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配置的论文

合集下载

园林植物配置分析论文

园林植物配置分析论文

园林植物配置分析论文1植物种类的选择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

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

首先,我们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配植的树种,特别是在经济和技术条件比较薄弱的地区,尤显重要。

以地处亚热带地区为例,最新推荐使用的优良落叶树种,乔木类有无患子、栾树等。

耐寒常绿树种,乔木类有山杜英等。

其次,要根据当地的土壤环境条件配植的树种。

例如,杜鹃、茶花、红花继木等喜酸性土树种,适于PH值5.5至6.5含铁铝成分较多的土质。

而黄杨、棕榈、桃叶珊瑚、夹竹桃、枸杞等喜碱性土树种,适于PH植7.5至8.5、含钙质较多的土质。

第三,要根据树种对太阳光照的需求强度,合理安排配植的用地及绿化使用场所。

第四,要根据环保的要求进行配植的树种。

在众多的树木之中,有许多不光具有一般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还具有防风、固沙、防火、杀菌、隔音、吸滞粉尘、阻截有害气体和抗污染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

因此,在城市园林、绿地、工矿区、居民区配置林木时,我们应该根据各个地区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配置适宜的树木。

例如,在柳州市工业污染比较大的城市中,在粉尘较多的工厂附近、道路两旁和人口稠密的居民区,应该多配置一些侧柏、桧柏、龙柏,悬铃木等易于吸带粉尘的树木;在排放有害气体的工业区特别是化工区,应该尽量多栽植一些能够吸收或抵抗有害气体能力较强的树木,如广玉兰、海桐、棕榈等树木。

第五,要根据绿地性质进行配置。

各街道绿地、庭园绿化中,根据绿地性质,规划设计时选择适当树种。

如设计烈士陵园绿化,树木选择常绿树和柏类树,表示烈士英雄“坚强不屈”高尚品德。

在幼儿园绿化设计,选择低矮和色彩丰富的树木,红花继木、金叶女贞、十大功劳由红、黄、绿三色组成,带来活泼气氛。

还要考虑不能选择有刺、有毒的树木。

如夹竹桃、构骨等树木。

2植物配置方式2.1自然式的树木配置方法,多选树形或树体部分美观或奇特的品种,以不规则的株行距配置成各种形式。

园林植物配置论文

园林植物配置论文

林植物配置论文园林植物配置(论文)生态园林的建设原则一、保护多样性原则保护本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原有生物生息环境的保护和新的生物生息环境的创造;保护城市中具有地带性特征的植物群落,包括有丰富乡土植物和野生动植物栖息的荒废地、湿地、自然河川、低洼地、盐碱地、沙地等生态脆弱地带;保护乡土树种及稳定区域性植物群落组成,有节制地引种;在发展人工草地的同时,保护野生草花与杂草;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等。

二、应用生态学原理的原则只有应用生态平衡原则创建的生态系统才可能稳定,要着眼于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协调绿地系统与自然地形地貌的关系。

北京、天津、合肥、南京和深圳等城市都进行了这方面的实践。

应用生态位原则,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配置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

形成了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

应用互惠共生原则,尽可能将共生植物栽植在一起,而将生化相克的树种分开种植。

例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有利;皂荚、白蜡与七里香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胡桃与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则不宜种植在一起。

三、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原则植物是生命体,每种植物都是进化的结果,它在长期的系统发育中形成了适应各自环境的特性,这种特性是很难改变的。

我们应尊重客观规律,在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竞争,避免种植不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

应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经过多年引种和驯化的外来植物品种。

例如水杉为中国特产,原产地很窄,但引种地区可以很宽,而且在某些引种地区比原产地长的还要好。

四、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原则统一规划城市绿地,在城市中心区和边缘区之间保留绿地,并用绿地环绕市区外缘。

营造公共绿地时,尽量少建园林建筑和小品,以提高绿地率。

营造生态风景林时要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安排各林种的布局。

北方受风沙困扰的城市应该发展防风固沙林;黃土高原、山区及江河沿岸的城市应重视营造水土保持林;干旱缺水的城市要建水源涵养林;干燥炎热地区的城市应建设用于气候调节的林地。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研究论文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研究论文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研究论文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研究论文摘要: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生活品质以及精神需求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设计城市园林景观的时候,需要设计师在切实了解人们真实需求之后,提出科学合理的园林造景方案,并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让人们置身其中时可以得到心情的舒缓和视觉的满足。

本文分析了关于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以及造景方案,希望可以为相关园林部门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景观园林设计;植物配置;层次结合;规划1植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作用在园林设计当中植物景观是整个设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于园林主体风采展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改善生态环境。

