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教案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合集下载

必修4第四课探索世界的本质教学案教案,DOC

必修4第四课探索世界的本质教学案教案,DO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要反对否认运动的不变论,也要反对否认静止的诡辩论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我们要尊重规律,自觉地按客观规律办事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3、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4、规律与规律的表现形式
预习完成
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内容:
A.宏观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B.自然界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C.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D.人类认识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5、“揠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事半功倍,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揠苗助长”的错误主要在于:
A.夸大的规律的客观性
B.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C.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
学习过程
学习导航
情景设置
问题探究
体验结论
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多媒体展示材料:
多媒体展示图片
多媒体展示材料
多媒体展示材料
思考:什么是运动?
2、认识运动的形式
3、运动的主体是什么?
思考:什么是静止?静止和运动的关系?
1、运动的的含义:
2、归纳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3、静止的含义
4、静止和运动的关系
二、运动是有规律的
D.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
6、“庖丁解牛”之所以事半功倍,从哲学角度看,是因为:
A.他尊重规律,能在事物的运动中把握规律
B.他具有创造思维,认识了一切规律
C.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D.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的过程中认识规律
二、多项选择题:
1、“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瞬间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始终处于不间断的变化之中。”这句话是说()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优秀学案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优秀学案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优秀学案优秀资料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自然界的物质性;(2)物质的含义;(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4)运动的含义;(5)静止的含义;(6)规律的含义;(7)运动是有规律的;(8)规律是客观的。

理解:(1)世界的物质性;(2)自然界是物质的,不是上帝和神创造的;(3)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区别和联系;(4)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5)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6)物质和运动的关系;(7)运动和静止的关系;(8)规律的客观性。

分析:(1)联系当前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说明自然界的物质性;(2)联系我国当前的社会改革以及社会发展的状况,说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用课本知识分析,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4)结合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科学执政等社会热点,说明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2.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体会如何去理解一个哲学观点,如何以基本事实为基础进行哲学抽象,初步了解学习哲学的基本方法;(2)通过学习、体会、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收集和分析材料,培养收集材料和整理材料的能力;(4)培养和训练透过现象认识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从世界本质问题上指出有神论的荒谬性,从根本上消除有神论的影响,初步树立唯物主义的自然界、世界观;(2)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规律观。

二、重点、难点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证明;2、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

三、整体感知通过本课的学习,将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物质又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的,规律又是客观的。

四、方法点津(1)运用比较分析法,理解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规律与现象的区别与联系。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探索世界的本质》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探索世界的本质》教案

4.1 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本框题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

1、师生互为主客体,互为存在的条件。

使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2.课堂具有民主性、平等性、开放性、互动性。

3教学中提倡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开拓精神。

4教师要用激情感染学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材分析】知识结构分析:本框题内容从世界的物质性入手,说明世界的物质性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意识的物质性三个方面。

因此本框题在学习物质含义的基础上,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以及人的意识的物质性。

从而得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对物质性。

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以学生已经具备的一定的历史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为基础,从具体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从已有的具体知识中得出较为抽象的哲学原理。

从知识学习的意义看,本框题是哲学知识重要的基础理论部分,对学生唯物主义和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4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探究法、讨论法和重点知识教师精讲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调动已有知识,达到知识的迁移。

【学情分析】1原有知识发展分析: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历史和自然科学知识,如进化论、细胞学说和能量守恒定律,也对人体的大脑结构有了一定的认知,本框题的任务就是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的概括和总结,从哲学的高度认识到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原有知识结构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是感性的、不系统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把相关知识理论化、系统化,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使其知识结构更加完整与严密。

3非知识因素分析:通过对前面三课的学习,学生对较为抽象的哲学知识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

但对于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如:物质与事物的区别,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可以说是一头雾水,有一定的理解难度。

所以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尤其重要,这将直接决定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关键能力:能够引导学生区分哲学的物质概念和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分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全面理解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人教新课标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探索世界的本质》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探索世界的本质》教学设计

