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教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953545cc5da50e2524d7f42.png)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新人教版《盛唐气象》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史实;掌握唐朝时期,唐朝与西藏的往来历史;掌握唐朝文学方面的成就,重点掌握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2.过程与方法运用图像及文字资料创设教学情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了唐朝经济居当时世界的先进地位。
从中体会到祖国的伟大,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光耀千古的诗坛【教学难点】艺术性、从历史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引言:“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
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诗《百花行》,描写的是长安城人们赏花的盛况。
唐朝时期,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度繁荣景象。
盛唐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是怎样的呢?当时的民族关系如何?唐朝在文学艺术方面又呈现出什么样的辉煌局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经济的繁荣师:在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师:在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在农业方面,垦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
唐王朝非常重视兴修水利,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师: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师: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时期的什么景象?生:开元盛世年间,粮食丰收,国家富足的景象。
师:*经济的繁荣——农思考:农业经济繁荣的表现是什么呢?生: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兴修水利相关史事:曲辕犁11个部件构成,设计精妙,轻便灵巧,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
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779942e7561252d380eb6efb.png)
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初唐的经济繁荣,了解唐朝的民族交流、民族融合和社会风气,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了解文成公主对汉藏统一的历史贡献。
2。
过程和方法通过历史故事,以及阅读和欣赏相关的历史图片和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和感受盛唐的天气,并分析相关现象的原因。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盛唐,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在学习唐代民族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各民族之间的友谊与团结,了解到各民族人民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光辉篇章。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经济繁荣、民族交流与融合困难:民族沟通和融合[教学设计思想] 1。
教材分析课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子项目,即经济繁荣、民族交流与融合、开放的社会氛围和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
这四个子项目分别从经济发展、民族关系、社会生活和文化四个方面展开。
四者相互关联,从不同的角度共同展现了唐代的盛世。
2。
学习情况分析(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补充)3。
教学方法阅读与解释法、材料分析法、图解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中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设计意图第1页:共9页设置场景展示唐人街的图片并提问:为什么引入新班级的地名被称为“唐人街”?1.经济繁荣(1)农业展示“雨中耕作”并提出问题:雨中耕作”是敦煌莫高窟壁画,反映了唐代农业的发展。
从图片中你能找到什么关于农业的信息?通过对《雨中耕作》的观察,可以看出唐代农民有弯犁等,进而产生了下水管等灌溉工具。
(显示屈原犁和下轮的示意图)显示唐代水利工程介绍中的古坝文字和图片探索新知识展示敦煌莫高窟“农事图”图片、问题极性看图片,回答问题。
请看图片,了解唐代农具的改进。
观察图片看图片,回答问题。
学生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和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唐代农业的发展从实际出发,让学生了解唐代水利工程建设、耕作技术、蔬菜新品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0f51ab7c10661ed9ad51f3cf.png)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图片、小黑板。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9
导入新课
展示唐人街的图片,提出问题: 这些地方的名字为什么叫 “唐人街 ”?
观察图片,回答 问题。
1.经济的繁荣 ( 1) 农业方面
展示《雨中耕作图》,提出问题
:《雨中耕作图》是一幅反映唐朝农
观察图片,回答
赞普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后,实 Leabharlann 了一系列发展生产、改革制度的措 施。
展示《步辇图》,提出问题:《 步辇图》反映什么历史事件?你能从 这幅图中指出哪位是唐太宗?哪位是 禄东赞吗?
展示《大昭寺内的文成公主入吐 蕃壁画》,教师讲述:唐太宗同意将 文成公主嫁给他, 并派专使护送文成 公主远行。
想一想: 展示材料和图片,提出问题:唐 蕃友好关系有哪些新发展?
A .使吐蕃与唐朝结盟 B .使吐蕃与唐 “和同为一家 ” C .为吐蕃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 贡献
D .加强了唐对吐蕃的管辖
4.文学家韩愈说: “李杜文章在 ,光焰万丈长。 ”其中 “李杜 ”是指 ()
A .李白、杜甫 B .李白、杜牧 C .白居易、李白 D .李煌、杜甫 参考答案:
1. C
2. B
调动学生的积 极性,培养学生获 取有效历史信息的 能力。
2/ 9
?它们有什么特点?
