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解剖学68709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版运动解剖学(肌肉)医学PPT课件

2024版运动解剖学(肌肉)医学PPT课件

运动解剖学(肌肉)医学PPT课件CONTENTS •肌肉概述与分类•骨骼肌结构与功能•心肌结构与功能•平滑肌结构与功能•运动对肌肉的影响与适应•肌肉损伤与修复肌肉概述与分类01肌肉定义及功能肌肉是人体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肌肉通过收缩和舒张产生力量,使骨骼绕关节产生运动。

肌肉还具有保护内脏、维持体温和协助呼吸等功能。

肌肉类型与特点骨骼肌附着在骨骼上,受意识控制,主要负责人体的各种运动。

平滑肌分布在内脏器官中,不受意识控制,主要负责内脏器官的运动。

心肌构成心脏壁,具有自动节律性收缩的特点,负责推动血液循环。

肌肉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主动作用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可以直接使骨骼绕关节产生运动。

对抗作用在人体运动中,两组相互对抗的肌肉共同作用,使运动更加平稳、协调。

固定作用肌肉通过收缩来固定骨骼和关节,为其他肌肉的运动提供稳定的基础。

协同作用多组肌肉共同完成一个复杂的运动动作,提高运动效率。

骨骼肌结构与功能02直径较小,肌浆丰富,肌红蛋白含量高,呈红色;收缩速度慢,力量小,但持续时间长,不易疲劳。

直径较大,肌浆相对较少,肌红蛋白含量低,呈苍白色;收缩速度快,力量大,但持续时间短,易疲劳。

介于慢肌纤维和快肌纤维之间,具有两者的某些特点。

慢肌纤维快肌纤维中间型肌纤维骨骼肌纤维类型及特点骨骼肌收缩原理与过程兴奋-收缩耦联01肌细胞膜去极化引发肌浆网释放钙离子,钙离子与肌钙蛋白结合导致原肌球蛋白位移,暴露出肌动蛋白与横桥结合的位点,引起肌肉收缩。

横桥摆动02横桥是一种能与肌动蛋白结合的蛋白质结构,具有ATP酶活性。

在肌肉收缩过程中,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并摆动,将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使肌肉缩短。

肌肉舒张03当刺激停止时,钙离子被重新摄入到肌浆网中,肌钙蛋白与钙离子分离,原肌球蛋白恢复原位,横桥与肌动蛋白分离并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肌肉舒张。

骨骼肌在运动中的表现不同运动项目对骨骼肌纤维类型的需求不同例如,长跑运动员需要较多的慢肌纤维以维持长时间的运动;而举重运动员则需要较多的快肌纤维以产生强大的力量。

《运动解剖学》绪论 ppt课件

《运动解剖学》绪论 ppt课件

(三)人体的基本轴
矢状轴:为前后方向的 水平线;
冠状(额状)轴:为左 右方向的水平线;
垂直轴:为上下方向与 水平线互相垂直的垂线。
14
2020/12/27
(四)人体基本面
矢状面:是沿矢状轴方向所做的切 面,它是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 纵切面,如该切面恰通过人体的正 中线,则叫做正中矢状面。
冠状面或额状面:是沿冠状轴方向 所做的切面,它是将人体分为前后 两部的纵切面,与矢状面和水平面 相垂直。
水平面或横切面:为沿水平线所做 的横切面,它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 与上述两个纵切面相垂直。
15
2020/12/27
课后作业
1.什么是人体解剖学、运动解剖学? 2.掌握解剖学定位术语。
16
2020/12/27
(1)形态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 (2)有机体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 ; (3)有机体变化发展及与外界环境相统一的
观点 。
9
2020/12/27
五、学习运动解剖学的方法
(1)尸体解剖法 (2)组织切片法 (3)活体研究法 (4)动作分析法 (5)各种仪器研究法
10
2020/12/27
态学基础的研究: ③骨骼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④人体结构机械运动规律的研究; ⑤运动损伤形态学基础的研究。
7
2020/12/27
三、学习运动解剖学的主要任务
①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②为运动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③为后继课程奠定解剖学基础。
8
2020/12/27
四、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基本观点
六、解剖学定位术语
(一)人体解剖姿势
身体直立,双眼平视,手臂下垂,掌心向 前(拇指在外侧),两足并拢,脚尖向前。

