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凭借北极海洋技术优势加速深耕中国市场
2022-2023学年高中区域地理优质备课试题(世界地理中国地理)4.1欧洲西部
第四章欧洲第一节欧洲西部课时作业(2022·河北邢台·高二阶段练习)下图示意欧洲西部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西欧河流的特点与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由于陆地面积狭小河网较密B.由于降水量较多,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C.位于低纬地区河流无结冰期D.因为大陆轮廓曲折以及山岭的限制无长河2.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冰川有关的是()A.西欧平原上低缓的波状丘陵B.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形成C.阿尔卑斯山地大致呈东西走向D.地中海内众多的岛屿3.西欧乳畜业发达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山区面积广,适宜发展畜牧业B.气候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C.地广人稀,土地的租金低D.经济发达,市场广阔【答案】1.D 2.A 3.B【解析】1.西欧地区陆地面积适中,且河网密布与土地面积大小关系不大,A错误;总降水量的多少与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关系较小,B错误;西欧地区大部分位于中高纬度地区,C错误;西欧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受破碎的大陆轮廓限制及山地阻挡作用,无长河,D正确。
故选D。
2.西欧平原上低缓的波状丘陵,是由于冰碛物的堆积而成,属于冰碛作用,A正确;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由于波罗的海海平面上升淹没中间陆地形成的,与冰川作用关系不大,B错误;阿尔卑斯山和地中海岛屿的形成是由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属于内力作用下的结果,CD错误。
故选A。
3.西欧乳畜业大多分布在平原地区,A错误;西欧有面积广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温和多雨,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为畜牧业提供丰富的饲料,B正确;题干中设问是主要自然原因,CD是社会经济因素,CD错误。
故选B。
(2022·江西南昌·模拟预测)狄那里克山脉是欧洲东南部的一条主要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山上广泛发育有石林、漏斗、小盆地、容洞和地下河等地貌。
下图示意狄那里克山脉地理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狄那里克山脉主要地貌类型的形成过程是()A.沉积作用--地壳抬升--流水溶蚀B.地壳抬升--变质作用--流水溶蚀C.流水溶蚀--地壳抬升--外力侵蚀D.沉积作用--地壳凹陷--流水溶蚀5.狄那里克山脉()A.其南北长度不超过600千米B.夏季的溶蚀作用更加显著C.处于欧洲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D.处于森林向草原过渡地带【答案】4.A 5.D【解析】4.由材料“山上广泛发育有石林、漏斗、小盆地、溶洞和地下河等地貌”可知,狄那里克山脉主要地貌类型为喀斯特地貌,该地貌是流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长期的溶蚀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
海洋资源视角下海洋经济安全研究
海洋资源视角下海洋经济安全研究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二、海洋资源概述 (5)2.1 海洋资源的定义与分类 (7)2.2 海洋资源的特点与价值 (8)2.3 海洋资源的开发现状与前景 (9)三、海洋经济安全的内涵与评估 (10)3.1 海洋经济安全的定义与内涵 (12)3.2 海洋经济安全的构成要素 (13)3.3 海洋经济安全的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 (14)四、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经济安全的关系 (15)4.1 海洋资源开发对海洋经济安全的影响 (16)4.2 海洋经济安全对海洋资源开发的需求 (17)4.3 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经济安全的平衡 (18)五、基于海洋资源的海洋经济安全策略 (20)5.1 加强海洋资源开发管理,保障海洋经济安全 (21)5.2 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升海洋经济安全水平 (23)5.3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维护海洋经济安全 (24)5.4 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为海洋经济安全提供支撑 (25)六、案例分析 (27)6.1 案例一 (28)6.2 案例二 (29)七、结论与展望 (30)7.1 研究结论 (31)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33)一、内容描述本研究旨在从海洋资源的视角出发,探讨海洋经济安全的相关问题。
我们将分析海洋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分布特点,以便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我们将深入研究海洋经济的发展现状,包括海洋产业的结构、规模、增长速度等方面的信息,以便全面了解海洋经济的安全状况。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重点关注海洋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和挑战,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我们还将关注国际海洋经济竞争格局,分析各国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创新、政策支持等方面的特点和优势,以期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我们将从国家层面探讨如何加强海洋经济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包括政策法规、法律法规、监管机制等方面的完善,以确保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湘教版地理七上_2022版单元测评挑战卷(四)(第五章)
