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结构优化措施三篇

股权结构优化措施三篇
股权结构优化措施三篇

股权结构优化措施三篇

篇一:股权结构优化措施

当前国有股股东普遍放弃上市公司配股权的条件下,配股和增发新股本身都能够改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即流通股比例的相对上升和非流通股比例的相对下降。但是,这一比例的变化程度如何,在改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方面有无显著意义,上市公司能否利用再融资方式优化股权结构并实现对经理层的激励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1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现状及其再融资特征

1.1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现状

我国的大多数上市公司,是带有国有性质的企业公司,他们的改革是在国有企业公司化的框架下进行的,按照这一改革框架,大批上市公司或者说是国有公司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国家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按照所有者的性质进行了划分,分为国有股、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都属于国有股权。国家对国有股和法人股有明确的规定,即要保证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的控股地位。为保持上市公司的国家控制权,做出了国有股暂不上市流通的初始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在保证国有股控股地位的同时,也造成了中国股市的二元结构,即纯粹市场化的流通股市场和非市场化的国有股市场。截至20XX年7月底,沪深股市发行的总股本已达6239.42亿股,市价

总值已达40305.68亿元。但是,沪深股市的流通股仅为2193.99亿股,占股本总额的35.8%,有3995.63亿的国家股、法人股和其他少量内部职工股、转配股处于沉淀状态,占股本总额的64.2%;流通股市值仅为13063.24亿元,占市价总值的32.41%,非流通股票市值高达27242.44亿元,占市价总值的67.59%。在非流通股份中,国有股所占比例超过80%。这种现象导致了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呈畸形状态。上市公司股份过度集中于国有股,使得其难以建立起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仍然是国有企业原来的上级主管部门或企业,对大股东负责实际上是对国有企业原来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或企业负责;又由于这种持股主体是一种虚拟主体,它对上市公司经营者的监督和约束缺乏内在动力,上市公司的经营体制出现向国有企业复归的现象。因此,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1.2特殊股权下的上市公司再融资

资本结构理论认为,融资方式的选择受资本成本影响。对债务融资而言,债务资本成本与债权人所要求的收益率相关;对股权融资而言,股权融资成本与股东所期望的收益率相关。在资本市场发达国家,公司的管理层受到股东的硬约束,经常面临分红派息的压力,股权融资成本并不低,而且由于债务的避税作用,债务成本往往低于股权筹资成本。它们的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一般先使用内部股权融资,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才是外部股权融资。我国上市公司虽然也表现出优先使用内部股权融资的倾向,但是,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特殊股权结构和国有的控股股东普遍不到位的现象,已经严重削弱了股东对经理层的约束,导致经理层过分追求对资本的控制权,其结果必然是上市公司对股权再融资有明显的偏好;再加上上市公司没有分红派息压力,外部股权融资成

本即成为了公司管理层可以控制的成本,所以我国上市公司一般将国内债务融资的顺序排列在外部股权融资之后。前几年,由于新股增发比配股审批困难,配股自然也就成为了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首选方式。2000—20XX年深沪市场A股筹资规模的统计数据,清楚地显示了配股融资和增发新股在我国资本市场筹资中所占的地位。见表1。

表12000-20XX年A股筹资规模统计

年份市场筹资总额

(亿元)配股筹资总额

(亿元)

配股占市场筹

资额比重(%)

增发筹资总额

(亿元)

增发占市场

筹资额比重

(%)

2000 736.12 286.81 38.96 48.29 6.56

20XX 809.25 290.56 35.90 56.31 6.96

20XX 1535.63 500.19 32.57 297.20 19.34

资料来源:深交所巨潮资讯网

虽然我国上市公司热衷于配股、增发与其特殊的股权结构有关,但是反过来,配股和增发也会影响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

2上市公司再融资与股权结构变动的实证分析

2.1上市公司配股融资与股权结构变动的实证检验

从理论上讲,配股是向公司的原有股东按照其持股比例发行股票,如果全部股东都全额认购,上市公司的股权比例不会发生变动。但是在我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的国有股股东往往会放弃配股权。因为在国有股股东配售的股份仍是非流通股份的情况下,国有股股东若与流通股股东按照相同的价格配股,容易

造成股东资金的沉淀,其结果自然是国有股股东不愿意参与配股;再就是有的国有控股股东在发起成立股份公司时,已经将资产全部投入,配股时根本无力参配。而在非流通股股份普遍放弃配股权的同时,流通股的配股往往由证券商进行“余额包销”,所以一般都能够全额参配。在这样的条件下,势必造成上市公司流通股股份的相对上升和非流通股股份的相对下降。

20XX年上市公司中实施配股的有25家,在此其中只有3家公司国有股股东实现了全额参配,其余22家公司的国有股股东均部分或全额放弃了配股权。对这22家公司配股前后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的变动情况进行了考察,以分析国有股放弃配股权对股权结构变动的影响情况,并进行了公司配股前后股权结构变动的配对T统计检验,以查明这些公司在配股前后股权结构变动是否显著。见表2。表2配股前后流通股所占比例变动的检验

项目样本个数最大值最小值均值标准>标准

配股前占总股本比例22 0.69 0.19 0.354 0.112

配股后占总股本比例22 0.7 0.22 0.405 0.114

T值(双尾检验)19.043

显著性水平0.001

资料来源:上市公司年度报表

结果表明,由于持有非流通股份的股东放弃配股权,使得这些上市公司流通股占总股本的比例相对上升,平均上升了5.1%(即0.405—0.354);与此相对应,非流通股份所占比例平均下降了5.1%;进一步,配对样本检验结果也显示配股

前后股本结构变动显著(显著性水平为0.001,双尾检验)。

2.2上市公司增发新股与股权结构变动的实证检验

增发新股是上市公司除配股之外的另一种再融资方式,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沪深上市公司增发了A股。2000年5月,太极实业、申达股份、上海三毛、龙头股份和深惠中5家纺织业上市公司开创了增发A股的先河,之后,新钢钒、上海医药相继增发。20XX年,上菱电器、深康佳、真空电子、东大阿派几家电子类上市公司也完成了增发,并且在发行方式上进行了创新。20XX年,吉林化工、深招港、江苏悦达、风华高科、托普软件、南通机床等公司进行了增发。到20XX 年底,实施增发的上市公司已经达到了35家。增发新股与配股的区别在于前者面向所有投资者,后者只面向公司现有股东。增发新股的对象主要是社会公众,既面向公司现有股东也面向所有新的投资者。

3上市公司再融资与股权结构优化的理论分析

3.1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优化资本结构能够实现国有资本的退出

有研究数据表明,目前上市公司处于绝对控股地位的大股东有56%是国有股股东。由此看来,国有股比例过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政策导向确有相悖之处。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作为上市公司主要发起人的企业通常可以用20%-30%的资本调动、支配70%-80%的其他资本,而我国资本市场中国家用62%的国有资本仅调动38%的社会资本,这是很大的资源浪费。目前上市公司国有股主动放弃配股或将配股权转让,以及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既是相对降低国有股比例的有效途径,也为上市公司进行国有股回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还能够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实证分析表明,放弃配股、增发新股公司的股权结构都会发生变化,变化的幅度为5%-10%不等,按照我国公司现有的股权结构,

国有股占较大比例的公司应能经得起两次以上这样的“冲击”。另外,对于国有资本拟进行战略性退出的上市公司来讲,上市公司利用配股和增发的资金进行国有股的回购或配合增发新股直接出售部分国有股,将国有股的比例降至30%左右甚至以下,保持相对控股地位,应该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退出方式。

3.2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优化资本结构能够使公司治理机制更加有效

不同的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机制作用的影响是不同的。首先,就代理权的竞争而言,股权集中程度有限或大股东仅处于相对控股地位,其他股东就有能力影响公司的重大决策,致使经营能力低下、经营业绩不佳的经理得以更换。其次,就监督机制而言,对于有相对控股股东的公司来说,股东具有对经理进行有效监督的优势,在经理是相对控股股东的代理人的情况下,其他大股东也会因其具有一定的股权数量而具有监督的动力。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部分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来引入其他战略投资者,或利用募集到的资金进行股权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实现国有股持股比例相对降低,由绝对控股股东变为相对控股股东,对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和治理效率的提高是有利的。

