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操作系统课本:操作系统知识点
操作系统(windows)--知识点

1.知识要点1.1.Windwos账号体系分为用户与组,用户的权限通过加入不同的组来授权用户:组:1.2.账号SID安全标识符是用户帐户的内部名,用于识别用户身份,它在用户帐户创建时由系统自动产生。
在Windows系统中默认用户中,其SID的最后一项标志位都是固定的,比如administrator的SID最后一段标志位是500,又比如最后一段是501的话则是代表GUEST 的帐号。
1.3.账号安全设置通过本地安全策略可设置账号的策略,包括密码复杂度、长度、有效期、锁定策略等:设置方法:“开始”->“运行”输入secpol.msc,立即启用:gpupdate /force1.4.账号数据库SAM文件sam文件是windows的用户帐户数据库,所有用户的登录名及口令等相关信息都会保存在这个文件中。
可通过工具提取数据,密码是加密存放,可通过工具进行破解。
1.5.文件系统NTFS (New Technology File System),是WindowsNT 环境的文件系统。
新技术文件系统是Windows NT家族(如,Windows 2000、Windows XP、Windows Vista、Windows 7和windows 8.1)等的限制级专用的文件系统(操作系统所在的盘符的文件系统必须格式化为NTFS的文件系统,4096簇环境下)。
NTFS取代了老式的FAT文件系统。
在NTFS分区上,可以为共享资源、文件夹以及文件设置访问许可权限。
许可的设置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允许哪些组或用户对文件夹、文件和共享资源进行访问;二是获得访问许可的组或用户可以进行什么级别的访问。
访问许可权限的设置不但适用于本地计算机的用户,同样也应用于通过网络的共享文件夹对文件进行访问的网络用户。
与FAT32文件系统下对文件夹或文件进行访问相比,安全性要高得多。
另外,在采用NTFS格式的Win 2000中,应用审核策略可以对文件夹、文件以及活动目录对象进行审核,审核结果记录在安全日志中,通过安全日志就可以查看哪些组或用户对文件夹、文件或活动目录对象进行了什么级别的操作,从而发现系统可能面临的非法访问,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将这种安全隐患减到最低。
(完整版)操作系统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操作系统功能:1. 资源管理:协调、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提高其利用率。
2. 用户角度:为用户提供使用计算机的环境和服务。
操作系统特征:1.并发性: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2.共享性:资源可供内存中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线程)共同使用3.虚拟性:是指通过某种技术把一个物理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在操作系统中,虚拟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分时使用的方法。
4.异步性:进程是以人们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此即进程的异步性客户/服务器模式的优点:1.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2.提高了OS的可靠性3.可运行于分布式系统中微内核的基本功能:进程管理、进程间通信、存储器管理、低级I/O功能。
第二章进程程序和进程区别:程序是静止的,进程是动态的,进程包括程序和程序处理的对象程序顺序执行: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程序并发执行:间断性,无封闭性,可再现性进程:1.进程是可并发执行的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2.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的基本单位和实体;3.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进程的特征: 1.动态性: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具有生命期;它可以由系统创建并独立地执行,直至完成而被撤消2.并发性;3.独立性;4.异步性;进程的基本状态:1.执行状态;2.就绪状态;3.阻塞状态;进程控制块PCB:记录和描述进程的动态特性,描述进程的执行情况和状态变化。
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识。
进程运行状态: 1.系统态(核心态,管态)具有较高的访问权,可访问核心模块。
2.用户态(目态)限制访问权进程间的约束关系:1.互斥关系进程之间由于竞争使用共享资源而产生的相互约束的关系。
