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对比学案导学、问题导学和案例导学各自的特点,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合集下载

导学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导学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导学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尽管导学案教学在一些学校和教师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分析导学案教学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缺乏个性化教学:导学案教学侧重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因此仅仅依靠导学案进行统一的教学可能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2. 文本过于简化:有些导学案对知识点的解释过于简单,甚至忽略了一些核心概念的讲解,使得学生难以完全理解相关知识。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能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浅薄,缺乏深入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缺乏互动与合作:导学案教学主要侧重于学生个体的独立学习,缺乏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学生在互动和合作中可以共同探讨问题、交流思想,激发思维的火花。

而仅仅通过导学案进行的教学可能导致学生的孤立感。

二、对策分析1. 个性化教学定制: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可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一定的调整。

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设置不同的任务,或者提供不同程度的辅助材料,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2. 丰富文本内容:在编写导学案时,教师应该注重核心概念的讲解,提供足够的信息和例子,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理解相关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引入互动与合作:在导学案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互动和合作的环节,鼓励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合作。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促使学生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4. 提供反馈与评价:教师应该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与评价。

可以通过布置小测验、组织小组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5. 教师示范与引导:教师在导学案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范例,并引导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

教师还可以通过互动授课等方式,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以上是针对导学案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的一些对策。

五中学案导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五中学案导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五中“学案导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用新课程标准及其理念来指导教学,使课堂教学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学案导学”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倡导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特点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

这种教学模式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第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精神。

同时,也为学生创设了充足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自主探究的主体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能积极寻求去动脑、动手、动口,课堂教学成了积极思考的王国,真正实现了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第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的自我价值获得最充分挥洒的自由和被他人认可的成就感表达。

通过提高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自主探究的精神,并最终成为富有学习兴趣与创新精神的学习主人、创新主人。

正是由于具有了这种创新思维品格,才使得学生在生命的历程中不断跃动更新,使学习生活充满了丰富多彩的内容。

第三,“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学生都摆脱了被动听课的桎梏,学习主动性提高了,探究意识强烈了。

加之学案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设计了分层导学、•分层导练的学习内容,使各类学生知识上学有所得,•能力上学有长进,学有所长。

一、“学案导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虽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已在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由于一些教师缺乏对于这种教学模式的认识,也由于一些教师迫于教改形式被迫采取这一教学模式,以至于在执行起来不能很快适应,无法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在“学案导学”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仍然坚持传统的教师角色,课堂气氛单调、乏味。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认识和困惑“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认识和困惑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认识和困惑“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认识和困惑

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认识和困惑新学期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我校审时度势,适时推出了“学案导学——自主互助——当堂达标”的全新教学模式。

这一教学模式的推出,又一次把我们广大教师推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峰尖浪头。

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新的教育教学形势,我开始了自己的思考。

想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和存在的困惑,望得到大家的指导帮助。

一、“学案导学——自主互助————当堂达标”这一模式顺应素质教育新形势,值得提倡。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限定,给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教学效率。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如何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机会?这恐怕是面对新形势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而“学案导学——自主互助————当堂达标”这一模式有充分的理论支撑保证能解决这一难题,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看,不愧是一种适时而出的教学模式,值得提倡。

二、“学案导学——自主互助————当堂达标”这一模式的特点。

“学案”,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对教材、学情深入研究后,精心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它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自学疑难信息反馈、学习探索过程的学法指导、学能尝试测试、自我矫正反馈等环节。

而“学案导学”则是以学案教案为载体,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情感态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以“导学、诱思”为特点的学法指导教学策略体系。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其突出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并注重学生间的互助交流,把学生由观众席彻底推向表演舞台。

同时,“当堂达标”的提出增强了师生的效率意识,有利于提供课堂效率。

三、“学案导学——自主互助————当堂达标”这一模式,学案编写是前提,也是学问。

学案是学案导学的载体,是学生自主学习和老师精讲点拨的依据。

学案编写的质量如何,科学与否直接影响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效果。

“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的实践与反思

“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的实践与反思

“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的实践与反思一、引言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界对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探索也日渐深入。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一种注重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逐渐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

