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轼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
喜欢苏轼的理由300字
![喜欢苏轼的理由3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662c0f4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33.png)
喜欢苏轼的理由300字
苏轼是中国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文学家、书画家和政治家。
以下是一些让人喜欢苏轼的理由:
1. 文学成就: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
2. 艺术才华:苏轼擅长书法和绘画,他的书法作品风格独特,被誉为“苏体”,他的绘画作品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 人格魅力: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却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人十分佩服。
4. 美食家:苏轼还是一位美食家,他发明了许多美食,如东坡肉、东坡鱼等,至今仍深受人们的喜爱。
5. 多才多艺:苏轼除了文学和艺术方面的成就,还对医学、水利等领域有深入的研究。
总之,苏轼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艺术才华、人格魅力和多才多
艺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
论苏轼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
![论苏轼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2a54a4f40b4e767f5acfcef9.png)
论苏轼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一.序论1.本文中心论点,苏轼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
二.本论1.苏轼生平事迹。
2.苏轼人格魅力分析,根据其人生经历。
3.苏轼文学成就分析,从文,诗,词入手。
三.结论1.我心中的苏轼及我对苏轼的评价。
摘要:苏轼是我国宋代最为杰出的文学大家,他一生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从思想上加以组合,形成了一个三教合一的文化体,其文学成就更是人类的一宝贵财富,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是个多才多艺,性格多面,刚直、真诚、忘我、爱民的文人。
他以其丰富、独特的文化人格,不仅在宋代民众中具有巨大的影响与号召力,对后世文化人格模式的形成也具有示范作用。
关键词:人格魅力文学成就率真诗词巅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在中国词学史上,有一位泰斗人物、风流人物是永远不会被大浪淘尽的,是不得不提的,不仅现在要提,将来永远也要提。
他就是中国词坛第一人: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
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苏轼不仅文学功底非凡,其画意也很高超,擅长画竹子,学习文同,也喜画枯木怪石。
他较早的倡导文人画,开创了湖州画派。
作品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
他是"苏、黄、米、蔡" 四大书法家之一。
他擅长行书、楷书,他的书法吸取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杨凝式各家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
他在对书法艺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再去进行创造,不是简单机械的去学习古人。
他在拿笔上运用不同于常人的特殊方法,注意书写工具的改革。
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黃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黃、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家事:祖父苏序,字仲先。
浅析苏轼的人格魅力及在词中的体现
![浅析苏轼的人格魅力及在词中的体现](https://img.taocdn.com/s3/m/ecc7f8ff5ef7ba0d4a733b61.png)
浅析苏轼的人格魅力及在词中的体现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轼出生于寒族地主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
苏轼是宋代文化孕育出来的旷世奇才,他历经磨难而笑对人生,思想自由,品格坚贞、坦荡、旷达,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极为罕见的文豪,他的文章,如行云流水,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他的诗,如如天地奇观,于境无所不收,于情无所不畅;他的词,如天风海雨逼人,指出向上一路。
无论从哪个角度衡量,他都是宋文学发展到巅峰时期的伟大代表作家。
苏轼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他几经宦海沉浮,屡遭贬黜。
他的后半生一直处于新系两党的夹击和陷害之中。
病逝前,在《自题金山画像》中,苏轼对自己的后半生作了总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然而正是这些苦难成就了这位文学大师,旷世奇才。
贬滴黄州,是苏轼思想和创作的重要转折点。
他那个谈笑于生死之际的旷达情怀和任性,逍遥,随缘自适的创作个性,就是在贬滴黄州之后才真正树立起来的。
尽管他说自己“自得罪后,不敢作文字”(《答李端叔书》)然而正是在他到达黄州,自号“东坡居士”之后,才创作出了大量优秀作品,形成他文学创作的一个高峰。
屡遭挫折,苏轼也能始终保持乐观旷达的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事业,无论穷达出处,都能在精神领域保持人格独立和思想自由,他的这种人生态度来源于他独特超群的思想。
苏轼的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又兼纳了道家和佛家的学说,他汲取了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
儒家的入世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道家的无为又使他淡薄名利,在逆境中也显得从容自如;佛家的静达圆通,则启迪他走向圆涌和通达。
他援佛道入儒,又始终保持做人的气节,佛老的静达旷放用儒家道德人格的浩然正气来支撑,成就虚静高洁的心灵和淡泊超逸的人格。
故苏轼“最深于性命自得之际”,懂得生活的艺术,具有坦荡坚贞的品格,随缘放旷的文心和风流潇洒的气度,他的诗、词、文和书画等,不过是这一人格的外在表现而已。
对于苏轼的评价
![对于苏轼的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a086125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1a.png)
苏轼:一位卓越的文学巨匠与思想先驱苏轼,这位北宋时期的杰出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深邃的思想观念、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重要的历史贡献,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星。
他的人生经历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文学成就苏轼在文学上的成就堪称卓越。
他的诗歌挥洒自如,气势磅礴,既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抒发了对人生百态的感悟。
