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文语境教学在语文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下文语境教学在语文教学设计中的运用孔凡成教授
先抛一个问题,如果让我们用语境教学设计的方法来设计《师说》《背影》等课的教案,我们该怎么做?
为此,我们今天来交流一下语境教学设计方法之一——上下文设计法
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什么叫语境、语境教学。

语境教学是为了提升学生在特定语境中所需的具体的语文能力,而运用语境理论来指导教师教语文和学生学语文的教学。

这里先说说语境。

狭义的语境又称语言环境,即上下文,指语言符号间的关系。

《邱少云》中:有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熄灭。

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

这里的“才”不同意思是由上下文造成的。

广义的语境指言语交际环境,即与具体的言语行为密切联系的、同言语交际过程相始终的、对言语交际活动有重要影响的条件和背景。

我们这里的“语境”使用的是广义的语境概念。

这里的语境和小学语文情境中的情境不是一个意思.李吉林先生所说的“情境”,指教师人为创设、优化了的“渗透着教育者意图的”典型场景,具有再创性、形象性、典型性、情感性等特点,来源于古代文论中的“情境”,强调艺术化,特别喜欢通过音乐、美术、戏剧等手段来创设,不一定具有交际性特征。

语境大致包括以下几类:
上下文语境。

包括语体、风格(王希杰)、题旨;篇章语境、段落语境、句子语境、词组语境;语音上下文、语词上下文、语法上下文、语义上下文;前言后语等。

情景语境即言语交际现场,包括交际目的、交际对象、交际关系、话题、角色、时间、地点、场景;处境、心情;附着符号束(包括声调、语调、语气、停顿、体态语言、穿着打扮、随身教具)等因素。

课堂上,课堂交际目的即教学目标,交际对象即师生双方,交际关系即师生、生生关系。

孙双金《白杨》
师:课文仅仅写的是白杨树吗?
生:不是的,还写了爸爸。

师:课文赞扬了爸爸的什么精神?
生:赞扬了爸爸服从需要、扎根边疆的精神;赞扬了爸爸教育子女扎根边疆的感人精神。

师:边疆建设者仅仅是爸爸一人吗?赞扬爸爸实际就是赞扬什么人?
生:实际上是赞扬许许多多的边疆建设者。

师:对呀,有多少边疆创业者,他们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祖国的边疆建设事业者,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次来成都的新疆代表队14人中就有13人是从别的地区到新疆去的。

新疆有许许多多的白杨树,台下有许许多多的白杨树,我们台上也有白杨,是谁呀?
生:我们,我们就是小白杨,树!(脸露微笑)
师:对,你们就是小白杨,我相信你们这些小白杨也一定会长成高大挺秀的大白杨,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
执教者善于从现场捕捉到相关情景语境因素,并适时加以运用。

在台下听课的老师中,新疆代表队14人中就有13人是从别的地区到新疆去的,这一情形恰与《白杨》一文所赞颂的支援边疆建设、扎根边疆生活的内容相似。

孙老师在教学中点到这一点,很容易使学生感动,受到教育,并引起台下的老师产生深深的共鸣。

如果不是巧妙地捕捉课堂语境这一因素,那么这里的认知升华恐怕就不那么自然,不那么水到渠成了。

由此可见,恰当捕捉现场语境因素的重要。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第一层意思是赞扬西湖美景。

