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刊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国期刊史话
(1815-1954年)
作为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整体一个组成部分的中国期刊史,它的发展演变,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糙到精细,从不完备到体例齐全的过程。
一、初创期(1815年-戊戍变法前)
初创期的期刊以西方传教士创办的一批中文期刊和以华侨为主要读者的外文期刊为主,宗教性期刊占主导地位,还有商业性期刊和其他专业性期刊等。
总的来说,门类不多,数量的限,可以说是中国期刊史的蒙昧时代。
这些期刊不少是配合西方鸦片商和传教士等殖民者为叩开古老的中国的大门应运而生的。
1815年8月5日,英国传教士马礼逊(1782-1834年)和米连共同主编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Chinese Monthly Magazine)在马六甲创刊,学界一般认为这是近代以来以中国人为读者对象的第一份中文期刊,揭开了中国期刊史的序幕。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中的“察世俗”可能是英文Chinese的译音,“每月”即月刊,“统记传”即杂志的意思。
这个月刊仿中国线装书的形式,木版雕刻,每期五至七页,约两千字,初印500册,后增至1000册,免费在南洋华侨中散发,于1812年停刊,共出80多期。
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外国传教士在南洋的华南沿海一带共创办了六家中文报刊和十一家外文报刊。
从编辑方针到期刊内容与形式都模仿《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麦都思主编了《特选撮要每月统记传》(1823-1826年),麦都思、郭士立主编了《东西洋每月统记传》(1833-1837年)。
后者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出版的近代中文期刊。
这些期刊“以阐发基督教教义为唯一急务”,主要内容是宣传基督教的道德观念。
外文报刊则抵毁中国禁烟政策,刺探军情,暴露出传孝士的真面目。
外文报刊中裨治文主编的《中国从报》月刊是美国人在华创办的第一家英文刊物。
鸦片战争后,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大批外国传教士涌进中国,其报刊活动也由华南沿海向华中、华东、华北深入,上海成为近代报刊出版事业的中心。
到1860年,外国教会和传教士在中国出版的报刊达32家。
1890年发展到76家,到十九世纪末,外国人在中国创办了近200家中外文报刊,占当时我国报刊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几乎垄断了当时的报刊出版业。
其中以林乐知主编的《万国公报》刊期最长,了行最广,影响最大。
《万国公报》初名《中国教会新报》,于1868年9月8日创办于上海,后来成为外国在华出版机构广学会的机关刊,1907
年停刊。
辟有政事、教事、杂事、格致等专栏,鼓吹变法自强,对戊戍变法运动产生了直接的鼓动作用。
麦都思、奚礼尔、理雅各先后主编的《遐尔贯珍》(1853-1856年),是鸦片战争后第一个宗教月刊。
由徐寿及来华美籍学者傅雅兰在上海创办的“格致书院”出版的《格致汇编》(1876-1901年),是我国最早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内容有专论、新技术、博物新闻等栏目。
少量画报和文学期刊的出现打破了宗教期刊的一统天下。
中国最早的画报是在上海创刊的《小孩月报》(1875-1915年),是美国传教士范约翰主编的供中小学生阅读的兼有文字和图画的画刊。
1877年申报馆主办的《寰瀛画刊》(不定期)和1880年上海圣教书会编印的《图画新报》,所刊风景建筑和仕女图片大多是西方过时的舶来品,代表这一时期最高水平的同时也影响好几家画报的上随《申报》附送的由昊友如主编的《点石斋画报》(1884-1894年)。
神仙人物,市井小民,内外新闻,无所不画,颇受读者欢迎,这里应顺便提到的是,画报是中国早期期刊的一个重要品种。
此后于1926年由伍连德创刊的《良友》画克勤克俭,以画面手段为主报导中外时事、科技日报消息、文化艺术、都市生活等内容,深受读者欢迎。
