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探秘:肩部肌腱结构及疼痛原因图解大全
肩部骨骼肌肉详细解剖,值得收藏
![肩部骨骼肌肉详细解剖,值得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2a9b311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d8.png)
肩部骨骼肌肉详细解剖,值得收藏肩胛骨位于胸廓的后面,是三角形扁骨,介于第2~7肋之间(内侧缘上角平第二胸椎,下角平第七胸椎),分为两个面、三个角和三个缘.前面为肩胛下窝,是一大而浅的窝。
后面有一横行的骨嵴,称肩胛冈,冈上、下的浅窝,分别称为冈上窝和冈下窝。
肩胛冈的外侧扁平,称肩峰。
外侧角肥厚,有关节盂,与肱骨头组成盂肱关节。
上角和下角位于内侧缘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平对第2肋和第7肋,可作为计数肋的标志。
内侧缘长而薄,对向脊柱。
外侧缘肥厚,对向腋窝。
肩胛骨位于背部的外上方。
肩胛骨前面微凹,后面有一向外上的高嵴,称肩胛冈,其外侧端称肩峰,是肩部的最高点。
肩胛骨可以有上提,下降,外旋,内旋,外展及内收六种运动。
老百姓可以笼统的叫“肩周炎”,作为专业人员,我们绝不可以笼统的处理“肩周炎”。
附着在肩关节上有16块肌肉,哪些肌肉有损伤,治疗处理时心里要跟明镜似的。
1、肩胛舌骨肌:肩胛舌骨肌起于肩胛切迹旁的肩胛骨上缘。
两个由中腱连接的肌腹构成,止于胸骨舌骨肌外侧,舌骨体的下缘。
功能为下压已被上提的舌骨。
2、胸小肌:胸小肌起自肩胛骨喙突,止于第2-5肋。
具有上抬肋骨和下回旋肩胛骨的作用。
在圆肩驼背的人中,胸小肌多紧张,拉长菱形肌;另外胸小肌紧张易卡压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静脉。
3、前锯肌:前锯肌起于肩胛骨上角、下角以及两者之间的脊柱缘(内侧缘),止于头8—9肋中间,功能为前拉肩胛骨和抬高肋骨,是辅助呼吸肌。
前锯肌无力一般会形成翼状肩,并影响肩胛骨上抬活动度。
4、肱二头肌:肱二头肌该肌起于盂上结节及关节孟的后唇,向下越过肱骨头进入结节间沟,沟的前侧有横韧带防止长肌滑脱,此腱有悬吊肱骨头,防止肱骨头向外向上移位的作用。
前臂旋后及肘关节屈曲时,腱的紧张力增加,但并不沿结节间沟滑动。
此腱断裂后,可影响肩部的稳定。
肩关节活动时长腱沿结节间沟上下滑动。
二头肌腱鞘发炎时,由于肌腱腱鞘肿胀,因此外展及内外旋均受累,且活动时局部疼痛。
超全肩关节肌肉、血管、神经解剖图解,一文全部掌握!
![超全肩关节肌肉、血管、神经解剖图解,一文全部掌握!](https://img.taocdn.com/s3/m/6d5aedd1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2e.png)
超全肩关节肌⾁、⾎管、神经解剖图解,⼀⽂全部掌握!肩关节的结构⼀、⾻肩关节由三块⾻(锁⾻、肩胛⾻和肱⾻)构成,组成四个关节(盂肱关节、肩锁关节、肩胸关节和胸锁关节)1.锁⾻:正⾯呈S形,由肩峰延伸⾄胸⾻柄作为上肢和躯⼲之间的⽀点,允许上肢最⼤范围的活动度为肌⾁提供⽌点。
将⼒量由上肢传到躯⼲。
2.肩胛⾻:为三⾓形扁⾻,位于胸廓后外侧的上⽅,介于第2~7肋⾻之间。
前⽅凹⾯有利于和肋⾻组成胸廓连接,后⽅凸⾯。
肩胛冈凸于后⾯,上⽅较⼩的冈上窝,下⽅较⼤的冈下窝。
肩峰是三⾓肌⼤部的起点,斜⽅肌的⽌点之⼀,同时是肩锁韧带的附着点。
喙突为肱⼆头肌短头肌腱和喙肱肌提供起点,同时还是胸⼩肌和肩锁韧带的附着点。
肩胛⾻有三个⾓,上⾓平对第2胸椎⽔平。
下⾓平对第7胸椎⽔平。
肩胛⾻外上⽅的梨形浅窝,称关节盂,与肱⾻头相关节。
盂上、下⽅各有⼀粗糙隆起,分别称盂上结节和盂下结节。
3.肱⾻:上端膨⼤,有朝向上后内⽅呈半球形的肱⾻头,平均直径43mm。
肱⾻头的外侧和前⽅有隆起的⼤结节和⼩结节,向下各延伸⼀嵴,称⼤结节嵴和⼩结节嵴。
两结节间有⼀纵沟,称结节间沟。
(1)盂肱关节球窝关节,全⾝活动度最⼤的关节,稳定性差。