这种因共享资源而产生的制约关系称为进程的互斥。
—间接相互制约关系2.同步关系并发执行进程之间通过在执行时序上的某种限制而达到相互合作的这种约束关系称为进程的同步—直接相互制约关系临界资源:凡是以互斥方式使用的共享资源都称为临界资源。
临界资源具有一次只允许一个进程使用的属性。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

“进程”是指一个程序在给定数据集合上的一次执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运行调度的独立单位。
进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强调的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程序则是一组有序指令的集合,在多道程序设计环境下,它不涉及“执行”,是一个静态的概念。 不同进程可执行同一个程序。由进程的定义可知,区分进程的条件一是所执行的程序,二是数据集合。即使多个进程执行相同的一个程序,只要它们运行在不同的数据集合上,它们就是不同的进程。
分类:1用户级线程方法 2内核级线程方法 3组合方法 ,
进程和线程区别。1地址空间,2通信关系 3调度切换看详细内容
第三章 处理机管理
1、 处理机调度基本概念(高级调度“作业调度”、中级调度、低级调度“进程调度”),
各级调度的目的。1高级调度决定哪个后备作业可进入系统去接受处理。
2中级调度与实施进程的内、外存交换有关(进程获得处理机)
撤消进程原语 1根据进程标识,找到相应的PCB,若该进程正在运行,则立即终止运行;
2释放该进程使用的所有资源(如程序、数据所占用的存储空间等);
3若有子孙进程,终止它们,释放资源;
4归还所占用的PCB空间。
6、 线程的定义、分类,进程和线程区别。
线程的定义指进程中实施处理机调度和分配的基本单位。、
3、 Os系统的引入和发展(多道程序、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 各自特征、存在问题)
1批处理系统指用户作业被分批处理。
2“多道”批处理系统,即是在内存中同时存放一批中的几个作业程序,它们对系统资源进行共享与竞争。具有“多路 共享 自动 封闭”等特点。
3配有分时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称为分时系统。分时系统采用“时间片轮转”的处理机调度策略。分时系统的特点多路性 交互性 独立性 及时性
操作系统概念第七版第一部分知识点整理

Cpu 可直接访问
电源+硬盘
每上一层都是下一层的高速缓存
操作系统保持在一套体系中的一致性★
操作系统主要管 内存+磁盘
6. I/O 结构
Synchronous(同步):CPU 发出 I/0 请求后等待 I/0 完成 会出现等待和阻塞
Asynchronous(异步):CPU 不用等待 I/O
设备有状态表(state table)——type address state(idle/busy) 由 kernel 管理
Java API
② 参数存在内存中,将地址写入寄存器
③ 压栈(程序)出栈(操作系统)方式
3. 系统调用类型(进程控制 文件管理 设备管理 信息维护 通信)
MS-DOS 执行状态
4. 系统结构 单体结构
多程序
分层方法:易维护 耗费大 微内核:不是完整的操作系统,只是为构建通用操作系统提供基础
好处:便于扩充操作系统 容易从一种硬件平台设计转移到另一种硬件设计平台 安全性和可靠性
定时器(timer):减到 0 发生中断或归位(周期 timer) 10. 进程管理 内存管理 存储管理(文件系统管理 大容量存储器管理 高速缓存) 保护和
安全。。。。。略
第二章 操作系统结构
1. 操作系统服务: 用户界面:命令解释程序(command-line interface CLI) 图形用户界面(GUI) 程序执行
进程(process):装入到内存并执行的程序。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资源面向进
程分配 作业(job):在外存中的作业池,需要执行的程序 作业调度(job scheduling):多个作业需要调入内存但没有足够的内存 CPU 调度(CPU scheduling):在内存中有多个任务同时需要执行 虚拟内存(virtual memory):存在于外存 但其编制,管理,结构与内存一样。允 许将一个执行的作业不完全放在内存中。通过 I/O 与内存交换。 8. 双重模式操作(dual-mode operation) 用户模式 user mode(1) 内核模式 kernel mode(0) 9. 系统调用(system call)
《操作系统》复习知识点2023年修改整理

