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九单元 第三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能量流动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https://img.taocdn.com/s3/m/b43fc1d35f0e7cd1842536f7.png)
知识梳理 考能诊断
考点二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③光能射入量=_生__产__者__固__定__量__+反射量。 ④生产者同化量=流经生态系统总能量≠各营养级同化 量总和。 ⑤粪便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⑥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 量)×100%。 (2)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其原因 ①单向流动。 a.能量流动是沿_食__物__链__进行的,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 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不可逆转的。
此食物网共有9条食物 链,故A错误;硅藻是 生产者但不是分解者, 故B错误;磷虾在不同 食物链上都处于第二营 养级,故C正确;生产 者遭到破坏对该食物网 影响最大,故D错误。
题组二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分析
题组设计 解题技法
食物链(网)中各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变动 (1)处于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生物减少的情况: 第一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减少会导致其他生物数量都减少,即出现 连锁反应,因为第一营养级生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 源。 (2)“天敌”减少的情况: “天敌”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增加。但随着其数量的增加,种内 斗争加剧,种群密度下降,直到趋于稳定,但最终结果比原来数 量要大。
题组设计 解题技法
题组二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分析
(3)“中间”营养级生物减少的情况:如图所示食物网中,青蛙突然 减少,则以它为食的蛇也将减少,鹰就要过多地捕食兔和食草 鸟,从而导致兔、食草鸟减少。因为鹰不只捕食蛇一种生物,它 可依靠其他食物来源来维持其数量基本不变。
(4)特殊情况: 在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而大量减少时,对另一 种生物的影响沿不同的路线分析得出的结果不同时,应以中 间环节少的为分析依据。
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件 9.3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
![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件 9.3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https://img.taocdn.com/s3/m/0abf3965b52acfc789ebc9db.png)
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考纲要求]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
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
内容索引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结构考点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矫正易错强记长句重温高考演练模拟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概述(1)概念:生态系统是由与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范围: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3)结构:由和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
(4)功能:进行。
1.生态系统的概述(1)概念:生态系统是由与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范围: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3)结构:由和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
(4)功能:进行。
生物群落无机环境生物圈组成成分营养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1)各成分的作用及地位项目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实例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异养生物,主要是动物主要是营_____生活的细菌和真菌(1)各成分的作用及地位项目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实例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异养生物,主要是动物主要是营_____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自养腐生作用生物群落中物质和能量的根本来源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将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解动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地位__生态系统的_____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分作用生物群落中物质和能量的根本来源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将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解动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地位__生态系统的_____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分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遗体和动物的排泄物基石和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消费者生产者分解者生产者分解者和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
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附录:生物学四大基本观点 (共12张PPT)
![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附录:生物学四大基本观点 (共1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80be788dd88d0d233d46af9.png)
(4)组织、器官、系统、种群水平的结构与功能的适应 种群的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结构特点是与其繁殖和基因自由交流的功能相 适应的;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形式,也是物种繁殖的单位、生物进化的单位, 它的年龄组成、性别比例是与其繁殖功能密切相关。 (5)群落水平的结构与功能的适应。 (6)生态系统水平的结构与功能的适应 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部分组成, 还包括它的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这些结构是与其三方面的 功能相适应的。这三方面的基本功能是指: 信息传递、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三 生物体的局部与整体相适应的观点 例如,根吸收的水分可以用于光合作用和有关的代谢活动,就可以保证植物 体整体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如果没有根吸收水分,也就没有了植物体的整 体的代谢活动的顺利进行,反过来,植物根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物要靠叶的 光合作用合成,还要通过茎的运输才能到达根部被根利用,才能保证根的正 常生命活动,这就体现了植物的根与植物体的整体之间是相适应的。再如, 如果将植物的树皮进行环剥,破坏了茎的运输功能,植物体就要面临死亡;
