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复习题(答案仅供参考)
一、判断题(把正确的符号“√”或错误的符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中。)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3.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
4.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5.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6.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7.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8.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9.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10.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11.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12.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13.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14.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15.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16.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17.施肥量与收获率是正相关关系。(× ) 18.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19.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20.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21.在单位成本指数
1
11p
q p
q ∑∑中,∑11p q —∑01p q 表示单位成本增减的绝对额(√) 。
22.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析。(×)
23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24.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积.(×)
25.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
26.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是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27.某产品产量在一段时期内发展变化的速度,平均来说是增长的,因此该产品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也是年年上升的。(×)
28.已知某市工业总产值1981年至1985年年增长速度分别为4%,5%,9%,11%和6%,则这五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6.97%。(×)
29.平均增长速度不是根据各个增长速度直接来求得,而是根据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
30.统计总体具有大量性、同质性与变异性等特征。(√)
31.抽样调查只有代表性误差而没有登记误差,全面调查则两种误差都有。(×)
32.某市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私家车5.5辆,这是属于强度相对指标。(√)
33.某厂产量计划要求比上年增长10%,实际仅比上年增长5%,则本年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为50%。(×)
34.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抽样单位数越多,抽样平均误差也就越大。(×)
35.计算综合价格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应选择报告期的数量指标。(×)
36.若商品销售量指数提高4%,同时价格指数下降4%,则销售额指数不变。(×)
37.时间数列中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总的定基增长速度。(√)
二、单项选择题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C )
A、抽象的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2.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因此( C )。
A、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
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
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
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
4.某市工业企业199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1998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B )。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5.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 A )。
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
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
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
6.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B )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7.次数分配数列是( D )
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8.总量指标是用( A )表示的。
A、绝对数形式
B、相对数形式
C、平均数形式
D、百分比形式
9.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C )
A、平均指标
B、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变异指标
10.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C )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
11.1997年北京市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D)。*
A、总量指标
B、变异指标
C、平均指标
D、相对指标
12.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这时需分别计算各自的(A )来比较。
A、标准差系数
B、平均差
C、全距
D、均方差
13.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C )
A、抽样误差系数
B、概率度
C、抽样平均误差
D、抽样极限误差
14.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抽出10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是(C)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15.下面现象间的关系属于相关关系的是( B )
A、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
B、价格不变条件下,商品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C、家庭收入愈多,其消费支出也有增长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