《操作系统》基本知识点名目第1章 (4)1.操作系统的概念* (4)2.操作系统的历史* (4)3.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 (5)4.操作系统的功能* (5)5.研究操作系统的观点* (5)第2章操作系统用户界面 (6)6.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有哪些* (6)7.操作系统命令接口的要紧操纵方式 (6)8.作业的的概念、作业状态及作业控制 (6)9.作业建立的方法(SPOOLING系统*) (7)10. UNIX系统的三层结构是哪些?各层包含些什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进程治理 .. (7)11.在单道程序系统中和在多道程序系统中,程序执行的特点各有哪些?* (7)12.进程的概念* (7)13.进程的特征* (7)14.进程、程序和作业的联系与区别* (8)14.进程的描述* (8)15.进程状态及其转换* (8)16.进程互斥与同步* (9)17.什么是死锁?死锁产生的缘由?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进程互斥与同步* (12)18.什么是线程?为什么要引入线程? (13)19. 进程和线程的关系有哪些? (13)20.引入线程的好处有哪些?* (13)第4章处理机调度 (14)21. 什么是作业调度?什么是进程调度?进程调度的时机有哪些?* (14)22. 常用的调度算法有哪些?它们适用范围如何?* (14)23.完成下列各题: (14)第5章存储治理 (16)24. 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6)25. 要求能做本章所有作业。
* (17)26. 页式治理的优缺点。
(17)27. 段式治理的优缺点。
(18)第7章文件系统 (18)28. 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8)29. 如下图示,是某操作系统在某一时该文件系统治理情况,请回答如下问题: (18)第8章设备治理 (20)30. 设备治理的功能和任务。
* (20)31. 数据传送操纵方式。
* (20)32. 中断的处理过程。
linux操作系统知识点

Linux 操作系统基础知识概览以下是一些关于Linux 操作系统的常见知识点:1.Linux 基础:●Linux 的起源和发展历史●Linux 的主要组成部分:内核、Shell、文件系统等●常见的Linux 发行版(如Ubuntu、Debian、CentOS 等)●常用的命令行工具和基本命令(如ls、cd、mkdir、rm 等)2.用户和权限管理:●用户账户的创建和管理●用户组的概念和使用●文件和目录的权限设置和管理●sudo 权限和root 用户的重要性3.文件系统:●Linux 文件系统的层级结构●常见的文件系统类型(如ext4、XFS、Btrfs 等)●挂载和卸载文件系统●磁盘和分区管理工具(如fdisk、parted 等)4.进程管理:●进程的概念和属性●进程的创建、终止和管理●进程状态的了解和监控●进程间通信的方式(如管道、信号、共享内存等)5.网络和安全性:●网络配置和网络接口管理●网络命令和工具(如ifconfig、ping、ssh 等)●防火墙和安全性措施(如iptables、SELinux 等)●远程访问和远程管理(如SSH、SCP、rsync 等)6.软件包管理:●软件包管理系统(如apt、yum、dnf 等)●软件包的安装、升级和卸载●软件包的依赖关系和解决依赖问题●软件源和仓库的管理7.Shell 脚本编程:●Shell 脚本的基础语法和结构●变量、条件语句、循环和函数的使用●Shell 命令和管道的组合●脚本的调试和错误处理以上只是Linux 操作系统知识的一些常见方面,涵盖了基础知识、用户和权限管理、文件系统、进程管理、网络和安全性、软件包管理以及Shell 脚本编程等。
要深入学习Linux,建议进一步学习和实践这些知识点,并探索更多高级主题,如网络服务配置、系统性能优化等。
操作系统原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1、操作系统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的对各类作业进行调度以方便用户的程序集合※2、操作系统的目标:方便性、有效性、可扩展性、开发性※3、操作系统的作用:作为计算机硬件和用户间的接口、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作为扩充机器4、单批道处理系统:作业处理成批进行,内存中始终保持一道作业(自动性、顺序性、单道性)5、多批道处理系统:系统中同时驻留多个作业,优点:提高CPU利用率、提高I/O设备和内存利用率、提高系统吞吐量(多道性、无序性、调度性)6、分时技术特性:多路性、交互性、独立性、及时性,目标:对用户响应的及时性7、实时系统:及时响应外部请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事件处理,任务类型:周期性、非周期性或硬实时任务、软实时任务※8、操作系统基本特性:并发、共享、虚拟、异步性并行是指两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并发是两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互斥共享:一段时间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该资源同时访问:微观上仍是互斥的虚拟是指通过某种技术把一个物理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
