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3试题 高中语文必修三期末试卷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材复习检测题(古诗文部分含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材复习检测题(古诗文部分含答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材复检测题命题制XXX语文组XXX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邻国之民不加(更)少凡六百一十六言(字)B.填然鼓(动词,击鼓)之非能水(用做动词,游水)也C.合从(通“纵”)缔交赢粮而景(通“影”)从D.而耻(以……为耻,意动用法)学于XXX(向南,动词)取汉中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之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不拘于时,学于余。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的三项是()①谨庠序之教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④五十者可以衣帛矣⑤百亩之田,勿夺当时⑥是使民摄生丧死无憾也⑦斯天下之民至焉⑧移其粟于河内A、⑤⑦⑧B、①③⑤C、③⑥⑦D、②④⑤5、下面对加点字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假(借助,利用)舟楫者狐假(借助,利用)虎威不假(借助)思索B、冰,水为(做,凝成)之行将为(被)人所并为(为了)之奈何C、非利足也,而致(达到)千里专心致(尽,极)志闲情逸致(兴致,情趣)D、劝(劝勉,鼓励)学劝(用道理打动听)导劝(劝说,禁止)架6、指出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A.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C.雁荡具体而微者。
D.今兵士还者缺乏两万耳。
7、下列句子属省略句的是[]A.南取为越之郡,以为桂林象郡B.此四君者,皆明智而XXX,宽厚而爱人,XXX而重士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D.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8、下列各句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①有席卷天下……之意②天下云集响应③外连衡而斗诸侯④会盟而谋弱秦⑤赢粮而景从⑥南取汉中⑦以愚黔首A.①②⑤/③④/⑥/⑦B.①②/⑤⑥/④⑦/③C.①②⑤⑥/④/③⑦D.①②⑤/④⑦/③/⑥9、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目前的用法阐发正确的一组是: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试卷(附答案)

2019中学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试卷(附答案)【2019中学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试卷(附答案)】一、基础学问(共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行伍(hánɡ)数罟(ɡǔ))洿池(kuā)阿谀奉承(yú)B.跬步(kuǐ) 针砭(biān)经传(zhuàn) 度长絜大(duó)C.骐骥(qí) 句读(dòu)颁白(bān) 万乘之势(shènɡ)D.驽马(nú) 郯子(tán)归顺(ɡuī) 比权量力(liànɡ)【参考答案】一、1.A(洿:wū)2.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七十者衣帛食肉C.外连横而斗诸侯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2.C(C是使动用法,其它的是名词活用作动词)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君子生非异也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斯天下之民至焉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3.C( A项,“生”通“性”;B项,“受”通“授”;D项,“景”通“影”。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尽心焉耳矣B.古之学者必有师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D.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答案:A(B项,“学者”,古义为“求学的人”;今义为“在学术上有确定成就的人”。
C项,“山东”,古义为“崤山以东”;今义为山东省D项,“养生”,古义为“供给活着的人”;今义为“保养身体”。
)5.下列各组句子中,“所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C圣人之所以为圣 D此所以学者不行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5.A(A句为“用来……的”BCD句为“……的缘由”)6.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申之以孝悌之义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D.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6.D(D项为推断句,其他为状语后置句。
新课改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复习题

• 32.找出与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 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求人可使报秦者 • B.甚矣,汝之不惠 • C.自古以来,未之尝闻 • D.吾日三省吾身 • 33、从下列句子中选出句式与例句“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相同的一项。( ) •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 D、夫晋,何厌之有?
• 22、选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例句“以五十步 笑”百步相同的一项。( ) • A、申之以孝悌之义 • B、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 C、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 D、斧斤以时入山林
• 23、选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例句“青,取之 于蓝,而青于蓝”相同的一项。( ) • A、锄櫌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 • B、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 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D、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 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 B.《荀子》,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 分出于弟子之手,现存32篇。 • C.《过秦论》选自《新书》,作者贾谊,西汉人。 “过秦”即指出秦的过失。 • D.《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字 退之,世称“ 韩昌黎”。欧阳修称他“ 文起八代 之衰”,明人列之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 34.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能归类在一起的 一项( ) • ①是亦走也 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③王道 之始也 ④树之以桑 •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 ⑥未之有也 ⑦颁白者不负 戴于道路矣 • A.①②③⑥ B.②④⑥ C.②④⑤⑦ D.③⑥⑦ • 35.选出与“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项( • A.时不我待 B.兵不血刃 • C.莫衷一是 D.自愧弗如 )
