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

合集下载

高考一轮复习《第3讲: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及方式》课件完美版

高考一轮复习《第3讲: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及方式》课件完美版
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一
必修一
第3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及方式
第3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及方式
考点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考点2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 考点3 :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 考点4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
流动性 选择透过性 2020/9/22
2020/9/22
流动性 选择透过性 2020/9/22
0.1 g/ml 蔗糖 0.1 g/ml 葡萄糖
? ?
高考一轮复习《第3讲:物质跨膜运输 的实例 及方式 》课件 完美版
第3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及方式
考点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考点2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 考点3 :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 考点4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
高考一轮复习《第3讲:物质跨膜运输 的实例 及方式 》课件 完美版
细胞膜 相当于半透膜;
浓度差由外界溶液浓度与 细胞质
的浓度来体现。
(2)植物细胞的吸水 和失水 原生质层 相当于半透膜; 浓度差由外界溶液浓度与 细胞液 的浓度来体现。
原生质层(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
成熟的植物细胞
考原生点质4层:(观细胞察膜植+细物胞细质胞+液的泡膜质)壁分离及复原
三种植物的细胞放在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高考一轮复习《第3讲:物质跨膜运输 的实例 及方式 》课件 完美版

2.这一段介绍了怎样学习,也就是学习的要 素。荀 子认为 积累是 学习的 第一要 素,也 是学习 的根本 。学习 可以达 到奇妙 的效果 ,可以 “兴风 雨”“ 生蛟龙 ”。“ 神明自 得,圣 心备焉 ”从人 的角度 ,来说 学习的 效果。 接着运 用正反 对比的 手法来 说明积 累的效 果,体 现了荀 子文章 说理的 生动性 。

2018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

2018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
全透 小
细胞质
半透膜 大
(2)原理和现象。 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_失__水,发生_质__壁__ _分__离__现象。 ②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_吸__水,发生质___壁__ _分__离__的__复__原__现象。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原生质层与原生质体的区别? 原生质层是指植物细胞中,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 的细胞质组成,不包括细胞核和液泡内的细胞液。此结构仅存 在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
( D)
A.K+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 B.Na+进入细胞为被动运输 C.细胞内外的Na+梯度的建 立与钠-钾泵有关 D.糖分子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需要消耗ATP
总结: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_选___择_ 透过__性___膜,生物 膜的这一特性是活细胞的重要特征。
考点三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
1.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比较
比较项 目
离子和小分子物质(跨膜)
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 (膜泡)
胞吞
低浓度→ 细胞外→ 细胞内→细
(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存在浓度差
蔗糖 半透膜 水
分浓析度:差的实质是单位体积 在溶达液到中渗溶透质平分衡子后数,的只差要, 存即在物液质面的差量,浓一度定之存差在,浓即 度摩差尔浓度而不是质量浓度。
• 议一议: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有哪些异同点? • 答案:相同点:都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而不允许生物大
K+、Na+ 白细胞吞噬 等离子,小 病菌、变形 肠上皮细胞 虫吞食食物 吸收氨基酸、 葡萄糖等 颗粒等
各种分泌蛋 白,如抗体、 蛋白质类激 素等
考点三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课程内容核心素养——提考能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科学思维构建渗透作用和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模型科学探究“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社会责任解决农业、食品问题,关注人体健康1.渗透作用2.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②现象a.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细胞吸水膨胀。

b.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细胞失水皱缩。

c.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水分进出平衡。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成熟植物细胞为例)①条件:成熟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

②原理③现象a.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b.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失水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3.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1)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①不同植物对同种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有差异。

②同种植物对不同无机盐离子的吸收也有差异。

(2)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对碘的吸收是逆(填“逆”或“顺”)浓度梯度进行的。