第二层我们看荷、莲的文化意味就知道这里是赞友人林子方人格魅力。

第三层我们注意到在古代天、日指天子皇上。

接天的莲叶才无穷碧,映日的荷花才别样红。

当时林子方外放福州做官,作为友人和上司杨万里并不希望林子方离开都城。

因此我们就可以看出有劝留在都城的意味。

时林子方担任直阁秘书,杨万里任秘书少监,是林子方的上级兼好友,两人志同道合、互为知己。

后来,林子方被调离皇帝身边,赴任福州知府,林子方甚是高兴,自以为是仕途升迁。

杨万里则不这么想,认为林子方只有留在首都、留在皇帝身边才能有更大发展。

但话不能明说,于是就在送林子方赴福州时写下此诗,表面是借西湖美景来表达对朋友升迁的祝贺和送别的喜悦,实则是暗劝告林子方不要去福州。

当然,林子方兴致勃勃,杨万里也不能泼冷水,只好通这种方式暗示了。

我们来看虚拟语境。

为达成某种目的,在情景语境基础上,通过虚拟、想象的方式,如语言虚拟、表演虚拟的方式来创造的某种假定的环境就是虚拟语境。

于永正《草》复习巩固阶段
师:小朋友,放学回家谁愿意背给奶奶听?(指一名学生到前边来)现在我当你奶奶。

你奶奶没有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

生:奶奶,我背首古诗给你听听好吗?
师:好!背什么古诗?什么时候学的?
生:背《草》。

今天上午刚学的。

师:那么多的花儿不写,干吗写草哇?
生:(一愣)嗯,因为……因为草很顽强,野火把它的叶子烧光了,可第二年又长出了新芽!
师:噢,我明白了。

背吧!(生背)
师:“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生:这句诗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众笑)
生:不是“一岁一窟窿”,“是一岁一枯荣”。

枯,就是干枯;荣,就是茂盛。

春天和夏天,草长得很茂盛,到了冬天,就干枯了。

师:后面两句我听懂了。

你看俺孙女多有能耐!(众大笑)小小年纪就会背古诗!奶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哪有钱上学啊!(众大笑)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小朋友,放学回家后请把《草》这首古诗背给家里人听。

这里就创造了一个虚拟语境。

在该案例中,于老师就是通过虚拟语境的方式进行教学的,通过扮演奶奶检查学习效果的。

他首先问:“谁愿意背给奶奶听?”这就考虑到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而不是强人所难;接着说:“现在我当你奶奶。

你奶奶没有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

”点明了学生(虚拟语境中的孙女)的交际对象的文化水平和生理特点,要求学生(孙女)要意识到交际对象的这两方面因素对“奶奶”和“学生”(孙女)的影响和制约,这就为下文中奶奶的一系列提问和学生(孙女)的必须回答提供了合理解释,显得真实自然。

就是鼓励,于老师在创设的虚拟语境中说:“你看俺孙女多有能耐!”完全是一种生活化的语言,十分符合虚拟语境中的人物身份。

这样,虚拟的语境更具交际性,更符合实际需要,并始终指向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现在来看看认知语境。

包括言语表达者和接受者已有的知识、经历、思想、身份、文化程度、性格、修养等。

认知语境即师生双方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

如霍懋征老师在指导学习《飞夺泸定桥》前,复习学生已学过的毛泽东写的《七律•长征》,当学生将“大渡桥横铁索寒”与“飞夺泸定桥”联系起来后,学生很快就能够明白《飞夺泸定桥》一文的主旨和主要内容。

再谈谈语境功能。

语境功能多样。

作为教学研究者,能够把握住语境的解释功能和制约功能即可。

制约功能指语境对于语言应用所起的限制作用,要求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必须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恰当的言语表达形式进行交际。

解释功能是针对读者、听话人而言的,指语境对于言语活动中的某些语言现象的解释和说明能力,特别是对会话含义及模糊意义具有强大的解释和说明功能。

在语境理论基础上,形成语境教学理论。

语境教学指在语文教学中,利用语境因素来引导教师教与学生学,以期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种教学形态。

这里的语境和小学语文情境中的情境不是一个意思.李吉林先生所说的“情境”,指教师人为创设、优化了的“渗透着教育者意图的”典型场景,具有再创性、形象性、典型性、情感性等特点,来源于古代文论中的“情境”,强调艺术化,特别喜欢通过音乐、美术、戏剧等手段来创设,不一定具有交际性特征。

