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8第三章第一节吸附法净化大气污染物汇总

合集下载

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概述(PPT 29张)

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概述(PPT 29张)

降压再生 再生时压力低于吸附操作时的压力,或对床层抽真空,使吸附质解 吸出来,再生温度可与吸附温度相同。 通气吹扫 向再生设备中通入基本上无吸附性的吹扫气,降低吸附质在气相中 再生 的分压,使其解吸出来。操作温度愈高,通气温度愈低,效果愈好。 置换脱附 采用可吸附的吹扫气,置换床层中已被吸附的物质,吹扫气的吸附 再生 性愈强,床层解吸效果愈好,比较适用于对温度敏感的物质。为使 吸附剂再生,还需对再吸附物进行解吸。 化学再生 向床层通入某种物质使吸附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易被吸附的物 质而解吸下来。
一、吸附法净化含氮氧化物废气
2.工艺流程 NOx尾气进入固定床 吸附装置被吸附,净化 后气体经风机排至大气, 活性炭定期用碱液再生。
活性炭吸附NOx的工艺流程
1-酸洗槽 2-固定吸附床 3-再生器 4-风机
一、吸附法净化含氮氧化物废气
3.影响因素 含氧量:NOx尾气中含氧量越大,则净化效 率越高。 水分:水分有利于活性炭对NOx的吸附,当 湿度大于50%时,影响更为显著。 吸附温度:吸附是放热过程,低温有利于吸 附。 接触时间和空塔速率:接触时间长,吸附效 率高;空塔速率大,吸附效率低。

二、吸附法净化含二氧化硫废气
1.吸附净化原理 利用活性炭对烟气中SO2进行吸附,既有物理 吸附,也有化学吸附;
在烟气中存在氧和蒸汽时,化学吸附尤为明显
因为活性炭是SO2与O2反应的催化剂,反应生
成SO3,SO3溶于水生成硫酸
二、吸附法净化含二氧化硫废气
1.吸附净化原理 (1)吸附 物理吸附(以*表示吸附态分子): SO2 SO2* 1/2O2 1/2 O2* H2O 化学吸附: SO2* +1/2O2* SO3* SO3*+H2O* H2SO4* H2SO4*+nH2O H2SO4·nH2O* 总反应方程: SO2+H2O+1/2O2 活性炭 H2SO4