高中必修3综合测试卷课标试题(共12页)

盛兴中英文 2021-2021学年(xuénián)高中语文必修3综合测试卷第一卷选择题一、语言知识运用:〔每一小题3分一共21分〕1.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A悭吝〔qiān〕油腻〔nì〕纶巾〔guān〕同仇敌忾〔kài〕B模样〔mó〕惊骇〔hài〕踌躇〔chú〕人影幢幢〔chuáng〕C趑趄〔jū〕咨嗟〔zī〕鱼凫〔fú〕拾级而上〔shí〕D悚然〔sǒng〕还酹〔lèi〕蹩进〔bié〕乖角儿〔jiǎo〕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报仇血恨抱头鼠窜抱怨不休暴戾恣睢B.不径而走不可思议不落窠臼不蔓不枝C.兵慌马乱秉公处理并驾齐驱并行不背D.长驱直入超出范畴陈词滥调陈规陋习3.以下中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A初春的校园,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气氛中。
B只有我们的HY员HY廉政勤政,才能上行下效,使整个社会风气得到好转。
C按部就班的工作,对我来说简直就像穿小鞋,整天感到郁闷。
D王丽同学学习不断获得进步,小李一见面就说:“你真行,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4.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A. 苏轼说:“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他称赏的诗人(shīrén)是多才多艺的初唐四杰之一王勃。
B. 盛唐诗人王昌龄擅长七绝,被称为“七绝圣手〞,他的?从HY行?组诗原为乐府旧题,内容多表达HY旅战争之事。
C. 白居易,字乐天,世称白香山,中唐出色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D. 柳永,世称柳屯田,北宋著名词人,大力创作慢词,打破了小令垄断词坛的场面,?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其代表作。
5.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A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考虑。
高中语文必修三综合能力测试题(含答案)

中学语文必修三综合实力测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簇(zú)拥两颊(jiá) 扪(mén)参历井B.模(mó)样陈抟(tuán) 磨牙吮(shǔn)血C.咨嗟(jiē) 宵柝(tuò) 金石可镂(lòu)D.嫡(dí)亲炮(páo)烙良将劲(jìn)弩【答案】C(A.簇:cù;B.模:mú;D.劲:jìnɡ)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寒喧踌蹰眉尖若蹙B.桌帏歆享以手抚膺C.赔罪惴惴横七树八D.暮砧榫头一夫挡关【答案】B(A.喧—暄;C.树—竖;D.挡—当)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句是( )A.就在人们为陕西镇坪县有无野生华南虎而争辩时,湖北竹溪县也传动身觉华南虎的消息。
对这些流言飞语,野生动物爱护专家很不以为然。
B.黄金海岸女网赛决赛起先后,李娜表现相当主动,不过这一盘白俄罗斯选手阿扎连卡在关键球的处理上更胜一筹。
C.现在,市民扔掉一个饮料瓶,立马会有人捡,但让人困惑的是,同样是塑料制品,扔一个塑料袋,却无人问津。
D.丢弃了自命不凡的梦呓和我行我素的执拗,国产大片起先在与人的心灵对视中,回来到“讲故事”的传统做法上来。
【答案】A(流言飞语:指没有依据的话。
多指背后争论,诬蔑或挑拨的话。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嫦娥一号”卫星首次拍摄的“中国第一幅月图”图幅宽约280公里,长约460公里,面积相当于湖北省的三分之二。
B.距今100万年的复原后的“郧县人”是一个额头低平、眉弓粗大、眼窝深凹而宽、鼻短而上扬、吻部突出、唇长而薄的远古人形象。
C.荆州谢家桥一号墓的棺外紧紧裹着四层丝绸棺罩,考古人员介绍,这是迄今发觉的层数最多的而且保存又是如此地完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期末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期末测试题一、基础积累.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训鸽的飞声。
B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班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C .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退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D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
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①金就砺.则利(磨刀石)②声非加疾.(劲疾)也③而绝.(横渡)江河B .①今之众人..(一般人)②君子博学..(学问渊博)③郯子之徒..(这类人)C .①纵一苇..之所如(小船)②舳舻..千里(战船)③泰山之阳.(北面)D .①顺风而.呼(连词,表修饰)②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③则.耻师焉(连词,表承接).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 .《沁园春·长沙》上阙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
下阕回忆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抒发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了上阙的问题。
B .《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对古代战场壮美景色的描绘,对风流人物雄才大略、丰功伟业的追念,全诗借景抒情,曲折地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的忧愤心情。
C .《拿来主义》批判的矛头指向当时政府卖国投降政策和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
鲁迅善用“大宅子”“鱼翅”“鸦片”“姨太太”等形象的比喻来论证道理,语言嬉笑怒骂,妙趣横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过秦论》导学案及考题精练卷含答案解析

高中语文必修三《过秦论》导学案及考题精练卷【学习目标】1、能熟读并背诵课文后三段内容。
2、能辨识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积累文言实词和句式。
3、能分析作者的论证方法,学习对比论证。
【学习重、难点】训练文言文阅读翻译能力,学习议论文对比论证的方法。
【学法指导】1、反复诵读;2、重视积累文言词语和句式知识,培养文言文句翻译能力;3、认真分析叙述和议论的关系,体会论点和论据内在的逻辑关系。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著名的文学家。
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
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
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
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
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
2、背景简介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
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
