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解剖学

合集下载

运动解剖学重点

运动解剖学重点

运动解剖学重点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运动学、生理学和解剖学的综合学科,旨在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解剖变化,深入探究运动机构和运动模式。

以下是运动解剖学的重点内容。

一、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支撑和保护人体内脏和软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骨骼系统包括骨骼、韧带、关节和肌肉等组织。

骨骼系统在运动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骨骼的变化及相关肌肉的收缩和伸展产生不同的运动模式。

二、肌肉系统肌肉是支撑和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肌肉的结构、功能和运动形式都是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而形成的。

肌肉可以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骨骼肌是人体内最大的肌肉组织,主要用于人体的运动。

平滑肌主要通过收缩来控制内部器官的运动。

心肌则通过收缩来推动心脏进行血液循环。

三、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控制和协调运动的中枢系统。

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和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由大量神经组织和神经元组成,通过神经冲动来控制和协调人体各部分的运动活动。

四、关节系统关节是连接骨骼的结构,主要由骨软骨、滑膜和关节囊等部分组成。

关节系统在人体的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使人体完成各种不同的运动形式。

五、运动控制运动控制是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来控制和协调不同体部的运动。

运动控制主要由下列几部分组成:反射、调节和主动控制。

反射是指一种无意识的运动形式,大多数情况下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

调节是指对运动过程进行持续的控制和调节。

主动控制则是指人体通过意识行动来实现的主动控制。

六、运动学运动学是研究运动学习过程的科学,主要包括静态和动态两方面。

静态运动学研究在不进行任何动作的情况下人体的位置、重心和身体平衡等问题。

动态运动学研究具有运动的人体身体在运动中的位置、动作和力学特性等问题。

七、运动适应运动适应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自然提高和适应过程,包括心肺适应、肌肉适应、骨骼适应、神经适应等。

这些适应过程使人体能够更加适应日常的生活和运动要求,增强身体的健康和生理素质。

运动解剖学考题答案

运动解剖学考题答案

运动解剖学考题答案1. 什么是运动解剖学?运动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在运动中肌肉、骨骼和关节的结构及其功能的科学。

它涉及到人体运动的力学、生理学和解剖学方面的知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运动的机制和运动技能的执行。

2. 运动解剖学的重要性是什么?运动解剖学的研究对于运动员、教练员和医疗工作者来说非常重要。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运动时骨骼和肌肉的作用、关节的运动范围以及力的产生和传递。

通过了解运动解剖学,我们能够更好地设计训练计划、优化运动技能,并且预防和治疗与运动相关的损伤。

3. 运动解剖学中的基本概念有哪些?- 骨骼系统:包括骨骼、骨骼间连结的关节和骨骼上的突起等。

- 肌肉系统:由肌肉和与之相连的肌腱组成,肌肉的收缩产生力量,并推动骨骼发生运动。

- 关节:连接骨骼的结构,不同类型的关节允许不同的运动范围。

- 运动平面和轴线:用于描述运动的方向和轴线。

- 运动动作:各种运动技能的执行,包括弯曲、伸直、旋转等。

- 肌肉配对:协同工作的肌肉组合,实现特定的运动。

4. 运动解剖学如何应用在运动训练中?通过运动解剖学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运动技能的执行过程。

在运动训练中,我们可以利用解剖学的知识来优化动作的执行方式、改善运动技能的效果,并预防与运动相关的损伤。

此外,了解肌肉和关节的作用还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合理的训练计划,以提高运动员的表现。

5. 运动解剖学与运动损伤有何关系?运动解剖学的研究可以提供关于肌肉、骨骼和关节的结构和功能的详细信息。

这种了解有助于预防与运动相关的损伤。

运动过程中,如果我们了解肌肉和关节的运动范围以及力的传递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调整运动姿势和运动技巧,以减少受伤的风险。

同时,通过了解肌肉损伤的解剖学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诊断和治疗损伤,促进康复。

结论运动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在运动中肌肉、骨骼和关节的结构及其功能的科学。

它在运动训练和损伤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深入了解运动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我们能够更好地优化运动技能、设计训练计划,并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运动解剖学实训报告小结

运动解剖学实训报告小结

一、实训背景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质量的追求,运动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理解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变化,提高运动训练的科学性,我们开展了运动解剖学实训课程。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深入学习了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了骨骼、肌肉和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

二、实训内容1. 运动系统组成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长骨如股骨、肱骨等;短骨如腕骨、跗骨等;扁骨如颅骨、胸骨等;不规则骨如椎骨、髂骨等。

2. 骨的构造骨由骨膜、骨质和骨髓构成。

骨膜是骨的外层,具有营养和修复骨组织的作用。

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骨密质质地坚硬,主要分布在骨的表面;骨松质质地疏松,主要分布在骨的内部。

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黄骨髓主要储存脂肪。

3. 关节的构成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

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分为纤维层和滑膜层,关节腔内有滑液。

4. 骨骼肌的构成骨骼肌由肌腱、肌腹和神经血管组成。

肌腱连接骨骼,肌腹为肌肉的主体部分,神经血管为肌肉提供营养和调节。

5. 运动系统功能运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支持、保护和运动。

骨骼作为支架,支撑起整个身体;关节作为枢纽,使肌肉产生动力,完成各种运动;骨骼肌在运动中发挥动力作用。

三、实训收获1. 提高了我们对人体运动系统结构的认识,了解了骨骼、肌肉和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

2. 学会了如何分析运动过程中人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为运动训练提供了理论依据。

3. 了解了运动解剖学在运动医学、康复医学等领域的应用,提高了我们的专业素养。

4. 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工作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四、实训体会1. 运动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学习与实验操作相结合是学习的关键。

2. 要掌握运动解剖学知识,首先要了解人体各部位的结构和功能,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运动解剖学内和外名词解释