大气污染防治与环保设备应用技术指南

大气污染防治与环保设备应用技术指南

大气污染防治与环保设备应用技术指南第1章大气污染防治概述 (4)1.1 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性 (4)1.2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法规 (4)1.3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与危害 (4)第2章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原理 (4)2.1 物理方法 (4)2.2 化学方法 (4)2.3 生物方法 (4)2.4 综合方法 (4)第3章粉尘治理技术 (4)3.1 旋风除尘技术 (5)3.2 袋式除尘技术 (5)3.3 湿式除尘技术 (5)3.4 电除尘技术 (5)第4章气态污染物治理技术 (5)4.1 吸附法 (5)4.2 吸收法 (5)4.3 催化转化法 (5)4.4 生物滤池法 (5)第5章大气污染防治设备选型与设计 (5)5.1 设备选型原则 (5)5.2 设备设计要点 (5)5.3 设备安装与调试 (5)5.4 设备运行与维护 (5)第6章环保设备应用案例分析 (5)6.1 粉尘治理设备应用案例 (5)6.2 气态污染物治理设备应用案例 (5)6.3 综合治理设备应用案例 (5)6.4 新型环保设备应用案例 (5)第7章大气污染防治监测技术 (5)7.1 监测方法 (5)7.2 监测设备 (5)7.3 监测数据分析 (5)7.4 监测体系建立 (5)第8章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案例分析 (5)8.1 粉尘治理工程案例 (5)8.2 气态污染物治理工程案例 (5)8.3 综合治理工程案例 (5)8.4 工程实施与验收 (5)第9章环保设备管理与维护 (6)9.1 设备管理原则 (6)9.3 故障处理 (6)9.4 设备更新与淘汰 (6)第10章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与法规 (6)10.1 国家政策法规 (6)10.2 地方政策法规 (6)10.3 政策法规的实施与监督 (6)10.4 政策法规的修订与完善 (6)第11章大气污染防治科技创新 (6)11.1 科技创新概述 (6)11.2 重大科技成果 (6)11.3 技术创新趋势 (6)11.4 产业创新与发展 (6)第12章大气污染防治国际合作与交流 (6)12.1 国际合作概述 (6)12.2 国际公约与协议 (6)12.3 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 (6)12.4 我国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国际地位与作用 (6)第1章大气污染防治概述 (6)1.1 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性 (6)1.2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法规 (6)1.2.1 法律法规 (7)1.2.2 政策规划 (7)1.2.3 政策措施 (7)1.3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与危害 (7)1.3.1 有害气体 (7)1.3.2 颗粒物 (7)1.3.3 金属污染物 (7)1.3.4 有机污染物 (7)1.3.5 光化学烟雾 (7)第2章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原理 (8)2.1 物理方法 (8)2.2 化学方法 (8)2.3 生物方法 (8)2.4 综合方法 (9)第三章粉尘治理技术 (9)3.1 旋风除尘技术 (9)3.2 袋式除尘技术 (9)3.3 湿式除尘技术 (10)3.4 电除尘技术 (10)第四章气态污染物治理技术 (10)4.1 吸附法 (10)4.2 吸收法 (10)4.3 催化转化法 (11)第五章大气污染防治设备选型与设计 (11)5.1 设备选型原则 (11)5.2 设备设计要点 (11)5.3 设备安装与调试 (12)5.4 设备运行与维护 (12)第6章环保设备应用案例分析 (12)6.1 粉尘治理设备应用案例 (12)6.2 气态污染物治理设备应用案例 (13)6.3 综合治理设备应用案例 (13)6.4 新型环保设备应用案例 (14)第7章大气污染防治监测技术 (14)7.1 监测方法 (14)7.2 监测设备 (15)7.3 监测数据分析 (15)7.4 监测体系建立 (15)第8章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案例分析 (16)8.1 粉尘治理工程案例 (16)8.1.1 项目背景 (16)8.1.2 治理措施 (16)8.1.3 治理效果 (16)8.2 气态污染物治理工程案例 (16)8.2.1 项目背景 (16)8.2.2 治理措施 (16)8.2.3 治理效果 (16)8.3 综合治理工程案例 (17)8.3.1 项目背景 (17)8.3.2 治理措施 (17)8.3.3 治理效果 (17)8.4 工程实施与验收 (17)8.4.1 工程实施 (17)8.4.2 工程验收 (17)第9章环保设备管理与维护 (17)9.1 设备管理原则 (17)9.2 设备维护与保养 (18)9.3 故障处理 (18)9.4 设备更新与淘汰 (18)第十章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与法规 (19)10.1 国家政策法规 (19)10.1.1 法律法规 (19)10.1.2 政策规划 (19)10.2 地方政策法规 (19)10.2.1 地方性法规 (19)10.2.2 政策文件 (20)10.3 政策法规的实施与监督 (20)10.3.1 实施机制 (20)10.3.2 监督管理 (20)10.3.3 社会参与 (20)10.4 政策法规的修订与完善 (20)10.4.1 修订原则 (20)10.4.2 修订内容 (20)10.4.3 修订程序 (20)第11章大气污染防治科技创新 (20)11.1 科技创新概述 (20)11.2 重大科技成果 (21)11.2.1 污染物监测技术 (21)11.2.2 污染源控制技术 (21)11.2.3 末端治理技术 (21)11.3 技术创新趋势 (21)11.3.1 智能化监测与控制 (21)11.3.2 节能减排技术 (21)11.3.3 绿色制造与循环经济 (22)11.4 产业创新与发展 (22)11.4.1 产业技术创新 (22)11.4.2 产业发展政策 (22)第12章大气污染防治国际合作与交流 (22)12.1 国际合作概述 (22)12.2 国际公约与协议 (22)12.3 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 (23)12.4 我国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国际地位与作用 (23)第1章大气污染防治概述1.1 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性1.2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法规1.3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与危害第2章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原理2.1 物理方法2.2 化学方法2.3 生物方法2.4 综合方法第3章粉尘治理技术3.1 旋风除尘技术3.2 袋式除尘技术3.3 湿式除尘技术3.4 电除尘技术第4章气态污染物治理技术4.1 吸附法4.2 吸收法4.3 催化转化法4.4 生物滤池法第5章大气污染防治设备选型与设计5.1 设备选型原则5.2 设备设计要点5.3 设备安装与调试5.4 设备运行与维护第6章环保设备应用案例分析6.1 粉尘治理设备应用案例6.2 气态污染物治理设备应用案例6.3 综合治理设备应用案例6.4 新型环保设备应用案例第7章大气污染防治监测技术7.1 监测方法7.2 监测设备7.3 监测数据分析7.4 监测体系建立第8章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案例分析8.1 粉尘治理工程案例8.2 气态污染物治理工程案例8.3 综合治理工程案例8.4 工程实施与验收第9章环保设备管理与维护9.1 设备管理原则9.2 设备维护与保养9.3 故障处理9.4 设备更新与淘汰第10章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与法规10.1 国家政策法规10.2 地方政策法规10.3 政策法规的实施与监督10.4 政策法规的修订与完善第11章大气污染防治科技创新11.1 科技创新概述11.2 重大科技成果11.3 技术创新趋势11.4 产业创新与发展第12章大气污染防治国际合作与交流12.1 国际合作概述12.2 国际公约与协议12.3 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12.4 我国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国际地位与作用第1章大气污染防治概述1.1 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大气污染防治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项重要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物吸收法

