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3年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23年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2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记录学原理试题(课程代码 0097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旳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旳,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旳对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记录旳基本措施包括A.调查措施、汇总措施、预测措施 B.调查措施、整顿措施、分析措施 C.大量观测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推断法 D .时间数列法、记录指数法、回归分析法 2.构成记录总体旳总体单位A .只有一种指标B .可以有多种指标 C.只有一种标志 D .可以有多种标志 3.在分组时,假如某个标志值恰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值时,一般应A.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B .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C.将此值归入上、下限所在组都可以 D.单独设置一组 4.反应某一事物在一定范围内旳总数量旳记录指标是A.平均指标 B.动态指标 C .相对指标 D.绝对指标 5.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旳公式是A.∑∑fx B. f xf∑ C.∑∑⋅)(ffx D.x x -∑6.算术平均数旳基本形式是A.同一总体旳部分数值与所有数值之比B. 同一总体旳不一样部分之间数值之比C. 同一总体各项数值之和与数值个数之比D. 同一总体旳不一样步间数值之比7.是非标志旳成数P和Q 旳取值范围是A.不小于O B. 不不小于O C .不小于1 D. 界于O 和1之间8.在调查之前可以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旳误差是A .登记误差 B. 抽样误差 C.系统误差 D. 调查误差 9.在抽样调查实践中,常常使用旳抽样措施是A .重置抽样 B. 不重置抽样 C .重点抽样 D. 经典抽样 10抽样单位数(n )与置信度(t)旳关系为A .相等B .置信度(t)越低,则n 越小 C.置信度(t)越高,则n 越大 D .无关 11.进行整群抽样时,应尽量保证A .群与群之间旳差异较小,而群内各单位之间旳差异较大 B.群与群之间旳差异较大,而群内各单位之间旳差异较小 C. 群与群之间旳差异较小,而群内各单位之间旳差异也较小 D.群与群之间旳差异较大,而群内各单位之间旳差异也较大 12.三个或三个以上变量旳有关关系是A. 单有关B. 复有关 C .偏有关 D. 正有关 13.在回归直线bx a y +=ˆ中,b 表达当x 增长一种单位时A. y 增长aB. x增长b C . y 旳平均增长量 D.x 旳平均增长量14.已知两个变量,30,8,52===xy y x σσσ,则通过计算有关系数可知两者之间存在着A .高度正有关 B.明显正有关 C.低度正有关 D .微弱正有关15.对时间数列中各数值进行平均,即得到该数列旳A. 发展水平B. 平均发展水平C.发展速度D.平均发展速度16.时间数列中,比较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期期水平之比,称为A.发展速度B.定基发展速度C. 环比发展速度D.增长速度17.某企业2023~2023年各年销售额(单位:万元)分别为150、162、172、186、200,则该期间销售额年平均增长旳速度为A. 5.9% B.7.5% C.105.9%D. 107.5%18.使用移动平均法对线性趋势进行分析,能起到旳作用重要是A.平滑作用 B.移动作用C.平均作用 D.加总作用19. 将指数划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旳根据是其A.阐明旳是总体还是构成单位旳数量变动 B.反应指标性质C.编制措施 D.反应时间状况20. 某厂生产费用比上年增长50%,产量比上年增长25%,则单位成本上升A.37.5%B.25%C.20%D. 12.5%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在每题列出旳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规定旳,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旳对应代码涂黑。

广东省2020年08月自考 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2020年08月自考 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20年8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单选题1、已知商品销售额指数为110%,销售量指数为90%,则销售价格指数为(1 分)A.20%B.99%C.122%D.200%参考答案:C2、狭义指数是指反映(1 分)A.复杂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B.价格变动的相对数C.动态变化的相对数D.产量变动的相对数参考答案:A3、现象发展受到一些临时的、偶然的因素影响而引起的波动,属于时间数列的(1 分)A.长期趋势B.季节变动C.周期波动D.不规则变动参考答案:D4、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采用(1 分)A.几何平均法B.最小平方法C.加权平均法D.算术平均法参考答案:A5、某地区的GDP的环比增长速度2015年比2014年增长8%,2016年比2015年增长9%,则2014-2016年该地区GDP总增长(即定基增长速度)(1 分)A.0.72%B.17%C.17.72%D.72%参考答案:C6、表明现象发展程度的相对指标是(1 分)A.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C.发展速度D.增长速度参考答案:C7、己知两个变量,σx =10,σy=8,σ²xy=60,则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可知x与y(1 分)A.高度正相关B.显著正相关C.低度正相关D.微弱正相关参考答案:B8、相关系数可以有效地表示现象之间(1 分)A.因果关系B.变动关系C.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D.数量规律参考答案:C9、在相关关系种类中,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是根据(1 分)A.相关的方向B.相关的形式C.影响因素的数量D.相关程度参考答案:A10、按照规定的间隔,从已经排序的总体单位中抽取样本单位的组织形式是(1 分)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类型抽样D.整群抽样参考答案:B11、总体的变异程度与抽样误差的关系是(1 分)A.变异程度越大,抽样误差越大B.变异程度越大,抽样误差越小C.变异程度越小,抽样误差越大D.两者无关参考答案:A12、重置抽样的误差与不重置抽样的误差相比,(1 分)A.前者小于后者B.前者大于后者C.两者相等D.两者不等参考答案:B13、在抽取样本单位时,必须遵循____原则。

