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和莱辛诗画观的文化内涵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年第1期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 No.1,2002 总第53期 Jour nal of the Second N or thwes t Univer sity f or N ationalities Gen.N o.53 文学研究
苏轼和莱辛诗画观的文化内涵比较
黄燕尤1,陈斌2
(1.西北第二民族学院中文系,宁夏银川750021;2.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江苏淮安223001)
摘 要:诗、画被称为姊妹艺术。在诗与画的关系上,苏轼倾向于 诗画同律 说,莱辛则强调 诗画异质 说。中西这两种传统的诗画观的提出有其各自的历史文化背景,而中西艺术实践及其传统理论、主客体关系上强调侧重点的差异,以及对诗画媒介符号与时空观的不同理解,都是造成两种诗画观文化
内涵不同的重要原因。弄清楚这种差异的内在实质,以求相互借鉴,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苏轼和莱辛;诗歌与绘画;比较;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I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83(2002)01-0088-04诗与画作为两种关系密切的艺术样式,自古被称为孪生姊妹。 诗画异名而同体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 叙画之源流 )、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张舜民 画墁集 跋百之诗画 )、 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语)等名言隽语,足以表现二者作为姊妹艺术的相通互借之处。然而,诗与画毕竟又是两种不同的艺术样式,其特殊性自不待言。中西艺术史上关于诗画的比较研究是以各自的艺术实践为基础的,同样是诗或同样是画,在中国和西方却可能存在着不同的文化特征。
在诗与画的关系上,苏轼倾向于 诗画同律 说。在 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之一中,有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的名言,而在 书摩诘兰田烟雨图 中,更写了一段最负盛名的隽语: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当然,苏轼亦对诗画的差异有所认识: 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干丹青不语诗 ( 韩干马 ),诗中 无形 、 无语 ,表明了他对两种艺术形态传达媒介差异性的认同,但他终究还是给诗圣杜甫之作送上 画 的美称,为画师韩干之作戴上 诗 的桂冠,可见苏轼强调的还是二者内在美感的一致性。所以,强调诗与画的共通性是苏轼诗画观的基本特征。与苏轼不同,莱辛在诗与画关系上尤其强调 诗画异质 说。在 关于 拉奥孔 的笔记 第16章(诗画界限)中指出: 诗和画固然都是摹仿的艺术,出于摹仿概念的一切规律固然同样适用于诗和画,但是二者用来摹仿的媒介或手段却完全不同,这方面的差别就产生出它们各自的特殊规律。 [1](181)因此,强调诗与画的摹仿媒介和手段以及美感经验的界限,是莱辛诗画观的基本特点。苏轼和莱辛对诗画关系相同或相异的侧重并不是偶然的,其中所凸显出来的是各自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中西方民族审美心理的差异。本文以中西传统的诗画观为
收稿日期:2001-09-14
作者简介:黄燕尤(1951-),女,广西容县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从事中西诗学理论、比较文学研究; 陈斌(1967-),女,江苏淮安人,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从事中西诗学理论研究。
基点,来探讨它们各自所体现的历史文化内涵。
一、苏轼、莱辛诗画观提出的社会历史背景