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
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
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现实:西汉初年,经历了春秋战乱到楚汉相争500多年的战争,社会经济遭受了难以想象的大破坏。
土地荒芜,人民流亡,人口减少(战国4500万,秦4000万,西汉初年1500万),经济凋敝,都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文帝时期,由于秦末衰敝的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得到相对安定,社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但是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统治阶级中“淫侈之俗,日日以长”(贾谊《论积贮疏》),权贵豪门大量侵吞农民土地,逼使农民破产流亡,“卖田宅,鬻子孙”(晁错《论贵粟疏》),以至“易子而咬其骨”(贾谊《论积贮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测试题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测试卷第一单元中外小说鉴赏1.选出加点词语解释全对的一组()A.阜.盛(盛、多)放诞.(欺诈)不经.之谈(常理)B.忖度..(揣度、思量)恍.若(忽然)宸.翰(北极星,代指皇帝)C.乖张..(偏执、不驯顺)韶.光(美)玷.辱(白玉上的污点)D.敕.造(帝王的命令)轩昂.(高)东施效颦.(皱眉头,代指黛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诞—狂妄,恍—仿佛,颦—皱眉头。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敕.造(chì)孽.根(liē)懵.懂(měng)不治之症.(zhēng)B.逞.辩(chěng)勾.当(gòu )絮聒.(guō)面面相觑.(qù)C.偏裨.(pí)寨栅.(zhà)长.史(zhǎng)便.(pián)宜行事D.在庠.(xiáng)惬.意(qià)垓.心(gāi)胁肩谄.笑(chǎn)【答案】B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A.红楼梦判词中“可叹停机德,堪叹咏絮才”句分别写的是林黛玉、薛宝钗B.葬花吟中诗句“一朝春尽红颜老”下句是“花落人亡两不知”C.古代的神话传说与小说联系十分密切,可以说是小说的渊源。
《红楼梦》就是以女娲补天的神话开篇的。
D.红楼梦终因宝玉“调戏”而投井的丫环是金钏儿;袭人是宝玉的丫环,而在伺候宝玉之前,袭人服侍的是贾母。
E.大观园中林黛玉的居所是怡红院,凤姐弄权是在水月庵。
【答案】AE【解析】试题分析:A 说反了,E黛玉住潇湘馆。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4.下面几个句子是对人物肖像的描写,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
②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
③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 高二语文下期期末测试3(考试版)

绝密★启用前|学科网试题命制中心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测试卷(统编版2019)03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评卷人得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打赢脱贫攻坚战,第三方评估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数据是评估的基础,大数据技术不仅可以给政府提供精准扶贫的数据管理、可视化分析和可视化预测,而且也可拓展第三方评估扶贫数据来源渠道,丰富数据内容,为评估结果提供多维度的数据支撑。
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应改变以往单纯将贫困户和村干部作为访谈主体的方式,将访谈对象扩展至引导员、非抽样村民、社会组织、民间团体和部分企业的相关人员,同时发挥大数据技术的数据挖掘算法功能,归纳不同访谈主体之间的联系,构建多样化的数据模型,拓展数据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还可借助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各扶贫业务部门的数据,结合多方数据作出精准评判。
比如通过社保部门的医疗报销记录和教育部门的教育帮扶记录等数据资源的交互,第三方可获取贫困户医疗救助和教育帮扶内容,此种方式既可核实对贫困人口访谈信息的准确程度,又可实现基础数据对扶贫进程的动态监管,为第三方评估政府扶贫成效提供数据证明。
第三方评估应当集合所收集的数据,构建随贫困人口不同阶段而变化的动态数据库,保证数据的时效性。
可利用大数据技术排列组合不同名义的数据,通过可视化分析手段,深度挖掘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表象看到本质联系,把握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并做出直观的科学评价。
例如在医疗帮扶中,结合乡村医生入户走访和社保部门医疗费用报销统计数据测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潜在农户的数量,为第三方评估政府医疗帮扶工作提供事实证明。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五课《杜甫诗三首》练习题(老师)

5.《杜甫诗三首》检测练习一、双基夯实1.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环珮.(pèi)省.识(shěnɡ) 潦.倒(liáo)溯.源(sù)B.青冢.(zhǒnɡ) 江渚.(zhǔ) 孤舟一系.(jì)佩.带(pèi)C.王嫱.(qiánɡ) 缭.绕(liáo)阴.森(yīn)投箸.(zhù)D.边塞.(sài)萧.森(xiāo)阻塞.(sài)石砧.(zhēn)【答案】C(A.“省”读xǐng;B.“系”读xì;D.“阻塞”的“塞”读sè)2.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环珮胡诌震撼眷恋B.潦倒琵琶蠕动携带C.怂恿磨蹭朔漠木讷D.雕伤干涸悸动讥诮【答案】D(雕伤—凋伤)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百度“魔兽贴吧”里一句“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________调侃式的话,在短短9个小时内便引来了超过40.6万名网友的点击浏览,1.7万名网友参与跟帖。
对于“贾君鹏事件”,我们在看到________“成功”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它带来的负面影响。
“成功”和收益只是一时的,而对网络舆论________的破坏和对网友信心的打击则是长期的和持久的。
________网络虚假事件被用来彻底否定网络舆论的真实性的情况层出不穷,后果更是不堪设想的。
这些,难道不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吗?A.几乎计划诚信度因此B.近乎策划公信力如果C.几乎计划诚信度如果D.近乎策划公信力因此【答案】 B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的某些规章制度还不很健全,有的“聪明人”便打起了擦边球...,以此牟取私利。
B.商家骗得了一次,骗不了一世,天下没有哪家店是只靠一锤子买卖.....而做大的。
C.现在有些青年人对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洋节”津津乐道,对中国许多传统节日则是数典忘祖....。
人教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三第3课《老人与海》同步试卷