散文方面,他的作品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如《赤壁赋》等名篇,至今仍为人们传颂。
在词作上,苏轼更是独树一帜,开创了豪放词风,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思想观念苏轼的思想观念深邃而独特。
在政治上,他关注民生,主张改革,曾积极参与政治事务,为国家和人民尽职尽责。
文化上,他主张“兼容并包”,提倡向民间文化学习,促进了宋代文化的繁荣。
宗教方面,他尊重各教派,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为后世思想界打开了新的视野。
三、人格魅力苏轼的人格魅力体现在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上。
尽管在官场中屡遭打击,他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在生活上,他热爱美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乐趣。
在人际交往中,他真诚待人,善于倾听他人意见,与朋友肝胆相照。
这种乐观、真诚、豁达的人格魅力,使他在当时和后世都深受人们的敬仰。
四、历史贡献苏轼的历史贡献不可估量。
他在文学上的创新和独特风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政治主张和思想观念,推动了宋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作为一位美食家,他创立的菜肴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
此外,他在书法上的造诣也为宋代书法艺术树立了新的标杆。
苏轼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不仅在文学和艺术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更在政治和思想领域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貌,使他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位伟大人物。
他所做出的贡献,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评价苏轼时,我们不仅要看重他的文学成就和艺术天赋,更要重视他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貌。
他的乐观、豁达、真诚、善良的人格魅力为我们树立了一个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榜样。
苏东坡传记心得体会感悟(3篇)
![苏东坡传记心得体会感悟(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1b8b8d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f1.png)
第1篇一、引言苏东坡,一个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的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的成就,使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通过阅读苏东坡的传记,我深感其人格魅力、文学才华以及政治智慧,以下是我对苏东坡传记的一些心得体会和感悟。
二、苏东坡的人格魅力1. 坚韧不拔的意志苏东坡一生经历了无数挫折和磨难,但他从未放弃。
在政治斗争中,他多次被贬谪,但他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地面对困境。
正如他在《赤壁赋》中所写:“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这种坚韧不拔的意志,使他成为了一个传奇人物。
2. 勇于担当的精神苏东坡在担任官职期间,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担当。
面对困难和压力,他从不退缩。
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句诗道出了他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3. 仁爱之心苏东坡不仅关心国家大事,还关注民生疾苦。
他在《东坡志林》中写道:“吾观自古贤达,皆以仁为本。
”这种仁爱之心,使他成为了一个深受人们敬仰的贤者。
三、苏东坡的文学才华1. 诗词苏东坡的诗词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风格豪放、意境深远。
他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被誉为“千古绝唱”,其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一句,道出了人生无常的感慨。
2. 散文苏东坡的散文文笔流畅,意境优美。
他的《赤壁赋》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赤壁之战的壮丽场景,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3. 书法苏东坡的书法独具特色,被誉为“苏体”。
他的书法作品气势磅礴,韵味无穷,为后世书法家所推崇。
四、苏东坡的政治智慧1. 善于沟通苏东坡在政治斗争中,善于与各方沟通,化解矛盾。
他在《与范仲淹书》中写道:“吾辈既非英雄,又非豪杰,唯有以诚待人,以信交友。
”这种沟通能力,使他在政治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 知人善任苏东坡在担任官职期间,善于发现人才,知人善任。
他在《与曾巩书》中写道:“吾辈今日,宜求贤才,共济时艰。
苏轼的人物短评200字
![苏轼的人物短评2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1dd64108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4d.png)
苏轼的人物短评200字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深受后人敬仰。
以下是我对苏轼的人物短评,主要从他的文学、书法和绘画三个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苏轼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
他的诗、词、散文等作品数量不多,但质量极高,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的作品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深入人心。
他的代表作《赤壁赋》更是被誉为“千古绝唱”,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苏轼是一位卓越的书法家。
他的书法作品风格独特,自成一家,被誉为“苏派”。
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在书法创作中,苏轼注重表现内在的精神气质,通过笔墨的自由挥洒,将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苏轼还是一位优秀的画家。
他的绘画作品以山水画为主,风格清新自然,笔墨淋漓尽致。
他的山水画不仅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壮丽,也寄托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在绘画创作中,苏轼注重对自然的观察与体验,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
总之,苏轼是一位卓越的艺术大师,他的文学、书法和绘画作品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精神。
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他的才华与智慧,也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与精神风貌。
