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具体分析
论我国文化城市发展的经济政策
![论我国文化城市发展的经济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bcab83e8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11.png)
论我国文化城市发展的经济政策薛睿【摘要】文化城市建设具有必要性,它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必须大力发展.我国文化城市建设须探索其发展模式,形成科学的政策体系.文化城市发展的经济政策包含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国家应当为文化城市发展提供相应的经济政策支持.【期刊名称】《陕西行政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24)004【总页数】4页(P58-61)【关键词】文化城市;必要性;政策【作者】薛睿【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北京,10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22.1一国的综合国力,不仅体现在国民生产总值等硬实力上,也体现在一国文化发展水平这样的软实力上。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上升,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出现了包含北京、上海、广州的国际大都市,也出现了西安、兰州、苏州、杭州这样的大城市。
在我国新世纪发展战略中,城市化建设尤为重要。
提高城市竞争力,不仅应提升城市的国民生产总值,还应当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发展文化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我国综合竞争力刻不容缓。
1985年,欧盟文化部长会议上,首次提出“文化城市”的概念,旨在认识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005年,伦敦市将自身定位为“文化城市”。
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显现。
我国城市发展中,文化发展的层面上存在潜在诸多问题,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1.我国城市建筑文化的滞后。
当代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形象建设存在特征的消失。
城市在现代化建筑中逐渐失去其本来面貌。
无论南方还是北方,西部还是东部,走进一个现代化城市,满是一栋栋相似模样的高楼,一条条相近的街区,已经难以辨识一个城市的特色了。
将西方发达国家建筑全盘照搬,使城市失去了本来的特征,不能显示其文化独特性。
2.城市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滞后。
一个城市的物质文化遗产相当重要,它是城市宝贵的记忆,也是一个城市鲜明的特征。
一提到北京,人们就会首先想起故宫、颐和园;一说到西安,也会马上想到大雁塔、秦兵马俑;谈起杭州,雷峰塔、苏堤、白堤也会浮现在脑海。
论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论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117db92a10661ed9ad51f375.png)
论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张 瞻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但是,文化的本质和属性决定了它不但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从具体的地理空间上考虑,由于地理区位、资源禀赋、气候条件、历史发展、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互有差异,经济发展结构各具特色,因此各地经济都表现出自己的特色。
而区域经济各具特色,又使得文化具有了地域性。
因此,了解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便使各地区弘扬本地的文化,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实现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经济与文化是两个概念。
经济是基础,文化属上层建筑,它们之间相互关联、互为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难把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绝然分开。
可以这样说,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按一定的文化样式进行的。
经济活动本身就是人类所特有的文化活动,而文化的特性又弥漫于整个经济活动领域中。
文化既是一种动力,又是一种资源。
文化的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底蕴作用,便成了经济发展中所隐在的、深层次的动力。
美国著名的经济管理学家德鲁克说:“今天,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以及绝对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
”在现代经济中,文化已成为经济的灵魂,主要表现在: (一)现代企业在注重发展生产的同时,越来越注重企业的形象,而企业的形象,则主要是一种企业的文化底蕴的反映。
一个有远见的企业家必定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
(二)经济目标和文化目标的统一已成为许多现代企业所追求的重要目标。
(三)在社会的整体发展中,人文的价值取向与经济目标追求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其联系已越来越不能分割。
经济文化一体化,已成为社会潮流。
市场经济条件下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科技教育发展水平和国民思想文化素质的竞争。
曾经以《第三次浪潮》而驰名世界的作家阿尔文托夫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分析人类历史时,我们采取浪潮的概念。
地区文化资源发展指导方案(三篇)
![地区文化资源发展指导方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9f1feb26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36.png)
地区文化资源发展指导方案一、背景分析文化资源是一座城市或地区的重要财富,是传承和展示地方文化特色的重要物质基础。
通过合理规划和有效开发利用,可以激发地方经济发展的潜力,增加经济收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和城市文化软实力。
目前,____地区文化资源开发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1. 资源整合不够:地方文化资源分散,未能形成系统性的整合和利用。
2. 开发利用模式单一:以文化旅游为主导,缺乏创新和多样性。
3. 人才储备不足:缺乏专业机构和人才支持,难以实现全面开发和有效管理。
基于以上问题,制定____地区文化资源发展指导方案,旨在促进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创新,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
二、指导原则1. 创新驱动:推动文化资源开发的创新,注重融合与跨界,打造独特的地区文化品牌。
2. 系统整合:加强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协调,形成系统性的资源发展格局。
3. 人才培养:注重培养文化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4. 公平共享: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文化资源开发,促进资源共享和多元化发展。
三、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1. 文化资源整合通过建立地方文化资源数据库,收集整理各类文化遗产和资源信息,实现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共享利用。
2. 优化旅游机制(1)建设文化旅游合作平台,推动旅游、文化、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2)推动文化旅游特色路线的开发,设计精品旅游线路,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3. 文化创意产业(1)鼓励创意设计、文创产品和文化衍生品的研发与生产,提升地区文化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2)举办文化创意产业展览和交流活动,提升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4. 人才培养(1)设立专业文化遗产保护和资源开发的研究机构,培养和引进相关领域专业人才。
(2)组织培训和研讨会,提高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和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3)建立专门的人才储备机制,为地区文化资源开发和管理提供人才保障。