运动解剖学ppt课件

运动解剖学ppt课件

29
微绒毛
o o
游离面 扩大了细胞的表面积,有助于细胞对物 质的吸收纤毛电镜扫描
31
纤毛
o
o
游离面
比微绒毛长而粗,内部结构较复杂,可定内 摆动。
32
(二)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2.侧面 o紧密连接(闭锁小带)近游离面的部分,为相邻 两细胞的外膜。 o中间连接 相邻细胞膜有间隙 o桥粒 相邻两细胞膜不直接接触,其间隙中有一 条中间线,在细胞膜内有附着板,靠微丝连结。 o缝隙连接(融合膜)两膜靠得很紧,有小孔。
► 核长椭圆形,位于近基底部。
胆囊—— 胃—— 小肠—— 子宫——
21
单层柱状上皮
►胃
►肠 ► 一些粘(nian)膜处
22
单层柱状上皮
小肠绒毛 • 低倍镜 • 高倍镜
23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 由柱状、棱形和锥形细胞组成,柱状细胞最多,
游离面还有纤毛。 ► 由于细胞高低不一,从侧面观细胞核分布的位置 不在同一水平上,形似复层。 ► 所有细胞的基底面都附于基膜上。
气管——
单层柱状上皮和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内常夹 有一些杯状细胞,细胞形如高脚酒杯,胞质内充满 粘液,HE染色较浅。杯状细胞属腺细胞,其分泌的 粘液具有润滑和保护上皮的作用。
24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气管内表面 • 低倍镜 • 高倍镜
25
复层扁平上皮
► 由多层细胞组成,
► 与基膜相连的一层矮柱状细胞较幼稚,具有分裂
17
单层立方上皮
► 立方细胞, ► 表面观细胞为六角形, ► 侧面观细胞呈立方形, ► 核圆居中。
肾小管—— 甲状腺滤泡——
18
单层立方上皮

运动解剖学ppt课件

运动解剖学ppt课件

骨骼肌微细结构
骨骼肌组织的收缩肌理
► 1.细肌丝向暗带中移动,相邻的Z线距离缩短,
使明带变短。同时,H带也变短甚至消失。但 暗带不发生 ► 变化,这是收缩的过程。 ► 2.肌纤维舒张时,细肌丝向暗带外移动,结 果明带和H带都变长。但暗带长度始终不变化。
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是高度分化的组织,构成人体神经系统的主要成分。
常用的方位术语
► 近端:指四肢的近躯干端。(四肢靠近与躯干相连
接的部分为近端) ► 远端:指四肢的远躯干端。(四肢远离与躯干相连 接的部分为远端) ► 桡侧:指前臂的内侧。 ► 尺侧:指前臂的外侧。 ► 腓侧:指小腿的外侧。 ► 胫侧:指小腿的内侧 ► (以上术语适用于四肢。)
人体基本轴与基本面
神经元的分类
(1)按胞突的数目分类 ①假单极神经元:发出一个突起后不久,形成“T”形 结构分为两支。 ②双极神经元:一个轴突和一个树突。 ③多极神经元: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 (2)按功能分为 ①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多为假单极神经元。 ②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多为多极神经元。 ③联合神经元:构成了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复杂通路, 占神经元总数的99%。