苏轼所强调的 诗画本一律 说,首先是与历史传统和北宋历史文化现状直接相联系的。东晋时代特定的文化背景,使得这一时期的艺术趣味转向山水,山水诗、山水画也就在这个时期兴起。当时的人们从山水诗画可以描画性灵、抒写情兴、反映自然等方面看到了二者的共通之处。至唐代,王维在 偶然作六首 中曾说: 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 ,苏轼受其影响,亦有 摩诘本词客,亦自名画师 ( 题王维画 )与此相呼应。而北宋社会作为 文治 之世,科举制度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这不仅使得大批知识分子入仕的机会明显增多,同时也形成了更为浓郁的文化氛围。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不少知识分子都想在文化领域的各种形式中展现自己。因此,以往被一般文人视为不光彩之事的绘画艺术,就逐渐向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诗歌艺术靠拢,企图借助诗歌的魅力提高画家和绘画艺术的地位。苏轼适时提出 诗画本一律 说,正是顺应文人们掌握绘画艺术的历史要求,以此形成北宋文化舞台上 诗人与画手,兰菊芳春秋 ( 其韵黄鲁直书李伯时画王摩诘 )的鼎盛局面。另一方面,苏轼提出 诗画本一律 说,也是想利用诗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势地位,促进绘画艺术由客观再现向主观表现的重心挪移,这更是他的主要目标,而这对中国绘画(尤其是文人写意画)的影响是很大的。
与苏轼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及文化传统不同,在莱辛以前,西方大多数学者强调诗画一致说。达 芬奇曾说画是 嘴巴哑的诗 ,诗是 眼睛瞎的画 ( 画论第16章);贺拉斯则认为: 诗歌就象图画:有的要近看才看出它的美,有的要远看;有的放在暗处看最好,有的应放在明处看,不怕鉴赏家敏锐的挑剔;有的只能看一遍,有的百看不厌 ( 论诗艺 第361页)。这种诗画一致说一直延续到莱辛时代,并被理论界奉为经典,同时也由于它反映了封建贵族阶级的艺术趣味和某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情调而长期居于统治地位。18世纪后半期的德国启蒙运动的直接目的是实现德国民族统一,进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因此,在此历史时期成长起来的莱辛,站在新兴资产阶级的立场,以文学批评和戏剧艺术为武器,积极投入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为了建立统一的德国民族文学而反对温克尔曼崇尚的希腊古典理想的 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 ,尤其反对把静穆理想应用到诗里去,故而坚决反对温克尔曼所强调的诗画一致说,强调文学所要求的 不是静穆而是静穆的反面 ,诗歌应描绘人物的动作和真实的表情。莱辛的这些文学主张是在为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开拓道路,表现了启蒙时代德国资产阶级行动的哲学取代静观的哲学的努力。所以,正是在这种轰轰烈烈的启蒙时代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莱辛为阐明其理论主张而发表了 拉奥孔 ,论述了诗与画的特殊性规律,并清楚地阐明了诗画一致说给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带来的危害。
二、对诗画的不同认识是苏轼、莱辛诗画观相异的客观基础
苏轼和莱辛分别提出诗画同律、诗画异质的理论当然都是以中西艺术实践及其传统理论为基础的。中国传统的诗画艺术及其理论中往往以 意境说 为其精髓。诗歌要追求所谓意境、滋味,所以中国传统诗歌很少去叙述故事,抒情诗占绝大多数,而且此类抒情诗也通常并非一味地主观抒情,总是有某类客观物体为媒介,这在 诗经 中就有众多体现。晋代以后,以往往与自然山水相感发,构成物我和谐的意境。同样,中国传统绘画也追求 意趣 、 气味 、 韵味 ,谢肇制 五杂俎 即云 今人画以意趣为宗,不复画人物及故事 ,这样一来,士大夫的山水写意画在传统绘画中就往往居首要地位。明代唐志契说: 画中惟山水最高尚,虽人物花鸟草虫,未始不可称绝,然终不及山水之气味风流潇洒 ( 绘画微言 画尊山水 ),同时正因为这种山水诗并非着力详细描摹自然山水风光,所以其本质上是一种写意画,也是抒情性的。因此,苏轼也就可以从二者内容、意境及表现功能的类似上提出 诗画同律 说了。西方传统的诗画艺术及其理论中则往往以 摹仿说 为其核心。莱辛以前,西方强调诗画一律也正是从两者皆是摹仿艺术这方面来探求其相同之处的。另一方面,也正因为西方艺术的基本理论特征是 摹仿说 ,所以西方的诗歌和绘画主要是叙事诗(故事诗)和情节画。具体地说,诗基本上是史诗和诗剧,西方文艺理论的奠基作,亚里士多德的 诗学 即是主要探寻史诗和戏剧等叙事文学的基本特征的,而绘画则大半取材于古希腊罗马神话和 圣经 故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以人的行动为其表现对象。同时也由于诗歌与绘画都摹仿人的动作,才更显示出它们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