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的实践经验和反思进行探讨。

二、“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的特点“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模式。

与传统的直接传授知识不同,“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的参与性。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强调问题意识。

在“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中,教师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更多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考能力。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创新能力。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主动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注重互动交流。

在“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十分重要。

教师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更多地扮演着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

在实际教学中,我尝试了“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些经验。

在此,我将结合具体的案例,对“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

1. 制定合理的问题。

在“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中,教师需要制定合理的问题,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在我的实践中,我发现制定开放性的问题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程度。

在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时,我制定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古代发明了造纸术,但并没有发明印刷术?”这个问题既有挑战性,又具有启发性,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调研,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

导学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导学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导学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摘要:随着对导学案教学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其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困扰着一线教师,本文试图梳理当前导学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以便优化教学环境,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并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字:导学案教学;存在问题;解决策略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很多学校采用导学案进行教学,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随着对导学案教学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其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困扰着一线教师,本文试图梳理当前导学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1.导学案命制质量不高。

在调查中,很多学生表示导学案的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部分导学案的设计与教材不配套,部分学案存在粗制滥造的情况,甚至极个别学案有抄袭的情况,缺乏原创性。

2.目标导引不明确。

学生是导学案的使用主体,但有些教师在设计目标导引时将自己置于主体,出现目标表述站在教师立场的情况,如“使学生学会……”“让学生掌握”等,有的目标导引存在表述模糊笼统,缺乏可操作性。

调查中,17.5%的学生表示自己不看或者看不懂目标导引,26.5%的学生表示教师在教学中很少目标导引,或者只导引知识目标,缺乏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导引。

3.问题导学不合理。

33%的学生表示导学案问题导引缺乏层次性,题目的设置要么太简单,要么太难,不能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存在两极化的趋势,不能引起的深度思考,也不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有的学生表示问题过于零散,影响到知识体系的构建。

4.各科导学案太多。

调查中35%的学生表示各科导学案太多。

九门学科每科都有自己的导学案,此外还有周误区训练和月质量检测等等,让部分学生感觉到压力比较大,每天忙于应付各种学案,这种情况对学习无计划、无目标的学生影响更大。

导学案的本意之一是降低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有时候学案太多,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负担。

5.导学案与课堂教学联系不紧密。

导学案教学实施以来,学校在课堂教学中大力推行导学案教学,部分教师有抵触情绪,主要原因是有的教师已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实施导学案教学导致自己的教学不习惯,不能将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

学案导学模式的特征与教学反思

学案导学模式的特征与教学反思

学案导学模式的特征与教学反思学案导学模式是一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更深入地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就学案导学模式的特征与教学反思进行探讨。

一、学案导学模式的特征1. 学案的设计学案是学案导学模式的核心工具,它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制定的学习计划和指导方案。

学案的设计应该具备以下特征:(1)目标明确:学案应该明确阐述学习目标和任务,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本次学习的目标是什么。

(2)内容有序:学案应按照教材的逻辑结构和学习重点,将内容有条理地进行编排,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

(3)任务明确:学案应该明确任务要求,让学生明白每个环节需要完成的任务,并能够按照任务要求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

(4)评价标准:学案中应设定评价标准,让学生明确知道自己的学习表现将被如何评价,以及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质量。

2. 学案的引导学案通过问题导入、情境引导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学案的引导应具备以下特征:(1)情感牵引:学案应通过创设情境、讲述故事等方式,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吸引人。

(2)知识启发:学案应通过提出问题、讲解案例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探索和研究兴趣。

(3)引导反思:学案应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案的展示与分享学案导学模式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案的展示与分享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学案的展示与分享应具备以下特征:(1)学生主导:学案的展示与分享应让学生主动扮演角色,通过口头、书面、图表等形式,向同学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2)互动合作:学案的展示与分享应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让学生互相借鉴、学习和提供建议。