3.3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优化资本结构能够实现股权激励

上市公司公布的年报资料显示,上市公司董事中有近40%零持股,总经理中有20%左右零持股;即使有的董事、经理持股,平均持股量也很低。不可否认,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者对公司负有重大的责任,这样,如何克服经营者与众多股东利益不一致的现象,如何避免决策行为的短期化,就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重大问题。学术界普遍认为,股权激励的办法能使经营者处于类似股东的地位,可以促使他们着眼于股东利益最大化。但是由于一些基本的制度问题还没有解决好,使得对管理层的股权激励制度在推行中遇到一些障碍,而其中最难解决

的问题就是没有符合法规规定的股票来源。如果上市公司利用企业资金从二级市场购买本公司股票,会与《公司法》中“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票”的规定相抵触;如果不能从二级市场购入实施经营者持股所需要的股票,公司只能将发起人持有的股权转让给经营者,这又会与《公司法》中“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3年内不得转让”的规定相矛盾;如果在激励制度中使用非流通股份,则又会由于股票不能在市场上变现、经营者不能得到实际利益而大大降低激励效果。但是,上市公司若在再融资过程中定向将部分股票配售给管理层成员,管理层持股问题便可以有效地解决,从而使其激励效果达到最优。

4结论与建议

对我国上市公司来说,通过再融资实现国有股的相对减持能够达到预期目的。在上市公司再融资过程中实现资本结构优化的设想,对于国有股股东持股比例较高的我国上市公司是适宜的。我国上市公司在配股过程中,可以通过国有股股东放弃配股权、转让配股权等方式使国有持股比例进一步降低,通过增发新股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这样,上市公司在再融资目标实现的同时,也使股权结构得以优化,可谓一举两得。进一步,我们还认为,再融资过程中的机构投资者参与、投资者素质的提高等因素,有利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变动后管理绩效的提高。

利用再融资的契机进行国有股的回购和出售部分国有股是股权结构优化最为有效的方式。允许部分上市公司利用配股和增发的资金进行国有股份回购,或在上市公司再融资时限定其出售部分国有股,是实现国有资本战略性退出的较佳途径,对于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优化也极为有利。

在当前国有股股东普遍放弃上市公司配股权的条件下,配股和增发新股本身都能够改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即流通股比例的相对上升和非流通股比例的相对下降。但是,这一比例的变化程度如何,在改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方面有无显著意义,上市公司能否利用再融资方式优化股权结构并实现对经理层的激励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1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现状及其再融资特征

1.1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现状

我国的大多数上市公司,是带有国有性质的企业公司,他们的改革是在国有企业公司化的框架下进行的,按照这一改革框架,大批上市公司或者说是国有公司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国家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按照所有者的性质进行了划分,分为国有股、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都属于国有股权。国家对国有股和法人股有明确的规定,即要保证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的控股地位。为保持上市公司的国家控制权,做出了国有股暂不上市流通的初始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在保证国有股控股地位的同时,也造成了中国股市的二元结构,即纯粹市场化的流通股市场和非市场化的国有股市场。截至20XX年7月底,沪深股市发行的总股本已达6239.42亿股,市价总值已达40305.68亿元。但是,沪深股市的流通股仅为2193.99亿股,占股本总额的35.8%,有3995.63亿的国家股、法人股和其他少量内部职工股、转配股处于沉淀状态,占股本总额的64.2%;流通股市值仅为13063.24亿元,占市价总值的32.41%,非流通股票市值高达27242.44亿元,占市价总值的67.59%。在非流通股份中,国有股所占比例超过80%。这种现象导致了上市公司的股权结

构呈畸形状态。上市公司股份过度集中于国有股,使得其难以建立起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仍然是国有企业原来的上级主管部门或企业,对大股东负责实际上是对国有企业原来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或企业负责;又由于这种持股主体是一种虚拟主体,它对上市公司经营者的监督和约束缺乏内在动力,上市公司的经营体制出现向国有企业复归的现象。因此,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1.2特殊股权下的上市公司再融资

资本结构理论认为,融资方式的选择受资本成本影响。对债务融资而言,债务资本成本与债权人所要求的收益率相关;对股权融资而言,股权融资成本与股东所期望的收益率相关。在资本市场发达国家,公司的管理层受到股东的硬约束,经常面临分红派息的压力,股权融资成本并不低,而且由于债务的避税作用,债务成本往往低于股权筹资成本。它们的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一般先使用内部股权融资,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才是外部股权融资。我国上市公司虽然也表现出优先使用内部股权融资的倾向,但是,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特殊股权结构和国有的控股股东普遍不到位的现象,已经严重削弱了股东对经理层的约束,导致经理层过分追求对资本的控制权,其结果必然是上市公司对股权再融资有明显的偏好;再加上上市公司没有分红派息压力,外部股权融资成本即成为了公司管理层可以控制的成本,所以我国上市公司一般将国内债务融资的顺序排列在外部股权融资之后。前几年,由于新股增发比配股审批困难,配股自然也就成为了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首选方式。2000—20XX年深沪市场A股筹资规模的统计数据,清楚地显示了配股融资和增发新股在我国资本市场筹资中所占的地位。见表1。

表12000-20XX年A股筹资规模统计

年份市场筹资总额

(亿元)配股筹资总

额(亿元)

配股占市场筹

资额比重(%)

增发筹资总

额(亿元)

增发占市场筹

资额比重(%)

2000 736.12 286.81 38.96 48.29 6.56

20XX 809.25 290.56 35.90 56.31 6.96

20XX 1535.63 500.19 32.57 297.20 19.34

资料来源:深交所巨潮资讯网

虽然我国上市公司热衷于配股、增发与其特殊的股权结构有关,但是反过来,配股和增发也会影响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

2上市公司再融资与股权结构变动的实证分析

2.1上市公司配股融资与股权结构变动的实证检验

从理论上讲,配股是向公司的原有股东按照其持股比例发行股票,如果全部股东都全额认购,上市公司的股权比例不会发生变动。但是在我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的国有股股东往往会放弃配股权。因为在国有股股东配售的股份仍是非流通股份的情况下,国有股股东若与流通股股东按照相同的价格配股,容易造成股东资金的沉淀,其结果自然是国有股股东不愿意参与配股;再就是有的国有控股股东在发起成立股份公司时,已经将资产全部投入,配股时根本无力参配。而在非流通股股份普遍放弃配股权的同时,流通股的配股往往由证券商进行“余额包销”,所以一般都能够全额参配。在这样的条件下,势必造成上市公司流通股股份的相对上升和非流通股股份的相对下降。

20XX年上市公司中实施配股的有25家,在此其中只有3家公司国有股股东实现了全额参配,其余22家公司的国有股股东均部分或全额放弃了配股权。对这22

家公司配股前后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的变动情况进行了考察,以分析国有股放弃配股权对股权结构变动的影响情况,并进行了公司配股前后股权结构变动的配对T统计检验,以查明这些公司在配股前后股权结构变动是否显著。见表2。表2配股前后流通股所占比例变动的检验

项目样本个数最大值最小值均值标准>标准

配股前占总股本比例22 0.69 0.19 0.354 0.112

配股后占总股本比例22 0.7 0.22 0.405 0.114

T值(双尾检验)19.043

显著性水平0.001

资料来源:上市公司年度报表

结果表明,由于持有非流通股份的股东放弃配股权,使得这些上市公司流通股占总股本的比例相对上升,平均上升了5.1%(即0.405—0.354);与此相对应,非流通股份所占比例平均下降了5.1%;进一步,配对样本检验结果也显示配股前后股本结构变动显著(显著性水平为0.001,双尾检验)。

2.2上市公司增发新股与股权结构变动的实证检验

增发新股是上市公司除配股之外的另一种再融资方式,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沪深上市公司增发了A股。2000年5月,太极实业、申达股份、上海三毛、龙头股份和深惠中5家纺织业上市公司开创了增发A股的先河,之后,新钢钒、上海医药相继增发。20XX年,上菱电器、深康佳、真空电子、东大阿派几家电子类上市公司也完成了增发,并且在发行方式上进行了创新。20XX年,吉林化工、深招港、江苏悦达、风华高科、托普软件、南通机床等公司进行了增发。到20XX

年底,实施增发的上市公司已经达到了35家。增发新股与配股的区别在于前者面向所有投资者,后者只面向公司现有股东。增发新股的对象主要是社会公众,既面向公司现有股东也面向所有新的投资者。