四、解剖学定位术语:
► (一)人体解剖姿势 ► (二)常用的方位术语 ► (三)人体基本轴与基本面
人体解剖姿势
► 身体直立 ► 双眼平视 ► 手臂下垂,掌心向前
► 两足并立,脚尖向前。
常用的方位术语
► 上:靠近头部称为上。 ► 下:靠近足部称为下。 ► 前:靠近腹面称为前。 ► 后:靠近背面称为后。 ► 浅:靠近体表或器官表面称为浅。 ► 深:远离体表或器官表面称为深。 ► 内侧:靠近身体正中面为内侧。 ► 外侧:远离身体正中面为外侧。 ► (以上术语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

《运动解剖学》运动系统 ppt课件

《运动解剖学》运动系统  ppt课件
近侧端主要形态结构是:有 球形的股骨头;头下外侧的 狭细部分称为股骨颈;颈与 体交界处有两个隆起,上外 侧的方形隆起为大转子,下 内侧的为小转子。
自由下肢骨——股骨(femur)
股骨体的主要形态结构是: 后面有纵行的骨嵴,称为粗 线;粗线向上外延续为臀肌 粗隆,为臀大肌的止点。
远侧端的主要形态结构是: 有两个膨大,分别称为内侧 髁和外侧髁。
下肢带骨——耻骨(pubis)
位于髋骨的前下部。 在两耻骨相对面的外侧,
于耻骨上缘,有向前突 的耻骨结节。 主要标志:坐骨结节、 耻骨结节。
下肢骨——自由下肢骨
自由下肢骨包括股骨、髌 骨、胫骨、腓骨和足骨。
自由下肢骨——股骨(femur)
位于大腿部,是人体最长的 骨,可分为一体两端。
位于髋骨上部 主要形态结构是:上缘肥厚,
称为髂嵴;髂嵴前端为髂前 上棘;后端为髂后上棘;在 髂前上棘的下方,有髂前下 棘;髂骨内面的大浅窝,称 为髂窝;窝的后方有耳状关 节面。
下肢带骨——坐骨(ischium)
位于髂骨后下部 主要形态结构是:下端
坐骨体与坐骨支会合处 有肥大而粗糙的坐骨结 节;坐骨后缘三角形突 起是坐骨棘;坐骨棘的 上、下方,分别有坐骨 大切迹和坐骨小切迹。
自由下肢骨——足骨(bones of foot)
可分为跗骨、跖骨及趾骨。 跗骨(tarsal bones)属于短骨,
为7块,即距骨、跟骨、骰骨、 足舟骨及3块楔骨(内侧楔骨、 中间楔骨和外侧楔骨)。
跖骨(metatarsal bones)属于 长骨,为5块。
趾骨(phalanges of toes)共14 节,其中趾为2节,其余各趾 均为3节。
运动解剖学
第二章 运动系统
下肢的结构与运动

运动解剖学-PPT

运动解剖学-PPT

下肢带关节图
骨盆
组成:由骶骨、尾骨和两侧的髋骨以及连结 它们的关节(即下肢带关节,包括骶髂关节、 耻骨联合。)和韧带构成。
结构特征:形似拱形结构。两侧的髋骨和 中间的骶骨类似拱形建筑结构的穹窿,两侧 的髋臼架在股骨头上,股骨有如穹窿柱。它 具有既坚固又省材和防震的特点。
骨盆
功能:具有支持人体上身的重量、传递和分散人体负 荷的压力、缓冲震荡、保护腹腔和盆腔内脏器官、肌 肉附着等功能;上连脊柱,下接股骨,活动时可增大 躯干和下肢运动的幅度。
肩关节韧带
肘关节
组成:由肱骨远侧端和桡、尺骨近侧端 的关节面组成。包括肱尺关节、肱桡关 节和桡尺近侧关节。肱尺关节由肱骨滑 车与尺骨滑车切迹构成;肱桡关节由肱 骨小头与桡骨头凹构成;桡尺近侧关节 由桡骨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切迹构成。
肘关节
结构特征:肱尺关节为滑车关节;肱桡关节为 球窝关节,但受尺骨限制不能绕矢状轴运动; 桡尺近侧关节为圆柱关节。三个关节包在一共 同关节囊内,彼此又可独立运动,为典型的复 关节。关节囊前、后薄壁而松弛,有利于屈伸 运动,两侧壁厚而紧张,并有韧带加强。关节 囊后壁最薄弱,故常见桡、尺骨两骨向后脱位, 移向肱骨的后上方。加固肘关节的韧带有桡侧 副韧带、尺侧副韧带和桡骨环状韧带。所有加 固韧带均不附着于桡骨,从而保证了桡骨能绕 垂直轴做回旋运动。
膝关节的组成
膝关节解剖图
膝关节解剖图
踝关节
踝关节(又名距骨小腿关节或距上关节) 组成:由胫骨的下关节面、内踝关节面和腓骨的外
踝关节面共同形成的叉状关节窝,以及距骨滑车的关 节头构成。
结构特征:属滑车关节。关节囊前后松驰,利于屈 伸运动。两侧有韧带加固,内侧的是三角韧带,可限 制足过度外翻;外侧的三条韧带(前方的距腓前韧带、 中部的跟腓韧带、后方的距腓后韧带),均较薄弱, 有防止小腿移位和限制足过度内翻的功能。在踝关节 韧带损伤中,以外侧最为常见,尤以距腓前韧带为多