自考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自考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自考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设某地区有2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

A.每一家工业企业B.200家工业企业C.每一件产品D.2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2.有600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些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600家公司的全部职工B.600家公司的每一位职工C.600家公司所有职工的全部工资D.6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3.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指标B.可以有多个指标C.只能有一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标志4.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

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5.在调查设计时,学校作为总体,每个班作为总体单位,各班学生人数是()。

A.变量值B.变量C.指标值D.指标6.年龄是()。

A.变量值B.连续型变量C.离散型变量D. 连续型变量,但在实际应用中常按离散型处理7.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A.登记的方便B.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C.确定调查的范围D.确定调查的单位8.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A.职工调查B.工业普查C.工业设备调查D.未安装设备调查9.通过调查大庆、胜利、辽河等油田,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方式是()。

A.典型调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普查10.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10月1日至15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A.调查时间B.登记期限C.调查期限D.标准时间11.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A.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B.确定组距和组中值C.确定组距和组数D.确定全距和组距12.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最小组为开口组,组限为400,又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500,则下开口组的组中值为()。

A.200B.300C.400D.60013.统计表的主词是统计表所要说明的对象,一般排在统计表的()。

《统计学原理》试题和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题和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题和答案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空白处,每空1分,共15分)1.变量数列的两大构成要素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统计表从形式上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四部分。

3.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确定调查目的、____________、调查项目、___________、调查时间和调查的组织工作等。

4.检查长期计划的完成程度时,若计划任务规定的是长期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检查计划完成程度应采用______________法。

5.平均发展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的几何平均数。

6.加权平均指数是对个体指数的___________________。

7.抽样平均误差与样本容量成__________比,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抽样平均误差要减少1/4,则样本容量应___________________。

8.判断回归模型拟合度的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1-10题每题1分,11-15题每题2分,共20分)1.抽样调查的目的是()。

A. 估计样本统计量B. 计算抽样误差C. 估计总体指标的数值D. 计算样本量2.P氏指数中,同度量因素(权数)应固定在()。

A. 报告期B. 基期C. 特定时期D. 基期+报告期/ 23.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 股票购买量B. 商品销售额C. 股票收盘价格D. 股票成交金额4.是非标志的标准差等于()。

A. √PB. √p(1-p)C. √P+(1-p)D. √P (1-p) 5.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职工人数B、设备台数C、职工工资总额D、生猪存栏头数6.对一批食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式是()。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7.若某组数据呈现出右偏分布,则该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均值的大小关系是()。

统计学原理试卷与答案解析

统计学原理试卷与答案解析

WORD格式可编辑《统计学原理》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一个统计总体( D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C )A 、2000名学生 B、 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名学生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B )。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C )。

A、工业普查B、工业设备调查C、职工调查D、未安装设备调查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B )。

A、调查时间B、调查期限C、标准时间D、登记期限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B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A )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加权调和平均法D、几何平均法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B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

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B )。

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发展水平指标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B )。

A、相对数时间序列B、时期数列C、间断时点数列D、平均数时间序列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B )。