此刊迄今仍在香港出版,在我国画报史上有自己的地位。
本时期的文学期刊共五种。
《瀛寰琐记》月刊(1872-1874年)是中国最早的文学期刊。
二、发展期(1896-1914年)
从戊戍变法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二十年间,中国期刊出版事业空前活跃。
时代呼唤报刊,也产生了著名的报刊。
近代期刊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结束了外国人垄断中国期刊出版的局面,堪称中国期刊史的发展期。
报刊传播观念的初步觉悟是本时期期刊发展的思想基础,而进步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政治家的身份跻身期刊出版阵地,又为期刊发展提供了主体保证。
期刊被他们视之为“国之利器”,并赋予鲜明的政治功利性。
戊戍变法与辛亥革命是本时期两大重要政治运动,救亡与启蒙、反帝与反封建是这一时期的首要任务,也为期刊的总体发展规定了总体方向。
这一时期的期刊数量较多,门类较广,涉及的学科相当普遍。
如张元济主编的《外交报》(1902-1911年)是中国最早的有关外交的期刊,罗振玉发起、王国维主编的《教育报》月刊(1901-1908年)是中国最早的教育专业杂志。
陈去病主编的《二十世纪大舞台》(1904年创刊)是中国最早的戏剧杂志。
苏州东吴大学主办的《东吴月报》(1906-1928年)是中国最早的大学学报,就期刊类别来说,以传播新
知识的科技期刊较为突出,以小说命名的文艺期刊初步繁荣,而以唤醒民众为宗旨的政论期刊异军突起,成为本时期的期刊主流。
1、政论期刊
这是中国近代期刊的显著特色。
从期刊个体来说,政论成为每个期刊不可缺少的内容;从期刊总体上说,政论期刊占了当时期刊的大多数,支撑了当时期刊的总体格局。
梁启超(1873-1929年)就是本时期卓越的期刊编辑家,他主编的《时务报》旬刊(1896-1898年)吹响维新论坛上的号角。
戊戍变法失败后,他在日本横滨主编《清义报》旬刊(1898-1901年)、《新民从报》半月刊(1902-1907年),从异国彼岸发出变法图强的声响。
《时务报》以刊载宣传变法的政论文章为主,同时登有上谕、奏折等,发行量由创刊时的4000份,增至1.7万份,创当时我国期刊发行的最高记录,是维新变法运动中影响最大的期刊。
梁启超以这三大期刊为舆论阵地,发表《变法通议》、《新民论》等近百篇文章和专著,语言恣肆,或文或白,把报刊政论文体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一时称颂,被誉为“时务——新民体”。
此外,《知新报》(1897年创刊于澳门)、《湘学报》(1897年创刊于长沙)、《国闻汇编》(1897年创刊于天津)也是改良派的代表性期刊。
《国闻汇编》的主编严复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在该刊连载,向读者介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于同年11月创办《民报》月刊(1905-1910年)为其机关报。
“鼓吹三民主义,遂使革命思想弥漫全国,自有杂志以来,可谓成功最著者”(孙中山语)。
除《民报》外,资产阶级革命派于辛亥革命前后在国内外共创办了约120种报刊,其中期刊37种。
《东方杂志》是中国近现代期刊史上出版时间最长的杂志,1904年由商务印书馆创办后,断续出版到新中国建国前夕,此后曾在台湾出刊,但不久前停刊现将在北京再次复刊。
开办的最初几年,以国际关系为重点,后来发展为综合性的文化期刊。
《东方杂志》在数十年出版过程中,紧密跟随时代,顺时改革,编辑体例与编辑模式常随时代需要而改变,它在知识的推广、史料的积存等方面为中国近现代文化事业作出了贡献。
2、留日学生期刊
自1899年到辛亥革命前,留日学生创办了30多种革命期刊。
这些资产阶级革新派的政论期刊,几乎都为月刊。
它们生在国外,发行国内,大都由留日学生同乡或同盟会在日本的各省分会主办,名称大多以省名命名,期刊内容、编辑者以及发行对象都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是中国期刊
史上最早的一批地方刊物。
其中以郑贯中主编的《开智录》(1899年)创刊最早,《湖北学生界》(1903年)是第一个以省份命名的刊物,而以《江苏》、《浙江潮》、《复报》、《云南》、《四川》、《河南》、《夏声》等刊物影响最大。
3、妇女期刊
从1898年到1949年,全国的妇女期刊共约600多种。