三轴运动关节盂⼩⽽浅,关节头⼤,仅能容纳关节头的1/4~1/3关节盂周围有纤维软⾻构成的盂唇,使之略为加深。
盂唇下⽅固定牢固,上⽅活动度⼤,⾎供差,易于损伤。
关节囊薄⽽松弛。
(2)肩锁关节:由锁⾻外侧端和肩峰外侧缘向内2-3cm部分形成的平⾯滑动的滑膜关节。
关节上⾯部分存在不完整的关节盘。
肩锁韧带、喙锁韧带:肩峰的旋转和相对于锁⾻的前后运动与肩胛⾻和胸锁关节的运动关联。
(3)胸锁关节由锁⾻内侧端,第⼀肋软⾻和胸⾻柄外上缘构成的滑膜关节,形状为鞍形,可滑动。
体内唯⼀连接中轴⾻和上肢关节。
盘状软⾻分隔关节腔,可以吸收从上肢传导到中轴⾻的震荡。
胸锁前韧带、胸锁后韧带、锁⾻间韧带、肋锁韧带。
随着肩关节运动,胸锁关节可以旋转30度。
肩关节解剖PPT课件
![肩关节解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f8fd55011ca300a7c3900d.png)
胸大肌、喙突上、背阔肌及大圆肌腱滑囊等
84
85
86
肩关节常见疾病MRI表现
肩袖损伤 盂唇撕裂(SLAP) 韧带损伤 粘连性关节囊炎
87
肩峰撞击综合征
95%肩袖损伤是由于冈上肌腱与肩峰弓间的慢性卡压 所致。
51
斜方韧带
肱三头肌长 头及肌腱
52
锥状韧带 头静脉
斜方肌
53
头静脉及锁骨下A
臂丛 旋肩胛A
54
腋动、静脉
锁骨下肌
55
关节囊
关节囊薄而松弛,于肩胛骨处附着于关节盂的周缘、
喙突根部和肩胛骨颈;在肱骨则包绕解剖颈,内侧可 达外科颈。
组成:前:盂肱韧带(上 、中、下)
后:较薄,但有肌肉加强。
CHL
SGHL
上盂肱韧带
67
SGHL
68
中盂肱韧带
69
中盂肱韧带
70
下盂肱韧带前后壁
71
下盂肱韧带
72
下盂肱韧带
73
74
喙肩韧带 肩锁韧带
75
喙锁韧带、肩锁韧带
76
喙肩韧带
77
78
肱二头肌长头腱
79
80
关节盂
关节盂唇:骨性关节盂外围的纤维软骨环 分:上盂唇、下盂唇、前上盂唇、后上盂唇、
缺点:自由度越高,稳定性越差。
2
肩关节解剖结构
肩关节骨的组成、结构、功能 肩关节部的主要肌肉及肌腱 肩关节部的主要韧带 关节盂及关节囊 肩关节主要滑囊
3
肩关节骨的组成
锁骨 肱骨 肩胛骨
肩部肌腱结构及疼痛原因图解大全(经典)
![肩部肌腱结构及疼痛原因图解大全(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0a788563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71.png)
肩部肌腱结构及疼痛原因图解⼤全(经典)肩部1、⾻性、肌⾁标志斜⽅肌结节:在肩胛冈的后缘,位于⽪下隆起。
(图2-36)肩胛冈的刚下窝:在肩胛冈下⽅,是冈下肌的附着点。
(图2-37)肱⾻头:肩关节屈曲90°并旋内、旋外,可感到肱⾻头旋转,旋内时可触摸到肱⾻的⼤结节和⼩结节及中间结节间沟。
(图2-38)肩峰:在锁⾻外侧端。
(图2-39)肩胛⾻的外端和锁⾻肩峰构成肩锁关节。
(图2-40)肩峰的下缘和后缘是三⾓肌的附着点。
(图2-41)肩胛⾻⾯:在肩锁关节的外侧可触及。
(图2-42)喙突:在肱⾻头内侧和锁⾻下⽅,能触摸到的是喙突尖和内侧缘,是肱⼆头肌短头肌腱、喙肱肌、胸⼩肌的附着点。
(图2-43)肱⼆头肌沟:内旋上臂,在肱⾻的中点近侧,沟内含有肱⼆头肌的长头及其肌腱。
(图2-44)2、屈曲三⾓肌的前部和喙肱肌是肩关节的主要屈肌。
胸⼤肌的是间纤维、肱⼆头肌、前锯肌、斜⽅肌为次要的屈肌。
(图2-45)三⾓肌的前部和喙肱肌是肩关节的主要屈肌。
胸⼤肌的是间纤维、肱⼆头肌、前锯肌、斜⽅肌为次要的屈肌。
(图2-45)肱⼆头肌长头肌腹:在肘区的前⾯、臂的前⾯⼀直到三⾓肌的下⾯,屈伸肘关节动作能更好在显现该肌腹。
(图2-52)肱⼆头肌短头肌腹:在上臂前⾯近端1/3处,靠近胸⼤肌。
(图2-53)肱⼆头肌肌腱:前臂旋后,抗阻⼒屈曲肘关节,在肘窝处可触摸到。
(图2-54)肱⼆头肌起点:长头起于肩胛⾻盂上结节,短头起于肩胛⾻喙突。
⽌点在桡⾻粗隆。
(图2-55)前锯肌:重复做短促的吸⽓动作,可看到附着在肋⾻的指状突起出现在后⽅的背阔肌和前⽅的胸⼤肌之间。
(图2-56)起点:第1-8肋⾻。
⽌点:肩胛⾻内侧缘及下⾓。