(3)不同微生物对不同矿物质的吸收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1.影响渗透作用液面变化因素的模型分析半透膜表面积的大小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在浓度B=C>A,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半透膜的表面积越大,单位时间内进出半透膜的水量越多,液面变化越明显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越大,单位时间内进出半透膜的水量越多,液面变化越明显2.成熟植物细胞和外界溶液形成的渗透系统与渗透作用模型的比较项目渗透作用模型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形成的渗透系统图解基本条件半透膜、浓度差原生质层——选择透过性膜;浓度差——细胞液与外界溶液之间的浓度差原理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在细胞液与外界溶液之间发生扩散水扩散总趋势低浓度溶液→高浓度溶液3.科学家将番茄和水稻分别放在含有Ca2+、Mg2+和SiO4-4的培养液中培养,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1)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三种离子中,水稻主要吸收SiO4-4,番茄主要吸收Mg2+、Ca2+。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3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方式教学案(含解析)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3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方式教学案(含解析)

2.3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方式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Ⅱ)。

2.实验:(1)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渗透作用(1)概念: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过程。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3)常见渗透装置图分析①若S1溶液浓度大于S2,则单位时间内由S2→S1的水分子数多于S1→S2,外观上表现为S1液面上升;若S1溶液浓度小于S2,则情况相反,外观上表现为S1液面下降。

②在达到渗透平衡后,若存在如图所示的液面差Δh,则S1溶液浓度仍大于S2。

因为液面高的一侧形成的压强,会阻止溶剂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

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人成熟的红细胞中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①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②细胞质与外界溶液之间存在浓度差。

(2)引起细胞失水与吸水的条件:外界溶液与细胞质之间存在浓度差。

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2)原理和现象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②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3)质壁分离的原因①外因: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

②内因: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番茄和水稻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比较:科学家将番茄和水稻分别放在含有Ca2+、Mg2+和SiO4-4的培养液中培养,结果及分析如下:(1)实验结果①不同植物对同一种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有差异。

②同一种植物对不同种无机盐离子的吸收也有差异。

(2)实验结论:植物细胞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3)微生物吸收无机盐离子的特点①不同微生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有选择性。

②不同微生物对各种无机盐离子的需要量不同。

2.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连线)(2)根据图示进一步确定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影响因素①填写以下有关跨膜运输方式及结构的名称:甲:自由扩散;乙:协助扩散;丙:主动运输;a:载体蛋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七)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七)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

开躲市安祥阳光实验学校课时跟踪检测(七)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分子物质均是通过自由扩散或渗透方式出入细胞的B.细胞中的大分子物质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C.协助扩散、胞吐均是顺浓度梯度转运,不消耗ATPD.抑制细胞的呼吸对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无明显影响解析:选D 小分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细胞中的大分子物质通常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胞吐需要消耗ATP;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是细胞失水引起的,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因此抑制细胞呼吸对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无明显影响。

2.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第一次观察时会看到紫色大液泡几乎充满整个细胞B.该实验为自身对照实验,不能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C.必须要用高倍物镜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的现象D.第二次观察时可以发现液泡的紫色逐渐加深解析:选C 第一次观察时洋葱鳞片叶细胞还没有发生质壁分离,所以会看到紫色大液泡几乎充满整个细胞;不可以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这一步的观察现象要作为对照;用低倍物镜就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的现象;第二次观察时植物细胞已发生质壁分离,随着质壁分离程度加大,可以观察到液泡的紫色逐渐加深。

3.如图为渗透平衡时的装置(糖类不能通过半透膜),烧杯的液面高度为a,漏斗的液面高度为b,液面差m=b-a。

在此基础上继续实验,以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观测指标,正确的是( )A.若向漏斗中滴入清水,平衡时m将增大B.若向漏斗中加入蔗糖分子,则平衡时m不变C.若向漏斗中加入蔗糖酶,则平衡时m不变D.达到新的平衡时,水分子进出半透膜的速率相等解析:选D 若向漏斗中滴入清水,渗透压降低,吸水能力也减弱,则平衡时m将减小;若向漏斗中加入蔗糖分子和蔗糖酶,渗透压增大,则平衡时m 值将增大;达到新的平衡时,水分子进出半透膜的速率相等,液面不再升高。