通过设置了解唐朝丝织品薄、美 等特点,从而引出手工业方面。
( 1) 丝织品 展示唐代花鸟纹绵图、唐朝穿裙
观察图片,思考
衫的妇女和简单介绍唐代花鸟纹绵图 、唐朝穿裙衫的妇女,提出问题:请
问题,回答问题。
欣赏图片,你能说说唐朝丝织品哪些
观察图片,回答 问题。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d42ad26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91.png)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盛唐气象》是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
教材主要围绕唐朝的繁荣时期展开,介绍了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生动地展示了盛唐时期的气象。
本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新鲜的,需要通过深入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本课学习之前,已经对唐朝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唐朝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有所耳闻。
但是,对于盛唐时期的具体内容,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把握盛唐气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盛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主要内容,了解盛唐时期的基本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学生能够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盛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盛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主要内容。
2.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盛唐时期的繁荣背后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图表、音乐、视频等多种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盛唐气象。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查找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图表、音乐、视频等素材。
2.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讲解。
3.准备课堂练习题,以便进行巩固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盛唐时期的图片和音乐,引导学生进入盛唐气象的学习情境。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盛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盛唐气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盛唐时期的具体情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03d0e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48.png)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盛唐气象》是七年级历史下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唐朝盛世的气象。
内容包括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发展。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认识唐朝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对中国古代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唐朝的繁荣和发展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有一定的兴趣,但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发展,认识唐朝的繁荣景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唐朝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发展。
2.难点:唐朝繁荣景象的原因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源,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课件。
3.媒体资源:图片、音频、视频等。
4.学生活动材料:分组讨论的题目和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唐朝的图片和音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唐朝历史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发展。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唐朝繁荣景象的原因和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总结唐朝繁荣的原因和意义。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3盛唐气象教案新人教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3盛唐气象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b790b8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04.png)
1.开放包容:唐朝实行开放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2.民族平等:唐朝对各民族实行平等对待,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3.民族融合:唐朝鼓励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民族融合。
4.民族自治:唐朝在边疆地区设立都护府,实行民族自治,保障各民族的利益。
这些民族政策的意义在于:
典型例题讲解
例题1:简述盛唐时期诗歌繁荣的原因。
解答:盛唐时期诗歌繁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政治稳定:唐朝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为诗歌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经济繁荣:农业生产技术提高,手工业和商业发达,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3.文化交融: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交融,丰富了诗歌创作的题材和形式。
4.开放政策:唐朝实行开放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促进了国内外文化的交流。
-民族政策、对外交流: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
③艺术性与趣味性设计:
-使用彩色粉笔或白板笔,突出重点知识点和词句。
-利用图表、时间线、思维导图等形式,直观展示盛唐气象的各个方面。
-在板书中加入一些盛唐时期的艺术作品图片或简笔画,增加视觉趣味性。
-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如让学生在板书上填写关键词或绘制简单的示意图,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和主动性。
-民族政策: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对外交流:唐朝与印度、日本、新罗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三、盛唐气象的影响
1.国内影响:
-促进国内各民族融合,加强国家统一。
-推动经济发展,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塑造了中华民族自信、开放、包容的民族性格。
2.国际影响:
1.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增强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人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图文
![[人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909c6e44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e3.png)