大气污染物吸收法

大气污染物吸收法大气污染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中的污染物排放也越来越多。

这些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不断研究和开发各种工艺和技术,其中大气污染物吸收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

大气污染物吸收法是通过吸收污染物分子或粒子来净化大气。

它主要依靠化学或物理吸附的原理来去除污染物。

这种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吸附剂选择、吸附过程、吸附产物处理和再生吸附剂。

首先,吸附剂的选择至关重要。

吸附剂是大气污染物吸收法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着吸附效率和吸附效果。

一般来说,好的吸附剂需要具备高吸附活性、稳定性和再生性能。

常见的吸附剂有活性炭、聚合物材料和纳米材料等。

根据不同的污染物性质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吸附剂能够提高吸附效果。

其次,吸附过程是大气污染物吸收法的关键步骤。

这个过程主要通过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来实现。

吸附剂与污染物之间会发生吸附作用,将污染物分子或粒子吸附到吸附剂表面。

吸附作用的强弱取决于吸附剂和污染物之间的亲疏性、接触面积和浓度差异。

通过优化吸附条件,如温度、湿度和流速等,可以提高吸附效率。

在吸附过程完成后,吸附产物的处理是必不可少的。

吸附剂表面的吸附物需要定期清洗或更换,以避免吸附剂饱和和后续不良反应的发生。

处理吸附产物的方法有多种,如高温烧结、化学还原和物理剥离等。

根据吸附剂和污染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能够最大程度地回收和再利用吸附产物。

最后,再生吸附剂是大气污染物吸收法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当吸附剂的吸附能力下降时,需要进行再生操作。

一般来说,再生操作可以通过热解、脱附或化学反应等方式来实现。

再生后的吸附剂可以重复使用,从而节约成本和资源。

尽管大气污染物吸收法在净化空气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局限性。

首先,吸附剂的成本较高,需要考虑经济可行性。

其次,吸附剂的再生和处理过程可能会产生二次污染物,需要进行有效的控制。

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

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

其中:M2(Ⅰ) ——一价金属; M2(Ⅱ) ——二价金属;
n——硅铝比; m——结晶水摩尔数。 特点:孔径均一、吸附容量大、吸附选择性强。
可净化:SO2 、NOX 等。
(5) 白土
分为:漂白土和酸性白土。
主要成分:硅铝酸盐。 用途:油类脱色、除臭。
三. 影响气体吸附的因素
1. 操作条件
(1) 温度 物理吸附,T↓有利; 化学吸附,T↑有利。 (2) 压力 P ↑,则PA↑,有利; P ↑ ,能耗↑; 一般常压操作
式中:dMA —— dt时间内吸附质从气相扩散至固体表面的 质量,kg/m3剂 ;
吸附速率 吸附层数
快 单分子层,多分子层
慢 单分子层或单原子层
二. 吸附剂 1. 对工业吸附剂的要求 ① 内表面积大; ② 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③ 吸附容量大;
吸附容量 : 在一定温度和一定的吸附质浓度下 , 单位质量 或单位体积吸附剂所能吸附的最大吸附质质量. ④ 足够的机械强度、化学和热稳定性; ⑤ 来源广泛,造价低廉等.
固定温度T,则 XT =f(p)
2. 吸附等温线

