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合集下载

第2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2教案

第2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2教案

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2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概念,能熟练地进行有余数除法运算。

2.能够应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有余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有余数除法的算理理解。

2.有余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

2.学生练习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课时学习的内容,让学生简单介绍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2.提问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有余数除法,那么你们知道如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吗?二、新课讲解1.讲解有余数除法的概念(1)引导学生回顾除法的定义:除法是一种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个相同大小的部分的运算。

(2)讲解有余数除法的定义:当一个数不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时,我们称这个除法为有余数的除法。

(3)举例说明:如10÷3,商为3,余数为1,即10=3×3+1。

2.讲解有余数除法的运算方法(1)引导学生回顾除法运算的基本步骤:先求商,再求余数。

(2)讲解有余数除法的运算方法:从被除数中减去一个与除数相乘的数,直到差小于除数为止,这个差就是余数。

(3)举例说明:如10÷3,先从10中减去3,得到7,再减去3,得到4,减去3,得到1,此时差小于3,所以余数为1。

3.讲解有余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举例说明:有5个苹果,每个小朋友分一个,还剩下一个苹果,求有几个小朋友?(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这是一个有余数除法的问题,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数,使得这个数乘以小朋友的人数后加上1等于苹果的总数。

(3)讲解解题方法:设小朋友的人数为x,则有5÷x余1,即5=x×商+1。

通过解方程求解,得到x=4。

三、课堂练习(2)应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有10个橘子,每个小朋友分一个,还剩下一个橘子,求有几个小朋友?(1)已知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4余3,求这个数。

有余数的除法 第2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 第2课时

课型练习教案个数第2课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算式的写法及读法。

2、加深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3、培养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教学难点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二:出示学习目标:1、巩固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算式的写法及读法。

2、加深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三、出示自学练习:1、观察练习图示,找数学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解决2、列算式。

正确计算。

有余数的除法3、分租讨论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四、当堂训练。

1、怎样分卡片?()÷5=()(份)……()(个)()÷6=()(份)……()(个)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2、快来参加小小接力赛23÷5=()……()——30÷7=()……()14÷3=()……()——48÷9=()……()指两名学生比赛,看谁填的又对又快,全班内交流。

3、投蓝比赛( 1)、20名小朋友平均分成二组进行投篮比赛,剩下的小朋友当裁判,请你帮忙分一分。

(2)、第一小组6人共投中19个,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余出多少个?(3)奇奇妙妙铅笔7角一枝,奇奇能买几枝铅笔?还剩多少钱?()÷()=()(枝)……()(角)妙妙能买几枝呢? 还剩几角钱?()÷()=()(枝)……()(角)让学生独立解决,师巡视指导,最后全班交流解题方法。

个人补充及建议板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23÷5=()……()30÷7=()……()14÷3=()……()48÷9=()……()教学反思:上课时必须集中注意,不可三心二意,只有专心听讲,才能理解和掌握所讲的基本内容,再通过练习,学生能大大提高学习效果,学生基本能理解除法与有余数除法的联系。

作业设置:完成课本5页自主练习3、4题。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第2课时) .doc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第2课时) .doc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62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掌握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知道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名称,并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2.通过沟通平均分小棒、语言描述、列除法横式、书写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感受有余数除法的多种表征方式,体会事物间的普遍联系。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目标解析: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之上。

通过平均分小棒的操作活动,沟通平均分小棒的操作过程与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重点: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以及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每个学生准备13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操作交流,沟通联系(一)出示题目,明确题意。

1.出示: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2.交流:13根小棒指的是什么?每4根分一组是什么意思?3.尝试解决。

(二)交流方法,体会意义。

1.平均分小棒。

(1)指定一名学生在视频投影仪上摆,其余学生仔细观察。

(2)引导学生了解分小棒的过程。

①一共摆多少根小棒?(13根)②按几根圈一个圈?(4根圈一个圈)③圈了几个圈?是多少根小棒?还剩几根?(3)学生完整地说一说分小棒的过程。

2.列横式计算。

(1)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3÷4=3(组)……1(根)(2)引导学生说出13、4、3、1各表示什么意思?(3)13÷4=3(组)……1(根)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三)比较发现,沟通联系。

比较分小棒的过程和列横式计算的过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都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设计意图:沟通图形表征、语言表征、符号表征三者之间的关系,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多种表征方式,运用直观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为下一步理解除法竖式的写法提供有力的支撑。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案-6 有余数的除法第2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2)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案-6 有余数的除法第2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2)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案-6 有余数的除法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2)教学内容:本课时将继续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方法、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包括竖式计算和口算;理解除法中各部分的关系,如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间的关系;应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分配物品、计算时间等。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包括竖式计算和口算。