人教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三第3课《老人与海》同步试卷语文考试注意事项: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2、提前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第Ⅰ卷客观题第Ⅰ卷的注释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鲭鲨(qīnɡ)两颚(è)脊鳍(qí)船艄(shāo)B.绽开(zhàn)舵手(duò)咀嚼(jiáo)攥住(zuàn)C.嗜杀(shì)蹂躏(lìn)撬开(qiào)拽拉(zhuài)D.戳穿(chuō)榫头(sǔn)残骸(hái)桅杆(wé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臭迹无嗅无味倾斜歪门邪道B.强健体制建全涌入一拥而上C.波涛白浪滔天肢解支离破碎D.麻烦要言不繁凑合和家欢乐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老头儿看见它来到,知道这是一条毫无畏惧而且为所欲为的鲨鱼。
B.只有一次,我在游泳的时候一脚踩在一条海鳐鱼上面,脚后跟给它刺了一下,当时我的小腿就麻木了,痛得忍无可忍。
C.它们甚至不去紧跟着鱼的气味,就并驾齐驱地直朝着小船扑来。
D.他不忍朝死鱼多看一眼,因为它已经给咬得残缺不全了。
鱼给咬住的时候,他真觉得是感同身受。
4.下列各句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为恰当的一组是()①我看着拖拉机爬上了坡,然后就______了,但仍能听到它的声音,可不一会连声音都没有了。
②这种鱼天生地要吃海里一切的鱼,尽管那些鱼游得那么快,战斗的武器那么好,______于没有别的任何的敌手。
③现在已经天黑,______天边还没有红光,______看不见灯火,有的只是风,只是扯得紧紧的帆,他觉得大概他已经死了。
A.消逝以致可是/也B.消失以致因为/所以C.消失以至可是/也D.消逝以至可是/而且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一滴水在宇宙中不过是一个微小的点,______________。
2020高中语文 期未考试复习精练题9 新人教版必修3

复习精粹训练题1一、随堂巩固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 .蓼.蓝(lǎo) 参省.(xǐnɡ) 跬.步(ɡuǐ) 金石可镂.(lòu) B .靛.青(diàn) 跂.望(zhī) 驽.马(nú) 锲.而不舍(qì) C .槁暴.(bào) 蟹螯.(áo) 磨砺.(lì) 木直中.绳(zhònɡ) D .须臾.(yú) 骐骥.(jì) 蛇鳝.(shàn) 生.非异(xìnɡ) 解析: A 项蓼liǎo,跬kuǐ;B 项跂qì,锲qiè;C 项暴pù。
答案: D2.对下面句子中“一”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用心一.也(专一)B .古今一.也(相同) C .一.身是胆(表示数目) D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解析: C 项中的“一”为形容词,意思是“全”。
答案: C3.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 .求人可使报秦者D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解析: B 项状语后置句。
A 、C 、D 三项都是定语后置句。
答案: B4.下列加点文言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于⎩⎪⎨⎪⎧ ①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②寡人之于.国也③苛政猛于.虎也B .而⎩⎪⎨⎪⎧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②知明而.行无过矣③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C .则⎩⎪⎨⎪⎧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②金就砺则.利③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 .焉⎩⎪⎨⎪⎧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②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③斯天下之民至焉.解析: D 项焉:都是兼词“于此”,在这里,在那里。
A 项于:①③比,②对。
B 项而:①连词,表修饰;②连词,表并列;③连词,表转折。
C 项①表判断;②连词,就;③假设复句的结果,那么,就。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三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1.(4)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城中薄暮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枹鼓不绝②一坐软弱不胜任免终身废弃无有赦时其羞辱甚于贪污坐臧慎毋然!A. 尽力有效者/因亲用之为爪牙/追捕甚精/甘耆奸恶/甚于凡吏/赏视事数月/盗贼止/郡国亡命散走/各归其处/不敢窥长安B. 尽力有效者/因亲用之/为爪牙追捕/甚精甘耆/奸恶甚于凡吏/赏视事数月/盗贼止郡国/亡命散走/各归其处/不敢窥长安C. 尽力有效者/因亲用之为爪牙/追捕甚精/甘耆奸恶甚于凡吏/赏视事数月/盗贼止郡国/亡命散走/各归其处/不敢窥长安D. 尽力有效者/因亲用之/为爪牙追捕/甚精/甘耆奸恶/甚于凡吏/赏视事数月/盗贼止/郡国亡命/散走各归其处/不敢窥长安【答案】A【解析】(1)“因亲用之为爪牙”的意思是“因此被尹赏亲自收用为爪牙” 句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亡命”指亡命之徒“郡国”修饰“亡命” “郡国亡命”意为“郡国内的亡命之徒” 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故选A【答案】B【解析】(2)B项“是中国古代执掌司法官员的一种泛称”错误御史是中国古代执掌监察官员的一种泛称【答案】B【解析】(3)B项“全部投入‘虎穴’处死”错误根据原文第二段的“赏亲阅见十置一其余尽以次内虎穴中”可知尹赏亲自加以审查每审十人放走一人其余的都被依次投入虎穴之中【答案】(4)①(长安)城里接近傍晚时尘土飞扬(为非作歹之徒)抢劫往来行人死伤的人横躺在道路上击鼓的声音不断②一旦因为软弱不能胜任(职务)被免官就会终身弃置不用没有赦免的时候这种羞辱比犯贪污罪还严重望谨慎不要这样!【解析】(4)①薄暮接近傍晚横道横躺在道路上枹鼓击鼓的声音②一一旦坐因犯……罪或错误甚于比……还严重毋不要二、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3)这首诗写于百年之前但我们今天读来仍觉新鲜并有所感悟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把抽象的“一念”形象生动地呈现给读者的?A. 诗人由所居之地的名字忽然想到家乡之景区区的心头“一念”之间便跨越了时间和空间B. 诗人借地球、月亮、星球等宇宙大观意象层层铺垫反衬“一念”这超乎寻常的情感C. “忽在/忽在”两句诗人将思维延伸到美国留学之地形象地表述了思维的自由和奇异D. 诗歌最后两句诗人赞美相思的“神速”超过其他客观事物意在表明文学比科学更为迅捷【答案】D【解析】【答案】D【解析】【答案】(3)①选取典型意象用地球、月亮、星球、无线电等人们都知晓的意象的速度来衬托”一念”的快速化抽象为具体②用奇特的想象夸张的笔法引起读者的联想如临其境【解析】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3.(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3)材料一、三、四写作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A. 2019年1—4月中国餐饮业收入同比增长9.3% 可以预测中国餐饮业收入2019年全年的增长速度可能与2018年大致持平B. 2015年到2018年中国餐饮业收入从3万亿级突破到4万亿级与之前从2万亿级突破到3万亿级相比所用时间缩短C. 2016年到2018年中国餐饮外卖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增长速度却大幅放缓但不能就此推断中国餐饮外卖市场已趋饱和D. 