必修4第七课《探索世界的本质》教学设计与课件【课标再现】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1)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的含义(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3)系统的含义与特征2.理解(1)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2)联系的多样性(3)系统优化的方法(4)综合性思维方式3.运用(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2)结合生活实例,运用相关原理,分析生存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3)举出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运用相关原理,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才能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4)运用所学知识,剖析生活实例,说明如何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培养和锻炼综合性思维,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能力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着重培养学生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初步具有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认识和发现事物本质的、固有的、内在的联系的能力,初步学会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具有坚持和把握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能力,初步具有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在处理问题时,既要看到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它们的区别,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学会运用综合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和处理生活(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确信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2)树立整体意识,培养全局观念,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或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努力把自己融入集体,融入社会。

(3)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锻炼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树立集体主义观念,是这一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最终落脚点。

高中政治必修4《探究世界的本质》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4《探究世界的本质》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4《研究世界的实质》教学设计【课前延长教案】【学习目标】1、世界的物质性、一致性原理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原理3、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4、规律的客观性和广泛性原理及方法论5、尊敬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一、世界的物质性、一致性原理1、原理内容:(1)自然界的物质性(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久发展的产物总之,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实一致性就在于它的。

2、方法论:全部从实质出发,主观切合客观,脚踏实地; 反对主观主义、经验主义3、物质的含义:哲学上的物质是。

二、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原理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的运动是指。

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对峙一致关系(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担当者。

(3)反对走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看法,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物主义看法。

三、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1、差别:(1)含义不一样:运动,是指宇宙间全部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别形式。

它主要有双方面的含义 : 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必定阶段和一准期间 , 其根天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 二是说物体相关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 , 或许说物体在必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别运动。

(2)特色不一样: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久的。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临时的。

2、联系:(1)运动和静止是辨证一致的,两者互相依靠、互相影响,在必定条件下能够互相转变 ;(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一致,静止是一种特别的运动。

3、反对只认可静止而否定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争辩; 反对只认可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狡争辩。

四、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指。

2、规律的客观性和广泛性原理及方法论(1)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可以被创建,也不可以被消灭。

规律是广泛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想,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依据其固有的规律。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共24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共24张PPT)

8.人们可以根据条件去改变、创造规律。( 错) [矫正]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不能创造、 改变和消灭规律。 9.人类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等规律进行农业生产。( 错) [矫正] 太阳东升西落等属于现象间的联系,不是本质的联 系,故不是规律。现象表现规律,但自身不是规律。
10.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是把握规律。( 错) [矫正] 把握规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但发挥主观能动性 并不意味着能够把握规律,因为它还受其他因素的制约。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重难点二 全面理解运动(5年0考) 1.运动的含义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哲学上所讲的运 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注意:哲学上讲的运动≠运动的具体形态
哲学上讲的运动是对世界上一切运动形式共 同特征的概括和总结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你坐电梯时,相对于电梯,你是静止的,但你无时无刻 不在运动。你坐在山巅,望着远处的风景,风景是静止
的,但风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题中的观点( D )
①割裂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②否认了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③看到了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认识到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重难点三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5年2考)
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原理内容
方法论
规律是 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
客观的
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一旦违 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
规律是 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 普遍的 其固有的规律

高中政治 《第4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 《第4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新人教版必修4
“人可以凌驾于规律之 上”“人在规律面前无能 为力”等都是错误的
“人只能任规律摆布”等 说法都是错误的
例3 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的事情,也可以预测
未来。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有(
)①未来尽管多
A.①② B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和联系的客观性等知识,意在考
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事物的发展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
A.①②
B.
C.①④
D.②③
答案 C
解析 荒漠化现象是人类不遵循规律、盲目发挥主观能动
性导致的不良后果,要解决好荒漠化问题,解决人类活动
和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仍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过,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正确发挥。
➢课时知识建构
➢时政热点链接 人造“天宫”
【背景材料 我国将于2011年下半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 八号飞船,实施我国首次空间飞行器无人交会对接飞行试验。 航天专家、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 员朱毅麟介绍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 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的关键环节。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重约8.5吨,既是一个交会对接的目 标飞行器,也是一个简易的空间实验室,航天员将以此为平 台开展空间实验室的有关技术验证。在太空飞行的两年时间 里,“天宫一号”将逐步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 进行无人和有人的交会对接飞行试验,形成载人天地往返运
在“天宫一号”试验的基础上,在2015年前后,我国还将发 射“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
【理论链接】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意识能指导 人们的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天宫一号与神舟 八号的成功对接说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 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鼓舞着广大航天科

