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习题
自考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土壤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中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A. 岩石风化B. 植物残体C. 动物遗骸D. 人为添加答案:B2. 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不包括:A. 土壤pH值B. 土壤有机质含量C. 土壤微生物数量D. 土壤温度答案:D3. 下列哪项不是土壤颗粒的分类?A. 粘粒B. 粉粒C. 砂粒D. 粗砂答案:D4. 土壤中氮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 氨态氮B. 硝态氮C. 有机氮D. 氮气答案:C5. 土壤水分的来源不包括:A. 大气降水B. 地下水C. 地表径流D. 植物蒸腾答案:D6. 土壤中磷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 可溶性磷B. 难溶性磷C. 有机磷D. 无机磷答案:B7. 土壤中钾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 可溶性钾B. 难溶性钾C. 有机钾D. 无机钾答案:A8. 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是:A. 过量施用氮肥B. 过量施用磷肥C. 过量施用钾肥D. 过量施用有机肥答案:A9. 土壤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A. 过量施用氮肥B. 过量施用磷肥C. 过量灌溉D. 土壤酸化答案:C10. 土壤侵蚀的主要形式不包括:A. 水蚀B. 风蚀C. 冻融侵蚀D. 土壤盐渍化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通常在____%以下。
答案:52. 土壤的肥力等级一般分为____、中肥、低肥三个等级。
答案:高肥3. 土壤颗粒中,直径小于0.002毫米的颗粒称为____。
答案:粘粒4. 土壤中氮的循环过程包括____、硝化、反硝化等。
答案:氨化5. 土壤水分的蒸发主要发生在____层。
答案:表层6. 土壤中磷的固定作用主要是由于____的存在。
答案:铁、铝氧化物7. 土壤中钾的固定作用主要是由于____的存在。
答案:蒙脱石8. 土壤酸化会抑制土壤中____的活性。
答案:微生物9. 土壤盐渍化会降低土壤的____。
答案:渗透性10. 土壤侵蚀会降低土壤的____和肥力。
土壤学考试题目和答案

土壤学考试题目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学是研究土壤的()的科学。
A. 形成、分类和分布B. 性质、分类和利用C. 形成、性质和分类D. 形成、性质和利用答案:D2.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的()。
A. 物理性质B. 化学性质C. 生物性质D. 综合生产能力答案:D3.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通常会导致土壤()。
A. 酸化B. 碱化C. 盐渍化D. 中性化答案:A4. 土壤中微生物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A. 分解有机质B. 固氮作用C. 产生氧气D. 参与土壤形成答案:C5. 土壤中氮素的主要形态不包括()。
A. 氨态氮B. 硝态氮C. 尿素态氮D. 有机态氮答案:C6. 土壤质地是指土壤中不同粒径的()的相对比例。
A. 矿物质B. 有机质C. 空气D. 水分答案:A7. 土壤水分的移动主要受()的影响。
A. 重力B. 毛管张力C. 土壤温度D. 土壤孔隙度答案:B8. 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中()含量过高。
A. 有机物B. 氮素C. 磷素D. 可溶性盐答案:D9. 土壤pH值是表示土壤()的指标。
A. 肥力B. 酸碱度C. 温度D. 湿度答案:B10. 土壤中磷素的主要形态是()。
A. 磷酸盐B. 磷化物C. 有机磷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包括()。
A. 土壤水分B. 土壤温度C. 土壤空气D. 土壤养分答案:ABCD12. 土壤中的主要养分元素包括()。
A. 氮B. 磷C. 钾D. 钙答案:ABC13. 土壤改良的措施包括()。
A. 施用有机肥B. 深耕翻土C. 种植绿肥D. 灌溉排水答案:ABCD14. 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
A. 工业废水B. 农业化肥C. 生活垃圾D. 大气沉降答案:ABCD15. 土壤水分的保持能力受哪些因素影响?()A. 土壤质地B. 土壤结构C. 土壤有机质含量D. 土壤pH值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6. 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植物生长都是有益的。
