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复习”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关于鲁迅读书月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

关于鲁迅读书月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

关于鲁迅读书月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
关于鲁迅读书月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
育英学校开展“鲁迅读书月”活动,主题是“鲁迅与我们的学习生活”。

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吸取精华
要求同学们把鲁迅与自己的思想、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下面是鲁迅作品中的两个名句,请你任选一句联系实际谈谈感想。

(1)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2)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

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提出疑难
要求同学们记下读鲁迅作品时遇到的不解的问题或想跟鲁迅先生商榷的问题。

学校将举行论坛,邀请鲁迅研究专家与同学对话,在论坛上你准备提出一个什么问题?
你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活动一:名句要点:①读书须博览群书;②做事贵在坚持。

联系实际略。

活动二:略【点拨】言之有理即可。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五--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word版 有答案)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五--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word版  有答案)

期末专题复习五[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一、名著阅读(一)《朝花夕拾》1.《朝花夕拾》原名,是鲁迅的一本集,全书共篇。

《朝花夕拾》一书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的形成经过。

2.《朝花夕拾》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于儿童的事,请举出一篇文章,并写出具体内容。

3.名著阅读。

(1)根据语段提示,选择恰当的选项填空。

《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①;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②;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③。

(请将下面篇目的序号填在前面对应的横线上)A.《狗·猫·鼠》B.《阿长与〈山海经〉》C.《二十四孝图》D.《五猖会》E.《无常》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G.《藤野先生》H.《范爱农》(2)请用一句话,写出你读《朝花夕拾》的感受。

4.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甲】“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

“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

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

”上面选段中的“她”是指①_ 。

因②一事,她被儿时的鲁迅称赞“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甚至“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乙】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

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

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

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文段中的“他”指的是①,他是一个②的人。

(二)《西游记》1.下列关于《西游记》相关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西游记》中塑造的孙悟空自号“齐天大圣”,具有超凡的智慧、特殊的才能、洞察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头脑。

名著《朝花夕拾》复习配套训练(含讲义及配套训练)

名著《朝花夕拾》复习配套训练(含讲义及配套训练)

《朝花夕拾》复习专题(含知识点梳理及考题训练)专题一:名著档案【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回忆性散文集(1)《朝花夕拾》,散文诗集(2)《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作品简介】回忆性散文集,旧名《旧事重提》,1928年更名为《朝花夕拾》。

作品共十篇,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我们可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3)生活道路和(4)心路历程。

专题二:内容探究【一】鲁迅的童年1.鲁迅童年的“乐”①搜集绘图的书。

特别喜爱长妈妈买来的《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②看迎神赛会。

(《五猖会》)③玩耍。

在百草园里玩耍,按斑蝥、拔何首乌、冬天拍雪人和捉麻雀;在三味书屋时,跑到屋后的园里折腊梅花、寻蝉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屋》④描绣像。

趁先生读书入神,孩子们玩纸糊的盔甲游戏,鲁迅负责描绣像绘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2.鲁迅童①失去隐鼠。

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鲁迅十分愤怒且悲哀。

(《狗·猫·鼠》)④父亲得病去世。

鲁迅为父亲延医治病、苦寻药引,最后因在父亲死前叫喊而愧疚。

(《父亲的病》)【二】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三】鲁迅笔下的经典事件议论性突出的经典事件专题三:人物形象探究专题四:儿童教育探究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鲁迅儿时在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鲁迅借此表达了教育应当尊重孩子天性,保护并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要快乐成长的教育思想。

2.《五猖会》写“我”心心念念的五猖会即将开始,父亲却强制“我”背《鉴略》。

鲁迅借此表达了家长应当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尊重孩子天性的教育思想。

3.《〈二十四孝图〉》写到了当时供给孩子的书籍形式粗拙,故事虚伪,违背人性。

鲁迅借此表达了儿童读物要内容健康、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教育思想。

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

1.综合性学习(6分)学校开展“脚踏热土,爱我江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结合相关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小题1】阅读并分析下面的“江西省部分城市1985年与2005年耕地面积变化情况统计表”,写出你从中得出的两个结论。

(2分)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2】作者天行在《锦绣赣鄱赋》中深情赞颂了江西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以下语句均选自该赋,请为下列①②句分别找出一个正确对应句(只需填字母)。

(2分)①临川四梦出显祖,( )。

②宜春应星开天物,( )。

A.洪都排浪起滕王B.饶水弃疾领辞章C.安源声名耀湖湘D.窑火千年始昌江E.上清官里道教场F.天祥日歌零丁洋【小题3】在全国风景名胜推介会上,请你为秀美江西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不超过20个字)(2分)答案:【小题1】①(2005年与1985年相比),江西省部分城市的耕地面积都呈减少趋势。

②相比之下,南昌市耕地面积减幅最小,赣州市耕地面积减幅最大。

③面对耕地面积的减少,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答到其中两个结论即可)(2分)【小题2】D B【小题3】示例:绿色赣鄱物华天宝,红色老区人杰地灵。