高中政治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最新考纲 1.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3.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本课概览一、哲学的物质概念1.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__________。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____________。

提示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概念,是唯物主义大厦的基石。

2.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__________的组成部分。

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人类社会是__________长期发展的产物。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__________,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提醒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

4.世界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________。

二、哲学的运动概念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______和______。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运动是物质的__________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________。

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1)运动是________的、______的和______的;而静止是________的、______的和______的。

(2)物质世界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统一。

提醒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二者不能混淆。

三、物质运动的规律1.规律的概念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______的______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注意不能把哲学上讲的规律混同于具体规律,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更不能把规律与规则(主观)混同。

高三政治第四课《探索世界的本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三政治第四课《探索世界的本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索世界的本质一、教学目标:把握高考考点1.世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的物质性(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2)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3)规律的概念(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二.教学过程一)学生讲评时事二)导入复习三)复习过程构建知识框架复习考点典型例题讲评学生学案1.构建知识体系自然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含义世界的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探索世界物质性人类社会的本质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物质生活的基本要素是客观运动含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认识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把握规律规律的含义运动是有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2.典型例题自然界的物质性 D1.人们能够利用木料制出桌椅来,体现了人们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使自然物人工化。

但是,自然物人工化的基础与前提是A.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人本身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物C.人有动物所没有的制作能力D.客观存在的自然物及其属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D物理学家把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称作为反物质。

1928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预言反物质的存在。

199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在银河系上方约3500光年处有一个不断喷射反物质的反物质源。

2002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首次成功地对反物质原子的内部结构和物理特性进行了研究。

回答以下两题。

1、从哲学上看,反物质的存在表明A 世界的本质并非是物质B 人类可以有意识的改造自然C 新事物总是层出不穷D 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2、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灵保佑。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器轰鸣田野,卫星遨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自然。

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

高中政治 2.1《探究世界的本质》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 2.1《探究世界的本质》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二单元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一、@§本单兀的地位@§全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怎样才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呢?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

本单元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主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人手,通过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外部世界,正确处理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真理来实现的。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真理,这三方面内容构成了本单元最基本的知识目标。

@§从能力目标来说,培养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物质观分析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意识现象的能力,使学生对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正确区分和判断真理与谬误的能力,正确地对待真理和谬误,坚持真理反对谬误。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来说,树立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思想观点,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正确认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增强自觉贯彻和执行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牢固树立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的思想,牢固树立热爱真理、追求真理、坚定真理的信念,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把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作为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总之,本单元探讨世界的本质,告诉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

这一内容是任何哲学都无法回避、都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些内容的认识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因此,本单元在整本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探究世界的本质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探究世界的本质教案

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课时世界的物质性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 识记物质的概念• 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归纳世界的物质性原理2、过程与方法• 联系自然界中的事物并分析其客观性,从而认识自然界的物质性• 联系社会事例,分析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情感态度价值观• 自然界、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意识也依赖于物质,这就是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据此,我们应该反对神创论,自觉坚持无神论思想。

二、教学重点• 运用科学研究的成果说明自然界的物质性,批驳上帝创世说的荒谬性三、教学难点•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世界的物质性(一)自然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是物质的【探究活动1】课本第28页●天地万物是上帝创造的吗?联系你所知道的有关地球起源的知识,说明为什么上帝创世说是违背客观实际的。