运动解剖学内和外名词解释

运动解剖学内和外名词解释运动解剖学听起来是不是挺高大上的?其实它就是研究我们身体怎么在运动时工作的学问。

想象一下你在跑步,身体里的每一根肌肉、每一根骨头都像是在跳舞,配合得天衣无缝。

就说这“内名词”,它其实是指我们身体内部的结构,比如肌肉、骨骼、关节等等。

就像你做饭时的食材,想做出好吃的,得知道每样材料的特点吧。

肌肉就像是那调料,骨骼就是锅,关节嘛,简直就是那铲子,缺了哪个都不行。

再说说“外名词”,这部分就是咱们身体外面的那些东西,比如皮肤、脂肪,甚至是运动装备。

你想想,运动的时候,皮肤就像是一层保护膜,不让外面的脏东西侵入。

而脂肪嘛,有点像咱们的备胎,虽然有时候被批评,但其实在运动的时候也是有用的,毕竟它能给身体提供能量。

运动装备更不用说了,跑鞋、运动服,那简直就是战斗服,穿上它们,你就能自信满满地冲上操场。

嘿,大家都知道,运动的时候身体会发热,对吧?这时候,皮肤就开始出汗,那是为了散热,保持你身体的“冷静”。

想想看,如果没有汗水,咱们可真是“热锅上的蚂蚁”了。

而且你知道吗,肌肉在运动时会释放出乳酸,那就是我们常说的“酸痛感”。

虽然听起来有点吓人,但这其实是肌肉在努力工作的信号。

还有那些关节,真是辛苦,它们像是舞台上的主角,默默地承受着压力。

咱们一跑一跳,关节可是“高风险职业”,得小心翼翼,别让它们受伤了。

关节里有滑液,像是给它们抹上润滑油,让它们在运动中更顺畅。

可千万别小看这些小东西,没了它们,你可真是走不动了。

对了,运动的时候还得讲究姿势。

姿势不对,就像车轮不平衡,跑得再快也没用。

正确的姿势能保护肌肉和关节,避免受伤。

想想看,你在踢足球,身体得挺直,重心得放稳,不然可就要摔个四脚朝天,成为笑柄了。

运动解剖学就是教我们这些小技巧,让我们在运动中更健康、更快乐。

说到运动,其实还得提到呼吸。

运动的时候,咱们的肺部像鼓风机一样,吸进新鲜空气,把氧气送到每一个细胞。

想想看,没氧气,身体就像汽车没油,肯定跑不动。

运动解剖学(肌学)

运动解剖学(肌学)
心肌能够通过收缩,推动血液在心脏和血管 中流动。
平滑肌的特点与功能
特点
平滑肌广泛分布于人体内脏器 官,如消化道、呼吸道、泌尿
生殖系统等。
自主控制
平滑肌能够自主地收缩和舒张 ,控制管道器官的口径和物质 流动。
适应性
平滑肌能够根据环境变化调整 自身的收缩状态,维持器官的 正常功能。
保护作用
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能够保护 器官免受外界压力和损伤。
持续学习与更新
肌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需要保 持持续学习的态度,关注最新研究进 展。
肌学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前景
提高运动表现
通过了解肌肉的生理特点和运动规律, 可以制定更有效的训练计划,提高运动
表现。
个性化训练指导
根据个体肌肉的特点和需求,可以制 定个性化的训练指导,提高训练效果。
预防运动损伤
了解肌肉的起止点和功能,有助于预 防运动中的肌肉拉伤和其它损伤。
05
运动与肌肉
运动对肌肉的影响
肌肉生长与发育
运动刺激肌肉生长,促进肌肉纤 维增粗,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
肌肉适应性
长期规律的运动可以增强肌肉的适 应能力,使其更好地应对各种运动 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肌肉功能改善
运动能够提高肌肉的收缩速度、力 量和耐力,改善肌肉的工作效率。
肌肉损伤与恢复
肌肉拉伤
运动中由于肌肉过度伸展或突然强烈收缩导致肌 肉纤维撕裂,引起疼痛和肿胀。
同时维持身体的姿势和平衡。
骨骼肌的协作与运动
协作
人体在进行各种运动时,需要多块骨骼肌协同工作,共同完成某一动作。
运动类型
骨骼肌的运动类型包括等张收缩、等长收缩和等动收缩等。等张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张力 不变,而长度缩短或延长;等长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张力增加,但长度不变;等动收缩是 指肌肉收缩时长度不断变化,而张力始终保持不变。

运动解剖感悟心得体会(3篇)

运动解剖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古以来,人体就是自然界最奇妙的杰作之一。

运动,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能愉悦心情。

在深入学习运动解剖学的过程中,我对人体结构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对自己的运动方式有了新的感悟。

以下是我对运动解剖学的感悟心得体会。

一、运动解剖学的基本概念运动解剖学是研究人体运动过程中骨骼、肌肉、关节等结构的形态、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通过对人体解剖结构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运动过程中的力学原理,从而提高运动效果,预防运动损伤。

二、运动解剖学的学习心得1. 认识骨骼结构在学习运动解剖学的过程中,我首先对骨骼结构有了更为详细的了解。

骨骼是人体运动的基础,它支撑着人体的形态,并为肌肉提供附着点。

通过学习骨骼结构,我明白了骨骼在运动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运动方式来保护骨骼。

2. 了解肌肉功能肌肉是人体运动的动力源泉,它们通过收缩和舒张来产生力量。

在学习运动解剖学的过程中,我对肌肉的功能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了解了不同肌肉群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使我能够根据运动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锻炼。

3. 掌握关节活动规律关节是连接骨骼的结构,它们在运动中起到支点的作用。

通过对关节活动规律的学习,我了解到关节在运动中的稳定性与灵活性,以及如何通过运动来提高关节的适应性。

4. 运用力学原理指导运动运动解剖学中的力学原理为我们提供了科学锻炼的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力学原理来指导运动,使运动更加高效、安全。