(2分)(围绕江西特色进行宣传,言之成理即可)答案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根据表头可知,调查的是“耕地面积变化情况”,从比较中可见,均呈减少的趋势,其中减少最多的是赣州市,减少最多的是南昌市。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表的理解能力。

点评:理解图表时一定要注意图表的表头,弄清楚是针对什么进行的调查,然后在观察的基础上,根据题干要求拟出切题的答案。

【小题2】试题分析:第一句“临川四梦出显祖”,的结构与“窑火千年始昌江”一致。

朝花夕拾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朝花夕拾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朝花夕拾综合测试题含答案A、本城书塾B、南京水师学堂C、东京“清国留学生速成班”D、仙台医专9、藤野先生的全称是(D)A.藤野B.藤野严C.藤野严九D.藤野严九郎10、《藤野先生》回忆作者早年学医时的生活经历,地点不是在( C )A、日本B、仙台C、北京D、仙台医专11、《朝花夕拾》结集出版前,曾在何处连载(A)A、《莽原》B、《申报》C、《奔流》D《晨报副刊》12、《朝花夕拾》在报上连载时的栏目叫(C)A、《朝花夕拾》B、《花边文学》C、《旧事重提》D、《伪自由谈》13、除“小引”和“后记”外,《朝花夕拾》正文共有多少篇(B)A、12B、10C、14D、814、《朝花夕拾》正文前的“小引”讲的是《朝花夕拾》的(B)A、写作过程B、编纂过程C、修改过程D、构思过程15、《朝花夕拾》正文后的“后记”讲的是(D)A、本书的写作过程B、本书的编纂过程C、本书的修改过程D、与《二十四孝图》相关的内容16、《狗·猫·鼠》是一篇(B)A叙事散文B议论散文C抒情散文D杂文17、《狗·猫·鼠》写到了作者何种生活经历(C)A、养狗B、养猫C、养隐鼠D、都不是18、《狗·猫·鼠》开头提到的“名人”“教授”“大脚色”“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是(A)A、一种人B、两种人C三种人D四种人19、《阿长与<<FONT face=宋体>山海经>》中提到的“阿长”是作者家的(A)A、长工B、短工c日工D钟点工20、《阿长与<<FONT face=宋体>山海经>》中提到的“阿长”是作者家的(D)A、打工仔B、打工妹C、小保姆D、老妈子21、《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是对本人的(A)A、尊称B蔑称C昵称D一般称呼22、《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称“阿长”为(A)A、长妈妈B、阿长C、阿妈D、长妈23、《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我的祖母”称“阿长”为(B)A、长妈妈B、阿长C、阿妈D、长妈24、《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我”一般情况下称“阿长”为(C)A、长妈妈B、阿长C、阿妈D、长妈25、《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我憎恶她的时候”称“阿长”为(B)A、长妈妈B、阿长C、阿妈D、长妈26、《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阿长”这个称呼体现其人的特点是(D)A、她的姓氏B、她的身材C、她的名字D、沿用其前对一个女工的称呼D、哭竹生笋33、出自《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有(C)A、破釜沉舟B、卧薪尝胆C、卧冰求鲤D、中流击楫34、不出自《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有(D)A、老莱娱亲B、郭巨埋儿C、黄香扇枕D、闻鸡起舞35、《五猖会》写的是一种(A)A、迎神赛会B、祭祀活动C、民间艺术D杂技表演36、举办“五猖会”的地点是在(B)A、绍兴城西关B、绍兴城东关C、绍兴城南关D、绍兴城北关37、“五猖会”中的“五猖”指的是(A)A、五通神B、五种人C、五种动物D、都不是38、下列项目中属于“五猖会”表演节目的是(A)A、高跷B、旱船C、秧歌D、舞狮39、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五猖会”表演节目的是(D)A、高跷B、抬阁C、马头D、舞狮40、《五猖会》中作者写急于去看五猖会的情景类似于(A)A、去看社戏B、去百草园玩C、去三味书屋读书D、去仙台医专求学41、《五猖会》对急于去看的东关五猖会的盛况(B)A、具体描绘了B、没有具体描绘C、形象描绘了D、详细描绘了42、《五猖会》对父亲让我背《鉴略》的情景(A)A、具体描绘了B、没有具体描绘C、一笔带过D、都不是43、《五猖会》中作者对东关五猖会的盛况(D)A、印象深刻B、印象一般C、印象模糊D、完全忘却44、《五猖会》中作者对父亲让我背《鉴略》的情景(A)A、印象深刻B、印象一般C、印象模糊D、完全忘却45、《无常》中写到的“无常”是(B)A、一个人B、一种鬼神C、一个形容词D、一种动物4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迎神赛会上所扮鬼物的是(D)A、鬼王A、蜘蛛B、蜜蜂C、蟋蟀D、蝎子4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未写到的百草园里的昆虫有(D)A、鸣蝉B、黄蜂C、斑蝥D、蚂蜂50、《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的百草园里的植物有(B)A、蔷薇B、何首乌C、月季D、玫瑰C、鸣蝉D、蟋蟀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的百草园里的景物有(ABC)A、菜畦B、石井栏C、皂荚树D、花园4、鲁迅在三味书屋学习时从事的学习活动有(ABC)A、读书B、习字C、对课D、学算术5、鲁迅上课时常趁先生不注意用荆川纸绣像,绣得最多的是(AB)A、《荡寇志》B、《西游记》C、《三国演义》D、《红楼梦》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与“怪哉”这个典故无关的人物是(CD)A、汉武帝B、东方朔C、魏征D、刘伯温7、《父亲的病》一文的体裁不是(ABD)A、小说B、诗歌C、散文D、戏剧8、《父亲的病》一文中的“父亲”不是(ACD)A、小说中虚构的B、生活中真实的C、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D、戏剧中的主角9、《父亲的病》中给父亲看过病的医生有(AB)A、一位不知名的“名医”B、陈莲河C、张仲景D、华佗10、《父亲的病》中父亲得的病不是(BCD)A、水肿B、肺结核C、流行性感冒D、急性肠胃炎11、给父亲看过病的那位不知名的“名医”常用的“药引子”有(AB)A、冬天的芦根B、经霜三年的甘蔗C、原对的蟋蟀D、平地木12、《朝花夕拾》中提到“百草园”的作品有(AB)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B、《父亲的病》C、《五猖会》D、《琐记》13、鲁迅作品中提到给父亲治病的那位“名医”常用的“药引子”的作品有(AB)A、《〈呐喊〉自序》B、《父亲的病》C、《藤野先生》D、《范爱农》14、《琐记》中提到的人物有(ABC)A、衍太太B、沈四太太C、母亲D祥林嫂15、鲁迅在南京雷电学堂学习时所做的功课有(ABC)A、读英文B、读汉文C、做汉文D、做数学16、鲁迅在南京矿路学堂学习时所学的功课有(ABCD)A、格致B、地学C、金石学D、小学集法17、鲁迅在南京矿路学堂学习时阅读到的新书报有(ABC)A、《天演论》B、《时务报》C、《译学汇编》D、《新青年》18、藤野先生不是(BCD)A、日本人B、中国人C、韩国人D、泰国人19、鲁迅先生到日本留学前不在以下这些地方读书(ACD)A、北京B、南京C、东京D、西京20、鲁迅一生思想发生巨大转折的地方不是在(ABC)A、中国北京B、中国南京C、日本东京D、日本仙台21、鲁迅变化了的思想不是(ACD)三、判断题:1、《藤野先生》写于作者在厦门大学任教时。