(完整版)广东20170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和答案解析

(完整版)广东20170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和答案解析

2016 年 7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097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统计的基本方法包括A.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 B .调查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C.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推断法 D .时间数列法、统计指数法、回归分析法2.构成统计总体的总体单位A.只有一个指标 B .可以有多个指标C.只有一个标志 D .可以有多个标志3.在分组时,如果某个标志值恰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值时,一般应A.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B .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C.将此值归入上、下限所在组都可以 D .单独设立一组4.反映某一事物在一定范围内的总数量的统计指标是A.平均指标B.动态指标C.相对指标D.绝对指标5.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公式是x xfC. ( x fx xA. B. )D.f f f6.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是A.同一总体的部分数值与全部数值之比 B. 同一总体的不同部分之间数值之比C. 同一总体各项数值之和与数值个数之比D. 同一总体的不同时间数值之比7.是非标志的成数P 和 Q的取值范围是A.大于 O B.小于O C.大于1 D.界于O和1之间8.在调查之前可以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A.登记误差 B.抽样误差C.系统误差 D.调查误差9.在抽样调查实践中,经常使用的抽样方法是A.重置抽样 B.不重置抽样C.重点抽样 D.典型抽样10 抽样单位数(n)与置信度( t )的关系为A.相等B.置信度(t)越低,则n 越小C.置信度( t )越高,则n 越大D.无关11.进行整群抽样时,应尽量保证A.群与群之间的差别较小,而群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较大B.群与群之间的差别较大,而群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较小C.群与群之间的差别较小,而群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也较小D.群与群之间的差别较大,而群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也较大12.三个或三个以上变量的相关关系是A. 单相关B.复相关C.偏相关 D.正相关13.在回归直线y?a bx 中,b表示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A. y 增加 aB. x 增加 b 14.已知两个变量,x 5, y8, 2 xyC. y的平均增加量D.x的平均增加量30,则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可知两者之间存在着A.高度正相关 B.显著正相关C.低度正相关D.微弱正相关15.对时间数列中各数值进行平均,即得到该数列的A. 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C.发展速度D.平均发展速度16.时间数列中,比较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比,称为A.发展速度B.定基发展速度 C.环比发展速度D.增长速度17.某企业2006~ 2010 年各年销售额(单位:万元)分别为150、162、172、186、 200,则该期间销售额年平均增长的速度为A. 5.9%B. 7.5%C. 105.9%D. 107.5%18.使用移动平均法对线性趋势进行分析,能起到的作用主要是A.平滑作用B.移动作用C.平均作用D.加总作用19.将指数划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根据是其A.说明的是总体还是构成单位的数量变动B.反映指标性质C.编制方法D.反映时间状况20.某厂生产费用比上年增长 50%,产量比上年增长 25%,则单位成本上升A. 37.5%B. 25%C. 20%D. 12.5%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7月广东省《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7月广东省《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XX 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 试卷 (课程代码 0974)本试卷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早期的统计活动可以表述为【 A 】A.一种具有特定目的、程序和一定组织形式的总体计数活动B.国家以强制力保证实施、服务于征兵和课税目的的技术活动C.一种零散的、无组织的、非经营性的计数活动D.主要涉及食物、财富的计数活动2.早期的统计活动可以表述为【 】统计的基本职能是【 B 】A.参与决策B.收集、整理和提供信息C.发布统计资料D.统计咨询 3.统计资料的基本职能是【 】统计资料的基本特征是【 A 】 A.数量性、总体性、客观性 B.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 C.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 D.科学性、具体性、社会性4.«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对我国政府统计的调查方式做的概括中指出,调查方式的主体是 【 A 】 A.统计报表 B.重点调查 C.经常性抽样调查 D.周期性普查5.次数分布可以形成一些典型的类型,并用曲线表示。

其中,靠近极端值次数少而靠近中间值次数多的分布曲线是【 B 】A.弧形分布曲线B.钟型分布曲线C.U 型分布曲线D.J 型分布曲线 6.反映客观事物实际总量的统计指标是【 A 】 A.绝对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数量指标 7.不受极端值影响的一般水平代表值是【 A 】A.众数B.算术平均数C.加权算术平均数D.标准差8.进行抽样调查时,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受到一些可控因素的影响,下列属于可控因素的是 【 D 】 A.样本数目 B.样本可能数目 C.总体单位数 D.样本容量 9.抽样推断中如果出现系统性偏差,它的表现是【 C 】A. x >X B:x <X C:x ≠X D:x =X10.相关关系描述的是事物之间的【 B 】A.因果关系B.非确定性数量对应关系C.互为因果关系D.时间和次数 11.如果相关系数为0.78,这种相关关系属【 A 】A.正向显著线性相关B.正向高度线性相关C.负向显著线性相关D.负向高度线性相关 12.时间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A 】A.时间标度及其观测值B.主词和宾词C.变量和次数D.时间和次数 13.使用移动平均法对线性趋势进行分析,能起到的作用主要是【 A 】 A.平滑作用 B.移动作用 C.平均作用 D.加总作用 14.指数的计算起源于统计【 D 】A.生产能力的变动B.消费水平的变动C.销售量的变动D.物价水平的变动15.如果采用公式∑∑01P P 计算总指数,就不能如实反映现象的变动情况,其原因是【 D 】 A.这种方法不正确 B.它受计量单位变换的影响 C.没有考虑价格变化的影响 D.没有考虑销售量的影响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卷及解析

