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业发展的三种模式及我国券商的选择
证券业监管路径和发展模式渐明朗
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企业必须扛起第一责任、主体责任,控股股东、实控人、董监高作为企业的“关键少数”必须挺在前面。
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还有各类专业中介机构也都要各负其责,责无旁贷。
当前,市场各方呼吁要加大退市力度,证监会也将付诸行动。
一方面,设置更加严格的强制退市标准,做到应退尽退。
另一方面,完善吸收合并等政策,进一步拓宽多元退出渠道,也鼓励推动一些公司主动退市。
强制退市和主动退市, 下一步都要加大力度。
吴清强调,发行上市、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也要与时俱进,进一步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和特点,进行必要的调整完善,增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让真正有潜力的企业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下成长壮大,不断改善上市公司结构,从而让投资者能够更好分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证监会也必须聚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让企业更好发挥主体作用,提升投资价值,证监会也将与行业主管部门,包括相关宏观部门和股东单位、地方政府等方面协同发力,共同支持企业做优做强,营造更好环境。
从根本上看,必须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夯实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
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影响资本市场运行的因素很多,机理也比较复杂,从监管者的角度来说,重视资本市场内生稳定机制建设,提升市场韧性,是需要深入研究和努力做好的一项工作,同时这是一项体系性的工作,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综合施策。
吴清表示,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包括“一个基石”和“五个支柱”。
“一个基石”,就是高质量的上市公司。
发行人必须是高质量的,上市公司首先要有良好的治理,有稳定的回报或者可以期待的成长性。
大股东、实控人和管理层必须牢记上市公司是公众公司,必须有姓“公”的意识,对公众负责,持续提高投资价值。
“五个支柱”,第一个是更合理的资金结构;第二个是更完善的基础制度;第三个是更有效的市场调节机制;第四个是更优质的专业服务;第五个是更严格的监管执法。
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与趋势
目录第一篇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第一章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一、股票市场发展现状二、基金市场发展现状三、债券市场发展现状四、证券经营机构的发展状况第二章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趋势一、理论创新酝酿重大突破二、制度创新将全面推进三、产品创新将系列化四、市场组织结构的多元化与专业化趋势五、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趋势第二篇论2010年央行首次加息各方影响解读第一章央行年内首度加息对通胀压力影响第二章各方专家解读央行首次加息第三章加息如何影响股市第四章加息后疯狂楼市面临重压第一篇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历经了十三年跨越式发展,我国证券市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成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证明,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证券市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反过来促进了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了企业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力地支持了一批国家重点企业的发展和重点项目的建设,从而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第一章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一. 股票市场中国股票市场始于九十年代初,1990年12月19日和1991年7月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
自此中国的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迅速发展了十多年。
截止2002年12月底,境内上市公司从1991年的14家增加到1224家,增长了87倍;市价总值从1992年的1048亿元增加到38329亿元,增长了近37倍;投资者开户数从1992年的217万户增加到6884万户,增长了近32倍;市价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2年的3.93%增加到2000年的53.77%,2001年证券市场股价大幅度下跌,该比例下降为45%,到2002年末,该比例为37.43%,总市值在亚洲仅次于东京和香港证券交易所。
从1991年至今,我国证券市场累计筹资8841.68亿元,其中A股发行筹资4650.25亿元人民币,B股发行筹资46.32亿美元,H股发行筹资204.33亿美元,A股配股筹资2109.2亿元,B股配股筹资3.27亿美元,其他筹资(可转换债券)104.5亿元。
我国证券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也反映出证券公司的公司治理结 构有待完 象严重 , 决策 、 管理等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国 元 。受市场行情 及会计政策 变更 的影响 ,在 失 其内部 风险控制水平迫切需要提高。 20 年度这 l 0 4 1 4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共 善 ,
194 亿元 . 6.4 利润 总额为 一 0 .4 , 136 亿 扣减资 产减值损失后利润总额 为 一 4.3 ,全行 并 199 亿 业 处 于 亏 损 状 态 ,比 20 03年 累计 亏损 的 6.3 20 亿元增长 了 l17% 。 4 .l
显化 .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我国券商的业务单一 , 基本上在三大传统 营机构完善其治理结 构的要求 上, 它只是 中国证券业长期存在的潜在问题 的 述 , 业务上进行低水平竞争, 而国外 的证券公 司在
4 、中国证券 经营机构加强 国际竞争力的
