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神”的观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的“神”的观念

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对“神”概念的解释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天神

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如:《说文·示部》曰:“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徐锴系传:“天主降气以感物,故言引出万物也。”徐灏注笺:“天地生万物,物有主之者曰神。”1《书·微子》云:“今殷民乃攘窃神祗之牺牷牲”陆德明释文:“天曰神,地曰祗。”2《周礼·春官·大司乐》曰:“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把天神。”郑玄注:“天神,谓五帝及日月星辰也。”3在这些注解中,都将“神”解释为传说中的天神,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

二.职能神

在万能的天神之下,一些神具有特定的职能,掌管特定的领域。在《山海经》中就有大量有关各种职能神的记载:

雷神: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4

风神:南海渚中,有神,。人面,珥两青蛇,践两赤蛇,曰不廷胡余。有神名曰因因乎-------南方曰因乎,来风曰乎民--------处南极以出入风。5日月星辰之神: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枢也。吴姖天门,日月所入。有神,人面无臂,两足反属于头上,名曰嘘。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印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6水神: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其为兽也,八首人面,八足八尾,背青黄。7

海神: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名曰禺虢。黄帝生禺虢,禺虢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虢处东海,是为海神。8

地方神: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巴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乃執之,是请生。9

1黄侃《黄侃文集.说文笺识》中华书局第318页

2臧克和《尚书文字校诂》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第204页

3李学勤《周礼注疏》卷二十二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第580页

4袁柯校译《山海经·海内东经》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41页

5袁柯校译《山海经·大荒南经》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59页

6袁柯校译《山海经·大荒西经》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71页

7袁柯校译《山海经·海外东经》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11页

8袁柯校译《山海经·大荒南经》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47页

山神:(南山)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其祠之礼:毛用一璋玉瘗,糈用稌米,一壁,稻米、白菅为席。10

(南次二山)其神状皆龙身而鸟首。其祠:毛用一璧瘗,糈用稌。11

(南次三山)其神皆龙首而人面,其祠皆一白狗祈,糈用稌12

以上这些神掌管着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河流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现象。正因为这些自然现象是人类所无法预测和掌控的,所以人类就幻想有一些无所不能的神掌管着这一切。人们崇拜和祭祀这些神,希望这些神能保佑自己,降福避祸。

三.道教神

战国末年,为了适应封建帝王祈求长生不死、寻欢作乐思想需要,神仙家兴起了。汉桓帝以后,神仙家与巫术相结合,产生了一种公开的、以神仙方术为其本质的宗教-----道教。道徒、方士编造海上有神仙之说,并宣扬凡人经过修生养性、服食丹药,就可以返老还童、生生不死、飞升成仙。在这一时期“神”和人的关系更近了一步,神再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远古的半人半兽的凶神逐渐变为“天姿掩蔼”的仙人,凡人可以通过修炼成仙、仙人也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而被凡人请下凡间。

这一时期的小说如《十洲记》、《洞冥记》、《汉武故事》、等,对这一现象都有详尽的描述。《十洲记》题东方朔撰,记汉武帝闻王母说八方巨海之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生洲、凤麟州、聚窟洲“乃人迹罕至之所,又知东方朔非世常人,是以延之曲室,而亲问十洲之所在”13其中所有之物名,颇有仿《山海经》之处。《洞冥记》“全书共六十则,皆言神仙道术及远方怪异之事。”在其中不仅描写了神奇的仙境,还描写了各种求仙成仙的手段;《汉武故事》是以汉武帝为中心的神仙故事,记述汉武帝从降生于漪澜殿到崩葬于茂陵的琐闻逸事,其中“多神仙怪异之言”14

产生于中国本土的道教,其神仙形象的形成多从远古信仰的“神”发展转化而来,如由上古天帝崇拜发展而来的“玉皇大帝”、由上古神话中女神形象发展而来的王母娘娘、九天玄女等。但是这些古神在被道教吸收进来之后,其神格和形象上都较古神有所变化,在此就以西王母为例来体现这一变化:

10袁柯校译《山海经·南山经》上海古籍出版社第3 页

11袁柯校译《山海经·南山经》上海古籍出版社第6 页

12袁柯校译《山海经·南山经》上海古籍出版社第9 页

13《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洞冥记》上海古籍出版社第65页

<1>.西王母形象的变化

《山海经》中对西王母外貌的描写有两处,其一在《大荒西经》中:“有人戴胜,虎齿,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15其二在《西山经》中:“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虎齿豹尾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16

在这些描述中西王母的形象特征是“虎齿、豹尾、蓬发、戴胜”。是一个半人半兽的“神”其身上还带着许多“怪”的成分。到《汉武故事》、《穆天子传》中对西王母的描述就已经脱下了兽形的丑陋外衣而转变成为一位仪态万方的美丽女神。《汉武故事》记载:

有顷,王母至:乘紫车,玉女夹驭,戴七胜,履玄琼凤文之舄,青气如云,有二青鸟如乌,夹侍母旁。17

再如《汉武内传》记载:

到夜二更之后,忽见西南如白云起,郁然直来,迳趋宫廷,须臾转近。闻云中萧鼓之声,人马之响。半食顷,王母至也,县投殿前,有似鸟集,或架龙虎,或乘白麟,或乘白鹤,或乘轩车,或乘天马,群仙数千,光耀庭宇。既至,从官不复知所在,唯见王母乘紫云之辇,驾九色斑龙,别有五十天仙,侧近銮驾,皆长丈馀,同执采旄之节,佩金刚灵玺,戴天真之冠,咸住殿下。王母唯扶二侍女上殿,侍女年可十六七,服青绫之褂,容眸流盼,神姿清发,真美人也。王母上殿,东向坐,著黄金褡襦,文采鲜明,光仪淑穆,带灵飞大绶,腰佩分景之剑,头上太华髻,戴太真晨婴之冠,履玄凤文之舄,视可年三十许,脩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真灵人也。18

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西王母的外形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变成了一位符合后世审美标准的美女。这正是道教为了其自身的发展,赋予古神话中的女神以新的面貌,来适应百姓的审美需要,使西王母的形象更令百姓喜爱。

<2>.西王母神职的变化

①.凶神

《山海经·西山经》中对西王母神职的描写是:“西王母其状如人,虎齿豹尾而善啸,蓬发戴胜,司天之厉及五残。”袁柯校注:“主管着天上的灾厉和五刑

15袁柯校译《山海经·大荒西经》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72页

16袁柯校译《山海经·西山经》上海古籍出版社第31页

17《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汉武故事》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73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