2016年到2018年中国餐饮外卖市场规模增速明显高于餐饮业收入增速可见餐饮外卖正逐步成为中国餐饮业的主力【答案】D【解析】(1)D项“餐饮外卖正逐步成为中国餐饮业的主力”无中生有根据材料二无法得出此推断【答案】C【解析】(2)A项“不计得失”于文无据B项“在餐饮企业堂食退出人们的生活后以外卖为代表的‘隔离经济’又随之兴起”表述不严谨材料一第三段只是提到“餐饮企业堂食摁下了‘暂停键’” 并不意味着“餐饮企业堂食退出人们的生活” 而且以外卖为代表的“隔离经济”并不是在堂食暂停之后才兴起D项“旨在告诫人们不要幻想回归农耕文明时代的生活方式只有新的生活方式才能改变原始如厕方式的污染”理解有误列举印度粪便污染的例子旨在说明旧产业和旧的生活方式不一定就天然环保我们应勇于接受新产业和新的生活方式故选C【答案】(3)①材料一疫情期间外卖行业的作用和变化②材料三外卖带来的个人信息安全隐患③材料四论证外卖污染并不严重【解析】(3)题干要求概括“材料一、三、四写作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需要我们概括每则材料的重点内容根据三则材料后面的出处和材料每段的大意不难概括出来材料一由“如果没有在危险中挺身而出的外卖骑手们很多家庭会挨饿病人也无法得到赖以生存的物资供给”“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疾驰而过的中国‘外卖大军’被誉为保障经济和人民生活的‘英雄’ 让‘宅’在家中的民众有饭吃、有货囤”可推知说的是疫情期间外卖行业的作用由“随着疫情爆发外卖行业产生了新变化”以及出处“《疫情推动外卖行业新发展》”可推知文段的另一侧重点是讲疫情期间外卖行业的变化材料三由“一些网络运营公司借助软件搜集外卖订餐客户的信息打包后倒卖给电话销售公司甚至一些外卖骑手也做起了客户信息倒卖的‘生意’”“因此公民的个人信息仍处于‘危险期’”以及出处“《你在网络这头订外卖送外卖的却订了你的隐私》”可推知文段侧重讲外卖带来的个人信息安全隐患材料四由“如果把视野扩大到所有的产业外卖导致的塑料产品需求增长未必有想象的那么多”“对于外卖污染先进的技术和方法终究可以逐步减少餐盒、塑料袋的污染环保理念和日常习惯同样重要”以及出处“《毁掉下一代的不是外卖而是片面的环保观》”可推知文段侧重论证外卖污染并不严重4.(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4.(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4.(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功过格是一种中国古代民间社会的善书能度量抽象的功过善恶使之基本契合修持者的道德实践需求B. 功过格是中国人创建的用分数来表现行为的善恶程度具有独一无二的中国文化特质意义深远C. 功过格能有效推动儒家伦理世俗化、民间化这正是儒家思想能在历史长河中保持蓬勃生机的原因所在D. 功过格推动了中国源远流长的善恶报应思想的传播和功德积累被所有民间社会普遍接受并乐于奉行【答案】A【解析】(1)B项“用分数来表现行为的善恶程度具有独一无二的中国文化特质”说法绝对原文是“除中国外大概再也没有其他国家了”C项“这正是儒家思想能在历史长河中保持蓬勃生机的原因所在”无中生有原文只说“在儒家道德主义颇为盛行的中国传统社会无疑会显得过于直接和尖锐”D项强加因果原文是“功过格之所以被中国社会普遍接受并乐于奉行是因为有善恶报应观念为‘积功累行以积厚福’提供坚实的逻辑基础和实践动力”故选A【答案】C【解析】(2)C项第三段的中心句是“功过格具有独一无二的中国文化特质” 因此并没有论证“极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答案】C【解析】(3)C项“没有实用性不能被广大民众接受无法流传到今天”错误原文说的是“《太上感应篇》《关圣帝君觉世真经》等擅长讲授为善去恶的道理提供宏观深刻的伦理原则而功过格则注重伦理道德的实践层面以具体的行动指南直接指导、规范人的行为属于实用性操作性、针对性很强的善书”5.(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5.(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5.(3)小说标题为“褒贬两画家” 小说对两位画家是如何褒贬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5.(4)小说以拍卖会结尾这样安排有何妙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A. 小说开篇引出万画家和水画家并借评论家之口对两位画家的名字进行点评看似无心之笔但结合后文来看作者或许别有深意B. 在带学生的事情上万画家和水画家二人的处事风格迥然不同这是他们迥异的性格所致万画家难说话人缘自然比不上水画家C. 水画家明知姚老板送来鉴赏的《喜鹊踏梅图》并非自己所作但仍旧题识盖章并说“别人也要吃饭啊” 由此可见水画家的仁者心胸D. 万画家在家门口贴出告示被很多人误解为贪财不讲情面爱摆架子但万画家“一笑了之我行我素” 由此可见他对原则的坚守【答案】C【解析】(1)C项水画家委婉地告知姚老板画作是伪造但仍旧题识盖章并说“别人也要吃饭啊” 其实是他不想因此得罪他人可见其处事圆滑、精于世故而非仁者心胸【答案】C【解析】(2)C项并非“留下了讲述余地避免绝对化” 对于两位画家的品格高下作者是非常清楚的对两位画家的褒贬作者的态度也是鲜明的之所以让“看官自己判断” 是有意先不道破直接在后文的叙述中通过层层对比简洁鲜明地表现二人截然不同的处世之道最后结局的大逆转既是对万画家画作价值的肯定更是对其品格的颂扬【答案】(3)①对万画家小说似贬实褒表面上批评万画家清高、古板、不讲情面实则赞扬万画家刚直严正、讲原则、守底线的高贵品质②对水画家小说似褒实贬表面上赞美水画家讲情面、好说话实则道出了水画家圆滑世故、不讲原则、缺乏底线的本质【解析】(3)作答此题需抓住题干关键“如何褒贬” 总体来看小说是在对比中对两位画家进行褒贬的收学生方面万画家要求甚严“必需他先看上了认为有培养前途才会收”“而且拜师仪式往往很隆重” 而水画家“只要你诚心诚意”“最多好话多说几句”“多跑几次”必成此外在鉴定画作、为人作画方面两位画家的行为态度也截然不同两位画家的追悼会一个热闹一个冷清而最后在拍卖会上又来了一次大逆转人缘看似不好的万画家的画作大受追捧而人缘良好的水画家的画作竟然流拍小说对万画家似贬实褒表面批评其清高、古板、不讲情面实则赞扬万画家刚直严正、讲原则守底线的高贵品质而对水画家小说似褒实贬表面上赞美水画家讲情面、好说话实则道出了水画家圆滑世故、不讲原则、缺乏底线的本质【答案】(4)①情节陡转产生戏剧性效果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拍卖会上万画家的画作价钱飙升而水画家的画作竟然流拍和前文形成强烈反差耐人寻味②拍卖会上两位画家画作的不同境遇印证突出了人物的不同性格特质万画家刚直严正、水画家圆滑世故③结尾戛然而止(留白)给读者以想象和回味的空间引发读者对小说主旨的思考人们真正认同的、最具有价值的还是刚正不阿、方正做人的处世原则【解析】(4)结尾段的作用往往有照应前文前后呼应点明中心画龙点睛深化主题升华感情引人深思言有尽而意无穷文章中人们在拍卖会上对两位画家画作的态度与对两位画家生前的态度形成强烈反差结尾情节陡转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耐人寻味而两位画家画作在拍卖会上的不同遭遇其实也印证了他们的不同性格特质万画家刚直严正故其画作品质高更能得到大众认可而水画家圆滑世故不讲原则甚至缺乏底线导致其作品艺术性大打折扣小说正是通过这种戏剧性的结尾引发读者思考赞美了刚正不阿、方正做人的处世原则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6.(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6.(2)文中画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远近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惨白的炊烟在静定的朝气里渐渐地上腾”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6.(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A. 夸张引用排比B. 比喻夸张对偶C. 比喻拟人排比D. 对偶拟人引用【答案】C【解析】(1)C项“拥戴着几处娉婷的尖阁妩媚的康河也望不见踪迹”“这胜利的晴空仿佛在你的耳边私语”是拟人“地形像是海里的轻波”“村舍与树林是这地盘上的棋子”是比喻“远近的炊烟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惨白的在静定的朝气里渐渐地上腾”是排比故选C【答案】(2)①原句将“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惨白的”独立出来起到了强调的作用②原文使用短句使句式更显活泼音节更加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感觉【解析】(2)“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惨白的”是短句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结构简明、节奏紧凑更有韵味读起来朗朗上口这些词语放在后面单独成句更加形象地描述出炊烟的形状、姿态和颜色更好地展现康桥景物的特点增强了画面感和节奏感修改后的句子把这些修饰语变成了一组因过多而显得累赘的修饰成分也不能起到强调作用故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案】(3)①顺着这大道走去, ②朝阳是难得见的【解析】(3)①根据画线处前文“这朝来水溶溶的大道”可知画线处的句子应与“大道”相关根据画线处后文“走到尽头”可知画线处可填入与“顺着这大道走去”相关的句子②根据画线处前文“这早起是看炊烟的时辰”“朝雾渐渐地升起” 以及后文“但它来时是起早人莫大的愉快”可知这里“它”指的是朝阳“但它来时”提示了前文是想说“它”不怎么常来故画线处可填入与“朝阳是难得见的”相关的句子7.