2. 学生能够理解除法中各部分的关系,如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间的关系。

3. 学生能够应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分配物品、计算时间等。

4.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的掌握,特别是竖式计算。

2. 理解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余数和商的关系。

3. 应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分配物品和计算时间等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除法计算题卡、教具模型、PPT课件等。

2. 学生准备:除法计算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引导学生回顾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2. 新课导入:通过PPT课件展示有余数的除法计算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3.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包括竖式计算和口算,并通过教具模型进行示范。

4. 练习与指导:学生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解答学生的问题。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应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分配物品、计算时间等。

6. 展示与分享:每组学生展示他们讨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7. 总结与归纳: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

板书设计:1. 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竖式计算和口算。

2. 除法中各部分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间的关系。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第2课时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第2课时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2课时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继续探讨有余数的除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2. 有余数的除法的实际应用;3. 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4.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性质;2. 学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3. 能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本课时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计算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料;2. 学生准备练习本、计算器等学习工具;3. 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和实例,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讨论。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PPT展示一些有余数的除法的实例,让学生回顾上一课时所学的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 讲解计算方法:通过PPT和教学视频,详细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步骤。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有余数的除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4. 实际应用: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 总结:对本课时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对本课时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

可以采用以下板书设计:1. 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性质;2. 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3. 实际应用举例;4. 练习题和答案。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题;2. 实际问题解决题;3. 思考题和讨论题。

《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教案:《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第73页至第74页。

这部分内容包括有余数的除法运算,以及相关概念的解释,例如“除不尽”和“余数”。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1.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概念。

2. 学会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3. 能够应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步骤,难点则是理解余数的概念以及如何在实际运算中处理余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学PPT,包含动画和互动环节。

2. 实物苹果,用于举例说明。

3. 练习册和作业纸。

4. 彩笔,用于画图和标记。

五、教学过程2. 理论讲解:利用PPT展示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步骤,并结合实物苹果的操作,让孩子们理解每一步的含义。

3. 例题讲解:我选取了几个代表性的例题,逐步讲解每一步的运算方法,特别是在处理余数时的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立即给出了几道类似的练习题,让孩子们动手计算,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5. 小组讨论:我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分配物品、计算时间等。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设计了一个简洁的板书,列出了有余数的除法运算的步骤,并在旁边用苹果的图示来辅助说明。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完成练习册上的第15题。

2. 请家长协助,用家里的物品(如糖果、玩具等)进行一次有余数的除法分配,并记录下来。

答案:1. 练习册答案需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给予个性化指导。

2. 家庭作业答案多样,重点是孩子能够理解并应用有余数的除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讲解是否清晰,孩子们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概念。

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们,我会考虑提供额外的辅导。

拓展延伸部分,我计划邀请家长们参与,举办一个“除法应用日”,让孩子们在家长的协助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此加强家校合作,深化孩子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docx

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docx

红 美级年rnK授级年二时时rnK TI2第元、H!r六第题flKil系 关的 数 除 与 数余本节课教材内容分析棒数面 小余后加有为 增固是 渐巩三 逐是; 助一系 借••关 材的的 教泪擞 0个除 系三和 关到数 数,现 除动发 和活是 数的二 余形;。

学方义垫教正含铺 2摆的好 例数滋半本节课教学目标妁 己 概 如 自 、 絆,察 时动观 托活的 凡W-学刃分郝 它、培 ®-较右go 闹比程趣 作 、过兴操察的的 手观识学 动 、。

知数和 作系现习 -。

操关发学情解过的历生 计理通数经学设和生除生发 过识学与学激、f 1 /尸"LA > ‘•的•余•力 1去2见3匕匕妙 厶冃 除发括本节教学内容分析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学情分析根据学生喜欢动手的心理特征,安排了动手摆小棒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有余数的除法,初步感知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并通过安排适当练习题,加深学生对余数小于除数道理的理解。

教学课时 1 教学用具课件'小棒等。

教学方法操作法讨论法课前五分钟常规训练内容27^3= 6X8= 544-6= 72^9= 9^1= 7^7= 49^7=304- ( ) =6 3x () =21 20-7二教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拿出9根小棒,每4根一堆,可以放几堆?还剩几根?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知识。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一)初步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1•用8根小棒,你能摆几个这样的正方形?请你动手摆一・摆。

