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药害发生的症状、原因及补救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草剂药害发生的症状、原因及补救措施
目前在我市主要农作物生产中,化学除草具有高效、彻底、省工、省时等功效,使用面积非常大,挽回产量损失高达16.4%,已经成为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之一。
然而近些年来,除草剂药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每年春季是除草剂使用最频繁的时间段,如果品种使用不当或施药方法不对等,就会造成各种不同程度的药害,其危害仅次于有害生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因此,我们必须对除草剂药害进行全方面的认识,采用科学的方法预防或减轻药害。
一、除草剂的使用方式
1、土壤处理法:将除草剂直接喷洒于土壤表面防止杂草出苗,分为:
⑴播前土壤处理法⑵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法⑶苗后土壤处理法。
2、茎叶处理法:将除草剂直接喷洒到生长期杂草茎叶上。
二、下药害的分类
除草剂的药害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隐性药害,由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引起。
其药害症状在施药后短时间内不明显,需要经过相当时间才表现症状。
通常表现在播后苗前除草剂和激素类除草剂。
第二种是显性药害,由触杀型的除草剂引起。
其药害症状明显,不传导,容易辩认。
通常表现在苗后除草剂。
常见药害有漂移药害和残留药害。
一次性漂移药害包括喷幅间漂移和远距离漂移,二次漂移包括挥发漂移。
三、药害的症状,
药害症状随着除草剂的品种、作物种类和生育期不同而不同。
但同一类除草剂所引起的药害症状基本相似,常用除草剂可概括为以下10类:
1、激素类除草剂
代表药剂:2,4-D丁酯,2甲4氯等。
因为在我市2,4-D丁酯药害在玉米和葡萄上出现最多,所以在这里给大家详细描述一下:
在玉米上药害症状:土壤处理时会造成幼芽弯曲,幼根向上生长,生长受抑制。
茎叶处理时,造成茎扭曲,叶片变窄,有时皱,心叶卷成牛尾状难以抽出;茎秆脆,易折断;茎基部鹅头状,支撑根短,易倒伏。
在葡萄上药害症状:叶片向正面纵卷,叶片的尖端、边缘及中间产生不规则斑枯,严重者整个叶片干枯,幼嫩部分症状较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植株新梢出现严重扭曲,叶片出现扇叶变形,叶脉发黄等症状。
受害植株中后期表现为果实成熟期推迟,糖度下降,裂果严重。
葡萄收获后不耐贮,腐烂快。
更为严重的是此药害持续时间长,即使初期受害后期仍能出现受害症状,根据危害程度可持续作用1-3年,所以使用时一定要多加注意。
2、酰胺类除草剂
代表药剂:乙草胺、丁草胺、都尔等。
此类药害典型症状是幼苗矮化、畸形。
单子叶作物受害时心叶紧紧卷曲,不能正常展开。
双子叶作物受害时幼苗叶片皱缩成杯状,中脉缩短,叶尖向内凹。
轻时叶黄,重时叶出现斑点,卷曲皱缩,最后枯死。
此类除草剂应注意的是:大豆田用乙草胺在低温高湿条件下药害严重,可减产20~30%,含量90%的比50%的安全性高。
玉米田用乙草胺用量过高、施后遇低温、播种过深时容易产生药害。
漂移到葡萄上时只危害着药叶片,其它叶片不受影响。
3、磺酰脲类和咪唑啉酮类除草剂
代表药剂:烟嘧磺隆、吡嘧磺隆、绿磺隆、咪唑乙烟酸等,主要应用
于大豆田除草。
此类药害症状出现较慢,在施药后1-2周才逐渐发生叶片失绿、坏死。
此类除草剂应注意的是:其残留药效很长,对后茬作物影响大,种植玉米需间隔1年以上,种植白菜、马铃薯、辣椒、茄子、黄瓜等蔬菜需间隔2-4年。
4、三氮苯类除草剂
代表药剂:莠去津、扑草净、西草净等。
此类药害典型症状为缺绿症,心叶和叶尖开始,发黄似火烧,脉间失绿、叶缘发黄,进而叶片完全失绿、枯死,植株矮,生长慢。
老叶片受害比新叶片重。
5、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
代表药剂:杀草丹、禾大壮等。
此类药害典型症状是禾本科植物叶片不能从胚芽鞘中正常抽出,叶卷曲,分蘖多,茎基、新根粗短,植株矮小,阔叶作物叶片畸形成杯状。
水稻在立针期施药、连年使用或低温水过深时使用均易造成药害。
6、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
代表药剂:精稳杀得、高效盖草能、精禾草克等。
此类药害典型症状生长点变黄褐色,心叶黄色,继而老叶发黄、变紫,然后枯死,生长受抑制,植株矮小畸形。
7、二苯醚类除草剂
代表药剂:除草醚、果尔、虎威等。