( ) 一 业务结构雷同且业务种类单一。目 业务范围上显得更有灵活性 。 每一家证券公 司 要 求。 加入 W O后 . T 随着外资券商待遇的提高 前, 中国大多数证券公司 的业务范围还局限在 都有其业务侧重点 . 在某一业务领域形成 自己 和 限制的减少 , 中国现有证 券经营机构在竞争 避免 传统的承销、 经纪 和自营等方面, 只有为数不 的特色 , 了各公司在 同一业务层 面上的竞 上处于劣势。在体制上, 中国证券机构股本高 从而达到 了规模经济 这就要求中国的证 度国有化 , 没有完全的法人治理结构 , 与公司 多的一些大证券公 司才涉 及公司理财 、 资产重 争 , 拓宽业 务范 围。 而比较 法人制度相当完善的外 资券商相比 。 司的发 公 组、 资产证券化、 目融资、 项 投资顾问等业务 。 券公司进行业务创新 , 购并的方式使中国 展被束缚 ; 而且缺乏深度和广度 , 除了股票 、 债券 、 基金和 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重组 、 在经营范围上 , 中国金融业实行分 回购等普通品种外, 尚未开展远期 、 金融期货 、 券商的业务结构多样化。 期权、 互换等衍生产品 司, 虽然有助于新成立公 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经济管理学院国贸1025班王琛A08100115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一、证券市场简介证券市场是股票、债券、投资基金等各种有价证券发行和买卖的场所。
证券市场通过证券信用的方式融通资金,通过证券的买卖活动引导资金流动,有效合理地配置了社会资源,支持和推动了经济发展,因而是资本市场的核心和基础,是金融市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证券市场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新兴的、不成熟的市场,随着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我国证券市场将逐步发展成为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较为成熟的证券市场,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
二、我国证券市场现状随着证券行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更多国际证券公司进入了中国资本市场,这意味着我国证券公司面临的外资证券公司的业务冲击也将越来越激烈。
这种冲击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投资银行业务高端客户份额的抢占;(2)集合理财业务中机构客户的争取;(3)直接投资业务对优质项目的竞争;(4)对国内证券公司业务骨干的吸引。
同时中国证券行业现在也逐步实现了盈利模式的多元化,经营的规范化,发展的规模化.中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国债市场、金融债券市场、企业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组成的,较为完善的证券市场体系,在吸引外资、加快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但与西方发展已有百多年历史的证券市场相比,还很不完善和很不规范。
三、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一)市场结构不均衡。
资本市场为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促进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开辟了更为多样的直接融资渠道。
首先是现在我国证券市场还是以股票为主,股票在市场中所占比重很大,而公司债融资在2007年重新开始之后,上市的品种也是寥寥无几,不利于上市公司运用多种方式筹集资金。
其次投资基金比重偏低,由于基金在证券市场起着一定的稳定器的作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市场的波动。
我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比较分析
我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比较分析韩一晴陈晓倩潘小苏(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83)【摘要】本文探析了我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的现状,在对美国证券公司成熟盈利模式的经验借鉴基础上,论证了我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的发展方向应是:立足经纪业务、做强投行业务、控制自营业务、壮大理财(资产管理)业务、拓展创新业务。
【关键词】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创新【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55(2012)08-0191-01一、我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的现状随着我国金融服务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国内券商越来越要面临国外同行激烈的竞争,认识和完善盈利模式,提升盈利和竞争能力,成为我国证券公司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一)证券公司分类仅从经营范围讲,证券公司通过明确其市场定位,确定科学合理的业务结构和收入比例关系,合理配置公司资源,优化业务结构,使证券公司业务比例关系最优化。
我国证券公司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投资银行业务收入为主的中金、中银国际、高盛高华等证券公司或投资银行;第二类是以传统经纪业务收入为主的申银万国等证券公司;第三类是依托集团化经营的优势、各项业务相对均衡的中信证券等证券公司,银河、国泰君安证券公司虽然不是集团化经营,但其综合业务比较均衡,也属第三类。
(二)整体收入结构分析从总体上看,我国证券公司的收入以经济业务、承销业务为主,占证券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一半以上,其中又以经纪业务收入占主导。
以下为我国证券公司2011年收入结构,如表1.1、权证业务效益权重高市场上投机资金的活跃使得我国权证市场迭创天量。
巨大的权证交易量不仅给证券公司带来了巨额的中介手续费用收入,而具有极低风险的权证创设也成为了证券公司的收益新宠。
根据Wind资讯统计资料显示,我国2010年权证成交金额高达36748.2亿元,按照1.5%的费率计算,证券公司光权证手续费收入便高达551.22亿元。
我国券商综合治理及重组模式分析
证 券 、南 方 证 券 和 国 泰 证 券 j 家 全 罔性 证 券 公 司 。
同 时 各 地 银 行 、 财 政 、信 托 等 金 融 部 门 也 出 资 组 建 证 券 经 营 机 构 。…
对券 商 实行
“ 类 监 管 ”政 策 作 为标 志 ,则 对券 分
商 的 治 理 整 顿 历 时 达 两 年 多 ;在 此 期 间 ,共 有 3 0 余 家 证 券 公 司 被 关 闭 和 撤 销 。此 外 2 0余 家 证 券 公 司被 列 为创 新 类 券 商 ,4 0余 家 证 券 公 司 被 列 为 规 范类 券 商 。这 一 过 程走 得 相 当艰 难 ,我 国资 本市 场 上 券 商 过 去 遗 留 的 风 险 已经 基 本 化 解 ,特 别 是 随 着我 围证券 市 场 在 2 0 0 6年 从 熊 市 走 向 大 牛 市 ,
二 、 我 国 证 券 业 的 发 展 历 史 与 困 境 根 源 1我 国 证 券 业 的 发 展 历 史 .