(图2-57)斜⽅肌:从枕⾻突起向外向下到锁⾻外1/3为上部纤维。
下部纤维附着于肩胛冈的内侧,沿下胸椎棘突的内侧向下⾛⾏。
压低肩胛⾻明显。
中部纤维从肩峰到第7颈椎和上部胸椎的棘突处可触及,内收肩胛⾻明显。
斜⽅肌呈扁平状,由于纤维的旋转会触到像条索状的结构,正常⽆紧张,⽆压痛。
引发肩部外侧疼痛常见的四块肌肉,来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引发肩部外侧疼痛常见的四块肌肉,来看看你有没有中招!](https://img.taocdn.com/s3/m/f7cb236e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78.png)
引发肩部外侧疼痛常见的四块肌肉,来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健康小贴士
斜角肌很容易出现问题,但本身较少疼痛,其激痛点往往会引起其他部位的疼痛和不适,比如胸部、肩部、上背部、手臂和手部等。
所以当这些部位出现问题时,首先要排查的就是斜角肌。
冈下肌
肌肉位置:肩胛下窝
激痛点症状:冈下肌肌肉虽小,引发的疼痛却很广泛,肩部前方、肩部外侧和肩胛骨内侧缘都是其主要疼痛区域,除此之外,疼痛还会传递至手臂和手部。
可能原因:运动损伤、跌倒摔伤、伏案工作。
三角肌中束
肌肉位置:肩部外侧
激痛点症状:三角肌激痛点的特点是疼痛就在激痛点上或周围,不会传递到较远的区域。
不过引发三角肌激痛点的原因,可能是别的肌肉,比如斜角肌、肩袖肌和胸大肌。
可能原因:长期提拉重物、过度训练、其他肌肉的牵涉痛
斜角肌
肌肉位置:颈部前外侧
激痛点症状:很多时候斜角肌是肩部、上肢、上背部疼痛和不适的根源所在,当这些部位出现问题时,首先要排查的就是斜角肌。
可能原因:姿势性压迫、急性超负荷、过度换气。
冈上肌
肌肉位置:冈上窝
激痛点症状:冈上肌激痛点引发的疼痛主要是在肩部外侧,而且是一种深度的痛感,不仅如此,它还会影响肩关节的正常活动度。
可能原因:运动损伤、意外牵拉伤、长时间抬起手臂工作。
《肩关节正常解剖》课件
![《肩关节正常解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74720c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33.png)
上肢周围神经
上肢周围神经
包括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等,主要支配上肢肌肉和感觉。
上肢周围神经损伤
可能导致上肢肌肉无力、萎缩、感觉异常或丧失,影响上肢的活动 和功能。
上肢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上肢周围神经在某处受压,引起疼痛、麻木或其 他症状,需要及早诊断和治疗。
06 肩关节血液供应
肩胛动脉
肩胛动脉是肩部的主要供血动脉,负 责为肩关节提供血液供应。
肩胛动脉在肩胛骨上分为多个分支, 分布于肩胛骨、肩关节和周围的肌肉 组织。
它起源于胸主动脉,沿着肩胛骨内侧 缘走行,为肩胛骨和肩关节提供营养 。
锁骨下动脉
锁骨下动脉是上肢的主要供血动脉,负责为上肢提供血液供应。
它起源于主动脉弓,穿过锁骨下窝,分为前、后两支,分别为前胸壁和上肢提供血 液。
喙肱韧带位于肩关节前部,连接喙突和肱骨头。它为肩关节提供了稳定性,并限 制肩关节的外旋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喙肱韧带能够防止过度外旋引起的损伤, 保持肩关节的正常功能。
05 肩关节神经结构
颈神经丛
01
02
03
颈神经丛
由C1-C4脊神经组成,主 要支配颈部肌肉和皮肤感 觉。
颈神经丛分支
包括枕小神经、耳大神经 、颈横神经等,分布于颈 部、头部和上肢的皮肤。
肱骨在人体中起到支撑和活动上 肢的作用。
肩关节骨连接
01
肩关节是一个复合关节,由肩胛骨、锁骨和肱骨等多个 骨骼组成。
02
肩胛骨与肱骨通过盂肱关节连接,该关节允许肱骨头在 关节盂内自由移动,从而完成屈、伸、收、展、旋内、 旋外和环转等运动。
03
锁骨与肩胛骨通过肩锁关节连接,该关节允许锁骨在肩 峰上自由移动。