通过对于整个园林的基本情况做出了解分析,进而对于布置和造景做好构思,可以在园林内部得到一个比较好的景观效果,这种方式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园林内部的生态环境质量[1]。

2)愉悦身心。

身处于优美的景观环境中,可以达到愉悦观赏者身心的目的。

而且可以为其营造一个休闲娱乐的空间,让人们在观赏景观的同时,可以放松身心,亲密接触大自然。

3)警示作用。

对于人们的环保意识起到了一个警示作用,宣传效果明显。

让人们感受生态环境的好坏给人们的生活品质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可以让人身心愉悦舒畅,进而促使大家关注环境保护问题,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4)视觉享受。

供人欣赏作为其最基本的作用,带给人以视觉享受[2]。

各种观叶植物以及观花植物的色彩搭配,通过不一样的景观类型进行展现,给人们多重的感官体验。

给远离郊区身居城市的居民带来对于美好景观的享受,并可以放松疲惫心情,缓解压力,轻松工作。

2关于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方式2.1突出地域特色由于地区存在差异,环境、水文等基础特性也不尽相同,故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之前应充分考虑地域差异问题,充分了解当地自然资源情况,并结合当地文化风俗特点,来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园林。

在设计中,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其一,需要最大程度的保留园林中原有植物;其二,选择植物的时候尽可能的多选择一些适应力强成活率较高的当地植物,当然,种类的.选择是以进行科学合理评估后的结果为标准[3]。

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研究

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研究

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研究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城市小区的园林绿化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园林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是小区绿化工作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植物配置能够有效地改善小区的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相关问题。

一、植物配置应遵循生态学原理植物配置应该遵循生态学原理,根据小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需求,选用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植物,保持生态平衡。

适当配置树木、花草盆栽,增加小区的绿化面积,降低空气温度,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噪声,污染物质和紫外线对人体的影响,增强小区的自然生态景观,让居民可以享受到自然的恩赐。

二、植物配置应注重色彩和品种搭配在植物配置中,色彩和品种的搭配非常重要。

不同植物的品种、颜色、生长形态以及开花期等都应该相互搭配,形成具有层次感的景观,突出小区的主题。

另外,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还应考虑植物的美学和文化意义问题,比如选择一些有代表性和历史意义的植物,这些植物既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又能让居民领略到历史文化的魅力。

三、植物配置应随季节进行调整植物配置应根据季节进行调整,不同季节应相应选择不同的植物。

春天可以选择桃花、樱花等,夏天可以选择西瓜、凉茶等绿色植物,秋天可以选择金秋菊、丹桂等,冬天可以选择松柏、冬青等。

同时,植物配置还需要注意季节性的保养,在保证植物健康生长的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过度修剪、灌溉和施肥等问题,以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美观度。

四、植物配置应考虑交通、安全等问题在植物配置过程中,还需考虑交通和安全等问题。

对于城市小区园林进行植物配置时,要避免占用道路和车辆的行驶路线,也要避免占用行人的通道和进出门口的通道,同时也要避免一些敏感性植物的种植,以防产生过敏等安全问题。

综上所述,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要注重遵循生态学原理,注重植物的色彩和品种的搭配,随季节进行适时调整,并且考虑交通和安全等问题。

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园林设计是一个综合艺术,其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是为了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来创造出更加美丽、舒适和宜人的环境。

本文将从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两个方面,对园林设计中的植物运用进行浅析。

一、植物配置在园林设计中,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可以进行植物功能配置。

公园中需要有草坪、花圃、树木林地等,而居住区的园林则更注重绿化环境和景观效果。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考虑到园林的使用功能,并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植物的合理配置。

在园林设计中,对于不同的区域和场所,需要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进行配置。

在阳光充足的地方选择耐阳光的植物,而在阴凉潮湿的地方选择适合的植物品种。

同时还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根系、叶型等特点,以便在园林设计中起到更好的装饰效果。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布局配置也是至关重要的。

植物的数量、大小、颜色、形状等都需要进行精心的布局设计,以便在整体环境中起到更好的装饰效果。

可以通过对植物的高低错落、植物的颜色搭配等方式来进行植物的布局配置,从而营造出更加美丽的园林景观。

二、植物造景2.1、植物景观设计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景观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植物的布局、搭配和造型都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来营造出多姿多彩的植物景观。

可以通过植物的形态来设计出山水、湖泊、小岛等不同的景观,从而打造出美丽的园林风景。

植物园艺造景是园林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对植物的修剪、整形、造型等手法,可以将植物打造成各种艺术品,从而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植物园艺景观。