5. 社会资本参与(1)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文化资源开发和投资,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资源的合理竞争和经营利益。
城镇文化产业工作总结范文
![城镇文化产业工作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c6365f5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bf.png)
城镇文化产业工作总结范文
城镇文化产业工作总结。
城镇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城市发
展的重要支撑。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城镇文化产业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也面临了一些挑战。
在此,我将对城镇文化产业工作进行总结,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我们城镇文化产业在过去一年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通过举办各种文化
艺术活动和展览,我们成功地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文化软实力。
同时,我们也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文化企业创新发展,推动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文化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了城镇文化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然而,城镇文化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
体制机制上的障碍,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其次,文化产业的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需要加大对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最后,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城镇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
发展。
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
同时,我们也将加大对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
最后,我们还将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
总之,城镇文化产业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文化产业
的扶持力度,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为城市的文化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城镇文化产业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文化创意产业政策规划与发展环境分析报告
![文化创意产业政策规划与发展环境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df3085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f.png)
文化创意产业政策规划与发展环境分析报告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规划与发展环境对于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文化创意产业政策规划与发展环境进行分析。
一、产业政策规划的重要性产业政策规划是指国家对于产业发展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计划,旨在推动产业的繁荣和创新。
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政策规划能够为企业提供发展的方向和支持,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政策规划的现状分析目前,我国政府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包括资金支持、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这些政策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
三、政策规划的问题与挑战然而,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很多文化创意企业对于政策支持的了解有限。
其次,行业规范需要进一步完善,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南。
此外,融资渠道有限,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四、政策规划的发展趋势面对上述问题与挑战,政府有必要进一步加大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宣传力度,加强与企业的对接,提供更全面、具体的政策指导。
同时,进一步建立融资机制,扩大政府对文化创意企业的资金支持。
五、发展环境的现状分析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环境涉及市场需求、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
目前,我国消费升级持续推动着文化创意产品与服务的需求增长。
在人才培养方面,政府和高校联动,推出相关专业的培养计划。
同时,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也引发了新的发展机遇。
六、发展环境的问题与挑战然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环境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导致了产品创新的压力。
其次,人才培养模式的传统化和创新力的欠缺制约了行业人才的培养。
此外,科技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度融合还面临着困难。
七、发展环境的发展趋势为了应对上述问题与挑战,文化创意产业需要与市场紧密结合,深入挖掘市场需求,创新产品和服务。
同样,人才培养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多方位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文化创意产业案例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32d4e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0d.png)
文化创意产业案例分析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具体案例,探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商业模式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案例:某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介绍:某城市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地域特色。
为了推动经济发展,该城市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
一、发展趋势与市场需求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源于人们对文化产品和体验的需求。
该城市通过调研市场,发现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不减,同时也对创新的文化产品有着强烈的需求。
在这一趋势下,该城市着力培育文化创意企业,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二、商业模式与创新实践1.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与制作该城市注重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与制作,鼓励设计师和手工艺人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产品。
例如,某工艺品企业将传统的剪纸艺术与现代生活用品相结合,设计出独具特色的剪纸杯垫、剪纸手机壳等产品,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
2. 文化创意旅游与体验该城市积极开发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提供给游客全新的旅游体验。
例如,某文化创意企业开设了一家主题餐厅,将传统的饮食文化与现代餐饮服务相结合,为游客提供独特的餐饮体验。