他的一生充满坎坷与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不断追求艺术的完美与卓越。
写苏轼的文章 1000字以上
![写苏轼的文章 1000字以上](https://img.taocdn.com/s3/m/fc7ae65b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e9.png)
写苏轼的文章1000字以上摘要:一、引言:介绍苏轼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二、苏轼的文学成就1.诗歌创作2.散文创作3.书画艺术三、苏轼的人生经历及其对文学的影响1.早年经历与科举之路2.宦海沉浮与诗词创作3.乌台诗案与流放生活四、苏轼的人格魅力与文学精神1.忠诚正直的品质2.儒释道并重的思想3.独立自由的精神五、苏轼对后世的影响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1.对后世的启示与影响2.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贡献正文:一、引言:介绍苏轼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
他在诗、词、散文方面的成就均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
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文学史上,苏轼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与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并称为“唐宋四大家”,足见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
二、苏轼的文学成就1.诗歌创作苏轼的诗歌创作具有很高的成就,其诗歌风格多样,以豪放、奔放、直率著称。
他的诗歌作品既有咏史抒怀的长篇史诗,又有描绘山水风光的田园诗,还有表现忧国忧民情怀的政治诗。
其中,《赤壁怀古》、《水调歌头》等作品堪称中国古典诗歌的瑰宝。
2.散文创作苏轼的散文创作同样具有极高的成就。
他的散文作品包括政论文、书信、游记、杂文等多种类型。
其散文风格雄健、豪放、议论风生,文字简练而有力。
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作品,展现了苏轼散文创作的巅峰水平。
3.书画艺术苏轼在书画艺术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他的书法承袭了王羲之、颜真卿等大家的传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被称为“苏体”。
他的画作以山水、竹石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苏轼的书画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文人画”的奠基人。
三、苏轼的人生经历及其对文学的影响1.早年经历与科举之路苏轼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他聪颖过人,早年便已崭露头角。
感悟苏东坡讲座心得体会
![感悟苏东坡讲座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b0b43da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bd.png)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苏东坡的讲座,主讲人是我国著名文化学者某某教授。
苏东坡,这位千古风流人物,以其博学多才、豪放洒脱的个性,在我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通过此次讲座,我对苏东坡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苏东坡的生平与成就讲座伊始,某某教授详细介绍了苏东坡的生平事迹。
苏东坡,原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
他出生于一个文学世家,自幼聪颖过人,才思敏捷。
在政治上,他曾历任翰林学士、知州等职,多次参与国家大政,为国家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文学上,他擅长诗词、散文、赋、文等,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在书画上,他也是一位高手,尤其擅长书法和绘画。
二、苏东坡的文学成就某某教授在讲座中重点讲解了苏东坡的文学成就。
苏东坡的诗词、散文等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赢得了世人的赞誉。
以下是我对苏东坡文学成就的几点感悟:1.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苏东坡的诗词作品,常常将自然风光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如《题西林壁》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令人陶醉。
2. 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苏东坡的诗词作品,往往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悟。
如《赤壁赋》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抒发了他对历史的感慨,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
3. 语言简洁,寓意深刻。
苏东坡的诗词作品,语言简练,寓意深刻。
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达了人生短暂的哲理,令人深思。
三、苏东坡的人格魅力讲座中,某某教授还重点介绍了苏东坡的人格魅力。
苏东坡一生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磨难,但他始终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对待人生充满了热爱。
以下是我对苏东坡人格魅力的几点感悟:1. 豪放洒脱。
苏东坡的性格豪放洒脱,他敢于直言,敢于挑战,敢于创新。
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 勇于担当。
苏东坡在政治上敢于担当,为国家、民族利益着想。
苏轼简介
![苏轼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b728d48804d2b160b4ec074.png)
• 格调高远典雅、感情真实健康,由浓艳 转为清新。
苏词之最
• 豪放词
• 最早之作《江城子·密州出猎》
• 最具风格之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 最具旷达之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 婉约词
• 最凄婉之作《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 最温婉之作《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抒写了自己的抱负与理想,表现出慷慨豪迈的爱国之情。
顾不能为滂母邪?”(《宋史· 苏轼传》)
范滂(pāng)(137-169)东汉官员年少时便励志清廉,因
"清节"为郡人称道。
二十岁高中进士:
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
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之至论》,惊喜,欲擢冠多 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 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读轼书不 觉汗出,快哉!吾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