单元测评挑战卷(四)(第五章)(40分钟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按不同的标准划分国家,对我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A.面积居世界第三位B.人口最多的国家C.属于社会主义国家D.已经成为发达国家【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的国家类型。
201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比较低,所以中国仍为发展中国家。
2.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是(D)A.西亚B.撒哈拉以南非洲C.东南亚D.欧洲西部【解析】本题考查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
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
2020年11月4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举行。
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视频发表主旨演讲。
下图为进博会12个主宾国示意图。
据图回答3~6题。
3.12个主宾国(B)A.有3个国家濒临北冰洋B.多数国家位于东半球C.多数国家位于热带地区D.地跨世界七个大洲4.位于欧洲西部的国家是(C)A.英国、埃及B.德国、俄罗斯C.英国、德国D.埃及、俄罗斯5.进博会召开意义是 (D)①满足国内消费多元化的需求②鼓励大家高消费③避免国内外同类企业间的竞争④进一步开放中国市场⑤增加我国外汇收入⑥促进国际经贸往来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⑤D.①④⑥6.进博会期间,我国与巴基斯坦、越南、巴西等国之间的贸易合作属于(A)A.南南合作B.南北合作C.南南对话D.南北对话【解析】本题组考查国际合作。
第3题,从图上来看,12个主宾国是:印度尼西亚、越南、巴基斯坦、南非、埃及、俄罗斯、英国、匈牙利、德国、加拿大、巴西、墨西哥。
两个濒临北冰洋;多数位于东半球;大部分处于温带地区;地跨世界六个大洲。
第4题,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包括30多个国家,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
四个选项中的国家中英国、德国位于欧洲西部,俄罗斯是地跨亚欧两洲的欧洲东部国家;埃及是一个地跨亚洲与非洲的国家。
中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内容概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系列政策推动作用下,我国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社会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不断增强,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升级成为必然,国家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进程加速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成为必然。
据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清清洁能源发电量达2.5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占全国总发电量比例为30.26%;市场清洁能源消费量达13.97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4.51%;此外,产业细分领域天然气、风电及光电市场生产情况分别达2178亿立方米、6867.2亿千瓦时、22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4%、12.3%、14.3%。
国内清洁能源消费需求加速增长、能源生产技术进步及设备生产力水平的显著增强,持续推动我国清洁能源产业市场。
关键词:清洁能源产业产销情况、天然气市场供需、风力发电市场现状、光伏发电行业发展一、市场消费需求加速增长,推动国内清洁能源生产能力提升据统计数据显示,1949年,我国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能源生产技术及装备水平低,国内能源生产总量仅有0.2亿吨标准煤,其中,原煤、原油及天然气产量分别为0.3亿吨、12.0万吨、0.1亿立方米,全国发电量更是仅有43.0亿千瓦时,行业市场能源供求关系紧张,且存在严重的能源结构性问题。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2022年,我国生产总值增长至1210207.2亿元,市场能源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同时伴随着国内能源生产科学技术进步及设备生产力水平的显著增强,全国能源生产总量达53.92亿吨标准煤,国内能源产业实现跨越式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系列政策推动作用下,我国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社会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不断增强,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升级成为必然,国家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进程加速推进,持续为我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提供驱动力。
2021年,我国清洁能源生产量为11.43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9.21%,较2015年复合增长7.28%,占国内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6.9%;全国清洁能源发电量达2.31万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82%,占全国总发电量28.43%。
风劲帆满海天阔俯指波涛更从容
风劲帆满海天阔俯指波涛更从容作者:田静来源:《海峡科技与产业》2016年第01期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海洋世界神秘而令人神往。