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卷及解析

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卷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相关关系是指变量之间()。

A.严格的关系B.不严格的关系C.任意两个变量之间关系D.有内在关系但不严格的数量依存关系2.某厂要对某批产品进行抽样调查,已知以往的产品合格率分别为90%,93%,95%,要求误差范围小于5%,可靠性为95、45%,则必要样本容量应为()。

A.144B.105C.76D.1093.当样本容量固定时,拒绝域的面积随显著性水平α的减小而()。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确定4.()的数据可由可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来分析。

A.完全随机化设计B.随机化区组设计C.因子设计D.主观设计5.样本平均数和全及总体平均数()。

A.前者是一个确定值,后者是随机变量B.前者是随机变量,后者是一个确定值C.两者都是随机变量D.两者都是确定值6.指数所要反映、研究的总体在某一方面的数量特征是()。

A.指数化因素B.同度量因素C.波动因素D.恒定因素7.根据样本观察结果计算得到的,并据以对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做出决策的某个样本统计量,称为()。

A.检验统计量B.样本容量C.拒绝域D.建模统计量8.某厂生产费用今年比去年增长50%,产量比去年增长25%,则单位成本比去年上升()。

A.25%B.37.5%C.20%D.12.5%9.时间数列中,比较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比,称为()。

A.发展速度B.定基发展速度C.环比发展速度D.增长速度10.对时间数列中各数值进行平均,即得到该数列的()。

A.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C.发展速度D.平均发展速度11.已知两个变量,,则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可知两者之间存在着()。

A.高度正相关B.显著正相关C.低度正相关D.微弱正相关12.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增加(或减少)时,另一个变量也相应地增加(或减少),这种相关关系是()。

A.正相关B.负相关C.不相关D.非线性相关13.在回归直线中,b表示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 0097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统计的基本方法包括
A .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
B .调查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
C .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推断法
D .时间数列法、统计指数法、回归分析法 2.构成统计总体的总体单位
A .只有一个指标
B .可以有多个指标
C .只有一个标志
D .可以有多个标志 3.在分组时,如果某个标志值恰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值时,一般应 A .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B .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C .将此值归入上、下限所在组都可以 D .单独设立一组 4.反映某一事物在一定范围内的总数量的统计指标是
A .平均指标
B .动态指标
C .相对指标
D .绝对指标 5.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公式是
A .∑
∑f x B. f xf ∑ C.
∑∑⋅
)(f
f
x D.x x -∑
6.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是
A .同一总体的部分数值与全部数值之比 B. 同一总体的不同部分之间数值之比 C. 同一总体各项数值之和与数值个数之比 D. 同一总体的不同时间数值之比 7.是非标志的成数P 和Q 的取值范围是
A .大于O B. 小于O C .大于1 D. 界于O 和1之间 8.在调查之前可以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
A .登记误差 B. 抽样误差 C .系统误差 D. 调查误差 9.在抽样调查实践中,经常使用的抽样方法是
A .重置抽样 B. 不重置抽样 C .重点抽样 D. 典型抽样 10抽样单位数(n )与置信度(t )的关系为
A .相等
B .置信度(t )越低,则n 越小
C .置信度(t )越高,则n 越大
D .无关 11.进行整群抽样时,应尽量保证
A .群与群之间的差别较小,而群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较大
B .群与群之间的差别较大,而群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较小 C. 群与群之间的差别较小,而群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也较小 D .群与群之间的差别较大,而群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也较大 12.三个或三个以上变量的相关关系是
A. 单相关
B. 复相关 C .偏相关 D. 正相关 13.在回归直线bx a y +=
ˆ中,b 表示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
A. y 增加a
B. x 增加b
C. y 的平均增加量 D .x 的平均增加量
14.已知两个变量,30,8,52===xy y x σσσ,则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可知两者之间存在着
A .高度正相关 B.显著正相关 C .低度正相关 D .微弱正相关 15.对时间数列中各数值进行平均,即得到该数列的
A. 发展水平
B. 平均发展水平 C .发展速度 D .平均发展速度 16.时间数列中,比较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比,称为
A .发展速度
B .定基发展速度 C. 环比发展速度 D .增长速度
17.某企业2006~2010年各年销售额(单位:万元)分别为150、162、172、186、200,则该期间销售额年平均增长的速度为
A. 5.9%
B. 7.5%
C. 105.9%
D. 107.5% 18.使用移动平均法对线性趋势进行分析,能起到的作用主要是
A .平滑作用
B .移动作用
C .平均作用
D .加总作用 19. 将指数划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根据是其
A .说明的是总体还是构成单位的数量变动
B .反映指标性质
C .编制方法
D .反映时间状况 20. 某厂生产费用比上年增长50%,产量比上年增长25%,则单位成本上升
A. 37.5%
B. 25%
C. 20%
D. 12.5%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变量按其取值是否能无限分割,可分为 A .连续变量 B. 离散变量
C.确定变量矿 D. 随机变量 E.常数
22.2012年某企业的汽车产量为100万辆,这一数值为
A.时期指标 B.时点指标
C.绝对指标 D.相对指标 E.平均指标
23.抽样调查中,选择样本的优良标准包括
A.无偏性 B. 一致性
C.准确性 D. 客观性 E.有效性
24.收人与消费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则这种相关关系属于
A.正相关 B.负相关
C.单相关 D.复相关 E.偏相关
25.抽样推断的理论基础包括
A.最小平方原理 B. 大数定律
C.有效性原理 D. 因素分解原理 E.中心极限定理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