可以通过对灌木修剪成动物形状、对树木修剪成各种艺术造型等方式来进行植物园艺造景,从而为园林景观增添几分艺术气息。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3篇)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3篇)

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3篇)目录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 (1)1绿化工程中植物的配置方案 (1)1引言 (1)2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 (2)3植物配置方式 (5)2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 (7)1植物配置的含义和作用 (7)2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8)3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建议 (9)4结语 (10)3景观设计时如何进行植物配置 (11)1、植物的分类 (11)2、植物的美学功能 (11)3、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 (11)1、植物景观配置设计的基本流程 (12)2、植物种植设计的一般原则 (12)3、乔灌木的种植设计 (12)1、乔木 (12)2、灌木及藤本植物 (12)3、地被植物和竹类 (13)4、水生植物 (13)1绿化工程中植物的配置方案摘要: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是主体,是绿化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对园林绿化工程中如何搞好植物配置,从生态性原则、艺术性原则、目的性原则等方面考虑利用自然界中的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他园林要素有机结合,使之既符合生物学特征又具有美学价值,发挥植物的多种功能,达到最佳综合效益以达到最佳自然生态效果等进行探讨。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1引言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科学,它讲究创造美、环境美、自然美,同时用艺术手法体现出自然效果,达到鸟语花香的境界。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是主体,是绿化工作中最关键的一环。

园林植物配置就是利用自然界中的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他园林要素有机结合,使之既符合生物学特征又具有美学价值,发挥植物的多种功能,达到最佳综合效益。

园林植物配置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应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和季相以及园林意境。

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相互之间的配置,如山石、建筑小品等。

2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2.1生态性原则2.1.l注重适地适树首先强调植物分布的地带性,适地适树选择植物。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论文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论文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论文摘要:植物配置是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体现着一座城市的形象,是城市文明的一项重要标志,所以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方法,有利于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效果,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发展。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环境质量问题日益严重的同时,人们逐渐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环境的保护也日益重视,因此在城市发展建设中越来越重视园林绿化的设计与建设。

尤其是随着近几年城市发展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升,很大程度上也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和进步,园林绿化对于城市建设发展的作用影响越来越突出。

植物配置作为园林绿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园林绿化建设效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和影响。

但是结合当前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植物配置现状,仍然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迫切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

1城市园林绿化现状1.1植物配置单一,缺乏科学性近年来,城市园林绿化虽然较之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从整体发展、规划、设计等方面,仍有许多不足之。

其一就是植物配置上,没有做到科学配置,很多城市,在绿化中往往都是力求整齐划一,人工斧凿痕迹过浓,在空间结构上分层不合理,不能根据植物特性进行群落划分,往往草本、灌木、乔木相互孤立种植,不能相互结合,而且品种往往单一,很多城市,要么一行行的杨树,要么一排排的松柏,要么一片片的草坪,而且很多城市都存在雷同,完全忽略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不管什么气候条件,都种一样的树种,引入一样的植物。

这些园林绿化的城市,没能体现本地的风土人情,失去了城市的识别性,结构趋向单一的城市园林绿化,削弱了每个城市应有的独特风貌,影响了每个城市特有的魅力,不利于城市景观的美化和城市形象的树立,而且也大大弱化了城市园林绿化应发挥的生态效益。

1.2植物配置生态习性的现状植物配置首先要考虑不同植物的生态习性,满足其正常生长所需要的条件,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植物景观。

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分析论文

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分析论文

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分析论文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分析论文在节约型社会下,节约型生态园林被提了出来,这一概念和节约型社会分不开。

总的来看,节约型生态园林,包含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能源的节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也就是说,在节约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利用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生态和经济效益。

从这一点上看,两者的思想应穿插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这样经济意义充分体现出来,让我们展开深入的分析,对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和植物配置进行分析。

节约型园林建设也成为人们重视的一方面。

关于园林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逐渐建立了一些生态景观,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1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1.1生态园林设计中的物种多样性增强植物品种意识,加强区域生态区域特色与城市建设类型的多样性,构建城市个性绿地景观。

在设计生态园林景观中,强化对植物的物种意识,注重植物生态多样性的选择和驯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景观。

同时,引进国外特色品种时应谨慎,加以控制,重点利用本国原产地的改良植物种类。

对植物进行合理科学配置,在引进植物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各种各样的品种,然而种群规模不大,呈现逐渐消失的趋势。