(3)思维激活:学案的展示与分享应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他们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逻辑推理能力。

导学案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导学案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导学案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问题1 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1)学习目标表述不准确【建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案的使用者是学生,因此在设计目标时,对象应该是学生。

可目前我们有些导学案中目标设置的主体还是教师,以学生作为行为主体进行目标的描述才是合适的。

所以,我们在制定学习目标时,注意对象是学生,要使用第一人称“我”。

如:我会……我能够……。

(2)目标设计缺少三维度【建议】我们有些导学案虽然有很清楚的学习目标,但只是停留在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层面上的单一目标,仍受传统教学影响过于重视“双基”,忽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描述,只求结果。

而新课标要求目标设计体现“三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学会”;过程与方法目标是“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乐学”。

从学会、会学再到乐学,三维目标如同长方体的长、宽、高是不能相互分开的,在描述时要全面描述。

(3)目标表述笼统抽象,操作性不强【建议】有的学习目标表述抽象,操作性不强。

因此,学习目标设计要具体、明确、可观察、可测量,要以学生为中心,行为主体是学生,呈现出来的每一条款都必须有具体的动词,像“说出”、“标出”、“划出”、“找出”、“编写”、“设计”、“预测”、“关注”、“尝试”、“参与”、“追求”、“整理”等这样的动作。

要充分体现“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这些隐性目标的设计。

在制定学习目标时,要写明运用什么方式、方法达到什么目标,如:“通过……,理解………”等。

问题2:导学案问题设计肤浅化、零碎化,缺少层次(1)问题设计肤浅化表现在,问题设计缺乏探究性,不能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很容易就得出答案。

(2)问题设计缺乏开放性。

对照课本直接就可以找到结果,这类问题不利已课堂上的生成,也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3)问题设计零碎化是指整张导学案全是零碎的小问题,一问到底,而缺少提纲挈领的问题。

这样设计会阻碍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构建,也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学案导学反思

学案导学反思

学案导学反思“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我校推行了以来,大多数教师的课堂都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

下面就从我个人开始着手使用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思考简要谈谈学案导学。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优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允许学生异想天开,无论什么问题,都不是把现成的答案捧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让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在学案导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力图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发展学生的个体素质和思维能力,突出了学生主体作用。

学生根据学案,能清晰地掌握老师的教学思路,提高了课堂听课效率;每张学案都备有适当的课堂练习,教师在习题讲解时注重了学法指导。

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先学后教、以问题承载知识,导学导练、当堂达标”的预期目的。

二、“学案”流程的设计组内成员先自行设计出学案初稿,然后经备课组全体成员集体教研、讨论,确定学案的定稿。

由于课型、学科不同,学案的环节也相应存在着不同,但每个学案都应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导学问题、学法指导、达标训练等环节。

1、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目标要明确,学生能一目了然,切忌学习目标过多,让学生在课堂的开始就引起消极情绪。

2、导学问题的设计:导学问题的设计不是把课本所学知识变成问题然后简单逻列,而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力,联系社会现实问题,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

问题的设计和问题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问题式、简答式、材料分析式、实验探究式等等,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形式。

3、学法指导:学法指导也就是学习方法、活动方式的指导及疑难问题的提示等。

每节课知识学生掌握的如何,学习方法的指导起到了关键作用。

导学案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导学案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导学案存在的问题及反思2020-12-23导学案存在的问题及反思10月28日、29日,我参加了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在唐山主办的《导学案应用的规范与实效研讨会》,通过两天的学习,我对导学案的应用及编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抓手,是高效课堂的路线图,是高效课堂的基础,我们应该发挥它的作用,反思我们现在的导学案存在着以下问题:1、导学案设计流于形式,问题设计存在简单化,照抄课本中的活动或简单的一问一答式,有时设计的.问题大而空。

2、导学案设计等同于课堂训练,把它习题化了,以为设计几种不同类型的题就体现了导学案的特点。

3、学习目标只体现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但情感态度、价值观没体现,目标设计没有层次性。