生态度和坦荡胸怀,描绘了一幅极传神的 “东坡雨中行吟图”,表现了他处变不惊、 笑对苍茫、“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潇洒气度, 流露出悠游自在、“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达 观之思,揭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恬淡 妙境,也是苏轼人生的真实写照。
苏轼一生,无论得意与否,总是敢于坚持 自己的意见和立场,活得光明磊落、爱憎 分明、表里如一。当种种不幸袭来时,他 都能以一种豁达、超然态度来对待,无论 生活怎样的令他失望,也从未放弃对生活 的热爱和向往,这种苦中作乐的精神正是 古代文人所少有的。
话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 中期最伟大、最全能的文学家。 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
三大特点
1、文化成就:“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 人” 2、人格魅力: “中国古代最高贵、最 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 3、人生态度:旷达乐观的文人典范
苏轼人物品质
![苏轼人物品质](https://img.taocdn.com/s3/m/1f746e0a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38.png)
苏轼人物品质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不仅在文学方面有杰出的成就,也在政治和社会活动中表现出卓越的才华和品质。
苏轼的品质首先体现在他的坚毅不屈、勇气和正义感上。
他曾多次发表批判朝廷政策的文章,甚至因此被贬官流放。
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不屈不挠地追求真理和公正。
其次,苏轼还有着极高的人格魅力和情感智慧。
他善于倾听他人的声音和感受,尊重他人的意愿和选择,并且总是以真诚和温暖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
他的诗歌和书信中也经常表现出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最后,苏轼还是一个勤奋和自律的人。
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来自于他对自己的高要求和不断的努力。
即使在流放之后,他仍然坚持写作,并在河湟战役中积极参与军事活动,展现出了对自己和社会的责任感。
综上所述,苏轼是一个具有坚毅正义、情感智慧和勤奋自律品质的杰出人物,他的品质和精神成为后人学习和追随的榜样。
- 1 -。
苏轼生平和事迹摘抄500字
![苏轼生平和事迹摘抄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9df9c5d7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f.png)
苏轼生平和事迹摘抄500字苏轼(1037-1101),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诗人和思想家,是北宋时期最杰出的文化人物之一。
一、生平背景苏轼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其父苏洵是北宋初年的文学家,其母程氏则是当地的才女。
苏轼从小便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成长经历为他的文化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文学成就苏轼的文学成就极高,他的诗歌、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卓越的表现。
他的诗歌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他的散文则以明快流畅、富有思想性而著称,是中国古代散文的杰出代表之一。
三、政治生涯苏轼的政治生涯充满了曲折和坎坷。
他曾因为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而被贬谪到黄州、惠州等地。
但他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始终未改,他一直坚持为民请命,主张以民为本,这也是他一生中最为人称道的地方之一。
四、书画艺术苏轼不仅是文学上的巨匠,同时也是书画艺术的大师。
他的书法作品以行书、草书最为著名,其书法风格豪放、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他的绘画作品则以山水画为主,风格清新淡雅,富有诗意。
五、哲学思想苏轼的哲学思想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主张“性善论”,强调人的本性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他同时也重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提倡在生活和工作中要追求真理和正义。
六、交友圈苏轼的交友圈非常广泛,他的朋友中包括了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等各种人物。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他的挚友陈慥,两人之间的情谊被誉为千古佳话。
七、文化贡献及遗产影响苏轼的文化贡献巨大,他在多个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文学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广泛传颂和学习,他的书法和绘画作品更是被视为珍贵的艺术品。
同时,他的哲学思想和道德理念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遗产影响深远,他的人格魅力和文化成就一直被人们所称颂。
他的文学作品、书画作品以及哲学思想都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后世的文化发展和艺术传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苏轼的人物短评600
![苏轼的人物短评600](https://img.taocdn.com/s3/m/1bbc675c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9.png)
苏轼的人物短评600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苏轼,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号东坡居士,字字子厚。
苏轼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政治才能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宝塔。
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面对种种困境和磨难,但他始终保持着豁达洒脱的心态,以其独特的才华和立场,对中国文学、政治和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文学成就无人能及。
他擅长诗、词、文,作品多样丰富,从古体诗到近体词,无不驾轻就熟,妙笔生花。
他尤以词为妙,开创了豪放洒脱的豪放词风,深受后人喜爱。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词作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传颂不衰。
他还著有《东坡志林》、《东坡事迹》等散文集,风格清新俊逸,古今传神,耐人寻味。
苏轼并非只是一位文学家,他还是一位政治家和改革家。
他反对廉政政策,主张以德治国,提倡才能施政。
他曾多次担任官职,但由于立场坚定和不妥协的态度,遭到了很多挫折和困扰。
但即使在困境中,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改初衷。
