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大河村遗址
甘肃秦安大地湾大房子
仰韶晚期: •柱子排列整齐 •木构架和外墙 分工明确 •白灰抹面(柱面、 墙面和地面)
2、龙山文化 公元前2300年---公元前2000年
•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家庭私有制的痕迹 •住房:“吕”字形 •地面和墙上普遍采用白 灰抹面,防潮明亮。 •山西襄汾陶寺村遗址: 白灰墙面山刻画图案— —已知国内最古老的居 室装饰。 •建筑面积缩小。
法天象地
阿房宫留下的夯土台东西约1公里,南北约0.5公里, 后部残高约8米
古人根据杜牧的《阿房宫赋》想象画出来的

秦始皇陵
气势宏大 平面伸展的空间意识 采用轴线
秦始皇九层之台的陵上享堂复原图
三、汉(前206~公元220年)
建筑技术特点: 1、 木构架技术趋于成熟 • 建筑结构体系抬梁式、穿斗式已经出现; • 斗栱普遍应用。 2、 屋顶形式极大丰富 庑殿、悬山、歇山顶、卷棚顶、平顶、囤顶、攒尖顶 3、 砖石类建筑开始多用,出现了板梁式结构与拱券结构。 • 板梁式:柱、梁、板直接的方式,以山东沂南汉墓为代表。 • 拱劵式:(1)用楔形砖起筒拱;(2)以砖“叠涩”的方式 起穹窿顶
第三节 封建社会前期建(前475年~589年)
一、战国(前475~前221年)
1、城市建设高潮 齐→临淄 赵→邯郸 楚→鄢郢 魏→大梁 繁华的大都市。 城市已经不是诸侯的 堡垒,而是工商业的大 都会。
战国齐都临淄
城南北长约5公里,东西宽 约4公里,大城内散布着冶铁、 铸铁、制骨等作坊以及纵横的 街道。 大城西南有小城,其中夯土 台高达14米,周围也有作坊多 处。
第二节 奴隶社会建筑(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
一、夏(前21世纪~前16世纪) •家国一体 •图腾崇拜→祖先崇拜 代表实例: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 •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 特点:1、采用夯土台基 2、封闭的廊院 3、采用“永定柱造”(上下通柱 )。
第二节 奴隶社会建筑(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
4、红山文化
原始农业 定居生活 有一定的畜牧 和渔猎
公元前4500年---公元前3000年
ຫໍສະໝຸດ Baidu
辽宁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 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
辽宁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 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
辽宁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 山台东侧人工垒砌的石墙
辽宁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 女神像
辽 宁 建 平 县 牛 河 梁 女 神 庙
高颐墓阙 · 位于四川雅安市城东 · 建于东汉,是东汉益 州太守高颐及其弟高 实的双墓阙的一部分。 为现存30座汉代石阙 中较为完整的一座 · 东西两阙相距13.6 米, 东阙现仅存阙身,西 阙即高颐阙保存完 好
第二节 奴隶社会建筑(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
3、基本的礼制和空间观念形成于此时 尤其周代的制“礼”作“乐” 建筑方面,商朝已有较成熟的夯土技术。它的后期,建造 了规模相当大的宫室和陵墓,和当时奴隶居住的穴居对照,强 烈地表现了阶级对立的情况。 西周以后,春秋时代的统治阶级营建很多以宫室为中心的 大小城市,城壁用夯土筑造,宫室多建在高大的夯土台上。原 来简单的木构架,经商周以来的不断改进,已成为中国建筑的 主要结构方式。
原始社会建筑小结
5、重要实例: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干阑式建筑代表,我国最早采用榫卯技术的实例 陕西临潼姜寨遗址(仰韶时期): 以大房子为中心的布局方式 郑州大河村遗址(仰韶时期): 木骨泥墙的典型 甘肃秦安大地湾大房子(仰韶晚期): 出现白灰抹面 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房址: “吕”字形平面,前堂后室 辽宁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遗址: 最早的神庙遗址
第二节 奴隶社会建筑(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