f 文章 编号 11 7 — 4 1 2 0 0 — 0 6 0 6 3 0 6 ( o 8)7 0 2 — 4
※基 金 项 目 : 家 青 年 科 学 基 金 资助 项 目( 0 0 0 5 : 东 国 7 5 1 2 )广
下 的 三种 兼 并重 组 模 式 , 并 对各 种 重 组 兼 并模 式进 行 了评
态 ,但 并 不 能 就 此 说 明 整 改 合 格 的 所 有 券 商 过 去
存 在 的 所 有 问 题 就 已 经 彻 底 解 决 了 , 券 商 们 从 此
就 走 向 了 健 全 发 展 之 路 了 。 在 对 券 商 之 前 风 险 [I 木
维普资讯
20 0 8年 7月 第3 0卷 第 7期
互联网证券:券商的路径选择及发展方向
龚
自上世 纪 9 0 年代 以来 ,互联 网在世界 各领域 内迅速 普及 ,深刻 地 影响和改变 了人类生活 的方方面面 。互联网的能量不在于这个产业 自身 获得 了多少 收益 ,更 多是 它如何 改变 传统行 业 ,现 在在 冲击 了通讯 行 业 、媒体产业和零 售产业 之后 ,互联 网终于开 始了对金 融行业 的进攻 , 其中 ,证券业 成为了又一个 即将被互联 网颠覆性影响和改变 的领域 ,而
务 网化的趋势下 ,券商发展的路径选择成了亟待研究 的课题 。 我国互联 两证券的现状 我 国传统证券业 务本身起步 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 ,经过二 十多年 的 发展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 ,互联 网证券交易 已无任何 技术 障碍 。 目前 , 制约网上证券发展 的主要 因素不是互联 网技术层面的 ,而 主要 源 自国内 现有证券交易制度与相关政策。中国华融信托公 司湛江营业部早在 1 9 9 7 年3 月就开办了网上证券交 易业务 ,成为全 国第一家 网上证 券交易营业 部 ,随后闽发证券 、国泰君安证券 、国通证券 、汉唐证券 、华 夏证券等 也纷纷推 出了 自己的网上证券交易系统 。2 0 0 0年 4月 ,中国证 监会颁 布 实施 了 《 网上证券委托暂行管理 办法》 ,加强了 网上证券交 易的政策 管 理及规范性 ,促进 了网上交易的发展 ,也增强 了社会各界对 网上证券交 易 的认识和理解 ,极大地提高了投资者的信心 , 这些都 对网上交易 的发 展具有划时代 的重要意义 。据统计 ,在 《 网上证券 委托暂 行管理办法 》 颁布前 的 1 9 9 9年底 ,国内只有 约不足 2 5 万证券投资者 使用互联 网进 行 交易 ,网上交易量约 占市场总量的 1 %。《 网上证券委 托暂行管理 办法 》 发布后 ,互联 网证券交易在我 国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占沪深两 市总 成交量 的比重 也是逐 年增 长,我 国 网上 证券交 易量成 倍增 长。2 0 1 2年 底 ,我国证券公 司网上委 托交易量 就 已突破 3 O万亿元 ,占沪 、深证 券 交易所全年 股票 ( A 、B股 ) 、基金 总交易量 的 比重超 过 9 0 % ;网上委 托的客户开户数达 1 3 5 5 .7 7 万 户,相 比2 0 0 1 年增长 了 1 0 0 0 多万户 ,十
证券公司论文证劵公司经济业务论文: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转型及发展方向的探讨
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转型及发展方向的探讨摘要:我国的证券经纪业务在经历了垄断而保持的高速发展、佣金自由化后的发展缓慢到现在的稳步发展几个阶段。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业务的逐步推出,市场交易量的放大,证券经纪业务如何转型来形成自己的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并取得最后的胜利,已经成为众多券商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这竞争的核心是如何取得佣金的定价权,逐步增加收入,同时尽可能的减少各种成本和费用的发生来扩大自己的营业利润。
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对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转型及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关键词:经纪业务;佣金;转型;创新1国内外经纪业务状况1.1国内经纪业务状况当前,国内证券公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国内和国际的竞争与生存压力。
从券商所面临的国内环境来看,因证券市场行情的波动较大,以及佣金实行浮动制,证券经纪行业由早期的行业垄断过渡到佣金的自由竞争市场,其内部竞争也日益激烈,随着证券经纪业务进入“微利时代”,证券的经营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譬如: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佣金改革、境外证券公司的介入、商业银行业务多元化等变化为了实现盈利的目标,各公司采取各种办法来争夺客户,其中采用最多的方法就是价格战,也就是降低交易的佣金。
从证券公司面临的国际环境看,在我国加入WTO后,外资可直接参股或组建合资证券公司,如目前已经出现的湘财证券和法国里昂证券合资的华欧国际、上海证券和日本大和证券合资的海际大和、长江证券和法国巴黎百富勤合资的长江巴黎百富勤、瑞银入股北京证券、大摩参股中金公司等,这些合资证券公司将各自的优势项目整合后在产品营销、金融服务、人才争夺、业务创新等方面均比一般的国内证券公司有更大的优势。
1.2国外经纪业务状况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经过了10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经纪业务发展模式,其中有三大模式备受市场的推崇:(1)美林的FC 模式,主要依靠和凭借公司的专业化的经纪队伍与庞大的投资研究团队,为客户提供多种理财服务。
我国证券公司的发展战略
根 据 上 述 各 点 和 所 处 的 战 略 环境 对 我 国证 券 公 司 的 发 展 战 略 总 体 目标 作 如 下构 想 :入 世 5年 后 ( 更 长 一点 或
时 间 里 ) 把 我 国 的 证 券 公 司 发 展 成 为 资 本 规 模 和 实 力 , 比较 雄 厚 、整 体 布 局 和 结 构 合 理 ,核 心 竞 争 能 力全 面提 升 ,抗 风 险 能 力 显 著 增 强 ,能 够 参 与 国 际 国 内 资本 证 券 市场竞 争、运行稳健 且可持续 发展的真正 的投资银行 。
2 战略 模 式 选 择 .