【解剖】肩袖肌腱
![【解剖】肩袖肌腱](https://img.taocdn.com/s3/m/db3091a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b7.png)
【解剖】肩袖肌腱疼痛因为爱,所以恒久;因为好,所以传递。
指南肩袖的肌腱在解剖位置很难触及。
冈上肌和冈下肌肌腱位于肩峰深面,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肌腱位于三角肌肌腹的深面。
前外侧位,肩袖在肱骨上的止点这个难题可按照下图改变肱骨位置来解决,因为肩袖肌腱位于肱骨大、小结节表面,无法从肱骨上分离出来。
冈上肌肌腱①1.冈上肌止于位于肩峰远端的肱骨大结节。
2.仰卧位或坐位,你的双手置于身体两侧。
定位肩峰,从肩峰滑向下方的大结节表面。
在这两个骨性标志之间是可触摸到腱性部分。
3.将拇指指尖置于三角肌肌纤维深面,采用坚实的力度旋转拇指横穿冈上肌肌腱。
前外侧位,探查冈上肌肌腱√在三角肌肌纤维表面,你触摸到肱骨大结节表面了吗?冈上肌肌腱②1.患者坐位,将其上肢置于背后,使肱骨内旋并伸展。
2.在感觉舒服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被动伸展患者的上肢。
这个位置可使冈上肌肌腱从肩峰下方出来,恰好在肩锁关节的前下方。
坐位,前臂放在背后,探查冈上肌肌腱注意细节√你是否在感觉舒服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内旋并伸展上肢?你是否在肩锁关节下方进行触诊?过去一直认为冈上肌腱对肩关节外展的作用较小,只是在外展运动的起始阶段,三角肌发挥外展作用之前起作用。
但研究表明,冈上肌收缩贯穿于肩关节外展的整个动作,而单独收缩可使肩关节屈曲90°。
冈下肌和小圆肌肌腱①1.患者俯卧位(两上肢放于床缘两侧),定位冈下肌和小圆肌肌腹位置。
2.沿着两肌向外侧止于肩峰下方的方向,弹拨肌纤维。
在三角肌深面,用滚法触摸两肌止于肱骨大结节的腱性部分。
3.转为仰卧位,定位冈上肌腱性止点。
沿着肱骨大结节向后旋转肱骨,感受冈下肌和小圆肌在肱骨大结节上不明显的腱性止点。
俯卧位,触摸冈下肌和小圆肌肌腱√你是否向三角肌的深面进行了触摸?是否感觉到手指下方的大结节?冈下肌和小圆肌肌腱②1.患者仰卧位或坐位。
屈曲肩关节90°。
水平方向内收,并轻微外旋10°-20°。
六、肩部肌群图示
![六、肩部肌群图示](https://img.taocdn.com/s3/m/283dca98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19.png)
六、肩部肌群图⽰思考问题:为什么前锯肌有⼋个肌束?为什么肩胛提肌有四个肌束?前锯肌有⼋个肌束,从外侧到内侧,两两⼀对,可以分为四组,最外侧的⼀对肌束是第⼀组,其余依次为第⼆组、第三组,最内侧的⼀对肌束是第四组。
这四组肌束与⼿的四指对应,它们分别相当于⼿的⼩指、环指、中指、⽰指。
其功能也是对应的,四组肌束的功能分别是第⼀次控制、第⼀次发⼒、第⼆次发⼒、第三次发⼒。
理解了前锯肌⼋个肌束的分⼯,就可以进⼀步理解肩部的三次可控发⼒模式。
肩胛提肌有四个肌束,从外侧到内侧,两两⼀对,可以分为⼆组,外侧的⼀对肌束是第⼀组,内侧的⼀对肌束是第⼆组。
这两组肌束的功能与⼿的腕部肌群是对应的,负责两次控制,外侧的⼀对肌束负责第⼀次控制,内侧的⼀对肌束负责第⼆次控制。
理解了前锯肌⼋个肌束的分⼯,以及肩胛提肌的四个肌束的分⼯,就能够理解肩部的三次可控发⼒模式。
肩部的协调动作模式是三次可控发⼒模式,本⽂称为⾝法。
下⾯以三次可控发⼒模式分析肩部的肌群结构和功能分⼯。
肩部环节是指肩胛⾻和锁⾻的组合体,它们也称为肩锁联合体。
肩部的肌群可以分为三组功能肌群。
动⼒肌群:前锯肌和斜⽅肌控制肌群:肩胛提肌、胸⼩肌紧固肌群:菱形肌、锁⾻下肌、胸锁乳突肌1、肩部的动⼒肌群组成:前锯肌、斜⽅肌功能:为肩部的运动提供动⼒。
前锯肌的⼋个肌束分为四组,可分别完成第⼀次控制、第⼀次发⼒、第⼆次发⼒、第三次发⼒,它们的作⽤类似于⼿的⼩指、环指、中指、⽰指。