3上市公司再融资与股权结构优化的理论分析

3.1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优化资本结构能够实现国有资本的退出

有研究数据表明,目前上市公司处于绝对控股地位的大股东有56%是国有股股东。由此看来,国有股比例过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政策导向确有相悖之处。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作为上市公司主要发起人的企业通常可以用20%-30%的资本调动、支配70%-80%的其他资本,而我国资本市场中国家用62%的国有资本仅调动38%的社会资本,这是很大的资源浪费。目前上市公司国有股主动放弃配股或将配股权转让,以及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既是相对降低国有股比例的有效途径,也为上市公司进行国有股回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还能够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实证分析表明,放弃配股、增发新股公司的股权结构都会发生变化,变化的幅度为5%-10%不等,按照我国公司现有的股权结构,国有股占较大比例的公司应能经得起两次以上这样的“冲击”。另外,对于国有资本拟进行战略性退出的上市公司来讲,上市公司利用配股和增发的资金进行国有股的回购或配合增发新股直接出售部分国有股,将国有股的比例降至30%左右甚至以下,保持相对控股地位,应该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退出方式。

3.2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优化资本结构能够使公司治理机制更加有效

不同的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机制作用的影响是不同的。首先,就代理权的竞争而言,股权集中程度有限或大股东仅处于相对控股地位,其他股东就有能力影响公司的重大决策,致使经营能力低下、经营业绩不佳的经理得以更换。其次,

就监督机制而言,对于有相对控股股东的公司来说,股东具有对经理进行有效监督的优势,在经理是相对控股股东的代理人的情况下,其他大股东也会因其具有一定的股权数量而具有监督的动力。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部分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来引入其他战略投资者,或利用募集到的资金进行股权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实现国有股持股比例相对降低,由绝对控股股东变为相对控股股东,对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和治理效率的提高是有利的。

3.3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优化资本结构能够实现股权激励

上市公司公布的年报资料显示,上市公司董事中有近40%零持股,总经理中有20%左右零持股;即使有的董事、经理持股,平均持股量也很低。不可否认,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者对公司负有重大的责任,这样,如何克服经营者与众多股东利益不一致的现象,如何避免决策行为的短期化,就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重大问题。学术界普遍认为,股权激励的办法能使经营者处于类似股东的地位,可以促使他们着眼于股东利益最大化。但是由于一些基本的制度问题还没有解决好,使得对管理层的股权激励制度在推行中遇到一些障碍,而其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没有符合法规规定的股票来源。如果上市公司利用企业资金从二级市场购买本公司股票,会与《公司法》中“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票”的规定相抵触;如果不能从二级市场购入实施经营者持股所需要的股票,公司只能将发起人持有的股权转让给经营者,这又会与《公司法》中“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3年内不得转让”的规定相矛盾;如果在激励制度中使用非流通股份,则又会由于股票不能在市场上变现、经营者不能得到实际利益而大大降低激励效果。但是,上市公司若在再融资过程中定向将部分股票配售给管理层成员,管理层持股问题便可以有效地解决,从而使其激励效果达

到最优。

4结论与建议

对我国上市公司来说,通过再融资实现国有股的相对减持能够达到预期目的。在上市公司再融资过程中实现资本结构优化的设想,对于国有股股东持股比例较高的我国上市公司是适宜的。我国上市公司在配股过程中,可以通过国有股股东放弃配股权、转让配股权等方式使国有持股比例进一步降低,通过增发新股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这样,上市公司在再融资目标实现的同时,也使股权结构得以优化,可谓一举两得。进一步,我们还认为,再融资过程中的机构投资者参与、投资者素质的提高等因素,有利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变动后管理绩效的提高。

利用再融资的契机进行国有股的回购和出售部分国有股是股权结构优化最为有效的方式。允许部分上市公司利用配股和增发的资金进行国有股份回购,或在上市公司再融资时限定其出售部分国有股,是实现国有资本战略性退出的较佳途径,对于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优化也极为有利。

篇二:股权结构优化措施

在股份制公司进行公司整理过程中,优化股权结构是关键的一步。现在不少股份制公司股权结构混乱,股权归属不清,股东纠纷时有发生,影响了公司的效益和创新能力,最终使公司经营困难,陷入困境。那么优化股权结构的措施有哪些?下面我们一起听听小编的见解。

▲一、什么是股权结构?

股权结构是指股份公司总股本中,不同性质的股份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股权即股票持有者所具有的与其拥有的股票比例相应的权益及承担一定责任的权力。基于股东地位而可对公司主张的权利,是股权。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公司治理结构则是股权结构的具体运行形式。不同的股权结构决定了不同的企业组织结构,从而决定了不同的企业治理结构,最终决定了企业的行为和绩效。

▲二、优化股权结构的措施有哪些?

1、实现股权分散,降低控股比例,变绝对控股为相对控股。目前各公司股权结构中,集团公司“一股独大”现象较为普遍,股权集中度偏高,持股比例过高,因此,应适当减持一定股份,增加其他法人股份甚至个人在公司中所占的比重,实现股权分散,以相对控股方式实现控制而不必绝对控股,同时也可增强股权的流动性。

2、引进战略投资者。在主业领域可引入煤炭、金融等行业的战略投资者,使其成为公司的二股东、三股东,这样有利于建立起相互制衡的内部治理结构,改善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同时也有利于本企业的持续发展。战略投资者应选择业务往来密切、交易相对固定的上下游企业或与企业有重大利益关系的合作者。

3、继续开展股权收购活动,以较少资金控制更大社会资产。在主要业务板块尤其是燃气板块,通过股权收购并控股,实现与其他所有制相结合,从而扩大国有资本的控制力,用较少的国有资产控制和运作更大的社会资产。

4、实现股权的有进有退,对于集团公司的非主业企业的股权,应本着有进有退的原则实现逐步退出,将辅业由控股变为参股。

5、适度引入职工股份,将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相捆绑,发展职工持股制度,有利于实现股权多元化,建立新型分配机制,增加企业发展动力。对于经营管理人员,可建立一定的激励体制,以经营业绩考核情况授予一定的股份。

6、实施产权置换。产权置换的目的不仅仅是股权多元化,更重要的是为了延伸产业链,组成企业战略联盟和战略利益共同体,谋求企业的长远发展。在产权转换事应明确企业的长远发展方向和进入的产业领域,实现经营的横向一体化或纵向一体化。

综上所述,对于股份制公司而言,股权结构直接决定公司的走向和业绩。优化股权结构的措施有很多,包括引入战略投资者、实行股权分散、开展股权收购、进行股权转让及产权置换等。通过种种措施,股份制公司将实现股权结构清晰,这样一来,在进行重大决策的时候,公司就会形成统一意见,从而有利于公司健康经营。

篇三:股权结构优化措施

一、优化公司股权结构的措施

1、实现股权分散,降低控股比例,变绝对控股为相对控股

目前各公司股权结构中,集团公司“一股独大”现象较为普遍,股权集中度偏高,持股比例过高,因此,应适当减持一定股份,增加其他法人股份甚至个人在公司中所占的比重,实现股权分散,以相对控股方式实现控制而不必绝对控股,同时也可增强股权的流动性。

2、引进战略投资者

在主业领域可引入煤炭、金融等行业的战略投资者,使其成为公司的二股东、三股东,这样有利于建立起相互制衡的内部治理结构,改善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同时也有利于本企业的持续发展。战略投资者应选择业务往来密切、交易相对固定的上下游企业或与企业有重大利益关系的合作者。

3、继续开展股权收购活动,以较少资金控制更大社会资产

在主要业务板块尤其是燃气板块,通过股权收购并控股,实现与其他所有制相结合,从而扩大国有资本的控制力,用较少的国有资产控制和运作更大的社会资产。

4、实现股权的有进有退

对于集团公司的非主业企业的股权,应本着有进有退的原则实现逐步退出,将辅业由控股变为参股。

5、适度引入职工股份,将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相捆绑

发展职工持股制度,有利于实现股权多元化,建立新型分配机制,增加企业发展动力。对于经营管理人员,可建立一定的激励体制,以经营业绩考核情况

授予一定的股份。

6、实施产权置换

产权置换的目的不仅仅是股权多元化,更重要的是为了延伸产业链,组成企业战略联盟和战略利益共同体,谋求企业的长远发展。在产权转换事应明确企业的长远发展方向和进入的产业领域,可选择煤炭、电力、燃气、电解铝等战略优势互补的企业进行产权置换,实现经营的横向一体化或纵向一体化。