[人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图文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史实;掌握唐朝时期,唐朝与西藏的往来历史;掌握唐朝文学方面的成就,重点掌握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通过思考和概括盛唐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通过诗歌了解极为大诗人。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这种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恶归纳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唐朝诗歌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才华过人,而且热爱祖国,关心民间疾苦,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以此教育学生做人应当德才兼备。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光耀千古的诗坛教学难点:艺术性、从历史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爱我中华》,下图为拉萨布达拉宫)学生应该很熟悉《爱我中华》这首歌曲。
这首歌唱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声,表现了各民族爱我中华的强烈凝聚力,表达了人们团结一心、建设国家的雄心壮志。
唐朝时候周边有哪些少数民族呢?繁荣开放的唐代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关系如何呢?唐朝“和同为一家”的民族关系是怎样出现的?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会找到答案。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经济的繁荣1.(多媒体展示以下历史图片)史料解读2.(多媒体展示问题:唐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结合教材,要求分组学生从三个方面概括唐朝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蜀锦冠于全国;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邢窑、唐三彩。
商业: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目标导学二:唐蕃关系1.(多媒体展示以下两张历史图片)史料解读材料一:回纥西突厥东突厥靺鞨吐蕃南诏材料二:材料三:在西藏地区,流传着一首赞美文成公主的诗歌: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c3bca1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3.png)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的繁荣景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
本节课内容较为丰富,需要学生掌握唐朝时期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人物,以及唐朝的繁荣特点。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唐朝的基本情况,对历史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唐朝的繁荣景象和具体历史事件、人物的认识程度不同,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繁荣特点,掌握唐朝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繁荣特点,重要事件和人物。
2.教学难点:唐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历史事件、人物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教材和课外资料,了解唐朝的繁荣特点,掌握重要事件和人物。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唐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历史事件、人物的联系。
3.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
2.课外资料:相关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唐朝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进入盛唐气象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唐朝的繁荣特点,掌握重要事件和人物。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操练(15分钟)教师选取典型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唐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历史事件、人物的联系。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唐朝繁荣特点、重要事件和人物的掌握程度。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576f231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5.png)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掌握唐朝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唐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六下历史课程后,对历史学科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历史知识。
但在对唐朝的了解上,大部分学生可能只停留在一些零散的知识点上,对唐朝的整体认识还不够全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整合已学知识,形成对唐朝的整体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掌握唐朝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唐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难点:唐朝的繁荣景象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唐朝的繁荣景象。
2.案例教学法:以唐朝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为例,分析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素材。
2.学案:为学生准备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参考资料:搜集与唐朝相关的资料,用于课堂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唐朝的繁荣景象,如长安城、市井生活等,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唐朝的魅力。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唐朝为什么会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2.呈现(10分钟)呈现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唐朝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024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单元第3课盛唐气象
![2024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单元第3课盛唐气象](https://img.taocdn.com/s3/m/8314a93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2d.png)
盛唐气象设计说明本课从经济、民族关系、社会风气及文学艺术四个方面介绍了盛唐气象,单纯的说教不足以让学生深入了解,所以通过观看视频、图片及阅读相关材料、诗歌来佐证唐朝的盛世局面,一方面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体会到盛唐时期的繁荣、开放与自信。
教学目标1.知道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的表现,了解唐朝民族交往的主要方式、民族交融的表现,知道唐朝社会风气的特点及形成原因,了解唐朝多彩的文学艺术,理解文成公主对汉藏团结作出的历史贡献。
2.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和历史图片的阅读和鉴赏,体会盛唐气象,并分析相关现象出现的原因。
3.了解盛唐气象,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唐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意义;盛唐文化成就的代表。
难点:唐朝时期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社会风气。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史料研习法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法资源与工具历史视频图片诗歌文字材料地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唐朝前期,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度繁荣景象。