人类探知的海洋中除了拥有宝贵的水资源,还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油气资源,煤、铁等固体矿产,海滨砂矿,多金属结核和富钴锰结壳,热液矿藏,可燃冰等宝贵能源。
而今,神秘的海洋深处开始成为世界各国海洋研究学者为之向往的地方。
正如前英国南极考察队基地教练保罗·罗斯说:“目前我们大多数人对于离我们遥远的火星上秘密的了解程度要远远高于我们对海洋的了解。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赵广涛教授,作为深海探测领域的研究专家,他认为,星际探索短期内可能不会给人类带来实质性的好处,而深海中蕴藏的丰富资源却有望在不久的将来为人类造福。
加强深远海海底成矿环境以及资源勘探开发过程中的海底环境效应观测,对于深入揭示海底成矿作用机理、深化深海科学研究、指导和服务于深远海找矿勘探、有效监测海底生态环境与灾害效应、增强国际海底管理话语权等均具重要意义和迫切需求。
科研创新,探寻海底世界凭借着在深海海底探测技术领域的丰富经验和知识,赵广涛教授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国家“十五”863课题“6000米海底有缆观测与采样系统—电视抓斗的研制”,国家“十一五”863目标导向课题“深海海底边界层原位监测技术”,国家“十一五”863目标导向课题“深海原位激光拉曼探测技术”,国家海洋908专项课题“海砂、砾石资源开发利用前景评价”和国家海洋908专项课题“海洋数据体系规划与海洋数据仓库构建关键技术研究”等多项国家级课题研究,并获得多项科研成果,其中:“深海电视抓斗技术研究”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及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海洋地质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得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青岛麦饭石的研究”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四;“冲绳海槽的岩浆作用与海底热液活动”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七。
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的作用和意义
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的作用和意义摘要本文通过对南北两极地区科学考察工作的回顾,科研成果取得的分析,进一步阐明了极地科学考察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南极;科学考察;作用;意义极地科学考察是一个国家综全国力和科技水平的具体体现。
在我国开展极地考察项目不到30年的时间里,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这种成就反映了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的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的崭新面貌。
南北两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立,为我国今后极地考察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1 我国极地科学考察回顾1.1南极科学考察南极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是人类文明最晚接触到的一块大陆。
自19世纪人类发现南极以来,各国探险家就没有停止过探索南极的脚步。
南极这块从未开发过的神秘大陆,无时不在吸引着人类的目光。
进入20世纪后,南极更以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战略价值,吸引了众多国家政府组织的考察活动。
中国政府也积极加人到南极考察的行列中来,至今已组织了26次南极科学考察,并在南极建立了3个固定科学考察站。
中国南极考察起步十分艰难,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相应的经济技术条件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成为最佳选择。
1979年12月~1980年3月.应澳大利亚方面的邀请,中国首次派出两名科研人员赴澳大利亚设在南极的凯西站,进行综合科学考察与访问,迈出了中国考察南极的第一步。
此后,新西兰、日本等国多次邀请我国科学家在南极考察站协同工作,这些考察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南极专家,为日后在南极建站打下了基础。
1981年1月20日,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成立,南极事业的机构建制逐步完善。
1983年5月6日,国家科委、南极委等部门联合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的筹备工作报告》,对未来南极考察的“六五”和“七五”计划提出了总体设想。
6月8日,中国驻美大使章文晋向《南极条约》保存国美国政府递交了加入书,中国正式成为《南极条约》缔约国之一,为进一步挺进南极提供了法律依据。
中国的南极事业真正大规模开展是在1984年。
2024年地理中考热点解析【“蓝色粮仓”——海洋牧场】
2024年地理中考热点练习【“蓝色粮仓”——海洋牧场】广东省湛江市三面临海,是广东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打造蓝色粮仓的天然主战场。
近年来,湛江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培育的南美白对虾新品种,填补了国内自主选育南美白对虾种虾的空白。
图示意广东省湛江市的地理位置。
据此完成1﹣3题。
1.广东省湛江市濒临()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2.培育对虾新品种的关键因素是()A.科技B.市场C.劳动力D.气候3.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对我国的重要意义有()①保障蓝色粮仓供给②推进海洋渔业现代化③改善海洋生态环境④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23年11月,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在深圳举办,海洋牧场经济备受关注。
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
每个海洋牧场配备一个现代化平台,平台只需4人就可完成所有养殖工作。
如图是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在四大海域的分布图。
