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 留美幼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美幼童》观后感
在中国近代史这一课中,我们通过观看“留美幼童”的纪录片,看到了背后中国近代为了崛起而作下的努力,而这种努力却受阻于种种原因。
我记忆中的留美幼童,也仅是高中历史课本上一句“派遣第一批留学生出国留学”。
而最近观看了幼童的纪录片,才深刻的感受到幼童背后的历史。
历史的沉重在于它每一笔轻描淡写的外在都有着泣血的痛楚。
若不是置身于时代洪流,什么样的人才能有这样的勇气和力量去承担这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呢。
那张幼童们临出发前的合影中幼童们“身胖头广而面黑”,呆滞的神情透视着有效生命的惶恐。
留美幼童算得上是中国第一批官派性质的留美学生,当时的清政府还是有一些很有头脑的大臣们,能够想到可以利用这种方式让中国的幼童走出国门,去掌握外国的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
而那时候的美国,正是一颗冉冉的新星,把中国的幼童派往美国是很明智的,美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把中国的未来的希望栋梁之才们派往美国会让这些年幼的孩子更好的更快的融入新环境。
留美幼童的确是影响了当时的中国,但是可惜的是,这些影响对当时的中国来说,还是远远不够多的。
不可否认的是,那些幼童的刻苦精神以及认真的态度是很值得我们这些人学习的,那时候的他们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在一年之内能够和美国的小孩很顺利的交流,这是一种很高的学习天赋,这种学习天赋并不只是在于语言方面,更是体现在文化方面。
而且在美国的学校中,中国的幼童们总是能够在其中占得一席之地。
中国的八股制度确实一定程度上把中国人的学习精神给扼杀了,所以小孩子们才会如此忘我的沉浸于西方科学。
留美幼童这一例子证明了当时的中国人是已经可以接受西方文化的了,并不会因为外来文化而使自身被侵略,但是当时的顽固派却坚持中国文化,坚决抵制外来文化,可见清政府中的迂腐势力是如何的严重了。
另一点不可否认的是,来到的一个新环境,特别是尚未成长完全的孩子,在中国封建的社会所得到的教育和在美国应该是完全不同的。
中西方文化的冲突自然是不可避免的,一旦他们从一种相对于禁锢的社会中走出来的时候,很多人会一下子迷失自己,很可能就会忘记自己当初出门的意图,往往就会忘记自己当初的誓言与约定,忘记老祖宗的儒学教化,所以总会有一些人在外面的世界会看花了眼,一下子忘记自己的任务,所以,留学生中会有偷偷溜走,不愿意回来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虽然是少数,毕竟呈现了一些问题,那时候的清政府,一味的压榨老百姓,当那些幼小的孩子到达远离家乡的异国他乡之时,难免会对外国的文化会有兴趣,如果是当时有策略的引导,我觉得这种现象毕竟会少一些。
也就是说,但是如果在国外,一方面要求幼童们学习美国的先进文化,另一方面向他们传授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那么留美幼童的心理可能就会更加的有名族感,会更加愿意学成之后回到祖国发展。
当然,不得不说的是,当时的老百姓根本没有意识到这种海外留学的教育是多么的有必要,从当时号召海外留学的时候,很多有钱人家的孩子是并不会出去就可以看出,他们骨子里面认为科举的道路就是他们所追求的,更没有想到的是国家在这个危难时刻的需求,那时候的很多人只是在碌碌无为的混着日子,根本没有想到在这种时刻应该如何拯救自己生活的世界。
而真正被派往美国的大多数是贫苦人家的孩子,因为这样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当时的家长们应该完全不会想到去往美国的自己的孩子将来有很多都变成了为建设中国而奉献过很多的人吧。
这些留美幼童中有很多成为了优秀的人,他们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各方面
的进步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幼童留美,原计划时限为15年,不料进行到第十年时,留美幼童全部被政府强行召回。
这一事件史称“留美幼童公案”。
在我看来,当权者对幼童们“全盘西化”的担忧是留美幼童计划中断的主要原因,慈禧遽然颁旨:全数撤回留美学生。
到1881年年底,除已在美国病故者3人、中途辍学者23人,剩下的94名“留美幼童”,分三批“凄然回国”。
这“94名回国留学生,如今学籍可考者87名,其中小学19名,中学35名,共54名,即60%以上正在接受初等基础教育;33名大专学生中,只有两人获得学士学位,其中一名就是日后成为著名工程师的詹天佑”。
在今天看来,留美幼童计划的中断使得当时清政府唯一的有可能再崛起希望也不复存在了。
这是可惜呢,还是历史的必然性?
幼童们寄住的家庭多是在美国社会拥有安逸生活的律师、教授、医生等中产阶级家庭,通常不论何时何地,这样充满爱心与友善,学识与大爱的家庭也都出自这些阶层,我也始终相信世界上永远不乏这些摈弃种族、信仰、金钱等狭隘观念,对世间生灵都怀有敬意与慈爱的人群。
幼童们能遇见他们,无疑是幸运的。
然而当时整个美国社会的友好与热情也确然让我惊奇,这似乎与同时代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土地上的美国人截然不同。
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康州历史学会的金女士,一个人毕生在事业之外可以投入热情与执着的事可以有许多种,而这位至纪录片拍摄时仍在健在的女馆员,竟将自己生命的精力投入到了当年这群来自遥远古国,与自己素昧平生的孩子们身上。
她数十年间不间断地抄写、剪贴、整理了从1872年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自己所能收集到的所有关于留美幼童的资料,不识中文的她甚至试图编撰所有孩子的中文索引表。
我试图从这位已年过九旬的老妇人身上勾勒出当年的美国社会对这群中国孩子的关爱。
确然,直至19世纪末,美国人还未赶超上欧洲,整个美国社会的心态倒颇似今天的中国看待其余第三世界国家的社会心态,彼时的美国人仍视自己为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非洲人,排华热潮也只在幼童们即将离去时渐渐激化(这也是幼童们提前回国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我们永远无法从一群人、一个地方或是一个阶层中看清整个国家的国民全貌,正如我们无法从《幼童》恬淡悲伤地田园风格中表观那个时代的黑暗一面一样。
我们只能将美好置于黑暗之上,看它一时的柔弱与永恒的坚强。
如今的中国,已然不需要政府专门派遣留学生去外国学习先进技术了,相反的,争先恐后的莘莘学子们每年为争取到出国留学的机会而努力着,可是真正学成归来的留学生们却似乎远小于离开的数量,甚至有些人在出国之前就打算将来生活在别的国家,甚至想抛弃自己的文化,我很想不通,国家政府为我们提供如此好的环境,我们理应在外面好好学习,将来回国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虽然这样说的有点片面,但是越来越多“镀金”的留学生们不愿意归来是一个铁铮铮的事实,这样的情况还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国家是一种凝聚力,我们应该把国家的利益考虑在第一位的,而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会迷失在外国美好的生活中不能自拔,我觉得,还是我们我们应该想留美幼童中那些卓有成就的人一样,好好学习各种科学知识的同时,不能丢掉自己的那颗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