三、运动实践中的感悟1. 合理安排运动计划在运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合理安排运动计划的重要性。

根据运动解剖学知识,我了解到不同肌肉群的特点和功能,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运动计划,使锻炼更加科学、全面。

2. 注意运动姿势运动姿势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运动效果和预防损伤。

在运动过程中,我时刻关注自己的姿势,确保动作规范,避免因姿势不当而造成损伤。

3. 重视热身和拉伸热身和拉伸是运动前的必要环节。

运动解剖学的名词解释

运动解剖学的名词解释

运动解剖学的名词解释
运动解剖学是一种用于了解和分析人体的活动运动学和静态结构的科学。

运动解剖学旨在确定运动能力和功能的因素,认识并掌握运动的关键原理,检查运动中可能发生的损伤,并帮助设计针对个体需求的有效改善计划。

首先,运动解剖学涉及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深入了解,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关节系统以及神经系统。

骨骼系统涉及到骨骼部位的位置,形状,定位和功能以及运动活动的范围和稳定性。

肌肉系统包括肌肉的功能,类型,定位,形状,力度,运动活动,弹性和耐力。

关节系统包括关节的类型,定位,形状和运动活动的范围以及附属结构,如膝盖,髋关节,手腕和肩部等。

最后,运动解剖学还涉及到神经系统,例如神经传导,神经-肌肉相互作用,神经控制以及神经系统对身体功能的影响。

运动解剖学有助于了解人体各个部位的功能和相互作用,以及如何涉及到个体的运动能力。

更具体地说,运动解剖学可以有助于诊断疾病,改善功能,辨明损伤的源头,并为为大众设计合理的运动项目提供关键支持。

运动解剖学也可以帮助人们改善身体各部位的灵活性以及动作技术,促进活动能力和恢复速度,从而提高全身机能。

总之,运动解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学,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身体各个部位的结构和运动能力,并帮助改善和维护个体的运动表现。

运动解剖学知识点

运动解剖学知识点

运动解剖学知识点绪论运动解剖学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的规律。

是探索人体机械运动与体育动作关系的一门基础学科。

2.人体的标准解剖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拢,足尖向前,双上肢下垂于躯干的两侧,掌心向前。

3.人体基本面:矢状面、冠状面(额状面)、水平面(横切面)。

矢状面是指沿身体前后径所作的切面。

冠状面是指沿身体左右径所作的切面。

水平面是指横切身体,与地面平行的切面。

4.人体基本轴:矢状轴、冠状轴(额状轴)、垂直轴。

矢状轴:为前后方向并与水平面平行的轴。

冠状轴(额状轴):为左右方向并与水平面平行的轴。

垂直轴:为上下方向并与水平面垂直的轴。

运动系统1.运动系统由骨、骨保持和骨骼肌组成。

2.运动系统功能:支持、保护、运动。

第一章骨与骨连结1.骨组织由骨细胞、胶原纤维、基质等构成。

2.骨分类: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长骨:分布于四肢,呈长管状,分为一体两端。

短骨:普通呈立方形,多成群分布于保持牢固且有肯定灵动性的部位。

扁骨:呈板状,主要构成颅腔、胸腔、盆腔的壁,起保护作用。

不规则骨:外形不规则。

籽骨:位于肌腱内的小骨,其体积较小,在运动中起削减摩擦和转变肌力牵引方向的作用。

3.骨由骨质、骨膜、骨髓构成。

骨质:有骨组织构成,它是骨的主要成分,按结构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

骨密质:质地致密,耐压性较大,配布于骨的表层。

骨松质:呈海绵状,由许多片状的骨小梁交织排列而成。

4.骨膜:由纤维结缔组织组成,包括骨外膜和骨内膜。

骨外膜:被覆于新颖骨表面,含有丰富的神经、血管、淋巴。

对骨的营养、再生、感觉起严重作用。

外层厚而致密,有许多胶原纤维束穿入骨质,使之固定于骨面。

内层疏松有成骨和破骨细胞,具有产生新骨质,破损旧骨质的功能。

5.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松质的间隙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含有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和其他幼稚型的血细胞,有造血功能。

黄骨髓脂肪组织。

运动解剖学的定义

运动解剖学的定义

绪论一、运动解剖学的定义运动解别学(sports anatomy)是正常人体解剖学的—个分文,它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规律,并探索人体结构的机械运动规律和体育技术动作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

二、学习运动解剖学的目的与任务运动解剖学在体育学院(系)作为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而开设的,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与任务主要有下列几点,(一)在学习运动解剖学的过程中,要使学生获得理论和实际知识,从今培养唯物主义世界观,了解器官的形态结构和机能之间的关系,认识机体与环境的关系,注意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注意人体的结构不是不变的而是随时都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二)学习运动解剖学对体育工作者有实用意义。

体育工作者的工作对象是生活的人,工作任务是增强人的体质提高工作能力。

因此,他们在工作中必须具有人体结构、机能和运动特征的运动解刻学知识,用于研究体育训练和体育教学对人体的作用,用于研究分析简单和复杂动作以提高教学和训练的质量。

(三)运动解剖学主要任务之一,是为体育学院(系)其它课程奠定基础。

很难说体育学院(系)所开设的课程哪一门不与解剖学有某种程度的联系的。

如运动解别学与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创伤、人体测量、运动按摩关系尤为密切。

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机能为主的,机能与解剖结构是分不开的,运动生物力学在从力学角度分析运动动作,人体测量和运动按摩都要求有明确的人体骨性标志和肌肉位置三、运动解剖学的研究内容运动解剖学的研究内容相当广泛。

首要的问题是研究体育、运动训练和劳动对人体各器官、组织的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