三、经济社会影响1. 经济增长与就业机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该城市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吸引了大量投资和人才,推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也为该城市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
2. 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通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相结合,该城市成功地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同时也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
3. 城市形象与文化软实力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提升了该城市的城市形象和文化软实力。
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展览,该城市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者的关注,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的发展。
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提升文化软实力
![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提升文化软实力](https://img.taocdn.com/s3/m/af769e8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ac.png)
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提升文化软实力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文化产业正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为了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政府支持的角度出发,分析加大对文化产业扶持力度的必要性,并探讨具体的扶持政策和措施。
一、加大对文化产业扶持力度的必要性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国家软实力和经济实力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可以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好处:1. 培育国家独特的文化形象每个国家都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传统艺术,通过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可以培育和弘扬国家的独特文化形象。
这有助于增强国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高国家的软实力。
2. 刺激创新与创造力的发展文化产业涵盖了艺术、文学、电影、音乐等多个领域,这些领域本质上都是创造性的。
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可以为艺术家、作家、音乐家等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刺激他们的创新与创造力的发展。
3. 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文化产业是一个庞大的就业机会提供者,从艺术家、演员到文化创意设计师等职业,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
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4. 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需要物质的丰富,也需要精神世界的满足。
文化产业所提供的电影、音乐、艺术品等,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人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二、具体的扶持政策和措施为了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方向:1. 加大财政投入政府可以增加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包括设立专项基金、提供补贴、减免税费等方式。
这些财政支持可以用于文创企业的创业资金、艺术创作的资助、文化活动的扶持等方面。
2. 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可以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机会。
政府可以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教育等相关产业的融合,为文化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合作机会。
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3篇
![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fadb14fab069dc51220187.png)
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3篇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第1篇今年以来,全区文化产业园和项目建设工作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在区人大监督指导下,按照《文化与文化产业规划》统一部署,深入推进"文化"战略实施,始终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并重发展,齐抓共管,不断壮大了产业规模,保持了文化工作蓬勃发展态势。
一、基本现状1、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通过不断营造市场发展环境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区文化产业规模得到壮大,截止至日前,摄影博物馆、乌木艺术馆等一批投资过亿的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相继落户。
在谈的文化产业招商项目达到5个,协议总投资250.2亿元。
日报传媒集团分社实现年营业收入19009万元,广播电视总台实现年营业收入20xx6万元,成为传媒业的排头兵。
文化产业的规模和对经济贡献在持续扩大。
2、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截至目前,全区经营性文化产业企业(单位)已达710家,个体户960家,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到2万人。
其中文化制造业单位61家,占8.58%;文化贸易业113家,占16.05%;文化服务业单位536家,占75.35%。
限额以上文化产业单位38家,其中工业增加值为63776(千元),服务业增加值为362937(千元),贸易业增加值为42367(千元),合计4.69亿元。
初步形成了由娱乐业、演出业、网络文化业、文化旅游业、旅游会展业、文化传媒、健身休闲、体育培训等组成的文化产业体系。
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支撑下,印刷业、网络游戏等新兴文化服务业发展势头迅猛。
3、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文化服务业吸引了大量的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涌现了博广文化传媒、嘉木醇文化传媒、天河国际影城、金逸影城、拓杰科技有限公司、神工动画设计有限公司、国贸大酒店至尚娱乐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民营文化企业,所有制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目前,民营文化企业已成为发展文化产业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在印刷、文化用品制造销售、广告节目制作、演出娱乐、出版物分销等行业,民营资本投资活跃、所占比重较大。
文化艺术对城市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
![文化艺术对城市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c6346d0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ba.png)
文化艺术对城市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关于文化艺术对城市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一、引言二、文化艺术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意义1.文化产业是集创意设计、智慧创新、技术研发、文化传播于一身的多元产业;2.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城市经济的多元化和增长;3.文化产业相对于其他传统产业拥有独特特质和优势,具备更高的创新性和竞争力。