一轮复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轮复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1.实验流程。
实验6:观察植物细胞的质璧分离和复原
得出什么实验结 论?
2.质壁分离实验的应用。 (1)判断成熟植物细胞是否有生物活性。
(2)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
细胞液浓度介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发生质壁分离 的蔗糖溶液浓度之间
(3)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发生质壁分离所需时间越短,细胞液浓度越小,反之则 细胞液浓度越大 (4)鉴别不同种类的溶液(如KNO3和蔗糖溶液)。
答案: BC
A.实验前B<A<C C.实验后B≥A=C
B.实验前B>A>C D.实验后B<A<C
下图为显微镜下某植物细胞在30%蔗糖溶液中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答案:D
A.若将细胞置于清水中,A基本不变 B.若该细胞处于40%蔗糖溶液中,B/A值将变小 C.B/A值能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 D.A、B分别表示细胞和液泡的长度
将不同植物的三个未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置于同一蔗糖溶 液中,形态不再变化后的细胞图像如图所示。则有关各细 胞液浓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答案:B
右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 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 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 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它条 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 错误的是
答案:B
A.3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 和根细胞失水 B.6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 使鲜重逐渐提高 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 乙组幼苗将死亡 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 对独立的过程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考点: 1、渗透系统 2、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3、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四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1课时)精品课件(必修3)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四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1课时)精品课件(必修3)

进行质壁分离复原;浓度过低不能引起质壁分离或质
壁分离速度太慢。此外, 8% 的食盐溶液, 5% 的硝酸 钾溶液等也可使用。盐酸、酒精、醋酸等溶液能杀死 细胞,不适于做质壁分离的溶液。
5.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的应用
(1) 对农作物的合理灌溉,既满足了作物对水分的需求,
同时也降低了土壤溶液的浓度,有利于水分的吸收。 现象,都是因为土壤溶液浓度过高,甚至超过了根细胞液 浓度,导致根细胞不易吸水甚至失水造成的。 (3) 糖渍、盐渍食品不易变质的原因,是在食品外面和内
考纲展示
考向预览
本章知识难度较低,一般考查细 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 方式的分析,让学生学会根据现象提 出问题、分析原理、归纳概念的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类比,培养解读图 表的能力,探索使用图表描述生理活 动的方法。如2010山东理综第3题考 查载体与运输关系;2010广东理综第 1题考查主动运输的特点;2010上海 生物第10题考查协助扩散;2010上海 生物第20题考查质壁分离的相关知识。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 和“影响物质的运输因素及实验探究” 仍然是今年高考的热点。
液 ,细胞液浓度介于未发生质壁
分离和刚刚发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的浓度之 间。 3.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不同植物细胞+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

刚发生质壁分离时所需时间的比较 → 判断细胞
液浓度(即时间越短,细胞液浓度越小)。
4.比较一系列溶液的浓度的大小 同一植物的相同成熟细胞+未知浓度的溶液 记录刚刚发生质壁分离所需时间 →比较所用时 间长短→判断溶液浓度的大小(时间越短,未知 溶液的浓度越大) 5.鉴别不同种类的溶液(如KNO3和蔗糖溶液)
3.渗透系统的应用 (1)比较不同溶液浓度大小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23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23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
物质出 入细胞 的方式
运输方 向
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高浓度→ 低浓度
高浓度→ 低浓度
主动运输
低浓度→ 高浓度
是否需 要载体 是否消 耗能量
不需要 不消耗
需要 不消耗
需要 消耗
图例
举例
O2、CO2、 H2O、甘
油、乙醇、
苯等出入细
红细胞吸收葡 萄糖
小肠吸收葡萄 糖、氨基酸、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成熟的植物细胞
1.只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才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2.动物细胞无细胞壁,会发生吸水涨破现象,但植物细胞 有细胞壁不会因吸水而涨破。 3.渗透作用特指水分子等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由低浓度 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 4.自由扩散是物质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的方式,包含细胞 渗透吸水和失水。 5.主动运输是细胞按照生命活动需要主动摄取或排出物质 的跨膜运输方式,需要载体协助并消耗ATP。 6.胞吞、胞吐的物质通常是大分子物质、颗粒状物质或液 体,通过膜泡运输,非跨膜运输。自我校对:
(2)原生质层、原生质体 ①原生质层在成熟的植物细胞内相当于半透膜的结构,由细 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不包括细胞核 和液泡内的细胞液。此结构仅存在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 ②原生质体是去除了植物细胞壁后所剩下的具有生物活性的 植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常用 作植物细胞融合的材料。
质壁分离实验的拓展应用及方法 1.判断细胞的死活
待测细胞+蔗糖溶液―镜―检→发不生发质生壁质分壁离分和离复→原死细→胞活细胞 2.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 待测细胞+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分―别―镜→检细胞液浓度 介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刚发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的浓度 之间。