根 据 我 国 证 券 公 司 发 展 的 现 状 ,要 想 在 “ 世 ” 5 入 年 后 ( 更 长 一 点 时 间 内 ) 现 战 略 发 展 的 总 体 目 标 ,必 或 实 须 根 据 上述 指 导 思 想 ,改 变 国 内 券商 业 以往 的基 本 发 展 模 式 ,即 以 单 一 证 券 经 纪 业 务和 传统 的 自营业 务 为 主导 的 市 场 分 割 型 初 级 券 商 发 展 模 式 ( 实 际 上 是 一 种 靠 政 这
府 的 制 度 安 排 和 进 行 市 场 份 额 分 配 生 存 与 发展 的 模 式 ,
而 这 种 纯 粹 的 “ 府 造 ” 显 然 是 不 合 时 宜 的 同 时 也 不 政
下 ,研 究 和 制 定 我 国 证 券 公 司 在 新 世 纪 的 发 展 战 略 , 更 应该 坚持这~ 思想基础和 原则精 神。
维普资讯
投 资银 行 产 生 于 欧 洲 ,主 要 是 由 1 纪 许 多 8—19世 销 售 政 府 债 券 和 贴 现 企 业票 据 的商 号 演 变 而成 ,发展 至
今 已 成 为 国 际 资 本 市 场 上 最 活 跃 、最 成 功 、也 是 最 重要 的 金 融 机 构 之 一 。 正 如 美 国 著 名 历 史 学 家 和 金 融 专 家 罗
2023年证券经纪业务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证券经纪业务行业市场分析现状证券经纪业务是金融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提供了股票、债券、期货等证券产品的买卖、咨询、研究等服务。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证券经纪业务也逐渐壮大。
本文将对证券经纪业务行业市场进行分析,总结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市场概况中国证券经纪业务市场规模庞大,主要分为证券经纪、证券公司、证券执业机构等多个行业细分市场。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证券业总资产达到33.5万亿元,净资本达到3.85万亿元。
证券业务收入规模达到1009.5亿元,净利润达到188.6亿元。
整体行业发展较为稳定。
二、市场竞争格局中国证券经纪业务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由国有大型券商、股份制券商和中小型券商组成。
国有大型券商具有较强的实力和资源优势,如中国证券、中信证券等。
而股份制券商则以灵活的运作和创新的产品服务著称,如海通证券、国泰君安等。
中小型券商则利用专业化、定制化的服务来满足市场细分需求,如东方证券、中信建投等。
目前,市场份额较大的券商主要集中在国有大型券商和股份制券商。
三、市场趋势1.技术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证券经纪业务也需要加快数字化转型。
例如,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证券经纪业务模式正在崛起,通过在线交易、移动应用等技术手段为客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2.市场国际化: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进入中国市场,为证券经纪业务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
同时,国内券商也积极寻求境外市场的合作与发展。
3.精细化服务:客户需求日益多样化,券商需要从传统的经纪业务转向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如投资咨询、财富管理、资产配置等。
通过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券商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4.风控能力:证券经纪业务的核心风控能力对于券商来说至关重要。
由于证券市场的波动性和风险性较大,券商需要加强风险控制和合规监管,提高自身的风控能力和稳定性。
四、挑战与机遇1.金融监管加强:随着金融监管的加强,证券经纪业务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要求和监管压力。
证券市场客户细分
证券市场细分是指通过收集、分析市场信息,确定目标市场,找准券商的合理定位,把握目标市场的需求特点,设计差异化的产品和特色化的服务,从而以比较优势占有和锁定市场,获得超过市场平均利润率的超额利润。
推进市场细分,是券商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市场细分是各国券商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成熟国家证券业发展的情况来看,随着自由竞争和进入壁垒的降低,金融服务价格下降,证券行业平均利润率下降,导致券商并购和整合力度加大,行业竞争格局向寡头垄断演进,一些券商通过挖掘和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从而获得市场超额利润,券商经营模式的分化现象日益明显。
美国券商在业务收费完全自由化后,市场竞争加剧,并促使美国券商不得不为寻找新利润来源而重新调整发展战略,由此便产生了券商经营模式的分化现象。
目前,一些世界著名的券商同时出现了两种发展趋势:一方面,为客户提供的金融服务十分广泛,已经拓展至投资、融资、保险以及资产管理、财务顾问等各个领域,同时,这些券商通过设立子公司将风险隔离,有效防范各项业务风险在公司内部扩散并危及整个公司的生存,呈现出多样化、集团化、国际化特征,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其具有的比较优势各有所长地向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经营方向发展,传统的三大业务也随之出现专业化和细分化趋势。
为数不多的现代化大型投资银行占据证券市场主导地位,成为行业龙头与支柱;摩根斯坦利和高盛长于包销证券,以二级市场自营业务和并购中介业务为主,偏向高风险与高收益的私人资本投资业务;雷曼兄弟公司擅长固定收益证券的交易;所罗门兄弟公司的特长是商业票据发行和债券交易;美林证券的专长则是项目融资、产权交易以及固定收入的资产管理业务和证券经纪业务。
即使是以综合服务为主的大型投资银行在业务发展上也各有特色。
同时,这种市场细分又使各券商证券研究也形成了不同领域的研究特色。
例如,怡富证券、汇丰证券、巴克莱、ING霸菱证券和华宝证券对于蓝筹股的研究遥遥领先;兆富证券、怡富证券、摩根建富等精于研究小型上市公司;而里昂证券、浩威证券和霸菱证券则擅长于研究中国B股市场。