三、文化艺术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1.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重塑城市经济格局;2.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助力城市国际化进程;3.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增强城市品牌形象;4.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人才聚集;5.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促进人口留存。
四、典型案例分析1.上海浦东新区文化娱乐综合体的建设2.北京798艺术区的发展与演变3.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的实践与探索4.广州花城广场打造城市文化名片5.杭州西湖国际文化园区的创建与发展五、结论和建议引言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下,城市经济也面临着不断的转型和升级的挑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文化艺术产业逐渐走上了发展的正途。
随着文化产业的逐步成熟,它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断加强。
本文将以经济专家的角度,从多个方面分析文化艺术对城市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
文化艺术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意义文化产业是集创意设计、智慧创新、技术研发、文化传播于一身的多元产业。
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城市经济的多元化和增长。
相对于其他传统产业,文化产业拥有独特特质和优势,具备更高的创新性和竞争力。
所以,在城市经济的发展中,文化艺术产业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文化艺术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1.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重塑城市经济格局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进行不断创新和升级。
文化艺术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有着极高的创新性。
因此,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发展中,可以吸引更多的时尚新潮元素,推动旧有产业的改造和创新升级。
2.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助力城市国际化进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剧,各城市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促进城市的国际化进程。
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素分析
![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9c9b8b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8.png)
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素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因素在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文化不仅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文化可以提高人们的素质,促进经济发展。
文化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其次,文化可以增强国家的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最后,文化可以促进市场交易和国际贸易,推动经济发展。
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投资者,促进市场交易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2.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文化作为一种传统观念和习俗,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制约作用。
一些落后的传统文化观念和习俗可能会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经济发展滞后。
同时,一些文化的多样性也可能导致市场交易和国际贸易的困难,影响经济的发展。
二、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具体表现1.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还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文化资源和智力支持。
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市场的繁荣和消费的增加,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
2.文化与经济相结合在经济发展中,文化与经济相结合也是重要的趋势之一。
随着人们对文化价值的认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将文化与经济相结合,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例如,一些企业家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相结合,开发出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文化创意产品,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三、如何发挥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加强文化教育加强文化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同时,加强文化教育也可以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社会环境。
高三政治文化生活总结大题答法
![高三政治文化生活总结大题答法](https://img.taocdn.com/s3/m/73e18426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39.png)
高三政治文化生活总结大题答法一、题目。
1. 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口号,举办各种文化节、民俗活动等,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活动内容缺乏文化内涵,形式单一,对当地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传承不够等。
请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相关知识,分析如何让“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更好地促进当地发展。
(12分)解析及答案:理论依据: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2分)文化对经济的影响方面: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2分)因此,在举办文化活动时,要注重挖掘和传承当地优秀文化资源,赋予活动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打造具有特色和品质的文化品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从而推动当地旅游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增长。
(3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方面: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分)所以,当地政府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其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3分)2.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文化迅速发展。