两者有相容的地方,大而言之,李吉林的情境是语境的一种类型,与虚拟语境相当。

语境教学实施需要掌握的规律和做法很多。

本次我们只能讲其中的一两个问题。

首先说说语境教学的目标。

语境教学视野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即言语交际能力。

思想教育不是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

有人认为,语境教学目标如此定位容易忽视思想教育。

这种看法是不对的。

在语境教学中,不是有没有、要不要思想教育的问题,而是思想教育如何定位,进行什么样的思想教育和如何进行思想教育的问题。

在语境教学中,思想教育不是语文教学目标,而是语文能力形成过程中附带的效果。

思想教育应该隐性化,潜隐于语文能力的形成过程中。

当然,如果非要将思想教育确立为语境教学目标,建议将语文能力目标作为显性目标,思想教育作为隐性目标。

无论如何,不能让思想教育目标独立,坐大。

否则,语文就不成为语文了。

语文知识的学习是实现语用能力目的的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语用能力目的的“附带的效果”开发学生智力是实现语用能力目的的心理前提,提高审美
能力已经内在的包含在语用能力的内涵之中。

——李海林:《言语教学论》强调语境就指向着语文能力。

举个例子:一味强调思想教育就很可笑。

《燕子》教学片断
师:现在我们对课文比较清楚,写燕子模样的美,在美的春天里赶来,然后写了飞行的美,我们想想,课文为什么把燕子写得这么美?
(学生回答有困难)
师:(启发)如果写狐狸怎么不把狐狸写得很美?
生:(领悟)因为燕子是益鸟。

师:对,燕子是益鸟,我们要爱燕子,不仅要爱燕子,还要爱一切的益鸟。

这里教者通过为什么不写狐狸这一问题来引导出燕子是益鸟,就是一种错误。

首先,益兽、益鸟是从人的道德伦理角度加以评议的,动物本身无所谓善恶的。

其次,就算可以从人的伦理道德角度去评论动物,也不能说狐狸就一定是坏东西。

狐狸本身也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一环,如三江源鼠患成灾,就与吃田鼠的狐狸少密切相关。

再次,拿燕子和狐狸比较本身就不伦不类。

最后,不能将寓言中所学到的狐狸的不良品性定势化,限制学生的思维视野。

每一门课程都有思想教育,但不能说思想教育是目标。

再举一例:
《桂林山水》教学
师:假如我们现在到了桂林,登上拔地而起的奇峰。

看到这儿山青水秀,我们想说一句什么话?
生:这儿的山水真美啊!
生: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果真是这样。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

师:这时你们只想到桂林的山水吗?我们的祖国很大,像桂林这样的山水各地都有。

我们看到桂林山水,就会想到祖国的山山水水……
山水美景和热爱祖国之间并不存在线性逻辑。

两者之间没有内定的逻辑关系。

山水美景是否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否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这要看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心境。

否则就要闹笑话。

比如一位教师教巴金的《海上日出》,认为文中所写的壮景反映了作者的爱国情怀。

其实,《海上日出》是巴金先生在1927年从上海乘船赴巴黎留学期间所写的向兄长报告的旅程见闻而已。

这里的“海上”是指红海上,并非中国海上呵,又怎么能见景就以为表达了爱国主义精神?
在《桂林山水》教学中,教者为了让学生受到爱国思想教育,又做了一个练习:“山水”的同义词有哪些?可以加上哪些词儿组成词组。

你能从这些词组选出一组造句,用来赞美祖国的锦绣河山吗?比如陈述句、感叹句,为了强调也可用反问句。

其实录过程为:
师:……“山水”又可以怎么说?
……
师:这些词可以和哪些形容词搭配来表示祖国山河的美?
……
师:谁能从中选一个词组,说一句话表示祖国山河的美?
生:祖国的河山多壮美!
师:改成感叹句会吗?
生:祖国的河山多壮丽啊!
师:再加重语气,改成反问句,会吗?
生:祖国的河山这么美,我能不爱吗?
师:学习了桂林山水,我们知道祖国山河秀丽,更加深了我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还需要指出的是,学生造的句子“祖国的河山多壮美”已经是感叹句了,教师依然还问学生“改成感叹句会吗”,有点画蛇添足。