比如,无层次:在10分钟之内(行为条件),写出(行为动词)三种解题方案(表现程度)。

有层次:在10分钟之内并争取更短的时间(行为条件),至少写出三种以上解题方案(表现程度),80%的学生能写出(行为动词)五种解题方案(表现程度)。

4、导学案编写质量不高,应多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应将知识问题化,注重知识的生成,合作探究要有一定的深度;另外,达标检测要与学习目标一致,应少而精。

5、编写导学案和使用导学案脱节,咱们现在使用的是班班通,是以课件形式出示,导学案上的东西不能完全搬到课件上,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保证不了。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在研讨会中得到了点点答案。

1、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要结合教材,课本上有的问题导学案不再重复,或者变换一下形式出现,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

2、导学案的设计要分层,问题设计的关键是要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老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具体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也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即让学生通过问题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3、要注重学法指导,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手段。

如转化思想、对比归纳法等,有时学法指导也可以是对学生学习方法、识记方法、理解角度、识图技巧、如何运用等活动方式的一种提示。

《学案导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学案导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新授课预习建议 1、预习内容建议:
(1)学习本课所需要的已有知识;(2)学生自己看 学案中的导学和教科书能学会的知识;(3)学生自 己看学案中的导学和教科书后,学习上还有一定困难, 可能还会产生一些歧义的内容,但这些内容学生能借 助合作学习能基本完成。
2、预习方法建议
(1)根据预习提纲和目标,主动回顾总结与本课相 关的已有知识和方法,
举一反三
1. 若例题中点A的坐标变为(2,3),求|PA|+|PF|的最小值.
解析 将x=2代入抛物线方程,得y=±2, ∵3>2,∴点A在抛物线的外部. ∵|PA|+|PF|≥|AF|= ,3 5
2
∴A、P、F三点共线时有最小值,最小值为 3 .5
2
题型二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和标准方程
【例2】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又知此抛物线上的 一 点A(m,-3)到焦点F的距离为5,求m的值,并写出此抛物线的方程. 分析 因点A(m,-3)在直线y=-3上,所以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存在向 左、向右、向下三种情况,必须分类讨论.
4.答后反思,答完题后对做法进行反思,系统归 纳,体验成功的喜悦
5.题后对比、评价,让学生把练习成果与别的同 学对比、
交流以获得激励性的评价。
第三部分:变式训练
1.根据已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做对应的练习.提升 自我的能力。
2.在练习中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巩固和促 进的作用。
3.进一步开发完整的数学能力和培养数学素质。
p=|a|知准线方程可统一成x=- a的形式,于是依题设有
第二部分:典型题目的训练
1.审题训练,培养学生对贯用数学表达语言的熟 悉能力,
能够根据题目进行合理联想、类比、归纳,形成 一定的思维。

导学案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导学案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导学案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导学案编制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式,旨在帮助学生预习和复习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导学案编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问题分析1.1 缺乏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设计导学案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

然而,现实中的导学案往往过于统一,缺乏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化设计。

这导致了部分学生无法真正受益于导学案,影响了教学效果。

1.2 导学内容设置过于繁琐有些导学案在设置内容时过于繁琐,包含了大量的知识点和题目,给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学习负担。

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压力,也会让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从而降低学习效果。

1.3 题目难易程度匹配不当有些导学案中的题目难度过大或过小,无法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匹配。

这样一来,学生要么无法完成题目,感到挫败和困惑,要么过于轻松应付,缺乏挑战性。

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会受到影响。

二、解决方法2.1 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做好差异化设计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需求,针对性地编制导学案。

可以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方法和兴趣爱好,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学习任务和活动,使导学案更加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

2.2 精简导学内容,适度减轻学生负担为了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消化导学内容,教师可以适度减少导学案中的知识点和题目数量。

精简内容,突出重点,让学生更加专注于核心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3 确保题目难度与学生水平匹配在编制导学案题目时,教师应全面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确保题目的难度与学生实际情况相匹配。