一方面,网络文化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拓宽了人们的文化视野,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另一方面,网络文化中也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如低俗、暴力、虚假信息等,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负面影响。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管理和引导。
(12分)解析及答案:政府方面:政府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2分)要加强对网络文化市场的监管,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网络文化市场秩序,打击网络文化中的违法犯罪行为,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文化环境。
(3分)要弘扬主旋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区域文化发展方案
![区域文化发展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fd6529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56.png)
区域文化发展方案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价值越来越凸显。
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使得文化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
大力发展区域文化,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阐述如何制定区域文化发展方案。
一、区域文化的现状分析要制定区域文化发展方案,首先需要对区域文化的现状做一定的分析。
1. 区域文化传承现状要制定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必须深入挖掘当地文化特点,明确历史传承。
2. 区域文化创新现状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区域文化也日新月异。
对于区域文化现状的认识,将有助于制定更准确、更实际的发展方案。
3. 区域文化优势和劣势对于区域文化的发展方向,必须充分了解区域文化的优势和劣势,明确发展方向。
二、区域文化发展的目标与定位通过对区域文化现状的分析,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区域文化的发展目标。
1. 区域文化发展目标制定区域文化发展目标,明确文化发展方向,为实现区域文化融入经济社会做好铺垫。
2. 区域文化定位根据区域文化的实际情况,需明确其文化定位,包括产业化、市场化等。
三、区域文化发展的策略与举措从区域文化的发展策略和实际举措出发,着眼于具体的文化项目,推动区域文化发展。
1. 区域文化产业化发展策略区域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是助推区域文化融合经济社会的必然选择,需明确具体实施策略和方法。
2. 区域文化市场化发展策略作为一个全新的文化潮流,区域文化市场化将成为区域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我们需要通过市场化来增强区域文化的生命力。
3. 区域文化品牌建设策略在区域文化的基础上,建设区域文化品牌已是各地区域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以上文化发展策略和具体的实际举措,可以使得区域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融合得到促进。
四、区域文化运作机制对于区域文化的发展,除了要明确方向策略、目标定位和实施举措之外,还必须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区域文化运作机制。
1. 区域文化的投融资机制鼓励资本投入,推进区域文化融合经济社会的发展。
文化交流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
![文化交流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7de07b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68.png)
文化交流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文化交流作为促进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分析文化交流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探讨其具体体现。
首先,文化交流有助于促进贸易往来和市场拓展。
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不同国家的人们更加了解彼此的文化差异和需求差异,这为贸易往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动力。
例如,中国的春节文化走向世界,吸引了众多外国游客到中国旅游购物,带动了旅游、零售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同样地,外国文化也进入中国市场,人们对外国商品有了更多的认知和需求,从而促进了外贸的发展。
文化交流通过促进贸易往来和市场拓展,使得各国经济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其次,文化交流对于创新和科技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可以促使各自的创新和科技优势互相借鉴、交流、融合。
例如,中国企业对于韩国的K-pop文化和日本的动漫产业进行了深入了解,结合自身优势,创造性地将文化元素与科技产品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深受欢迎的消费品,以此实现了创新和发展。
类似地,韩国和日本也从中国的互联网经济模式中汲取营养,通过文化交流促进了本国科技发展的创新。
此外,文化交流还能够促进人才培养和吸引。
文化交流为各国人才提供了广泛的交流平台和机会,这对人才的培养和推动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例如,中国的留学生群体日益庞大,很多留学生在海外学习并接触了先进的科研成果和管理经验后,回国后成为了创新创业的中坚力量。
同样地,外国人才也通过文化交流来到中国,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创新注入了新鲜血液。
这种人才的流动和交流促使各国在经济和科技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加速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然而,文化交流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文化差异可能会引发各种文化冲突和误解。
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可能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在交流中出现矛盾和冲突,影响到经济合作和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国需要加强文化交流的沟通和理解,推动文化交融,以促进经济合作的顺利进行。
论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论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97e03c6b8f67c1cfad6b8c6.png)
论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记青水“三月三”畲族文化节福建永安一中高二(4)班冯茗铭指导老师:熊萍福建省永安市,全国十佳魅力城市之一,居于祖国东南丘陵一隅,山青水秀,文化气息浓厚,其中青水乡更是为她增色不少。
青水畲族乡,是畲、汉两族聚居地区,被称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传统,城堡、古屋、古桥、古戏台,这里的古建筑大多始建于唐、宋、明、清时期,其中经久不衰的永宁桥古戏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而世代传承的民间历史文化中,闻名遐迩的大腔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腔傀儡戏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除此,这里更有独具特色的“傩狮”表演与畲族传统文化节日“三月三”等。
当今社会,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显著增强,文化发展深深融入经济发展之中,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
文化与经济又相互影响,文化是经济的灵魂,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化层面,而应通过加强文化建设,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共同发展,充分发挥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层次,促进青水乡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如何将青水畲族丰富的文化财富转化为经济效益,鼓起农民腰包,拉动青水乡的发展成为了摆在乡政府面前的难题。