等温吸附方程
描述一定温度下,被吸附剂吸附的物质的最大量(平衡吸
附量)与气相中吸附质平衡分压之间关系的曲线。
P279-280:图7-15、7-16。
NH3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
上图中:相对压力为:p/pv;p——气相中吸附质分压; pv ——一定温度下,吸附质的饱和蒸气压。
式中: V —— 吸附达平衡的气体吸附量,ml ; Vm —— 固体表面盖满单分子层所吸附的气体体积,ml; P —— 被吸附组分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 Pa ; P0 —— 在吸附温度下该气体的饱和蒸汽压, Pa ; C —— 与吸附热有关的常数。

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PPT课件

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PPT课件
z
(1)传质区、吸附波(传质波、传质前 沿):在吸附床中,平衡区与未用区之间的吸
附质负荷变化形成的S形曲线所占的区域称为 传质区,S形曲线称为吸附波(或传质波、传 质前沿)。
(2)穿透现象:当吸附波的前沿刚到床层的
出口端时称为穿透现象。
(3)破点:出现穿透现象后,吸附波稍微向前
移动一点,在流出物的分析中就有吸附质漏出来, 该点称为破点。
例题:(P186习题3)
3、 解: 由希洛夫方程得 K 0.1 Z m 109
B K Z Z m
K 0.2 Z m 310
解得 Z m 0.046m, K 2018 .52
am 又K C0 故有 am KC0 2018 .52 20 2 10
10、1吸附和吸附剂
2、工业吸附剂 (1)活性氧化铝 (2)活性碳※ (3)硅胶 (4)分子筛
10、2吸附平衡与吸附速率
• 10、2、1吸附平衡 1、两个概念
(1)平衡吸附量(静态吸附量或静活性):在一定的 温度下,与气相中吸附质的初始浓度成平衡时的最 大吸附量,一般用单位 质量吸附剂在吸附平衡时所 能吸附的吸附质质量来表示,表示固体吸附剂对气 体吸附量的极限,以am表示。 (2)动活性:气体通过吸附层时,随着床层吸附剂的 逐渐接近饱和,吸附质最终不能被全部吸附,当流 出气体中可能出现吸附质时,我们认为吸附剂已失 效,此时计算出来的单位吸附剂所吸收吸附质的量 称为动活性。 显然:动活性<静活性
10、3吸附装置及工艺
• 10、3、1吸附装置 1、固定床吸附器 2、回转吸附器 3、流动床吸附器 • 10、3、2吸附工艺 1、一般吸附工艺 2、变压吸附工艺(PSA)
有机气态污染物固定床吸附 工艺流程(一般吸附工艺)

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45页PPT

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45页PPT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docx

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docx

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气态污染物对于我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

气态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它们对大气的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为「净化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吸收法进行处理。

吸收法是利用溶剂或吸附剂将气态污染物吸收到液体或固体中,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为了高效地净化气态污染物,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吸收剂,设计合理的吸收装置。

常见的吸收剂有水、乙醉、酸碱溶液等,而吸收装置则包括填充塔、膜分离装置等。

对于二氧化硫这类酸性气体,常用的吸收剂是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可与二氧化硫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钠溶液,从而从空气中净化出二氧化硫。

相似地,对于氮氧化物,我们可以选择氢氧化钠或氨水作为吸收剂,以碱性环境将氮氧化物吸收掉。

而对于挥发性有机物,我们可以选择活性炭等吸附剂,通过吸附作用将有机物吸附到其表面,达到净化的效果。

吸收法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吸收剂的化学特性或物理特性与污染物发生作用,使其从气体相转变为液体相或固体相。

通过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具有高效、安全、经济等优点。

吸收后的污染物可以进行合理的处理,如经过处理后的污染物可以作为原料进行再利用,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实践中,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有很多应用。

其中,最典型的应用是烟气脱硫。

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硫烟气,这些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会对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

通过吸收法,可以将二氧化硫吸收到碱性溶液中,从而净化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目前,烟气脱硫已成为工业界的主要技术之一。

此外,吸收法还可以用于处理工业废气、净化室内空气等。

工业废气中往往会含有各种有机物、酸性气体等,通过吸收法可以将这些污染物吸收掉,净化废气。

在室内环境中,常常会有甲醛、苯等有害气体释放,通过吸收法可以将这些有害气体吸收掉,保护人们的健康。

然而,吸收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吸收剂选择不当或吸收剂的成本过高会导致吸收法的成本增加。

大气污染物吸收法

大气污染物吸收法

大气污染物吸收法大气污染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它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