我国券商行业并购重组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我国券商行业并购重组模式研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在我国,虽然券商产生的时间不长,但短短二十年的发展,我国证券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在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但是,正由于发展时间短,我国券商也面临着运作不规范,规模不够大,经营模式单一,业务范围局限国内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并购重组不失为一种实现券商行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
中国自加入WTO之后,资本市场已经逐步对外开放,中国的证券公司所面对的将不仅仅是国内证券公司的竞争,更要直接面对国外规模和实力都要强大的多的证券公司的竞争,形势对我国证券行业来说并不容乐观。
国际竞争对手兵临城下,我们的行业市场无疑面临巨大的压力。
只有选择战略性并购才能抵抗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
由此可见,对于券商行业并购重组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国内外券商行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的研究,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券商并购重组模式的实例分析,总结出中国券商在并购重组中的经验及其中的不足,并提出一定的改革方案。
期望此项研究能够帮助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券商行业的并购重组之路,为我国券商行业的发展壮大做出一些贡献。
2.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杰弗里.C.胡克(1999)研究了投资银行在企业扩张中的角色,提出了投资银行在企业并购中与收购方接触的主要策略。
威廉姆森分析了产生较高的市场交易费用和兼并的因素,并把它与环境因素结合起来解释市场机制的失灵,认为机会主义和有限理性是两个重要的人为因素。
人的因素与不确定性等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市场机制失灵,遂用内部组织机制代替市场协调,并可通过投资银行的专业设计更加有效地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威斯通(1998)在《兼并、重组与公司控制》一书中把企业常见的重组模式分类归纳为:1)扩张;兼并与收购;联营公司。
2)出售;分立;子股换母股;完全析产分股;资产剥离;股权剥离。
券商投顾模式及对比
各券商投顾业务模式及对比近几年证券市场行情低迷, 佣金收入下滑严重, 业务转型已成为国内券商的必然选择, 依托投顾转型已成为目前众多券商经纪业务发展的方向之一。
《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实施以后, 各证券公司开始陆续成立相关的财富管理部门、推出不同名称但内容差别不大的咨询产品、配备相应岗位的投资顾问人员。
如何建立自己的财富管理部门、发展自己的投资顾问团队, 推行自己的投资顾问模式已成为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各券商投顾发展模式目前来看, 证券公司投资顾问的发展模式虽大同小异, 但根据其侧重点不同, 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偏重于服务产品签约的国信模式, 该模式在行业内发展较早。
国信早在2005年就开始推出“金通道、金智慧、金锦囊”的“金色阳光”产品。
这一模式的特点是根据客户的资产量以及交易量, 对客户进行分类, 不同的客户签约不同的产品、提供不同的服务、签约费率也不相同。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客户分类简单易分、费率比较统一、服务项目易标准化批量制作和提供。
缺点是客户分类过于简单, 针对性不强, 在费率上不够灵活, 难以覆盖一些低费率的核心大客户。
投资顾问的主要工作是对签约客户进行专业化服务, 提供专业性较强的投资咨询建议以及对客户进行“电话疗伤”、“心理按摩”等抚慰性的服务。
第二种模式偏重于以投资顾问的专业性进行营销, 投资顾问更像是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客户经理。
目前采用这种模式的主要有中信建投和华泰联合, 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华泰联合。
华泰联合对投资顾问岗位职责要求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通过各合作银行网点开发服务潜在客户;(2)搜集、整理各种市场信息和客户建议, 制定并实施市场拓展计划;(3)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证券交易客户的开发以及金融产品营销等工作;(4)应用公司良好的资源和平台为客户提供专业的金融理财服务, 实现客户资产的保值增值。
以上四个方面的工作职责基本上就是一般客户经理的工作内容, 只不过证券公司换了个名称用来吸引从业人员及客户的眼球而已, 其实就是客户经理。
试论我国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的模式选择及影响
试论我国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的模式选择及影响摘要:2008年4月,国务院公布了《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对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细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与之前监管和自律组织出台的融资融券法规和细则一起,为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提供了制度基础。
2009年“两会”前后关于推出融资融券业务的呼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
本文通过对境外成熟市场推出的融资融券业务的比较分析,认为我国现在适合推出的融资融券业务应采用证券金融公司集中授信的单轨制模式。
关键词:融资融券;业务模式;证券公司一、融资融券业务的内涵融资交易,又称垫头多头交易。
在证券市场上,当投资人预期到某股票行情将要进入上涨行情时,便会产生购进该种股票的欲望,但是投资人账户资金不足或不足以进行大宗交易,这时,投资人有两种选择:借入资金或者用一定量资金作为保证金融入更多信用资金。