有挑战就有机遇,为了推动当地传统文化对旅游经济的发展,青水乡政府根据地方实际,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首先,正值2006年永安市申报CCTV“中国魅力城市”之时,青水乡抓住机遇,将具有浓郁少数民族特点的“傩狮”表演与申报相结合,赴京表演而声名远扬。
这样一来,不仅为永安市成功申报全国十佳魅力城市做了贡献,也让当地畲族文化大大方方地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吸引了人们的关注。
同年,大腔戏成功申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是令青水乡一鸣惊人,从此,酒香开始慢慢散发,金子开始闪亮,传统文化在得以关注的同时将青水乡的名气传向四方。
文化输出对经济的影响有多大
![文化输出对经济的影响有多大](https://img.taocdn.com/s3/m/7a0cd51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4c.png)
文化输出对经济的影响有多大文化输出对经济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输出已成为各国争相发展的重要战略。
本文将从文化输出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文化输出的具体操作方法以及文化输出对经济的实践导向进行分析。
首先,文化输出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
文化输出通过传播国家的文化产品和价值观念,能够增强国家的软实力,提升国际竞争力。
例如,中国的文化输出推动了中国的电影、音乐、旅游等产业的快速发展。
通过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的优秀文化产品,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和投资者,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同时,文化输出也能够促进贸易和外汇收入。
以韩国流行音乐(K-pop)为例,它在全球范围内受到热捧,大量的音乐唱片、周边产品的销售不仅为韩国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还促进了韩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其次,文化输出的具体操作方法也是影响经济的关键。
首先,文化产品的制作和推广是文化输出的核心。
国家应该鼓励和支持优秀的文化创作,培养出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
同时,建设专业化的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和市场化的推广渠道,为文化产品的输出提供有力支持。
其次,国际交流合作也是文化输出的重要方式。
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文化机构、艺术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实现文化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再次,加强文化教育的力度。
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提高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然而,文化输出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文化输出的成功需要文化产品具备独特的魅力和创造力。
但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产品的同质化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保持文化产品的独特性,是文化输出面临的重要课题。
其次,文化输出涉及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交流与合作,可能会引发文化冲突和误解。
因此,加强文化交流的同时,也需要注重文化差异的尊重和理解。
再次,文化输出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为文化输出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综上所述,文化输出对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提升国家的软实力、促进文化产品的市场化推广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文化输出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
文化产业对经济效益的贡献
![文化产业对经济效益的贡献](https://img.taocdn.com/s3/m/bc115804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f8.png)
文化产业对经济效益的贡献文化产业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娱乐和精神享受,还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本文将探讨文化产业对经济效益的具体贡献,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一、创造就业机会文化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
从创意设计到制作产业链条中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专业人士的参与。
因此,文化产业的繁荣为许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缓解了就业压力,提高了社会稳定性。
同时,文化产业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旅游、餐饮等服务行业,进一步扩大了就业机会。
二、促进经济增长文化产业的繁荣可直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影视、音乐、艺术品等产业。
这些产业的兴旺不仅创造了就业机会,还促进了相关企业的发展,增加了税收收入。
此外,文化产业的繁荣还带动了消费需求的增加,推动了市场的繁荣。
人们在追求娱乐和文化享受的同时,也增加了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进一步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一方面,文化产业的兴旺为城市和地区带来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提升了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增加了来访者和游客的数量,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繁荣还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增长,如物流、酒店、餐饮等服务业的兴旺,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培育创新能力文化产业是创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了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文化产业中的从业者需要不断提供新的创意和理念,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
因此,文化产业的兴盛促进了人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为经济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五、拓宽对外交流渠道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国家和地区拓宽了对外交流的渠道。
通过文化产品的出口,国家和地区能够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文化魅力,增强国家形象和影响力。
同时,文化产业在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促进了文化艺术、旅游业等领域间的多元化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综上所述,文化产业对经济效益的贡献不可忽视。
红色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探析
![红色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81df28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6f.png)
03
红色旅游可以提升当地的文化 软实力,增强当地社会的凝聚 力和向心力。
03
红色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 具体措施
优化红色旅游资源,提升其吸引力
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
加大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力度,如修缮革命历史遗 迹、建设红色文化博物馆等,以提升红色旅游的吸引力。
创新红色旅游产品