2、什么是物质?比较: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 自然科学上的物质概念自然科学上所讲的物质、物质的结构、物质的属性,都是关于物质结构理论的一些具体论断,其物质概念只涉及物质世界中自然界这一部分,或者说只涉及一部分物质形态的具体特征;而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则囊括整个世界的万事万物,反映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共同的唯一特性。

【探究活动2】课本第29页●哲学家所说的作为世界本原的“水”、“火”、“原子”等,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具体事物是什么关系?●在自然界中,既有姿态万千的山川湖海,也有许多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地存在着事物和现象,如磁场、超声波、紫外线等。

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些事物有什么共性呢?(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3、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探究活动3】课本第30页●人类社会的形成需要哪些物质条件?●是什么原因促成了由古猿的生存环境到人类的社会环境、由古猿的群体结构到人类的社会结构的转变?四、教后感第二课时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 识记概念:运动、静止、规律• 理解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理解运动与静止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 联系哲学家的重要思想、言论理解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要遵循规律,否则会受到惩罚,可以结合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事例加深理解3、情感态度价值观•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要反对否认运动的不变论,也要反对否认静止的诡辩论•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我们要尊重规律,自觉地按客观规律办事二、教学重点•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运动观三、教学难点•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规律与规律的表现形式四、教学过程(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1、什么是运动?【探究活动1】课本第31页(上)●谈谈你对《易传》这句话的理解。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课件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课件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①从产生和发展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②从构成要素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
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
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
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
会一起产生的。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2.世界的物质性 (1)原理:①无论是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还是人类社会的存 在与发展,它们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这种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性,就是物质性。②整个世界 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 质。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名师解惑| 1.世界的物质性原因 (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①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②宇宙间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Βιβλιοθήκη 栏目 导引思想政治 必修4
|对应训练|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对这个“物质”
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物质的存在不依赖人的意识 ②物质有其产生、发展和灭
亡的过程 ③物质就是万事万物的总和,各种各样的具体的物质
形态 ④物质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
具体的物质形态

政治: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教案(新人教必修4)

政治: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教案(新人教必修4)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自然界的物质性(2)物质的含义(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4)运动的含义(5)静止的含义(6)规律的含义(7)运动是有规律的(8)规律是客观的◇理解(1)世界的物质性(2)自然界是物质的,不足上帝和神创造的(3)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区别和联系(4)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5)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6)物质和运动的关系(7)运动和静止的关系(8)规律的客观性◇分析(1)联系当前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说明自然界的物质性(2)联系我国当前的社会改革以及社会发展的状况,说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用课本知识分析,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4)结合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科学执政等社会热点·说明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2、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体会如何去理解一个哲学观点,如何以基本事实为基础进行哲学抽象,初步了解学习哲学的基本方法(2)通过学习、体会、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收集和分析材料,培养收集材料和整理材料的能力(4)培养和训练透过现象认识规律的能力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从世界本质问题上指出有神论的荒谬性,从根本上消除有神论的影响,初步树立唯物主义的自然界、世界观(2)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规律观二、【重点、难点】: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证明2、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三、【整体感知】:通过本课的学习,将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在本上都是物质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物质又运动的,物质的运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的,规律又是客观的。

四、【方法点津】:(1)运用比较分析法,理解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律与现象的区别与联系。

(2)通过社会调查,了解目前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在哪些违背客观规律的现象。

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世界的物质性)(共12张PPT)

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世界的物质性)(共12张PPT)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 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2021/11/192021/11/192021/11/192021/11/19
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 性的作用。
物质的具体形式 具体
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
• 区别:客观实在是指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 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 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特性。它是对世界万 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 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 意识现象。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它既 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 对于任何人来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 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物 质
产品的分配关系