运动解剖学ppt课件完整版

运动解剖学ppt课件完整版

近代运动解剖学
随着医学和生物学的发展,近代运动 解剖学逐渐形成,对人体运动系统的 研究更加深入和细致。
2023
PART 02
骨骼系统
REPORTING
骨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骨膜
覆盖在骨表面的薄膜, 富含血管和神经,对骨 的营养和再生有重要作
用。
骨质
骨的主要组成部分,分 为密质和松质,密质坚 硬耐压,松质呈蜂窝状。
生物力学分析法
运用力学原理和方法,分析人体 运动过程中的力学特征和规律。
运动解剖学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运动解剖学
现代运动解剖学
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开始对人体 结构进行研究,为运动解剖学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
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现代运动解剖学得到了迅速发展,研 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方法不断更新。
神经系统损伤与运动障碍
脑损伤
如脑卒中、脑外伤等,可能导致运动障碍,表现为肌肉无力、肌 张力异常、运动不协调等。
脊髓损伤
如脊髓炎、脊髓外伤等,可能导致截瘫或四肢瘫,严重影响运动 功能。
周围神经损伤
如臂丛神经损伤、坐骨神经损伤等,可能导致相应部位的肌肉无 力和感觉障碍。
2023
PART 06
运动系统综合应用
跑步、跳跃、投掷等动作需要骨骼、肌肉和关节 的协调配合。
游泳运动
游泳时,上肢划水、下肢打水以及呼吸换气等动 作需要运动系统的协调。
球类运动
篮球、足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需要灵活多变的 运动系统支持。
运动系统损伤的综合防治策略
预防措施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加强易伤部位的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急性损伤处理 遵循RICE原则(休息、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及 时就医。

运动解剖学ppt课件ppt课件

运动解剖学ppt课件ppt课件

酸酸性嗜染性料
光学显微镜(光镜,LM)
分辨率约为0.2微米,可将物体放大约1500倍。
光光镜镜结结构构
组织切片 (HE染色)
苏木精(hematoxylin)伊红(eosin)染色法
电子显微镜(电镜,EM)
超 透超微 射微结 电结构 镜构/(亚分微辨结率构达0.2纳米超)薄--切--片细胞内部结构.
二、结缔组织
第二章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执行人体的机 械运动(简称运动)。从日常生活中简单的举 手抬足动作到生产、劳动和体育运动中各种复 杂的技术动作,都是以骨为杠杆、以关节为枢 纽、以骨骼肌为动力来实现的。所以骨、关节 和骨骼肌是人体运动的执行结构。
1、上与下;
2、前与后;
3、内侧与外侧;
4、内与外;
5、近侧与远侧;
6、尺侧与桡侧;
7、胫侧与腓侧;
8、浅与深。
人体的基本轴:(如图)
1、垂直轴: 直于水平面的轴
呈上下方向,并垂
2、矢状轴: 呈前后方向,并与垂 直轴呈垂直交叉的轴
3、冠状轴或额状轴 :并与前二轴 相互垂直的轴
人体的基本切面:
细胞间质是存在于细胞之间的物质,是细胞分 化过程的产物。
细胞间质可分为无定形的基质和纤维两类形态 物质。
细胞间质的功能有支持、联络、保护、营养等 作用。
第二节 组织
组织是构成人体各种器官的基本成分,它是人 体胚胎发育的早期由许多结构和功能相似的细 胞和细胞间质按一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所形成 的细胞群体。
一、运动解剖学的定义和地位
运动解剖学隶属运动人体科学,是 其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先导课程,也 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与人体解剖学区别