不少研究证明适宜的体力活劝,可以影响人体结构,使之向健康方面发展。

但过去的研究较多的集中于骨和肌肉,在神经、内脏、心血管等方面还很少涉及到。

另一个研究领域是对各个项目优秀运动员形态特征的研究,儿童少年运动员选材的形态学基础(包括骨龄、齿龄、整体指标等)的研究,这对发展体育运办提高运动成绩有实际意义。

运动解剖学(肌肉)医学PPT课件

运动解剖学(肌肉)医学PPT课件

06
肌肉损伤与修复
常见肌肉损伤类型及原因
肌肉拉伤
由于过度拉伸或急剧收缩导致肌 肉或肌腱损伤,常见于运动过程
中。
肌肉挫伤
由钝性外力作用于肌肉导致的闭合 性损伤,常见于撞击、跌倒等情况。
肌肉撕裂
肌肉纤维部分或完全断裂,通常由 强烈外力引起,如运动中的猛烈撞 击。
肌肉损伤修复过程与机制
01
02
03
急性期
损伤后立即发生,包括止 血、炎症和肿胀等反应。
修复期
损伤后几天至几周内,主 要涉及再生和修复过程, 包括血管生成、纤维母细 胞增殖和胶原合成。
重塑期
损伤后数周至数月内,通 过改建和重塑使受损组织 恢复结构和功能。
运动在肌肉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促进血液循环
运动可以增加局部血液流量,有 助于清除坏死组织和炎症介质, 同时提供修复所需的营养和氧气。
04
平滑肌结构与功能
平滑肌细胞形态与分布
形态
长梭形,无横纹,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
分布
内脏器官壁内,如血管、胃肠道、支气管 等
特点
细胞间连接少,收缩时细胞长度缩短,宽 度增加
平滑肌收缩机制及调节
01 收缩机制
依赖于肌浆网内Ca2+的释放和 细胞外Ca2+的内流
02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 节
02 03
横桥摆动
横桥是一种能与肌动蛋白结合的蛋白质结构,具有ATP酶活性。在肌肉 收缩过程中,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并摆动,将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使肌 肉缩短。
肌肉舒张
当刺激停止时,钙离子被重新摄入到肌浆网中,肌钙蛋白与钙离子分离, 原肌球蛋白恢复原位,横桥与肌动蛋白分离并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肌肉 舒张。

运动解剖学

运动解剖学

运动解剖学一、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规律,探索人体机械运动与体育运动的关系,属于运动人体科学范畴的一门基础学科。

二、学习目的和任务:1、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为运动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3、为学习后继课程奠定基础。

三、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一)基本观点(二)基本方法。

四、运动解剖学发展史五、解剖学定位术语(一)人体解剖姿势:人体标准解剖姿势为身体直立,双眼平视,手臂下垂,掌心向前,两足并拢,脚尖向前。

(二)常用方位术语:上:靠近头部下:靠近足部前:靠近腹侧后:靠近背侧内侧:靠近身体正中面外侧:远离身体正中面浅:靠近体表或器官表面深:远离体表或器官表面近侧端:四肢的近躯干端远侧端:四肢的远躯干端桡侧:前臂的外侧尺侧:前臂的内侧腓侧:小腿的外侧胫侧:小腿的内侧(三)人体基本面:1、水平面:横断身体,与地面平行之切面,亦称横切面。

2、矢状面:沿身体前后径所作的与地面垂直的切面,其中通过正中线的切面称为正中面。

3、额状面:沿身体左右径所作的与地面垂直的切面,亦称冠状面。

(四)人体基本轴:1、额状轴:横贯身体,,垂直通过矢状面的轴,又叫冠状轴。

2、矢状轴:前后贯穿身体,垂直通过额状面的轴。

3、垂直轴:纵贯身体,垂直通过水平面的轴。

第一章人体的基本构成第一节细胞和细胞间质一、细胞细胞是人体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功能单位。

(一)、细胞的大小和形态:细胞形态多样:有圆形、椭圆形、立方形、扁平形、菱形等人体最大的细胞如卵细胞;最小的细胞如小脑内的颗粒细胞。

(二)、细胞的结构、功能:1、细胞膜结构:由双层脂类分子嵌入一层蛋白质分子构成,称为单位膜。

功能:A、保持细胞的完整性。

B、选择性的通透作用。

C、调节作用。

2、细胞质:半透明的胶样物质,叫基质;悬浮两种颗粒——细胞器和包含物。

细胞器:细胞内具有特殊功能的器官。

包括:A、线粒体: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运动解剖学ppt课件完整版

运动解剖学ppt课件完整版

近代运动解剖学
随着医学和生物学的发展,近代运动 解剖学逐渐形成,对人体运动系统的 研究更加深入和细致。
2023
PART 02
骨骼系统
REPORTING
骨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骨膜
覆盖在骨表面的薄膜, 富含血管和神经,对骨 的营养和再生有重要作
用。
骨质
骨的主要组成部分,分 为密质和松质,密质坚 硬耐压,松质呈蜂窝状。
生物力学分析法
运用力学原理和方法,分析人体 运动过程中的力学特征和规律。
运动解剖学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运动解剖学
现代运动解剖学
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开始对人体 结构进行研究,为运动解剖学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
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现代运动解剖学得到了迅速发展,研 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方法不断更新。
神经系统损伤与运动障碍
脑损伤
如脑卒中、脑外伤等,可能导致运动障碍,表现为肌肉无力、肌 张力异常、运动不协调等。
脊髓损伤
如脊髓炎、脊髓外伤等,可能导致截瘫或四肢瘫,严重影响运动 功能。
周围神经损伤
如臂丛神经损伤、坐骨神经损伤等,可能导致相应部位的肌肉无 力和感觉障碍。
2023
PART 06
运动系统综合应用
跑步、跳跃、投掷等动作需要骨骼、肌肉和关节 的协调配合。
游泳运动
游泳时,上肢划水、下肢打水以及呼吸换气等动 作需要运动系统的协调。
球类运动
篮球、足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需要灵活多变的 运动系统支持。
运动系统损伤的综合防治策略
预防措施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加强易伤部位的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急性损伤处理 遵循RICE原则(休息、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及 时就医。