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 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 产生的
从古猿到人的进化中脑量的变化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 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小结:
(一)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 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二)世界是物质的
1、自然界是物质的 2、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3、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世界是物质 的世界,世 界的真正统 一性就在于 它的物质性
注意1:
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原理) 基本内容:①自然界是物质的。②人类社会的产生、 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③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人和 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 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 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 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以,社会的发展不是由某个人的意识决定的,是客观的,是有客观规律的。人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板书设计
第三课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
(一)世界的本质
1、物质含义
2、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
(二)自然界具有物质性
(三)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1、从产生上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社会的存在来看,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都是客观物质的。
3,从发展上看,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是由某个人的意识决定的。社会形态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今天,是有客观规律的。我们不能随意改变一个国家的社会形态。
从现实状况看,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而规律是客观的,不是人想怎样就怎样的。实践证明,建国初实行的人民公社制度,就不符合当时的落后的生产力状况,使我国经济停滞不前,人民贫穷落后。这就证明,从资本主义一下子跨入共产主义是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因为中间还有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客观存在的事物是具体的,多变的,易逝的,不同事物有不同的存在状态,不同的性质和特征,而客观实在是物质的根本特性和惟一共性,是意识以外万事万物的共性,是绝对的,不变的,永恒的。
(二)为什么说自然界具有物质性?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有共同点,比如苹果和菠萝的共同点是什么?都是水果。苹果和狗的共同点是什么?都是生物。苹果和石头的共同点是什么?原子。
读课本29页第一段。
老师:马克思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什么是物质?(列宁下的定义)
学生: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1)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不管人们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承认不承认,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是客观的,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了唯物主义。
联系:哲学上物质概念是从具体物质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它并不独立存在,而是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
两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6)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的区别
我们日常所说的“客观存在”是既指一切客观事物的存在,也包括意识的存在。例如,我们常说:“在社会主义社会,剥削阶级思想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似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这里的客观存在指的就是一种意识现象。而客观实在是不包含任何意识现象的。
举例:花凋谢了——土——滋养花
过渡:下列事物是不是物质?地球桌子太阳小孩小草
学生:
(5)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
区别:哲学上物质概念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它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具体的物质形态除了具有哲学上物质共性(客观实在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可以被改造,有生有灭。
培养学生在对生活实例的分析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归纳观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能力培养目标,分层次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置问题情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
通过分析哲学家的重要思想、言论,理解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在对生活现象的解析中,加深理解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2)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人的意识能够反映物质、认识物质。物质是可知的。——坚持了可知论。
(3)客观实在:(客观真实地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客观实在是一个非常确定的概念,它是意识以外万事万物的共性。
(4)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不管物质的形态、结构和属性如何千变万化,但其客观实在的属性却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不变的,具有永恒性和绝对性,所以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举例)客观实在性是万事万物共有的特性。
问题:世界上有没有神和鬼?谁能举个例子?
学生:
举例:鬼火、死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神婆给小孩看病、信耶稣治病
相信有神论的原因:一是无知,没有正确认识事物或现象。二是恐惧,王充:病由忧惧生,忧惧见鬼出。
展示:两个小故事
(三)为什么说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物质的要素。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教学重、
难点
1、重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证明
2、难点:物质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导入:今天我们来探讨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所熟悉的世界到底是什么?即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本原是什么?
(一)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老师:有同学说,世界就是世界,哪有什么本质。这样想就太肤浅了。我们所说的世界的本质,是指万事万物中的共同点。
集体备课教案
项目
内容
课题
第四课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
修改与创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物质的含义,理解世界的物质性
2、能力目标:体会如何以基本事实为基础进行哲学抽象,初步了解学习哲学的基本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分析宇宙中的一切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世界本质问题上认识有神论的荒谬性,鲜明地反对神创说,初步树立唯物主义的自然界、世界观。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使学生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运动的绝对性的同时,还承认相对静止的重要作用,从而认识世界是可知的,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避免犯形而上学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
澄清对规律认识的几个误区,懂得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自觉地按客观规律办事。
3从发展上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客观规律的。
教学反思
项目
内容
课题
第二框;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修改与创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运动、静止和规律的含义,理解物质和运动以及运动与静止的辨证关系,并能列举实例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要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分析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2)能力目标
教学重、
难点
(1)教学重点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本框教学中心是“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而理解这个中心的关键就是要把握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2)教学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