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绿化植物要求太高,片面追求完美。

在同一时间,仔细和合理引用国外特色品种,产于我国,需经过改良。

城市引入的植物非常多,然而植物群规模非常小,严重时,面临灭亡,主要原因是要求过高的绿化植物,追求完美,片面否定,如片面看重“常绿”,形成了较强的适应性,没有重视季相多样和色彩丰富的落叶植物,受功利思想的影响,使得一些慢性植物缺乏大型苗木,有一些缺点的绿化植物也容易被否定。

例如,在园林绿化过程中,追求四季常青,要求景观成型周期短,使得一些加强适应性植物容易被忽视。

植物本身,无论好还是坏,植物的四季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和景观,主要在于植物的配置是否合理、科学和艺术。

植物的枯荣是自然景观中的正常现象,要注意科学合理地配置,以实现绿色适应物种和种群的多样性。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造景论文[精选五篇]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造景论文[精选五篇]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造景论文[精选五篇]第一篇: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造景论文1.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存在的不足在进行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虽然在相应原则的指导下,其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水平已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缺乏科学合理的设计,问题考虑不全面,也就是在进行植物配置和造景的过程中,往往只对植物的形状、色彩等因素进行了考虑,而忽略了植物的适应性问题,进而降低了很多植物的成活率。

例如设计者过多的引入外来物种,这些外来植物有的成活率不高,有的则会损害当地物种。

另一方面是一些地方园林设计缺少对乡土物种的应用,因此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林难以形成,即使一些地方已经认识到乡土物种的重要性,但是因乡土物种的利用开发较为落后,使其还不能满足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造景的现实要求,因此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很难设计出来。

此外,在植物配置和造景过程中,只重视观赏价值而忽略生态效益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这样的观念往往会使植物的养护费用居高不下。

2.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方法为了使植物配置和造景得到更好的效果,在园林设计中,除了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外,还需要运用相应的方法。

首先,在进行植物的配置和造景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结合植物的特点,合理选择植物,使植物既能适应当地环境,也能起到有效的作用。

不能盲目引进外来物种,更多应注重对乡土树种的开发,使园林设计更具独特性。

其次,要满足人们对植物配置和造景的需求,例如在公园和街头绿地中,人们更多的是进行休闲和娱乐,因此植物的配置和造景主要以阴凉和舒适为主。

对于以观赏为主的古典园林和特色园林则重点考虑植物本身的价值、特色和功能,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配置和造景,从而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园林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

同时,还需重点考虑树形对比和协调,也要注重其轮廓线、树冠线及天际线等的变化,这样才能保证对植物外形和生长特性加以充分考虑,才能整体把握植物造景的观赏效果,使园林景观更具观赏性。

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论文

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论文

浅谈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摘要:文章阐述了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作用与原则,同时了分析了园林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作用;对策1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作用第一,园林植物能够美化环境。

园林绿化是美化环境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园林植物是园林绿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第二,园林植物能够改沂环境。

按照现代人的理解,园程度上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尘埃,减轻污染;可以调节空气的温度、湿度,改善小气候;还有减弱噪声和防风、防火等防护作用;有些园林植物还能分泌杀菌素,杀灭细菌。

此外,园林植物可以缓解人们心理和生理上的压力,而且植物释放的负离子及抗生素,还能提高对疾病的免疫力。

2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原则2.1适宜原则适宜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常所说的“适地适树”,二是与四周环境的协调性。

适地适树指植物的特性要与立地条件相适应。

立地条件是指种植地的气候特征、土壤理化性状、光照强度以及湿度等情况。

园林植物的特性包括植株高度、绿色期、开花期、花色、适应性等。

目前大多数城市的绿化植物种类不够丰富,这与对绿化植物的要求太高,过于追求完美或轻易否定有关。

2.2根据绿化性质和功能进行配置首先要确定园林绿化所要表达的主题,根据这个主题配置选择适当的树种。

确定一种或几种特定的乔木、灌木、花卉,进而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继续延伸并扩大其内涵,最终形成一种文化与精神特征。

如香山红叶、玫瑰园、牡丹园等,都是以突出的植物主题,形成独特的风格。

另外,要根据实际需要,恰当地选用不同的地被植物。

如在规则式布局中,应选择植株整齐一致、耐修剪的品种;而在自然式的环境中,则可选择植株高低错落、花色多样的品种,从而呈现出活泼自然的野趣。

2.3统筹安排,全面兼顾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自然规律,要根据园林所处的环境、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景观,城市性质等进行统筹规划。

要注重保护城市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把握好它们与城市园林的关系,使城市建设与自然和谐,在城市建设中可以回味历史,保障历史文脉的延续。