(1)填空①在孟子看来有一种“气”“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这种“气”“至大至刚” 被孟子称为“_______________” 那些认为培养这种“气”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这就是_______________的寓言故事②《西厢记》是五本二十折的宏伟巨帙最后一本是“_______________(人名)庆团圆杂剧” “萤窗雪案”“刮垢磨光”的张生一举及第与视名利为“蜗角虚名、_______________”的崔莺莺举案齐眉表现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题7.(2)蒋勋先生评价《红楼梦》中“宝黛共读《西厢记》”的故事有“生命的美感” 请结合相关情节分析其中的美感7.(3)巴金的作品《家》第十三章中高家欢聚一堂吃过丰盛的年夜饭后觉慧走在街上遇到了一个讨饭的哭泣着的小孩觉慧摸出两个半元的硬币帮助了这个孩子小说中有这么几句话他好像做了什么不可告人的事一样连忙逃走了……静寂中好像有人在他的耳边大声说“……你你这个伪善的人道主义者!”这里觉慧认为自己是“伪善的人道主义者” 对此你是否认同?请阐明理由【答案】(1)①浩然之气, 揠苗助长, ②张君瑞, 蝇头微利【解析】(1)①根据“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这种‘气’‘至大至刚’”可推知“浩然之气” 根据“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可推知寓言故事为“揠苗助长”②《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又称《王西厢》《北西厢》)是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名珙字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剧中老妇人“名利”熏心不惜拆散自己的女儿和张生而沉溺于卿卿我我之中的崔莺莺却视“名利”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西厢记》最后一本是“张君瑞庆团圆杂剧” 据此进行填写即可【答案】(2)①姹紫嫣红的春天朵朵桃花“落红成阵”的自然之美②共同收拾落花体现宝黛二人对生命的尊重、怜惜之美③共读《西厢记》这类闲书表现出宝黛二人性灵相通之美④宝黛二人认同《西厢记》是“好文章”“词藻警人、余香满口”的高雅艺术趣味之美⑤宝黛二人借着《西厢记》曲词互相逗趣、开启懵懂爱情的情谊之美【解析】(2)解答本题结合《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的相关内容找出能够体现“生命的美感”这一主题的相关情节展开具体分析即可【答案】(3)不认同客观来看觉慧是“人道主义者” 但并不“伪善”①人道主义提倡以人为中心觉慧对自身优渥的处境感到惭愧因不能使小孩免除冻饿、无法改变社会感到悲哀正是人道主义思想的体现②觉慧因为小乞丐的遭遇有所感悟体现了进步青年的自省是真诚的并不伪善③这种激烈的内心活动正表现了觉慧激进的个性为后来他的大胆反抗作了铺垫【解析】(3)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觉慧摸出两个半元的硬币帮助了这个孩子”可知觉慧虽帮助了“这个孩子” 却因为“不能使小孩免除冻饿、无法改变社会感到悲哀” 这表明他并不伪善根据“静寂中好像有人在他的耳边大声说”可知这时觉慧已经因为小乞丐的遭遇有所感悟进行了一些象征进步青年的真诚的反省并不伪善正是觉慧这种激烈的内心活动表现了他激进的个性为后来他的大胆反抗作了铺垫2023-2024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琛家产既丰买主第为宅为有司所奏坐免官②臣荷拔擢之恩曾不能效一职居献纳之任又不能荐一言A. 琛前后居职/凡郊庙诸仪/多所创定/每见高祖与语/常移晷刻/故省中为之语曰/上殿不下有贺雅/琛容止都雅/故时人呼之B. 琛前后居职/凡郊庙诸仪/多所创定/每见高祖/与语常移晷刻/故省中为之/语曰上殿不下有贺雅/琛容止都雅/故时人呼之C. 琛前后居职/凡郊庙诸仪/多所创定/每见高祖与语/常移晷刻/故省中为之/语曰上殿不下有贺雅/琛容止都雅/故时人呼之D. 琛前后居职/凡郊庙诸仪/多所创定/每见高祖/与语常移晷刻/故省中为之语曰/上殿不下有贺雅/琛容止都雅/故时人呼之【答案】D【解析】(1)本题画线句中“每见高祖与语常移晷刻” “每见高祖”的主语是“贺琛” 而“与语”的主语则应该是“高祖” 故应在“高祖”与”与语”之间断开据此排除A项和C项“故省中为之语曰” “曰”字后是说话的内容应在其后停顿据此排除B项故选D【答案】A【解析】(2)A项“专门用于接待传送官府公文的人和等待皇帝征召的人”说法有误公车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后也代指入京应试的举人如“公车上书”【答案】C【解析】(3)C项“受到高祖的当面斥责”错误依据“高祖大怒召主书于前口授敕责琛”和“琛奉敕但谢过而已”可知高祖是把主书召到跟前口授敕令贺琛是接到敕令所以不是“当面斥责”【答案】(4)①贺琛家产丰富后买公主的府第做自己的私宅被有关官员上奏因此被免官②臣蒙受到了拔擢的恩典竟然不能效力于一职担任进献忠言的重任又不能进荐一言【解析】(4)①第府第为有司所奏被动句被有关官员上奏坐因为②荷承受曾竟然效效力居担任二、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2.(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2)贺裳《载酒园诗话》说“韦真有旷达之怀柳终带排遣之意”结合两首诗的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A. 柳诗首句点题为下文具体描写所见的江渡景象作铺垫B. 柳诗末句写洪水落后浮槎高挂一片萧条冷落景象C. 韦诗末句“舟自横”是说雨下的很急以至于无人撑船自己无法渡过涧口D. 两首诗同写傍晚渡口一写天晴水落一写雨急潮涨选取了不同的情境寄托了不同的情思【答案】C【解析】(1)C项“自己无法渡过涧口”错误“舟自横”在诗中是营造一种闲适的意境不是自己要渡过涧口的意思【答案】(2)柳诗写久雨初晴诗人独自一人到江边来散步看到漂浮的木筏散乱有的高挂在树的枝头一片萧索景象表达了诗人久雨蛰居、远谪漂泊的孤独、郁闷、苦痛包含自己空有经国济世的抱负却无法施展的感慨因而终带排遣之意韦诗写暮春景物幽草深树自横的渡口小舟透出境界的幽深远离世俗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莺啼婉啭急雨舟横以动写静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解析】(2)柳宗元的《雨晴至江渡》一诗写于唐宪宗元和二年柳宗元被贬永州前两句写自己在雨后放晴的一天傍晚远步江边渡口时的心情结尾两句写江边渡口雨停水退后的景象久雨初晴诗人迫不及待地独自一人到江边来走一走放松放松自己被压抑的心情却看到一派散乱荒凉之景结合这首诗写作背景和诗中意象可以看出诗人久雨蛰居、远谪漂泊的孤独、郁闷、苦痛作者同情百姓的遭遇表达了作者感叹自己空有经国济世的抱负却又无法施展的愤激心情因而柳诗终带“排遣之意”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一诗写于作者任滁州刺史期间开头两句写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暮春之际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一片青草萋萋这里幽草深树透出境界的幽冷“独怜”二字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上”字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的开朗最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郊野渡口只见空空的渡船悠然自在地飘浮在水面全诗通过幽草、黄莺、树阴、小舟的意象营造幽静的意境表露了作者恬淡的心境因而韦诗自含“旷达之怀”3.(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期末测试试卷20套(有详细答案)