为了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和防止其对空气质量的恶化,吸收法成为了一种有效的净化大气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大气污染物吸收法的原理、应用以及前景。

1. 吸收法的原理大气污染物吸收法基于物质的相互作用原理,通过使用吸收剂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

吸收剂通常是一种溶解性物质,可以吸收并固定大气中的污染物。

常见的吸收剂包括碱液、酸液、化学溶液等。

当污染物与吸收剂相接触时,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或物理吸附,将污染物从气相转为液相,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2. 吸收法的应用大气污染物吸收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气处理、燃煤电厂脱硫、汽车尾气净化等领域。

在工业废气处理中,吸收法被用来处理含有高浓度污染物的气体,如硫化氢、二氧化硫等。

燃煤电厂通常使用碱液吸收剂来减少废气中的二氧化硫排放。

同时,吸收法也可以用于城市道路上的尾气净化,减少有害气体对人体的影响。

3. 吸收法的前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对大气污染物的净化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吸收法作为一种成熟的污染物净化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持续的科研和技术创新,吸收剂的效率和选择性不断提高,吸收法将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环境下的污染物净化需求。

在未来,吸收法有望成为大气净化的主流技术之一。

总结:大气污染物吸收法通过使用吸收剂将污染物从气相转为液相,从而实现净化大气的目的。

它在工业废气处理、燃煤电厂脱硫、汽车尾气净化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吸收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净化技术具有广阔的前景。

通过不断的科研和技术创新,吸收法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环境下的污染物净化需求,成为净化大气的重要手段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第三章第一节吸附法净化大气污染物第四节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气体吸附是一种在有害气体控制中日益获得重视的方法。

更为严格的环境质量要求,特别增强了吸附作为一种控制方法的吸引力。

吸附现象的发现及其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

吸附操作已广泛地应用于基本有机化工、石油化工等生产部门,成为必不可少的分离手段。

吸附法在环境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是由于吸附过程能有效地捕集浓度很低的有害物质,因此,当采用常规的吸收法去除液体或气体中的有害物质特别困难时,吸附可能就是比较满意的解决办法。

一般说来,吸附在实用上和经济上优于有竞争性的湿法工艺(如洗涤法)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1)干床层、非腐蚀系统;(2)良好的控制和对过程变化的敏感;(3)没有化学品的处理问题;(4)可实现全自动运行;(5)能把气流中的污染物去除到极低的含量,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又能回收这些污染物,实现废物资源化。

正因为如此,目前吸附操作广泛地应用于有机污染物的回收净化,低浓度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净化处理以及其它气态污染物的净化上。

当然,作为污水处理的一种手段,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吸附操作也有它的不足之处,首先,由于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小,因而需耗用大量的吸附剂,使设备体积庞大。

其次,由于吸附剂是固体,在工业装置上固相处理较困难,从而使设备结构复杂,给大型生产过程的连续化、自动化带来一定的困难。

多年来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在某些方面已有所突破。

如分子筛的出现及其应用,移动床在工业上成功地连续运转,使设备与操作得到简化,使过程达到了连续吸附与脱附,为装置的大型化、生产的自动化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吸附技术的发展。

一、吸附与吸附剂已经完全证实:在固体表面上的分子力处于不平衡或不饱和状态,由于这种不饱和的结果,固体会把与其接触的气体或液体溶质吸引到自己的表面上,从而使其残余力得到平衡。

这种在固体表面进行物质浓缩的现象,称为吸附。

在工业上,采用多孔物质处理流体混合物,使其中所含的一种或几种组分浓集在固体表面,而与其它组分分开的过程称为吸附操作。

在吸附过程中,被吸附到固体表面的物质叫吸附质,吸附质所依附的物质称为吸附剂。

应认真地把吸附与吸收区别开来。

吸收的特点是物质不仅保持在表面,而且通过表面分散到整个相。

吸附则不同。

物质仅在吸附剂表面上浓缩富集成一层吸附层(或称吸附膜),并不深入到吸附剂内部。

由于吸附是一种固体表面现象,只有那些具有较大内表面的固体才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例如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比重为5的氧化铁园粒,半径为5μm,其表面积只有12m2/g,并不具有实用价值的吸附能力。

而一般工业用的吸附剂平均比表面积为600m2/g。

吸附过程是非均相过程,一相为流体混合物,一相为固体吸附剂。

吸附过程必然是一个放热过程,所放出的热,称为该物质在此固体表面上的吸附热。

1、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根据吸附的作用力不同,可把吸附分为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1)物理吸附产生物理吸附的力是分子间引力,或称范德华力。