土壤学题集

土壤学题集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因素对土壤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A. 气候B. 地形C. 生物D. 母质答案:D。
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为土壤提供了最初的矿物质和养分。
气候、地形和生物等因素在母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影响土壤的形成。
气候主要影响土壤的水分和温度条件,从而影响土壤的风化、淋溶等过程;地形影响土壤的侵蚀、堆积和排水等;生物则通过其生命活动对土壤进行改造,如植物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质等。
但没有母质作为基础,其他因素的作用也难以发挥。
2. 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气候因素主要影响土壤的哪些方面?()A. 质地和结构B. 颜色和酸碱度C. 肥力和保水性D. 风化程度和淋溶作用答案:D。
气候对土壤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土壤的风化作用较强,矿物分解速度快,淋溶作用也较为显著,容易导致土壤中的盐基离子流失,使土壤呈酸性。
而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风化作用较弱,土壤中的盐分积累较多。
A 选项土壤质地和结构主要受母质、生物等因素影响;B 选项土壤颜色主要与土壤中的矿物质和有机质含量有关,酸碱度受气候、生物等多种因素影响;C 选项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主要由土壤中的有机质、矿物质以及土壤结构等决定。
3. 地形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决定土壤的质地B. 影响土壤的侵蚀和堆积C. 控制土壤的酸碱度D. 改变土壤的生物活性答案:B。
地形通过影响水流和物质的运移,对土壤的侵蚀和堆积产生重要影响。
在地势较高的地区,土壤容易受到侵蚀,而在低洼地区则容易发生堆积。
A 选项土壤质地主要受母质和风化作用等影响;C 选项土壤酸碱度主要受气候、生物等因素控制;D 选项土壤生物活性主要受土壤环境和生物种类等因素影响。
4. 生物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哪些?()A. 提供土壤矿物质B. 决定土壤的颜色C. 促进土壤的风化D. 增加土壤有机质答案:D。
生物因素在土壤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
土壤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中含量最高的矿物质是:A. 石英B. 长石C. 云母D. 方解石答案:A2. 土壤肥力的主要来源是:A. 矿物质B. 有机质C. 水分D. 空气答案:B3. 土壤中氮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 氨态氮B. 硝态氮C. 尿素D. 氨基酸答案:B4. 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是:A. 施用化肥B. 降雨C. 土壤侵蚀D. 土壤有机质分解答案:A5. 土壤颗粒大小的分类中,直径小于0.002毫米的颗粒称为:A. 砂粒B. 粉砂C. 黏粒D. 粗砂答案:C6. 土壤中磷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 可溶性磷B. 难溶性磷C. 有机磷D. 磷酸盐答案:B7. 土壤中钾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 可溶性钾B. 难溶性钾C. 有机钾D. 钾盐答案:A8. 土壤中水分的主要来源是:A. 降雨B. 地下水C. 地表水D. 土壤蒸发答案:A9. 土壤中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是:A. 分解有机质B. 固氮C. 释放磷D. 吸收钾答案:A10.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 工业废水B. 农业化肥C. 农药残留D. 生活垃圾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的_____层是植物根系主要分布的区域。
答案:表层2. 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土壤中_____的含量。
答案:有机质3. 土壤中氮、磷、钾被称为_____元素。
答案:主要4. 土壤酸化会抑制土壤中_____的活性。
答案:微生物5. 土壤颗粒越大,其_____能力越强。