人教版高中必修四期末测试卷1 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42分)⒈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差错(chā)饿莩(piǎo)央浼(miǎn)辎重(zī)B.赝品(yàn)燥热(zào)忖度(chǔn)束缚(fù)C.蹩进(bié)癖好(pǐ)偏裨(pí)连累(lěi)D.瘐毙(yǔ)打烊(yàng)便宜(biàn)愀然(qiū)2.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旗杆勘查百无聊赖掎角之势B.敕造寒暄天理昭然湛湛青天C. 灯盏厮打流觞曲水戊戌变法D. 暮霭窈窕茕茕孑立兵荒马乱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这个句子所运用的比喻三层意思,需要深入挖掘,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妙处。
②人可以抛舍很多,但绝不可抛舍养育自己的土地,失去了对它的,便失去了良知。
③谢冕说过:“欣赏诗歌的目的,在于诗人抒写的情感,但这并非最后的目的。
”A.包涵眷念领略 B.包含眷念领教C.包含眷恋领略 D.包涵眷恋领教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的周德鸿老师不仅精通数学,还是个计算机专家,我们这些初学计算机的学生要虚心向他求教,不耻下问。
B.筹建办公室组织专门人员反复论证,励精图治,确定深圳地铁二期工程建设标准要达到日运营100万人次的要求。
C.国庆期间,西安大雁塔广场到处是游玩的人,直到天黑还不绝如缕,热闹非凡。
D.最后,朱老先生说这只是一次粗枝大叶的讨论,希望大家能从中领略运用文字所应具有的谨严精神。
5.下列各句中,语意不明确的一句是A.学生作文个性差异是很大的,这种差异包括个体之间的差异和同一个体在不同能力层次上的差异造成的。
B.为满足广大游客的需要,华夏旅行社设计并开通了20余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C.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宣泄自己的不满。
最新高中语文必修三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高中语文必修三测试题全套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是名著的一种,它不但有洁净的水,而且还有蕴含丰富哲理的水。
A. 山水诗B. 山水画C. 山水散文D. 山水小说答案:C2. “真、善、美”是人类文化的三个基本范畴,“美”在其中起主导作用。
请问“真、善、美”三者的关系是()。
A. 平等的B. 独立相对的C. 依次递进的D. 基本无关的答案:B3.下列几个选项中,科学与艺术的联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包含科学和艺术因素的学科叫做科学艺术B. 艺术激发科学家的想象力,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C. 艺术创作中要使用科学技术手段,科学技术也会受到艺术的影响而得到改进D. 科学技术的进步能解决艺术上遇到的困难,促进艺术发展答案:A第二部分:阅读题骆以军《解忧杂货店》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给三个儿子每人分了五十万,长子五百万,二子五十万,小儿子五元。
但是这位父亲的遗嘱不是这样写的,他在自己临终前的讲话中说:“你们三个人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得到相应的报酬。
每个人都得到了我认为公正的奖赏。
”这意味着,长子和次子是不满意的,小儿子则觉得金钱并不是衡量能力的标准。
请回答以下问题:1. 长子、次子分别得到了多少钱?答:长子得到 30 万,次子得到 2.5 万2. 相对于这个故事,这件事情想要向我们说明什么?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金钱不能衡量一个人的能力,人们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3. 此故事体现了中国哪个思想?答: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第三部分:作文题请以“思考生命价值,我从《草房子》中听到了心声”为题,写一篇 800 字左右的文章,要求字数不少于 800 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和校名。
答案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必修三期末试卷第Ⅰ卷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炽.热(chì)蜷.曲(juǎn)厝.火积薪(cuò)色厉内荏.(rěn)B.谄.媚(chǎn)伺.候(sì)鞭辟.入理(pì)暴殄.天物(tiǎn)C.木讷.(nè)剽.悍(piāo)引吭.高歌(háng)飞来横.祸(héng)D.讥诮.(qiào)翘.首(qiáo)自怨自艾.(yì)量.体裁衣(lià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毕竟蛰伏渡过难关首屈一指B.幅圆伎俩漠不关心过犹不及C.纯厚寒喧招之即来鸿篇巨制D.决窍商榷重蹈覆辙嘎然而止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社会上的浮躁风气和投机心理侵蚀着学术界,一些学者忘记了学术目的,或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或取媚世俗,热衷炒作。
B、外国朋友对奥剧舞台上三两个演员将手中的木头刀枪相互碰一下,口中吆喝几句就表示经过一场战争的表演感到不可理喻....。
C、在这次打击非法赌博的突击行动中,该市几百名公安干警倾巢而出....,一举端掉了十几个赌博窝点,缴获了一大批赌具赌资。
D、由于记者曾经到了烈士生前工作过的单位进行采访,耳濡目染....了烈士的许多生动事迹,因此写得那么的真实、新鲜和感人。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北京是全国春季高考试点地区之一,既然是试点就应该允许失败。
”两会期间,市教委副主任张国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取消春季高考是可以理解的。
B.京城的高业企业使尽了浑身解数求生存,但是国家的转轨化问题依然末解决;千店一面,人有超市我也有超市,人家打折我也打折。
C.细看这妇女,不过三十二、三岁,头发散乱,微长的面孔有些憔悴。
D.这几年,中小学生自杀问题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什么在一般人都视若至宝的花季里,他们却选择了绝路?是这一代人承受了比父辈更多的艰辛?还是精神上有更多的压力?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2005年1月29日上午8时从北京首都机场起飞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CA1087号航班是56年来首架飞往台湾的大陆民航客机,它的起飞宣告2005年台商春节包机正式起动。
B.规模如此宏大、如此集中、如此丰富的民族服装展览,在全国尚属首次,在国外也不多见。
C.据全国假日办发布的信息,截至2月7日止,春节黄金周期间,旅游投诉率明显下降,有些旅游城市甚至出现了零投诉。
D.这首歌比任何特效药都好,把一天工作的疲劳和瞌睡都被赶到九霄云外去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东方数学的使命吴文俊所谓东方数学,主要是中国的古代数学及印度的古代数学。
东西方数学的异同,也就是东方数学(主要是古代的中国数学)跟现代欧美数学的异同。
我们学现代数学(也就是西方数学),主要内容是证明定理;而中国的古代数学根本不考虑定理不定理,它的主要内容是解方程,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着重计算,要把计算的过程、方法、步骤说出来。
这个方法步骤,就相当于所谓算法。
美国一位计算机数学大师说,计算机数学是算法的数学。
中国的古代数学是一种算法的数学,也就是一种计算机的数学。
进入计算机时代,这种计算机的数学或者是算法的数学,刚乔是符合时代要求,符合时代精神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最古老的数学也是计算机时代最适合、最现代化的数学。
中国古代数学的精髓就是从问题出发,和西方的从公理出发完全不一样。
从问题出发,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就带动了理论和方法的发展。
从问题出发,以问题带动学科的发展,这是整个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总的面貌。
为什么解决问题要解方程呢?一个问题有原始的数据,要求解决这个问题得出答案,这个答案也应以某种数据的形式来表示的。
在原始数据和要求数据之间,有某种形式的关系,这种由已知数和未知数建立起来的关系就是一种方程。
因此,解方程变成中国古代数学两千多年历史发展中的主要目标。
我们经常跟外国人的脚步走。
往往花很大的力气从事某种猜测的研究,希望能够解决或者至少推进一步。