其中戊戍变法
到“五四”运动前,共50多种。
1898年7月,《女学报》作为女学会会刊和上海女学堂的校刊创刊,标志着中国防大学历史上第一人份以妇女为对象的期刊诞生。
该旬刊由梁启超的夫人李惠仙、康有为的女儿康同薇等人编辑,以提倡女学、争取女权为宗旨。
到1911年武昌起义时,全国各地以妇女为对象的期刊达30余家。
近代妇女期刊绝大多数出版于广州、上海等沿海城市,主编人大多数是受过资产阶级教育的新一代知识妇女。
提倡女学,讲论女德,尊重女权,反对缠足是其共同特点。
其中丁初我主编的《女子世界》(1904-1907年)是辛亥革命前历史最长、影响较大的妇女节期刊;秋谨主编的《中国女报》文字浅显,言论最为激进,影响最大。
1915年,商务印书馆创办《妇女杂志》,中华书局与之竞争也创办的《中华妇女界》,两者都是绵延10余年的大型期刊。
它们固守着“家政”、“学艺”、“国文范作”等栏目,偏重于家庭医学、妇幼保健、家事整理等女学内容。
1925年1月,主编章锡琛把《妇女杂志》第11卷第1号办成“新性道德专号”,招来新旧卫道士的非议,被迫停职,另办《新女性》(1926-1929年),继续号召为争取独立自由而斗争,其战斗姿态激起社会反响。
30年代中期,由“左”翼文化团体创办了《天津妇女》、《北平妇女》、《上海妇女》等追求进步的刊物。
沈兹九主编的《妇女杂志》月刊(1935年创刊),也较有影响。
中国共产党也很重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现代妇女期刊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1921年12月,王会悟主编的《妇女声》半月刊(1921-1922年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个妇女期刊,它把妇女解放与阶级斗争结合起来,为妇女运动指明了新方向。
它开辟了“评论”、“译述”、“通讯”、“杂感”、“谈话”等栏目,语言以白话为主,并采用新式标点,刷新了妇女期刊的出版形式和编辑方法。
邓颖超创办的《女星》旬刊(1923-1924年),向警予主编的《妇女周刊》(1923-1925年)虽然分别作为天津《新民意报》和上海《民国日报》副刊出版发行,却标志着妇女解放运动的新水平。
王一知主编的《光明》杂志(1925-1926年),亢文慧等兴先后主编的《湖北妇女》(1925-1927年)及时的宣传了党的关于妇女运动的方针、政策。
1926年,中共中央创办《中国妇女》,但不久停刊。
直到1939年,《中国妇女》在延安复刊,才结束了
十年内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没有妇女期刊的历史。
4、文学期刊
以小说命名的综合性文艺刊物大量兴起并发展成为辛亥革命前后期刊的一支劲旅,受“小说界革命”的文艺思潮的影响,以小说命名的文学期刊蔚为壮观,极一时之盛。
从1902年至1916年,创办文艺期刊57种,其中以小说命名的期刊就达26种。
刊名小说,却并非小说专刊。
除小说外、戏剧(传奇)、诗文、政论及时事都在刊载之列,是以小说为主体的综合性文学期刊。
其中以梁启超在日本横滨主编的《新小说》(1902年)为最早,影响最大。
与李伯元主编的《绣像小说》(1903年)、吴趼人主编的《月月小说》(1906年)、徐念慈主编的《小说林》(1907年)合称晚清四大小说刊物。
其他较有影响的有《新新小说》(1904年)、《新世界小说社报》(1906年)、《中外小说林》(1907年)、《小说时报》(1909年)等。
这批期刊诞生在热情澎湃的辛亥革命前,政治功利性是其底色,追踪时代,反映现实,经小说“新民”是其主要的出版追求。
用侦探、政治、武侠、家庭、社会、教育等杂彩纷呈、分类并不科学严谨的小说栏目刊登短篇小说,连载中长篇小说及戏剧是其基本的编辑手段。
包括《官场现形记》等谴责小说在内的一大批中外优秀小说就是通过这些刊物与读者见面的。
辛亥革命失败后,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政治热情减退,以游戏为宗旨的消遣娱乐性文学期刊大批涌现,垄断了文艺期刊出版。
主要有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小说月报》(1910-1932年)、沈瓶庵主编的《中华小说界》(1914年)、徐枕亚的《小说从报》(1914年)、王钝根主编的《礼拜六》、黄山民的《小说海》、李定夷的《小说新报》、胡寄民的《小说革命军》等。
其中以《礼拜六》(1914-1923)最有代表性,是模仿美国富兰克林的《星期六晚邮报》而创办的,从刊名、刊期到内容都强烈地显示出都市性和娱乐性。