此类药害典型症状为叶片产生褐色坏死斑,严重受害时整个叶片畸形、干枯、脱落,无新叶。
正常剂量下,作物叶片也会有小烧伤斑点,但对作物生长无太大的影响。
8、联吡啶类除草剂
代表药剂:百草枯、敌草快等,一般用作玉米田的苗前除草。
此类药
害典型症状为叶片出现灼烧斑、枯死和脱落。
不具传导能力,仅着药部位受害。
9、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
代表药剂:氟乐灵、施田补等。
此类药害典型症状是根生长受抑制,根短而粗,根尖变厚。
茎基或胚轴膨大,严重受害时不能出苗。
10、取代脲类除草剂
代表药剂:绿麦隆、异丙隆、及苯磺·异丙隆等。
此类药害症状和三氮苯类药害相似,为脉间失绿、叶缘发黄,进而叶片完全失绿、枯死。
老叶片受害比新叶片重。
四、药害发生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8个:
1、除草剂使用不当
一些农民由于缺乏除草剂使用知识和经验,有的一个喷雾器喷多种除草剂;有的误将除草剂当作杀虫剂使用;有的将玉米田除草剂用于花生田;有的不懂除草剂安全使用方法,这些都可能导致发生药害。
除此之外,当前农药经销点多,从业人员广,很多人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指导农户用药不当时也容易发生药害。
2、除草剂的质量问题
如果制剂中含有其他活性成分、或加工质量差时就会出现分层,使药液分布不均匀导致药害。
3、雾滴飘移或挥发
喷施易挥发的除草剂,比如激素类除草剂,其雾滴易挥发、飘移到邻近的作物上而发生药害。
4、混用不当
有些农民为了追求高防效,把多种除草剂混配在一起,或者既想除草又想除虫节约人工,把除草剂和杀虫剂混配一起,造成严重药害。
5、除草剂降解产生有毒物质
比如在通气不良的稻田,过量或多次使用杀草丹,杀草丹发生脱氯反应,生成脱氯杀草丹,会抑制水稻生长,造成矮化。
6、施药器具清洗不干净
喷过除草剂的喷雾器如果不清洗和清洗不净,就用来防治病虫害,很可能对作物造成严重危害。
7、土壤残留
有些除草剂的残效期很长,如绿磺隆、甲磺隆、莠去津和广灭灵等。
使用这些除草剂后,如下茬种植敏感作物就有可能发生药害。
8、气候因素
在使用除草剂后,遇到低温、暴雨等不利或异常气候条件可能导致药害发生,比如在正常的气候条件下,乙草胺对大豆安全,但施用乙草胺后下暴雨,大豆就会受害。
五、药害的预防
需要注意以下4方面
1、规范、合理用药
⑴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说明的适用作物、使用剂量、使用浓度来使用,不得随意加大或减少药量,且喷洒要均匀,不漏喷,不重喷,防止随风飘移、随水飘流等现象发生。
⑵根据除草剂具有针对性的特点,在苗前使用的除草剂不能在苗后使用,土壤处理剂不能用于茎叶处理,且土壤处理剂施药后要保持土壤湿润,以利药效发挥。
⑶施药期的确定。
一般应选择气温在20~30℃的晴朗无风或微风天气喷施。
喷施时,喷孔方向要与风向一致,走向要与风向垂直或夹角不小于45度,且要先喷下风处,后喷上风处,以防止药液随风飘移,伤害附近敏感作物。
⑷除草剂混合使用时应严格遵循以下原则:①必须灭杀草谱不同;②使用适期与方法必须相同;③混合后不能有沉淀、分层现象;④其用量为单一量的1/3~1/2。
⑸进行土壤处理的地块,一定要耕细整平,并且要做到喷布药液均匀,否则会降低药效。
沙性土壤的用药量可少些,黏重土壤的用药量可大些。
2、规范管理
除草剂施用前和施用后,要及时将容器和喷雾器反复清洗干净,同时正确处理剩余药液和清洗器具后的药液,防止对其他作物造成药害。
喷施2,4-D丁酯除草剂的喷雾器最好专用,因为该药不易清洗干净。
3、施药时注意天气变化
施药前一定要注意天气变化,在异常气候下不要施用除草剂。
4、邻近有敏感作物的,尽量避免施用易挥发或活性高的除草剂,以免产生飘移药害,其安全间隔距离应在500米以上。
六、药害的补救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4方面:
1、排毒
在药害发生时,要尽早采取措施排毒:结合浇水使作物充分吸水,降低受害植株体内除草剂的浓度,降低除草剂在土壤中的含量以缓解药害。
对农作物植株上的药害,可用清水进行冲洗。
2、加强田间管理
发生药害的田块应加强管理,结合浇水增施有机肥、碳酸氢铵、尿素等速效肥料,促进根系发育和再生,促进作物生长。
适当增加中耕松土次数,破除板结,增强透气性,提高地温,促进有益微生物活动,加快养分的分解,增强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使植株尽快恢复生长。
3、喷施生长调节剂
喷施赤霉素、植物动力2003或锌、铁、钼等微肥、叶面肥促进农作物生长发育。
4、严重药害的补救
对较重药害应在查明药害原因的基础上,尽快采取针对性补救措施。
严重药害无法补救的,要抓紧时间改种、补种,以弥补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