高考生物复习题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含解析

高考生物复习题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含解析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小题狂练④小题是基础练小题提分快1.[2018·全国卷Ⅱ]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答案:C解析: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胞吞,A错误;固醇类激素如性激素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B错误;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外的Na+浓度高于膜内,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被动运输,C正确;护肤品中的甘油属于小分子脂溶性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皮肤细胞,D错误。

2.[2019·云南民族大学附属月考]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I-等溶质,因而不会在浓度较高的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B.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的方式与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的方式相同C.人体内红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和葡萄糖的方式相同答案:C解析: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I-等溶质,可增加细胞液的浓度,因而不会在浓度较高的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A正确;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的方式与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的方式都是胞吐,B正确;人体内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而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错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和葡萄糖的方式相同,均为主动运输,D正确。

3.[2019·石家庄普通高中月考]下列关于细胞物质输入和输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受O2浓度影响的物质运输方式一定需要载体B.性激素和胰岛素的运输方式不同C.水的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D.某些离子和一些较大的分子可以顺浓度梯度进行协助扩散答案:A解析:当运输的物质是O2时,其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受O2浓度影响但不需要载体,A 错误;性激素为固醇类物质,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胰岛素是蛋白质,运输方式是胞吐,B 正确;水的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即由水分子多的一侧向水分子少的一侧运输,C正确;某些离子和一些较大的分子可以顺浓度梯度进行协助扩散,如神经细胞内Na+的内流,葡萄糖进入红细胞,D正确。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跨膜运输方式一轮复习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跨膜运输方式一轮复习

的位置 大小
蔗糖 溶液
变小
原生质层 基本 脱离细胞壁 不变
逐渐恢复 原生质层恢 基本
清水 原来大小 复原来位置 不变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失水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吸水
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应用
• 说明原生质层是选择透过性膜 • 判断植物细胞的死活 • 测定细胞液的浓度 •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
是否需要 载体蛋白 是否消耗细 胞内的能量
代表例子
不需要
不消耗
氧气、水、 二氧化碳等 通过细胞膜
需要
不消耗
葡萄糖通过 红细胞
需要
需要消耗
葡萄糖、氨基酸 通过小肠上皮细 胞膜;离子通过 细胞膜等
四、大分子的跨膜运输
胞吞和胞吐
一些大分子或物质团块的运输,是通过内吞和外 排作用来实现的。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自由扩散
特点:
Hale Waihona Puke a .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 b.不需要膜上载体蛋白参与 c.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
(3).实例: O2,CO2,乙醇,甘油,胆固醇,尿素
协助扩散
(2).特点: (3).实例:
a.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 b.需要膜上载体蛋白的参与 c.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渗透现象演示实验
实 验 现 象
Next
渗透作用
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的扩散,称 为渗透作用
※条件
半透膜 这层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