答案:透水6. 土壤中磷的难溶性形式主要通过_____作用转化为可利用形式。
答案:微生物7. 土壤中钾的可溶性形式主要通过_____作用被植物吸收。
答案:离子交换8. 土壤中水分的蒸发主要发生在_____层。
答案:表层9.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可以促进_____的循环。
答案:养分10. 土壤重金属污染可以通过_____来减轻。
答案:植物修复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土壤肥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完整word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7-推荐文档

土壤学复习资料土壤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土壤肥力土壤能够持续不断供给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肥、气、热, 协调它们之间的矛盾及抵抗不良自然环境的能力。
2.次生. 原生矿物在H2O、CO2.O2生物等作用下, 矿物组成、结构、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矿物。
3.土壤腐殖..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称.4.土壤机械组..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重量百分数组合。
5.土壤粘闭现..土壤在压力和剪力共同作用下, 土粒趋向紧密排列, 通气孔隙大量减少, 毛管及无效孔隙急剧增加, 土壤通透性减弱甚至消失的现象。
6.田间持水..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土壤含水量。
7.土壤热容..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土壤每升高1℃所需热量。
8.土壤比表. 单位质量土壤表面积的大小。
单位m2/g9.盐基饱和度(BS. 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10.活性. 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表现出来的酸度,用PH表示11.同晶替代: 层状硅酸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其它大小相近, 电性相同的离子取代, 而矿物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12. 土壤污染: 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
13. 土壤容重: 指单位体积自然土体(包含孔隙)的干重;14. 土壤退化: 指土壤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降低;15. 土壤养分: 指主要由土壤供给的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16. 土壤圈: 覆盖于陆地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17. CEC:单位质量的土壤所含有的交换性阳离子(+)的多少;18. 粘化作用: 指土壤中粘粒的形成和积累过程。
19.可变电荷:在介质的酸碱度影响下产生的, 其电荷类型和电荷数量均决定于介质的酸碱度, 又称pH依变电荷;20. 土壤结构性: 土壤中单粒、复粒的数量、大小、形状、性质及其相互排列和相应的孔隙状况等综合特性;1. 土壤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有化能有机营养型、化能无机营养型、光能有机营养型、光能无机营养型。
土壤学习题全

第一章绪论(一)基本概念1.土壤2.土壤肥力3.自然肥力4.人工肥力5.潜在肥力6.经济肥力(有效肥力)7.农业8.农业生产9.再生作用10.农业生态系统11.历史自然体12.大气圈13.生物圈14.岩石圈15.土壤圈16.水圈17.土被18.风化壳19.光合作用20.养分库21.矿质营养学说22.腐殖质学说23.归还学说24.土壤肥力递减肆25.发生学学说26.土地生产力27.土壤生产力28.土壤剖面29.土宜30.土壤基本物质组成。
(二)填空题1. 土壤是指固态地球具有能够生长的物质层。
2. 土壤与自然界其他物质实体的本质区别是。
3. 土壤肥力是土壤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以及的能力。
4. 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
5. 一般土壤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五种物质构成。
6. 土壤物质组成中,矿物质占土壤质量的_____%占土壤容积的_____%,有机质占土壤质量的_____%占土壤容积的_____%。