这时,便产生了证券公司的融资业务。
证券交易成交后,融资购进的股票作为担保存放在券商特定账户。
在融资的期限届满时,由投资人向券商偿还其垫付的资金并支付利息;也可委托券商将所购证券卖出,以证券交易所得的价款偿还后,投资人和券商进行头寸结算。
如果截止到期日,股票市场价格走低,在券商处所担保的证券价值达不到维持保证金的水准时,投资人还应在规定的时间内补足,否则,券商有权处理担保品。
融券交易,又称垫头空头交易,是融资交易流程的反过程。
在证券市场上,当投资人预期到某股票行情将要进入下跌行情时,便会产生卖出该股票的欲望,但投资人手中又没有该种股票或证券数额不足以进行大宗交易,这时,投资人通知券商进行融券交易。
由投资人向证券商交纳一定数量的保证金,从证券商处融入一定该种股票并委托其卖出,所得价款存放于券商处。
当市场价格下跌时,再以低价购进该股票并偿还给券商,从中赚取差价。
如果股票价格不是走低,而是上涨,则投资人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补足并维持一定数额的保证金,等到股票价格下跌时再购回股票。
当然,在融券期限到期时,无论股票价格较之卖出价格是低还是高,投资人都必须还给券商证券。
我国券商的现状与发展问题研究
着在证券业中 ,我国券商 已经开始与国外券商 同
一
、
台竞 技 。
我 国券 商的现 状
国外券商在市场经济中经过数十年较为健全
自 18 年 1 2日我 国第一家 专业性 证券 95 月
的证券市场 的经营经验的积累,除 了在资本实力 公司——深圳特区证券公司成立 以来 ,我国证券 上绝对领先于我国券商外 ,还具备 了较为先进的 市场不断发展 ,证券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多,规模 管理模式 、成熟 的思维方式和超前 的投资理念 , 不断发展壮大 。随着国家规范证券市场发展 ,培 拥有较多现代金融衍生产品 ,具备混业经营的经 育证券 市 场 的 各 项 措 施 的 不 断 出 台,特 别 是 验与技术 ,对经营风 险的预测 和抵御 能力 相 当 20 04年年初 《 国务院关 于推 进资本市场 改革开
收稿 日期 :20 0 6年 5月 1 7日 作者简 介 :冯裕健 ,北 京城市学 院 中关村 学部 教 师
维普资讯
我 国 券 商 的 现 状 与 发 展 问 题 研 究
放和稳定发展 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和 20 0 5年 1 程度高度相关 ,新业务的开发有限,缺乏盈利增 0 月 《 证券法》 的修订 ,国 内券商 的经 营环境 和 长的新模式。就近几年的收入构成看 ,证券公司 自身状况有 了很大的改变,已经从证券市场发展 收入来源主要局限于证券发行与承销、经纪等传
维普资讯
2 0 o3 0 6N .
北 京城市 学 院学报
J UR I O EJN CT I E S O NA . F B II G I Y UN V R ⅡY
( oa N . 5 T tI o 7 )
20 0 6年第 3期 ( 第7 总 5期 )
我国券商机构业务: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
我国券商机构业务: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李雅丽;孙娟【摘要】近年来,我国券商的机构业务呈现为三大主要类型,并分别取得长足发展.券商对私募基金的经纪业务发展到主经纪商服务,对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也从通道类提升为委外投资类,为企业提供的固定收益类业务也更加全面和丰富.但现阶段券商机构业务还处在起步阶段,费率仍是资管业务的主要竞争手段;IT投入力度不足影响了主经纪商和固定收益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券商还在整个公司层面存在风险控制能力落后、部门协同较差等问题.展望机构业务发展趋势,本文认为,今后市值管理等新兴业务有可能成为券商利润增长点;同时券商通过优化组织架构、加大信息技术投入力度、主动增强风控能力等措施提高机构业务的综合服务能力.按照国际经验和监管要求,机构业务市场将会形成大型券商垄断竞争的格局.【期刊名称】《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6)004【总页数】8页(P70-77)【关键词】机构业务;主经纪商;资产管理;固定收益业务;市值管理;机构投资者【作者】李雅丽;孙娟【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郑州 450015;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郑州 450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0.9一、引言自1998年第一批证券投资基金成立以来,中国资本市场上真正意义的机构投资者开始出现。
2001年中国证监会提出了“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战略方针,2012年以来,监管部门进一步提出了加快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战略目标。
目前境内专业机构投资者包括公募和私募基金、证券、保险、信托等,其在A股市场上持有的股票市值占比在2013年为11.9%,2014~2016年一路上升,分别达到13.1%、14.5%和16.3%。
随着机构客户的大发展,机构客户业务因其高成长性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引起券商、银行、基金、期货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的关注。
比较而言,由于券商对二级资本市场更为熟悉和专业,能够将资产托管和交易经纪融为一体,为各类机构投资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满足机构客户的各项需求,因此更受机构客户的青睐。
c15079证券学习100分答案
C15079一、单项选择题1. 美国证券市场自由化后,市场竞争加剧,证券公司经营模式分化,()是立足于成本领先战略的互联网券商。
A. 高盛B. 拉扎德C. 嘉信理财D. 杰富瑞描述:美国投行三大主要盈利模式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02. 券商的盈利模式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阶段,即收入净利率驱动阶段、总资产周转率驱动阶段、权益乘数驱动阶段,我国目前已进入()。
A. 收入净利率驱动阶段B. 总资产周转率驱动阶段C. 权益乘数驱动阶段D. 超越三阶段的更高阶段描述:国内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及发展趋势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0二、多项选择题3. 在券商的投行业务中,美国等成熟市场以()为主要业务。