所刊小说以哀情、艳情、凄情为多。
《礼拜六》创刊号销数“达二万以上”,在200期刊物中,共刊载图片600多幅。
《礼拜六》派文学期刊的编辑非常注意探察和反馈读者的欣赏心理凤娱乐性、趣味性、传奇性为中心设计各种各样的栏目:小说、笔记、译从、诗话、杂谈、灯谜、笑话、歌台、书苑、剧评等等;随着时序、世事频频转换推出名目繁多的专号:新年号、消夏号、中秋号、青年苦闷号、恋爱号、情人号、离婚号、妇女心理号、国耻号等等;印刷、装帧也力求花样翻新,吸引读者。
功利性强的文学期刊的衰落的娱乐性、游戏性的文学期刊的兴起是辛亥革命前后,社会转型期的文化、心理及价值观念在文学期刊中的反映。
三、壮大繁荣期(1915-1937年)
1915年,《新青年》创刊,中国期刊史开始了现代历程。
正如秋翁在
《三十年前之期刊》一文中所说:“那时正值国家鼎革之际……定期刊物,也像雨后春笋般出版。
因为在那时候,举办一种刊物非常容易,一、不登记;纸张印刷价廉;三、邮递便利,全国畅通;四、征稿不难,报酬微薄;真可以说是出版界之黄金时代。
”仅1919年和1920年两年间,创办的期刊就近100种,从1921年到1927年春,全国各类型的期刊共达500多种,超过此前历史上各个时期所出版主要期刊的总和。
1927年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使生机勃勃的期刊发展受到挫折,但从1932年起,又涌起一个波澜,几年间期刊持续增长,办刊热潮从文学刊物扩展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
据当时的《文学》杂志估计,1934年,全国有期刊300多种,当年开始有“杂志年”之称,据《申报年鉴》统计,1935年6月底,全国期刊达1500种,除上海拥有398种外,南京、北平、江苏、河北都拥有130种以上,又据《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上记载,1936年,全国三日刊以上的杂志达1793种。
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出版机构热心期刊出版事业,打破了前一时期社团学会办刊的单一局面。
学会、社团办刊与书店等出版机构办刊长期并存,共同发展,形成了期刊发展的双轨制。
中华书局在1915年前后创办了《大中华》、《中华教育界》、《中华小说界》、《中华童子界》、《中华英文周刊》、《中华妇女界》、《中华儿童画报》等“八大杂志”,其实都可以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期刊中找到它的对应刊物,即《东方杂志》、《教育杂志》、《小说月报》、《少年杂志》、《学生杂志》、《英文杂志》、《妇女杂志》、《儿童画报》。
堪称近代期刊史上社办期刊的大对垒。
这是一个期刊编辑在办刊意识上日渐觉醒的时代。
编辑视角由期刊内容向期刊载体自身以及传播对象方面的全面转移,为现代期刊建立了新的生命机制。
读者观念更新,作者队伍扩大,两者互相促进,使作者、读者、编辑形成了以期刊为中心的开放的传播关系,也使期刊真正成为面向广大社会的大众传播工具。
《新青年》首先采用新式标点和分段编排;《科学》首先采用横排,科学地构筑了以读者接受的视觉规律为基础的新型期刊版面,刷新了中国期刊的出版形式。
商务印书馆掀起改刊高潮在1920年前后,所办期刊大多调换主编,期刊面貌焕然一新。
1、以政论为主的综合性文化期刊
1915年,陈独秀主编《青年杂志》(1915-1922年)在上海创刊,提倡民主与科学,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一年后改名为《新青年》,是中国期刊史上最杰出的杂志之一。
其前期是反对封建主义的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激进民主主义的战斗旗帜;中期是由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刊物;后期则成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机关刊和中共中央早期的理论机关刊。
五四时期是百家争鸣的时代。
以《新青年》为核心,傅斯年、罗家伦主编的《新潮》(1919年)、北京救国会主办的《国民》(1919年)等刊物积极响应,提倡民主,反对封建;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刘师培担任总编的《国故月刊》(1919年3月创刊)、梅光迪等人办的《学衡》(1922-1933年)、章士钊主编的《甲寅周刊》(1925年创刊)则举起复古的旗帜,反对新文化运动。