固体吸附剂与气体分子之间普遍存在着分子间引力,当固体和气体的分子引力大于气体分子之间的引力时,即使气体的压力低于与操作温度相对应的饱和蒸气压,气体分子也会冷凝在固体表面上。

这种吸附的速度极快。

物理吸附不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它的吸附热较低,一般只有20kJ/mol左右,只相当于相应气体的液化热。

也正是由于物理吸附不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它吸附的选择性极低,或者说没有选择性,它的选择性只取决于气体的性质和吸附剂的特性。

物理吸附只在低温下才较显著,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减少,且与表面的大小成比例。

由于这种吸附属纯分子间引力,所以有很大的可逆性,当改变吸附条件,如降低被吸附气体的分压或升高系统的温度,被吸附的气体很容易从固体表面上逸出,此种现象称为“脱附”或“脱吸”。

工业上的吸附操作就是根据这一特性进行吸附剂的再生,同时回收被吸附的物质。

物理吸附是靠分子间引力产生的,当吸附物质的分压升高时,可以产生多分子层吸附。

这是与化学吸附不同的。

(2)化学吸附化学吸附亦称活性吸附。

它是由于固体表面与吸附气体分子间的化学键力所造成的,是固体与吸附质之间化学作用的结果,有时它并不生成平常含义的可鉴别的化合物。

化学吸附的作用力大大超过物理吸附的范德华力。

化学吸附中由于有化学作用发生,因此它所放出的吸附热比物理吸附所放出的热大得多,可达到化学反应热的数量级,一般为80~400kJ/mol。

由于化学性质所决定,化学吸附具有很高的选择性,例如氢可以被钨或镍化学吸附,而不能被铝和铜化学吸附。

化学吸附不象物理吸附,这种吸附往往是不可逆的,而且脱附以后,脱附的物质往往与原来的物质不一样,发生了化学变化。

从化学吸附中能量变化的大小考虑,被吸附分子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活性显著升高,使其所需的反应活化能比自由分子为低,从而加快了反应速度。

由此可用化学吸附来解释固体表面的催化作用。

可见,化学吸附在催化作用上特别重要,这一点将在催化一章中讲述。

由于化学吸附中伴有化学反应发生,因此,化学吸附宜在较高温度下操作,且吸附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与物理吸附不同,化学吸附是单分子或单原子层吸附。

应当指出,同一物质在较低温度下可能发生的是物理吸附,而在较高温度下所发生的往往是化学吸附。

即物理吸附常发生在化学吸附之前,到吸附剂逐渐具备足够高的活性,才发生化学吸附。

亦可能两种吸附方式同时发生。

2、吸附剂虽然吸附现象早已为人们发现和熟知,但是作为工业上应用则是近几十年的事情。

从理论上讲,固体物质的表面对于流体都具有一定的物理吸附作用。

但要达到工业上的使用要求,还需要有一个选择与评价的问题,这是吸附操作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1)工业吸附剂的要求①要有巨大的内表面积和大的孔隙率也就是说,吸附剂必须是具有高度疏松结构和巨大暴露表面的多孔物质。

只有这样,才能给吸附提供很大的表面。

吸附剂的有效表面包括颗粒的外表面和内表面,而内表面总是比外表面大得多,例如硅胶的内表面高达600m2/g,活性炭的内表面可高达1000m2/g。

这些内部孔道通常都很小,有的宽度只有几个分子的直径,但数量极大。

这是由吸附剂的孔隙率决定的。

因此,要求吸附剂要有很大的孔隙率。

除此之外,还要求吸附剂具有合适的孔隙和分布合理的孔径,以便吸附质分子能到达所有的内表面而被吸附。

②对不同的气体要有选择性的吸附作用工业上应用吸附剂的目的,就是为了对某些气体组分有选择地吸附,从而达到分离气体混合物的目的。

因此要求所选的吸附剂对所要吸附的气体具有很高的选择性。

例如活性炭吸附二氧化硫(或氨)的能力,远大于吸附空气的能力。

故活性炭能从空气与二氧化硫(或氨)的混合气体中优先吸附二氧化硫(或氨),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