二、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的措施

1、董事长与总经理进行分离

董事长与总经理的两职合一,本身意味着总经理自己监督自己,这必然导致董事会监督职能的丧失。因此,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应该进行分离,以维护董事会的独立性与有效性。

2、理清股东与联营企业的关系

公司的最高意识形成权、经营决策权、经营执行权、监督权分属不同的机构。股东在完成投资义务后不再经营企业,而是通过委托代理关系,由董事会和经理层履行对企业的实际控制权。从这一点出发,联营企业的股东应将人事任命权交还给联营企业,不应再越权干涉联营企业运作,保证联营企业管理活动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3、在董事会下设立各专项委员会

设立公司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公司治理委员会等。审计委员会主要检查公司会计政策、财务状况和内部控制结构及内部审计功能,全面掌握公司的经营状况,从而为公司的正确决策提供建设性意见。提名委员会对董事会的规模和构成向董事会提出建议,向董事会提名董事和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的候选人。这样将会使公司的决策机制、选聘机制更加公正、科学和透明。

4、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增加外部董事

独立董事不仅应独立于公司及其关联企业、独立于管理层和控制股东,还应与公司没有交易关系、雇佣关系和亲友关系。外部董事的产生可由股东提名,从与联营企业利益密切相关的单位产生。

5、完善监事会制度

在各公司中设立监事会或派驻监事,加大对各公司经营决策的监督和约束,监事由具备一定财务、审计、法律的人员担任。监事会负有审核公司文件和账簿的权利,建立董事会向监事会定期报告公司财务状况的制度,以保障监事会对公司经营管理的知情权。

6、加强对派出人员的考核和管理

对于控股企业可参照集团公司的考核办法实施考核,而对于参股企业的派出人员,则应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进行管理、约束和考核。

7、深化对被收购企业的经营管理力度

应逐步深入和细化对于被收购企业的经营管理力度,从主要业务流程和经营决策上实现控制,避免“表面控股、实际参股”现象的发生。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分析(变化情况和原因)一、引言 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各类公共支出占总公共支出的比重,它直接关系到政府动员社会资源的程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经济结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总供需结构、产业结构、社会事业各个方面构成等,其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可能比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更大。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公共支出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应随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调整,进行财政支出结构优化。 一般按照政府职能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分类,并按照其分类指标进行研究:一是经济建设费,它是一种生产性支出,为私人部门的经济活动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可以提高私人的产出能力;二是社会文教费,形成了政府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三是国防费,该支出可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对于安全的消费需要,是保卫国家安全及形成和平建设环境所不可或缺的支出;四是行政管理费,是一种纯消耗性的支出,增加政府消费性支出能扩大社会总需求,提高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进而提高利润率,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拉动作用;五是其他支出,包括政策性补贴支出、车辆税费支出、债务利息支出、专项支出等 二、变化情况 随着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政府对经济的管理也逐步从过去直接、微观管理向间接、宏观管理转变,与此相适应,财政支出的重点逐步由偏重经济建设转向公共事业和服务方向。 附表1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

从上表可以看出: 1.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比重仍然偏高。经济建设费所占比重从1978年64.1%降至2006年的26.6%。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仍很薄弱,而通讯、能源、交通等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根本保障,需要政府大力投入。所以,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偏高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经济建设支出内部结构不合理,其中基本建设支出比重呈下降趋势。 2.社会文教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增长,但增长速度过慢。1978年该项支出所占比重为13.10%,到2006年则达到26.83%,超过了经济建设支出所占比重26.56%,首次成为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最多的一项,这说明我国对教育、文化和社会服务事业发展越来越重视。 3.国防支出比较稳定,并有所下降。1980年国防支出曾达到15.77%,但由于国防支出受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较大,从2000年以来,一直维持在8%以下。在和平发展时期,国防费所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相对稳定,并以适当的比例下降,有力地支援了经济建设。4.行政管理费增长迅猛。从1978年的4.71%增至2004年的19.38%,增长了近4倍。这与我国政府机构膨胀、公共部门的行政效率低下有关。但2006年有所下降,从2005年的19%降到了18.73%,可见政府机构改革略有成效。 5.其他支出比重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90年代后期开始,升幅明显增加。1997年用于其他支出达10.24%,是1980比重的3倍;2002年更是从2001年的12%突增到17%,到2006年是20.51%,增长趋势相当明显。近些年,国家财政用于政策性补贴、科研经费等支出也逐年增加。 附表2 各个时期财政分类支出结构 以上各类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变化而相应产生的: 1998 年中国政府提出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 这意味着政府职能由生产建设向公共服务转型, 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对财政支出结构提出了重大的改革要求。多年来经济建设费的持续下降( 由1994年占全部政府支出的41.3%下降到2005年的27.5% ),相应反映了这一改革趋势。不过, 由于期间适逢亚洲金融危机, 对我国出口需求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政府于1998年下半年不得不扩大公共投资以保持经济社会形势稳定, 使得财政支出改革主要停留在规范支出管理方面, 而财政职能的调整则被相应推后了。

家族企业股权结构优化思考与建议

家族企业股权结构优化思考与建议 股权结构问题几乎是家族企业最核心、最容易产生纷争的问题。近年来,家族企业内部股权纷争不断,公开媒体披露的案例有廖创兴企业、九牧王、真功夫、远东皮革、新鸿基地产、土豆网、谢瑞麟、天健集团等,没有见诸报端的案例更是不计其数。本文针对“家族企业股权结构优化”这个议题,分析股权结构不合理引发的诸多弊端,并就解决方案提出几点思考。 中国改革开放走了三十年,1980年代从草根阶层创业走到今天的企业家普遍面临三大问题: 第一、企业规模逐步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坚力量及行业的领军企业,家族化平台日益不能有效整合各种资本、人才资源,如何有效破除家族企业做不大这个瓶颈? 第二、上市规划问题,股权结构如何设计?家族创业成员如何安置? 第三、接班人问题,未来的事业交给谁? 股权结构是上述三大问题的核心,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国经济的魅力就在于快,跑步前进,迅猛发展。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从来不是等条件具备了之后再创业,而是下了决心就干,边干边想。在股权结构问题上,往往是一拍即合,疏于筹划。笔者多年观察,家族企业股权结构呈现几个特点: 第一、数量上,比较常见均分式股权,即股份平均分配,比如50%/50%、 33%/33%/33%; 第二、结构上,股份由家族成员占有,外部股份很少; 第三、意识上,担忧坊间议论等负面影响,股权结构趋于长期不变,对引入外部股东有排斥意识,推动股权结构变化存在很大阻力;

第四、由于家族辈分差异、长幼有序,股东的股份与因股权而享有的权力并不是完全对等。 股权结构不合理引发诸多问题 基于上述特征,家族企业股权结构不合理、公司治理不规范,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如下: 一、股权结构设计属于顶层设计问题,无论企业是否上市,都是企业家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 二、实际控制人不突出,与IPO发审政策直接冲突。与股权相关的其他发审政策还有:发行人最近三年内主营业务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更;发行人的股权清晰,控股股东和受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持有的发行人股份不存在重大权属纠纷;股权中必须无代持、无特殊利益的安排。 三、实际控制人不突出,家族企业的领军人物不明确、不清晰,这是一种看似有人管、实际没人管的格局,是一种缺“头人”的组织状态。但是,企业的战略规划、并购重组、重大经营决策、高级人才物色、上市规划等问题,都是需要头人来思考的。 四、同时存在几个“头人”,导致企业决策效率低下、内部运营效率不高。反映在企业发展上,有三个表现: 第一、业绩增长乏力,长期止步不前,业绩增速低于行业增速或者低于GDP增长; 第二、多头指挥,内耗严重。第三、组织氛围较差,员工普遍没有激情,缺乏创新,幸福指数不高。 五、股权问题没有妥善解决,企业接班人问题也无从解决,家族子弟定位不清晰,成长速度缓慢。