可以采用渐进式难度设计,给予学生适度的挑战和支持,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并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结语导学案编制在教师备课中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然而,为了确保导学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活动。

“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的实践与反思

“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的实践与反思

“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的实践与反思近年来,教育界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种种质疑,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着被动、死记硬背、缺乏灵活性等问题。

教育改革已成为当下的热点话题,各地教育部门也在积极探索更加符合学生发展特点和教学需求的教学模式。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实践和反思两个方面,探讨“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的实践与反思。

一、实践篇1. 什么是“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这种课堂中,教师并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实践过程及效果在“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中,教师需要设定一系列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和讨论。

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问题的思考会变得更加主动和深入,他们习惯性地去搜寻相关资料和阅读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得到了极大地得到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提升。

学生们在合作探究和讨论中能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学会了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这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问题导学的案例在一次数学课上,我提出了一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假设有一个圆形的花坛需要种花,圆形花坛的周长是20米,那么为了使得花坛最大限度地容纳花朵,应该在花坛的边缘上种植多少花朵?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周长、半径、面积等概念来解决这个实际问题。

在小组合作探究和讨论中,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出各自的观点和解决方法,并最终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们不仅深入理解了圆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锻炼了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反思篇尽管“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有着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高中思想政治课学案导学法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中思想政治课学案导学法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学案导学法的运用,教师可以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可 以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学案导学法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学案导学法起源于美国,最初 是为了解决教学中学生被动接 受知识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教
学方式。
发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案 导学法逐渐在我国得到推广和应 用,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
案例三
总结词
通过创新应用实践,可以将学案导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 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详细描述
某高中在思想政治课中采用学案导学法与情境模拟法相 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前准备丰富的多媒体资 料和实际案例,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 演等方式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加 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 容的需要适时引入时事热点和实际生活例子,帮助学生 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案例五
总结词
定期对学案导学法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针对问题提出 改进建议,不断完善教学方法。
详细描述
某高中在运用学案导学法的过程中,建立了完善的评估 机制。通过定期发放问卷调查、组织学生座谈会、教师 反思会等活动,了解学生对学案导学法的满意度、学习 效果以及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看法和建议。同时,学校还 设立了专门的教学研究小组,定期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和完善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案导学法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THANKS
感谢观看
提高学生参与度
总结词
学生参与度低、缺乏互动性、缺乏吸引力
VS
详细描述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参 与度和互动性,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案例分析等,同时注重学案的引导作用, 使学案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分析对比学案导学、问题导学和案例导学各自的特点,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分析对比学案导学、问题导学和案例导学各自的特点,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分析对比学案导学、问题导学和案例导学各自的特点,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导学,分为导和学两部分,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导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际凸显了教师服务学生学习的特点。

导学常采用的方式,主要有学案导学、问题导学和案例导学。

(一)学案导学1、特点:学案,由教师预先围绕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学生的学习方案,交由学生按照方案,自己完成学习过程。

它主要由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资料、活动内容、检测和练习等几部分组成。

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替代教师的教学组织,使学生充分获得自主学习的机会。

2、学案导学存在的问题(1)、用学案替代教师的功能与作用(2)、没有学生自主实践的机会(3)、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成为教案的翻版。

(4)、学案简单化,制约了学生的思维(5)、难以兼顾学生之间的差异和个性化发展3、解决的途径:学案中,不涉及认知或解析的过程、结果或结论,交由学生自己产生;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时,须进行跟踪指导。

(二)问题导学1、特点:问题导学,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随课堂教学进程设置的,不仅针对性强,还便于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控和指导,利于兼顾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实效性很强的导学方式。

具有目标明确,指向性强,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利于学生获得体验、感知等实践机会,有助于学生应用和掌握学习技能和方法的特点。

2、问题导学的误区及不足(1)、将问题导学等同于提问(2)、只要设置问题,就能导学(3)、没有提供认知的条件。

(4)、未提供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3、解决的途径:设置的问题应有明确的导向和适度的思维空间;控制认知材料的数量,提供足够的信息量,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针对学生的认知障碍,给予必要的指导。