612 运动生理学及运动解剖学

612 运动生理学及运动解剖学

612 运动生理学及运动解剖学
运动生理学和运动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和解剖变化的学科。

通过对身体各系统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运动对身体的影响以及如何提高运动表现和健康水平。

运动生理学主要研究身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变化。

当我们进行体育锻炼时,心脏开始加快跳动,以满足肌肉所需的血液和氧气。

这是因为肌肉需要更多的能量来完成工作,而心脏则负责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肌肉组织中。

此外,运动还会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免疫系统等。

运动解剖学则研究身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结构变化。

例如,当我们进行跑步训练时,骨骼系统将承受更大的负荷。

骨骼系统通过增加骨密度和强度来适应这种负荷,从而预防骨骼疾病如骨质疏松症。

此外,肌肉也会通过运动而逐渐增强,提高力量和耐力。

这是因为运动会刺激肌肉细胞的生长和修复,使肌肉更加健壮。

除了对身体的影响,运动生理学和运动解剖学还涉及到运动的技术和策略。

通过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运动的效果,从而制定更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例如,对于长跑运动员来说,他们需要强调心肺耐力的训练;而对于举重运动员来说,他们则需要注重肌肉力量的训练。

运动生理学和运动解剖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运动对身
体的影响,从而制定更合理的训练计划,提高运动表现和健康水平。

通过对人体各系统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运动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锻炼,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运动解剖学

运动解剖学

运动解剖学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运动一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方式。

无论是古代的狩猎、战争,还是现代的体育运动,运动都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要深入理解运动的本质和原理,就需要借助解剖学的知识。

运动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骨骼、肌肉、关节、神经等结构的变化和相互作用的学科,通过这门学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指导运动的实践。

运动解剖学的基础概念骨骼系统人体的骨骼系统是支撑和保护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运动中,骨骼系统起到支撑和承受压力的作用,保证人体的稳定性和运动的顺利进行。

在运动解剖学中,我们需要了解人体骨骼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运动过程中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人体的运动机制。

肌肉系统肌肉是人体最重要的运动器官,它通过收缩和放松来产生力量和推动骨骼运动。

在运动解剖学中,我们需要了解肌肉的解剖结构、肌肉的种类和功能,以及肌肉在运动过程中的作用和变化。

只有深入了解肌肉系统,我们才能更好地指导运动训练和提高运动表现。

关节系统关节是连接骨骼的组织,使得人体能够灵活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关节起到连接和支撑骨骼的作用,同时也是运动的关键部位。

通过运动解剖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关节的结构、功能和运动范围,更好地理解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和保护方法。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控制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重要系统,在运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将信息传递到肌肉,控制人体的运动和协调。

通过运动解剖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神经元的传递机制,从而更好地理解运动的神经调控过程。

运动解剖学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了解运动解剖学对于运动训练和运动表现的提高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研究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我们可以更科学地设计训练方案,提高运动员的表现水平。

在训练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肌肉群的特点和功能,设计针对性的训练计划,从而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同时,了解关节的结构和功能也可以帮助我们设计更合理的运动动作,避免运动伤害,提高运动的效率。

运动解剖学课程的意义

运动解剖学课程的意义

运动解剖学课程的意义
运动解剖学课程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了解人体运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以及运动时相关肌肉、骨骼、关节和神经系统的功能。

这门课程对于从事体育运动、康复治疗、运动训练和运动医学等领域的人员都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运动解剖学课程的一些重要意义:
1. 增进运动生理学的理解:运动解剖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各种生理变化,包括肌肉的收缩、骨骼的运动和关节的活动等。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人体在运动中的适应性和反应性。

2. 提高运动技能和技术:运动解剖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人体各个部位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运动技能和技术。

通过了解肌肉的起点、插入点和功能,学生可以更有效地运用肌肉进行运动。

3. 促进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康复:运动解剖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运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常见损伤,如扭伤、拉伤和肌肉疲劳等。

学生可以通过了解相关解剖结构和功能,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康复措施,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和加速康复过程。

4. 支持运动训练和运动医学:运动解剖学课程为从事运动训练和运动医学的人员提供了基础知识。

了解人体各个部位的结构和功能可
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设计和实施运动训练计划,评估和监测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并为运动员提供相应的治疗和康复建议。

运动解剖学课程对于从事与运动相关的领域的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它帮助学生了解人体运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增进对运动生理学的理解,提高运动技能和技术,促进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康复,并支持运动训练和运动医学的实践。

运动解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运动解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运动解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运动解剖学是研究人体运动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它主要关注人体在运动过程中骨骼、肌肉、关节、神经等组织结构的变化和相互作用。

通过研究运动解剖学,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运动的机制,为运动训练、康复治疗和运动技能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运动解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肌肉结构与功能: 运动解剖学研究肌肉的类型、形态、组织结构和功能。

肌肉是人体运动的主要驱动力,通过收缩产生力量,使骨骼运动。

通过研究肌肉的结构与功能,可以了解肌肉在不同运动中的作用和调节机制。

2.骨骼结构与运动: 运动解剖学研究人体骨骼的解剖结构和运动特点。

骨骼是人体支撑和保护内脏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肌肉的运动杠杆。

研究骨骼结构与运动可以揭示骨骼在不同运动中的作用和适应性。

3.关节结构与功能: 运动解剖学研究关节的解剖结构和运动特点。

关节是连接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关节的灵活运动实现人体各种复杂动作。

研究关节结构与功能可以揭示关节在不同运动中的作用和稳定性。

4.神经控制与运动: 运动解剖学研究神经系统在运动中的作用和调节机制。

神经系统通过传递信号控制肌肉的收缩和松弛,从而实现人体各种运动。

研究神经控制与运动可以揭示神经系统在不同运动中的作用和调节过程。

5.运动损伤与康复: 运动解剖学研究运动损伤的发生机制和康复过程。

运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导致肌肉、骨骼、关节等结构受到损伤。

通过研究运动损伤与康复,可以了解损伤的类型、程度和康复的方法,为运动训练和康复治疗提供指导。

6.运动技能与表现: 运动解剖学研究运动技能的形成和表现。

不同运动技能需要特定的肌肉协调和运动模式,研究运动技能与表现可以揭示运动技能的训练原则和提高方法。

运动解剖学是研究人体运动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主要关注肌肉、骨骼、关节、神经等组织结构在运动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通过研究运动解剖学,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运动的机制,为运动训练、康复治疗和运动技能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运动解剖学》习题与答案