鲁迅专题综合练习

鲁迅专题综合练习

鲁迅专题综合练习鲁迅专题综合练习一、填空题: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鲁迅唯一的一篇以青年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是《--------------》。

2.吕纬甫和魏连殳分别是鲁迅小说《--------------》和《孤独者》中的主人公。

3.据孙伏园回忆,刘半农曾赠送鲁迅一幅联语:“托尼学说,魏晋文章”。

其中,“托”指托尔斯泰,“尼”指--------------。

4.鲁迅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是以爱姑为主人公的《--------------》。

5.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曾以《--------------》为题在《莽原》杂志上发表。

6.《狂人日记》发表于--------------年5月的《新青年》第4卷第5号。

7.四铭是鲁迅小说《--------------》中的主人公。

8.从1918年到1925年,七年间鲁迅共计创作了25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后结集为《呐喊》和《--------------》。

二、单项选择题: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鲁迅的第一部杂文集是()。

A.《呐喊》B.《坟》C.《野草》D.《热风》2.鲁迅最早发表的一组散文诗是()。

A.《野草》B.《自言自语》C.《过客》D.《朝花夕拾》3.欺负阿Q的人不少,而阿Q真正敢动手欺负的只有弱小的女子()。

A.赵司晨的妹子B.小尼姑C.邹七嫂的女儿D.吴妈4.10.《肥皂》中,四铭向儿子学程讨教的“恶毒妇”的意思是()。

A.很凶的女人B.老悍妇C.恶毒的女人D.老傻瓜5.“五四”时期读者的审美要求是多层次的,作家的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鲁迅的深刻冷峻,郭沫若的暴躁凌厉,冰心的天真纯情,而以伤感愤激著称的小说家,除郁达夫之外,还有()。

A.废名B.庐隐C.芦焚D.苏青三、多项选择题: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每题有1-4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给分。

1.鲁迅既是现代杂文之父,又开创了现代散文“独语风”和“闲话风”两个创作潮流和传统。

新初三丨八升九暑假天天练中考语文基础巩固05 综合性学习(原卷+解析)打印版

新初三丨八升九暑假天天练中考语文基础巩固05 综合性学习(原卷+解析)打印版

巩固练05综合性学习1.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正确的一项()A.“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他给我拣椅子。