2.用9根小棒,你能摆儿个这样的正方形?请你动手摆一摆。

3.能用除法算式表示你摆的意思吗?4.如果用10根小棒来摆呢?5.11根、12根呢?1、学生快速动手摆一摆。

2、学生列式并解答。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六、有余数的除法第 2教学内容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例 2 教学)。

知与技能:一步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和理解教学程与方法:使学生通操作、察、比、分析等活,自己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目情感、度与价:使学生知的程,培养学生的察、概括能力,激学生学数学的趣。

教学重点并理解“余数定比除数小”教学点合情境理解余数什么一定比除数小。

教学方法比法、分析法、察法教学准多媒体件、小棒等教学程(含各中的教活和学生活以及意)一、入新1、口算2、先小棒,再解答。

(1)拿出10 根小棒,平均分成3 份,每份几根?剩几根?(2)拿出9 根小棒,每 4 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剩几根?我来学有余数除法的新知。

【意】:口算,一步加深学生有余数除法的理解。

二、探究新知教学例 2,展示件。

1、手操作。

每位学生分用 8、 9、 10、11、 12 根小棒,每 4 根一个正方形,看看些小棒最多能几个正方形。

操作完后,全班交流、互,反信息。

教学程(1)如果你 8 根小棒,每 4 根的一个正方形,最多能几个呢?会有剩余?( 2 根,没有剩余)你能列出算式?8÷4=2(个)(2))如果你 9 根小棒,最多能几个呢?剩几根?( 2 根,剩1 根)根据反及板:9÷4=2(个)?? 1(根)(3)10 根呢?10÷ 4=2(个)?? 2(根)根据反及板:(4)11 根呢? 12 根呢?11÷4=2(个)??3(根)12÷4=3(个)什么不是余 4 根,写成12÷ 4=2(个)?? 4(根)呢?(因 4 根又可以一个正方形了。

)2、察(1)学生察黑板上每道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大胆猜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通察,你了什么呢?余数小于除数。

(板)(2)学生:要求学生小合作,拿出小棒一,看看余下的小棒根数能不能是4 根、5 根、6 根??(3)学生果,得出余数不能大于或者等于除数,因种情况下,余下的可以再分,直到不能再分止,此余数小于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2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2

有余数的除法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应用。

2. 教学难点: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五、教学准备:1. 课件、黑板、粉笔。

2. 教学素材(如图片、实物等)。

3. 练习题。

一、导入新课1. 创设情景: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若干个物品需要平均分给若干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配。

2. 引入除法概念:引导学生用除法计算分配的方法,expln that when the result of division is not an integer, there is a remnder.3. 引出有余数的除法: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有余数的除法,并引导学生总结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

二、探究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方法1. 引导学生尝试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总结计算方法。

2. 通过实例,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步骤,如“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如果有余数,要在商的一位后面加上一个点,再写上余数。

”三、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1. 创设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2. 引导学生通过列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练习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讲解正确答案及解题思路。

五、总结与拓展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有余数的除法的理解。

2. 出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2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2)-赛课教案 .docx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2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2)-赛课教案 .docx

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2)【教学内容】教材第61页例2,以及练习十四第2题。

【教学目标】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具、学具准备】学具和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与除法打交道,除法就在我们身边。

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更深入地学习、了解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的相关知识。

二、探索新知1.相关除法练习。

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算算下面这些算式。

15÷4 =3......3 19÷ 6 =3 (1)25÷9 =2......7 42÷8 =5 (2)45÷6 =7......3 63÷8 =7 (7)46÷5 =9......1 17÷5 =3 (2)同学们算完了以后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算式,你能发现一些什么样的规律呢?学生自由讨论,总结。

好的,同学们都很善于观察,接下来我们通过书本上的例2来更清楚地解答这个问题。

2.教学例2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 9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8根 8÷4=2(个)9根 9÷4=2(个)······1(根)10根 10÷4=2(个)······2(根)11根 11÷4=2(个)······3(根)12根 12÷4=3(个)观察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余数○除数小结:请记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新人教版小学教育二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第2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2)

新人教版小学教育二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第2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2)

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2)【教学内容】教材第61页例2,以及练习十四第2题。

【教学目标】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具、学具准备】学具和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与除法打交道,除法就在我们身边。

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更深入地学习、了解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的相关知识。