(2)亚显微水平的结构与功能的适应 细胞的各种亚显微结构均是与功能相适应的。如内质网膜在细胞中的广泛分 布是与其功能适应的;线粒体的亚显微结构是与其有氧呼吸的功能相适应 的;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是与其进行光合作用的功能相适应的,叶绿体的类 囊体薄膜上分布有色素和与光反应有关的各种酶,可以吸收光能保证光反应 的进行,基质中存在着与暗反应有关的酶,可以使暗反应在基质中进行。
(3)显微水平的结构与功能的适应 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的结构与功能也是相适应 的。例如各种分泌细胞含有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肌肉细胞含有大量的 线粒体;再如神经元的结构与它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功能是相适应 的。感觉神经元的树突末端 (即感觉神经末梢 )可以感受刺激,并可以向轴突 构成的运动神经纤维传导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的传导还与髓鞘细胞的功能有 关,它可以起到绝缘的功能,避免神经纤维之间的相互干扰。红细胞的形态 结构是与其运输氧气的功能相适应的。首先从数量来看,血细胞中它的数量 最多,能输送大量的氧气。从形态上来看,两面凹的圆饼状使它的表面积增
2018届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第9单元第4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2018届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第9单元第4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d9dd9de4700abb68a982fbfd.png)
高三一轮总复习
【解析】
(1) 设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 x , 则 x × a×20% + x × (1 -
a)×20%×20%=m,求得 x=25m/(4a+1)。(2)由于本设问涉及能量来源调整, 可采用逆推法。即 m×a÷20%+m×(1-a)÷ 20%÷ 20%=25m-20ma。
【答案】 (1)25m/(4a+1) (2)25m-20ma
高三一轮总复习
考 点 一
真 题 验 收
第4讲
考 点 二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课 时 分 层 训 练
高三一轮总复习 考点一| 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1.能量流动的四个环节
源头:太阳能 输入 —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
固定的太阳能
⇩
途径: 食物链和食物网 传递 — 形式:有机物中的 化学能
递减
每一阶含 每一营养级生物所 每一营养级生物个 每一营养级生物的 义 含能量的多少 体的数目 总生物量
高三一轮总复习
视角___1 考查能量流动过程分析 1.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 (其中 W1 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 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高三一轮总复习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 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D1/W1 C.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A2+B2+C2) 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高三一轮总复习
②定量定时: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去路可有四 条: a.自身呼吸消耗;b.流入下一营养级;c.被分解者分解利用;d.未利用,即 未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被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如果是以年为单位研究, 这部分的能量将保留到下一年,因此“未利用”是指在有限的时间“还没来得 及被利用的能量”。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章 生物与环境 第3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课件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章 生物与环境 第3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7cc9c2955270722182ef70d.png)
能出现不同概念上的重合,如蛇与猫头鹰,二者之间既有捕食
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③生物种类与食物网的复杂程度: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
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类,而并非取决于生物数量。
K12课件
10
题组一 考点诊断
(1) 河流 中所 有 的 生物 和 底 泥共 同 组 成河 流 生 态系 统 。
(2012·高考海南卷)( )Fra bibliotekK12课件
14
解析:选 C。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但不一定都可以进行 光合作用,如硝化细菌,其进行的是化能合成作用;动物不一 定都是消费者,如蚯蚓属于分解者;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是 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它们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让 有机物返回无机环境;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阳光、热 能、水、空气、无机盐等,细菌是生物,不属于非生物的物质 和能量。
K12课件
16
解析:选 B。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属于分解者;分解者分解动 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只能供给分解者自身的生命活动的 需要;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如营腐生生活的动物也属于 分解者,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营寄生生活的细菌属于 消费者,自养型的细菌属于生产者。
K12课件
17
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判断关键
(5)组成消费者的各种元素返回无机环境都需经分解者的分 解作用。(2015·青岛期末)( )
(6)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 间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2012·高考浙江卷)( )
(7)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2008·高考重庆 卷)( )
K12课件
12
(8)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上看,蓝藻处于第一营养级。 (2008·高考北京卷)( )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讲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课件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讲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cde998a69dc5022aaea005b.png)
1.(2017·黑龙江实验中学模拟)关于生态系统组
成成分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凡是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 ②凡是细菌、真
菌都是分解者 ③绿色植物都是生产者 ④异
养型生物都是分解者 ⑤动物不都是消费者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1.(2017·黑龙江实验中学模拟)关于生态系统组
成成分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成成分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C )
①凡是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 ②凡是细菌、真
菌都是分解者 ③绿色植物都是生产者 ④异
养型生物都是分解者 ⑤动物不都是消费者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解析
答案
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
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
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