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来源 生物体的根本能源—— 太阳能 生物体的主要能源—— 糖类 生物体的贮备能源—— 脂肪
问题:这些物质能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吗?
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来源 及其相互关系
生物体的根本能源—— 太阳能
生物体的主要能源—— 糖类
生物体的贮备能源—— 脂肪
生物体的直接能源—— ATP
分析实验现象
3.第三组装置,清水换成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
果会怎样? 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时,单位时间内透 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等于渗出的水
分子数量,液面也不会升高。
4.水分子只能从烧杯中扩散到漏斗中吗? (友情提醒)半透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
不是的,水分子既可以从烧杯中扩散到漏斗中,
19世 纪末
1925 年
时间 1959 年
科学家
科学实验
假说
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 生物膜为三 罗伯特 由“暗—亮—暗”的 层静态统一 (湘 — RJ ) 森 三层结构构成 结构 分别用绿色和红色荧 光染料标记两种细胞 弗雷和 的蛋白质,并将两种 埃迪登 细胞融合,一段时间 后发现 荧光均匀 分 布 桑格和 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 据基础上 尼克森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问题探讨
斯帕兰扎尼实验
过程:肉块放入小金属笼内,让鹰吞下
现象: 肉块消失了
推测: 是胃内的化学物质将肉块分解了
证明: 收集胃内的化学物质,看看这些物质 在体外是否也能将肉块分解
本实验能证明: 胃具有化学消化的作用
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 统,只有不断输入能量,才能维 持生命活动的有序性。 能量的获得和利用必须通过 化学反应。 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 刻进行的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 代谢。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课件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课件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物质跨膜运输的 实例和方式课件
目录
• 物质跨膜运输的基本概念 •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比较 •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实例分析
01
物质跨膜运输的基本概 念
定义与特性
定义
物质跨膜运输是指细胞通过细胞膜对内外环境中的物质进行选择、转运和交换 的过程,是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
谢谢观看
水分子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
水分子通过渗透作用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也是被动运输的一种方式,以顺浓度梯度进 行运输。
胞吞胞吐方式的实例分析
大肠杆菌的入侵
当大肠杆菌侵入宿主细胞时,它会通过 胞吞作用进入细胞内部,利用宿主细胞 的资源进行繁殖和扩散。
VS
神经递质的释放
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从突触小泡释放 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传递神经信号。
物质跨膜运输的分类
被动运输
顺浓度梯度进行的物质跨膜运输 ,不需要消耗能量。包括简单扩 散和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逆浓度梯度进行的物质跨膜运输 ,需要消耗能量。包括原发性主 动运输和继发性主动运输。
02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主动运输实例
钠离子主动运输
钠离子在细胞膜内外浓度差较大,细 胞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将其运入细胞 内,维持细胞内外离子平衡。
总结词
主动运输对于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和细胞的正 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参与,并消耗ATP提供 的能量。例如,小肠上皮细胞从肠腔中吸收葡萄 糖,就需要消耗ATP的能量,逆浓度梯度将其运 输到细胞内。
详细描述
主动运输可以调节细胞内的物质浓度,维持细胞 内环境的稳定。例如,当细胞内的钾离子浓度过 高时,细胞可以通过主动运输将多余的钾离子排 出细胞外,以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课件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课件

被动运输
顺浓度梯度进行运输,分为自由 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形式。
胞吞和胞吐
大分子物质或颗粒物质通过细胞 膜的转运,如抗体、蛋白质等。
物质跨膜运输的调节实例
钠离平衡
人体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调节钠 离子的平衡,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葡萄糖的吸收
小肠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 吸收葡萄糖,以满足机体对能量的 需求。
胞吞胞吐
胞吞
是指细胞通过形成囊泡的方式将 大分子物质或团块物质摄入细胞 内的过程。例如,白细胞吞噬病 原体就是胞吞作用。
胞吐
是指细胞通过释放囊泡的方式将 胞内物质排出细胞外的过程。例 如,神经递质的释放、激素的分 泌等都是胞吐作用。
物质跨膜运输的调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调节方式
主动运输
需要消耗能量,逆浓度梯度进行 运输,如细胞对钠离子的吸收。
THANKS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Na⁺/K⁺泵
存在于细胞膜上的一种特 殊蛋白质,可以将Na⁺泵 出细胞,将K⁺泵入细胞, 维持细胞内外的离子平衡。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的方 式进入红细胞,这是被动 运输的一个实例。
神经递质释放
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的 方式从突触小泡释放到突 触间隙,影响突触后细胞 的兴奋性。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物 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
方式课件
目录
• 物质跨膜运输概述 •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 物质跨膜运输的调节 • 物质跨膜运输在生物体内的应用
物质跨膜运输概述
物质跨膜运输的定义
01
02
03
物质跨膜运输
是指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运 输过程,包括主动运输和 被动运输两种方式。
主动运输
需要消耗能量,将物质从 低浓度向高浓度方向运输。