”B.《钱塘湖春行》是一首七言律诗,其颔联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C.“他声如洪钟,就算相隔十里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这句话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D.“我莅临寒舍,把拙作《诗经情思》放在您家了,请务必拜读。

”这句话表述得体。

2.学校举办“海洋,我们的家园”主题活动,这次活动增强了同学们认识海洋、了解海权、关注海防的意识,激发了同学们投身祖国海洋事业的热情。

校刊记者向参加活动的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为了祖国的海洋事业,你将来愿意做一个海洋勘探者呢,还是当一名保卫祖国海疆的战士?”下列回答不得体的一句是()A.只要能为祖国海洋事业做贡献,无论当海军战士还是做勘探者,我都愿意B.我愿意当一名海军战士,驾驶我们自己的航空母舰,保卫祖国的万里海疆C.为了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我们每一个人随时都准备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D.我国的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将来能当一名海洋资源的勘探者,是我的理想3.下列在特定情境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张欣和哥哥在书店选书,两个小孩儿在旁边打闹,撞到了张欣,大家议论纷纷。

A.张欣哥哥:“这是谁家的熊孩子?这么吵!我们是不是到了游乐场?”B.张欣:“小朋友,书店是买书看书的地方,不准在这里打打闹闹。

”C.一位老者:“唉!世风日下咯,人心不古,真是养不教父之过啊!”D.工作人员:“小朋友,到儿童区来好吗?这里有很多有趣的绘本哦。

”4.下列各句改句后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A.原句: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

改句:人生只要知道负责任的苦处,就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

B.原句:作为首飞的航天员,除了一些小难题,其他突发、原因不明、没有预案的情况还会遇上许多。

改句:不只是一些小难题,其他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首飞的航天员也会遇上许多。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综合性学习》专题精练(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综合性学习》专题精练(含答案解析)

综合性学习新题赏析题一:1、清明节期间,学校小记者进行了一些相关采访和报道。

请你根据下面三则材料提供的主要信息,为校刊写一段简要介绍清明节的文字。

要求:(1)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2)不超过100字。

【材料一】某高校民俗专家采访记录(片段):清明是中国传统的扫墓节。

长期以来,清明节祭奠的主要对象是离世的亲人和祖先,通过扫墓、祭祖,寄托对已逝亲人的哀思和对祖宗的敬畏。

【材料二】校刊4月5日讯清明内涵更丰富,追怀先烈成风尚。

在某公墓,前来祭奠革命英烈的市民络绎不绝。

来自密云的一对夫妇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先带着孩子拜祭了爷爷奶奶,然后就赶到这里,缅怀先烈,感受他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材料三】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地区的民政部门和公墓陵园都开设了专门的祭祀网页,人们可以在网页中,为已逝的亲人献花、点烛、留文,表达自己的怀念之情。

除网上祭奠外,社会公祭、家庭追思等形式也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接受。

2、有人认为,中国人写好汉字,这应当是我国教育最基本的也是最基础性的要求;1有人认为只要学习好,字写得好不好无所谓。

你的观点呢?请简要阐述。

题二:1、根据下列句子提供的信息,写一段介绍“飞行板”的文字。

要求:(1)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2)不超过70字。

①“飞行板”是由水上运动爱好者、法国的弗兰基·萨帕塔研制而成的。

②在“飞行板”的帮助下,人们可以像海豚那样在水中快活玩耍。

③这种装备需使用者将双脚绑在一双特殊的鞋子里。

④这一双鞋附有一个很大的喷水器,用以提供上升力。

⑤使用时,双手要拿着用以稳定飞行的喷嘴。

2、当今社会,一方面是网络用语大行其道,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流行语。

如“神马都是浮云”“hold住”“有木有”等;另一方面,今年高考明确规定不能使用网络语言。

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请说说你的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道理充分,条理清晰,50字左右。

题三:初三某班举行了“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朝花夕拾综合练习及答案

朝花夕拾综合练习及答案

朝花夕拾内容简介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

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

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

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总起来看,《朝花夕拾》写到他年少时代以至于到日本前后的若干生活片段,展现当时的世态人情、民俗文化,流露了鲁迅先生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

叙述亲切感人,又有机的糅进了大量的描写、抒情和议论,文笔优美清新,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最高水平的回忆散文。

鲁迅的回忆性散文,也就是鲁迅的往事。

它是一本家喻户晓的散文集,是一本必读的散文集,是一本如良师益友的散文集。

《朝花夕拾》不只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读起来兴味盎然,而且随着年岁的增加,我们总能从中读出不同的味道来,这就是鲁迅作品的魅力所在。

全书由《小引》《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

本书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展现当时的世态人情、民俗文化,流露了鲁迅先生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

叙述亲切感人,又有机地糅进了大量的描写、抒情和议论,文笔优美清新,所以被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最高水平的回忆散文。

为什么鲁迅要将《旧事重提》改名为《朝花夕拾》?“前天,已将《野草》编定了;这回便轮到陆续载在《莽原》上的《旧事重提》,我还替它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