量,故凡是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
生态系统的结构 [基础突破——抓基础,自主学习]
1.组成成分
成分
范畴
作用
非生物的物 阳光 、热能、 水 、空 生物群落中物质和能量的根本
质和能量 气、无机盐等
来源
生产者
自养生物,主要是 绿色植物
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 ,把光 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 从而可以被生物所利用
成分 消费者
分解者
范畴
真菌才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
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
了物质的循环,如硝化细菌就是生
产者,②错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
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所
以都是生产者,③正确;消费者和
分解者都是异养型生物,④错误;
动物不都是消费者,有些动物如蚯
蚓营腐生生活,是分解者,⑤正确。
2018高考生物全国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2018高考生物全国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b5e316e62cc58bd63186bda8.png)
(1)植物≠生产者:蓝藻是原核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而菟
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2)动物≠消费者:秃鹫、蚯蚓、原生动物等以动植物遗体为食的腐生动
物属于分解者。
(3)细菌≠分解者: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是自养型生物,属于生产者;寄生 细菌属于消费者;腐生细菌属于分解者。
题组例练
题组一 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范畴及作用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D
分类例练 提炼方法
)
A.生产者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绿色植物
B.消费者是指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的动物 C.分解者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微生物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生态系统的各种非生物的部分
解析: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 成分,包括光能自养型生物(如绿色植物)和化能自养型生物(如硝化 细菌);动物不都是消费者,少数动物是分解者,如蚯蚓;营腐生生活的 微生物属于分解者,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属于消费者,如结核杆菌等, 还有些属于生产者,如硝化细菌、蓝藻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 生态系统的各种非生物的部分。
2.食物网 (1)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 食物链 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的 营养结构。
4.(2016·河北唐山月考)如图是生态系统成分的关系图,下列对a、b、c所 代表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B.a中全是异养型真核生物 C.c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
A ) A.b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生物
D.a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一旦遭到破坏,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
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 者和分解者。从箭头的方向上分析,a的物质和能量来自b,并可传递给 c,所以a是消费者,b是生产者,c是分解者。生产者大多数是光能自养 型的真核生物——绿色植物,但也有化能自养型的原核生物——硝化 细菌等。消费者都是异养型,但并不都是真核生物,如根瘤菌属于消费 者,但属于原核生物;细菌中有很多都属于寄生菌类,属于消费者。分 解者除了有腐生细菌和真菌外,还有腐生动物,如蚯蚓、蜣螂等。生态 系统的基石是b(生产者)。
2018版高考生物(全国)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9单元第3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含答案
![2018版高考生物(全国)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9单元第3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d254fd6edb6f1afe001fca.png)
第3讲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考纲要求全国课标卷五年考频统计2018高考预期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2。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2013全国Ⅰ,T5,2014全国Ⅱ,T31(1)(2)2015全国Ⅱ,T4,2015全国Ⅱ,T31(2)2016全国乙,T5,2016全国乙,T5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常结合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命题考点1 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范围(1)概念:由________与它的__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范围:________。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无机环境:非生物的________。
(2)生物群落错误!错误!错误!①细菌和真菌a.生产者Ⅰ.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分②绿色植物b.消费者Ⅱ.生态系统的基石③动物c.分解者Ⅲ。
生态系统最活跃的部分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食物链①食物链的起点一定是______,后面的营养级是______。
②次级消费者在食物链中属于________营养级。
③食物链中体现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食物网:由于一种生物的食物来源可能来自______生物,且某种生物可能为______生物所食,所以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往往是由多种食物链交错而成,从而构成食物网。
答案:1.(1)生物群落无机环境(2)有大有小(3)生物圈2。
(1)物质和能量(2)①-c-Ⅰ②-a-Ⅱ③-b-Ⅲ3.(1)①生产者消费者②第三③捕食(2)多种多种[判断正误]1.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2.稻田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无机物以促进水稻的生长.(√)3.所有的生产者都是植物,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所有的细菌和真菌都是分解者。
(×)4.生态系统的结构指的就是食物链和食物网.(×)5.三级消费者在食物链中属于第四营养级。
(√)6.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微生物共同形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热图思考]如图表示某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共有几条食物链?请写出最长的食物链。
2018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3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
![2018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3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https://img.taocdn.com/s3/m/a940141eb14e852459fb5759.png)
诊断与思考
1.判断常考语句,澄清易混易错 (1)稻田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无机物以促进水稻的生 长( √ ) (2)所有的生产者都是植物,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所有的细菌和真菌 都是分解者 ( × ) (3)生态系统的结构指的就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 × ) (4)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 ( × )