不过,想一想教者意在强化思想教育,让学生说出“祖国的河山多壮丽啊!”这样的句子,似乎也就可以理解了。

因此,在语境教学视野,语文教学目标就是培养语文能力,而不是别的。

在语境教学视野,语文教学目标要求做到具体、精当、针对性强。

看一个例子,大家看怎么改?
分析《狐狸和乌鸦》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8个生字,认读7个字。

能初步认识课文中的一类和二类生字。

2.能看拼音熟练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习惯。

3. 朗读课文, 培养同学们针对课文内容参加讨论,发表见解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理解、感悟课文,体验情感。

2.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排演课本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充分利用彩色插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2.通过讨论展开想象,知道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

看看这一课目标真多!有的非常抽象,希望一篇课文达成这么多目标。

有的实现主体不是学生。

分析《狐狸和乌鸦》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认读7个字。

能初步认识课文中的一类和二类生字。

2.能看拼音熟练的朗读课文,知道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

写成以上两条,是否更妥当些?
语境教学目标强调是语文,而非其他的;强调是这一课的,而非抽象的。

以上我们说的是语境教学目标。

依此,我们就会发现语文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了。

以下,我们来谈谈上下文教学设计问题
上下文设计法是运用上下文理论来编制语文教案的一种方法,是语境设计法中的一种。

上下文设计法法运用范围十分广泛。

具体表现在各类能力的培养和各种类型的语文教学中。

1、贯穿于各种能力培养的设计中
在口语交际、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中,都要用到上下文设计法。

特别是在阅读能力培养中,在词句、语段和语篇含义的理解,词语读音的确定,语法结构的判断,朗读的推敲,病句的修改以及有意识记的训练中,都可以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其基本训练思路。

2.贯穿于语文教学设计的各种类型中(1)识字教学设计。

可以根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进行分散识字教学设计。

如在初读课文时,认识生字;在精读课文时,理解生字词;在复读课文时,学写生字词。

在写字教学中,可以将生字融于词语、短语、句子的训练中,采用组词、填空、选择、改错及造句等形式学写生字,而不是脱离上下文语境单一布置抄写生字。

(2)阅读教学设计。

设计时强调要熟悉整篇课文,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再具体学习课文,做到课文不熟不开讲;指导学生学会整体感知,联系文章的整体来体会词句的意思,努力把词语放在特定的上下文中,根据特定的语义场解词、释句。

(3)写作教学设计。

教师首先要分清语体,根据语体的有关要求来决定和选择文体、话题及用语风格,然后再选择素材、结构方式及表现手段,最后还要注意语音的上下文、语词的上下文、语法的上下文、语段的上下文和篇章的上下文的前后制约作用,恰当选词择句,避免前后矛盾和不协调。

(三)上下文设计法与教材研读
可以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备课策略,做到瞻前顾后,新旧联系,从整体到局部,了解整套,把握全册,掌握单元,吃透各课;再从部分到整体,反复理解,不断升华。

(四)上下文设计法与课堂结构设计
1.总分总结构
总分总结构有整体感知、细读深化和复读巩固三个环节组成。

这三个环节体现了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的设计策略。

其中整体感知要求从整体上对课文有个宏观的初步认识,为细读深化联系整体奠定基础;细读深化从上下文出发,对该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学习;复读巩固从整体出发,深化对文章整体的认识。