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面下题。
4.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最多的海域是()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5.根据材料分析,中国发展海洋牧场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以实现可持续生态渔业B.不断扩大海产养殖规模,提高海产品产量C.增加海产养殖从业人员就业岗位D.提高海产品价格,创收外汇莱州湾是山东最大的海湾,2023年国内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在当地启动,项目将鱼类和贝藻养殖器械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地基上,实现生态发电、渔业生产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渔业综合体。
如图分别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莱州湾位置图、“海上风电+海洋牧场”项目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适合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牧场”项目的有()A.①和④B.①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②7.山东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牧场”项目的优点有()①为海洋牧场提供清洁能源②推进风能成为我国唯一能源③提高海洋空间利用率④提高渔业产量,解决粮食安全问题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养殖。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芬兰共和国关于建立和推进面向未来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芬兰共和国关于建立和推进面向未来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文章属性•【缔约国】芬兰•【条约领域】政治,外交,经济•【公布日期】2017.04.05•【条约类别】声明/宣言•【签订地点】赫尔辛基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芬兰共和国关于建立和推进面向未来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2017年4月5日,赫尔辛基)应芬兰共和国总统绍利·尼尼斯托的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7年4月4日至6日对芬兰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
访问期间,习主席同尼尼斯托总统举行会谈,分别同西比莱总理、洛赫拉议长举行会见。
两国领导人回顾了中芬自1950年建交以来双边关系的长足发展和长久友谊。
双方一致认为,中芬关系与时俱进、富有活力,确认共同建立中芬面向未来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加强政治互信,不断扩大和深化合作,造福两国人民。
一、双方一致认为,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是双边关系的坚实基础。
双方重申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愿在合作中照顾彼此关键利益,增进相互理解和政治互信,确保两国关系保持平稳、可持续发展。
芬方重申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中方对此表示赞赏。
双方均奉行《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重申支持更好地履行《联合国宪章》赋予的职责。
双方将一道促进有效、共同应对包括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在内的全球挑战。
二、中芬面向未来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是中国欧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补充。
在此基础上,双方一致同意,共同致力于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推动落实《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支持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及中欧人员往来和移民领域对话进程,支持中欧在条件成熟时启动中欧自由贸易协定联合可行性研究,加强双方高技术贸易合作。
芬方对中方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表示赞赏,支持中欧通过相互融合与互利合作,包括在亚欧会议平台下加强协作,促进亚欧互联互通协调开展,共同建设亚欧大市场,加强亚欧在人员、商贸、资金、技术、信息、通信等方面的交流。
非洲、欧洲西部、两极地区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自然地理特征—地形
① 欧洲平均海拔300米,是世界上平 均海拔最低的大洲。欧洲西部地形以 平原和山地为主。 ② 欧洲西部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 曲折,多半岛、岛屿,海洋深入陆地, 形成许多内海、边缘海和海湾。
③ 欧洲西部的地形受古代冰川作用明显。
自然地理特征—气候
(1)由于距海远近的差异,欧洲西部地区的降 水从西向东逐渐减少,年温差也自西向东逐渐增 大,大陆性逐渐增强。与亚洲同纬度地区相比, 这里冬季比较温和,夏季比较凉爽,全年降水季 节分配比较均匀。
பைடு நூலகம்文地理特征
(1)富饶的特产 植物资源丰富。热带经济作物种类繁 多,如咖啡、枣椰、油棕等;森林和 草场资源丰富;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类 和数量居世界之冠。
每年6月左右,坦桑尼亚大草原的青 草被逐渐消耗,食物变得越来越少。 为了食物,草原上的动物会长途跋涉 3000多公里,上演地球上最壮观的动 物大迁徙场面。
(3)解决措施 非洲国家正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 发展道路。一方面充分利用本国资源优 势,努力改变过分依赖单一产品的局面。 另一方面积极加强区域内部合作,并寻 求跨区域的国际合作,已取得了显著成 效,例如坦赞铁路、阿卡铁路、亚吉铁 路、蒙内铁路的建设和通车运营,对拉 动当地经济发展、加强区际和国际合作 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识图定位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02