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改正划线部分。

26.定类尺度相对于其他的计量尺度,它的度量层次是最低的。

27.变量数列中,缺上限的最大组组中值计算公式为:缺上限组的下限+末组的组矩/2。

28.当变量值的连乘积等于总速度或总比率时,适宜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平均数。

29.比较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代表性,标准差系数越大,则平均数的代表性越高。

30.无限总体是指总体单位数是无限的,只能采取全全面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

31.样本容量越小,抽样误差越大,样本容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小。

32.回归分折反映变量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

33.各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等于相应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

34.单位产品成本指数属于数量指标指数。

35.拉氏指数公式,强调用报告期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派氏指数公式,则强调用基期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6.相对指标的含义及其类型。

37.抽样误差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38.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

39.同度量因素的含义及其确定的一般原则。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0. 某企业组装车间工人日生产产品情况如下表:
要求:(1)计算该企业组装车间每人日平均组装产品数量; (2)确定工人日组装产品的众数和中位数。

41.根据某地区2003~2012年居民收入(x :百元)和肉类消费量(y :公斤)资料,求得以下数据:
10,9800,14000,11800,300,35022======∑∑∑∑∑n y x xy y x
试根据上述资料:
(l )建立肉类消费量对居民收入的回归直线方程bx a y +=ˆ;
(2)解释b 的经济意义(计算结果保留四位小数)。

42.
试根据两个指标之间的关系。

要求:(1)推算表格内缺的数值;
(2)计算2006~2010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

(结果(百分数)要求保留两位小数)
201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题答案
(课程代码 0097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5:CDADC 6——10:CDBBC
11——15:ABCBB 16——20:BBAB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AB 22.AC 23.ABE 24.AC 25.BE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6.相对指标的含义:说明一个数值与另一个数值之间相对比所形成的数量关系。

其常用类型有四个:结构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

37.(1)总体的变异程度。

变异程度越大,抽样误差越大,反之,则抽样误差越小;
(2)样本容量。

样本容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小,反之,则抽样误差越大;
(3)抽样方法。

重置抽样的误差比不重置抽样的误差大;
(4)抽样的组织形式。

38.(1)保证时期长短的可比性;
(2)保证总体范围的可比性; (3)保证指标内容的可比性;
(4)保证指标计算方法的可比性,具体有计算方法、计算价格、计量单位等方面。

39.同度量因素是指在总指数计算过程中,为了解决总体的构成单位及数量特征不能加总的问题而使用的
一个媒介因素或转化因素;
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采用基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采用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0.解:(l )该企业组装车间每人日平均组装产品数量
写出各组组中值:90 110 130 150 170
129100
12900
==
=
∑∑f
xf x (件) (2)确定工人日组装产品的众数和中位数
众数:
41.解:设回归直线模型为:bx a y +=
ˆ
肉类消费对居民收人的回归方程:x bx a y 7429.09985.3ˆ+=+=
参数b 的经济意义:当居民收入每增加1百元时,居民肉类消费量平均增加0.7429公斤。

42.解:
评分:环比发展速度:
定基发展速度:
环比增长速度、定基增长速度 年均发展速度%54.135375.34
4
4
===
=a a x
年均增长速度=135.54%一100%=35.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