系统优化最佳方案

WindowsXP终极优化设置(精心整理篇) 声明:以下资料均是从互联网上搜集整理而来,在进行优化设置前,一定要事先做好备份!!! ◆一、系统优化设置 ◆1、系统常规优化 1)关闭系统属性中的特效,这可是简单有效的提速良方。点击开始→控制面板→系统→高级→性能→设置→在视觉效果中,设置为调整为最佳性能→确定即可。 2)“我的电脑”-“属性”-“高级”-“错误报告”-选择“禁用错误汇报”。 3)再点“启动和故障恢复”-“设置”,将“将事件写入系统日志”、“发送管理警报”、“自动重新启动”这三项的勾去掉。再将下面的“写入调试信息”设置为“无”。 4)“我的电脑”-“属性”-“高级”-“性能”-“设置”-“高级”,将虚拟内存值设为物理内存的2.5倍,将初始大小和最大值值设为一样(比如你的内存是256M,你可以设置为640M),并将虚拟内存设置在系统盘外(注意:当移动好后要将原来的文件删除)。 5)将“我的文档”文件夹转到其他分区:右击“我的文档”-“属性“-“移动”,设置 到系统盘以外的分区即可。 6)将IE临时文件夹转到其他分区:打开IE浏览器,选择“工具“-“internet选项”-“常规”-“设置”-“移动文件夹”,设置设置到系统盘以外的分区即可。 ◆2、加速XP的开、关机 1)首先,打开“系统属性”点“高级”选项卡,在“启动和故障恢复”区里打开“设置”,去掉“系统启动”区里的两个√,如果是多系统的用户保留“显示操作系统列表的时间”的√。再点“编辑”确定启动项的附加属性为/fastdetect而不要改为/nodetect,先不要加/noguiboot属性,因为后面还要用到guiboot。 2)接下来这一步很关键,在“系统属性”里打开“硬件”选项卡,打开“设备管理器”,展开“IDE ATA/ATAPI控制器”,双击打开“次要IDE通道”属性,点“高级设置”选 项卡,把设备1和2的传送模式改为“DMA(若可用)”,设备类型如果可以选择“无”就选为“无”,点确定完成设置。同样的方法设置“主要IDE通道”。

变压器运行优化措施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9879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变压器运行优化措施详细 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变压器运行优化措施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概况 机组运行期间,我厂部分变压器处于带电热备用状态,以这些变压器作为备用电源的配电段出现短时停电情况下,不会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带电热备变压器存在变压器空载损耗,长期带电空载损耗累积较多,产生电能浪费;机组停运后除尘变所带负荷存在部分设备未及时停运,及在所带设备均停止运行后变压器不停电存在空载损耗,浪费厂用电。 三、优化运行方案 1 热网变非供暖期间停止运行

1.1 380V热网段非供暖期间只有3台循环水前池补水泵、风扇磨检修间等少量负荷,在此期间,380V热网段改由2号低备变带。 2 污水备用变、输煤备用变由热备运行方式用改为停电备用运行方式 3 废水回收变一台工作、一台停电备用 3.1 1号废水回收变额定容量1000KVA;2号废水回收变额定容量800KVA,采取1号废水回收变工作,母联开关在合闸状态,2号废水回水变停电备用的方式。 4 在机组停备、检修期间,采取用备用变带380V工作段、公用段等运行方式,将低工变、公用变等变压器停电备用,以降低变压器空载损耗。 4.1 1号机组停备、检修期间,采取用1号低备用变带380V工作I段、公用I、II段、除尘I段。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财政支出结构合理化的改进措施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现状存在的问题 及财政支出结构合理化的改进措施 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各类或者各项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也称财政支出构成。财政支出规模与财政支出结构二者是紧密联系的,许多学者在研究财政支出规模增长趋势的同时也研究了财政支出结构变化的趋势。 2011 年中央财政对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403.16 亿元,占全国财政支出的8.1%,但这与发展中国家的25%—30%、发达国家的30%—50%差之甚远。对社会文教、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入也不足,2011 年在文化体育支出380.52 亿元,仅仅占全国财政支出的0.7%。这不仅使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和力度弱化也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目前我国财政支出存在需求压力大,规模不断膨胀,收支矛盾加剧,框架不合理,财政支出管理方法落后等一系列问题。 (1)财政的支出范围不够规范。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虽然打破了财政统收局面,但依旧存在往昔的国家承揽一切的分配思想和财政统支的现象,财政的支出范围并无相应的大幅调整,在很大程度上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财政支出分配方式。具体表现是:财政的资源配置定位模糊,财政支出责任与职能范围没有根据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进行相应调整。 (2)经济建设支出占比偏高。我国的经济建设支出内部框架不大合理,政府参与的竞争性、经营性项目过多,即用于生产性的支出偏多,而用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方面的支出不足。显然从公共财政总体上及国际比较的角度看,我国经济建设支出的占比仍然较高。在经济事务上的财政支出,2008 年已达到21.2%,在财政支出中的占比最高,远远高于发达工业国家5%~10%。这几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政府的经济事务支出占比有增无减。 (3)行政支出占比严重偏大。我国行政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占比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而美国、德国、英国、韩国、加拿大等经济发达国家仅占财政支出的10%以下。行政支出的增长有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增长的合理性的一面,由于机构臃肿、财政供养人员过多以及普遍存在的行政事业部门公用经费支出的浪费,以至于增长过快、占比过大。2005 年,我国各级行政机关用于公车、接待的费用已经高达 6 千亿元,占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的20%,相当于全民教育投入的5 倍。随着国家反腐倡廉力度和公车治理力度的加大,行政管理费增长势头得从到遏制,2006 年到2009 年在全国财政支出中的占比趋于下降,但此后又有反弹。据估计,近两年公款吃喝、公车消费、公费出国“三公”支出每年高达 1 万亿元左右。过高的政府运行成本和过高的行政支出占比,对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极为不利。 (4)文教卫生支出占比上升缓慢且明显偏低。我国文教卫生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占比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而教育支出占GDP 的比重多维持在较高水平,美国、日本更是占20%以上,而我国的这一占比较低,在4%以下。这不仅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极低的水平,也与我国的经济增长极不适应,可见我国对教育的重视和支持程度尚待提高。在医疗卫生支出上,我国也处于支出程度较低的水平,占GDP 的比重仅为1.35%。 (5)农业支出实际占比偏低,调控不力。最近几年虽然中央对农业的发展一直比较重视,中央财政农业支出在本级财政总支出中的占比是上升的,然而不少地方财政则为了本地区经济的片面增长,一再减少对农业的投入,而主要把资金投入到投资少、见效快的其他产业上。又由于地方财政占比大,所以尽管中央一再提高财政农业支出的占比,但一些深入农村了解实情的人发觉,很大部分财政农业支出都是有名无实,没有真正到位,农业支出实际占比存在下降势头,这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极为不利。 (6)社会保障支出明显不足。我国目前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占比不足15%,处

