压、癔病。 脏腑失衡后引起的疾病:如血栓性耳聋、 脏腑失衡后引起的疾病:如血栓性耳聋、 眼底出血、球后视神经炎、 眼底出血、球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 等。 虽病程较短, 虽病程较短,但与脏腑的正气不足相关 的疾病:如肩周炎、坐骨神经痛、 的疾病:如肩周炎、坐骨神经痛、关节 颈椎综合症、腰痛、双腿麻木、 炎、颈椎综合症、腰痛、双腿麻木、酸 困等。 困等。 其它的针灸适应症, 其它的针灸适应症,但经治疗疗效不佳 均可为腹针的适应症。 者,均可为腹针的适应症。
腹针的操作
选择治疗不宜针剌的 时间 大饥大饿 便满、腹胀
腹针的操作
进针手法 避开血管、毛孔,施 术要轻。 根据习惯持针、进针, 单手、双手或管针进 针均可,但要保证取 穴进针的准确性。 进针时有疼痛,可能 与毛孔、血管有关, 重新选择进针部位。
腹针的操作
针剌与疗效 针剌深浅与强弱,以 病人的临床症状改善 程度为手法的客观指 标。 主张“先浅后深、宁 浅勿深、宁弱勿强、 见好就收”。
滑肉门旁开1寸。 浅剌治疗腕关节炎、 手节关活动障碍、手 指麻木等腕关节周围 疾病。
腹部穴位定位及作用——下风 湿点
气海旁开2.5寸(即 外陵外5分、下5分)。 浅剌治疗膝关节周围 病变。
腹部穴位定位及作用——下风 湿下点
石门旁开3寸(即外 陵外1寸、下1寸)。 浅剌治疗小腿及踝关 节病变。
腹部穴位定位及作用——气旁
腹部穴位定位及作用——水分
位于神阙穴上1寸。 中剌治疗慢性炎症、 有消炎止痛作用。 深剌治疗腹水、呕吐、 腹泻、胃炎、小便不 利。
腹部穴位定位及作用——神阙
禁针 治疗肠道疾病、中暑、 风痛、角弓反张、中 风脱症、小儿脱肛、 妇人血冷不受胎气等。
腹部穴位定位及作用——气海
神阙下1.5寸。 相当于腰椎4、5水平 深剌治疗腰椎4、5的 病变、脐下放射痛、 腹痛腹泻、肾炎、月 经不调、痛经、盆腔 炎、子宫脱垂、遗精、 阳痿、闭经、带下、 不孕、尿路感染、疝 气、血崩、产后恶露 不止等。
气海旁开5分 浅剌治疗腰骶部病变 及下肢无力等
腹部穴位(八廓)定位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八卦 巽 震 离 坤 兑 乾 坎 艮 取象 风 雷 火 地 泽 天 水 山 方向 东南 东 南 西南 西 西北 北 东北 脏腑 肝、中焦 肝胆 心、小肠 脾、胃 下焦 肺、大肠 肾、膀胱 上焦 取穴 右上风湿点 右大横 中脘 左上风湿点 左大横 左下风湿点 关元 右下风湿点
腹针的治疗
落枕 中脘D、商曲S患侧、滑 肉门M患侧
腹针的治疗
肩周炎 中脘D、商曲M健侧、 滑肉门S患侧
腹针的治疗
肘腕痛 中脘、滑肉门患侧、 上风湿点患侧、商曲健
腹Leabharlann Baidu的治疗
颈椎病 中脘D、关元D、商曲 S 、滑肉门M 双 双
腹针的治疗
腰背痛 中脘、气海、关元、 大横双
腹针的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 水分、气海、关元
腹部穴位的特性1
腹部的浅层、中层是调节全身的系统或 外周系统。 腹部的深层是调节内脏系统。
腹部穴位的特性2
腹部的左右同名穴,在针剌(浅剌、中 剌)调节外周系统时,治疗同样疾病。 腹部的左右同名穴,在针剌(深剌)调 节内脏系统时,作用的内脏系统不同, 故穴性亦不同。
腹针的操作
针具的选择 患者的肥瘦 穴位的深浅 进针长度不超过针长 的2/3 同一病人选取同粗细、 同长度的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