A. 并购重组B. 股权融资C. 证券承销D. 证券交易描述:境内外券商盈利模式对比您的答案:A,B,C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三、判断题4. 1975-1999年,随着资产驱动型业务的竞争加剧,美国的券商开始利用财务杠杆来放大资产的收益。
()描述:美国投行盈利模式发展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05. 对比中、美综合型券商,整体来看,中国的券商收入结构更为均衡。
()描述:境内外券商盈利模式对比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06. 1975年,美国证券行业佣金率市场化之前券商的收入利润率处于较高水平。
()描述:美国投行盈利模式发展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07. 拉扎德公司通过廉价的交易通道和便捷的服务尽可能多地吸引客户资产,而后通过保证金利息、资产管理服务和金融产品“上架费”等实现盈利。
()描述:美国投行三大主要盈利模式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8. 美国资本市场发展到固定佣金制阶段时,证券业主要依靠垄断或行政定价赚取高额的通道费用。
()描述:美国资本市场发展重要转折点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09. 自沪港通推出以来,税收、额度等方面政策环境持续完善,资金流通便利性持续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券业发展的三种模式及我国券商的选择证券公司与商业银行是金融市场上的中坚力量,前者主导着直接融资,而后者则在间接融资市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虽然二者是不同融资方式的主要中介入,从表面来看似乎差别较大,但是就其本质而言,它们的实质功能是一致的,都是在充满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金融市场上,生产信息并从中获利。
先从证券公司角度来看,在一级市场上,投资银行家首先会对所承销企业各方面财务信息进行专业性的收集处理,再以标准格式对广大外部投资者发布,为那些对该上市企业感兴趣的投资者“免费”提供信息咨询。
当投资者认可该企业的投资价值后,他们就会积极认购该股票,证券公司最后才从上市公司所募集资金的总额中按规定比例提取费用。
至此,投资银行家前期生产信息的劳动就取得了相应回报。
而在二级市场上,证券公司通过对已上市企业项目的风险、收益等信息的综合分析向投资者提供投资建议,后者往往以佣金的形式为他们获得的信息服务付费。
由于证券公司发布信息时是面对广大潜在的投资者,并不仅仅是那些最终付费的投资者,因此它们的信息生产公布活动具有较强的外部性,为“搭便车”提供了可能,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投资者为信息付费的积极性,最终将使证券公司生产信息的活动受到抑制。
再来看银行,一方面由于银行与企业具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因此对企业的资信、财务状况及其所投资项目的风险和收益等信息都可以非常方便地了解,他们生产信息的成本较低;而另一方面,由于银行贷款是不可交易的,或者更准确地说,银行对客户的贷款外部人是看不到的,这在相当程度上减弱了银行生产信息的外部性,从而使其生产信息的积极性得到有效保护。
正因为银行生产信息的成本较低和贷款的不可交易性等特点的存在,使银行成为金融市场上最为重要的力量。
实质功能的趋同使证券公司与银行存在一定的替代性,但由于前者主要是为企业筹集长期资金,而后者主要是为客户提供短期贷款,这又使得二者的作用存在一定的互补性。
证券业与银行业既替代又互补的关系使二者在实践中同时存在着合、分两种可能性。
根据银行业和证券业关系紧密的不同,我们可将证券业的发展模式分为三类:(1)附属发展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证券业与银行的关系最为紧密,前者是作为后者的一个业务部门而存在,不是一个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其最终决策权属于银行。
德国“全能银行”模式下的证券业就是这种模式。
(2)独立发展模式。
此模式下证券业同银行保持着相当距离,前者是一个真正的市场主体,不受后者支配。
大危机之后的美国等就是采取这种模式。
(3)关系型发展模式,在此模式下。
证券公司和银行同属于某一金融控股公司,二者是一种兄弟式的合作伙伴关系,虽然保持着一定距离,但业务上的相互支持较第二种模式紧密了许多。
因此,该模式本质上是一种介于前面两种模式之间的模式。
现在的德意志银行、花旗银行集团公司就是这种模式。
三种模式的综合比较从历史上看,证券业从一开始是作为银行的一个附属部门而存在的,但是20年代“大危机”后,美国国会认为银行资金不受限制地进入证券市场是导致这场灾难的主要原因,随后通过了将银行业与证券业严格分离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
此后,银行业与证券业分业经营才作为一种独立的模式发展起来。
在间接融资主导金融市场的时代,证券公司和银行分业经营对双方似乎都没有形成多大不利影响,但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直接融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局面,而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发展又使美国金融界要直接面对来自欧洲全能银行的竞争。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的证券业和银行业出现了相互融合的内在与外在需要,《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通过和实施为这种合并扫清了法律障碍。
此后,双方便以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开始了紧密的合作,证券业也同银行业结成了一种兄弟式的合作关系。
从三种模式在实践中的运行情况来看,它们各有利弊。
下面我们对这三种模式展开进一步的分析。
一、附属发展模式的优劣银行的发展早于证券公司的发展,在第一家真正的证券公司产生之前,银行吸收的存款、经营规模、所拥有的分支机构及对客户的了解就已达到相当水准。
由于证券公司从事的经营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与银行相似的,是可以以银行的资源为依托的,因此,后产生的证券公司若依附于银行则会在业务发展上获得许多便利。
