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 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诗经·国风》在文学接受中的文学误读现象
摘要:文学接受中的误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界对于“误读”的解释有多种,但多数学者赞同乐黛云/勒·比松在主编《独角兽与龙》中关于误读的定义,在该书中作者说“误读是指人们与他种文化接触时,很难摆脱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往往只能按照自己所熟悉的一切来理解别人。人在理解他种文化时,首先自然按照自己习惯的思维模式来对之加以选择、切割,然后是解读,这就产生了难以避免的文化之间的误读。”本文主要是在此条对误读的定义上,论述《诗经·国风》在文学接受中的文学误读现象,及这种文学误读现象所产生的美学意义这两部分内容。
关键字:文学接受文学误读《诗经·国风》美学意义
正文:《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因取其整数,故《诗经》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从用途和音乐上来分,《诗经》可分为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雅大部分是指贵族的宫廷正乐,颂指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
《诗经·国风》中十五国风160篇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王是指东周王畿洛阳,其余是诸侯国名,周南、召南是地名。国风中,豳风全部是西周作品,其他除少数产生于西周外,大部分是东周作品。且《诗经·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是中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一、《诗经·国风》在文学接受中的文学误读现象
从中学起,我们就比较多的接触《诗经》,比如我们熟知的“窈窕淑女,君子好求”“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等等,这些美丽的句子都源自《诗经》,那在我们熟知的这些优美句子中,我们真懂了它的含义吗?下面我们具体看一下那些被我们误读了的《诗经·国风》。
1、《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诗中说的是卫穆公时宋师伐陈,卫人救陈之事。诗中的孙子仲,是当时卫国的元帅。时卫国被狄戎所灭,卫国不足千人东徙渡河,野居漕邑。卫文公经营楚丘,就是所谓的土国。
到了卫穆公,在漕邑筑城,故诗中有城漕。构筑土国、城漕虽然也是劳役,但都是在卫国境内,卫人南行救陈,其中艰苦更惨。现今对这首诗学者有两种看法:
(1)、爱情诗,写长年行役于外的士兵思念家乡和妻子。“我独南行”,如果说南行短暂即可返回倒也没什么,但事实却是不知何日是归期,于是就有了“不我以归,忧心有忡”这种想归乡却又不能归的忧忡。正在此时,谁知安营扎寨时马匹突然不见,“我”想战马也一定是想家了。现世人生多离合悲欢!遥想当年,“我”刚离家,“我们”信誓旦旦,谁料如今归期难望,信誓无凭!你不知道,“我”多么想与你“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就算一辈子贫穷,至少生活在一起!可惜这么幸福的事,恐怕今世“我”是等不到了!诗中征人思乡的心已经碎了,现今大多数人如此理解也可说得通。
(2)前八句写战士久征不归,所以含蓄表达对统治阶级的怨,后八句写战争中战士之间的情谊。前八句述说了战争繁多,接着说别人都是在国内服役,而自己要随军南行,表达随军南行士兵的幽怨。后文“执子之手”的“子”,据考证,在先秦时期,“子”是一种含有敬意的美称,略似于后世的“先生”、“您”,在古代男尊女卑的时代,普通人一般只会称妻子为“汝”或者“尔”,绝无可能在山盟海誓的时候突然客气、无缘无故称妻子为“子”。于是有学者认为这首诗是在一场古代战争中,写战士之间情谊的一首诗:“甲与乙牵手立约,希望彼此扶助,保住性命,平安到老。但生死攸关之际,甲不守承诺,甩掉乙,不管乙的死活。因此,满怀悲愤的乙,写了此诗。”这种感情的描写有点类似于《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但比其更含蓄。
2、《国风·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1)诗中“萧”与“艾”都是现在的艾。“三秋”指三个季度,与前后句子形成排
比,层层递进。《孔颖达疏》中记载“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设言三春、三夏,其义亦同,作者取其韵耳。”孔颖达认为,这是周桓王时,政事不和,朝臣多为谗人所谄,所以人们都十分惧怕谗言,一日不见君王,生怕又去听信谗言;
《毛诗序》也理解是“惧谗”,所谓“一日不见于君,忧惧于谗矣”。
(2)吴懋清《毛诗复古录》则以为采葛(萧、艾)比喻平时蓄养人才,“临时方获其用,若求之太急……一日则如三月之久”;姚际恒、方玉润、吴闿生也一致认为是怀友忆远之诗,方氏申述云:“夫良友情亲如夫妇,一朝远别,不胜相思,此正交情深厚处,故有三月、三秋、三岁之感也!”
(3)牟庭《诗切》说是“刺人娶妻……而徒溺其色,一日不见,则思之如三月之久”;
近人则多主恋歌说:闻一多《风诗类钞》中说“采集皆女子事,此所怀者女,则怀之者男”;朱熹《诗集传》虽斥为“淫奔”之诗,说“采葛所以为絺綌,盖淫奔者托以行也。故因以指其人,而言思念之深,未久而似久也”但我们明显看出朱熹认为此诗是爱情诗。
3、《国风·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朱熹认为此诗是借女子思夫来喻求贤若渴,故“伊人”并非“美女”;《郑笺》说同,谓诗中所追慕的“伊人”为“知周礼之贤人”。
(2)现今多认为此诗是抒写怀人之情,写一男子对女子的爱慕。
4、《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毛诗序》以为此诗是吟咏“后妃之德”,“是以《关雎》,乐以淑女配君子”。
(2)现今多认为此诗是描写恋爱的作品,写男女相悦,同《蒹葭》;但现今有学家说此诗是自伤自怜的哀怨之作,据学者考证,“好”读上声(hǎo),“逑”通“仇”,原义为“怨偶”,据《春秋左传》“佳偶曰妃,怨偶曰仇”。所以部分学者认为,整首诗不是甜蜜的情书,不是写淑女君子的恩爱和美。
二、《诗经·国风》中这一种文学误读现象所产生的美学意义
布拉说,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的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文学误读在文学接受过程中无可避免,我们来看一下文学误读所产生的美学意义,从表面上看,文学误读给予了读者充分的阅读自由,但从深层意义上来说,没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多样化阅读,文学作品就成了一潭死水,枯燥而无味。读者可以尽情地选取自己所感兴趣的话题,选取最为看好的视角,以自己的主观理解来拆构审美客体,表达作为主体的自我。对作品审美内涵的个性理解,是读者作为独立个体自由精神的敞亮,但这并不代表读者可以无所顾忌,读者必须在美学的、历史的总原则的指导下,以科学的态度来寻求艺术中的真理。正如马克思所言,每个叶尖上的露珠,都能折射太阳的七彩的色彩。把每一滴水珠集中起来,就能构成浩瀚的大海。读者对文本的误读都是对作品审美内涵的有力展现,这更是要求我们在美学的、历史的总原则指导之下博采众长,在综合、比较中见出优劣!
三、小结
关于《诗经·国风》在文学接受过程中的文学误读现象,在两千多年的时代观念差异影响下,我们现代人对《诗经·国风》产生误读不可避免,但我们不能就此放任自己的思想,所以我们不应该想当然而然的阅读,在文学接受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在美学和史学的总原则下博采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