从整体感知到细读深化是自上而下,从细读深化到复读巩固是自下而上,因而采用这种阅读结构方式效果较好。

作文教学有交际语境写作教学理论
(1)标准形态
教学结构表现为整体感知、细读深化和复读巩固三个环节。

如于永正的《草》。

(2)总分形态
教学结构表现为整体感知、细读深化。

如于永正的《月光曲》教学。

(3)分总形态
教学由部分到整体,体现出刘勰《文心雕龙》中的“因字而生句,积句而为章,积章而成篇”的精神。

如刘须锦老师设计《金蝉脱壳》第一课时:首先是读写生字,因词连句。

读写9个生字,组词,在书上画出这9个生字词。

接着,熟读词语,因词连句。

画出9个词语相关句子,熟读,并背诵这些句子。

再巧用熟句,连句成文。

将相关句子归类,相机渗透逻辑分段,整体感知课文。

最后,呼应语词,概说课文。

对照生字,说说课文主要写什么。

2.散点聚焦式(焦点辐射式)
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各种教学内容向文中某一核心点聚焦;围绕文中一点,联系文中的其他部分内容,向其他内容辐射延伸。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一句话:
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
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可以围绕这一点运用散点聚焦式(焦点辐射式)来设计教案。

(五)上下文设计艺术
1.上下文隐现法指先采用隔断上文或下文的方法,将后面一部分内容暂时隐去,再根据要求逐步呈现下文的方法。

2.延后法指教师有意识地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作滞后处理,在学到相关部分时或者学完课文后,再来引导学生回答相关问题。

这样做便于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够联系全文,避免断章取义。

3.回望法指教师在学习相关段落或重点语句以及文眼时,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相关语段,指导朗读,理解语段。

4.瞻前顾后法指在设计理解相关文句时,既联系上文,也联系下文。

5.补充原文法
针对小学语文课文很多是节选这一现象,有意识地补充原文相关内容,或者是节选的前文,或者是节选部分中删去的内容,或者是节选的后文,从而深化学生认识。

以上是上下文设计法基本理论
我们来例子谈。

比如《师说》,有人认为中心是古之学者必有师,主题是尊师重教,你认为合理吗?第三节究竟是写“圣人无常师”还是“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里的“是故”究竟是释为“因此”还是释为“这原因(是)”?
面对这些问题,只要从上下文出发,就可以轻松解决。

如对该文的主旨,结合上下文可知,第一节是论证“古之学者必有师”,第二节则指向现实,对当时盛行的不愿从师现象给予尖锐批评,第三节写孔子从师情况,第四节介绍当代学子李蟠从师情况,说明写作缘由。

很明显,“古之学者必有师”不能涵盖各节内容,而且第二、第四节内容并不是以今衬古。

因此,本文主旨只能是“学者必有师”。

与此相关,有人说本文阐述了尊师重道的观点,这说法也不准确。

原因是全文论述的是要从师而非要尊师。

说重道,不能说文中没有这样的意思,但不是重点。

“尊师重道”的观点就失去了文本依据。

关于第三节的论点,很明显,文本的一、二、四节主要谈的是要从师,根据上下文,第三节不可能另辟主题,谈别的话题。

事实上,第三节首句就点出“圣人无常师”,接着从事例、引言两方面证明并对事例进行分析。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则是对“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却仍能为孔子之师现象的解释,其后的“如是而已”更是从语气上证明了这一点。

之所以有人认为该节论点是“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而不是“圣人无常师”,一是由于没有将该节放到上下文中分析,二是将“是故”的理解狭隘化,以为是一个固定用法的词语,而不是两个词。

事实上,无论是《辞海》,还是《辞源》,“是故”都没有作为一个词收入。

这表明“是故”本是两个词,“是”可释为代词“这”,“故”可释为“原因”,“是故”即可解释为“这原因(是)”。

值得注意的是,“故”还是先秦的逻辑术语,指事物的原因、条件,也指推理论证中的根据、理由。

以上说的是上下文设计法在课文读解中的运用。

至于教学内容设计我们还可以根据课文文体特点和选文功能角度来确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