《运动解剖学》习题与答案

《运动解剖学》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运动解剖学:运动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结构与运动功能关系的学科,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关节系统等在运动中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其变化规律。

2. 肌肉收缩:肌肉收缩是指肌肉纤维在神经刺激下,缩短并产生力量的过程,是人体运动的基础。

3. 关节:关节是连接两骨或骨与软组织的结构,允许运动并传递力,同时保护内部结构和稳定骨骼。

4. 屈肌:屈肌是指能使关节弯曲的肌肉,如肱二头肌就是肘关节的屈肌。

5. 平衡体位:平衡体位是指人体在静止或运动状态下,通过调整身体各部位的位置和力量,使身体保持稳定的状态。

二、填空题1. 人体最大的籽骨是______(髌骨)。

2. 肩关节是一个典型的______关节(球窝)。

3. 股四头肌的主要功能是______(伸膝)。

4. 肱三头肌位于上臂的______侧(后)。

5. 在人体中,______是最长的骨头(股骨)。

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块肌肉不属于背部的主要肌肉?(D)A. 竖脊肌B. 背阔肌C. 菱形肌2. 下列哪个关节的活动范围最大?(B)A. 肘关节B. 肩关节C. 髋关节D. 膝关节3. 下列哪种肌肉是负责踝关节背屈的主要肌肉?(A)A. 腓肠肌B. 比目鱼肌C. 胫骨前肌D. 胫骨后肌4. 下列哪个动作主要由臀大肌完成?(C)A. 屈髋B. 伸膝C. 展髋D. 内收髋5. 下列哪种关节只能进行旋转运动?(D)A. 肩关节B. 肘关节C. 髋关节D. 耳关节(颞下颌关节)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肌肉属于肩部的主要肌肉?(ABC)A. 三角肌C. 背阔肌D. 肱三头肌E. 肱二头肌2. 下列哪些肌肉参与了深呼吸的动作?(AB)A. 膈肌B. 肋间外肌C. 股四头肌D. 肱二头肌E. 胸大肌3. 下列哪些关节属于滑车关节?(AE)A. 肘关节B. 肩关节C. 髋关节D. 踝关节E. 指间关节4. 下列哪些肌肉属于大腿前群肌肉?(ACD)A. 股四头肌B. 股二头肌C. 缝匠肌D. 股直肌E. 腓肠肌5. 下列哪些肌肉参与了跑步的动作?(ABCDE)A. 股四头肌B. 股二头肌D. 臀大肌E. 背阔肌五、判断题1. 肱二头肌是肩关节的伸肌。

运动解剖学教学大纲

运动解剖学教学大纲

《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定义: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的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和发展规律,探索人体机械运动与体育动作的关系,隶属人体科学范畴的一门学科。

(二)目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观察和认识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了解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和发展规律,掌握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方法。

(三)学时数:本课程38学时。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掌握运动解剖学的定义;人体的基本面和基本轴的概念。

2、熟悉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常用的解剖学方位术语。

3、了解运动解剖学的内容、目的与学习方法。

第二章运动系统一、骨的概述1、了解骨的分类。

2、掌握骨的构造。

3、掌握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及年龄特征。

4、了解骨的发生与生长、体育运动对骨形态结构的影响。

二、骨连结的概述1、了解骨连结的分类。

2、掌握动关节、关节运动幅度的概念。

3、熟悉关节的结构、运动及影响关节运动幅度的因素。

4、了解关节的分类、体育运动对关节形态结构的影响。

三、肌肉的概述1、掌握肌肉的大体结构、物理特性。

2、熟悉肌肉工作的基本概念:原动肌、对抗肌、动力性工作、向心工作、离心工作、静力性工作、肌肉的生理横断面、肌肉的初长度、多关节肌主动不足、多关节肌被动不足、肌拉力线等。

3、了解肌肉的配布规律、研究肌肉功能的方法、肌肉的辅助结构。

四、上肢1、上肢骨(1)掌握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的主要关节面名称。

(2)熟悉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位置,主要肌肉、韧带附着点的名称。

(3)了解腕骨、掌骨、指骨的一般形态特征。

2、上肢骨连结(1)掌握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的组成、主要结构特点、辅助结构名称和功能、运动。

(2)熟悉肩带的连接与运动、腕管的概念。

(3)了解手骨之间的连结。

3、上肢肌(1)熟悉三角肌、肱二头肌、肱肌、肱三头肌的位置、主要功能。

运动解剖学第五版重要知识点归纳

运动解剖学第五版重要知识点归纳

运动解剖学第五版重要知识点归纳运动解剖学第五版重要知识点归纳一、引言运动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在运动中骨骼、肌肉和关节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是理解和解释人体运动的基础,对于运动损伤预防、康复和运动训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运动解剖学第五版》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全面的归纳和总结,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这一学科。

二、概述运动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 运动解剖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第1章,第5章)运动解剖学是对人体在运动中骨骼、肌肉和关节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的学科。

研究方法包括解剖学观察、测量和运动分析。

2. 人体组织结构和运动系统(第2章,第3章)人体结构由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和关节系统构成。