二、探索新知1.相关除法练习。

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算算下面这些算式。

15÷4 =3......3 19÷ 6 =3 (1)25÷9 =2......7 42÷8 =5 (2)45÷6 =7......3 63÷8 =7 (7)46÷5 =9......1 17÷5 =3 (2)同学们算完了以后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算式,你能发现一些什么样的规律呢?学生自由讨论,总结。

好的,同学们都很善于观察,接下来我们通过书本上的例2来更清楚地解答这个问题。

2.教学例2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 9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8根 8÷4=2(个)9根 9÷4=2(个)······1(根)10根 10÷4=2(个)······2(根)11根 11÷4=2(个)······3(根)12根 12÷4=3(个)观察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余数○除数小结:请记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二》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二》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二》教学设计教材第62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测、对比等活动,掌控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知道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名称,并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2.通过沟通平均分小棒、语言描述、列除法横式、书写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使同学感受有余数除法的多种表征方式,体会事物间的普遍联系。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育同学初步的观测、分析和概括技能,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沟通思索的过程和结果。

目标解析: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同学已掌控了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之上。

通过平均分小棒的操作活动,沟通平均分小棒的操作过程与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援助同学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重点:掌控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以及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预备:课件,每个同学预备13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操作沟通1.出示: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2.沟通:13根小棒指的是什么?每4根分一组是什么意思?3.尝试解决。

〔二〕沟通方法,体会意义。

1.平均分小棒。

〔1〕指定一名同学在视频投影仪上摆,其余同学认真观测。

〔2〕引导同学了解分小棒的过程。

①一共摆多少根小棒?〔13根〕②按几根圈一个圈?〔4根圈一个圈〕③圈了几个圈?是多少根小棒?还剩几根?〔3〕同学完整地说一说分小棒的过程。

2.列横式计算。

〔1〕依据同学汇报老师板书:134=3〔组〕1〔根〕〔2〕引导同学说出13、4、3、1各表示什么意思?〔3〕134=3〔组〕1〔根〕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三〕比较发觉,沟通联系。

比较分小棒的过程和列横式计算的过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都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中《有余数的除法》的第二课时。

这一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以及如何处理有余数的情况。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数学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本节课主要学习第47页至第49页的内容,包括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以及有余数的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方法,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能够正确进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并能够处理有余数的情况。

难点在于如何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PPT、除法运算表、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实际例子,让孩子们理解除法运算的意义。

例如,我拿出28个糖果,要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糖果?2. 讲解新课:接着,我通过PPT展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方法。

3. 例题讲解:我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例如,35除以7等于多少?4. 随堂练习:我在课堂上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孩子们当场进行除法运算,以巩固他们刚刚学到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设计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的步骤和公式,以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处理方法。

七、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些作业题,让孩子们回家后进行练习。

例如,27除以9等于多少?答案是3。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孩子们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处理有余数的情况时,有些孩子还显得有些困惑。

在课后,我会针对这些孩子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同时,我也会给孩子们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他们在家里进行思考和练习。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2)人教版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2)人教版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2)人教版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课时为《有余数的除法(2)》,是二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学生将在前一课时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理解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

2. 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有余数的除法。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除法算式卡片、有余数除法的示例图。

2.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前一课时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有余数除法的基本概念。

2. 新课导入:通过示例,引入本课的主题——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探究有余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5. 应用练习: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规则。

2. 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

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示例。

七、作业设计1. 练习册相关习题。

2. 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安排等。

3. 对教学效果的评估,如学生的参与度、学习兴趣等。

教学难点详细补充和说明理解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1. 概念引入:通过直观的教具(如算式卡片、实物等),向学生展示有余数除法的基本概念。

例如,使用算式卡片展示“7 ÷ 3 = 21”,其中“2”是商,“1”是余数。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余数是除法运算中剩余的部分。

2. 关系探索:接着,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探索,发现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

有余数的除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到72页例3、例4及练习十四第2,3题。

【教学目标】12的写法。

3【教具、学具准备】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我知道()里最大能填几?()×6 < 33 ()×5<46 8×()<364×()< 30 ()×7<47 9×()<532、我会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8÷8=56÷7=27÷9=[反思:在复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从而进一步理解竖式的含义]二、探究新知1 3(1)现在我们来做分一分的游戏。