斜⽅肌分为三部分,上部肌束、中部肌束、下部肌束,上部肌束和中部肌束共同协助⼤臂的发⼒,下部肌束协助⼩臂的发⼒。
前锯肌前锯肌的⽌点斜⽅肌2、肩部的控制肌群组成:胸⼩肌、肩胛提肌功能:为肩部的运动提供两次控制,第⼀次控制和第⼆次控制。
胸⼩肌有三⾄四个肌束,从外侧到内侧分为两组,分别负责第⼀次控制和第⼆次控制。
肩胛提肌有四个肌束,从外侧到内侧分为两组,分别负责第⼀次控制和第⼆次控制。
肩部的第三次控制由⼤臂的控制肌群负责,它们是喙肱肌、⼤圆肌、⼩圆肌。
肩部解剖
![肩部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f36c8efc011ca300a6c390f6.png)
后侧:岗上肌,经肩峰下止 于大结节。 ②肩胛提肌: 位前踞肌内缘。
外侧:肩胛舌骨肌下腹,止 于肩胛下缘。
三
肩 上 剖区
分 层 解
(2)深层
后侧:岗上肌,经肩峰下止 于大结节。
中间①前踞肌:位岗上肌内 缘,起于肋骨,止于肩胛骨 上角。 ②肩胛提肌:位前 踞肌内缘。
1、皮下层: 图96/69皮肤
基厚、与皮下组织紧密连接。
二
深筋膜以岗下筋膜厚而坚韧,
肩
三角肌、斜方肌、背阔肌、大 方肌的筋膜很薄
后 (1)皮神经:位肩胛骨的内侧
区
缘及上方、外下方。
a.内侧:有T1~6胸神经后支的 内侧支(T3最长),管理肩胛 区感觉。
b.上方:锁骨上外侧皮神经。
肝、胆、膈疾患常通过此神经
反射至右肩的皮肤,引起该处
二
皮肤过敏。
肩பைடு நூலகம்
c.外下方:臂外侧上皮神经 (为腋神经的终末皮支)于三
后
角肌后缘尚3/5与下2/5交界处
区
穿出深筋膜。心脏疾患通过此 神经反射至左肩。
(2)皮血管:旋肩胛动脉、静 脉的皮支,最粗,经三边间隙 出皮下。
2、肌层: 图98
(1)浅层(以岗为界){内
二
侧:斜方肌及菱形肌腱质区。 图97/70
下缘。 图80/60
(4)三角肌沟及头静脉:为肩前手术 入路标志及追寻腋血管的向导。
1浅层、
外:三角肌,止于锁骨外1/3,肩峰, 肩胛岗。
头静脉为界
2
内:胸大肌,止于桡骨内侧半。
肌
图80/60
2深层
层
外:由内向外依次有喙肱肌、肱二
肩部筋知识
![肩部筋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89fdc6a2f60ddccdb38a01d.png)
2.急性损伤肿胀较甚34..,恢减或复 轻肩 病部关 人分节 痛患的 苦者活 。精动功神能过;度紧张,可先用药
物治疗,待肿胀消减后再做理筋手法。
3.必须先拍X线片判断有无骨折及脱位,再确定临床治疗方案。
点穴法
手
推摩法
法
治
疗
弹拨法
旋肩法
耸
耸
肩
展
肩
环
旋
绕
血瘀气滞 风寒湿阻
中药治疗
辨证 论治
中成 药
概
病
临
诊
鉴
治
因
床
别
病
表
诊
念
机
现
断
断
疗
肩部扭挫伤是肩部受到外力的打击、碰撞、或过度牵 拉、扭捩而致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损伤。
损伤部位多见于肩部上方或外侧方,以闭合伤为常见。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
跌挫 扭转 打击
肩关节过度扭转
瘀肿疼痛 功能障碍
肌肉、关节囊、 筋膜损伤或撕裂
脉络破裂 气血凝滞
(1)明显外伤史; (2)肩部肿胀,疼痛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受限; (3)皮下可有瘀斑,局部钝性压痛; (4)X线检查排除骨折及关节脱位。
鉴别诊断
肱 二 头 长 头 肌 腱 滑 脱
肩 部 扭 挫 伤
冈
肩
上
腱
肌
袖
腱
损
炎
伤
肱 二
肩
头
关
长
节
头
周
腱
围
鞘 炎
炎
治疗
治疗
方法
治疗 原则
治疗 目的
手法治疗 固定治疗 练功疗法 药物治疗 针灸治疗 封闭疗法 物理治疗 手术治疗
肩关节简易解剖讲解学习
![肩关节简易解剖讲解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539149b37375a417876f8f43.png)
综合征。
三角肌下关节
• 假关节 • 没有关节软骨 • 由三角肌和肩袖深面的间隙形成。有助于