而在政治、文化等方面体现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思想观点的期刊,则先有王世杰主编的《现代评论》(1924-1928年),后有梁实秋等人的《新月》(1928-1933年)。
在这壮大繁荣期,追求进步的综合性文化期刊也很多。
胡愈之主持的国际时事半朋刊《世界知识》,1934年创刊于上海,销售数万份,很受读者欢迎。
而以生活书店主办的《生活周刊》(1925-1933年)最有影响。
它原是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机关刊物,开始影响并不大。
1926年邹韬奋(1895-1944年)任主编后,“变换内容,注重短小精悍的评论的有趣味、有价值的材料,并在信箱一栏中讨论读者提出的种种问题。
对于编排方法的新颖和相片插图的动机,也很注意。
”由于改变编辑方针,注重社会和读者需要,改单谈“职业教育”和“青年修养”为讨论社会为主,而出版形式又改单张为16开本,销量由二千份增至4万份,最多时达15万份,为当时全国期刊之冠,创现代期刊史的最高记录。
此后邹韬奋又先后创办了《大众生活》周刊1935-1941年)、《生活星期刊》(1936年)、《抗战》三曰刊、《全民抗战》(1938-1941年)等,他走过的道路“是中国知识分子走向进步,步向革命的道路”,他是中国期刊史上从编辑理论和编辑实践上自觉追求“有个性和特色的刊物‘的杰出的期刊编辑家。
2、文学期刊
文学期刊在中国现代期刊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现代期刊的壮大繁荣昌首先是文学期刊的壮大繁荣。
在文学期刊的总体规模上,以小说为主,散文(小品文)、诗歌等到门类齐全,同时,大、中、小型期刊综合发展。
1917年到1927年,创办的文学期刊共143种。
而从1921年到1923年,全国出现大小不同的文学社团40余个,出版的文学刊物52种。
据茅盾统计,到1925年为止,更“不下一百余”。
当时最重要的文学社团是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
文学研究会的期刊除《小说月报》外,还有《文学旬刊》(1921-1927年)、《诗》月刊(1922-1923年)等,其中《诗》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诗刊。
创造社出版了《创造季刊》(1922-1924年)、《创造周报》(1923-1924年)、《洪水》(1924-1927年)、《创造月刊》(1926-1929年)等。
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后,
陆续出版了《前哨·文学导报》、《拓荒者》、《萌芽月刊》、《巴尔底山》、《世界文化》、《北斗》、《文学月报》等刊物,提倡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
茅盾、郑振铎、傅东华等主编的《文学》(1933年7月—1937年11月)是30年代上海大型文学刊物中寿命最长的,云集了全国知名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特殊地位,巴金、靳以主编的《文学季刊》(1934-1935年)堪称大型文学杂志之最,16开,每期300多页。
曹禺著名的戏剧《雷雨》就是在此刊发表的。
鲁迅和茅盾是文学期刊编辑的楷模。
茅盾着手改革原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消遣娱乐刊物《小说月报》(1910-1931年),可称为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编新纪元之举。
1921年茅盾接任此刊主编后,大胆改革,封存了全部旧稿,以郑振铎、叶圣陶等文学研究会会员为主要作者队伍,提倡“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发表中外优秀作品,介绍中外文学情况。
在革新内容后,第一期起销量大增,到年底已宿一万。
1923年茅盾被迫辞职后,郑振铎、叶圣陶、徐调孚先后继任主编,继承茅盾的编辑传统,发表了巴金的《灭亡》、《家》等一系列优秀进步的文学作品。
《小说月报》持续20余年,特别其后十年则对中国现代文学影响最大的刊物。
抗日战争期间,茅盾又主编了《烽火》、《文艺阵地》等文学期刊。
鲁迅曾先后编辑出版了《莽原》、《朝花旬刊》等二十种文学期刊。