① 拿出18个圆片,每6个分1份。

分完后相互交流,看看你从中发现了什么,算式怎样写(我们把18个圆片,每6个分1份,分成了3份,刚好分完,算式是18÷6=3)。

②接下来把18 个圆片每7个分1份。

(请生上台演示)你又发现了什么(我们把18个圆片,每7个分1份,分成了2份,剩下的4个不能分了)。

问:为什么不能再分了呢(因为没有7个圆片,不够再分1份呀。

)?那么怎么处理这些不能再分的圆片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反思: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一分,说一说,亲历余数产生的意义,自然引出本节课的新课题,使学生在活动中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把18个圆片,每7个分1份。

用除法算式怎样写呢?谁来说一说(18÷7)?为什么要这样写?分的结果是什么呢(分成了2份,剩下的4个不能再分了。

)分成的2份在算式中叫什么(商)我们就把剩下的不能再分的“4”叫做余数。

书写时在商的后面画6个小圆点,再写上剩余的数4。

边说边板书:18÷7=2(份)……4(个)。

想一想:什么时候会出现余数呢(不够再分1份的时候)?对!说得非常好,是不够再分1份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余数,如果还能再分1份怎么办(继续接着分,直到分完或者不能再分一份为止)?看着这个算式18÷7=2(份)……4(个),谁来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把18个圆片,每7个分一份,可以分成2份,还剩4个没有分完。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二》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二》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二》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62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掌握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知道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名称,并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2.通过沟通平均分小棒、语言描述、列除法横式、书写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感受有余数除法的多种表征方式,体会事物间的普遍联系。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目标解析: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之上。

通过平均分小棒的操作活动,沟通平均分小棒的操作过程与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重点: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以及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每个学生准备13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出示题目,设疑自探。

(一)操作交流1.出示: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2.交流:13根小棒指的是什么?每4根分一组是什么意思?3.尝试解决。

(二)交流方法,体会意义。

1.平均分小棒。

(1)指定一名学生在视频投影仪上摆,其余学生仔细观察。

(2)引导学生了解分小棒的过程。

①一共摆多少根小棒?(13根)②按几根圈一个圈?(4根圈一个圈)③圈了几个圈?是多少根小棒?还剩几根?(3)学生完整地说一说分小棒的过程。

2.列横式计算。

(1)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34=3(组)1(根)(2)引导学生说出13、4、3、1各表示什么意思?(3)134=3(组)1(根)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三)比较发现,沟通联系。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人教版数学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材P50~~P51上的内容。

和P53练习十二第1、2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会用口算和笔算计算有余数除法。

教学重点:1、理解除法式子中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教学道具:计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

1、在()里最大能填几?5×()< 16 ( ) × 6 < 25 4 × ( ) < 2313 3 × ( ) 47 > ( ) × 6 ( ) × 8 < 262、计算:8 ÷ 4 = 45 ÷ 5 =二、新授。

1、教学教材P50例1。

(1)利用情境引出计算问题。

15 ÷ 5 = [ ] (组)(2)利用学过的表内出发教学竖式,通过在竖式中注明各部各称,帮助学生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3…………………………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除数……5/ˉˉ1ˉˉ5ˉˉ…………………被除数1 5 …………………5和3的乘积ˉˉˉˉ0ˉˉ(3)自主探索,汇报结果。

(结合竖式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讨论交流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和竖式的写法。

)2、学P51例2。

(有余数的除法)(1)采取例1情境的延续。

一共有23盆花,每组摆5盆,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多几盆?23 ÷ 5 = 4 (组)………… 3 (盆)4 ∶5/ˉˉ2ˉˉ3ˉˉ ∶2 0 ∶ˉˉˉˉ 3ˉˉ…………………余数(2)横式与竖式对比,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3)注意:[1]商和余数的实际含义。

商和余数的不同单位名称。

三、巩固。

1、教材P51。

“做一做”。

(1)先填一填。

(2)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3)订正错误。

2、试一试自己的能力。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47 ÷ 6 = 33 ÷ 8 =小组讨论通过以上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1]、[2]、[3] 略3、作业练习。

有余数的除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李伟

有余数的除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李伟

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李伟【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到72页例3、例4及练习十四第2,3题。

【教学目标】12的写法。

3【教具、学具准备】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我知道()里最大能填几?()×6 < 33 ()×5<46 8×()<364×()< 30 ()×7<47 9×()<532、我会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8÷8=56÷7=27÷9=[反思:在复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从而进一步理解竖式的含义]二、探究新知1 3(1)现在我们来做分一分的游戏。