探究命题方向
命题点一 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 1.(2016·襄阳四中高三周考 )中华灵芝,又名紫芝,是一种具有很高的药用 价值的珍贵真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答案 解析 A.紫芝是异养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B.紫芝能分解动植物残体,处于食物链的顶端 C.紫芝的药用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禁止采伐紫芝属于对生物多样性进行就地保护
考点一
梳理知识要点
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
(1)概念:由 生物群落 与它的 无机环境 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生态系统的类型: (将a~j按类型入座)
a.海洋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城市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e.农田生态系统 f.果园生态系统 g.冻原生态系统 h.淡水生态系统
主要指 动物等异 加快生态系统的 物质循环 ;对植物的传粉 、
消费者
养型生物
种子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
分解者
主要是营 腐生生 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 活的细菌和真菌 返回到无机环境中,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易错提醒 对生态系统生物成分认识的四个误区 误区 1: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蓝藻、硝化细菌等自养原核生物也是生 产者,应该说生产者包含绿色植物。 误区2:植物都是生产者: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误区 3:动物都是消费者:秃鹫、蚯蚓、蜣螂等以动、植物残体或排泄 物为食的腐食性动物属于分解者。 误区 4:细菌都是分解者: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寄生细 菌属于消费者。 (2)营养结构: 食物链和食物网 。
2018届 一轮复习人教版 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课件
![2018届 一轮复习人教版 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49d029eefdc8d376ee328d.png)
细菌都是分解者
人 教 版
动物都是消费者
蓝藻、硝化细菌等自养原核生物也是生产者,应 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 该说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植物都是生产者 菟丝子等一些寄生植物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返回导航
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2)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关系图解分析 ①先据双向箭头“ ”确定“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 “生产者”,再判断两者中有“3”个指出箭头的D为“生产 者”,有“3”个指入箭头的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最后
返回导航
生 物
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1.各组成成分的比较 比较 项目 组成内容 作用 生物同 化类型 地位
生 物
人 教 版
阳光、热能、空 非生物的 气、水分、无机 物质和能量 盐等
生产者 主要是绿色植 物,也包括化能 自养型微生物(如 硝化细菌)
为生物提供物质和能 量 ,是生物群落赖以 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 量;为消费者提供食 物和栖息场所
返回导航
生 物
人 教 版
必修三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食物链
人 教 版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生产者 ,后面的营养级是________ 消费者 。 ①食物链的起点一定是________
生产者
生 物
②次级消费者在食物链中属于______ 第三 营养级。 捕食 。 ③食物链中体现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多种 生物,且某种生物可 (2)食物网:由于一种生物的食物来源可能来自 ______ 多种 生物所食,所以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往往由多种食物链交错而 能为______ 成,从而构成食物网。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新人教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86c4ce431126edb6e1a103f.png)
第3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知识体系——定内容核心素养——定能力生命观念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及能量流动的过程,建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及生命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观理性思维①通过构建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模型,培养运用模型分析问题的能力②通过分析食物链(网)中各营养级生态的数量变动情况及能量流动过程图解,培养运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通过总结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形成学以致用,关注生产生活的态度1.生态系统的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周围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类型:(将a~j按类型入座)a.海洋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城市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e.农田生态系统f.果园生态系统g.冻原生态系统h.淡水生态系统i.荒漠生态系统j.人工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a、h陆地生态系统:b、d、g、i人工生态系统:c、e、f、j3.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方面,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
(1)组成成分成分范畴作用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量、水、空气、无机盐等生物群落中物质和能量的根本来源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从而可以被生物所利用消费者主要指动物等异养型生物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植物的传粉、种子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分解者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将动植物遗传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返回到无机环境中,供生产者重新利用(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①食物链A.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B.实例:C.表现形式: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最高营养级)。
D.营养级: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
a.植物(生产者):第一营养级b.动物所处营养级级别=消费者级别+1E.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通常不会逆转。
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2课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课件