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萄糖进入细胞需载体蛋白协助,水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C错误;葡萄糖、Na+等物质的运输 D.用胰蛋白酶处理细胞膜,会影响葡萄糖、Na+等物质的运输 ,均需载体蛋白的协助,因此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会影响其运输,D正确。
进入导航页
主动运输需要耗能,根据细胞内ATP的供能情况可知,甲侧为外侧,乙侧为内侧,A正确;a代表
A.该实验只是观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没有设计对照实验
B.在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C.用龙胆紫溶液对细胞进行染色后,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现象一定更明显
D.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滴加清水后均能复原
解析:在“探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前后可以对照,质壁 分离过程和质壁分离的复原过程也可以对照,所以本实验有对照,A错误;在逐渐发生质壁分 离的过程中,细胞液的浓度增加,细胞液的渗透压升高, 会再出现质壁分离的复原现象,D错误。
(6)氢离子可以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液泡内(2011•北京卷,3B)(× )
(7)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是浓度差、载体数量( √
进入导航页
)
结束放映
考点一、结合渗透装置,考查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
1.渗透作用模型与植物细胞的渗透系统
渗透作用模型 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形成渗透系统
图解
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细胞液与外界溶液之间具有浓度差 细胞液通过原生质层与 外界溶液之间发生渗透
最终右侧液面上升,那么加入的这种微量物质最可能是什么( B ) A.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葡萄糖
B.两侧液面高度不变;蔗糖酶
C.两侧液面高度不变;麦芽糖酶
D.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蒸馏水
解析:半透膜两侧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因此两侧液面高度不变;若向U形管两侧加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若不能通过半透膜,则高浓度溶液液面升高;在达到渗透平衡时,一般两 侧溶液的浓度并不相等,因为液面高的一侧形成的压强会阻止溶剂由低浓度 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 b.若仅一种溶质能通过,则刚开始高浓度溶液侧液面升高,最后溶质不能通 过的一侧液面高。 c.若都能通过半透膜,则是高浓度溶液侧液面先升高后降低,最后两侧液面 相平。
③水分子的移动方向:双向移动,但水分子数多(低浓度)溶液流向水分
子数少(高浓度)溶液。 达到平衡时,水分子出入两种溶液体系的量相等。
对位训练 2.如图所示U型管中间被一种只 允许水分子通过而二糖不能透过的半 透膜隔开,现在两侧分别加入0.1 mol /L的蔗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一段时
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变化是怎样的?若向U型管右侧加入某 种微量物质(不影响溶液浓度),右侧液面高度上升,那么加入 的这种微量物质最可能是 ( ) A.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胰岛素 B.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衣藻 C.两侧液面高度不变;麦芽糖酶 D.两侧液面高度不变;蒸馏水
第4课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
考点一 物质跨膜运输实例——[重点探究型]
1、渗透作用
讨论1、水分子为什么能够扩散? 由于单位体积内清水中的水分子 比单位体积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多, 所以在单位时间内,水分子由烧杯透 过半透膜进入漏斗的数量,比由漏斗 透过半透膜进入烧杯中的多。因此液 面上升 蔗糖 半透膜 水 2.水分子的运动方向: 从溶液浓度低的一侧向浓 度高的一侧运动
C
3.(2017·福州模拟)如图所示的U形管中间被半透膜(体积小于或等于 单糖的物质才能通过)隔开,两侧分别加入等量的0.1 mol·L-1的蔗糖 溶液和麦芽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变化是怎样的?若 向U形管两侧加入等量某种微量物质,最终右侧液面上升,那么加入 的这种微量物质最可能是什么( )
存在决定了其对不同物质吸收的选择性。细胞死亡或膜载
体蛋白失活后,其选择透过性丧失。 选择透过性膜一定是半透膜;但半透膜不一定是选择透 过性膜。
3.渗透作用原理的应用: (1)验证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浓度差
半透膜
(2)探究物质能否通过半透膜(以碘和淀粉为例)
烧杯内盛 漏斗内 淀粉溶液 盛碘液 变蓝 不变蓝 变蓝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不变蓝
结论
不变蓝 碘 能通过半透膜,而 淀粉不能
淀粉 能通过半透膜,而 碘 不能
淀粉和碘 都能通过半透膜 淀粉和碘 都不能通过半透膜
考点一
物质跨膜运输实例——[重点探究型]
常见渗透装置图分析:
S1>S 2时,水分就通过半透膜由 ①水分的流动方向判断:图A中当溶液浓度___ __
S2流向S1;
S1<S2_时,水分就通过半透膜由S 流向S 。 当溶液浓度____ 1 2 ②溶液的浓度大小判断:达到渗透平衡后,若存在图B中液面差Δh,则S1溶 低浓 大于__S 。原因是液面高的一侧形成的压强,会阻止水分由___ 液浓度仍___ 2 高 浓度一侧扩散。 度一侧向___
B
3.如图中的渗透装置,漏斗内 开始时的液面为a,停止上升 时的液面为b,若每次停止上 升后都将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 的部分吸出,则吸出蔗糖溶液 的次数与a、b液面间的高度 差之间的关系是( )
A
4.动物细胞的渗透吸水和失水: (1)条件。 半透膜 。 ①细胞膜:相当于_______ ②细胞质:有一定浓度,和细胞外液发生渗透 _____作用。
B
A.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葡萄糖
B.两侧液面高度不变;蔗糖酶
C.两侧液面高度不变;麦芽糖酶
D.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蒸馏水
【方法技巧】渗透装置图的分析
①渗透压比较:图中两侧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大的一侧 渗透压高,小的一侧渗透压低,水分子由低浓度溶液 向高浓度溶液运动。
②液面变化情况分析:如图,看两侧溶液中的溶质 是否能通过半透膜。
(2)原理: 吸水 膨胀, 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溶液浓度时,细胞_____
失水 皱缩。 反之细胞_____
5.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和失水: (1)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
全透