以期刊为阵地,以文艺为手段,广泛、深入地开展文化领域的思想斗争,是鲁迅文学期刊编辑的基本思想。
编刊肓人,通过文学期刊编辑工作,发现和培养新的力量,是鲁迅文学期刊编辑的重要特点。
鲁迅编刊态度认真、严谨,讲究期刊装帧,不仅编刊仔细,还很重视“按语”、“编者附白”之类文字,说明红编辑意图,介绍刊物内容、作品背景情况。
3、青年期刊以及面向青少年的文化教育期刊
到北伐战争前夕,全国青年刊物达50多种。
其中一部分是在革命的思想指导之下出版的。
中国共青团最早的一团刊是成都的《人声》、广州的《青年》周刊等。
团中央的第一个机关刊物是《先驱》半月刊(1922年1月—1923年8月),恽代英、肖楚女士主编的《中国青年》周刊(1923—1927年)是团中央的第二个机关刊,也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最杰出的期刊之一,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青年,动员青年反帝、反封建,在广大知识青年和一部分青年工人中有广泛的影响;在办刊形式上,图文并茂,文辞浅显;平均期发量1.2万份,最高达3万份。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又改名《无产青年》、《列宁青年》(华岗主编,1928—1933年),并曾用《何典》、《青年杂志》等伪装封面出版。
在中央苏区,《青年实话》(1931—1934年)半月刊,也是党的很有影响的青年刊物。
在进步的青年期刊是,赵景深、石民等人主编的《青年界》月刊,办
刊时间久,1931年创刊,直到抗战停刊,复刊后又出六卷,直到全国解放,是一个生命力强、皮受读者欢迎的刊物。
除文艺外,还有科学知识、医学讲话、书评、社会科学讲话等栏目。
第一期厚达423页码,创中国期刊史上杂志厚度的最高记录。
30年代的出版热点转向教育。
《中学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它是以高中学生为对象,指导其文化学习的综合性月刊,创刊于1930年1月,由夏丐尊、金仲华主编。
刊行65期后在“八·一二”抗战中休刊。
其后曾在桂林、重庆等地出版《中学生战时半月刊》。
抗战结束后迁回上海,上海解放初期改为《进步青年》。
后又改回《中学生》,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叶圣陶于刊物上开设“写作杂话”、“文学偶
谈”、“文章病院”、“文章修改”等栏目,发表了许多辅导青少年阅读和写作的文章。
其销路之广,影响之大,为其他刊物所望尘莫及,。
受其影响,刘林杰等人编的《现代青年》(1930—1933年)较有影响。
1936年,叶圣陶等人又创办综合性课外辅导半月刊《新少年》,以中、小学生为对象以指导他们的文化学习为宗旨。
1945年,《新少年》在重庆复刊,改名《开明少年》。
《开明少年》的《中学生》表现了叶圣陶等教育家、编辑家为青少年作贡献的业绩。
受其影响,上海还办有《中学生生活》(田仲严主编)、《中学生时代》(葛柳辛主编)、《少年读物》半月刊(陆蠡主编)等。
1938年,宋云彬在汉口创办的《少年先锋》,以经常刊登适合少年唱的歌曲和每期报导全国各地儿童抗日的文章为特色。
4、科技期刊
中国近、现代的科技期刊发展较慢。
在维新运动期间,进步的知识分子觉悟到科技知识对于“新民”的重要性,开始创办综合性的科技知识期刊。
仅1897年创办的就有:《通学报》(1897—1902年)、以研究外国语为主,分历史、物理、化学等科;罗振玉、蒋伯斧等主编的《农学报》(1897—1906年),在上海农学会主办,初为半月刊,是中国最早的农业科技专业刊物;黄海澄主编的《算学报》以介绍数学知识为主;《新学报》则算学、政治学、医学、博物兼顾。
从1900年到1919年,创办了一百多种科技期刊,门类广泛,包括专业科技刊物和综合性刊物,而以农业期刊数量最多,达29种。
《地学杂志》(1910—1937年)是中国地学会的机关刊物,也是中国现阶段代地理学萌芽时期的重要文献。
《中华医学杂志》(1915年创刊于上海)第期都用中、英文两种文字对照出版,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是中国最早的西医综合性学会。
《气象杂报》(1915年创办于北京)是我国第一个气象杂志,也是某事我上最早的横排期刊之一。
这些期刊大多以介绍科学知识和外国科技成果为主,普及性强,学术水平尚弱。
但有的模式设置了图画专栏,配以照片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