1978年—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分析

1978年—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分析

1978年—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分析

1978年—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分析 3

一、该期内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的趋势。 1、经济建设 由上述表格和图表可知从1987年到1990年我国经济建设费用占总支出比重有大幅度下降,1991年到1999年我国经济建设费用占总支出比重较为平缓,2000年到2005年经济建设费用占总比重逐年下降,2005年到2010年又逐年上升并与2000年大体保持水平。 2、社会文教育 由上述表格和图表可知从1978年到1991年我国社会文教育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有较大幅度的增高,1991年到2001年我国社会文教育占财政总支出比重由小幅度增长,2001年到2009年有小幅度波动,2010年又有较大幅度增加。且2010年社会文教育是1978年以后所占比重最大的一年。 3、国防 由上述表格和图表可知从1978年到1985年我国国防费用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1985年到1992年有小幅度上涨,1992年到993年有有较大幅度下降,1994年到2010年以2000年为分界点有小幅度波动,其波动趋势是先下降在上升又下降且2010年国防费用是1978年以后最小的一年。 4、行政管理费用 由上述表格和图表可知从1978年到1990年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1990年到1999年有小幅度波动,较为平缓,1999年到2001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2001年到2006年变化比较平缓,2006年到2008年有非常大幅度的增长,2008年到2009年又一较大的趋势下降,2009年到2010年又有小幅度增加。5、其他支出 1978年到1993年我国其他支出费用占财政总支出逐年增加,1993年到1994年有较大幅度下降,1994年到2001年缓慢增长,2001年到2006年有较大幅度增长,2006年到2007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2007年到2010年较为平缓,除了2009年。 6、总结 总之,1978年-2010年,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经济建设费用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是呈下降趋势的,而社会文教育费用却是呈上升趋势的,国防费用总趋势是下降的,行政管理费用的总趋势是上升的,其他支出的总趋势也是呈上升趋势的。 二、财政支出结构变化与经济体制和社会经济财政变化的关系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的总趋势首先是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相联系的,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换而变化的,同时也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而变化的,虽然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式以及政府采用的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优化问题研究教材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优化问题研究-以再融资为角度的实证分析 在当前国有股股东普遍放弃上市公司配股权的条件下,配股和增发新股本身都能够改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即流通股比例的相对上升和非流通股比例的相对下降。然而,这一比例的变化程度如何,在改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方面有无显著意义,上市公司能否利用再融资方式优化股权结构并实现对经理层的激励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1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现状及其再融资特征 1.1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现状 我国的大多数上市公司,是带有国有性质的企业公司,他们的改革是在国有企业公司化的框架下进行的,按照这一改革框架,大批上市公司或者讲是国有公司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国家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按照所有者的性质进行了划分,分为国有股、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都属于国有股权。国家对国有股和法人股有明确的规定,即要保证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的控股地位。为保持上市公司的国家操纵权,做出了国有股暂不上市流通的初始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在保证国有股控股地位的同时,也造成了中国股市的二元结构,即纯粹市场化的流通股市场和非市场化的国有股市场。截至2003年7月底,沪深股市发行的总股本已达6239.42亿股,市价总值已达40305.68亿元。然而,沪深股市的流通股仅为2193.99亿股,占股本总额的35.8%,有3995.63亿的国家股、法人股和其他少量内部职工股、转配股处于沉淀状态,占股本总额的64.2%;流通股市值仅为13063.24亿元,占市价总值的32.41%,非流通股票市值高达27242.44亿元,占市价总值的67.59%。在非流通股份中,国有股所占比例超过80%。这种现象导致了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呈畸形状态。上市公司股份过度集中于国有股,使得其难以建立起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仍然是国有企业原来的上级主管部门或企业,对大股东负责实际上是对国有企业原来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或企业负责;又由于这种持股主体是一种虚拟主体,它对上市公司经营者的监督和约束缺乏内在动力,上市公司的经营体制出现向国有企业复归的现象。因此,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1.2 专门股权下的上市公司再融资 资本结构理论认为,融资方式的选择受资本成本阻碍。对债务融资而言,债务资本成本与债权人所要求的收益率相关;对股权融资而言,股权融资成本与股东所期望的收益率相关。在资本市场发达国家,公司的治理层受到股东的硬约束,经常面临分红派息的压力,股权融资成本并不低,而且由于债务的避税作用,债务成本往往低于股权筹资成本。它们的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一般先使用内部股权融资,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才是外部股权融资。我国上市公司尽管也表现出

优化方案范文6篇

优化方案范文6篇 优化方案范文6篇 优化方案篇1 1.引言 随着现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证券市场已经是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目前所处的阶段,证券市场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证券行业特点是对于信息技术的高度依赖,因此,作为证券市场支撑的证券行业信息系统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才能更好地支撑目前证券市场的发展。 2.证券公司现行信息系统运营维护现状与问题分析 2.1 运营工作量大 由于我国证券行业交易量大,行业相应的运行系统每日的运行工作量较大,而证券行业特点是对于信息技木高度依赖,过大的工作量一旦导致信息系统出现故障中断,影响交易的正常进行,带来的损失和影响是难以承受的。 从信息系统的角度来看,分散式多交易节点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工作量要比单节点的集中交易系统的运营维护压力增加几倍。同时从信息学的角度来看,当数量呈现倍数上升时,其故障点以及发生故障的可能也随之上升,降低大事故的好处将会带来小事故数量的增加。 2.2 运营准确度要求高

现代交易系统的一大要求是故障容忍度较低区别于我国曾经使用过的书面交易系统,电子化交易本身就对管理运营维护进度要求较高。由于证券行业的交易性质影响,每日承担着以数字为主同时数额较大的成交量,对于信息系统运营准确度要求自然较高。同时,我国证券相应监管层对于证券交易事故零容忍的监管要求,对于我国证券行业的信息系统运营准确度要求更是提升到了一个十分严苛的程度。 2.3 在创新压力下系统更新要求严苛 中国的证券资本市场于90年代才开始创始和发展,整体上仍未成熟,从本质上还是处于向国外学习先进资本市场经验的阶段,近年来进行的几次业务创新也是以国外发展为主要参考。然而,由于整体资本市场差距较大,国内不断高涨的资本市场投资热情又促使国内证券市场不断引入新的业务品种和交易规则,整体不断更新的数据众多。而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市场较短,在短时间内,我国证券市场的业务创新频率较高。根据20xx年的统计,我国的证券系统在业务创新要求下,相关的业务系统变更数量多达近百次,基本上每周都需要有较大的系统变更。 2.4 系统的整体运营维护工作促使管理难度增大 由于我国目前证券市场业务丰富,每个业务都由相应的系统相掌控,因此整个证券行业信息系统需要运营管理的系统相当复杂,主要包括QFII系统,集中交易、融资融券、CIF、CRM、网上交易、资管系统、新意系统、三方存管系统、IB系统等。在此基础上,分布式交易节点以及沪深多个交易

变压器运行优化措施(标准版)

变压器运行优化措施(标准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502

变压器运行优化措施(标准版) 一、概况 机组运行期间,我厂部分变压器处于带电热备用状态,以这些变压器作为备用电源的配电段出现短时停电情况下,不会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带电热备变压器存在变压器空载损耗,长期带电空载损耗累积较多,产生电能浪费;机组停运后除尘变所带负荷存在部分设备未及时停运,及在所带设备均停止运行后变压器不停电存在空载损耗,浪费厂用电。 三、优化运行方案 1热网变非供暖期间停止运行 1.1380V热网段非供暖期间只有3台循环水前池补水泵、风扇磨

检修间等少量负荷,在此期间,380V热网段改由2号低备变带。 2污水备用变、输煤备用变由热备运行方式用改为停电备用运行方式 3废水回收变一台工作、一台停电备用 3.11号废水回收变额定容量1000KVA;2号废水回收变额定容量800KVA,采取1号废水回收变工作,母联开关在合闸状态,2号废水回水变停电备用的方式。 4在机组停备、检修期间,采取用备用变带380V工作段、公用段等运行方式,将低工变、公用变等变压器停电备用,以降低变压器空载损耗。 4.11号机组停备、检修期间,采取用1号低备用变带380V工作I段、公用I、II段、除尘I段。1号低工变、1号公用变、2号公用变、1号除尘变停电备用。 4.22号机组停备、检修期间,采取用2号低备用变带380V工作II段、公用III段、除尘II段。2号低工变、3号公用变、2号除尘变停电备用。

浅谈调整和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

浅谈调整和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 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摘要:公共财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政策手段,构建和谐社会也对财政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财政对构建和谐社会形成了一定制约,应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努力解决“三农”问题;完善税收制度;促进社会公平;建设“和谐财政”。最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财力支持。 关键词:财政支出结构;和谐社会 社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由此也决定了和谐社会内涵的复杂性和广泛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子系统之间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需要财税、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等与之相配套。公共财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体现着执政能力建设的成效。 一、构建和谐社会对财政建设的要求 1.公共财政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通过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把公平、公开、规范的原则贯彻到财政资金使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缩小收入差距、保障社会公平、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的职能作用,保障和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公共财政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公共财政所履行的收入和资源配置职能是以政府与市场活动边界的准确界定为前提的分配。市场机制无法解决或解决不好的,属于社会公共领域的事项,公共财政原则上必须介入。因此,公共财政主要致力于解决资源过度开发、自然环境不断恶化、贫富两极分化等问题,在解决市场失灵的同时防止行政失效。公共财政所追求的是社会全面、协调的发展,是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和社会公共利益为宗旨,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3.公共财政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首先,健全公共财政制度是财政部门的职责所在;其次,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公共财政直接参与的重要内容;最后,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健全法律制度以及完善司法体制机制,需要公共财政发挥保障作用。由此可见,通过公共财政而建立起的制度性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二、财政政策对构建和谐社会制约的主要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各项制度建设滞后,难免产生各种不和谐因素。诸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地区、城乡差别问题;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以上不和谐因素的产生固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