半透膜 细胞质 大
(2)原理和现象。 失 水,发生_____ 质壁 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___ 分离现象。 _____ 吸 水,发生质壁 ②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___ _____ 分离的复原现象。 ___________
2.下图表示一个中间隔以 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 过)的水槽,两侧分别加 入等质量分数的葡萄糖溶 液和麦芽糖溶液。然后在 半透膜两侧加入等质量的 麦芽糖酶,在加入麦芽糖 酶前后A、B两侧液面的 变化是( ) A.加酶前A侧上升,加酶后B侧上升并高于A侧高度 B.加酶前A侧上升,加酶后B侧上升并等于A侧高度 C.加酶前后A、B两侧液面不变 D.加酶前A、B两侧液面不变,加酶后B侧上升并高于A侧高度
比较不同溶液浓度的大小: 漏斗内 溶液浓度 M 烧杯内 N
现象及结论
> ①若漏斗内液面上升,则M__N = ②若漏斗内液面不变,则M__N < ③若漏斗内液面下降,则M__N
注意:
①若溶质分子能通过半透膜,则先是浓度高 的一侧液面升高,随后另一侧液面上升,最 后达到渗透平衡。 ②上图中,在达到渗透平衡后,只要存在 液面差Δ h,则S1溶液的浓度仍大于S2溶 液的浓度。
否通过取决于分子的大小。 •生物膜或玻璃纸 (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存在浓度差 蔗糖 半透膜 浓度差的实质是单位体积 分析: 溶液中溶质分子数的差, 在达到渗透平衡后,只要 即物质的量浓度之差,即 存在液面差,一定存在浓 摩尔浓度而不是质量浓度。 度差

• 议一议: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有哪些异同点? • 答案:相同点:都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而不允许生物大 分子物质通过。 不同点:a.半透膜可以是生物性的选择透过性膜,也可以是 无生命的物理性膜,物质能否通过取决于分子的大小。 b.选择透过性膜是具有生命的生物膜,磷脂和作用概念 : 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 透过 半透膜 从 低 浓度溶 液向 高 浓度溶液的扩散,称为渗透作用。
扩散:是两种不同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2.渗透作用的发生条件
(1)半透膜 是指一些物质可以透过,另一些物
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物质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