结合现代旅游需求,推出多样化的红色旅游产品,如红色主题公 园、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等,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红色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红色文化是一种革命文化,具 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价值。
红色文化代表着革命先烈的英 勇奋斗和牺牲精神,具有强烈 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红色文化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 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激发人 们的奋斗精神,促进社会进步 和发展。
红色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红色文化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红色文化旅游。
红色文化对于优化产业结构的促进作用
红色文化对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具有积极作用。
研究不足与展望
01
研究深度和广度有待提高
目前对于红色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还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和全
面性,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研究领域。
02
实证研究有待加强
现有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证研究相对较少,需要加强实证
1 2 3
制定红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结合国家发展规划,制定红色文化产业发展战 略,明确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措施。
加大资金投入
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等方式, 吸引更多资金投入红色文化产业,支持重点项 目和园区建设。
优化政策环境
出台相关政策,如税收优惠、土地使用优惠等 ,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入红色文化产业。
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
![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https://img.taocdn.com/s3/m/151c344c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7d.png)
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在现代社会,文化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文化不仅仅是艺术和传统的表达,更是塑造社会价值观、促进社会正义和繁荣的力量。
本文将探讨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并分析其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实践。
首先,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体现在价值观的塑造方面。
文化是一种社会共同体验的集合,通过传统、习俗、宗教、艺术和教育等途径传递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将重要的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传递给个人和群体。
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准则、决策和态度,从而塑造整个社会的行为模式。
良好的文化价值观可以促进公民行为的规范化,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其次,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知识和教育的传播领域。
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通过教育和知识传播,文化能够滋养智力、提升人们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育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渠道,通过教育,人们能够接触到各种文化领域的知识,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化的传播和教育的力量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此外,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还体现在经济方面。
文化既是一种创造力,也是一种经济资源。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产业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文化创意产业如电影、音乐、艺术品等,不仅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还能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文化旅游业也是文化经济的一个重要分支。
各地独特的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带动了旅游业的繁荣,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最后,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还体现在社会凝聚力和身份认同方面。
文化是一个群体认同的重要标志,人们通过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和传统习俗,形成了社会凝聚力和身份认同。
文化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进社会和谐与合作,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同时,文化的多样性也丰富了社会生活,给人们带来了更多文化体验和包容性。
总之,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它塑造了社会的价值观,推动了知识和教育的传播,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和身份认同。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a1f90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e1.png)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一些社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一些社区文化建设缺乏长期规划和系统性设计,缺乏有效的管理与运营机制,导致文化活动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影响了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对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我们需要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推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迈向更加健康、活跃和持续发展的方向。
【字数要求:200】1.2 问题概述当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情况下,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着众多问题和挑战。
问题概述如下: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导致各地社区文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现象。
有些社区文化设施落后,资源匮乏,无法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甚至存在浪费资源的情况。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缺乏有效的参与机制和居民参与意识,导致社区文化活动缺乏活力和吸引力。
居民参与程度低下使得社区文化建设与居民需求脱节,无法真正服务于居民群众。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使得一些珍贵的地方文化遗产面临着被遗忘和消失的风险。
缺乏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将削弱城市社区文化的独特性和魅力。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规划不足、参与不足和传承不足的问题,亟待制定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来提升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水平,实现城市文化建设与社区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共赢。