唐朝盛世,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是怎样的呢?当时的民族关系如何?唐朝在文学艺术方面又呈现出什么样的辉煌局面?设置疑问,导入本课。
二、预习检查1.唐朝手工业的发展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2.唐朝时期发明并推广的重要农业生产工具有哪些?三、学习任务一(一)农业的发展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唐朝前期,农业的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活动:根据教材P11相关内容,做出回答——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非常重视兴修水利,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教师活动:出示图片《曲辕犁示意图》,强调它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
出示图片《筒车示意图》及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使用筒车的好处是什么。
材料据记载,筒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曲辕犁示意图筒车示意图学生活动:了解曲辕犁的构成及作用;知道使用筒车可以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 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 盛唐气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e03d92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e0.png)
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2022新课标要求如下:从制度、经济、文学艺术、民族交往、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认识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内容分析唐朝前期,统治者励精图治,政局相对稳定,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手工业、商业繁荣、使唐朝社会经济呈现高度繁荣景象。
同时唐朝时期,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民族之间友好关系进一步加强,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
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交融,以及唐朝对外交流的广泛,是唐朝社会风气开放、兼容并包,社会生活异彩纷呈。
经济的繁荣、社会风气的开放以及民族交往、交融的加强,体现了盛世唐朝的繁华景象,也造就了文化的兴盛。
三、教学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阅读教材和相关史料,了解唐朝经济、文化繁荣和开放的社会风气,并初步分析其繁盛的原因。
历史解释:通过学习唐朝多彩的文学艺术,准确说出各代表任务的作品特点。
时空观念:展示唐朝地图,了解唐朝边疆巩固与各族交往的情况。
家国情怀:掌握唐蕃和亲及唐朝民族交往、交融的基本史事,领悟对当下增强民族团结的启示。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经济的繁荣;民族的交往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
难点:民族的交往与繁荣。
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史料分析法。
教学手段: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新教材等。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设计意图】:以上节课的唐朝皇帝关系图为导入,建立历史联系,落实时空观念。
(二)讲授新课1.经济的繁荣(1)教师活动将本子目的学习,分为“农业”“手工业”“商业”来分类描述。
(2)学生活动使学生清楚的理解唐朝经济繁荣的具体表现。
(3)教师活动材料一:浙江沿海的明州和温州是年产各类船只600余艘的造船中心;吉州也曾创下过年产1300多艘船的历史记录。
材料二:《旧唐书.职官志》记载:“凡天下出铜铁州府,听人私采,官收其税”。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2b1e5cc8d376eeaeaa31c5.png)
第3课盛唐气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播放视频:《爱我中华》教师 :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众多的民族||。
中原汉族与边疆少数民族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同学们知道哪些民族之间友好交往的例子?学生:张骞出使西域、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等||。
教师:文成公主入藏是唐朝时期民族友好交往的典型事例||。
那么隋唐时期边疆地区生活着哪些少数民族?他们对历史的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呢?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了解一下||。
第3课 盛唐气象说明: 此环节在于通过史料分析||,使学生了解唐朝的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一 繁荣的经济 1.农业(看书标记) (1)___扩大||。
(2)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发明推广一些生产工具||。
如:___、___ (3)修建了很多___||。
展示:教师:唐代曲辕犁的设计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不仅可以通过扶犁人用力的大小控制耕地的深浅||,还大大的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劳动效率||。
犁架加大||,显得更加稳重||,便于操作||,犁铧为v 型||,尖头更加锋利||,便于入土||。
教师:筒车是一 种利用水力转动的灌溉工具||,用竹或木制成一个大型立轮||,由一个横轴架起||,可以自由转动||,轮的周围斜装上许多竹筒||,把转轮安置在溪流上||,受水流冲击||,自行旋转不断有水流出||。
通过以上的学习可以得出||,唐朝农业上出现了一片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过渡:有位阿拉伯商人来到广州||,拜见一位唐朝官员||,他透过丝绸衣服看到官员胸口上有颗黑痣||,惊奇地问:“您胸前的痣||,怎么能透过两层衣服还看得见?”官员哈哈大笑||,请客人再靠近观察||,原来他身上穿了五件丝绸衣服||。
思考: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展示:唐朝穿丝绸的妇女和唐朝花鸟纹锦图感知丝织品技术的高超展示:“白瓷”“青瓷”和“唐三彩”图片感知唐朝制瓷业的兴盛说明:此环节通过历史图片、史料||,使学生了解吐蕃与唐朝的关系||,通过探讨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意义||,使学生明白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8ad5265727a5e9856a61e5.png)
《盛唐气象》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唐代社会经济繁荣的表现,学会分析其繁荣的原因。
(2)知道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以博大胸怀吸引着各种外来文化,同时又受外来文化影响。
胡服、胡食、胡妆流行一时。
(3)了解唐代科举考试重视诗赋,促进了诗歌的发展和繁荣,初步了解李白、杜甫、白居易。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基本事实的了解,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摄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唐朝气度恢弘的盛世风采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学生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学习的决心,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重点】1. 唐代社会经济繁荣。
2.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繁荣。
【教学难点】唐代社会经济繁荣【教学方法】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提问法等。
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唐代社会经济繁荣及唐诗的资料,并加以整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回顾: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武则天的贞观遗风;唐玄宗的开元盛世。
见第2张PPT。
过渡:让我们走近盛唐,了解盛唐的经济、社会生活、文化吧。
2、讲授新课:本课共学习个板块:社会经济的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唐诗的盛行第一篇章:社会经济的繁荣师:首先然我们了解农业吧。
粟、麦、稻是唐代三大粮食作物。