运动康复《运动解剖学》课件

运动康复《运动解剖学》课件
运动康复《运动解 剖学》课件
目录
• 运动解剖学概述 • 人体骨骼系统 • 人体肌肉系统 • 人体关节系统 • 人体循环系统 • 人体神经系统
01
CATALOGUE
运动解剖学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运动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生长发育和功能活动的科学,主要关注人体 运动系统中骨骼、关节、肌肉、韧带等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 互关系。
总结词
骨骼在人体运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详细描述
骨骼是人体运动的基础,通过骨连接(关节)和肌肉等组织的 协同作用,实现各种复杂动作。骨骼不仅为肌肉提供附着点, 还通过骨杠杆原理实现力量传递和转换,使人体能够完成各种 运动。此外,骨骼还参与维持人体的姿势和平衡。
总结词
骨骼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运动员选材
运动解剖学可以为运动员选材 提供科学依据,帮助选拔具有
潜力的优秀运动员。
康复治疗
运动解剖学知识有助于康复师 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
,促进患者身体恢复。
运动解剖学的发展历程
功 能已有初步认识,如古希 腊的希波克拉底和古罗马 的盖伦等。
中世纪
随着文艺复兴和解剖学的 兴起,人们对人体结构有 了更深入的了解。
神经元与突触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通 过突触连接传递信息。突触是神经 元之间信息传递的关键结构。
运动对神经系统的益处
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运动可以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和突触的优化,从而提高神经传导速 度,使信息传递更加快速准确。
增强脑功能
运动可以促进脑内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增加脑内神经元的连接和 信息传递,从而提高大脑的功能和认知能力。
06
CATALOGUE

01 绪论 《运动解剖学》课件

01 绪论 《运动解剖学》课件

内侧:靠近身体正中面 外侧:远离身体正中面 近端:四肢的近躯干端 远端:四肢的远躯干端
桡侧:前臂的外侧 尺侧:前臂的内侧 腓侧:小腿的外侧 胫侧:小腿的内侧
矢状面 额状面 水平面
标准面
标准轴
矢状轴 额状轴 垂直轴
课后作业
32
什么是标准解剖学姿势?
人体解剖学的方位术语有哪些?
人体的基本面和基本轴有哪些?相互关系如何?
28
(三)人体的基本面和基本轴
2.基本轴
额状轴:就是左右方向的轴。身体
或人体各环节可围绕额状轴转动,但是 转动的动作发生在矢状面内。
垂直轴:就是上下方向的轴。身
体或人体各环节可围绕垂直轴转动,但 是转动的动作发生在水平面内。
垂直轴 额状轴
标准面 标准轴
29
内容小结
30
概念
研究 内容
基本 观点 学习 方法
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 对人体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规律,探索人体机械运动与体育动作的关 系,属于运动人体科学范畴的一门基础学科
体育运动对人体器官组织形态结构影响的研究 优秀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及儿童少年运动员选才形态学基础的研究 骨骼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人体结构机械运动规律的研究 运动损伤形态学基础的研究
二、运动解剖学的研究内容和学习任务
9
运动解剖学是干什么的?学了有什么用?
为了现在的学习
专业主干课程 后续课程的基础
为了今后的工作
规范学习工作中的各种术语 对现有技术动作、肌肉练习的进行正确指导 解释新技术,解决教学中的难题
三、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10
形态结构与功能统一

