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方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国方略》读书笔记
近期,我读了《建国方略》,这书本深深地震撼了我!
首先,我要对本书的作者做以简要介绍:《建国方略》由《孙文学说》、《实业计划》和《民权初步》三部著作组成。

三文发表于1917年至1920年之间。

其中,1917年完稿的《民权初步》事关“社会建设”,1918年底完稿的《孙文学说》事关国民“心理建设”,1919年2月完稿的《实业计划》则是一份全面快速进行经济建设的宏伟纲领,为中华民族复兴提出了发展中国经济的远景规划。

其作者便是我们熟知的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1866.11.12—1925.03.12)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

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

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其中《孙文学说》是孙中山先生的主要哲学著作,他针对当时普遍流行的“知易行难”的思想,提出了“知难行易”的学说。

认为,中国所谓的“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之说,从古至今深人人心,从而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辛亥革命失败后,许多革命党人对革命事业失去信心,就在于他们长期受“知易行难”思想的束缚,既不重视革命理论的作用,又缺乏实践的勇气,因此,孙先生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行之非艰,知之惟艰”。

鼓励人们勇于探索真理,勇于献身真理。

而《实业计划》是孙中山先生精心制定的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伟大计划。

孙先生认为,中国近代之所以被动挨打,就因为经济落后。

他把这个问题看作是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关键。

《实业计划》是以国家工业化为中心,实现国民经济全面近代化的具有纲领性的建设计划。

包括:在我国北部、中部南部沿海各建世界
级先进水平的海港;修筑十万英里长的六大铁路系统和百万英里长的公路网;治理、疏浚长江、淮河、黄河等内河水系;大规模移民开发边疆;全面开发各类矿藏;以近代化方式改造农业,对衣食住行等涉及民生各方面的建设规划。

该《计划》的首创性在于其规模之宏伟,涉及社会经济面之广泛,战略目光之远大,都是前人所未有的。

其超前性在于:当时缺乏如此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政治环境、经济条件、人才条件、科技基础。

但其对中国近代化经济建设的启迪和借鉴意义是值得赞扬的。

《建国方略》中的最后一个部分:《民权初步》孙中山先生教给民众实践民主的具体办法,《民权初步》虽然列入其最重要的理论著作《建国方略》的第三部分,但长期不受重视,甚至于被时人讥笑为“可笑的程序”、“繁琐哲学”,甚至于汪精卫在起草《总理遗嘱》时,也将其视作“小道”而“漏列”了。

但该书在孙中山革命生涯中的重要性是里程碑式的。

该书写作的缘起,是对袁世凯复辟的反思,完成于1917年夏天,也就是护法战争开始的前夕。

换言之,本书具有“承前(反思袁世凯复辟)启后(指导护法战争)”的意义——欲否定与责难护法战争的学者和媒体,在否定与责难之前,都应该先仔细阅读本书。

写作目的:提高国民民权素质,以抵制专制复辟孙中山在书中直言写作此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国民的民主素质。

1840年英帝国主义用利炮轰开了清王朝那扇封闭的大门,从此,中华民族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与此同时,为了把中华民族从苦难的深渊中拯救出来,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奋起抗争。

孙中山先生和毛泽东同志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在这种大背景下,孙中山《建国方略——物质建设》的前瞻性与宏大气魄只能被扣上不合时宜的帽子。

史扶邻在《孙中山——勉为其
难的革命家》中,描述了澳大利亚记者瑞纳关于孙中山首次展示他的宏伟计划时的情景,他显然和当时其他西方政治家与新闻记者一样,把孙中山看做一位夸夸其谈的空想家:“(孙中山)带了一幅约6英尺见方的庞大地图,把它摊在地板上……他不因地图上的种种阻隔而气馁,只是握着画笔,在地图上尽可能地用铁路线填满各个省区和属地……他竟然天真地认为,画了这些线路,国际资本家就会提供足够的资本,在5至10年内把这项如此浩大的工程全部建成!!”
尽管如此,《建国方略——物质建设》的意义并未因它的前瞻试验性而丧失其意义,虽然孙中山平生领导和促发了中国历史上两次影响深远的革命,一次果实被窃取,另一次则在端倪初发之时,他本人就已经与世长辞。

但正如韦慕庭在《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结尾所说的那样,这个文件系统性地把经济建设、国民精神建设和政体构造结合了起来,并最终引导中国人民在半个世纪后逐步实现了他为中国谋求解放的梦想。

通过一个多月的速读,我从中深刻体会到孙中山对于中国发展的远大理想。

深刻体会到:《建国方略》是孙中山外察世界潮流,内审中国国情,并在认真反省数十年革命实践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理论成果,是他为争取民族独立、民权自由和民生幸福的理想而殚精竭力的思想总结。

最佩服他的地方当然就是,孙中山先生在10年前便能清楚的预料到十年后必定要发生的社会现状。

他的理想与展望大都得到了印证。

我想这正是这本著作流传至今的根源吧。

作为一个理科生,第一次亲身体悟到查资料辅助阅读,再从阅读中得到自己的感悟的快感。

以及中国历史的可研读性。

我会一直为中国拥有孙中山先生而感到自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