骨骼系统提供支持和保护,肌肉系统提供力量和产生运动,关节系统提供机械连接。

3. 关节结构和运动(第6章,第7章)关节是骨骼之间的连接点,分为滑动关节、旋转关节和滑动旋转关节。

关节的结构决定了其能够产生的运动方式。

4. 肌肉结构和功能(第8章,第9章)肌肉是产生力量和产生运动的主要组织。

肌肉由肌肉纤维组成,不同类型的肌肉纤维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5. 运动控制和神经系统(第10章,第11章)运动控制和神经系统负责将运动指令传达给肌肉,并监控和协调运动过程。

神经系统的功能影响着肌肉的收缩方式和力量输出。

三、运动解剖学的应用1. 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康复(第12章,第13章)运动解剖学的知识可以帮助预防和康复运动损伤。

了解运动的动作机制和相关肌肉、骨骼结构的作用,可以制定个性化的训练和康复方案。

2. 运动训练的优化(第14章,第15章)运动解剖学的知识可以帮助优化运动训练。

了解不同肌肉群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可以设计更合理的训练方案和提高运动表现。

3. 运动技能和表演的提升(第16章,第17章)运动解剖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提升运动技能和表演水平。

了解运动的动作要领和关键点,可以改善动作的执行和提高运动技巧。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运动解剖学是我专业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
(五)影响关节运动幅度的因素
2. 关节囊的厚薄和松紧度
关节囊薄而松弛,则灵活性大,稳固性小。关 节囊厚而紧张,则灵活性小,稳固性大。
3. 关节韧带的多少与强弱
关节韧带多而强,则关节稳固性就好,但运动 幅度就小。反之,关节的灵活性就大。
4. 关节周围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
肌肉收缩力强,伸展性和弹性差的,则稳固性 大,灵活性小。肌肉收缩力弱,伸展性和弹性好的 ,稳固性小,灵活性大。 28
1. 屈、伸
运动环节(指能绕关节运动的相邻部 分)在矢状面内,绕额状轴运动。向前运动 为屈;向后运动为伸,但膝、踝关节则相反。
屈:两骨之间角度变小
伸:两骨之间角度变大
21
(四)关节的运动
2. 外展、内收
运动环节在额状面内,绕矢状轴运动。 远离正中面为外展;靠近正中面为内收。
收:骨向正中矢状面靠拢 展:骨远离正中矢状面
45
运动上肢带的主要肌群


上提:斜方肌上部、肩胛提肌和菱形肌 下降:斜方肌下部、前锯肌下部、胸小肌 和锁骨下肌 前伸:前锯肌和胸小肌 后缩:斜方肌中部和菱形肌 上回旋:前锯肌和斜方肌上部 下回旋:菱形肌、胸小肌和肩胛提肌
46
47
使肩胛骨上提的肌肉
斜方肌(上部肌束)
肩胛提肌
小菱形肌
二、骨骼肌概述
(一)骨骼肌的分类
1. 按肌肉形状分类 按肌肉的形状可分为长肌、短肌、扁 肌、阔肌、梭形肌、羽状肌和轮匝肌等。 2. 按肌头的数量分类 按肌头的多少可分为二头肌、三头肌 和四头肌。肌头是指肌肉的起点腱,大多 数肌肉为单头肌。
31
(一)骨骼肌的分类
3. 按肌腹的数量分类
可分为单腹肌、二腹肌、多腹肌。肌腹与肌腹之 间以腱相连,如腹直肌。

椭圆关节

鞍状关节
15
6
3. 多轴关节
具有3个相互垂直的运动轴,可作各 个方向的运动。包括球窝关节和平面关节。

球窝关节 平面关节
17
18
(三)关节的分类②
根据构成关节骨的数目,关节可分为单关 节和复合关节。 1. 单关节 由两个骨的关节面组成,即一个关节头和 一个关节窝,如肩关节和髋关节。 2. 复合关节 由两个以上的关节面构成多个单关节,包 在一个关节囊内,每个单关节都能单独活动, 如肘关节。 19
肱二头肌长头腱
关节腔
关节腔
盂唇
59
运动肩关节的主要肌群





屈:三角肌前部、胸大肌锁骨部、喙肱肌和肱 二头肌长头 伸:三角肌后部、背阔肌、冈下肌、小圆肌和 肱三头肌长头 外展:三角肌中部和冈上肌 内收:胸大肌、背阔肌、冈下肌、小圆肌、大 圆肌和肩胛下肌 旋内:三角肌前部、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 和肩胛下肌 旋外:三角肌后部、冈下肌和小圆肌
大菱形肌
48
使肩胛骨下降的肌肉
胸小肌 斜方肌下部
前锯肌下部
49
使肩胛骨前伸的肌肉
胸小肌
前锯肌
50
使肩胛骨后缩的肌肉
斜方肌
小菱形肌
大菱形肌
51
使肩胛骨上回旋的肌肉
斜方肌上部 斜方肌下部
前锯肌下部
52
使肩胛骨下回旋的肌肉
肩胛提肌
小菱形肌 胸小肌 小菱形肌
53
54
55
56
二、上肢骨连结与运动
多关节肌作为原动肌工作时,其肌力充分作用于 一个关节后,就不能再充分作用于其他关节,这种现 象叫多关节肌“主动不足”(其实质是肌力不足)。
2.多关节肌“被动不足”
多关节肌作为对抗肌出现时,已在一个关节处被 拉长后,在其他的关节处再不能被拉长的现象,叫多 关节肌“被动不足”(其实质是肌肉伸展不足)。
36
9
一、骨连结概述
(一)骨连结分类


骨与骨之间借助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 织相连结,形成人体骨架。 骨连结形式可分为无腔隙连结和有腔隙连结 两大类。
10
1. 无腔隙连结(直接连结)
骨与骨之间通过致密结缔组织、软骨或 骨组织直接相连,活动度小或无。


韧带连结 软骨连结 骨性结合
11
2. 有腔隙连结(间接连结)