2. 正文2.1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文化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具体分析
在新时期经济发展中,文化经济是满足我国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同时,文化经济的发展还能够拉动城市经济增长、并提高城市文化积淀,以此为基础,促进城市招商引资及城市经济的发展。
城市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也能够促进文化的推进,提高城市文化产业市场需求,提升城市形象并促进文化经济发展。
针对文化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相互促进的作用,城市经济发展中应将文化产业作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以人文资源、文化积淀为基础,构建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以此将基础资源转变为文化产业,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目标。
1 文化经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现代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中,文化经济对城市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健全的文化经济管理体系是保障文化经济繁荣、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
而文化经济的发展是为城市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重要基础,是我国新时期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文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娱乐需求,同时也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另外,文化经济的建设也提高了城市招商引资的资本,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随着文化经济及文化产业的推进,人们的文化素质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进而满足了和谐社会构建的需求。
和谐城市氛同、较高文化氛围的城市环境,能够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因此现代城市管理及各级政府的政策政策战略制定中必须认识到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科学的发展策略为中心,引导文化经济及城市经济的发展。
2 文化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具体分析
2.1 以文化战略引领城市经济发展。
在现代城市经济战略的制定与执行中,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认识到文化经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科学的文化战略制定与实施,弓1领城市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文化经济能够提升城市文化,进而体现城市气质与风采。
在此基础上,展示城市人民群众特有的人文气质及精神风貌,形成城市文化标志。
针对文化经济的特点及重要性,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制定文化战略。
以文化战略为基础,引导城市经济的发展。
针对经济发展及城市基础建
设中对文化遗迹的影响,现代城市应加强对历史文物、文化遗迹及名人古迹的保护与开发,以此为基础,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环境及文化基础。
将文化特点的核心价值与城市经济发展向结合,实现城市综合文化体系及经济体系的和谐发展。
2.2 以文化定位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在城市的经济发展中,需要成规模的产业进行支持,以此形成产业链条、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而文化定位能够通过文化品牌及文化产业的形成,实现城市文化产业链,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例如:丽江、凤凰古城等利用历史文化名称发展了文化旅游产业,进而促进了整个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另外,城市文化经济的形成及文化精神也对城市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深圳为例,开放兼容、诚信竞争的文化思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才到深2110q业与工作。
以此,在现代城市经济的发展中,必须认识到文化定位对城市产业建设、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根据城市的资源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确定文化定位,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2.3文化经济对城市经济结构优化的促进。
城市文化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城市经济繁荣与发展的重要效能,具有整合经济结构、优化经济结构效能,具有提升城市文化经济效能。
通过文化经济的发展及文化品牌、城市精神的构建,使城市的文化内涵能够以产业链形式得意体现,进而形成相关文化经济体系。
以文化经济体系的高效发展,实现城市经济结构的多元化,提高城市经济抗风险能力。
利用城市主题文化能力推进文化经济发展,并将经济文化、文化产业等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调整,构建城市综合经济发展体系。
以我国新时期和谐社会构建为中心、以新时期经济发展要求为重点,确定城市文化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战略构想,以此加速城市经济架构的优化与强化,促进城市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基础建设等T作的开展。
2.4以文化经济为基础提高城市知名度。
在现代城市经济发展中,城市知名度对产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文化宣传及文化传播所具有的效能,能够加快城市知名度的提升。
因此,为了满足城市经济发展对城市知名度的需求,文化主管部门还应加快文化产业及文化经济的推动。
通过经贸搭台、文化唱戏等方式提高城市知名度,通过精品文化的推动与引导促进城市文化的不断繁荣与传播。
强化精品意识、强化文化特色,实现文化开路、经贸发展的战略目标。
以城市知名度的提升,为城市产业发展、人才引进、产品推广等工作奠定基础,为城市经济发展所需基础提
供支持。
3 以良好的文化环境,推动企业的发展
在现代城市经济发展中,企业发展环境是地区招商引资、企业加快壮大的重要因素。
针对文化环境对企业发展环境的需求,现代城市发展中应积极建立文化经济体系、公共文化体系及城市:r艺文化体系。
以社会主义主旋律为基础构建和谐的社会缝隙,为企业发展及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社会条件。
同时,通过文化定位、城市定位,构建具有特色的城市文化环境。
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城市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目标。
以品牌影响力为基础,以政策扶持及政府引导为在重点,快速打造行业龙头企业,实现品牌带动效率、品牌带动发展的目的,促进城市经济与文化经济的融合及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的发展极大的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同时人民群众对文化、精神需求也不断提高。
文化经济的发展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休闲娱乐需求、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进而实现城市经济结构的优化目的。
在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定中,应认识到文化经济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城市历史文化的发掘、历史遗迹及风俗习惯的发掘、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引导等,构建城市文化品牌、提升城市知名度。
在此基础上,促进地域经济的繁荣,为城市招商引资、基础建设以及消费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文化经济与城市经济的融合、相互促进,构建具有较高竞争力的、具有较强抗风险能力的城市经济发展体系,促进地域经济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