夏商与西周(公元前21世纪—前770年) 中国古代史上的关键时期 1、文字记载始于此时 汉字的象形—中国思维的具体感性的传统 汉语的句法—中国思维的逻辑特征:模糊性 2、古代中国作为国家形成于此时 奴隶制肇始于此时,三代平行关系的思想是解决中国古代国家 形成过程的关键。
西汉画像砖
东汉画像砖
汉代明器
山东沂南汉墓
从建筑类型看,除了继续营建宫室,此时高台建筑减少,多 层建筑增加。广建楼、阁、阙、栈道,开创了山水花木配合房屋 而造园的方法(苑)。
在城市建 设方面:布局结 合地形,以宫室 为中心的城市布 局已形成制度。
汉长安城平面
在建筑类型 上,除宫室、陵 墓、住宅、苑囿 外,仍盛行祭天 地的辟雍、坊社 等礼制建筑 明堂辟雍
•平面: “吕”字形住房 •平面围护与结构: 土坯砖,夯土墙夯筑 •地面和墙上: 采用白灰抹面,防潮明亮。
3、河姆渡文化 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300年
•繁荣的母系氏族
•以水稻为主要作物的 农业经济
•木构干阑式建筑 ——下层用柱子架空, 上层作居住用,由原始 的巢居发展而来 • 榫卯结构
女 神 庙 全 景, 自 北 向 南 看
辽宁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 •沿轴线展开的多重空间组合 •室内墙面装饰
祭祀建筑
内蒙古包头市 大青山莎木佳祭祀遗址
内蒙古包头市 大青山阿善祭祀遗址
原始社会建筑小结
1、建筑类型: 住宅、祭祀建筑(神庙、祭坛)、墓葬、窑址 2、建筑结构: 木骨泥墙建筑: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由穴居发展而来。特 点墙体用木骨架上扎结枝条后再涂泥。 干阑式建筑: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由巢居发展而来。特点 是底层架空。 3、建筑材料: 土木为主 白灰抹面:白色含石灰的面层 土坯砖,夯土墙 石块 4、平面布局: 单体建筑复合平面:龙山文化“吕”字形,前堂后室; 女神庙的多重空间沿轴线组织; 建筑已经有了“群”的概念:大青山祭坛遗址。
• 地穴建筑
• 半地穴建筑
• 地面建筑
二、新石器时期的建筑遗存(1.1万年前~前21世纪)
1、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
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
三个区域: • 南面居住区 • 北端墓葬区 • 东面制陶窑场 居住形式: 早期--半穴居
陕西临潼姜寨遗址
以一个大房子为核 心,其他小房围绕中 间空地与大房子作环 形布置,反映了氏族 公社的活动情况。
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遗址
• 发现有半瓦当和脊瓦,为最早的瓦;版筑土墙与土坯墙,墙面有三 合土(白灰、沙、黄泥)抹面;庭院地下设有排水陶管和卵石叠筑 的暗沟。
奴隶社会建筑小结
1、建筑类型:宫殿、宗庙、住宅、城市等基本齐备 2、建筑结构:发展了土木混合结构体系 3、建筑技术:瓦,陶水管,斗拱,流沙墓等 4、空间观念: 等级,中央与四方——规模、形制等: 如柱子颜色“天子丹,诸侯黝,大夫苍,士黈(tou) 尺度—道路(轨);城墙(仞、雉、寻)、一般建筑(丈 、尺、寸)、室内(筵、席) 5. 空间组织方式:庭院、中轴线、夯土台基; “相土尝 水”规划踏勘等
2、 台榭建筑普及 ◆ 建筑实例:秦咸阳一号宫殿遗址 高台建筑、阁道(飞陛)
3、建筑理论 《考工记》:是齐国的官书,是中国第一部有关建筑方面的书。
《周礼•考工记》记载周朝的都市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
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 朝一夫。” 意思是:“工匠建造王 城,每边长 九里,各有三个 门。城内纵横 各有九条道路 。每条道路宽九轨(一轨为8 尺)。王室居中,左侧宗庙 ,右侧坊社(或社庙),前 面是朝会处,后面是市场。 朝会和市场的面积各为一夫 (据考证一夫为100步×100 步)。
二、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 • 城市出现: 1、郑州商城 2、偃师尸沟乡商城 3、殷墟 • 宫殿代表: 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宫殿遗址——夯土台基;“副阶周匝”
茅茨土阶
•河南偃师二里头二号宫殿遗 址—— 迄今所知最宏大的早 商单体建筑遗址
第二节 奴隶社会建筑(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
二、秦(前221~前206年)
• 秦咸阳城 • 阿房宫: 杜牧的<阿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 阿房出。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陕西临潼秦始皇陵
秦都咸阳