![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2课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01da80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ac.png)
相互交错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1.生态系统中只有分解者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 )
2.“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泥巴中的藻类属
于第一营养级。
(√ )
3.食物网中两种生物间只能有一种种间关系。
(× )
4.生产者、分解者是联系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与生物群落的桥
梁,其中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2)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 ①c代表初__级__消__费__者__粪__便__中__的___能__量_。 ②流入第二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的能量的去向 d:自身呼吸作用散失。 e:用__于__生__长__、__发__育__和__繁__殖__等__生__命__活__动__的__能__量__。 i:次级消费者摄入。 f:遗体、残骸。
(3)“中间”营养级生物数量减少的情况,举例如下:
若青蛙突然减少,则以它为食的蛇将减少,鹰增加捕食兔和食草 鸟,从而导致兔、食草鸟减少,因鹰不只捕食蛇一种生物,它可以 依靠其他食物来源维持数量基本不变。
考向1| 生态系统的成分 1.(2022·四川成都模拟)有一种植物叫列当,茎嫩而肉质化,直立伸出地面, 偶有分枝,叶片退化为小鳞片,无叶绿素;无真正的根,只有吸盘吸附在豆 科、菊科、葫芦科等植物的根表,以短须状次生吸器与该类植物根部的维管束 相连。下列对该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生态系统中,列当属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B.列当与豆科、菊科、葫芦科等植物间为互利共生关系 C.列当的存在对豆科、菊科、葫芦科等植物的竞争者有利 D.列当进入一个新的群落后不会对该群落的演替产生影响
1234 5
A.流经阳澄湖该养殖区域的总能量为a B.植物到大闸蟹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b+2)×100% C.图中d代表大闸蟹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D.该区域由于有人工的管理,生态系统稳定性一定比自然区域高
年高考生物人教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九单元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讲课文档
![年高考生物人教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九单元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讲课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a9782ff763231126fdb1155.png)
■科学探究 如图为生态系统成分及结构关系图,依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甲 A、B 的生理过程依次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哪些成分共同构成生物群落?它们是否都参与食物链、 食物网的构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页,共95页。
(2)四种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相互关系及地位
第六页,共95页。
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食物链(捕食链) ①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 食物 关系形成的一种联 系。 ②特点:起点是生产者 ,为第一营养级;终点是最高营养级, 一般不会超过 5 个营养级。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
B.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
C.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只包含生产者与消费者两种成分
D.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第二十二页,共95页。
解析
答案
解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也可能是生产者,如能进行化 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A 错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是分 解者,B 错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指食物链和食物网,只包 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种成分,C 正确;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产 者,D 错误。 答案:C
(3)结构:由组成成分 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
(4)功能:进行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
第三页,共95页。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各成分的区别
成分
范畴
作用
非生物的 阳光 、热能、 水 、 生物群落中物质和能量的根
物质和能量 空气、无机盐等 本来源
2018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件: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018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件: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https://img.taocdn.com/s3/m/0927ba112cc58bd63086bd26.png)
-2-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一二三
目标导航
Z Z D 知识梳理 HISHISHULI
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典例透析
IANLITOUXI
一、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 统的能量流动。
-3-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目标导航
Z Z D 知识梳理 HISHISHULI
-6-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一二三
目标导航
Z Z D 知识梳理 HISHISHULI
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典例透析
IANLITOUXI
三、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在实践中的意义 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 的利用;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关系,使 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18-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一二三四
目标导航
Z Z D 知识梳理 HISHISHULI
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典例透析
IANLITOUXI
3.根据表格数据呈现的能量值构建食物链(网) 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 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 总量。
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典例透析
IANLITOUXI
一二三