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它立即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

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时,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罢。

”——摘自原文。

主要内容第一类《狗•猫•鼠》和《二十四孝图》,这两篇文章都以议论为中心,将散文和杂文糅合在一起,穿插童年时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主要目的是讽刺和批判旧道德。

“有关鲁迅的黑板报”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有关鲁迅的黑板报”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有关鲁迅的黑板报”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学完鲁迅的《雪》之后,你们班级准备出一期有关鲁迅的黑板报。

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从课文《雪》中引用一句精辟的话作为本期黑板姬的大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从课文《雪》中摘抄两句体现鲁迅不屈战斗精神的话放进“名人名言”专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你写一副对联,配在黑板报中鲁迅肖像的旁边,以歌颂鲁迅精神。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示例:①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

②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有关气候变化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2009年12月7日至18日,来自192个国家的代表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世界气候大会,目的是针对气候变化签订新的全球性协议。

为此,校学生会决定围绕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内容,在学校开展宣传活动。

作为筹备小组的成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你将在宣传活动的动员大会上,简要地介绍有关气候变化方面的知识。

请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三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绍的重点。

【材料一】过去,全球气候是随着自然的变化而改变的,然而现在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

人类使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排放,加重了地球大气层中自然碳的比重,吸收了越来越多的太阳光,导致全球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加速,沙化严重,风暴潮增加,自然灾害加重。

一些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增加,造成的损害在不断加重。

《鲁迅全集》测试题带答案

《鲁迅全集》测试题带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0道)1.鲁迅的本名是什么?A.周树人B.周作人C.周建人D.周立人答案:A2.以下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代表作?A.《红楼梦》B.《呐喊》C.《子夜》D.《家》答案:A3.鲁迅的《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典型性格是什么?A.革命英雄B.封建顽固C.自卑与自大D.乐观积极答案:A4.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主要描绘了什么内容?A.童年回忆B.爱情故事C.社会批评D.战争场景答案:A5.鲁迅在《阿Q正传》中,阿Q的典型性格是什么?A.革命英雄B.封建顽固C.自卑与自大D.乐观积极答案:C6.鲁迅的代表作有哪些?A.《红楼梦》B.《呐喊》C.《家》D.《子夜》E.《红楼梦》和《家》都是鲁迅的作品。

答案:B7.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哪一部重要作品?A.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B.第一部现代戏剧C.第一部现代诗歌D.第一部现代散文答案:A8.鲁迅在《药》这篇小说中,通过什么手法揭示了社会的黑暗?A.讽刺B.幽默C.夸张D.写实答案:A9.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主要批判了什么?A.封建礼教B.迷信行为C.儿童教育D.社会不公答案:A10.鲁迅在哪一年去世的?A.1935年B.1936年C.1937年D.1938年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0道)1.鲁迅的作品包括哪些类型?A.小说B.散文C.诗歌D.戏剧答案:ABCD2.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包括哪些作品?A.《狂人日记》B.《阿Q正传》C.《故乡》D.《孔乙己》答案:ABCD3.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哪些作品?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B.《藤野先生》C.《二十四孝图》D.《阿长与山海经》答案:ABCD4.鲁迅的杂文集《坟》包括哪些作品?A.《论雷峰塔的倒掉》B.《灯下漫笔》C.《春末闲谈》D.《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答案:ABCD5.鲁迅的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包括哪些作品?A.《补天》B.《奔月》C.《铸剑》D.《非攻》答案:ABCD6.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包括哪些作品?A.《秋夜》B.《影的告别》C.《我的失恋》D.《希望》答案:ABCD7.鲁迅的论文集《门外文谈》包括哪些作品?A.《门外文谈》B.《论“旧形式的采用”》C.《庄周韩非的毒害与尊孔》D.《论中国语文的新生》答案:ABCD8.鲁迅的杂文集《热风》包括哪些作品?A.《随感录》B.《三十而已》C.《现在的屠杀者》D.《暴君的臣民》答案:ABCD9.鲁迅的翻译作品包括哪些?A.《死魂灵》B.《毁灭》C.《铁流》D.《士敏土》答案:ABCD10.鲁迅的书信集包括哪些?A.《两地书》B.《鲁迅书信集》C.《集外集》D.《且介亭杂文》答案:AB三、判断题(10道)1.鲁迅的原名是周樟寿。

《朝花夕拾》《西游记》综合复习练习(解析版)