位于咸阳市以东约15公里处,公 元前350年秦孝公将国都迁到咸 阳,秦始皇在此建立了中国历史 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多民族政 权——秦王朝。 咸阳城东西长12里,南北长15里, 都城重心在咸阳宫。
奴隶社会建筑小结
6、重要建筑实例: 夏--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 架夯土建筑庭院 商--郑州商城,不同阶级和不同手工业分布于不同地 点的聚落格局 商--偃师商城,三重城,最大的早商单体建筑遗址 商--河南安阳殷墟小屯村遗址,最重要的晚商遗址 周--西周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最早的四合院 周--湖北圻春干栏式建筑,西周时期长江中游一带的 居住建筑类型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我国最早采用榫卯技术的实例
仰韶文化晚期的绑扎技术
河姆渡文化的榫卯技术
3、河姆渡文化 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300年
房屋特征: 平面--长屋 围护与结构--干栏式,木构架 节点--构件垂直相交用榫卯,复杂 交接仍用扎结 工具--伐木用石斧;成才用石斧, 石锛,石楔,以楔具为主
园林 • 在园林艺术创作上 ,表现为追求仙境 、长生不老。 • 园林的规划产生“ 一池三山”的模式 ,池中建岛,三岛 :蓬莱、方丈、瀛 州三座仙山。

阙是中国古代一种标志性建筑。建于在城门、宫殿、祠庙、 陵墓、府第前(内)。用木或石雕砌而成。一般是两旁各一; 也有在一大阙旁再建一小阙的,称“子母阙”。 阙的用途表示大门。古代“缺”字和“阙”字通用,两阙 之间空缺作为道路。
元(1279—1368) 明(1368—1644) 清(1636—1911)
封建社会 中期
封建社会 后期
•封建社会是形成我国古典建筑的主要阶段
第一节 原始社会建筑
(1.1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一、旧石器、新石器时期的建筑遗存、文化现象和神话 理论
•燧人氏时期 ——用火之始、天然洞穴 •有巢氏时期 ——住屋之始,“构木为巢,以避群 害” “下者为巢,上 者为营窟”,巢居、穴居两种 方式。 •伏羲氏时期 ——渔猎之始,数字概念 •神农氏时期 ——农业之始、聚落、建筑、图腾 •轩辕帝时期 ——华夏之始,龙凤图腾
河北平山中山战国墓案
•斗栱的萌芽 卧鹿、盘龙、斗拱,使整个案座 结构层次分明,紧凑协调,自下而上 由实体的圆,而成立体半球,再至平 面的方形框架,这种方圆的转换嬗变。 •斗拱承重 方案的设计运用了中国古建筑中 的斗承重技术,并采用分铸和焊铆相 结合的冶金工艺。
湖北包山楚墓折叠床
• 此床是至今发现最早的折 叠床(墓中称为“收床”) 。 • 床身是由两个形制完全相 同的方形框架拼合而成, 中有木制轴芯固定,此床 的床栏就是方格形。
《中国建筑史》
第一章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分期---三个阶段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早期 史前(1.1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夏商西周(BC2070—BC770) 东周(春秋)(BC770—BC476)
战国(BC476—BC221) 秦汉(BC221—AD220)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 隋(581—618) 唐(618—907) 五代——北宋(辽)、金、南宋(907--1279)
• 4、大型建筑工程 ◆ 都江堰 秦国蜀郡守李冰父子 修筑,兼具泄洪与灌溉两 大功能。 ◆ 长城 • 5、建筑技术 ◆ 铁器的广泛使用,出 现了斧、锯、锥、凿等工 具 ◆ 多种榫卯形式,早期“ 平榫”,战国时期“燕尾 榫”。 ◆ 筒瓦、板瓦广泛使用。
河北易县燕下都战国瓦当
浙江绍兴战国铜屋
形制:为三开间屋 屋顶有棱柱,上饰伏鸟柱、 屋顶及底缘,均饰勾连形云纹, 屋前有柱左右壁镂空,后壁中 央有窗,屋内跽坐六人,有的 抚琴,有的吹笙,击鼓
三、西周、春秋(前11世纪~前476年)概况 1、城市:既统治是阶级居住的场所,也是对外防御的堡垒。 有大小之分。都城:称为镐京。 2、建筑:高台建筑开始兴起。 作用:攀比、了望。 • 建筑实例: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遗址 ——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四合院。 A、“合院”形式,四周有檐廊环绕,基址下有排水陶管和卵 石叠筑的暗沟,排院子里的水; B、平面中轴对称 C、布局前堂后室,内外有别,尊卑有序。 D 、屋顶已使用了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