识图定位
欧洲西部位于亚欧大陆西部, 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 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分为北欧、西欧、中欧、南欧 四部分(原苏联以外的欧洲部分)。 处于西风带、北温带,无热带。
识图定位
40°N穿过葡萄牙、西班牙、地中海、 意大利半岛南端、巴尔干半岛西南端、 爱琴海等 50°N穿过大不列颠岛西南端、英吉 利海峡、法国、比利时、德国等 0°经线穿过北海、英吉利海峡、比利 牛斯山脉 20°W 穿过大西洋和冰岛
三年(2021-2023)中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26 农业 (解析版)
三年(2021-2023)中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26 农业一、选择题(2023·河南·统考中考真题)广东省水产养殖产量稳居全国第一,着力打造“粤海粮仓”。
2019年8月,我国研发的全球首台半潜式养殖平台“澎湖号”在广东投入使用,实现了恶劣海况下的安全生产。
下图为广东省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1-2小题。
1.广东省发展渔业的突出优势在于()A.光热充足B.人口众多C.交通便利D.海域辽阔2.在渔业生产中,“澎湖号”抵御的主要自然灾害是()A.地震B.寒潮C.干旱D.台风【答案】1.D 2.D【解析】1.读图可知,广东濒临我国南海,海域面积辽阔,为发展渔业提供充足的空间,D正确;人口众多、交通便利不是主要优势,BC错误;光热资源对渔业资源的影响小,A错误。
该题选D。
2.根据材料“澎湖号”为半潜式养殖平台,该平台在海洋上,广东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夏秋季节多台风,半潜式养殖平台实现了恶劣海况下的安全生产,所以该平台抵御的主要自然灾害为台风,D错误;地震发生频率低,对渔业生产影响小,A错误;寒潮和干旱对渔业生产较小,BC错误,该题选D。
【点睛】海洋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拥有世界3000万物种中的99%。
在当今全球粮食、资源、能源供应紧张与人口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人们向大海要空间、要资源。
大力发展蓝色农业,是实现“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开发海洋资源的首要任务之一,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希望。
(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我国是柑橘种植的起源地之一。
柑橘通过多种途径向外传播。
图为我国柑橘传播路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3-5小题。
3.我国柑橘的传播()A.向西到欧洲B.向东到非洲C.经太平洋到大洋洲D.经印度洋到南美洲4.柑橘种植区()A.南半球多于北半球B.西半球多于东半球C.主要分布在北温带D.集中在高纬度地区5.柑橘的传播可以()A.增加原产地的年降水量B.改变传入地的热量条件C.促进世界农业技术进步D.消除地域发展水平差异【答案】3.A 4.C 5.C【解析】3.读图可知,我国柑橘的传播向西到欧洲地中海沿岸,A正确。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 练透试卷 第二章 第四节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第四节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2022·广东汕尾期末)漂浮式海上风电站,由风力发电机和漂浮式平台组成,可用于开发水深超过50米海域的风力资源。
2017年全球首座商业化运行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场在英国北海沿岸正式投用。
2025年,我国或将迎来首个可商业化运行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场。
据此完成1~2题。
1.漂浮式海上风电站与传统固定式海上风电站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A.发电量更大B.适用范围广C.安装便利D.无海洋污染2.与挪威、英国等欧洲国家相比,我国开发漂浮式海上风电站面临的挑战主要是() A.市场B.技术C.海域面积D.灾害下图示意连接哥本哈根和马尔默的厄勒海峡跨海工程,铁路与公路合用的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的设计避免干扰飞向哥本哈根国际机场的飞机航线,并为国际航运留出通行水道。
据此回答3~5题。
3.下列叙述不符合图文信息的是()A.该跨海工程采用了公路和铁路合用的设计B.东侧的海底隧道比西侧的跨海大桥短C.该工程由海底隧道、人工岛和跨海大桥组成D.该工程连接重要海港丹麦的哥本哈根和瑞典的马尔默4.推测工程西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建设成本B.利于海空交通C.避免破坏景观D.保护海洋生物5.萨尔特岛是丹麦的自然保护区,植被以草为主,野生鸟类在岛上筑巢。
桥隧结合处未利用该岛,而是新建人工岛,有利于()A.保护萨尔特岛生物B.降低施工难度C.保持水流畅通D.提高通行速度(2022·安徽省“江淮十校”质量检测)2020年9月15日9时23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采用“一箭九星”的方式,以“德渤三号”动力船为发射平台,在黄海海域成功发射。
这是我国第一次海上商业化应用发射。
读图完成6~7题。
6.海上发射运载火箭具有诸多优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移动的平台,能够选择最有利的发射地点B.选在赤道附近发射,能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C.海上空间广阔,任意选择火箭发射窗口期D.人类活动较少,将提高火箭发射的安全性7.海上火箭发射需要有稳定的发射平台,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大的是()A.强烈的太阳辐射B.强劲的水平气流C.较高的海水盐度D.较大的空气湿度(天津文综)天津滨海新区发挥临海优势,采取多种举措,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2024年上海公务员行测(B类)真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公务员行测(B类)真题及答案(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2024年1月17日22时27分,搭载天舟七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点火发射。