7. 土壤孔隙总量占土壤容积的_____%,其中水分占_____%,土壤空气占_____%它们二者是同处于_____之中,而随外界条件变化而相互_____。
8. 土壤生产率的大小主要是由_____、_____和_____共同决定的。
9. 土壤固相部分是由_____、_____和_____组成的。
10. 土壤空气成分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
11. 地球表面的一个圈层,主要由铝硅酸盐物质构成,称为_____或_____。
12. 地壳表面以上是_____圈,以下是_____圈,其中表面有_____圈_____圈和_____圈。
13. 土壤圈位于_____、_____、_____和_____的_____。
14. 农业土壤是_____、_____和_____综合作用的产物。
15. 大农业包括_____、_____和_____三大部分,主要由_____和_____所组成。
土壤学习题集

土壤学习题集《土壤学》习题集一、名词解释: 1、土壤2、土壤肥力;3、原生矿物4、次生矿物5、氨化作用;6、硝化作用7、反硝化作用8、根际效应9、单粒10、土壤机械组成; 11、土粒密度12、土壤容重13、土壤孔隙度 14、物理性砂粒 15、地质大循环 16、生物小循环 17、土壤胶体18、同晶代换19、土壤阳离子交换过程20、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21、土壤盐基饱和度 22、可变电荷23、永久负电荷 24、土壤活性酸 25、土壤潜性酸; 26、土壤缓冲性 27、体系的氧化还原缓冲性28、土壤水29、土壤吸湿水30、毛管水31、吸湿系数32、凋萎系数33、田间持水量34、土壤有效含水量35、土水势36、土壤水吸;37、土壤水分特征曲线;38、富铝化过程,39、土壤盐渍化40、土壤潜育化41、土壤的次生潜育化42、土壤矿质化过程43、土壤腐殖化过程44、物理性粘粒45、土壤结构二、问答题1、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的因素有哪些,2、土壤与土地有什么区别,3、怎样才能充分利用土壤的肥力,4、土壤具有哪些特征,5、什么是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6、试述下列矿物含有的主要营养元素:正长石、斜长石、白云母、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
7、1:1型矿物和2:1型矿物的硅酸盐层有什么区别,8、简述高岭石、蒙脱石和伊利石的性质。
9、矿物岩石风化作用的类型有哪些, 10、化学风化包括哪几种作用,11、风化产物的主要物质组成是什么, 12、简述矿物抵抗风化的相对稳定性顺序。
13、从土壤肥力角度出发,简述土壤成土母质与岩石的区别,14、岩石风化物的母质类型有哪些, 15、什么叫土壤剖面,如何挖掘土壤剖面, 16、土壤颜色能反映哪些物质组成, 17、土壤的剖面形态特征包括哪些, 18、自然土壤剖面包括哪些层次, 19、耕作土壤剖面包括哪些层次, 20、土壤微生物包括哪些类,21、土壤细菌有哪些生理类群,它们在土壤中的功能是什么,22、土壤有机质的化学组成包括哪些类, 23、土壤腐殖质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24、简述土壤腐殖质的形成过程, 25、论述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土壤学复习题及答案

土壤学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土壤中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是:A. 岩石风化B. 植物残体C. 动物排泄物D. 微生物分解答案:B2. 土壤颗粒的大小分类中,黏粒的直径范围是:A. 大于0.002毫米B. 0.002-0.05毫米C. 0.05-2毫米D. 小于0.002毫米答案:D3. 下列哪种土壤质地最适合种植水稻?A. 沙土B. 壤土C. 黏土D. 砂砾土答案:C二、填空题1. 土壤肥力的三大要素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水、肥、气2. 土壤中氮素的主要形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氨态氮、亚硝酸态氮、硝酸态氮3. 土壤pH值小于7表示土壤呈______性,大于7表示土壤呈______性。
答案:酸、碱三、判断题1. 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起着重要作用。
()答案:√2. 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增加对植物生长是有益的。
()答案:×3. 土壤改良可以通过增加有机质、调节pH值等方法进行。
()答案:√四、简答题1. 简述土壤盐渍化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答案:土壤盐渍化会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影响作物生长,降低土壤肥力。