他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希望能够改善百姓的生活,减轻他们的负担,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苏轼的一生境遇充满了坎坷和磨难,但他始终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以平和的态度面对困难和挑战。
他在《自尽诗》中写道:“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飘零独有时。
有情不到深处水,无意让他流去匀。
”足见他对人生的洒脱和豁达。
他的人生信条是“未为而骂的人不足与论,未为而誉的人不足与誉”。
他的高尚品德和宽广胸怀为后人所称颂。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巨人,他的文学成就和政治理念深深地影响着后人。
他的一生经历和思想观念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
他的作品和人生不仅代表了一个时代,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我们应当继承和弘扬他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愿苏轼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才华永远照耀着我们的前行道路。
第二篇示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被誉为古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宗师”。
关于苏轼的辩论题目
![关于苏轼的辩论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f979f8ab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e.png)
关于苏轼的辩论题目
1. 苏轼的文学成就,你可以探讨苏轼在文学方面的贡献和成就,包括他的诗词创作、散文写作以及对文学理论的贡献等。
你可以分
析他的作品特点、风格和影响,并评价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苏轼的政治生涯,你可以讨论苏轼在政治方面的经历和影响。
他曾担任过官职,但也多次因言辞激烈而遭到贬谪。
你可以分析他
的政治观点、政策主张以及他与其他政治家的关系,探讨他对政治
局势的影响和贡献。
3. 苏轼的思想观点,你可以研究苏轼的思想观点,包括他的哲
学思考、人生观、价值观等。
苏轼的思想涉及到文化、教育、政治、社会等多个领域,你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4. 苏轼与其他文化名人的关系,你可以对比苏轼与其他文化名
人的关系,例如与他的兄弟苏辙、与他的朋友黄庭坚等。
探讨他们
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对彼此的影响。
5. 苏轼的人格魅力与争议,你可以讨论苏轼的人格魅力以及他
在历史上引起的争议。
苏轼个性豪放、直率,他的言行常常引发争
议。
你可以分析他的争议观点、行为背后的动机,以及他在历史上的形象塑造。
以上只是一些可能的辩论题目,你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或多个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当然,苏轼是一个非常广泛而深入的话题,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一步细化和扩展这些题目。
希望这些思路能够帮助你展开关于苏轼的辩论。
喜欢苏轼的理由
![喜欢苏轼的理由](https://img.taocdn.com/s3/m/2e939522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64.png)
喜欢苏轼的理由苏轼,北宋文坛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个性而备受赞誉。
喜欢苏轼的理由有很多,下面我将从他的文学成就、人格魅力以及对社会的贡献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苏轼的文学成就是我们喜欢他的重要原因之一。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巨人,他的诗词、散文、书法等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苏轼的诗词作品不仅风格独特、意境深远,而且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他的散文作品则更多地表达了他对社会和人民的关怀之情。
他的书法作品则以豪放洒脱、飘逸自如而著称。
苏轼的文学成就不仅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也让我们对他产生了深深的敬仰之情。
苏轼的人格魅力也是我们喜欢他的重要原因之一。
苏轼不仅是一位文学家,更是一位具有辨识力和正义感的思想家。
他在面对不公平和不合理的事情时,总是敢于站出来发声,坚持自己的信仰。
他对朋友的关心和照顾更是让人感动。
他与黄庭坚、米芾、文同等一起组成了“苏门四学士”,他们的友谊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佳话。
苏轼的人格魅力不仅展现在他的作品中,也体现在他的言行举止中。
苏轼对社会的贡献也是我们喜欢他的原因之一。
苏轼在官场上虽然历经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社会的关怀和对人民的热爱。
他在岭南任职期间,积极改善民生,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他还提出了“任贤使能”的治国理念,主张选拔贤能之士来为国家服务。
苏轼的这些贡献不仅使他成为了一位受人敬仰的文化名人,也为后世的治国方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我们喜欢苏轼的理由有很多。
他的文学成就让人赞叹不已,他的人格魅力让人敬佩,他对社会的贡献让人钦佩。
苏轼的存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文化,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因此,我们对苏轼充满了喜爱之情。
东坡的具体生平是怎样的?
![东坡的具体生平是怎样的?](https://img.taocdn.com/s3/m/fa8f339c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0d.png)
东坡的具体生平是怎样的?一、早年经历:在宋代,苏轼(东坡)出生于一个世家,其父是当时的重要官员。
苏轼从小聪慧过人,喜欢读书写字。
他勤奋好学,不断钻研经史子集,探索诗文之道。
年少时期,他已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学识,受到当时知名文人士大夫的青睐。
二、政治生涯:苏轼早年曾任官南归州安抚刺史、太学助教等职,后任湖州通判、知密州等重要职务,但多次因言论被贬。
苏轼的政治主张秉公而陈,不随波逐流,因此遭到当时政治权力的排挤。
然而,他在政治上坚持原则,坚韧不拔,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政治著作。
三、文学成就:苏轼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文学巨匠”,他的诗文代表了宋代文学的高峰。
他的诗意悠远,字字珠玑,情感真挚而动人。
苏轼的散文横看成岭,侧面成峰,其论述深刻,文字优美。
他还精通书法,开创了“苏体”风格,影响深远。
四、人格魅力:苏轼为人豪爽、豁达,矜持奋发,宽厚待人。
他处事坦诚,不计前嫌,处处以诚相对,因此广结善缘,深受人民喜爱。
他的人格魅力吸引了无数后人,成为历代文人仰慕的楷模。
五、后世影响:苏轼虽已逝去千年,但他的影响力至今仍在。
他的文学作品被后人传颂不已,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他的激烈政治主张启示了后人,对正义事业做出了示范。
苏轼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宝贵财富,展现了崇高的艺术境界和崇高的品格。
在东坡的一生中,他不仅在文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也在政治生涯中表现出坚定的原则和卓越的智慧。