1月18日01时46分,天舟七号货运飞船采用3个小时的快速交会对接方式,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后向端口,空间站组合体再次形成()的构型。
A.寻天实验舱、三舱两船一箭B.天和核心舱、三舱两船C.梦天实验舱、四舱两船D.问天实验舱、两舱两船【答案】:B2.近日,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船抵达阿蒙森海开展大洋考察,并成功布放了深水生态潜标,这也是中国首次在极地布放生态潜标。
A.蛟龙2号B.探索一号C.北极星号D.雪龙2号【答案】:D3.以"()"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于2024年4月13日至18日在海南省举行。
A.开放中国,海南先行B.新时代,共享未来C.共享创新机遇,共创美好生活D.共享开放机遇、共创美好生活【答案】:D4.2023年我国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7469.8万吨,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
1/ 15A.增长6.35%B.增长6.5%C.增长7.1%D.增长6.1%【答案】:C5.2024年3月14日,1列满载55个集装箱货物的中欧班列从哈尔滨启程,预计15天后抵达(),标志着黑龙江至()首条中欧班列线路成功开行。
A.米兰B.芬兰C.爱尔兰D.荷兰【答案】:D6.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可知性B.存在性C.运动性D.物质性【答案】:D7.关于勤俭节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勤俭节约对消费有抑制作用B.勤俭节约是物资匮乏时期的特定产物C.勤俭节约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D.勤俭节约既有道德价值,也有经济价值【答案】:D8.在我国,()的货运量是位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故在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A.黄河B.珠江C.长江D.淮河2/ 15【答案】:C9.下列事物中,不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
《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全文)中英对照
中国的北极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8年1月目录前言一、北极的形势与变化二、中国与北极的关系三、中国的北极政策目标和基本原则四、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主要政策主张结束语前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雪融化加速。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北极在战略、经济、科研、环保、航道、资源等方面的价值不断提升,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北极问题已超出北极国家间问题和区域问题的范畴,涉及北极域外国家的利益和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攸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共同命运,具有全球意义和国际影响。
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北极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努力为北极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为了阐明中国在北极问题上的基本立场,阐释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政策目标、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主张,指导中国相关部门和机构开展北极活动和北极合作,推动有关各方更好参与北极治理,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维护和促进北极的和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发表本白皮书。
一、北极的形势与变化北极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
地理上的北极通常指北极圈(约北纬66度34分)以北的陆海兼备的区域,总面积约2100万平方公里。
在国际法语境下,北极包括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毗邻北冰洋的北方大陆和相关岛屿,以及北冰洋中的国家管辖范围内海域、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
北极事务没有统一适用的单一国际条约,它由《联合国宪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等国际条约和一般国际法予以规范。
北极的大陆和岛屿面积约800万平方公里,有关大陆和岛屿的领土主权分别属于加拿大、丹麦、芬兰、冰岛、挪威、俄罗斯、瑞典、美国八个北极国家。
北冰洋海域的面积超过1200万平方公里,相关海洋权益根据国际法由沿岸国和各国分享。
北冰洋沿岸国拥有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管辖海域,北冰洋中还有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
北极域外国家在北极不享有领土主权,但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条约和一般国际法在北冰洋公海等海域享有科研、航行、飞越、捕鱼、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等权利,在国际海底区域享有资源勘探和开发等权利。
中国极地海洋装备的发展探索与技术需求