关于园林设计中植物选择与配置浅析的论文[5篇范例]

关于园林设计中植物选择与配置浅析的论文[5篇范例]

关于园林设计中植物选择与配置浅析的论文[5篇范例]第一篇:关于园林设计中植物选择与配置浅析的论文1当前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1.1结构单一,缺乏特色在当前较大比例的园林绿化设计中,多以引进外地流行的植物种类为主,没有首先选择当地的气候、地形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而是以最为受欢迎的植物种类为参考,导致产生各地园林景观风格雷同的现象,没有突显出地方特色。

由于园林设计风格的大同小异,使园林景观的结构显得较为单一,如不能合理进行系统的调整,将会使园林景观的美感及协调感大大下降,降低观赏价值。

1.2缺乏科学性,与生态学不相符部分地方在进行园林造景设计时过分强调观赏的美感,仅从植物的色彩、形状等因素进行考量,忽略了植物对其区域的适应性,造成了植物存活率偏低的现象。

在造景设计中,生态效益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因素,倘若一味地追求植物的协调美,而没有将地形、气候等因素考虑在内,将会使植物的种植与生态学规律相违背,不仅要为此付出大量的养护成本,也有可能造成植物的死亡,形成绿化资源的浪费。

2选择及配置植物的原则2.1选择植物的原则植物的选择是植物造景工作中的基础,也影响着整体观感及协调性的一项工作。

因此,在选择植物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植物种类的结构,同时也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自然环境,主要原则在于筛选出适合在当地生存且抗逆性较强的植物种类,以适应生态学的规律。

另外,因受到空间与环境的制约,在植物尺度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能够使人近距离观赏的尺寸,这是由于体量较大的植物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空间的压抑感,而株型较为紧凑的植物却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体现园林的景观效果。

在自然光线下,尺度较小的空间光线会相对较暗,因此,在尺度较小的空间内应尽量选用颜色较量的植物,同时还需考虑到树荫对光线的影响,除此之外,对于利用灯光效果为衬托的植物,还应考虑植物的色彩与灯光的色彩是否相衬。

2.2植物配置的原则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一方面应考虑到植物自身特性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也就是植物在所种植地域的适应性及存货率;另一方面则应考虑到周边不同植物之间的相互搭配,是否能够形成更佳的感官享受,是否具有协调的美感。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论文[范文大全]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论文[范文大全]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论文[范文大全]第一篇: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论文1生态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1.1四大配置原则1.1.1韵律和节奏感原则。

根据环境的不同进行植物的配置,比如在相对宽敞的地方,可以大面积种植一些体积较大的树木,而在面积较小的地方,就相对减少种植植物的数量,可以避免种植树木,而改种一些灌木和花草。

1.1.2统一原则。

在对植物进行配置的时候,除了要观察周围的环境之外,还要根据植物自身的品种、生长态势和颜色等进行配置。

在同一个地方统一种植同一类型的植物,这样看起来和谐统一,避免了因杂乱的配置而带给人的烦躁感。

1.1.3均衡原则。

植物的整体生长态势、枝叶发育情况不同,因此带给人的感觉也不相同。

枝繁叶茂、体积庞大的植物会给人带来安全、厚重的感觉,而相对于体积较小,颜色鲜艳活泼的植物则会给人带来轻松愉悦的轻盈之感。

1.2和谐原则和谐一致是生态园林建设所遵循的原则,注重植物与植物之间的和谐、植物与动物之间的和谐、植物与人类之间的和谐,通过植物的合理配置带给人舒适的享受,也从而带动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从而从整体上达到和谐,这是生态园林建设的最终目的,也是重要的目标。

2生态园林植物配置的方式2.1观赏性在对植物进行配置时,可以将观花和观叶植物相结合。

观赏花的颜色各异,通过花与叶子的完美结合,可以带给人更大的观赏性。

比如在常绿植物的周遭布置一些观花,这样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会有更为新颖的感受。

布置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层次的排列,分层配置、色彩搭配是拼花艺术的重要方式,不同颜色、不同高度、不同体积的植物搭配排列,可以使色彩和层次更加丰富,比如在5m高的桧柏和10m高的枫树之间按照高度进行由低到高排列,或者将红叶李和枫树进行颜色由浅到深排列,这样层次分明、高度和颜色都有着过度区分,会给人以良好的视觉享受。

2.2季节性在进行植物配置的过程中,为避免不同植物的生长条件发生冲突,因此要严格遵守植物的季节性排列,春季植物百花齐放,夏季植物郁郁葱葱,秋季植物色彩多变,冬季植物银装素裹。