肩关节滑动,一些作者将它描述为浆液囊。
三角肌下关节
1 三角肌 2肱骨上端 3冈上肌 4冈下肌 5小圆肌 9肱二头肌长头腱 14喙肱肌 13肱二头肌短头 6肱三头肌 15胸大肌 16大圆肌
三角肌下关节
• 参考位 手臂垂直于身体两侧
肩关节简易解剖
多关节复合体
肩关节周围肌肉
• 横肌 肌纤维走向使肱骨头压向关节盂
后面观
• 横肌
前面观
肩关节周围肌肉
• 横肌
上面观
肩关节周围肌肉
肩关节周围肌肉
• 纵肌
支撑上肢,防止手提重物时上肢脱位,纵肌将肱骨 头拉回关节盂。
当这些肌肉的肌力下降或瘫痪时,可出现肩部下垂。 相反,当他们起主要作用时,通过横肌的向心协同作用 可以防止肩关节上脱位。
7 滑液囊
三角肌下关节
• 外展位 即手臂处于水平位置
肩胛-胸骨“关节”
• 假关节 下图由显示在胸骨水平切面上的两 个滑动平面组成
肩胛-胸骨“关节”
• 2个滑动空间:
肩胛骨上肩胛下肌和前锯肌之间的空间 胸壁和前锯肌之间的空间
• 肩胛带的功能性结构:
肩关节外展的生理平面 30° 肩锁关节 60°
胸锁关节
合旋转的结果。
屈伸运动
肩胛带的运动肌肉
1 斜方肌 2菱形肌 3肩胛提肌 4前锯肌 5胸小肌 6锁骨下肌
肩胛带的运动肌肉
1 斜方肌 3肩胛提肌 4前锯肌
肩胛带的运动肌肉
• 胸廓水平切面
冈上肌和外展运动
• 冈上肌通道
坚硬的不可扩展的环
跳跃肩 肩袖断裂 肩峰下成型术 喙肩韧带切除术
运动学——触诊解剖学-肩关节运动学
![运动学——触诊解剖学-肩关节运动学](https://img.taocdn.com/s3/m/0327663f4b73f242336c5f74.png)
第一部分肩部运动学第一节肩部局部解剖肩部前外侧面观图3.8锁骨外侧端(肩峰端)图3.3锁骨前外侧凹处“S”形的锁骨是长骨,横向位于肩脚骨和胸骨之间。
锁骨的前外侧是肩脚带(上肢带)的关键结构,是三角肌前部肌束的附着处。
图3.4锁骨后外侧凸处如图所示是锁骨的后缘。
凸起、粗糙,是斜方肌锁骨部肌纤维的附着处(附着处占据了后缘外侧的2/3)。
图3.5锁骨前内侧凸处锁骨前内侧凸处占据了前缘内侧的2/3,是胸大肌的附着处。
图3.6锁骨后内侧凹处锁骨后内侧四处占据了锁骨后缘内侧的2/3锁骨外侧端(肩峰端)锁骨外侧端上下扁平,与肩峰通过一个卵圆形的关节面相关节。
此关节面向下、向前和向外。
注:肩押骨的肩峰和锁骨的肩峰端构成了肩锁关节。
图3.7锁骨内侧端(胸骨端)锁骨内侧端圆隆,有一个关节面与胸骨的锁切迹及第1肋软骨构成关节。
注:锁骨的内侧端、胸骨的锁切迹及第1肋软骨构成胸锁关节。
肩胛骨全貌图3.10肩胛骨肩胛骨是一块扁骨。
位于胸廓背面的第3~第7肋骨之间,与锁骨和肱骨构成盂肱关节。
图3.11肩胛骨脊柱缘或内侧缘如图所示,检查者数个手指触摸前锯肌在肩胛骨上的附着处、此附着处即是肩胛骨的内侧缘。
图3.12肩胛骨外侧缘或腋缘检查者用数个手指压向肩胛下肌,它的附着处在肩胛骨的前面。
注:腋缘是一条从肩胛颈到肩胛骨下角的突起。
此骨性结构有一个特有名称为“肩胛柱”。
图3.13 肩胛骨和肩峰的观察肩脚冈(1)是一个尖向内的三角形,位于肩胛骨后面上1/4与下3/4交界处。
肩胛冈的前缘植入肩胛骨后而,把肩胛骨后面部分分为两个部分:上方的冈上窝(3)(图3.23)和下方的冈下窝(4)(图3.24)。
肩胛冈的外侧缘和后缘变宽形成肩峰(2)注;在此图中还可以观察到肩胛骨的上内侧角(5)(参见图3.31。
图3.14肩胛冈和肩峰如图所示,检查者两示指之间是肩胛冈的外侧端,其向外侧逐渐变宽形成肩峰。
肩胛冈的外侧肩峰部分变扁平,与肩胛冈相垂直,是一个四边形的结构,有上下两面、内外两缘、一个尖(图3.18)和一个肩峰角(图3.15)。
(培训课件)肩部解剖课件
![(培训课件)肩部解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5e3c4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bf.png)
控制体重
过重的体重会增加肩部压力和 负担,容易导致肩部疾病。
避免过度使用
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同一侧肩 膀,适当休息可以减少肩部疲