(三)案例导学1、特点:案例导学,是教师围绕教学内容,选择其中的核心知识或重点问题,设计的学生学习方案。

具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紧扣教学内容,利于学生获得体验、感知,实现自主认知的特点,也是一种实效性很强的导学方式。

学案导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word资料4页

学案导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word资料4页

学案导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追求教育教学的高质量,新学期学校开始推行“三四五”课堂模式改革,实行学案导学。

实践证明,“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不仅充分重视了教师组织、诱导、点拨、示范的教的过程,更注重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迁移、合作探究的学的过程,使课堂容量变大、节奏加快、效率提高,充分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学案导学初见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从学生角度看:1.学生对学案导学的认同感、使用率和满意率还参差不齐。

几乎一半的学生在简单应付导学案上的练习题目,更可怕的是学生手里拿着学案,根本不看什么课本,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学习主动性还没有发挥出来。

2.学生使用导学案也有一个适应问题。

学生适应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模式,但学案导学提倡的是学生自学,允许学生异想天开,无论什么问题,都不是把现成的答案捧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因此学生使用导学案有负担增加、指示不明、用不习惯的感觉。

3.学生做题速度不一,导致教学进度出现堵塞。

优秀生在课内比较轻松就可以完成,而速度慢的学生可能还需课外一点时间,加重了部分学生的负担。

其次,从教师角度看:1.教学分离的问题较为严重。

教师抛开导学案自己尽情讲课,然后让学生完成导学案的练习题,把导学案当作了课堂练习卷使用。

2.教师僵硬地运用导学案,课上照本宣科,教师的主动性和二次开发的要求得不到体现。

这就导致了“用而不灵”局面的出现。

另外,在导学案的管理方面,部分教师“用而不查”,“四必”(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原则大大缩水,导致了使用质量下降,特别是“评而不补”现象比较严重。

再次,从导学案编制看:1.导学案试题化倾向严重,把课后题海战术变成了课前机械训练,名为“预习性指导”,实质上是大量的机械性知识灌输或试题练习,课堂需要的差异性的课程资源被统一化、应试化。

2.有的导学案知识纲要化明显,只是把教师的语言灌输变成了文本注入,教师教学过程的大部分环节都是围绕着“学案”上设计的训练题目来进行,师生的创造性和课堂生成美荡然无存。

小学教案中的问题导学策略

小学教案中的问题导学策略

小学教案中的问题导学策略引言:在小学教育中,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工具之一。

一个好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而问题导学策略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升。

本文将探讨小学教案中的问题导学策略,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一、问题导学策略的定义和作用问题导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问题导学策略也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二、问题导学策略在小学教案中的应用1. 引入阶段:通过提出引人入胜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小猪佩奇》这篇课文时,可以提问:“你们喜欢小猪佩奇吗?为什么?”这样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好奇心。

2. 探究阶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例如,在教授数学加法运算时,可以提问:“如果有3个苹果和2个梨,一共有多少个水果?”这样能够让学生自己思考并找到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总结阶段:通过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小猪佩奇》这篇课文之后,可以提问:“小猪佩奇和她的家人都是什么动物?他们有什么特点?”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并加深对动物分类和特点的理解。

三、问题导学策略存在的问题1. 问题设置不合理:有些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问题设置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复杂,无法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

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特点进行合理设置。

2. 学生回答不积极:有些学生对问题导学策略缺乏兴趣,回答问题时缺乏积极性。

这可能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环境有关。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来解决这一问题。

教学计划中的案例教学与问题导向学习

教学计划中的案例教学与问题导向学习

教学计划中的案例教学与问题导向学习教学计划中的案例教学和问题导向学习是现代教育领域中被广泛运用的两种教学方法。

它们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本文将分析案例教学和问题导向学习的定义、特点以及在教学计划中的应用。

一、案例教学的定义和特点案例教学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案例教学的特点如下:1.真实性:案例教学以真实的案例为基础,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