唐中期以后,水稻育秧技术开始使用,有些地区还出现了稻麦轮作复种的做法。
见第7张PPT。
课件展示:汉代牛耕普遍采用的是二牛抬杠一人扶犁的耕作方式这两幅牛耕图是当时牛耕的形象反映,见第8张PPT。
教师补充:直辕犁到曲辕犁的改进:唐代以前的犁都是笨重的直辕犁,回转困难,耕地费力。
唐代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出一种轻便的曲辕犁,犁架小,便于回转,操作灵活,既便于深耕,也节省了畜力。
这种犁出现后逐渐得到推广,成为最先进的耕具。
耕犁至此基本定型,这是唐代劳动人民对耕犁的重大改进。
见第9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90dd91bceb19e8b8f6ba5b.png)
第3课盛唐气象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史实;掌握唐朝时期,唐朝与西藏的往来历史;掌握唐朝文学方面的成就,重点掌握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和概括盛唐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通过诗歌了解极为大诗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这种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恶归纳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唐朝诗歌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才华过人,而且热爱祖国,关心民间疾苦,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以此教育学生做人应当德才兼备。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光耀千古的诗坛教学难点:艺术性、从历史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爱我中华》,下图为拉萨布达拉宫)学生应该很熟悉《爱我中华》这首歌曲。
这首歌唱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声,表现了各民族爱我中华的强烈凝聚力,表达了人们团结一心、建设国家的雄心壮志。
唐朝时候周边有哪些少数民族呢?繁荣开放的唐代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关系如何呢?唐朝“和同为一家”的民族关系是怎样出现的?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会找到答案。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经济的繁荣1.(多媒体展示以下历史图片)史料解读2.(多媒体展示问题:唐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结合教材,要求分组学生从三个方面概括唐朝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蜀锦冠于全国;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邢窑、唐三彩。
商业: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目标导学二:唐蕃关系1.(多媒体展示以下两张历史图片)史料解读 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在西藏地区,流传着一首赞美文成公主的诗歌: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3《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3《盛唐气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b04d4aa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a.png)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3《盛唐气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下历史3《盛唐气象》主要讲述了唐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唐朝时期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人物,以及盛唐气象的表现。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下历史课程中已经学习了隋朝的历史,对我国古代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对唐朝的认识上,学生可能只停留在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上,对盛唐气象的整体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唐朝的历史发展,理解盛唐气象的含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等历史事件,掌握盛唐气象的表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盛唐气象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等历史事件,盛唐气象的表现。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唐朝的历史发展,理解盛唐气象的含义。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唐朝的历史发展,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总结,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史料分析:运用史料,让学生在分析史料中理解盛唐气象的含义,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盛唐气象,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人教版七下历史3《盛唐气象》。
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3.史料:收集与盛唐气象相关的史料,用于分析、讨论。
4.情景模拟道具:准备与盛唐气象相关的历史道具,用于情景模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盛唐气象的图片,如唐朝宫殿、市井繁华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2ed92fbc1c708a1284a44bd.png)
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前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手工业技术的提髙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和掌握唐朝时期在文学艺术方面的主要成就。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思考和概括开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才华过人,而且热爱祖国,关心民情,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以此教育学生做人应德才兼备。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唐诗。
教学难点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但是它们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学生不易理解,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
从唐太宗的“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态度,能够认识到我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如何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和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作,是本课的又一个难点。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地图册、唐朝相关多媒体、曲辕梨和筒车图等【教学过程】—、复习二、导入新课在唐朝初期,却有一位皇帝深深地贏得了北方各民族的拥戴。
在这位皇帝生前,各族首领尊奉他为各族的领袖——“天可汗”,这位皇帝是谁?他为什么能获得各民族的尊重?通过上述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要学习的新内容。
三、讲授新课(一)经济的繁荣1. 总述唐初的经济发展。
2. 讲农业的发展,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概括出唐代农业发展的具体表现。
(1)讲农业工具的改进时,可做如下安排:①制作“汉代牛耕图”和“唐代曲辕犁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出曲辕犁的特点(比如比较一下直辕犁和曲辕犁的不同、曲辕犁比直辕犁有了什么改进)。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e69bc5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4.png)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盛唐时期的社会发展情况;