身体直立 双眼平视 上肢下垂于躯干的两侧 掌心贴于躯干两侧 两足并拢 脚尖向前
4

上:靠近头的为上 下:靠近足的为下 前:靠近腹侧的为前 后:靠近背侧的为后 内侧:靠近身体正中线的为内侧 外侧:远离身体正中线的为外侧 近端:指四肢的近躯干端 远端:指四肢的远躯干端 桡侧:前臂的外侧 尺侧:前臂的内侧 腓侧:小腿的外侧 胫侧:小腿的内侧 浅:靠近体表或器官表面的为浅 深:远离体表或器官表面的为深
按关节运动轴的数目和关节面的形状,关 节可分为单轴关节、双轴关节和多轴关节。
1. 单轴关节
运动环节只能绕一个运动轴运动的关节称 为单轴关节,包括滑车关节和圆柱关节。

滑车(屈戍)关节

圆柱(车轴)关节
14
2. 双轴关节
有两个相互垂直的运动轴,构成关节的 骨可在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内运动,也可作 环转运动。包括椭圆关节和鞍状关节。
(五)影响关节运动幅度的因素
5. 关节周围的骨突起
关节周围的骨性突起,常阻碍关节的运动,影 响关节的运动幅度。
6. 其他因素
如年龄、性别、体育运动等因素,对关节灵活 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29
(六)运动训练对关节形态结构的影响

系统的运动训练,对关节有良好的影响。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使关节面的骨密质增厚,从而能承受更大的 负荷。 2.长期运动可使关节面软骨增厚。 3.关节周围的韧带、关节囊和肌腱增粗增厚, 同时伸展性也增大。不仅使关节运动的幅度 增大,而且稳固性也加强,既灵活又牢固。 4.关节周围的肌肉体积增大,收缩力增强,对 30 加固关节有重大意义。
三、常用方位术语


5
四、人体基本面



矢状面:沿身体的前后径所作的与水平面垂 直的切面 额状面:沿身体的左右径所作的与水平面垂 直的切面 水平面:横断身体,与地面平行的切面
6
五、人体基本轴



垂直轴:与人体纵轴平行,与水平面垂直的 轴 额状轴:左右平伸与水平面平行,与矢状面 垂直的轴 矢状轴:前后平伸与水平面平行,与额状面 垂直的轴
7
六、自由度



关节面的形态及结构决定了关节可能活动的轴, 自由度与关节活动轴有关,关节轴有几个活动方 向,就有几个自由度。例如,髋关节可作屈伸、 内收外展、内旋外旋三个轴的运动,有三个自由 度。 凡具备两个以上自由度的关节均可产生环绕动作。 肢体一般环绕关节轴来进行旋转活动。关节轴 (即活动轴)可反映肢体活动范围和运动方式。
60
61
62

4.肩锁关节脱位及治疗

(1)概述



4. 按功能分类
按功能分为屈肌、伸肌、展肌、收肌、旋前肌、 旋后肌、括约肌、开大肌、提肌等。
5. 按肌肉跨过的关节数分类
跨过一个关节的肌肉,称为单关节肌;跨过两个 关节的肌肉,叫双关节肌;跨过两个以上的关节,称 32 为多关节肌。
(二)骨骼肌的功能分类
肢体的运动有赖于骨骼肌肌群中相关肌肉 的协调收缩,根据运动中作用的不同:
根据作用,协同肌可分为联合肌、中和肌、固定肌
联合肌 也称为副动肌,是与原动肌一起 收缩产生与原动肌相同功能的肌肉。

中和肌 是收缩以消除原动肌收缩时产生 的不必要运动的肌肉。

固定肌 是起到固定相关肢体从而更好地 发挥原动肌对肢体动力作用肌肉。

35
(三)多关节肌“主动不足”和“被动不足”
1.多关节肌“主动不足”
骨与骨之间通过结缔组织囊相连,其间 有腔隙,活动度大。 此外,还有一种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连 结形式,连结面上只有一条很小的缝隙,活 动性很小,称半关节,如:耻骨联合。
12
(二)关节的结构
基本结构
关节的结构 辅助结构
关节面 关节囊 关节腔 关节唇 关节内软骨 韧带 滑膜囊 滑膜襞
13
(三)关节的分类①
(三)关节的分类③
根据关节的运动形式,关节可分为单动关 节和联动关节。 1.单动关节 能单独进行活动的关节叫单动关节,绝大 多数关节属于此类关节,如肩关节、踝关节。 2.联动关节 也称联合关节,两个或多个独立关节,同 时进行活动,共同完成一个动作,如前臂的桡 尺近侧关节和桡尺远侧关节。
20
(四)关节的运动
图3-3-4 多关节肌“力量性主动不足” 引自高师《人体解剖学》P191
图3-3-5 多关节肌“伸展性被动不足” 引自高师《人体解剖学》P191
37
第三节 上肢骨连结与运动

主要结构 辅助结构 关节特点 关节类型 关节运动及其支配肌肉
38
第三节 上肢骨连结与运动
上肢带骨连结与运动
26
(五)影响关节运动幅度的因素
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固性是关节的两个重要特征, 两者之间又是相互矛盾的。一般来说,灵活性好则稳 定性差,稳固性好则灵活性就差。各个关节的灵活性 与稳固性主要受其本身结构的制约。主要的影响因素 有下列几点: 1. 关节面积大小的差别 构成关节的两关节面面积大小的差别越大,则灵 活性就越大,稳固性越小,如肩关节。反之,灵活性 就小,稳固性大,如髋关节。
22
(四)关节的运动
3. 回旋
运动环节绕垂直轴或自身的长轴旋转。 由前向内的旋转称内旋(或叫旋前);由前 向外旋转称外旋(旋后)。
内旋:骨向前内侧旋转
外旋:骨向后外侧旋转
23
(四)关节的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