防治措施包括合理灌溉、排水、施用有机肥料、种植耐盐植物等。
2. 描述土壤中水分的来源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答案:土壤中水分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地下水补给。
水分对植物生长至关重要,它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同时也是植物吸收养分的介质。
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五、论述题1. 论述土壤污染的途径及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答案:土壤污染的途径主要包括工业废弃物排放、农业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生活垃圾的不当处理等。
土壤污染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污染物质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可能引发各种健康问题,如重金属中毒、致癌等。
因此,保护土壤环境,减少污染是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思考题(按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土壤:能产生植物收获的地球陆地表面的疏松层次。
2、土壤肥力:在植物生活全过程中,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需水、肥、气、热的能力。
3、土壤圈:覆盖于地球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它是地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4、自然肥力:指土壤在自然因子(气候、生物、地形等)综合作用下所具有的肥力。
5、人为(经济)肥力:土壤在人为条件熟化(耕作、施肥、灌溉等)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肥力。
二、思考题1、土壤在植物生长繁育过程中有何作用?为什么?(一)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和生物生产的基地1、土壤的营养库作用:是陆地生物所需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2、土壤在养分转化和循环中的作用;无机物的有机化,有机物的矿质化;3、土壤的雨水涵养作用:是一个巨大的水库;4、土壤对生物的支撑作用;土壤中拥有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生物群;5、土壤在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中的作用;2、土壤圈与其它圈层系统有何关系?(1)对生物圈支撑和调节生物过程,提供植物生长的养分、水分与适宜的物理条件,决定自然植被的分布与演替。
(2)对水圈降水在陆地的重新分配、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和水分平衡、分异、转化及水圈的化学组成。
(3)对岩石圈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以减少其受各种外营力破坏,与岩石圈进行物质交换与地质循环。
3、为什么说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1、数量的有限性和固定性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各种山地丘陵地面积占全部土地面积的65%,平原区土地仅占35%。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l/3。
人均林地面积占世界人均林地面积的1/9。
人均草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草地面积的1/2。
2、质量的可变性3、空间位置的固定性4、土壤学有哪些分支学科?土壤学与哪些学科存在联系?土壤物理学、土壤化学、土壤微生物学、土壤生物化学、土壤地理学;联系学科:1、土壤学与地质学、水文学、生物学、气象学有着密切的关系;2、土壤学与农学、农业生态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3、土壤学与环境科学联系密切。
5、目前土壤学面临哪些艰巨任务?来自人口膨胀的挑战——如何保证粮食的持续增产来自全球生态环境的挑战——如何保持土壤的生态健康功能,建立良好生态环境来自土壤学自身发展的挑战—加强基础研究,加速新技术在土壤学领域内的应用社会对土壤学认同的挑战—强化土壤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立脚于为解决人类的吃饭问题和环境健康问题服务。