技能目标:知道盛唐形成的历史原因;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感受“盛唐”气象;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大唐盛世吗?它有哪些令我们自豪和津津乐道的地方?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盛唐气象》;
二、繁荣的经济和民族大融合:
师:课件出示唐朝前期社会发展状况的简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唐朝的经济繁荣体现在哪些方面?唐朝为民族的融合做出了哪些贡献?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人教版七下第三课《盛唐气象》教案
![人教版七下第三课《盛唐气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16b6e3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7b.png)
人教版七下第三课《盛唐气象》教案【课程标准】通过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
以文成公主入藏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的发展。
【教学目标】1.了解唐朝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知道唐朝的民族政策、以文成公主入藏为例了解唐蕃的交往,了解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2.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分析各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归纳唐朝民族关系特点,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
3.认识盛唐时期经济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识政府开明的政策,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保证;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有利于各族的发展。
【重点难点】1.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唐太宗的民族政策;盛唐的社会风气。
2.难点:理解盛唐时期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社会风气。
【重点难点突破】1.重点突破:展示史实以感受盛唐经济的发展,通过史料分析让学生理解唐太宗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感受盛唐的文化气息。
2.难点突破:展示图片等资料感受盛唐的社会风气。
【教学过程】导入:欣赏刘禹锡的《百花行》提出问题:文学作品一定能够反映时代背景,“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此时的唐朝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状况?唐代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已经迈入一个巅峰时代,社会中呈现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开放风气,我们习惯上称其为----盛唐气象。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课:盛唐气象,走进盛世大唐,了解盛唐气象。
板书:盛唐气象新课讲授过渡:我们要分析一个王朝的发展、繁荣,主要会设计哪些方面?概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等。
板书:经济、民族关系、社会风气、文学艺术一.经济发展自主学习第一目的内容,完成学案问题学生展示、教师点拨、课件展示、总结。
垦田面积的扩大;新式生产工具的发明与推广:曲辕犁、筒车(结合视频,完成第12页的材料研读的问题。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eefe2aa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09.png)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盛唐气象》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
教材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景象,包括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历史事件。
此外,教材还涉及到唐朝的对外交往、民族关系、科技进步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及其原因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关隋唐时期的一些基础知识,如隋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但学生对于唐朝的繁荣景象及其原因和影响可能还不太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唐朝繁荣的原因和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景象,掌握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历史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分析唐朝繁荣的原因和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景象。
2.难点:唐朝繁荣的原因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获取知识。
2.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
3.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典型历史事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唐朝的繁荣。
4.图片展示法: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料,直观地展示唐朝的繁荣景象。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相关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
3.学具:准备相关历史资料,如书籍、文章等,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唐朝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唐朝的繁荣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呈现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分析唐朝繁荣的原因和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盛唐气象
目标
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定居生活,会制作精美的陶器和磨制石器,农业,畜牧业,手
(多媒体播放《爱我中华》,下图为拉萨布达拉宫)学生应该很熟悉《爱我中华》这首歌曲。
这首歌唱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声,表现了各民族爱我中华的强烈凝聚力,表达了人们团结一心、建设国家的雄心壮志。
唐朝时候周边有哪些少数民族呢?繁荣开放的唐代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关系如何呢?唐朝“和同为一家”的民族关系是怎样出现的?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会
(多媒体展示以下历史图片)史料解读
2.(多媒体展示问题:唐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概括唐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材料二:
赞美文成公主的诗歌:从汉族地区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选自乌廷玉编写《隋唐史话》去了谷物种子、药材、茶叶、工艺品以及历法、科学技术方面的书籍。
还带去了很西突厥
吐蕃
东突厥
南诏
回纥
靺鞨
政策:开明的民族政
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③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
导学:结合图片和课本知识,说说唐朝社会风气的特点
教师指出:当时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蓄,人们多刚健豪迈的尚武。
目标导学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1.(多媒体展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画像
李白杜甫白居
易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导做:分组讨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主要描写哪些方面内容?
答案提示:①李白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
研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