运动解剖学-绪论ppt课件

运动解剖学-绪论ppt课件

宋慈(1186-1249年),宋 代人,著《洗冤录》,对 人体骨骼及胚胎等有较详 细的记载,并附有检骨图。
出版后500年来,成为审 案官吏的必备参考书。全 书共分4卷,从生理、药理、 诊断、治疗、预防、急救、 检验等方面进行论述,不 少内容至今仍可借鉴。
王清任(1768-1831), 清代,著《医林改错》,主 要阐述了两方面的观点。其 一是“改错”,他认为前世 许多医书的讲法不正确,故 书名便为《医林改错》;另 一主要内容表明他对人体气 血的特殊认识。他认为气与 血皆为人体生命的源泉,但 同时也是致病因素。
以上术语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
• 近端:指四肢的近躯干端。(四肢靠近与 躯干相连接的部分为近端)
• 远端:指四肢的远躯干端。(四肢远离与 躯干相连接的部分为远端)
• 桡侧:指前臂的内侧。 • 尺侧:指前臂的外侧。 • 腓侧:指小腿的外侧。 • 胫侧:指小腿的内侧。
以上术语适用于四肢。
3.轴与面
• 轴:垂直轴;矢状轴;
卡哈尔(Santiago Cajal, 1852~1934)
西班牙神经组织 学家,神经解剖学家。 改进了Golgi的神经组 织学染色方法;阐明 了视网膜的微细结构; 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 基本结构单位。
施塔林(Starling Ernest Henry,1866-1927)
英国生理学家。 1915年提出“心的定 律”(Starling’s law); 1902年与裴理斯 (Beiliss WM)合作, 发现刺激胰液分泌的 促胰液素,1905年首 次提出“激素”一词。
娄维(Otto Loewi ,1837-1961)
德国药理学家 和生理学家。1920 年用蛙心灌流实验 证明迷走神经末梢 释放的“迷走物质” 使心脏抑制,在此 基础上,建立了突 触的化学传递理论。