结构成本优化设计的技术要点和方法终极版

一、结构成本控制的意义 控制结构成本,并不会导致结构的安全储备的降低,而是要取消 掉其中的无效成本。结构成本的降低是指通过积极化的设计,在保证 工程质量的同时去除无效的结构成本,以达到最小的投入产出比。 二、结构成本控制的管理思路及方法 结构成本控制必须贯穿整个设计和策划的全过程,包括前期论证及策划阶段的地质情况调查、规划阶段的初勘、方案阶段的结构介入、扩初阶段对结构方案的优化、施工图阶段给设计院灌输成本意识及施工图配合阶段变更、签证的管理。 (一)设计院的选择(主要指扩初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1、更应注重对设计团队的选择,而不是对设计院的选择。 2、培养能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但必须不只一家。 3、分阶段进行设计成果的后评估。 4、注重专业负责人的选择。 (二)设计费的合理取值 设计费可略高于当地的平均水平值、略高于设计院的心理预期,对于调动设计院的积极性,保证设计质量行之有效。 (三)设计周期的合理确定 对于一个项目来说,设计周期越短越好,因此要在保证质量、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尽量缩短设计周期,这就需要在决策导向上予以保证,并合理利用工序的前置和搭接时间,积极推广标准化设计;另外,要想快,创新点就要尽量少。 (四)设计过程中必须控制的关键环节 1、结构体系的确定及主要平面布置图

2、基础的选型及设计图 3、电算模型及计算系数的取值 4、地下室的布置及样板配筋图 5、标准层的布置及截面配筋图 6、结构转换层的布置及配筋层图 三、事前控制的要点 事先控制是成本管理的重中之重,并且是全过程的! (一)限额设计(合同的引入及应用) 1、限额的内容——应该是那些可控的、易离散的。如钢筋和砼的含量,停车位的面积等) 2、限额的数值——应比市场水平略低 3、限额的弹性——具体项目允许适当的调整范围 4、双赢的思想——奖罚分明 (二)必须重视和提前输入的技术原则 1、《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2、《结构设计总说明》 3、《标准构造做法》 (三)施工图审查公司选择 1、沟通时机——尽早沟通达成共识,避免大的设计修改和返工。 2、沟通内容——注重在规范的边界或有争议处,如超限的判断、 裂缝宽度、短肢墙体系的定义、配筋等。 (四)对一些垄断部门——供电、供水、燃气、规划、人防、审图等,

最新 近六十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变化分析-精品

近六十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变化 分析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财政支出在规模和结构上都有不同的变化。本文藉1950年到2015年我国财政支出总规模变化及支出各项变化的数据,并结合经济、社会、背景,对这些年来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结构变化的原因作出分析和阐释。 【关键词】财政支出规模结构变化 一,财政支出规模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可大致分为三阶段:1949~1977年;1978~1997年;1998~至今。第一阶段的财政支出处在百亿元的水平。1949~1952年三年间,国家实施一系列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政策,合理调整工商业,土地改革,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等方面的政策;是国民经济得到基本恢复和发展的过渡时期。1951年和1952年财政支出的增长率很高,分别为 79.4%和41. 0%。1952~1957年,财政支出增长率逐年下降,在57年甚至出现了负数;1958~1960年,财政支出规模又以30%的增长率扩大,这与当时大跃进和三年饥荒有着直接的联系。1961~1962年的负增长与当时的经济调整政策有关,由于大跃进导致的破坏影响,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提出来“八字方针”,大幅度压缩预算基本建设拨款,并于1964年完成国民经济调整任务。1966~1976年,在“文革期间”,除了个别年份有负增长率,财政支出均保持一定的增长,尤其1969年,财政支出的增长了46.95%,这是与同时期财政收入的高增长相关的。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国家可以平衡收支,所以很多年份的财政支出都是和财政收入同增同减。 财政支出第二阶段的规模保持在千亿元的水平。1978~1984年,连续五年支出保持在1000多亿元;1985~1989年,连续五年支出保持在2000多亿元;1990-1997年,保持在3000亿元~9000亿元以上,最多的是1997年的9233.56亿元。增长的速度较不稳定的,1978年最高,增长率为33.0%,1987年最低,增长率为2.6%。1980年和1981年等个别年份出现过负增长。究其原因是在1979 1980两

关于家族企业股权优化的建议

关于家族企业股权结构优化的建议股权结构问题几乎是家族企业最核心、最容易产生纷争的问题。近年来,家族企业内部股权纷争不断,公开媒体披露的案例有廖创兴企业、九牧王、真功夫、远东皮革、新鸿基地产、土豆网、谢瑞麟、天健集团等,没有见诸报端的案例更是不计其数。本文针对“家族企业股权结构优化”这个议题,分析股权结构不合理引发的诸多弊端,并就解决方案提出几点思考。 中国改革开放走了三十年,1980年代从草根阶层创业走到今天的企业家普遍面临三大问题: 第一、企业规模逐步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坚力量及行业的领军企业,家族化平台日益不能有效整合各种资本、人才资源,如何有效破除家族企业做不大这个瓶颈? 第二、上市规划问题,股权结构如何设计?家族创业成员如何安置? 第三、接班人问题,未来的事业交给谁? 股权结构是上述三大问题的核心,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国经济的魅力就在于快,跑步前进,迅猛发展。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从来不是等

条件具备了之后再创业,而是下了决心就干,边干边想。在股权结构问题上,往往是一拍即合,疏于筹划。笔者多年观察,家族企业股权结构呈现几个特点: 第一、数量上,比较常见均分式股权,即股份平均分配,比如50%/50%、33%/33%/33%; 第二、结构上,股份由家族成员占有,外部股份很少; 第三、意识上,担忧坊间议论等负面影响,股权结构趋于长期不变,对引入外部股东有排斥意识,推动股权结构变化存在很大阻力; 第四、由于家族辈分差异、长幼有序,股东的股份与因股权而享有的权力并不是完全对等。 股权结构不合理引发诸多问题 基于上述特征,家族企业股权结构不合理、公司治理不规范,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如下: 一、股权结构设计属于顶层设计问题,无论企业是否上市,都是企业家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

