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课题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一、为什么要提倡小课题研究

说到小课题,大家马上就会想到,既然有小课题,当然应该还有大课题。其实,在教育科研领域,并没有分什么大课题、小课题。准确地说,“小课题”这个概念以前是不存在的,但在近几年的校本教研过程中,研究者们发现,以往的几种教研形式已走入了一种死胡同,很大程度上是流于一种形式。教研的时候谈教研话题,上课的时候按部就班继续上课,从成效上来说,这样的教研已经没有什么实质上的进展和突破,不能真正触及教师的内心,让教师真正动起来。如何走出这样的困境?这时大家重新想起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的办法:要想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让教师从事教育研究”,也就是让教师搞课题研究。搞什么样的课题研究呢?一方面,教师的时间、精力、能力均有限,另一方面,一线教师教研的兴趣只在实际教学中,在这种情况下,“小课题”诞生了。其实就是选取教育教学实践中内容比较具体,研究切入口比较小的问题进行研究。也有人把它叫作“草根研究”,说“草根”,是因为它的平民性,由教师自己从教学实践中选择问题,在实践中进行研究,然后将研究成果又用于教学实践中,即源于实践、在实践中研究、再服务于实践。是一种土生土长、自下而上的研究。

那么回到教研现状中来,这些年来,各学校的教研也存在着与其他好多地区一样的情况,突出的问题是教研活动无主题、无计划,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教研活动随意而盲目。教研教研,就是对教学问题的研究,可我们却没有将教学中的问题排到教研活动的日程上来,结果是教研活动虽然一直在搞,可教学中的问题总是存在,而且不少问题成了大家见怪不怪的老问题。我想,这些话已经很明白地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要提倡各学校开展小课题研究,就是要各学校选择自己教学实际中的突出问题,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全学期围绕这一主题开展教研活动,这样不但通过研究解决了教学中的问题,而且能有效扭转教研活动零乱无主题的现象。

作为小课题,自然与大的规划课题有一些差别。

大的规划课题涉及的是学校重大问题和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要解决的是教育、教学中具有共性的、比较宏观的一些问题。涉及面比较大,影响力也比较大。

而小课题研究的是教师个人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旨在解决这些具体问题,改进个人的教育教学行为。涉及面很小。

很明显,小课题是一种自我研究,应该是教师个人或几个人承担完成的。但考虑到我们老师的力量有限,我们目前倡导的是依靠小集

体的力量共同开展小课题研究。哪些小集体呢?大的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组成研究群体;小点的学校,可以以学科为单位,组成研究群体;力量比较分散的一些小学,可以由中心校组织,再分学科形成研究群体,也就是把力量集中起来,联片开展课题研究。如此一来,一所学校,一个中心校,可能会产生好几个课题,那么从这些课题中,选择一个报县教育局,作为学校的县级研究课题,其他为校级课题。

课题研究组形成以后,就可以从选题开始,按照选题、制定研究方案、实施研究实践……的步骤,一步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其实也是教研活动,这样的教研活动与过去不同的是,它是以完成一个课题任务来开展全学期或学年的教研活动的,活动的主题非常明确和集中。

二、小课题研究的一般程序

规范的课题研究有着相对严格的研究程序,在不同的辅导材料中,尽管有着不尽相同的表述,但基本思路与大的步骤是一致的。我们可以看两个例子:

其一:

①选择课题——②课题的前期论证(文献分析;确定研究范围;形成假设;选择研究方法等)——③课题申报——④制订研究计划——⑤研究与实施——⑥形成研究成果——⑦成果的鉴定和推广(注:前期论证指的是在初步选定课题后,对该课题的可行性进行较全面的论证,简单地说,就是这个课题可做不可做,怎么做更好。怎么论证呢?一方面,结合自己学校实际,说明分析此选题的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要查阅与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别人在这一方面研究的情况,从而确定自己应如何去研究这个问题。)

其二:

①选题——②文献综述——③形成假设——④选择研究方法——⑤对变量进行分类——⑥选择研究对象——⑦制定研究方案——⑧资料收集和整理——⑨得出结论——⑩撰写科研报告

既然我们要搞的是小课题研究,要让所有一线教师都有兴趣、也有能力参与,整个研究的过程就要降低难度,既要尽量规范,又要力求简单、实用。

下面几步程序,是我们必须认真完成的:

(一)发现并选择问题。

(二)确定课题。

(三)寻找解决问题的假设与方法。

(四)制定研究方案。

(五)尝试操作,做好过程记载。

(六)总结成果。

三、怎样落实好每一步研究任务

程序一:发现并选择问题

发现和选择问题其实是属于选题这个大环节的,是选题的前期工作,这里将发现问题单列出来,是因为发现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比确定课题更重要,问题即课题,若无问题,课题自然无从谈起。一说到问题,很多老师其实会脑子一片茫然:没什么大问题呀!不就是上课、批阅作业吗?每天都这样按部就班地忙碌着,能有什么问题呀!问题就出在了按部就班上,其实在每一天的教学工作中,甚至在每一节课上,都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现象、新的问题,只是我们老师没去留意它,或者有的问题大家都看到了,但似乎认为是无人可解决的“正常现象”,所以不再去理睬它了。

其实就是一些司空见惯的小问题,但研究起来却是大有文章。所以有人说小课题研究是“小问题大作为”。

1. 问题从哪里来?

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发现问题呢?概括起来无外乎就是教材、教法、学生三大类。

教材方面,可以研究教材在编排上的特点,研究编者的编写意图(如《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图的作用及应用研究》《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金钥匙”的作用及应用研究》等),还有教材的整合、分类处理等问题。

学生方面,当然是以学生日常学习中表现出的现象作为待研究的问题了,如“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不愿意发言”、“学生不关注作文的批语”、“学生背诵效率低”、“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不参与现象”等等一些问题。

而教法方面,就很多了。以小学语文为例,从大的方面来说,拼音教学方面、识字教学方面、阅读教学方面、作文教学方面;从小的方面来说,导课、教学的各环节、作业的设计等等,都有可以探讨和寻求的方法。教法也是我们平时关注最多的。

这么一想,我们能找到的问题确实不少,正如李镇西说的:“只要我们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一天平凡的工作,就会感到富有价值的课题是源源不断的。”

2. 问题的收集和筛选。

教师发现了问题,然后怎么办呢?接下来应该对问题进行收集和筛选。也就是召集课题组的老师,让他们把自己发现的问题,或困惑说出来,然后汇集整理。再组织教师充分讨论,筛选出目前教学中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