劳和损伤。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肩部的主要骨骼
01
02
03
肩胛骨
位于背部,呈三角形,与 锁骨和肱骨共同组成肩关 节。
锁骨
连接胸骨和肩胛骨,是固 定肩部的重要骨骼。
肱骨
上肢的长骨,与肩胛骨和 锁骨共同组成肩关节。
肩部的肌肉与韧带
三角肌
覆盖肩部的肌肉,主要 作用是使肩关节外展和
固定。
冈上肌
位于三角肌深面,主要 作用是使肩关节外展。
提供上肢的支撑和运动
肩部骨骼为上肢提供了稳定的支撑,使上肢能够进行各种运动, 如屈伸、外展、内收等。
保护重要结构
肩部骨骼保护了穿过的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防止损伤。
参与肩关节的构成
肩部骨骼是肩关节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肩关节提供了稳定性和灵活 性。
03
肩部肌肉结构
前侧肌肉群
胸大肌
起自锁骨内侧端、胸骨和上6肋骨 ,止于肱骨大结节嵴,主要功能 是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屈曲。
胸小肌
起自第3-5肋骨,止于肩胛骨的喙 突,主要功能是使肩胛骨前伸、 上回旋和内收。
后侧肌肉群
背阔肌
起自下6胸椎、腰椎、骶骨和髂嵴, 止于肱骨小结节嵴,主要功能是使肩 关节后伸、旋内和内收。
大圆肌
起自肩胛骨下角,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主要功能是使肩关节后伸、旋内和 内收。
上侧肌肉群
冈上肌
起自冈上窝,止于肱骨大结节嵴,主要功能是使肩关节外展、旋外和上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探秘:肩部肌腱结构及疼痛原因图解大全
人体探秘:
肩部肌腱结构及疼痛原因图解大全资料来源/网络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
肩部
1、骨性、肌肉标志
斜方肌结节:在肩胛冈的后缘,位于皮下隆起。
(图2-36)
肩胛冈的刚下窝:在肩胛冈下方,是冈下肌的附着点。
(图2-37)
肱骨头:肩关节屈曲90°并旋内、旋外,可感到肱骨头旋转,旋内时可触摸到肱骨的大结节和小结节及中间结节间沟。
(图2-38)
肩峰:在锁骨外侧端。
(图2-39)肩胛骨的外端和锁骨肩峰构成肩锁关节。
(图2-40)肩峰的下缘和后缘是三角肌的附着点。
(图2-41)
肩胛骨面:在肩锁关节的外侧可触及。
(图2-42)
喙突:在肱骨头内侧和锁骨下方,能触摸到的是喙突尖和内侧缘,是肱二头肌短头肌腱、喙肱肌、胸小肌的附着点。
(图2-43)
肱二头肌沟:内旋上臂,在肱骨的中点近侧,沟内含有肱二头肌的长头及其肌腱。
(图2-44)
2、屈曲
三角肌的前部和喙肱肌是肩关节的主要屈肌。
胸大肌的是间纤维、肱二头肌、前锯肌、斜方肌为次要的屈肌。
(图2-45)
三角肌:起点在锁骨外1/3、肩峰、肩胛冈。
止点在肱骨三角肌粗隆。
后部肌束(脊柱部):外展肩关节90°屈曲肘关节,在肩关节的后部可触及。
(图2-46、2-47)中部肌束(肩峰部):肩部外展在前束和后束之间为中部。
(图2-48)三角肌的前部肌束(锁骨部):做肩部水平向前推的动作,可触摸到该肌束。
(图2-49)
喙肱肌:前屈外展臂部并屈曲肘关节,在臂部的内侧面、肱二头肌的后方能感到一条绷紧的条索状肌肉即是该肌。
(图2-50)起点:喙突。
止点:肱骨中部内侧。
(图2-51)
肱二头肌长头肌腹:在肘区的前面、臂的前面一直到三角肌的下面,屈伸肘关节动作能更好在显现该肌腹。
(图2-52)
肱二头肌短头肌腹:在上臂前面近端1/3处,靠近胸大肌。
(图2-53)
肱二头肌肌腱:前臂旋后,抗阻力屈曲肘关节,在肘窝处可触摸到。
(图2-54)
肱二头肌起点: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上结节,短头起于肩胛骨喙突。
止点在桡骨粗隆。
(图2-55)
前锯肌:重复做短促的吸气动作,可看到附着在肋骨的指状突起出现在后方的背阔肌和前方的胸大肌之间。