他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将永远闪耀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
苏轼乌台诗案素材
![苏轼乌台诗案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5b89025b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90.png)
苏轼乌台诗案素材【原创实用版】目录1.乌台诗案背景2.苏轼的诗歌创作3.乌台诗案对苏轼的影响4.苏轼的人格魅力与文学成就正文一、乌台诗案背景乌台诗案是中国北宋时期的一起著名文字狱,发生在公元 1079 年。
当时,由于一些官员和文人对皇帝的政策和行为有所不满,他们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这引起了当政者的不满,认为这些诗歌批评了朝廷,损害了皇帝的尊严,于是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审查和打压。
在这场风波中,许多文人受到牵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文学巨匠苏轼。
二、苏轼的诗歌创作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
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内容丰富,充满豪放、奔放的气息。
在乌台诗案之前,苏轼已经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其中许多都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政治的不满。
这些诗歌在民间广为流传,被誉为“苏门四学士”之一。
三、乌台诗案对苏轼的影响乌台诗案爆发后,苏轼被捕入狱,遭受严刑拷打。
虽然最后侥幸免于死罪,但被贬谪到岭南地区。
在岭南,苏轼度过了漫长的岁月,生活艰苦,但他依然没有放弃诗歌创作。
在这段时间里,他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许多名篇佳作都诞生于此时。
四、苏轼的人格魅力与文学成就尽管遭受乌台诗案的打击,苏轼依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他在逆境中奋发向前,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他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受到了后世的敬仰和赞誉。
今天,苏轼的诗歌作品已经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他的人生经历也成为了世人传颂的佳话。
总的来说,乌台诗案虽然给苏轼带来了极大的困境,但他依然以坚韧的毅力和对生活的热爱走出了困境,创作出了许多传世之作。
苏轼的人格魅力
![苏轼的人格魅力](https://img.taocdn.com/s3/m/46681f87b84ae45c3a358c6d.png)
苏轼的人格魅力1、艺术上才华横溢的苏――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从苏词中看苏轼的人格魅力,领略到的是他艺术上的才华横溢。
苏轼是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一位作家。
诗词散文皆有杰出成就,亦善书法绘画。
他的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对当时和后世均产生深远的影响;诗歌清新豪健,自成一家,开有宋一代诗歌新风貌;词创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后代有很大影响。
在书法、绘画等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
他的魅力首先来自他在文学上纵横驰骋的杰出表现。
他把人生的感悟、心灵的火花、深刻的见解都付诸笔端,思想敏锐、文笔优美,作品散发着生动活泼的人格气息,充溢着思想和审美的魅力。
从艺术特色上来看,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发展了婉约词,风格多样;苏词开拓词的题材,深入到社会生活的诸如怀古记游、写景咏物、亲情友谊、田园风光以及谈禅说理等各个方面。
苏词不协音律,内容丰富、境界阔大。
文学是支撑苏东坡生命的顶梁柱之一,他的智慧和魅力也更多地体现在这里。
2、政治上正直果敢的苏――体恤民情,政缋卓越从苏词中看苏轼的人格魅力,观赏到的是他那“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志,奔放洒脱,有为而作,正直果敢。
他的一生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在官场沉浮中,他执著于“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理想,虽然政治上一再遭受挫折,但他在历任地方官吏时,非常关心人民疾苦,体恤民情。
典型著作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绵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是作者写的第一首豪放词。
作品以出猎开始,却以将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收尾;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英雄气概,这就把一首生活随笔式的小词写成了充满爱国激情的作品。
读起来,韵调铿锵,气势雄浑,感情奔放,境界开阔,是一首表现苏轼豪放风格的成功之作。
苏轼的人格魅力浅论
![苏轼的人格魅力浅论](https://img.taocdn.com/s3/m/272ee46277232f60ddcca17f.png)
苏轼的人格魅力浅论在中国的文学星空中,苏轼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
他是一位旷世奇才,是中国士大夫心驰神往的人格典范。
林语堂先生把苏轼当作自己心灵的老师,说他是人间独一无二的人物。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也称自己最喜欢的文人是苏东坡。
千百年来,人们对苏轼始终有一种特别的喜爱,且历久不衰。
苏东坡的迷人魅力不仅在于其文学成就,更在其人生实践闪烁出的人格魅力。
笔者以为,苏轼的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五有”:即有情义、有作为、有情趣、有智慧、有操守。
一、有情义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性质是抒情,那些为人们所深深喜爱的文人也必定是一些用诗文抒写其真性情的有情人,苏轼也不例外。
说到苏轼的情感世界,自然会让人想起他写给亡妻的那首《江城子》。
十年,在短促的人生中是一段漫长的途程,十年,有太多的变化可以发生。
然而,岁月的流逝,生活的变迁,都没有冲淡诗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且思念之情历时愈久而愈深、愈浓。
这首词所流露的感情之深挚、心境之凄凉,不知打动了多少女儿心,以至于现代社会的很多女孩子发誓来世便嫁苏东坡,那怕为此历尽千年情劫。
历朝历代的诗文,写儿女之情的不计其数,而对兄弟手足之情却很少提及。
而苏轼的一些写给弟弟苏辙的词,其中蕴涵的手足亲情和闪烁的人性光芒则与他们的文学成就一样,永远是历史长卷中璀璨夺目的华章。
苏辙说苏轼:“抚我则兄,诲我则师。
”苏轼说苏辙:“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
”那首家喻户晓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小序上写明了是“怀子由”的。
那无眠的思念,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殷殷期盼,无不充溢着手足深情;因“乌台诗案”入狱后,苏东坡误以为皇帝要杀他,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他首先想到的是弟弟,在绝命诗两首寄子由时说:“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世未了因。
”自海南返乡途中,老东坡病重,心中念念不忘的依然是患难与共的弟弟子由。