异步是指运行进度不可预知。
共享性和并发性是操作系统两个最基本的特征※9、操作系统主要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用户管理第二章进程的描述和控制※1、程序顺序执行特征: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2、程序并发执行特征:间断性、失去封闭性、不可再现性3、前趋图:有向无循环图,用于描述进程之间执行的前后关系表示方式:(1)p1--->p2(2)--->={(p1,p2)| p1 必须在p2开始前完成}节点表示:一条语句,一个程序段,一进程。
(详见书P32)※4、进程的定义:(1)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由程序段、数据段、程序控制块(PBC)三部分构成,总称“进程映像”(2)是一个程序及其数据在处理机上顺序执行时所发生的活动(3)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4)进程是进程实体的运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进程特征: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异步性由“创建”而产生,由“调度”而执行;由得不到资源而“阻塞”,由“撤消”而消亡※5、进程与程序关系※6、进程的三种状态:就绪、阻塞、执行转换:增加挂起:7、进程控制块(PCB)的作用: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操作系统》复习知识点

《操作系统》基本知识点目录第1章 (4)1.操作系统的概念* (4)2.操作系统的历史* (4)3.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 (5)4.操作系统的功能* (5)5.研究操作系统的观点* (5)第2章操作系统用户界面 (6)6.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有哪些* (6)7.操作系统命令接口的主要控制方式 (6)8.作业的的概念、作业状态及作业控制 (6)9.作业建立的方法(SPOOLING系统*) (7)10. UNIX系统的三层结构是哪些?各层包含些什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进程管理 .. (7)11.在单道程序系统中和在多道程序第 1 页共23 页系统中,程序执行的特点各有哪些?* (7)12.进程的概念* (7)13.进程的特征* (7)14.进程、程序和作业的联系与区别* (8)14.进程的描述* (8)15.进程状态及其转换* (8)16.进程互斥与同步* (9)17.什么是死锁?死锁产生的原因?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进程互斥与同步* (12)18.什么是线程?为什么要引入线程? (13)19. 进程和线程的关系有哪些? (13)20.引入线程的好处有哪些?* (13)第4章处理机调度 (14)21. 什么是作业调度?什么是进程调度?进程调度的时机有哪些?* (14)22. 常用的调度算法有哪些?它们适用范围如何?* (14)223.完成下列各题: (14)第5章存储管理 (16)24. 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6)25. 要求能做本章所有作业。
* (17)26. 页式管理的优缺点。
(17)27. 段式管理的优缺点。
(18)第7章文件系统 (18)28. 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8)29. 如下图示,是某操作系统在某一时该文件系统管理情况,请回答如下问题: (18)第8章设备管理 (20)30. 设备管理的功能和任务。
* (20)31. 数据传送控制方式。
* (20)32. 中断的处理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一) 1.前趋图(有向无环图):描述进程之间执行的先后顺序 2.顺序执行: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
并发执行:间断性、失去封闭性、不可再现性(与时间有关的错误) Bernstein 条件
(二) 1.进程实体:包括程序段、数据的和 PCB 2.进程的特征: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异步性(按各自速度推进) 3.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就绪、执行、阻塞
第一章
(一)
1.未配置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
(1)人工操作方式(人机矛盾)
(2)脱机输入/输出方式
2.单道批处理系统
内存里一道作业
3.多道批处理系统
优点:(1)资源利用率高(CPU、内存、I/0 设备)
(2)系统吞吐量大
缺点:(1)平均周转时间长