1.资金上的便利证券公司的三大传统业务——经纪业务、投行业务和自营业务无一不需相当资金的支持。
经纪业务的开展不仅需要在人口居住密集度较高、地价较贵的地方兴建营业网点,而且还需购置昂贵的信息传递设备,若想增强对客户的吸引力,有时往往还需要雇佣一批证券分析人员,而这些员工的工资通常也是不菲的。
投行对资金的依赖一方面体现在项目的选择、项目的培养需要相当资金的投入,另一方面,为了分散风险,各国证券管理机构都将单个证券公司所能包销的证券金额与其注册资本挂钩,若注册资本较低,则其在承销证券方面竞争力将受到较大影响。
自营业务利润一直是证券公司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它对资金的需求量也是较大的,具体数额主要受到市场行情的影响。
上述三方面对资金的需求汇总起来是非常大的,单凭证券公司自身的信用要么所吸引的资金不足,要么资金成本过高,在其发展初期该问题表现得尤为明显。
而银行由于能面向广大社会公众吸收存款,其资金来源较为充裕,证券业务部若作为银行的一个附属部门无疑可以在注册资本金、流动资金等多方面得到它的支持,从而缓解资金缺乏的困扰。
进一步讲,即使证券公司不得不寻求外部融资,当它作为全能银行的一个附属部门去资本市场或货币市场融资时,全能银行潜在的担保会提高它的信用度,从而降低其筹资成本(R·吉斯特,1998)。
2.营销网络上的便利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和证券发行业务都需要强大的营销网络的支持,这需要在各个地方设立网点与广大投资者建立直接联系。
要建立这么多的网点不仅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同时由于证券的推广发行是短期事件,而短期内要招到足够的素质合格的员工也是困难的。
而银行由于要直接面向广大公众吸收存款,因此它们分支机构往往遍及城市甚至农村,利用银行业已建立起的网络体系来开展经纪业务和证券发行业务,显然可以大大降低证券公司的营运成本。
3.信息上的便利在证券公司产生之前和在普通的公司具备上市资格之前,银行就与企业有了长期的合作关系,银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所从事的投资项目的风险、收益情况以及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领导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都有较为深刻的了解。
而由于企业的生存、发展都需要银行的长期支持,企业在与银行相处时的机会主义也较弱,企业向银行提供虚假信息的可能性也较小。
而上述这些重要信息也是证券公司在向广大社会公众投资者推销企业债券、股票时所必需披露的。
因此,当作为银行的一个附属部门时,券商就可以在做投行业务承销证券和证券分析业务时获得银行提供的信息便利。
即使证券部门要承销和分析的公司与银行并无合作关系,但银行长期以来从事信贷活动积累起来的专家才能对证券部门业务的开展也是一种重要支持。
作为银行的一个附属部门,证券业务部确实可以获得上述诸多便利,但享有这些好处是有代价的,或者说作为附属部门,证券业务部在开展业务时也会受到一些限制。
这种限制主要来自全能银行各部门间潜在的利益冲突(conflicts of interest),即当银行内部业务上存在冲突且一方是证券部门时,全能银行为了总体利益最大化而主动牺牲或放弃证券部门的利益,使后者的业务发展受到不利冲击。
从投行业务来看,当一个低风险高收益的优质项目需要融资时,银行既可以直接为其提供较长时期的贷款获取高额利息收入,也可为其发行证券融入长期资金而收取较低的佣金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全能银行一般倾向于对其发放贷款。
而当受理的项目是—些低收益高风险的项目时,全能银行则会为其努力包装,将它推销给广大投资者。
再如,当客户存在巨额未偿还贷款并无力支付时,全能银行会主动替借款人发行债券以抵偿无法收回的贷款,将信贷风险转嫁给客户。
但来自实证方面的研究却对所谓的“利益冲突”问题提出了异议。
美国两个学者克罗兹勒(Kroszner)和雷简(Rajan)在1994年利用美国在1921—1940年的资料作了研究。
他们首先把该期间的美国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承销的121类行业的债券给予配平(matched security method),对它们之间的绩效进行对比研究。
绩效指标采用正常履约、未清偿和违约三项。
正常履约(retired)表示发行的债券在到期时或到期前全部偿还本息;未清偿(outstanding)表示债券还未到期;违约(default)则表示发行的债券在到期后未能偿还本息。
该研究成果揭示,1921—1940年,美国商业银行承销债券的违约率比美国投资银行要低得多。
1925~1930年,商业银行承销债券的平均违约率约为0.6%,投资银行的这一数字是1.5%;1932—1940年承销债券的违约率,商业银行平均约为11%,而投资银行则为27%。
可见,商业银行承销的债券有着比投资银行更好的绩效。
但后来的歌伯斯和勒纳(Paul Gompers and JoshLerner,1998)认为上述的研究存在一定缺陷:一是因为Kroszner和Rajan在收集数据时未注意那些发行股票的投资银行是否拥有对该上市公司的贷款,若没有,则“利益冲突”问题根本不会出现;二是在大危机背景下,很难测量证券的长期收益率,而只能看到违约率;三是由于所选择的时间太短,说服力不强。
认识到上述不足之处,歌伯斯和勒纳对“利益冲突”问题进行了重新分析,但他们并未直接对全能银行展开研究,而是选择了那些在拟上市公司拥有一定比例的风险投资,同时自己又是该公司承销商的投资银行。
他们认为投资银行对拟上市公司的风险资本投入类似于全能银行模式下银行对后者的贷款。
这两位学者选取了20年的样本数据进行研究,最终发现:(1)投资者是理性的,对于存在“利益冲突”的投资银行发行的股票,他们都会要求一个价格折扣来获得补偿;(2)从业绩表现上看,由这样的投资银行发行的股票的市场表现,它的长期收益率同由那些不存在“利益冲突”的投资银行发行的股票一样好,甚至更好;(3)存在“利益冲突”的投资银行会适应性地选择那些对信息不敏感的股票来承销。
无论证券业附属发展模式下的“利益冲突”问题是否真实地在实践中存在,但目前公众投资者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采取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策略使这种模式下证券业的业务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它使券商被迫以更低的价格发行证券,同时也使它们在项目选择上更为挑剔,有意识地回避那些对信息敏感的行业和企业。
显然这种策略是会增大投行的运营成本,是不利于证券业的发展的。
二、独立发展模式的优劣虽然没有银行的全方位支持,证券公司的发展会受到一定不利影响,但至少从整个证券市场健康成长和控制宏观金融风险角度来看,这种模式具有许多可取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