二、能量流动的过程 1.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即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2.起点: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3.能量流动的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 4.能量流动的过程(以初级消费者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能量传递效率与能量利用效率的比较 ①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若以“营养 级 ”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10%~ 20%。计算 公式为能量传递效率= (下一营养级同化量/该营养级同化量 )×100%。 ②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体中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 或流入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 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 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因此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同时,生态 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 率越高。
(2)形成原因: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而
多种肉食性动物 所食。 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
(3)功能: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的渠道。 (4)特点: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 。
四、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概念理解 源头:太阳能 输入 —流经生态系统总能量:生产者 固定的太阳 能总量 ↓
2.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判断
(1)根据双向箭头 A
D 确定两者肯定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
(2)根据箭头指向判断各成分 ① A 有三个指出,应为生产者; ②D 有三个指入,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③B 和 C 一个为消费者,另一个为分解者,A(生产者)和 B 均指向 C,则 C 为分解者。
(3)消费者——生态系统最活跃的生物成分 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单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消费者不是 生态系统的必要成分,但消费者的存在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因此在 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4)分解者——物质循环中的关键成分 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无机物,归还给无机环境,是沟通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 的桥梁。植物同化的 CO2 等物质,大约 90%需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归还无 机环境,然后被生产者重新利用。因此从物质循环角度看,分解者在生态系 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录
CONTENTS
1 固考基 双基优化
第三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及其能量流动
2
析考点 核心探究 练考题 感悟考向
3
4
课后练 知能提升
[考纲展示] 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 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Ⅱ)
一统一整体。 2.范围: 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 3.结构: 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食物链和食物网)。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
[易混易错 · 辨析清] 关于能量流动的 2 个易混易错点 (1)生态系统中同化量和摄入量的比较 同化量为每一营养级通过摄食转化成自身有机物的能量,摄入量是消费者 摄入的能量,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的能量不属 于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它实际上与上一营养级的遗体、残骸一样,属于 上一营养级的能量。
下一营养级生物利用;被分解者利用;未被利用。
4.特点
5.研究意义 (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 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 向 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
[答题语句 · 要记牢 ]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 (食物链和食物网 )。 2.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3. 由于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是逐级递减的, 所以食物链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 4.太阳能经过生产者的固定进入生物群落,在食物链中以化学能的形式流动, 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特点。 6.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约为 10%~ 20%。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成分分析 [核心考点通关] 1.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的联系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的基础 如果没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物群落根本不可能存在。它是生态系统中 生物群落的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 (2)生产者——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①是沟通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的桥梁:唯一能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转变成 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的成分。 ②是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基础。 ③绿色植物的多样性和空间分布,决定一个生态系统的形成和结构的复杂程 度,决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大小。
2.生物群落 生产者 营养方式 物和蓝藻等 ②化能合成生物:硝化细 菌等 消费者 异养 大多数动物, 寄生 植物(如菟丝子)、 病毒 分解者 异养
自养
①光合自养生物:绿色植
生物类型
腐生细菌和真菌,
腐食动物
生产者 地位 生态系统的 基石
消费者 生态系统最活跃 的部分 ②帮助植物传粉 和传播种子 分
分解者 生态系统的关键成 将有机物分解为无 机物,供生产者重 新利用
①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①加快物质循环 作用 ②为消费者提供 食物和栖息场所
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食物链 (1)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 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2)实例
初级 二
次级 四
(3)表现形式: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 (最高营养 级 )。 (4)特点:生产者 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营养级不固定,一般不会超过 5 个营养级。 2.食物网 (1)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 构。
途径: 食物链和食物网 传递 — 有机物 中的化学能 形式:
↓ 转化 —太阳能→有机物中化学能→热能 ↓
形式:最终以 热能 形式散失 散失 — 过程:呼吸作用
2.第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动
热能 光合作用 流向下一营养级
3.消费者的能量流动
热能 同化量
用于生长 发育和繁殖
注意:最高营养级消费者的能量没有流向下一营养级这条途径。 (1)从上述图解可以得到: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 (2)在各营养级中,能量的几个去路:通过 呼吸作用 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