园林景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3篇)

园林景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3篇)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3篇)目录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3篇) (1)1浅谈植物造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1 植物造景的配置原则 (2)2 植物造景与其他设计元素的关系 (4)3 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 (8)4 结语 (10)2浅析园林植物造景中的生态设计 (11)1生态功能优先是生态设计的根本 (11)2物种多样性是生态设计的基础 (11)3因地制宜是生态设计的保证 (12)4中间关系是生态设计的关键 (12)5植物群落的稳定是生态设计的核心 (13)6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态设计不可缺少的前提 (14)7文化和游憩是生态设计的承载品位 (14)8小结 (15)3浅析植物造景中的五感设计 (16)1.形体 (17)2.色彩 (18)3.肌理 (19)1浅谈植物造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摘要:城市景观设计中应用植物造景不仅可以达到美观的效果,对城市的水土、空气环境等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城市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介绍了植物造景的配置原则,分析了植物造景在城市景观中应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植物造景;城市景观设计;应用1 植物造景的配置原则1.1 适地适树只有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光照、温度、水分、空气等环境条件,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并保持其稳定性。

所以,在植物造景中,首先要根据立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或通过引种驯化、改变立地生长条件来达到适地适树的目的。

其次,要合理配置。

在平面上要有合理的配置密度,使植物有足够的营养空间和生长空间,从而形成稳定的群体结构。

一般应根据成年树木树冠直径的大小来确定种植点距离,但为了在短期内达到配置效果,可适当加大密度。

1.2 功能要求人们对不同的园林绿地有着不同的功能要求,植物配置应考虑其功能要求,以起到强化和衬托作用。

如:行道树要求选择树冠高大、叶密荫浓、生长健壮、抗性强的树种,以达到遮阳、吸尘、隔音、美化的目的;儿童乐园、小游园性质的绿地,可选用姿态优美、花繁叶茂、无毒刺的花灌木。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与植物配置论文[共五篇]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与植物配置论文[共五篇]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与植物配置论文[共五篇]第一篇: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与植物配置论文摘要:城市道路是构成优美居住环境和城市功能的基础,是社会活动与经济活动的纽带与脉搏,是人们了解一个城市、感受城市景观特色与城市风情和重要窗口。

道路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城市设计中重要的一环,它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绿化风貌与景观特色。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植物配置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规模的不断发展,作为引导和疏散人流的城市交通道路的景观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个城市的道路景观和绿化状况是评价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的重要因素和指标。

良好的城市道路景观和绿化能很好的反映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

园林景观路作为城市道路交通的重要角色,其规划设计更是受到社会的重视。

1.道路绿化的设计原则1.1满足城市道路主要功能的原则城市道路绿化的主要功能是滤尘、减弱噪声、改善道路沿线的环境质量和美化城市。

道路空间是提供人们生活、工作、休息、相互往来与货物流通的通道,在具体的设计中,应提高视觉质量,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不遮挡视线为标准,同时又能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譬如,在拐弯处不应种植大灌木或小乔木;种植隔离带时,一个标准端的长度应考虑到车速、行人速度等问题。

道路绿化另一个重要的功能是遮荫、降温。

四季的变化使植物的外观形态随着发生变化,尤其是落叶植物。

炎炎夏日下,行车和行人需要一个宜人的交通环境,浓郁的绿荫能使人感到丝丝清凉,烦躁的心情可以得到舒缓,有利于交通安全;当叶落的时候,冬日和煦的阳光带来几分暖意。

所以说,植物不同的习性奉献给人们的不仅是视觉、嗅觉上的享受,还有心灵的慰藉。

1.2道路绿化的生态原则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

它要求植物的多层次配置,乔灌花、乔灌草的结合,分隔竖向的空间,创造植物群落的整体美。

因此,在各路段的设计中,应注重生态景观的体现。

设计中这一原则的运用应当是尤为重要的,因为这切实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浅谈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浅谈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浅谈【摘要】现今,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愈来愈高,园林绿化设计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应用也愈来愈广泛。

通过遵循园林植物在绿化设计中的相关原则,根据各植物物种的实际生态特性以及实际的绿化区域来合理配置植物,可以有效促使园林植物在城市景观中进一步发挥效用,使得园林植物集生态、美观、经济、舒适于一体,真正起到调节气候环境、保护生态与自然的作用。

本文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植物配置随着城市建设和发展,城市的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影响了城市发展和人们的生活。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作为城市环保的重要内容,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城市环境问题,改善城市市容。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种植多种植物,丰富植物的多样性,提高园林绿化带的审美价值。