运动解剖课件

运动解剖课件

运动损伤的原因与预防
准备不足
缺乏适当的热身和拉 伸运动,导致肌肉和 关节未得到充分准备 。
技术错误
错误的动作或技巧可 能导致身体部位承受 过多的压力或扭伤。
身体状况不佳
疲劳、缺乏睡眠、饮 食不当等身体状况不 佳可能导致身体反应 变慢,容易受伤。
防护措施不当
未佩戴适当的防护装 备或使用不合适的运 动器材可能导致受伤 。
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 直线上。在运动中,这种力可以推动或阻碍物体的运动 。
重力与支撑反作用力
重力是由地球引力产生的,而支撑反作用力是由地面提 供的,两者共同决定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中的能量转换
机械能转换
在运动中,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例如在跳 跃和投掷中,人体势能的释放转换为动能。
运动解剖课件
目 录
• 运动解剖学概述 • 骨骼系统 • 肌肉系统 • 关节结构与运动 • 运动中的生物力学 • 运动损伤与预防
01
运动解剖学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 ,专门研究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功 能和发育。
目的
为运动训练、体育教育和康复治疗等 领域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帮助 人们更好地理解人体运动和姿势控制 。
06
运动损伤与预防
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
韧带扭伤
关节周围的韧带在受到外力时 发生过度扭曲,导致韧带纤维 撕裂。
关节脱位
关节受到外力作用时,关节头 和关节窝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 。
肌肉拉伤
由于肌肉过度伸展或收缩超过 了其承受范围,导致肌肉纤维 撕裂。
骨折
骨骼受到外力作用时发生断裂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硬 骨摩擦硬骨,产生硬骨的磨损。
.
运动解剖学基础—关节的基本结构
• 关节囊—— • A关节四周包绕的结缔组着囊 • B外侧纤维层 使关节两骨紧密相连 • C内层滑膜层 内有血管 淋巴和神经 • D能分泌少量滑液 营养关节面软骨 • E减少关节面摩擦 润滑的作用
• 关节腔—— • 关节面与关节囊中的的空间部分 • 关节囊滑膜层可以分泌少量滑液在关节腔内,起到润滑
☺ 身体直立 ☺ 双眼平视 ☺ 两足并拢 ☺ 足尖向前 ☺ 上肢下垂 ☺ 掌心向前
.
人体基本面
矢状面
额状. 面
水平面
人体基本面
矢状面
.
额状面
人体基本轴
垂直轴 vertical axis 矢状轴 sagittal axis 冠状轴 frontal axis
.
人体方位术语
上,下 前 ( 腹侧 ) ,后 ( 背侧 ) 内, 外 浅, 深 近侧, 远侧 尺侧, 桡侧 胫侧,腓侧
– 联合关节
– 两个或两个以上,绕尺近侧关节和远侧 关节。
.
运动解剖学基础—关节的运动
矢状面:
1 屈、伸;2 骨盆前倾、后倾
额状面:
1 内收、外展;2 肩胛骨上提、下降; 3 肩胛骨上回旋、下回旋;4 侧屈
水平面:
1 内旋、外旋;2 水平屈、水平伸; 3 回旋;4 肩胛骨前伸、后缩
混合面:
环转
.
运动解剖学基础—具体的关节
2 滑膜囊
滑膜层向关节囊外突出的部分 在肌腱与骨之间 保护肌腱
3 滑膜襞
a 滑膜层向内突出形成褶皱 填充空隙 使关节面互相适应 b 稳定关节 减震 减少摩擦
4 关节唇
附着在关节窝周围的纤维软骨环 加大加深关节
5 关节内软骨
a 关节腔内独立的结缔组织,帮助承重骨骼和吸收震荡 。 b 毫无再生能力,一旦受损将无法恢复。 c 半月板
韧带特点:弹性不好,因此作柔韧性练习的时候不应该说去拉韧带。
柔韧性练习时过程,拉伸皮肤—肌肉—肌腱—才是韧带 不应该鼓励去拉伸韧带,(如关节的超伸动作,就会拉伸到关节的对策韧带而使 韧带变松,使关节不稳定。 没有韧带会使全身关节不稳定, 看起来软绵绵,但是还是可以产运动的。
.
运动解剖学基础—关节的基本结构
.
运动解剖学基础—关节的分类
单轴关节:
滑车关节 圆柱关节
双轴关节:
椭圆关节 鞍状关节
多轴关节:
球窝关节 平面关节
.
运动解剖学基础—关节的分类
• 按构成关节的骨数
– 单关节
– 有两块骨头组成,如肩关节、髋关节。
– 复关节
– 两个以上骨头组成,如肘关节。
• 按运动方式
– 单动关节
– 能够单独运动的关节。
.
运动解剖学基础—骨骼的结构
• 骨质—骨松质、骨密质
• 骨松质 分布 长骨两端(骨骺)、 短骨 、不规则骨 扁骨内部
• 有骨小梁交织构成 分布红骨髓 • 骨小梁的排列和分布与受到的压力
(重力)和肌肉牵拉的张力相适应
• 骨密质 分布 长骨骨干 短骨