兄弟情深,以至于此,夫复何求?苏轼不仅仅是一位重情重义的丈夫和兄长,他的心中,更怀有对苍生的悲悯之情。
写苏轼的文章 1000字以上
![写苏轼的文章 1000字以上](https://img.taocdn.com/s3/m/874d8521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f8.png)
写苏轼的文章1000字以上摘要:一、苏轼简介二、苏轼的文学成就1.诗歌2.散文3.文学理论三、苏轼的书法艺术1.苏轼与书法2.苏轼的书法风格3.苏轼的影响四、苏轼的人格魅力1.乐观向上2.忠诚正直3.爱国情怀五、苏轼的美食家身份1.苏轼与美食2.苏轼的烹饪技艺3.苏轼对美食的影响六、苏轼的生平事迹1.苏轼的宦海生涯2.苏轼的贬谪生活3.苏轼的晚年岁月七、苏轼的历史地位八、苏轼对我们的启示正文:【提纲】一、苏轼简介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美食家。
他是蜀州眉山人,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与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并称为“唐宋四大家”。
二、苏轼的文学成就1.诗歌苏轼的诗歌具有鲜明的个性,以豪放、奔放、清新见称。
他的诗歌作品既有咏史抒怀,也有山水田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其中,《赤壁赋》、《水调歌头》等作品被誉为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2.散文苏轼的散文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他的散文作品,如《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行文优美,论述有力,展现出他独特的文学才华。
3.文学理论苏轼在文学理论方面也有重要贡献。
他提倡“文以载道”,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主张真实反映社会现实,反对形式主义。
三、苏轼的书法艺术1.苏轼与书法苏轼的书法艺术成就极高,尤以行书、楷书见长。
他的书法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笔画流畅,结构严谨,气势磅礴。
2.苏轼的书法风格苏轼的书法风格深受后人喜爱,他将颜真卿的厚重、柳公权的婉约和欧阳询的峻峭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
3.苏轼的影响苏轼的书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书法家都受到他的启发和熏陶。
他的书法作品被誉为“苏体”,成为书法史上的典范之一。
四、苏轼的人格魅力1.乐观向上苏轼一生坎坷,但他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
在面对困境时,他总能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去迎接生活的挑战。
2.忠诚正直苏轼忠诚正直,坚守道义。
他在政治上始终保持坚定的立场,不为名利所动,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奋斗终身。
介绍苏轼的题目
![介绍苏轼的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8de9bd3f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14.png)
苏轼:文学巨匠的多元人生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既豪放又婉约,深受人们的喜爱。
一、苏轼的文学成就苏轼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散文、词作等方面。
他的诗歌作品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散文以雄健的笔力、广阔的视野、生动的叙述和深入的思考而著称。
他的词作则以其真挚的情感、优美的意境和深沉的哲理而广受赞誉。
苏轼的文学创作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人生的苦难,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平等和幸福的追求。
二、苏轼的成长历程苏轼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就受到家庭文化的熏陶,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在年轻时便展现出了非凡的文学才华,成为了一位备受瞩目的青年才俊。
然而,苏轼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多次遭受政治迫害和人生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坚韧的精神品质。
三、苏轼的影响力苏轼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他的文学成就上,更在于他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貌。
他是一位具有独立思考和自由精神的文化先驱,他的作品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化发展。
他的思想和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苏轼的作品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他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为后世树立了榜样,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真理、自由和幸福。
四、结语总的来说,苏轼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文化先驱。
他的人生经历、文学成就和精神风貌都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
在今天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我们更应该珍视和传承苏轼的文化遗产,弘扬他的精神品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苏轼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
摘要:
苏轼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极高的文学成就创造了一个神话,他的人生经历值得我们深深的思考。
苏轼在才俊辈出的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他为人正直、随遇而安、才气横溢,上至皇帝、太后,下至歌女、农夫,都为之倾倒,甚至连他的政敌王安石也赞叹不已。
苏轼现存的二千多首诗、三百多首词与卷帙浩繁的散文作品,既是他艺术人生的真实记录,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最珍贵的财富。
苏轼的文学成就极高,他的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代表了宋诗的典型风貌与最高成就;他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开创了中国词坛豪放派的先河;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散文中最优美动人、自然流畅的。
关键词:
人格魅力,苏轼,文学成就,豪放,旷达,才华横溢,深明大义
正文: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
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一、苏轼的人格魅力
在中国文学史上,苏轼堪称人格魅力的典范。
(一)感情之深挚
苏轼是一位重情重义的丈夫和兄长,他的心中,怀有对苍生的悲悯之情。
