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的丰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学的丰碑:四大古典名著为什么值得反复阅读
2017年03月07日16:42 解放日报我有话说(7人参与)
四大古典名著为什么值得反复阅读四大古典名著为什么值得反复阅读
清代诗人赵翼有一句名诗:“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人们通常讲,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也有一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先秦是散文的黄金时代,汉代是辞赋的鼎盛阶段,唐宋是诗词的豆蔻年华,元代是戏曲的丰收季节,明清是小说的峥嵘岁月。其中,四大名著就是明清小说中非常有代表性的著作,以至于后人常常提及和争论“少读西游,老读三国;男读水浒,女读红楼”的话题。
四张“名片”:代表不同的传统文化范畴
明清小说的繁荣首先表现在数量上,远超全唐诗、全宋词、全元杂剧。同时,更主要地表现在质量上,很多作品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名片”,如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通常是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这是我们今天的讲法,但在历史上并非一贯如此,可能有六大名著、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再加上《金瓶梅》,就是明代的四大奇书。六大名著则是在四大奇书基础上,加上清代的《儒林外史》和《红楼梦》。还可以讲八大名著,上述六部长篇小说,再加上两部短篇小说,一个是《聊斋志异》,另一个是《三言二拍》。
所谓名著就是有着丰富内涵和高超艺术手法,能经得起一代又一代人的反复阅读、咀嚼和探索的作品。四大名著每一部都代表一种文化。《三国演义》代表的是什么文化?可以讲是忠义文化,是儒家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讲到三国可能会想到很多计谋,里面有美人计、空城计、苦肉计,似乎三十六计都有描述,所以它又是一种智谋文化。《水浒传》是典型的江湖文化。水浒英雄的出身,实际上不是背朝天的农民,而是一种流民,所以它又代表一种流民文化。《西游记》是神魔文化,讲神仙和妖魔的对立与斗争。《红楼梦》是一种以情为本的文化。
因为四部名著代表相对不同的传统文化范畴,所以有一种说法:少不读《西游记》,老不读《三国演义》;男不读《水浒传》,女不读《红楼梦》。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西游记》讲的是神魔故事,读了《西游记》的年轻人容易想入非非。《三国演义》是讲智谋的,读了三国容易变得老奸巨猾。《水浒传》里的江湖好汉常常一言不合便拔刀相见,火气很大,动不动就动手、动脚、动刀、动枪,所以男不读水浒。为何说女不读《红楼梦》呢?因为它主要是写爱情的,林黛玉哭哭啼啼,整天以泪洗面,女的读了会缠绵悱恻,情感变得极为细腻。以上四句流传的俗话,反衬四大名著分别代表了不同范畴的传统文化。
但今天,我认为正好相反,应该少要读西游。《西游记》里的想象太丰富了,上天入地,神仙鬼怪,细节那么丰富。像顺风耳、千里眼某种程度上都变成了现实,少年读西游,可以极大地激发想象力。成人要读三国,因为它可以教给我们怎样对待人生、怎么处理人际关系,遇到任何事情要深思熟虑。男子要有阳刚之气,不能娘娘腔,从这个意义上讲就要读水浒,增加一点豪气。女子要读红楼,为什么呢?要感情细腻,而且要有超越物质利益之上的一种情感体验。《红楼梦》的情,对女性的熏陶和培养非常重要。如果一位女性熟读红楼诗词,我认为她肯定有教养、有气质,一举手、一投足会和一般的女性很不一样。
这样讲,跟传统的说法完全不一样了。总的来说,四大名著里有我们今天值得提炼、挖掘乃至发扬的东西。
三条主线:从庙堂、草莽到神魔争斗
《三国演义》写的是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逐鹿中原,三个政治集团之间风云变幻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斗争。它塑造了一大批英雄人物。《三国演义》讲忠义文化,颂忠义精神。中学课本收入了“桃园三结义”和“三顾茅庐”。“桃园三结义”讲这三个人的关系,既是兄弟又是君臣关系;是君臣关系就要忠,是兄弟关系就要讲究义,所以忠和义在刘关张三人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三国演义》又有智谋文化。举三个例子,一个是苦肉计。赤壁大战,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用的就是苦肉计。第二个是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斗智,即空城计。诸葛亮坐在城头弹琴,琴声一丝不乱,就退了司马懿的千军万马。第三个是美人计,为了离间董卓与吕布之间的关系,王允使用的就是美人计。而貂蝉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就主要得益于《三国演义》对她的渲染。
《水浒传》跟《三国演义》不一样。《三国演义》写的是庙堂之上的斗争,是朝廷内部的斗争。三个政治集团分别代表三股势力,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东吴孙氏是割据重臣,刘备是当朝皇帝的叔叔,人称刘皇叔。他们都是朝廷上的人,弄的是庙堂上的斗争。《水浒传》写的是江湖上的斗争、草莽之间的斗争,讲述了草莽英雄聚啸山林、纵横江湖、劫富济贫、专打抱人间不平的传奇故事。《三国演义》打的都是阵地战,你出多少兵,我出多少兵,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水浒传》也有局部的阵地战,但多数是游击战,不是正规战争。
《水浒传》同样也塑造了很多好汉,他们跟三国英雄有某种内在性格上的相似。比如,智多星吴用有点像孔明,足智多谋;李逵有点像张飞,非常莽撞;宋江在性格上有点像刘备,有领袖气质。但细想还是不一样,《三国演义》里的都是庙堂之上的英雄,出身都比较高;《水浒传》里面的草莽英雄多数出身不好,或者出身虽然是军官但犯了错误,且作者重点歌颂了他们重义轻生、仗义疏财的侠义精神和品格。
有一种流传广泛的说法,《水浒传》是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可细看一下,把108个英雄排一排,当中的农民只有一个,就是李逵,他算得上贫下中农;另外有三个渔民,就是三阮。其他重要人物都不是农民出身:宋江是一个小吏,是郓城县的押司,押司相当于法院系统的基层官员;武松是下层军官、都头,相当于监狱里面的小头头;林冲则是高级军官,八十万禁军的教头,级别算很高了;鲁智深是中层军官,晁盖是小村官,柴进是大地主,吴用是个乡村秀才……显然,水浒中的主要人物多数不是农民出身。实际上,《水浒传》写的是流动的平民被逼上梁山,而非真正的农民起义。严格来说,流民跟农民还是有区别的。
再看《西游记》,它其实分为两个部分:前三分之一是“大闹天宫”,讲孙悟空造反的故事;后三分之二是唐僧取经的故事。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孙悟空的身份发生了质的变化。“大闹天宫”时,孙悟空是妖魔的代表,其对立面是神,是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如来佛等,他一人对抗一整个神仙世界、神佛世界。到了后半截,孙悟空皈依佛门,护送唐僧一路取经,成为神的代表,其对立面是牛魔王等妖魔。孙悟空身份发生一个非常奇怪的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