可是不管你对这个猜测证明也好,推进也好,你还是比提出猜测的人低一等。
我们出题目给人家做,这个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们正进入计算机时代,计算机只能处理有限的问题,所以相应的数学是一种处理有限食物的数学,在数学上叫“组合数学”。
历史上,组合数学创始于中国,在贾宪为首,一系列的成就不断涌现。
东方的数学有一定的思考方法,是有计划、有步骤、有思想地进行的。
它有一个基本的模式,就是从实际问题出发,形成一些新的概念,产生一些新的方法,再提高到理论上,建立一般的原理,用这样的原理解决更复杂、更重要、更艰深的实际问题,这样数学就不断地上升和发展。
我们现在拥有计算机这样的便捷武器,又拥有切合计算机时代使用的古代数学,怎样进行工作,才能对得起古代的前辈,建立起我们新时代的新数学,并在不远的将来,使东方的数学超过西方的数学,不断地出题目给西方做,我想,这是值得我们大家思考和需要努力的方面。
6.下列各项对“东方数学”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文章第1段划线的“东方数学”与末段划线的“东方数学”是同一个概念。
B.东方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所走的道路与现代欧美数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
C.东方数学着重计算,重视计算的过程、方法、步骤,是一种处理抽象事物的“组合数学”。
D.东方数学以问题为出发点,主要内容是解方程,而西方数学以公理位出发点,主要内容是证明定理。
7.对第1段划线句子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东方的古代数学切合计算机使用,因而是计算机时代最适合、最现代化的数学。
B.中国的古代数学是一种算法的数学,符合计算机时代的要求,所以也是计算机时代最现代化的数学。
C.中国数学既是历史最悠久的数学,也是计算机最适合、最现代化的数学。
D.中国古代首创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的组合数学,符合计算机处理各种问题的要求,因而是计算机时代最适合、最现代化的数学。
8.下列各项是对原文相关信息的转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东方数学,主要指的是中国的古代数学及印度的古代数学;东西方数学的异同,集中表现为中国数学与欧美数学的异同。
B.中国古代数学所注重的计算方法、步骤,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算法,可见,现代计算机数学来源于中国的古代数学。
C.要解决问题就需要解方程,解方程成为以解决问题为精神实质的中国古代数学两千多年历史发展中的主要的目标。
D.西方数学的理论体系是由问题、概念、方法和原理建立起来的。
9.如何才能建立起我们新时代的数学?下面是根据原文信息所做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数学是符合计算机时代要求的,我们新时代的新数学应该继承中国古代数学的传统,弘扬中国古代数学的精神。
B.现代数学(也就是西方数学)的主要内容是证明定理,在计算机时代已经不适用,只有摒弃西方数学的思想方法的道路,才能建立我们新时代的新数学,并在不久的将来,使东方的数学超过西方的数学。
C.我们花很大的气力从事某种猜测的研究,如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证明歌德巴赫猜想,对于我们建立新时代的新数学意义重大。
D.我们现在拥有计算这样便捷的武器,又拥有切合计算机时代使用的古代数学,因此东方数学在未来超过西方数学是必然的。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
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
始筮仕,决以蓍,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
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
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千余,说下之,使隶京。
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
弃疾曰:“丐 (乞求)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
”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
义端日:“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
”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
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
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
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
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
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
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
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
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
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
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
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
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
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
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
10.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说下.之,使隶京。
下:居下,成为下属。
B.辛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壮:以为壮士。
C.留守叶衡雅.重之。
雅:高雅,文雅。
D.平.剧盗赖文政有功。
平:铲平,剿灭。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组是:A.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余与四人拥火以.入B.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得复见将军于.此C.即.劝京决策南向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D.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臣乃.敢上璧1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辛弃疾勇武的一组是:(1)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2)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3)弃疾斩其首归报(4)即众中缚之以归(5)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A.(1)(3)(4)B.(2)(4)(5)C.(2)(3)(4)D.(3)(4)(5)1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辛弃疾慷慨有大略的一组是:(1)即劝京决策南向;(2)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3)辛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4)即众中缚之以归;(5)辛弃疾宽征薄赋;(6)留守叶衡雅重之(7)以讲和方定,议不行;(8)召见,迁仓部郎官A.(1)(2)(4)(5); B.(5)(6)(7)(8);C.(1)(2)(3)(4); D.(3)(5)(6)(7)。
14.下列文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