园林单位要做好规划工作,保障园林绿化植物能够发挥其作用,为建设美丽城市做出重要的贡献。

一、园林植物生态配置的特点近自然性园林植物的生态配置是以自然生态条件和地带性植被为基础,模拟自然植物群落配置是其本质属性,这种配置方式要求师法自然,尽量降低人为干扰,不但能够降低营建成本,而且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规律和自然力,获得明显的生态效益、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1、多样性多样性包含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与景观多样性三个方面,当然首先是物种多样性。

现代城市已严重破坏了原生态环境,导致城市生态环境相当恶化,只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才能使园林植物群落具有较好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并对城市环境具有更好的调整改善能力。

2、多功能性以生态配置的城市园林应是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和建造功能的高度统一。

在满足植物生存和植物之间互惠共生的基础上,利用植物净化城市大气环境,改善城市小气候,维持良好生态系统,建造出既美丽多姿又相对持久的园林景观,充分体现生态学与美学的协调性。

3、地域性园林植物的生态配置是在特定的自然生态条件下,利用乡土植物,模拟自然植物群落进行配置,这必将融入当地的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使自然规律和传统文化巧妙融合,不但提升了城市生态绿地的功能,同时也体现了城市地域特色和文化品位。

论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论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论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摘要:在为城市民众营造更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的同时,有助于强化城市区域招商引资能力,强化现代城市核心竞争力,对现代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结合现实情形可知,园林绿化设计是园林工程施工作业内容的关键,为强化提升园林绿化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对各类植物进行合理化配置,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植物配置在我国工业生产作业活动不断发展的情形下,国内工业经济呈现快速进步及发展的状况,在工业生产作业活动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形下,生态环境污染现象出现的可能性也随之加大,其不仅不利于民众生产生活质量水平的保证,而且还会对城市民众的身体健康素养水平有较为不利的影响。

为推动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注重并积极进行城市园林工程施工建设活动,强化提升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水平,在充分发挥园林工程价值效用的过程中,对现代城市的运营发展、对民众生产生活质量水平的保障提升等,均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分析探讨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基础原则城市园林工程施工建设的整个过程当中,园林绿化设计工作的开展实施,对工程项目施工作业活动的开展实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及作用,通常情形下,园林绿化设计的科学合理性,不仅会对城市园林工程施工作业质量有直接性影响,而且还会对工程项目施工作业经济效益、施工作业进度等有较为重要的影响[1]。

在城市园林工程关注度日益上升的情形下,逐渐发展出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系列基础性原则,实际生产生活中,作业人员应当遵循的植物配置原则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生态化原则,城市园林工程存在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城市民众营造和谐良好的生活环境,在为民众创建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的同时,改善现阶段的生态环境污染状态,生态化原则是城市园林工程绿化设计的基础,在进行植物配置工作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知悉明确植物的实际特征及生存条件,在结合城市区域气候环境特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2.经济适用性原则,作为一项民生工程,设计人员在进行植物配置工作的过程当中,应当始终秉持以最小投资获取最佳效益的理念,进行植物配置工作,基于此,在进行植物配置工作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对原有的地形地貌进行充分利用,在尽可能发挥最大化效益、避免对原有地形地貌做过多整改的情形下,强化植物配置的经济性;3.艺术原则,城市园林肩负着传递精神理念的职责义务,在民众生产生活质量水平上升发展的情形下,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配置成果应当具有艺术性价值,在促使园林植物形态、色彩及芬香有机融合的情形下,强化城市园林工程的整体美观性[2]。

浅析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浅析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浅析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摘要:怎样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独有的创造、创新能力是历代城市绿化设计师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植物配置0 引言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为城市居民打造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成为规划建设的重要目标。

其中,园林绿化是最重要的内容。

园林绿化“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绿色植物作为具有生命力的生物体,不同的种类,不同的配置方式,不同的季相,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都向人们展示了它独特的魅力,不仅清新怡然、赏心悦目,而且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

怎样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独有的创造、创新能力是历代城市绿化设计师追求的目标。

1园林植物配置的作用园林植物对硬质景观建筑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恰当的园林植物配置设计,使建筑更好地融入自然,映衬得建筑物更加艺术化,绿树掩映下的建筑物若隐若现,意境深远。

植物四季不同的季相变化,使建筑物也有了四季的更迭,仿佛有了生命。

园林植物还可作为建筑的识别标记,具有交通导向作用;园林植物还可划分建筑物的空间,可加强建筑物的有机联系及平缓过渡,改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另外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作用,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了生态环境。