《朝花夕拾》《西游记》综合复习练习(解析版)
2. 《朝花夕拾》最初在《____》发表时,题为《_____》,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 _____集,共___篇,是一部蕴含着________和_____的作品。其中的 《______》 和 《______》 被选进中学语文课本。
【答案】①. 《莽原》 ②. 《 旧事重提 》, ③. 回忆性散文 ④. 10 ⑤. 温馨的回忆 ⑥. 理性的批判 ⑦.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⑧. 《阿长与山海经》
【解析】
【详解】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和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此题考查的是与《朝花夕拾》有关的文学常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2卷。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与《阿长与山海经》被选进中学语文课本。
【答案】①.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②. 《五猖会 》 ③. 《 无常》 ④. 《 父亲的病 》 ⑤. 《 琐记》 ⑥. 《藤野先生 》 ⑦. 阿长、藤野先生 ,范爱农 。
【解析】
【详解】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此题考查的是《朝花夕拾》相关的篇目的内容。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表现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压制;嘲弄和鞭挞“正人君子们”是《无常》;写草菅人命的“名医”的是《父亲的病》等,还考查了鲁迅一生中始终不能忘怀的三个人物。
【答案】①. 《五猖会》 ②. 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 ③. 急于看戏 ④. 背书 ⑤. 对儿童心理的无知 ⑥. 封建教育制度 的不合

“鲁迅先生逝世71周年”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鲁迅先生逝世71周年”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鲁迅先生逝世71周年”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今年是鲁迅先生逝世71周年,祖国各地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纪念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

你们班要举办一次纪念活动,同学们都以极高的热情积极筹备。

(1)请你为这次纪念活动确定一个主题。

主题:___________(2)围绕你所确定的主题,设计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

答:___________(3)请就鲁迅先生本人及其作品对你成长的影响和意义,发表一段富有激情的简短演讲。

答:___________【答案】(1)(示例)踏着伟人的足迹继续前进。

(3)(示例)同学侗,在鲁迅先生为我们创造的小说世界里,我们懂得了同情与善良,感受到了真善美的力量,让我们走近鲁迅,理解鲁迅小说的精髓,让我们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

“鲁迅与我们的学习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学校开展“鲁迅读书月”活动,主题是“鲁迅与我们的学习生活”。

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认识鲁迅要求同学谈谈“你心目中的鲁迅”。

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有关鲁迅的材料。

有的同学建议根据这些材料拟一副对联来概括我们心目中的鲁迅形象。

现在,已有同学拟了一则上联,请你写出下联。

材料一鲁迅先生“关于自己”的话。

①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②我是不写自传也不热心于别人给我作传的,因为一生太平凡。

倘使这样的也可以做传,那么,中国一下子可以有四万万部传记,真将塞破图书馆。

③我觉得古人写在书上的可恶思想,我的心里也常有……材料二几个生活细节。

①孙伏园回忆:我随鲁迅先生旅行,如到陕西,到厦门,到广州,我的铺盖常常是鲁迅先生替我打的。

耶稣常为门徒洗脚,我总要记起这个故事。

②北京大冷天鲁迅先生还穿着单裤。

他对朋友说:“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

你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厚被子。

“《朝花夕拾》我来讲”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我来讲”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我来讲”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导读:在“学在淮安”读书节活动中,你班举办“《朝花夕拾》我来讲”读书交流会,请完成下面两项任务。

⑴【走近名著】请你结合《小引》(即序言)的内容,为本次读书交流会设计一段开场白(不超过60字)。

答:
⑵【走进名著】一位同学提供了A、B两段文字,设计了两个问题,请你回答。

A.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

(《阿长与山海经》)
B.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

(《五猖会》)
①A、B两段文字分别是哪两件事产生的影响,请简要概括。

答:A.B.
②分别说说这两件事对作者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

答:
【答案】(1)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走进《朝花夕拾》,走进鲁迅先生为我们勾画的一幅幅优美的生活画卷,走进他多姿多彩的童年吧!(2)①A.阿长送我绘图的《山海经》B.在我要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强迫我背诵《鉴略》这本书②A.让作者感受到了阿长伟大的爱,B.让作者感受到了家长的霸道及对儿童天性的摧残。

(意思对即可)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朝花夕拾综合试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综合试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综合试题一、填空题1.鲁讯,原名,字,(原籍)人,是中国现代伟大的家、家和,也是中国运动的奠基人。

“鲁讯”是他年发表《》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

2.《朝花夕拾》最初在《》发表时,题为“”,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集,共篇,是一部蕴含着和的作品。

3.《朝花夕拾》中着墨较多的人物是、、。

4. 给鲁迅买来《山海经》;逼迫鲁迅背《鉴略》得知恩师被杀后,违逆众人意见,反对发抗议电报;给鲁迅批改讲义;教鲁迅在雪里地捕鸟。

5.鲁迅先生在《》《》,回忆了儿时去观看迎神赛会的情节。

6.《朝花夕拾》中,《》《》和《》记述鲁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和从日本回国后的经历。

7.《朝花夕拾》中反映童年生活的有《》《》两篇。

8.《朝花夕拾》中反映浙东民风民情的主要是《》《》两篇。

9.《朝花夕拾》中反映当时周家情况的主要是《》。

10.《朝花夕拾》中反映求学生活的有《》《》《》。

11.在《朝花夕拾》中,有三篇文章回忆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除阿长与(山海经)》外,另外的两篇是《》《》。