(图2-56)起点:第1-8肋骨。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及下角。
(图2-57)
斜方肌:从枕骨突起向外向下到锁骨外1/3为上部纤维。
下部纤维附着于肩胛冈的内侧,沿下胸椎棘突的内侧向下走行。
压低肩胛骨明显。
中部纤维从肩峰到第7颈椎和上部胸椎的棘突处可触及,内收肩胛骨明显。
斜方肌呈扁平状,由于纤维的旋转会触到像条索状的结构,正常无紧张,无压痛。
(图2-58)
背阔肌、大圆肌、三角肌的后部纤维是肩关节主要的伸肌。
小圆肌和肱三头肌长头为资格的伸肌。
肩关节伸直疼痛提示收缩肌肌腱炎。
(图2-59)
3、伸直
背阔肌:在上臂的内侧面,胸廓后外侧部可触摸到该肌。
(图2-60)起点在下6个胸椎棘突和全部腰椎棘突及髂嵴。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图2-62、2-63)
大圆肌:在上臂的内侧面,胸廓偏后侧向上推,有一明显的肌性突起即是该肌。
(图2-61)
小圆肌:肩关节外展、肘关节屈曲各90°,前臂旋前,在肩胛外侧缘的三角肌和大圆肌之间既是该肌。
(图2-64)
肱三头肌长头近侧端肌腱:肩关节外展、肘关节屈曲各90°,前臂远侧端抗阻力外展肘关节,在肩后部三角肌的后
束肌纤维和小圆肌的外侧可触及该肌腱。
(图2-65)
肱三头肌:起点: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下结节;内侧头起于桡神经沟内下方的骨面;外侧头起于桡神经沟外上方的骨面。
止点:尺骨鹰嘴。
(图2-66、2-67)
三角肌中部纤维和冈上肌为肩关节外展肌。
三角肌的前后纤维和前锯肌有辅助作用。
阻力肩关节外展疼痛提示收缩肌腱炎。
(图2-68、2-69)
4、外展
三角肌的中部(肩峰部)肌束:肩部外展在前束和后束之间为中部。
冈上肌:臂部外展,在冈上窝内可触及该肌。
(图2-70)
5 、内收
胸大肌:起点:锁骨内侧半、胸骨、第1-6肋软骨。
止点:肱骨大结节嵴。
(图2-71、2-72、2-73、2-74)
6、内旋
肩胛下肌、背阔肌、大圆肌、胸大肌是主要的肩关节内旋肌。
(图2-75)
肩关节内旋疼痛多是收缩肌肌腱炎引起。
肩胛下肌:触摸该肌必须使肩胛骨与胸廓之间隔离一定间
隙。
手指的外侧为背阔肌,内侧前方为胸大肌,指腹下为肩胛下肌。
(图2-76)起点:肩胛下窝。
止点:肱骨小结节。
(图2-77)
7、外旋
冈下肌和小圆肌为肩部外旋的主要肌肉。
三角肌的后部纤维辅助外旋活动。
(图2-78)
冈下肌:起点:肩胛骨冈下窝。
止点:肱骨大结节中份,在冈下窝可触摸到。
(图2-79)
小圆肌:起点:肩胛骨外侧缘背面。
止点肱骨大结节下份,在肩胛骨外侧缘的三角肌和大圆肌之间可触摸到。
((图2-80、2-81)
8、耸肩(肩关节上抬)
斜方肌的上部和肩胛提肌为主要的肩关节上提肌。
抗阻力肩关节上抬疼痛提示收缩肌腱炎。
肩关节上抬无力提示副神经及C4-6神经损伤。
(图2-82)
9、肩关节下降
大、小菱形肌是肩关节的下降肌,由斜方肌的中部纤维辅助(斜方肌的中部纤维覆盖于菱形肌上)。
肩关节的下降疼痛提示收缩肌肌腱炎,或胸椎疾病。
肱骨内收和伸直无力提示菱形肌固定肩胛骨无力。
(图2-83)
菱形肌:起点:下位颈椎和上位胸椎棘突。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
(图2-84)
10、肩关节前伸
前锯肌为肩关节的主要前伸肌。
该肌维持肩胛骨下角靠在胸壁,使下角向上旋转。
前伸疼痛是收缩肌肌腱炎。
前屈无力提示前锯肌无力,出现肩胛骨内摆。
做“推墙试验”可引出。
前锯肌无力,不能充分旋转和外展肩胛骨,而不能前屈上臂完成上举。
(图2-85)
前锯肌:起点:第1-8肋骨。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及下角。
(图2-86)名医秘方
思想殿堂
备考资源
史海钩沉
情感驿站
百科大全男欢女爱星座风水文学漫步美食天下网页特效美容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