电厂汽轮机运行优化措施探讨 白小虎

电厂汽轮机运行优化措施探讨白小虎 发表时间:2019-03-12T10:57:32.37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作者:白小虎 [导读] 摘要:汽轮机的节能减耗能极大地提升电厂产能效率,增加企业收益。 (神华神东电力山西河曲发电有限公司山西河曲 036000) 摘要:汽轮机的节能减耗能极大地提升电厂产能效率,增加企业收益。伴随电力行业的高速发展,汽轮机节能降耗已然一跃成时下电力公司探讨的焦点。然而,节能降耗是一条长远的道路,且有多种路径去实现,因而可由设施、管理、技术改造这些方面去多层次开展汽轮机节能减耗工作,全面地去剖析各生产环节,仔细找出节能减排进程中可能出现的漏洞,意识到这项工作的关键性,增加电厂产能收益,以期带动整个行业健康发展。本文探讨了电厂汽轮机运行优化措施。 关键词:电厂;汽轮机;运行优化;措施 发电厂汽轮机运行的节能降耗的措施不仅仅只有这几种,我们只是大体的进行了一系列举,再加上不同发电厂的汽轮机容量、参数、运行条件等都存在着差别,所以在进行汽轮机实际改造的时候应该根据发电厂的实际情况采取节能降耗的措施,这样才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才能切实实现发电厂汽轮机运行的节能降耗,为发电厂带来经济效益。 1 电厂汽轮机运行节能降耗可能性分析 对于电厂汽轮机运行节能降耗实现的可能性,可以从经济与技术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从经济层面看,电厂是一个盈利性企业,在对汽轮机进行节能降耗改造中,对改造成本与节能受益的对比是电厂重点考虑的一个方面,如果改造的资金投入与产出效果不符,电厂进行汽轮机运行节能降耗改造的积极性就会受到严重打击。而从目前改造的情况看,汽轮机的改造效果还是非常理想的,产出的节能效益明显高出改造投入,促进了电厂经济效益的提高,由此可见,电厂汽轮机运行可以更大程度的实现节能降耗。而从技术层面上看,我国汽轮机技术经验已非常丰富,改造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与成熟,通过对本体汽封、调节级喷嘴等的改造及冷端系统、热力系统、阀门特性等的优化,不但从整体上提高了汽轮机机组的经济性,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汽轮机的运行可靠性与安全性。 2 电厂汽轮机运行能耗分析 2.1 汽轮机启动与停止产生的耗损 汽轮机的启动与停止简单来说就是汽轮机转子应力变化。汽轮机运行时,转子标明的蒸汽参数会发生升降变化,促使转子内部的温度不稳定,当转子长时间在这种状况下工作,若是没有合理有效的处理好参数,那么汽轮机启动与停止中产生的损耗就很大,进而导致汽轮机运行效率下降,使用寿命缩短。 2.2 汽轮机组运行损耗 在电厂生产运行中,汽轮机的主要作用就是为能量转化提供动力支持。汽轮机运行复杂,进而导致汽轮机组运行能耗较大。汽轮机组中的汽阀表现较为明显,而汽阀的调节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单阀调节,另一种是顺序阀调节,其中单阀调节就是指直接利用汽轮机表面蒸汽参数进行控制,而顺序阀调节是指利用喷嘴对蒸汽阀门开关进行控制。在汽轮机运行中汽阀压力很大,喷嘴室、外缸非常容易发生变形,密封性降低等情况都会导致汽轮机运行能耗增加。 2.3 汽轮机空冷凝汽器损耗 汽轮机中的空冷凝汽器直接影响着汽轮机的热传递效率,若是空气冷凝器出现问题就必定会降低热效率,进而导致整个汽轮机热传递效率被降低。另外,影响热传递效率的还有凝结水溶氧因素,若是溶氧发生问题,不仅会影响热传递效率,还会对设备和管道造成氧化腐蚀。在气温低的状况下,空冷凝汽器还容易出现流量不均衡现象,从而造成汽轮机工作效率被降低。 3 电厂汽轮机运行优化措施 3.1控制汽轮机凝结器运行的状态 当凝结器处于理想的真实状态下时,汽轮机也能够达到最为理想的工作状态。这种情况下汽轮机运行效率会大幅度提升,而且锅炉消耗的煤量也会减少,有利于汽轮机经济效益水平的提高,对汽轮机使用寿命的延长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为了能够保证汽轮机凝结器具备理想的真实状态,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在汽轮机运行过程中,通常每隔十天左右要对其真实封闭性进行试验,日常运行中经常对汽轮机凝结器进行检修,看其是否存在泄漏,一旦发现封闭性达不到具体要求的情况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处理。其次,经常检查射水泵的运行现状,并对射水泵水箱的水位进行观察,确保其与实际要求相符。在具体运行过程中,还要借助于自动化控制设备来对射水泵水箱内的水温进行控制,使其保持在规定的温度范围之内。最后,对于循环水的水质要进行有效控制,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查,对于凝结器产生水垢时,要及时对水垢进行清理,避免水垢存在影响凝结器的运行效率。 3.2完善汽轮机的启动和暂停装置 能源的损耗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汽轮机的启动装置所决定的,当汽轮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启动时的参数由其工作时的主要曲线参考值进行。在起动机运行时,要保障机体自身的主压力数值稳定,先旁压以确定数汽轮机数值为2.8MPa,然后,在汽轮机体内真空压值确定的范围内,进行开启真空门的操作措施。这样便会让汽轮机运行中所产生的蒸汽值和运行速度大大提高。 3.3 汽轮机资金投入的优化 除去设备现存问题以及相关的优化,对于大部分的电厂汽轮机,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资金的不足。如果想要促进电厂的发展,一定需要加大对发电厂汽轮机组的资金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引进先进的汽轮机技术以及相关设备、科学有效的汽轮机检修体系等,并且能够有充足的资金对员工进行汽轮机相关技术的职业素质培养,提高整个电厂的工作效率。 3.4 调节汽轮机配汽方式 通常传统的汽轮机复合型的配汽方式是在额定功率以上有较好的效果,而在低负荷的情况下,其弊端也较为明显。也是由于蒸汽压力的变化,使得瞬间的热量损失较大。所以三阀式的调节也逐渐凸显优势。汽轮机配汽方式的转变,有效的调节了负荷作用,传统的复合型配汽方式,其瞬间热损较大,同时对调节级强度要求较高,增加了汽轮机组整体机械运行的负担。通过三阀式调节,减轻了调节级强度的负荷,从而实现节能。与此同时要注意阀点密封性维护,也是降低损耗的有效方法。 3.5 定期清理高压管道 水温的调节优化锅炉大小和燃料的充足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水温不高时需要大量的燃料来进行加热,同时加温也产生了大量的浓

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措施

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措施 1.财政支出结构的涵义 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在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所占的比重。它不仅反映了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以及政府职能和公共政策的重点,更是国家调节经济与社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政策工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开始从功能型向管理型、技术型转变。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省份,经济总量较小结构不尽合理导致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地方财力薄弱,加强财政支出管理、优化支出结构、配置好有限的财政资金具有特殊意义。 2.影响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因素 2.1社会经济增长 财政支出结构合理的预期目标应该与经济增长正相关。许多学者经过研究后,发现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财政支出项目之间,对经济增长相关性存在差异。但是也普遍认为,维持性的行政性支出与经济增长负相关,经济性和公共性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因此,在安排财政支出总量和项目支出结构时,应高度关注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程度,适时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才能达到促进经济的较快增长。 2.2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当前公共财政职能“越位”和“缺位”并存,致使经济运行、社会发展等存在诸多不和谐。公共财政最为重要的职责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而社会事业发展离不开教育、卫生、科技、体育、文化、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这些方面投入大都具有公共特性,在财力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应突出重点,尽可能多地将财政资金满足这些社会事业的需要,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提高公民的幸福指数。 3.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措施 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建立的财政收支活动的一种新机制和新体制。合理界定政府间职能和财政关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科学合理安排财政资源,具体如下: 3.1科学合理确定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的界定是影响财政支出效率的根本因素,因此,要实现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界定各级政府的职能,在此基础上确定财政支出范围,科学确定的政府职能前提下,财政支出范围就会确定到正确的领域。确

系统服务优化方案

Windows XP系统服务优化最佳方案 Alerter 微软: 通知选取的使用者及计算机系统管理警示。如果停止这个服务,使用系统管理警示的程序将不会收到通知。如果禁用这个服务,所有依存于它的服务将无法启动。 补充: 一般家用计算机根本不需要传送或接收计算机系统管理来的警示(Administrative Alerts),除非你的计算机用在局域网络上 建议: 禁用 Application Layer Gateway Service 微软: 提供因特网联机共享和因特网联机防火墙的第三方通讯协议插件的支持 补充: 如果你不使用因特网联机共享(ICS) 提供多台计算机的因特网存取和因特网联机防火墙(ICF) 软件你可以关掉 建议: 禁用 Application Management (应用程序管理) 微软: 提供指派、发行、以及移除的软件安装服务。 补充: 如上说的软件安装变更的服务 建议: 手动 Automatic Updates 微软: 启用重要Windows 更新的下载及安装。如果禁用此服务,可以手动的从Windows Update 网站上更新操作系统。 补充: 允许Windows 于背景自动联机之下,到Microsoft Servers 自动检查和下载更新修补程序 建议: 禁用 Background Intelligent Transfer Service 微软: 使用闲置的网络频宽来传输数据。

补充: 经由Via HTTP1.1 在背景传输资料的,例如Windows Update 就是以此为工作之一 建议: 禁用 ClipBook (剪贴簿) 微软: 启用剪贴簿检视器以储存信息并与远程计算机共享。如果这个服务被停止,剪贴簿检视器将无法与远程计算机共享信息。如果这个服务被禁用,任何明确依存于它的服务将无法启动。 补充: 把剪贴簿内的信息和其它台计算机分享,一般家用计算机根本用不到 建议: 禁用 COM+ Event System (COM+ 事件系统) 微软: 支持「系统事件通知服务(SENS)」,它可让事件自动分散到订阅的COM 组件。如果服务被停止,SENS 会关闭,并无法提供登入及注销通知。如果此服务被禁用,任何明显依存它的服务都无法启动。 补充: 有些程序可能用到COM+ 组件,像BootVis 的optimize system 应用,如事件检视器内显示的DCOM 没有启用 依存: Remote Procedure Call (RPC) 和System Event Notification 建议: 手动 COM+ System Application 微软: 管理COM+ 组件的设定及追踪。如果停止此服务,大部分的COM+ 组件将无法适当?#092;作。如果此服务被禁用,任何明确依存它的服务将无法启动。 补充: 如果COM+ Event System 是一台车,那么COM+ System Application 就是司机,如事件检视器内显示的DCOM 没有启用 依存: Remote Procedure Call (RPC) 建议: 手动 Computer Browser (计算机浏览器) 微软: 维护网络上更新的计算机清单,并将这个清单提供给做为浏览器的计算机。如果停止这个服务,这个清单将不会被更新或维护。如果禁用这个服务,所有依存于它的服务将无法启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