不规则骨的外面和扁骨的内、
外层。
• 骨板构成 有较强的抗压力 抗扭力
名 称:肩关节 组 成 骨:肩胛骨的关节窝和肱骨的关节头组成。
运动形式: 矢状面 屈 、伸 额状面 外展、内收 水平面 水平屈、水平伸;内旋、外旋 混合面 环转
运动特点: 1 典型的球窝关节 2 关节窝周围有大量的关节唇作为辅助 3 肱二头肌肌腱穿过肩关节囊 4 肩关节的灵活性大 但是.稳定性差
A 名 称:上肢带关节 B 组 成 骨:肩胛骨、锁骨 C 组成关节:肩锁关节(平面关节)
胸锁关节 (球窝关节) D 运动特点: 1 肩胛骨和锁骨以胸锁关节为一个支点运动
2 是上肢与躯干连接的唯一关节 E 运动形式:额状面 上提 、下降 ;上回旋 、下回旋
水平面 前伸、后缩
.
运动解剖学基础—具体的关节
.
骨骼
.
运动解剖学基础—骨骼的分类及名称
骨的分类
中轴骨
四肢骨
躯 面颅骨 上肢带骨 自由上肢骨 下肢带骨 自由下肢骨
胸骨 脑颅骨 锁骨
肱骨
髋骨
股骨
椎骨 听小骨 肩胛骨 尺骨
髂骨
髌骨
骶骨
舌骨
桡骨
坐骨
胫骨
尾骨
手骨
耻骨
腓骨
足骨
.
运动解剖学基础—骨骼的分类
按形状分类 不规则骨(椎骨)
A 介于有腔隙、无腔隙的骨连接两者之间的 过渡型连接
B 两骨间借软骨直接相连,软骨又有裂缝状 的空隙
C 如耻骨联合
.
运动解剖学基础—骨连接
无腔隙的骨连接
纤维连结
软骨连结
.
骨性结合
运动解剖学基础—关节的结构
关节的基本结构
• 关节面
• 关节囊
• 关节腔
.
运动解剖学基础—关节的基本结构
• 关节面 • 关节头(凸)、关节窝(凹) • 关节面软骨——白结缔组织 • 减震、降阻、润滑、维持较佳接触、吸收震荡 • 特点:再生能力差,恢复时间慢 容易产生老损 • 退化性关节炎 :(40岁后)软骨退化 或被磨损,而致
.
运动解剖学基础—骨骼的物理化学性质
.
运动解剖学基础—骨骼的功能
• 支持作用 • 杠杆作用 • 保护作用 • 造血作用 • 储备作用
.
运动解剖学基础—骨连接
1 无腔隙的骨连接 A韧带连接:腕骨短骨间的连接 B软骨型 :胸骨与第一肋骨 椎间盘 C骨性连接: 颅骨部分 骶椎部分 骨盆等
2 有腔隙的骨连接(关节) 3 过渡性骨连接(又称作半关节)
关节面软骨的作用 • 关节腔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因此可以保持关节稳定
.
运动解剖学基础—关节的基本结构
关节的辅助结构
• 韧带★ • 滑膜囊 • 滑膜襞 • 关节唇 • 关节内软骨
.
运动解剖学基础—关节的基本结构
辅助结构 1、韧带
A高密度结缔组织 B联结骨与骨之间(像绳子一样捆绑骨骼) C保持关节稳定 加固关节 D阻抗力量 限制关节
短骨(腕骨)
长骨(股骨)
.
扁骨(肩胛骨)
运动解剖学基础—骨骼的结构
• 骨膜 • 骨质 • 骨髓 • 血管和神经
骨外膜外层 骨外膜内层 骨质 骨内膜
骨髓腔
.
运动解剖学基础—骨骼的结构
• 骨膜
• 骨外膜— 骨外膜外侧:坚韧

— 骨外膜内层:疏松 有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与骨的生长和
发育有关。
• 骨内膜 ——分布与骨髓腔内表面 有造骨和破骨的功能。
zhuo zhong hua
xu jun chao
运动解剖学基础
.
学习大纲
一 运动解剖学基础 二 人体的组织及运动 三 人体肌肉基础知识
.
学习思路
1 谁在动? 2 在什么里运动? 3 谁动了? 4 谁让关节产生运动?
.
运动系统
骨骼系统+骨骼肌 = 运动系统
骨、关节
骨骼肌
可以持续不断的运动
.
人体基本解剖体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