6、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和土壤管理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7、土壤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一)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二)综合、交叉研究(三)野外调查与实验室研究结合(四)新技术的应用第一章地学基地一、名词解释1、矿物:矿物:指地壳及上地幔中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
2、原生矿物:由地壳深处岩浆冷凝而形成的矿物3、次生矿物:由原生矿物风化演变而形成的新矿物,又称次生粘土矿物。
4、风化作用:是指地表的岩石矿物,遇到了和它形成时截然不同的外界条件而遭到破坏,使其内部的结构、成分和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
5、地质作用:引起地壳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和地球内部构造发生改变的作用6、物理风化:指岩石在外界因素作用下机械地破裂成碎屑,只改变其大小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过程。
7、化学风化:指岩石在水、二氧化碳、氧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改变其化学成分,产生新物质的过程。
8、生物风化:指生物及其生命活动对岩石、矿物所产生的破坏作用。
包括物理的和化学的。
二、思考题1、河流冲积物有何特点?为什么?平原河流地形及冲积物平原常为新构造运动的下沉地区,平原河流多以堆积作用为主,河流在其自身堆积的松散冲积层中发育,水流得以自由摆动以塑成适应其水力和泥沙条件的河床形态。
①弯曲型河流②微弯型河流③游荡型河流山地河流地形及冲积物在山地和丘陵地区,由于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坚硬的岩层的影响,河床的演变不再单纯地由水流和泥沙因素所控制。
①河谷地形宽谷与峡谷宽谷与峡谷是山间河谷的主要形态特征之一,二者于沿河是呈交替状态分布的。
②山间河流的冲积物上部的河漫滩常是砂土,下部的河床常是砾石层。
2、岩石的化学风化受哪些因素的影响?1、水的作用(1)溶解作用(2)水化作用2、二氧化碳的作用3、氧化作用3、试述常见的地质外力作用和地形。
一、内力地质作用和地形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的升降运动、褶皱和断裂运动、火山的喷发和地震等1、平原2、山地二、外力地质作用和地形地质的外力作用是向着与内力作用相反的方向进行。
流水地形,堆积地形,侵蚀沟,冰川地形,风蚀地形,风积地形第二章土壤矿物质一、名词解释同晶替代:指硅酸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其它离子所代替而矿物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发生同晶替代后,硅酸盐矿物产生负电荷二、思考题1、土壤在元素组成和矿物组成上有何特点?一、元素组成1、几乎包括元素周期表中所有元素;2、O、Si、Al、Fe为主,四者共占88.7%以上;3、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含量低,分布不平衡。
二、矿物组成(Mineral components)(一)原生矿物(Primal mineral)1、原生矿物以硅酸盐和铝硅酸盐为主以氧化硅和硅酸盐矿物占绝对优势。
如石英、长石、云母、辉石、角闪石等。
2、原生矿物类型和数量决定于矿物的稳定性石英最稳定,是粗土粒的主要成分;白云母和长石较稳定,在粗土粒中较多;黑云母、角闪石、辉石等暗色矿物易风化。
3、原生矿物是植物养分的重要来源Ca、Mg、K、P、S等(二)次生矿物(secondary mineral)原生矿物分解转化形成的矿物。
以粘土矿物为主,又以结晶层状硅酸盐矿物为主;此外有Si、Al、Fe的氧化物及其水合物。
2、试述各类硅酸盐矿物的特点。
1、高岭(石)组(Kaolinite )包括高岭石、埃洛石、珍珠陶土等特点:(1) 1:1型单位晶胞(层)化学式:Al4Si4O10(OH)8SiO2/Al2O3=4/2=2硅铝铁率:土壤粘粒部分的SiO2和Fe2O3、Al2O3(R2O3)含量的分子比硅铝率:土壤粘粒部分SiO2和Al2O3的分子比硅铁率:土壤粘粒部分SiO2和Fe2O3的分子比2、蒙脱石组(Montmorillonite) 包括蒙脱石、绿脱石、蛭石等特点:(1) 2:1型单位晶胞的理论化学式:Al4Si8O20(OH)4·nH2O蒙脱石理论硅铝率SiO2/Al2O3=8/2=4(2) 膨胀性大晶层以分子引力联结,晶层间距:蒙脱石0.96~2.14nm 蛭石0.96~1.45nm(3) 电荷数量大同晶替代现象普遍(4) 颗粒较细,呈片状可塑性、粘结性、吸湿性、粘着性显著,对耕作不利蒙脱石在我国北方土壤分布较广,蛭石分布在风化不太强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3、水化云母(伊利石)组(Hydromica)(又称2 :1型非膨胀性矿物)特点:(1) 2 :1型单位晶胞化学式:K2(Al·Fe·Mg)4(Si·Al)8O20(OH)4·nH2OSiO2/Al2O3:3~4(2) 非膨胀性晶层之间吸附的K+的强吸附力,层间距1.0nm(3) 电荷数量大同晶替代现象普遍,主要发生在硅片,电荷量较大,但部分被层间K+中和,有效电荷量少于蒙脱石(4) 可塑性等性质介于高岭组和蒙脱组之间。