③吸附容量要大吸附剂的吸附容量是指一定温度下,对于一定的吸附质浓度,单位质量(或体积)的吸附剂所能吸附的最大吸附质质量。

吸附容量大小的影响因素很多,它包括吸附剂的表面大小,孔隙率大小和孔径分布的合理性,还与分子的极性以及吸附剂分子上官能团的性质有关。

④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吸附剂是在温度、湿度和压力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工作的,这就要求吸附剂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对于用来吸附腐蚀性气体时,还要求吸附剂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

当采用流化床吸附装置时,对吸附剂的机械强度要求更高,主要原因是在流化状态下运行,吸附剂的磨损大。

⑤颗粒度要适中而且均匀用于固定床时,若颗粒太大且不均匀,易造成气流短路和气流分布不均,引起气流返混,气体在床层中停留时间短,降低吸附分离效果。

如果颗粒太小,床层阻力过大,严重时会将吸附剂带出器外。

⑥其它要求吸附剂有抗再生能力,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另外,要求吸附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剂易再生和活化,且制造简便,价廉易得。

(2)常用工业吸附剂目前工业上常用的吸附剂主要有活性炭、活性氧化铝、硅胶和分子筛。

这里也附带介绍几种其它吸附剂和吸附剂浸渍。

①活性炭活性炭是许多具有吸附性能的碳基物质的总称,木炭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吸附能力很低的活性炭。

活性炭的原料是几乎所有的含碳物质。

如煤、木材、骨头、果核、坚硬的果壳(如椰壳、核桃壳等),以及废纸浆、废树脂等,将这些含碳物质在低于878K下进行炭化,再用水蒸汽或热空气进行活化处理。

还有用氯化锌、氯化镁、氯化钙、磷酸来代替热蒸汽作活化剂的。

活性炭经过活化处理,比表面积一般可达700~1000m2/g,具有优异和广泛的吸附能力。

炭分子筛是新近开发的一种孔径均一的分子筛型活性炭新品种,孔径一般在100nm以下,具有良好的选择吸附能力。

普通活性炭又分为颗粒状活性炭(粒炭)和粉状活性炭(粉炭),气体吸附多用粒炭,因其阻力小,而粉炭多用于液体的脱色处理。

活性炭是一种非极性吸附剂,具有疏水性和亲有机物的性质,它能吸附绝大部分有机气体,如苯类、醛酮类、醇类、烃类等以及恶臭物质,因此,活性炭常被用来吸附和回收有机溶剂和处理恶臭物质。

同时由于活性炭的孔径范围宽,即使对一些极性吸附质和一些特大分子的有机物质,仍然表现出了它的优良的吸附能力,如在SO2、NO x、Cl2、H2S、CO2等有害气体治理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因此,在吸附操作中,活性炭是一种首选的优良吸附剂。

近年来出现的纤维活性炭,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活性炭吸附材料,它是利用超细纤维如粘胶丝、酚醛纤维或晴纶纤维等制成毡状、绳状、布状等,经高温(1200K以上)炭化,用水蒸汽活化后制成的。

粘胶纤维价格较低,酚醛纤维价格较高。

纤维活性炭的表面积大,有的可高达1700 m2/g,密度小,5~15kg/m3,微孔多而均匀。

普通颗粒活性炭孔径不均一,除小孔外,还有0.01~0.1μm的中孔和0.5~5μm的大孔,而纤维活性炭不但孔隙率较大,而且孔径比较均一,绝大多数为0.0015~0.003μm的小孔和中孔,因而吸附容量大,而且,由于纤维活性炭的微孔直接通向外表面,吸附质分子内扩散距离较短,所以吸附和脱附速率高,残留量少,因而使用寿命长。

正是由于纤维活性炭具有这些结构特征,对各种无机和有机气体、水溶液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和较快的吸附速率,其吸附能力比一般的活性炭高1~10倍,特别是对于一些恶臭物质的吸附量比颗粒活性炭要高出40倍左右。

②活性氧化铝活性氧化铝是将含水氧化铝(如铝土矿)在严格控制的加热速率下于773K加热制成的多孔结构的活性物质。

根据晶格构造,氧化铝可分为α型和γ型。

具有吸附活性的主要是γ型,尤其是含一定结晶水的γ氧化铝,吸附活性很高。

晶格类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焙烧温度,若三水铝石在773K-873K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温度下焙烧,所得氧化铝即为含有结晶水的γ型活性氧化铝,温度超过1173K,开始变成α型氧化铝,吸附性能急剧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