这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2.启发性:案例教学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能够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综合性:案例教学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能够促使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思考和综合分析。

二、问题导向学习的定义和特点问题导向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通过提出真实且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

问题导向学习的特点如下:1.主动性:问题导向学习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主动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探究性:问题导向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定义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3.合作性:问题导向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协作,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三、案例教学与问题导向学习在教学计划中的应用案例教学和问题导向学习在教学计划中的应用可以相互融合,发挥出更好的教学效果。

以下是它们在教学计划中的具体应用:1.课程设计:在教学计划的课程设计中,可以针对每一个教学单元设计真实的案例和有挑战性的问题。

通过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来学习和掌握知识。

2.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设置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让学生通过协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评价方式:在评价方式上,可以采用综合性的评价方法,如案例分析报告、问题解决方案的展示等。

学案教学的优缺点2

学案教学的优缺点2

学案教学的优缺点2第一篇:学案教学的优缺点2学案教学的优缺点学案导学”就是用学习方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它以“学习方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式,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指导或辅导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由“教”变为“导”,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而且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

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从而实现教学的高效化。

学案导学的优点1.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把握知识内容,克服盲目和片面,减少教材阅读和作业中的困难,有利于准确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对学习新课作用尤其明显。

学案好比半个家庭教师,能提供及时、关键的指导和人性化的服务。

2.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具体的内容材料,师生互动的基础得以夯实,可操作性增强。

来自学生的原味思想、观点、解释、解答、设计、作品、表现方式等,对提升教学生动性会产生可以预期的作用。

3.有利于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方法,提高研究性学习水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案使用中容易出现的误区1、学案内容习题化:2、把“教学目标”当“学习目标”:作为“学习目标”,是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的指南针,应列举出本节课的知识重点以及各知识的把握层次,最好能将本节知识与各节、各章内容联系起来,构建起知识网络,明确在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本节课的提纲挈领和核心内容,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最终目标。

3“、学案导学”变成了“穿新鞋,走老路”:重教轻学,包办代替养成习惯,所以实行“学案导学”时习惯于走老路。

如对那些应由学生自已解决的内容仍以讲为主,还是注重了讲深、讲细、讲透,认为“学案”中安排的让学生自我探索、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提出问题等太耽误时间,总不如自己讲效果好。

另外,生成意识相对薄弱。

学案减少了教师的“教”,增加了学生“学”,突出了学生主体意识,但设计好的学案会影响“生成”的魅力,这就需要在预设的同时预留出“生成”的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学案导学、问题导学和案例导学各自的特点: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式,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指导或辅导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

这种方式使教学过程由“教”变为“导”,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而且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

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从而实现教学的高效化。

“问题导学法”重点解决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不浓,主动性不强,课堂缺乏活力带来的效率不高等实际问题,能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就业素质。

它有如下特点:
1、主要理论依据是布鲁纳和奥苏贝尔的认知学,即认为学习是把新知识与人脑旧知识相互结合的过程,强调学生的学习是以一定的知识经验为背景的,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的知识经验,而把新知识作为预先给定的东西“灌给”学生,而应该以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生长新的知识,从而扩大学习者原来的知识结构。

2、符合了小学生的好奇和爱发问特点,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欲望,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学习。

3、转换语文在职业学校的职能,把语文课变成技能课,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1、明确的目的性。

通过一个或几个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让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素质。

2、客观真实性。

案例所描述的事件基本上都是真实的,不加入编写者的评论和分析,案例的真实性决定了案例教学的真实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得出自己的结论。

3、较强的综合性。

原因有二:一是案例较之一般的举例内涵丰富,二是案例的分析、解决过程也较为复杂。

学生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需要具有审时度势、权衡应变、果断决策的能力。

4、深刻的启发性。

案例教学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启发学生建立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5、突出实践性。

学生在校园内就能接触并学习到大量的社会实际问题,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二、如何解决学案导学﹑问题导学和案例导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不管是以何种方式来导学,都要联系到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以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导学,这样以学生为中心的导学才能成为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