12.《朝花夕拾》中的妇女形象不多,除了阿长,还有一个,她的形象出现在《》和《》中。

她和鲁迅的关系是,小时候,鲁迅认为她是一个的人,长大后却逐渐发现她,在她的影响下,鲁迅在父亲病逝的时候做了一件令自己终身不能释怀的事: 。

13.鲁迅借动物比喻人,表达出对资产阶级反动文人辛辣讽刺的文章是《》;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的文章是《》表现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压制的文章是《》和《》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的文章是《》;揭示一些徒有虚名、草菅人命的“名医”的文章是《》;展现自己走出故乡,希望通过外出求学寻找到救国救民真理这一过程的文章是《》和《》.14.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鲁迅小时候最喜欢在 (地点)玩耍;在迎神赛会上他最喜欢看的是 .童年时的鲁迅有两个爱好,一是 ,二是他的第一本专属个人的图书是《》;他曾经渴慕,最终得到,并引发了他更大的收集书本兴趣的图书是《》,来历分别是,。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含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含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七上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一)、题目解说“朝花夕拾”的含义是“早晨的花晚上拾起”,即“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意思。

据鲁迅说《朝花夕拾》的文章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

《朝花夕拾》是关于鲁迅生平史实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早年鲁迅的完整形象。

这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是他中年以后回忆青少年时期的往事之作。

(二)知识点1、请用一句话概括《朝花夕拾》的内容(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2、《朝花夕拾》共十篇,分别简要概括主题:《狗猫鼠》——(对猫的讨厌和仇恨原因)《阿长与山海经》——(怀念小时候的保姆长妈妈)《二十四孝图》——(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五猖会》——(反映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与摧残)《无常》——(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讽刺了当时自称正人君子的军阀统治文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写出了对百草园的喜爱以及对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感受)《父亲的病》——(揭露了庸医害人的实质)《琐记》——(介绍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新生活,离家求学的一段故事)《藤野先生》——(写作者与最使作者感激的日本老师的交往和弃医从文思想转变的重要原因)《范爱农》——(追叙作者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辛亥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

)3、《朝花夕拾》中六个主要人物形象:长妈妈:——勤劳质朴善良,但在某些方面又颇为愚昧的农村妇女藤野先生:——严谨认真,平等待人,毫无民族偏见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妥协懦弱父亲:——严厉慈爱衍太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寿镜吾:——方正,质朴,博学,严而不厉4、《朝花夕拾》中,温馨的回忆表现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五猖会》中孩子们买“吹嘟嘟”,吡吡地吹上两天,享受一份游戏的快乐;《无常》一文中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一位母亲为死去的儿子哭得伤心,就放他儿子还阳片刻.理性的批判表现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老师让孩子们背一些枯燥乏味的书;《五猖会》中去看赛回前,父亲强迫我背书,让我感到扫兴和痛苦;《无常》一文中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公理,反被要求到阴间寻求公正的裁判。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鲁迅作品赏析综合练习试卷(练习题库)(2023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鲁迅作品赏析综合练习试卷(练习题库)(2023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鲁迅作品赏析综合练习试卷(练习题库)1、鲁迅笔下的吕纬甫形象出自小说()。

2、四铭和陈士成分别是鲁迅小说《肥皂》和()中的主人公。

3、鲁迅一生中只出版过三部小说集,即《呐喊》、《彷徨》和()4、关于“京派”的命名,与30年代初发生在上海与北京两个城市作家之间的一场论争有关,当时论争的主要人物是5、“五四”时期读者的审美要求是多层次的,作家的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鲁迅的深刻冷峻,郭沫若的暴躁凌厉,6、鲁迅的名言“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出自他的小说()o7、鲁迅的第一篇小说是用写的()8、鲁迅一生共创作了三部小说集:《》、《》、O o9、鲁迅一生共创作三部小说集,它们是O10、鲁迅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是O11、最富鲁迅气氛的一篇小说是O12、试分析,为什么说《在酒楼上》是最富“鲁迅气氛”的一篇小说?13、《铸剑》是鲁迅小说集《》中的一篇。

14、《在酒楼上》后收入小说集()。

15、鲁迅唯一的一篇以青年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是《》。

16、吕纬甫和魏连殳分别是鲁迅小说《》和《孤独者》中的主人公。

17、据孙伏园回忆,刘半农曾赠送鲁迅一幅联语:“托尼学说,魏晋文章”。

其中,“托”指托尔斯泰,“尼”指()18、鲁迅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是以爱姑为主人公的《》。

19、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曾以《》为题在《莽原》杂志上发表。

20、《狂人日记》发表于()年5月的《新青年》第4卷第5号。

21、四铭是鲁迅小说《》中的主人公。

22、从1918年到1925年,七年间鲁迅共计创作了25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后结集为《呐喊》和《》。