伊利石主要存在于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土壤中四川盆地紫色土和河流冲积土一般以伊利石为主绿泥石组(Chlorite)(以绿泥石为代表,富含镁、铁)特点:(1) 2:1:1型三八面体,化学式为Mg·Fe·Al)12(Si·Al)8O20(OH)16(2)同晶替代现象普遍硅片、水铝片和水镁片上均有发生,硅片中Al3+代Si4+、铝片中Mg2+代Al3+产生负电荷,水镁片中Al3+ 代Mg2+产生正电荷,两者相抵为净负电荷,介于伊利石与高岭石之间(3) 颗粒较小可塑性、粘结性、吸湿性、粘着性居中土壤中绿泥石大部分来自母质遗留,沉积岩和沉积物中较多第三章土壤有机质一、名词解释1、有机质矿质化:指复杂的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的过程。
2、有机质腐殖化:进入土壤中的有机质转化形成腐殖质的过程。
3、有机质矿化率:土壤有机质因矿质化作用每年损失的量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数4、有机质腐殖化系数:单位重量的有机碳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残留的碳量。
5、激发效应:土壤中加入新鲜有机物质会促进土壤原有有机质的降解。
激发效应可以是正、也可以是负。
6、腐殖质:土壤腐殖质是土壤中一类性质稳定,成分、结构极其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
二、思考题影响有机质分解转化的因素有哪些?1、温度(temperature)25-35℃条件下,M活动最为旺盛,利于OM矿质化分解,提供作物所需养分。
2、土壤湿度和通气状况(soil humidity and aeration status)好气:水少气多, M活动旺盛,OM矿质化分解,释放养分嫌气:水多气少, M活动受抑制, OM腐殖化合成腐殖质3、干湿交替(wetting and drying cycle)一方面增加土壤呼吸作用,破坏土壤结构体,利于OM的矿质化分解,另一方面干燥时引起M死亡,又不利于OM分解。
4、有机残体特性(specificity of organic relict)(1)物理状态(physical state)多汁、幼嫩绿肥易于分解,磨细粉碎易于分解。
(2)C/N大,不易分解小,易于分解(3)硫、磷等元素缺乏也会抑制土壤有机质分解激发效应(作用)(priming effect):土壤中加入新鲜有机物质会促进土壤原有有机质的降解。
激发效应可以是正、也可以是负。
5、土壤特性(soil specificity)(1)pH 中性条件下利于OM分解(2)质地质地愈粘重,腐殖化系数愈高,愈难分解5、试述土壤腐殖酸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physical property)1、分子量、形状、颜色A、分子量很大。
分子量大小与单体和聚合度有关;B、形状球形结构,疏松多孔,似海棉;C、颜色分子量愈大,颜色愈深(HA分子量大,褐色;FA 分子量小,呈淡黄色)2、溶解性与吸收性A、溶解性(dissolution) FA、HA都溶解于碱,HA不溶于酸,而FA溶解于酸。
B、吸收性(absorbency) 亲水胶体,吸水能力强,吸水量可达其重量的500%。
计算题某土壤土粒密度为2.64,土壤密度为1.32。
求:(1)土壤孔隙度。
(2)1hm2地20cm土层土壤质量。
解:10000×0.2×1.32=2640(t)(3)若使0~20cm土层的水分由12%增加到20%,1hm2地需灌水多少吨(理论值)?土壤孔隙度(%)=(1-土壤密度/土粒密度)×100=(1-1.32/2.64)×100=50%灌水理论值:10000×0.2×0.5×(20%-12%)=80(t)计算题(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1、已知某土壤的容重是1.2g/cm3,取一定体积的该田间土壤称重为84g,烘干后的重量为70g,问该土壤的容积含水量是多少?解:土壤含水量(%)=(84-70/70)×100=8.57%土壤总容积=70÷1.2=58.3 cm3土壤水容积=84-70=14 cm3土壤容积含水量(%)=(土壤水容积/土壤总容积)×100=(14/58.3)×100=24%2、已知某土壤的密度是2.65g/cm3、容重是1.3g/cm3,该土壤的最大毛管含水率20%(质量百分数),问该土壤的非毛管孔隙度是多少?解:土壤孔隙度%=(1-土壤容重/土壤密度)×100=(1-1.30/2.65)×100=50.94%非毛管孔隙度%=50.94-20=30.94%第四章土壤质地和结构一、名词解释1、土壤密度:单位容积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