中国极地海洋装备的发展探索与技术需求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意义 (4)二、中国极地海洋装备发展现状 (5)2.1 极地海洋装备分类 (6)2.2 极地海洋装备发展历程 (7)2.3 极地海洋装备主要参与者 (8)三、中国极地海洋装备发展挑战 (10)3.1 技术难题 (11)3.2 经济成本 (12)3.3 环境因素 (13)四、中国极地海洋装备技术需求分析 (15)4.1 核心技术需求 (16)4.2 关键技术需求 (18)4.3 未来技术需求展望 (19)五、中国极地海洋装备发展策略 (20)5.1 技术创新策略 (21)5.2 人才培养策略 (22)5.3 国际合作策略 (23)六、结论 (25)6.1 研究成果总结 (26)6.2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27)一、内容描述本篇论文深入探讨了中国极地海洋装备的发展历程,详细分析了当前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技术需求。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人类对极地资源的日益关注,极地海洋装备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海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发展历程方面,论文回顾了中国极地海洋装备从早期的基础研究到现代的高科技产品研发的转变。
中国极地海洋装备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引进和模仿国际先进技术,但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中国逐渐实现了自主研发和创新。
在现状分析部分,论文详细介绍了中国极地海洋装备的主要类型,包括破冰船、考察船、无人潜水器等,并对这些装备的性能、应用领域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全面梳理。
针对未来技术需求,论文提出了多个方向,包括提高装备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智能化技术应用、提升环境适应能力和拓展多元化功能等。
这些需求不仅反映了当前技术发展的趋势,也体现了中国极地海洋装备发展的长远战略考虑。
论文强调了中国极地海洋装备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呼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推动中国极地海洋装备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1 研究背景在全球海洋开发的大潮中,极地海洋作为地球最后的未知领域之一,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生态信息。
芬兰国家介绍
的白色象征白雪覆盖着的国土。
2021/4/12
国徽:为红色盾徽。盾面上为一只头戴 王冠的金色狮子,前爪握着一把剑,后 爪踩着一把弯刀。九朵白色的玫瑰花点 缀在狮子周围。狮子象征芬兰人民的勇 敢和力量,九朵玫瑰花代表芬兰历史上 的九个省。
右较为适当。 2021/4/12
芬兰的文化(Culture )
• 芬兰严峻的气候条件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 和历史,使芬兰人形成了极富北欧特色的 民族性格和文化。芬兰人性格内敛,行事 低调,但实际上内心充满民族自豪感,在 全球化的今天并不随波逐流,而是坚定的 维护着自己的传统文化。
2021/4/12
• 1、芬兰木屋芬兰有很多著名的艺术家:伟 大的音乐家西贝柳斯开创了民族音乐的新纪 元,被誉为芬兰民族音乐之父;语言学家伦 洛特搜集编撰的充满传奇色彩的民族史诗 《卡勒瓦拉》成为世界文学史中最伟大的史 诗之一;著名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以充满 芬兰本土传统浪漫风格的设计在现代主义建 筑设计潮流中独树一帜。芬兰还有一批世界 一流的艺术家。尤为特别的是,芬兰极具本
2021/4/12
芬兰的教育(Education)
• 教育事业发达。1921年起实行 义务教育。1980年起在全国实 行九年一贯制义务、免费教育。全 国现有各类学校4324多所,在 校学生192.7万人(包括成人教 育及各类业余学校的在校生)。2 008年教育预算为73亿欧元, 占政府预算的15.9%。
2021/4/12
芬兰的信仰禁忌(Belief and Taboo )
中国与“关键小国”国际科技合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石海林,男,1987年生,工程师,研究方向:国际科技合作、产业竞争情报。
一、研究背景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尤其是近年来美国对我国高科技企业的技术限制,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贸易摩擦的背后是美国意图通过对中国高科技的战略性遏制,以最终达到遏制中国发展的目的。
因此,中美科技竞争是长期的、艰苦的。
一方面,我国要坚定走自主创新的道路的决心,在重点产业、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另一方面,我国要加快形成多元的开放格局。
加强与欧洲等地区的“关键小国”在科技领域的开放合作是我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促进社会发展、应对全球挑战的重要途径。
每一个“关键小国”在特定领域或学科都具有国际领先的创新能力,而我国具有广阔的技术应用市场空间,双方可在科技创新合作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提升合作层次和成效,拓展科技创新合作领域。
二、“关键小国”的遴选与其优势领域(一)“关键小国”的遴选遴选“关键小国”主要参考以下4个标准:1.国家经济体量不大,但拥有全球领先的特色产业;2.科技创新局部优势突出,在某些具体领域或学科的创新能力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位居国际公认的创新型国家行列;3.与我国保持稳定的双边关系,有良好的科技创新合作基础;4.在打破国际技术和产业竞争格局的竞争中具有战略地位。
除以上条件外,对“关键小国”的遴选还要考虑地缘战略的需要。
根据上述标准和国际科技合作的实际效果,笔者初步遴选出比利时、荷兰、以色列、瑞典、芬兰、瑞士、丹麦、奥地利、乌克兰、白俄罗斯、捷克、匈牙利、挪威、爱尔兰、新加坡等15个国家国作为重点合作的“关键小国”。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创新指数排名前10的国家依次是瑞士、瑞典、美国、荷兰、英国、芬兰、丹麦、新加坡、德国、以色列。
[1]有7个“关键小国”位列全球创新指数前10名,有12个排进前30名。
“关键小国”大多是世界领先的创新型国家。
(二)“关键小国”的优势领域“关键小国”主要的优势领域包括:新材料、空间技术、交通、环保、海洋、先进制造、能源资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现代农业等10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