(2)无交互能力
3.分时系统(解决人机交互)
及时接收:多个用户(配置多路卡)、为每个用户配置一个缓冲区
P(wait)原语:减 1 V(signal)原语:加 1
(五) 1.进程的互斥和同步称为低级进程通信,还有基于共享数据结构的通信方式也 是 2.进程通信方式 (1)直接通信方式(基于共享存储区)
申请一个缓冲区-->将进程 A 发送区的内容复制给缓冲区-->将缓冲区挂 到进程 B 的消息队列-->进程 B 将缓冲区复制到自己的接收区 (2)管道通信方式(对管道的 write 和 read)
引起进程创建的事件:用户登录、作业调度、提供服务(创建打印进程)、应 用请求(用户创建)
创建过程:申请空白 PCB-->分配资源(从系统或父进程)-->初始化进程控 制块(初始化内容见 P45)-->插入就绪队列 4.进程的终止
引起进程终止的事件:正常结束、异常结束、外界干预
终止过程:P46 5.进程的阻塞(block 原语)
引起事件:请求共享资源失败、等待某种操作的完成(I/O 操作)、新数据未 到达(合作进程中)、等待新任务的到来(发送进程,没有信息可发送)
阻塞过程:状态:执行变为阻塞-->PCB 挂到阻塞队列-->调度其他进程 6.进程的唤醒(wakeup 原语)
唤醒过程:移除阻塞队列-->挂到就绪队列
(四) 1.进程的同步 (1)同步:即某件事要等待另一件事完成才可以开始 (2)2 种相互制约关系:间接相互制约关系(进程互斥访问资源)、直接相互 制约关系(进程合作) 2.临界资源、临界区(进入区、退出区、剩余区) 3.同步机制遵循的规则:空闲让进、忙则等待、有限等待、让权等待(请求资源 失败应释放 CPU) 4.3 种信号量:互斥信号量(初值为 1)、资源信号量(初值可为 n)、同步信号 量(初值为 0)
进程的激活(active 原语) 静止就绪--(激活)-->活动就绪 静止阻塞--(激活)-->活动阻塞
6.PCB 中的信息:P41 PCB 组织方式:线性方式、链接方式、索引方式
(三) 1.OS 内核:常驻内存
OS 状态:系统态(管态、内核态) 用户态(目态) 2.父进程创建子进程:3 种返回值
进程图:描述进程家族关系的一棵树 3.进程的创建(Creat 原语)
管道是一个 pipe 文件,作为一个中介 (3)消息传递方式(封装):直接和间接(有中间实体:邮箱)
(六) 进程和线程的区别 重 第三章 (一) 1.三大调度:高级调度(作业调度):调度作业(外存-->内存),只用于多道 批处理系统
低级调度(进程调度):调度进程(就绪-->获得 CPU) 中级调度(内存调度):挂起(内存-->外存-->重入内存) 2.CPU 利用率:CPU 有效工作时间/(CPU 有效工作时间+CPU 空闲等待时间)
优先权=(服务时间+等待时间)/服务时间 或 1+等待时间/服务时间 必须等某个进程完成时,才重新计算优先权,即运行某进程过程中有新进 程到达也不会重新调度 后面 3 个对于作业只能非抢占式;对于进程,可抢占式或非抢占式 8.题目未说明时,默认是非抢占式。 (三) 1.非抢占式:调度时机为(1)进程运行完毕(2)进程 I/O 请求(3)执行 Block 原语 抢占式:抢占原则(1)优先权(2)短进程优先(3)时间片 2.调度算法
及时处理:(1)作业直接进入内存
(2)采用轮转运行方式(时间片)时任务和非...
硬实时任务和软...
(二)操作系统的基本特性
1.并发(进程才能)
实现并发执行的前提是:多道程序环境
2.共享
互斥共享方式、同时访问方式 3.虚拟(1)时空复用技术(虚拟处理机技术、虚拟设备技术)
5.作业调度的任务:(1)接纳多少个作业:取决于多道程序度 (2)接纳哪些作业:取决于调度算法
调度时机:内存中的进程数小于多道度 6.进程的响应时间(作业的周转时间):完成时间-到达时间 或 服务时间+等 待时间
平均周转时间:N 个的和除以 N 带权周转时间:(服务时间+等待时间)/服务时间 或 1+等待时间/服务时 间 平均带权周转时间:N 个的和除以 N 7.调度算法(4 种都可用于作业调度或进程调度) (1)先来先服务(FCFS) 只能非抢占式 (2)短进程优先(SJF):有效降低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对长作业不利 (3)优先级调度算法(PSA) (4)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HRRN):优先级随等待时间延长而增加
(二) 1.作业:包含程序和数据,还有作业说明书。
批处理系统中,是以作业为基本单位从外存调入内存的。 2.作业控制块(JCB):作业在系统中存在的标志。包含:作业标识、...P88 3.作业进入系统时-->“作业注册”程序为其建立作业控制块-->放到作业后备 队列(外存)-->调度作业进入内存 4.作业的 4 种状态:提交状态、后备状态、运行状态(对应的进程有 3 种状态)、 完成状态
相互之间的转换 注意:执行--(时间片完)-->就绪
4.进程的创建(状态):申请空白 PCB-->分配资源-->挂到就绪队列 进程的终止(状态):保存记录-->PCB 返还系统
5.进程的挂起(不再被调度不在内存了、suspend 原语) 活动就绪--(挂起)-->静止就绪 活动阻塞--(挂起)-->静止阻塞 执行 --(挂起)-->静止就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