2 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2.1 以人为本原则园林植物配置中要充分考虑景观环境的属性,体现为人所用的根本目的,即做到“以人为本”。

2.2 在植物配置中,应遵循统一、调和、均衡、韵律的原则植物景观设计中,植物的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同时注意植物间的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

在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进行配置时,遵循均衡的原则,使景观稳定、和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配置的论文
摘要:怎样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独有的创造、创新能力是历代城市绿化设计师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植物配置
0 引言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为城市居民打造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成为规划建设的重要目标。

其中,园林绿化是最重要的内容。

园林绿化“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绿色植物作为具有生命力的生物体,不同的种类,不同的配置方式,不同的季相,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都向人们展示了它独特的魅力,不仅清新怡然、赏心悦目,而且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

怎样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独有的创造、创新能力是历代城市绿化设计师追求的目标。

1园林植物配置的作用
园林植物对硬质景观建筑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恰当的园林植物配置设计,使建筑更好地融入自然,映衬得建筑物更加艺术化,绿树掩映下的建筑物若隐若现,意境深远。

植物四季不同的季相变化,使建筑物也有了四季的更迭,仿佛有了生命。

园林植物还可作为建筑的识别标记,具有交通导向作用;园林植物还可划分建筑物的空间,可加强建筑物的有机联系及平缓过渡,改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另外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作用,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了生态环境。

2 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园林植物配置中要充分考虑景观环境的属性,体现为人所用的根本目的,即做到“以人为本”。

在植物配置中,应遵循统一、调和、均衡、韵律的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中,植物的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同时注意植物间的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

在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进行配置时,遵循均衡的原则,使景观稳定、和谐。

配置中有规律的变化会产生韵律感,如杭州白堤上间棵桃树间棵柳的配置,游人沿堤游赏时不会感到单调,而有韵律感的变化。

3 不同的城市绿地植物配置方法
公园绿地公园是城市中的公共绿地,也是面积相对较大,服务对象较多的绿地类型,体现了一个城市园林水平和艺术水平。

公园绿地主要考虑不同人群的活动空间。

要有适合老年人散步休憩的疏林小路,又要有符合儿童喜好、色彩鲜亮的观色植物,还要有适合青年人运动的围合空间,以及不同空间之间的联系与安全、噪音隔离。

在植物配置上,设计要大气,物种选择上要生态化、乡土化、景观化、功能化,使其不仅满足人们对景观艺术的要求同时还能发挥其生态效能,还可以按照科、属、种配置专类园进行科普教育。

在总体布局上要协调,同时考虑四季景色变化,合面考虑植物在观形、赏色、闻味、听声上的效果。

植物配置总体效果,在平面上要注意配置的疏密和轮廓线,在竖向上要注意树冠线,树林中要组织透视线。

重视植物的景观层次,远近观赏效果。

街头绿地街头绿地是临街建筑和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化地带。

具有装饰性和观赏性。

一般为敞开式,即使有围护,大多由低矮、通透的材料构成,因而是城市的共享绿化空间,可
谓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小品。

根据城市街道情况,合理的对各种乔灌草进行布局宜树则树,宜草则草,草树结合。

草坪作为背景,树木花卉、乔木灌木,互相点缀衬托。

对于老城区和建筑密集区,绿地配置中应做到见缝插针、适时适地,合理的利用每一寸土地。

应结合城市特色,优先选择市花、市树及骨干树种
一个城市的园林绿化应该有它的特色和风格,如新会—葵城的蒲葵;福州—榕城的小叶榕及厦门—英雄城的木棉都是成功的典范。

而北方城市不能象南方那样常年有良好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因此要作到适地适树,近量选择一种乡土树种作为骨干树种体现城市的特色。

应系统规划,符合自然生态规律,进而创造生态效益,遵循生物多样化原则,尽可能保持乡土物种,力图构筑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物群落,进而来搞好植物的配置工作。

居住区绿地居住区作为人居环境最直接的空间,是城市居民使用最多的室外活动空间,其设计应本着“以人为本”为居民着想,营造亲切的人性空间。

以宅旁绿地为基础,以小区公园为核心,以道路绿化为网络,使小区绿化自成体系,并与城区绿化系统相协调。

充分利用垂直绿化,增加绿地景观效果,美化居住环境。

总之,植物配置是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主要内容,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使其不仅具有艺术性,而且发挥其功能性。

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生态协调稳定、景观优美的游憩地,极大地改善、丰富、调节人们的精神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