23、鲁迅的第一部杂文集是()。

24、鲁迅最早发表的一组散文诗是()。

25、欺负阿Q的人不少,而阿Q真正敢动手欺负的只有弱小的女子()。

26、《肥皂》中,四铭向儿子学程讨教的“恶毒妇”的意思是()。

27、鲁迅既是现代杂文之父,又开创了现代散文“独语风”和“闲话风”两个创作潮流和传统。

“鲁迅与我们的学习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鲁迅与我们的学习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鲁迅与我们的学习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学校开展“鲁迅读书月”活动,主题是“鲁迅与我们的学习生活”。

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认识鲁迅要求同学谈谈“你心目中的鲁迅”。

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有关鲁迅的材料。

有的同学建议根据这些材料拟一副对联来概括我们心目中的鲁迅形象。

现在,已有同学拟了一则上联,请你写出下联。

材料一鲁迅先生“关于自己”的话。

①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②我是不写自传也不热心于别人给我作传的,因为一生太平凡。

倘使这样的也可以做传,那么,中国一下子可以有四万万部传记,真将塞破图书馆。

③我觉得古人写在书上的可恶思想,我的心里也常有……材料二几个生活细节。

①孙伏园回忆:我随鲁迅先生旅行,如到陕西,到厦门,到广州,我的铺盖常常是鲁迅先生替我打的。

耶稣常为门徒洗脚,我总要记起这个故事。

②北京大冷天鲁迅先生还穿着单裤。

他对朋友说:“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

你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厚被子。

生活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材料三两张照片上联:俭朴热忱甘于奉献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二:汲取精华要求同学把鲁迅与自己的思想、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下面是鲁迅作晶中的两个名句,请你任选一句联系实际谈谈感想。

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②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三:提出疑难要求同学记下读鲁迅作品时遇到的不解的问题,或想跟鲁迅先生商榷的问题等。

学校将举行论坛,邀请鲁迅研究专家与同学对话,在论坛上你准备提出一个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活动一:示例:①幽默谦逊贵在自省;②慈祥冷峻源于爱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作品复习”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
“鲁迅作品复习”综合实践活动。

(9分)
初中新课结束了,老师将三年所学的鲁迅作品列成一张表(见右),布置了三项学习活动,请参与。

(1)活动一:经典重温(2分)
读完经典文学作品,总有一些场景、一些情节、一些人物的言行留在我们的心里,挥之不去。

请你选择下列中的一篇作品,就你最难忘的内容,仿照示例,续写一句话,并写出相应的课文题目。

七年级上册:《风筝》
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
八年级上册:《阿长与山海经》
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雪》
九年级上册:《故乡》
九年级下册:《孔乙己》
示例:一件长衫,尽显迂腐落魄。

(《孔乙己》)
一只风筝,彰显自省精神。

(《风筝》)
一声老爷,喊出隔膜悲凉。

(《故乡》)
一片笑声,尽现世态炎凉。

(《孔乙己》)
一幅照相,寄托怀念感激。

(《藤野先生》)
一条船舶,满载纯真快乐。

(《社戏》)
一座荒园,尽显童真童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活动二:观点争鸣(3分)
活动过程中,为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鲁迅,老师摘引了三句话(见下),组织大家探讨鲁迅是“绝望而反抗者”还是“希望而战斗者”,请你也来发表观点,并结合材料②③陈述理由。

①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

(《致赵其文,一九二五年四月十一日》)
②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故乡》)
③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生命的路》)
答:我认为鲁迅属于绝望而反抗者,从“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没路的地方”可见鲁迅认为希望是不确定的,现实缺少可走的道路;从对“路”的开拓开辟中可见鲁迅认为必须反抗现实、实践道路才可能创造希望。

(3)活动三:薪火相传(4分)
在鲁迅刚刚去世的时候,不少青年学生自发地来到鲁迅墓前,挥泪宣誓:“先生,没有死;青年,莫彷徨!花谢,种子在,撒播在青年的脑海。

”本周班级要出一期主题
为“花谢,种子在”的黑板报,请你也来供稿。

要求:结合上面列举六册中的两篇文章,用凝练的语言谈谈鲁迅作品在你心中播撒下的“种子”。

答:示例1:鲁迅先生在我心里播下的种子是独立思考敢
于质疑的精神。

如《孔乙己》中对孔乙己悲剧命运的追问,《故乡》中对“新的生活”的思考,都开拓了我的思想深度,对我具有精神引领的作用。

他让我懂得在“众口一词”中说出自己的话要有识见更要有勇气。

示例2:鲁迅先生在我心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鲁迅的文章总让人嚼之不尽,常读常新。

如他在《孔乙己》中对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的描写,让我看到动词传神的力量;又如他在《藤野先生》中用“标致”一词所达到的讽刺效果,显示了独特的鲁迅文字的魅力。

示例3:鲁迅先生的作品在我心里播下了温情的种子。

当我读到《社戏》时,我常常想起儿时的伙伴,读《阿长与山海经》时则常常想起我的外婆、奶奶。

鲁迅的冷峻给了那个时代,他的温情给了那些童年的记忆。

所以鲁迅并不遥远,他写的故事也在我的生活里。

查字典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