他的一生辗转流离,但不管身处何时何地,他都以一颗敏感善良的心感受着并书写着老百姓的苦痛:他写被征调来挖运河的农民,黎明时分,工人闻号声而聚集开工,他看到“人如鸭与猪,投泥相溅惊”,寥寥几个字透露出的是这位慈悲的官员心中隐隐的不安与苦痛;在黄州期间,得知当地有“溺婴”的恶俗,苏轼寝食难安,他向太守朱寿昌写了一千多字的长函,无比痛心的描写溺婴当时残忍状态:“初生辄以冷水浸杀,其父母也不忍,常闭目背后,以手按之水盆中,咿嘤良久乃死”。
苏轼一方面请求朱太守以知州的权力,挺身废除这个太不人道的恶俗。
苏轼还积极发起、组织一个私人慈善事业的“育儿会”,向本地的富人劝募,以接济家境贫困者或劝其收养自己的骨肉。
(二)生活之乐观
在苏轼看来,“凡物皆有可观”“皆有可乐”,生活中是“无所往而不乐”。
据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子瞻在黄州及岭表,每旦起,不招客相与语,则必出而访客。
所与游者,亦不尽择,各随其人高下,谈谐放荡,不复为畛畦。
有不能谈者,则强之说鬼。
或辞无有,则曰姑妄言之。
于是闻者无不绝倒,皆尽欢而后去。
设一日无客,则歉然若有疾。
”由这段记载不难看出苏轼是非常善于在生活中发现和制造幽默的,而且达到了“闻者无不绝倒,皆尽欢而后去”的绝佳效果。
但苏轼的幽默绝不仅仅是单纯的苦中作乐,他是“一日无客,则歉然若有疾”,可见幽默风趣是他的秉性,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三)智慧之高深
苏轼一生屡经坎坷磨难,数次被贬,遭人诬陷几乎被置于死地,其心灵所遭受的种种困扰更是可想而知,而他内心的挣扎与解脱以及在此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生思想和智慧,无疑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苏轼认为“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
在苏轼看来,对“物”的态度如何,决定了人的一生是否拥有快乐。
所谓“留意”,是以获取与占有为主要目的的心态;所谓“寓意”,是超越了自私的占有欲望而以审美与乐观的态度对待事物的心态。
苏轼能够从超越利害关系的角度来对待事物,能够发现更多的“可观”“可乐”之处,从而以乐观旷达的态度去看待人生的成败得失。
他将人生视为一场棋局:“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优哉游哉,聊复尔耳。
”苏轼的一生,既是面对现实的一生,也是超脱现实的一生。
他往往能以一种诗意的艺术的审美态度来看待人生逆境。
当他贬谪到海南时,不少亲戚朋友与学生寄来书信安慰他,他却说:“九死蛮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即使是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刻,苏轼依然“索沐浴,改朝衣,谈笑而化。
”走得如此轻松而洒脱,没有其对死生的超然、乐观态度是绝对办不到的。
苏轼超然物外的人生观,不仅超越了世俗的功利得失,而且超越了生死,使他能够面对任何人生灾难。
(四)立场之坚定
苏轼他能够清醒、坚定地持守为人处事的基本立场和原则。
他是“丈夫重出处,不退要当前”,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始终秉持一颗天地良心,有一股浩然正气,这从他对待变法的态度可以看出。
在变法派实力强大、炙手可热的时候,他敢于指出新法的缺点和错误,乃至身陷囹圄;后来变法派失势,保守派执政,废除所有新法,苏轼也没有因为保守派重用他就偏袒他们,他不随波逐流,而是秉持公心,为新法辩护,置可能再次遭受的迫害于不顾。
这些,没有坦荡的胸怀,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强健的人格,是做不到的。
苏轼的这种精神,为后人所景仰。
宋高宗《苏文忠公赠太师制》说他“不可夺者,巍然之节”。
陆游《跋东坡帖》赞扬说:“公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凌然。
”这种人格风范所彰显的生命的尊严于光华也正是苏轼的高贵之处。
二、苏轼的文学成就
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
(一)诗
苏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
”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
诗文有《东坡七集》等。
(二)词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
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
(三)书
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自创新意。
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
自云:“我书造意本无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黄庭坚说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又云:“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
”晚年又挟有海外风涛之势,加之学问、胸襟、识见处处过人,而一生又屡经坎坷,其书法风格丰腴跌宕,天真浩瀚,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
人书并尊,在当时其弟兄子侄子由、迈、过,友人王定国、赵令畤均向他学习;其后历史名人如李纲、韩世忠、陆游,以及的吴宽,清代的张之洞,亦均向他学习,可见影响之大。
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四)画
苏轼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即文与可),比文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
米芾说他“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
余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亦善作枯木怪石。
米芾又云:“作枯木枝干,虬曲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
”均可见其作画很有奇想远寄。
其论书画均有卓见,论画影响更为深远。
如重视神似,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式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并明确提出“士人画”的概念等,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
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存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与《祭黄几道文》、《前赤壁赋》等。
存世画迹有《古木怪石图卷》、《竹石图》;又近年发现的《潇湘竹石图卷》也是他的作品。
结论:
苏轼作为宋代一位十分重要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人生态度给了后人以巨大的影响。
他主张积极入世有为,又不失灵活圆通;他主张义是人生追求的境界,又认为应该义利常兼;他主张维护社会纲常代表的礼,又不失人生的情趣,越礼法而显真情。
苏轼这种人生态度,不仅是他个人修养的结果,而且也是中国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结果,因此特别值得研究和重视。
林语堂曾说过:“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
”
参考文献:
1 《中国古代文学史》罗宗强陈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10月
2 《苏东坡传》林语堂著,张正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
3 《中国文学史》第三卷袁行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年 8 月
4 《苏轼》田姝?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9 年5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