① 拿出18个圆片,每6个分1份。

分完后相互交流,看看你从中发现了什么,算式怎样写(我们把18个圆片,每6个分1份,分成了3份,刚好分完,算式是18÷6=3)。

②接下来把18 个圆片每7个分1份。

(请生上台演示)你又发现了什么(我们把18个圆片,每7个分1份,分成了2份,剩下的4个不能分了)。

问:为什么不能再分了呢(因为没有7个圆片,不够再分1份呀。

)?那么怎么处理这些不能再分的圆片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反思: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一分,说一说,亲历余数产生的意义,自然引出本节课的新课题,使学生在活动中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把18个圆片,每7个分1份。

用除法算式怎样写呢?谁来说一说(18÷7)?为什么要这样写?分的结果是什么呢(分成了2份,剩下的4个不能再分了。

)分成的2份在算式中叫什么(商)我们就把剩下的不能再分的“4”叫做余数。

书写时在商的后面画6个小圆点,再写上剩余的数4。

边说边板书:18÷7=2(份)……4(个)。

想一想:什么时候会出现余数呢(不够再分1份的时候)?对!说得非常好,是不够再分1份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余数,如果还能再分1份怎么办(继续接着分,直到分完或者不能再分一份为止)?看着这个算式18÷7=2(份)……4(个),谁来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把18个圆片,每7个分一份,可以分成2份,还剩4个没有分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有余数的除法
第 2
教学内容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例 2 教学)。

知与技能:一步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和理解
教学程与方法:使学生通操作、察、比、分析等活,自己余数和
除数的关系。


情感、度与价:使学生知的程,培养学生的察、概括
能力,激学生学数学的趣。

教学重点并理解“余数定比除数小”
教学点合情境理解余数什么一定比除数小。

教学方法比法、分析法、察法
教学准多媒体件、小棒等
教学程(含各中的教活和学生活以及意)
一、入新
1、口算
2、先小棒,再解答。

(1)拿出 10 根小棒,平均分成 3 份,每份几根?剩几根?(2)拿出
9 根小棒,每 4 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剩几根?我来学有
余数除法的新知。

【意】:口算,一步加深学生有余数除法的理解。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 2,展示件。

1、手操作。

每位学生分用 8、 9、 10、11、 12 根小棒,每 4 根一个正方形,看看
些小棒最多能几个正方形。

操作完后,全班交流、互,反信息。

教学程(1)如果你 8 根小棒,每 4 根的一个正方形,最多能几个呢?
会有剩余?( 2 根,没有剩余)
你能列出算式? 8÷4=2(个)
(2))如果你 9 根小棒,最多能几个呢?剩几根?( 2 根,剩
1 根)
根据反及板:9÷4=2(个)⋯⋯ 1(根)
(3)10 根呢?
10÷ 4=2(个)⋯⋯ 2(根)
根据反及板:
(4)11 根呢? 12 根呢?
11÷4=2(个)⋯⋯3(根)
12÷4=3(个)
什么不是余 4 根,写成 12÷ 4=2(个)⋯⋯ 4(根)呢?
(因 4 根又可以一个正方形了。


2、察
(1)学生察黑板上每道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大胆猜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通察,你了什么呢?
余数小于除数。

(板)
(2)学生:要求学生小合作,拿出小棒一,看看余下的小棒根数能不能是
4 根、
5 根、
6 根⋯⋯
(3)学生果,得出余数不能大于或者等于除数,因种情况下,余下的可以再
分,直到不能再分止,此余数小于除数。

得出余数<除数的是正确的。

小:剩下的不能再分的数叫余数。

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
1、做一做
:通才的探,我知道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是小于除数的。

在我用一堆小棒一个五形,如果有剩余,可能会是几根小棒?
:每 5 根一个,就是把小棒每 5 根分一份,除数是 5,根据余数和除数之的关系,可能剩 1、2、3、4 根。

:如果用些小棒三角形呢?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

2、完成“ 十四”第14 。

引学生理解意,已知除数是多少,在被除数和商未知的情况下,求余数最大是
几,然后指名回答。

(除数是 8,不管被除数和商是几,余数都小于除数,可能是
1—— 7 中的任意数,其中,最大是 7。


【意】:教学中通学生操作、察、思考等一系列活完成的,可以激活学生
的思,学生比深刻地会有余数的除法的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加深新知的理
解和掌握。

再通性,一步理解余数的意。

四、堂小
通的学,同学有什么收?
本作本相关
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8÷4=2(个)
9÷4=2(个)⋯⋯ 1(根)
板10÷4=2(个)⋯⋯2(根)余数<除数
11÷4=2(个)⋯⋯ 3(根)
12÷4=3(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