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贸易体系中中国农业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贸易体系中中国农业的地位
前言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国历来被认为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1978年开始的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农村改革,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性转折点,不仅突破传统体制的束缚,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以不足世界9%的耕地养活世界近21%人口的奇迹,而且带动和促进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中国农业对外开放程度大幅提高,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关联程度发生重大变化。在世界贸易体系中,中国作为农产品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既可能受到国际市场的不利冲击,同时也对国际市场有着巨大影响。
本报告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增长及结构变化特征;第二部分分析了中国农业分享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利益以及加入WTO后过渡期的影响;第三部分揭示了中国农业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关键问题;第四部分提出了中国农业进一步融入世界贸易体系的战略思路与政策建议。
一、中国农业:增长与结构变化
(一)农业与中国经济增长
农业一直是中国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1978年,农业仍然贡献了国内生产总值的28.1%,吸纳了高达70.5%的就业人口。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1978-2003年间,中国GDP年平均实际增长率达9.4%。尽管农业部门(4.5%)没有取得工业(11.6%)和服务业部门(10.3%)的高增长率,但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稳定增长,有力支撑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改革开放顺利推进。
随着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封闭经济向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转型,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也伴随着大规模的结构性转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逐年下降。到2003年,农业占GDP的份额下降到14.6%,就业份额下降到49.1%。在外贸结构中,农业出口份额由1980年的26.7%下降到2003年的4.9%,进口份额由33.8%下降到4.6%。
(二)农业增长的绩效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农村人民公社和市场化改革、对外开放等体制变革阶段。1978年以前的人民公社体制以及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严重束缚农民生产积极性,导致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业结构单一,农村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开始,迅速扩展到全国各地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农业得到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极大调动了农民群众积极性,1978-1984年,中国粮食产量实际年均增长率达5%,蔬菜水果分别达7.5%、7.2%,而棉花则高达19.3%,远远超过20世纪60-70年代的增长率(表2)。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从长期短
缺转向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人均食物占有量大幅增长。中国农业增长最突出的贡献是解决了近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究竟是什么创造了中国农业增长的奇迹?许多研究表明,这既包括改革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制度创新的巨大作用(Fan,1991;Lin,1992),也离不开技术进步的贡献(Huang 和Rozelle,1996;Fan 和Pardey,1997)。同时还包括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以及流通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等。
(三)结构变化
在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城镇化的推进以及收入水平的提高,对肉类产品、水产品和水果蔬菜等的食品需求大幅度增加,农业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在农业总产值中,畜牧业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15%扩大到2003年的32.1%,水产品由1.6%上升到10.6%,而种植业则由80%下降到50.1%。
作物结构:农作物面积中,粮食面积逐年下降,由1978年的80.3%,下降到2003年的65.2%,而能够促进农民增收的高价值经济作物面积不断上升,由19.7%增加到34.8%(图5)。其中粮食作物中,水稻、小麦面积逐步下降,而玉米面积随着畜牧业增长对饲料需求的增加略有增加。经济作物中,蔬菜、水果面积增加比较显著。
畜牧业:过去单一养猪型的畜牧业逐步转变为多种牲畜和家禽养殖协调发展。到2003年生猪占畜牧业产值的份额降低到46.7%,家禽份额扩大到占29%,养牛业10%,养羊业5.9%。
(四)食品消费结构
中国不仅解决了庞大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食品消费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第一,农村和城镇居民的粮食和蔬菜人均消费量呈明显减少,肉类、水产品消费增加。如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比1983年减少了45%,农村居民减少14%;城镇居民人均蔬菜消费量下降了29%,农村居民人均下降18%。城镇居民人均肉类产品消费增加46%,农村居民增加69%。城镇居民人均水产品消费增加65%,农村居民增加93%。
第二,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差异依然较大。2003年城乡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差距为35.5%(1983年为56%);蔬菜消费差距从1983年的1.3倍缩小到2003年的1.1倍。猪牛羊肉消费差距由1.9倍缩小到1.6倍。食油消费差距从2倍缩小到1.5倍,禽肉从3.1倍缩小到2.9倍,水产品从5.2倍缩小到2.9倍。
第三,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异扩大。1985-2003年,城乡居民人均活消费支出差距从2.1:1扩大到3.4:1;食品支出占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从57.8%下降到45.6%,城镇居民家庭的食品支出比重从53.3%下降到37.1%(图6);城乡居民人均食品支出差距从2.0:1扩大到2.7:1(国家统计局,2004)。
二、中国农业与世界贸易体系
(一)分享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利益
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农业不仅实现快速增长,结构变化显著,而且逐步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加深了与世界贸易体系的一体化。
与中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保持一致,中国农产品贸易得到快速发展。中国农产品出口由1992年的不到113亿美元,增长到2003年的212.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5.8%;农产品进口由53亿美元增加到18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12.3%(表5)。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欧盟、加拿大、巴西之后的世界第5大农产品出口国,也是除欧盟、美国、日本之外的第4大农产品进口国,对世界农产品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尽管中国农产品贸易增长较快,但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产业结构、贸易结构的升级,农产品出口在外贸出口总额中的份额呈下降趋势,由1992年的13.3%,下降到2003年的4.8%,进口份额由6.6%下降到4.6%。而在许多贸易伙伴的贸易结构中,农产品出口仍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新西兰的商品出口总额中,有59%是农产品,智利达39%,巴西32%,澳大利亚26%,泰国17%,加拿大13%,美国10%。
中国农产品贸易增长的实绩显示,农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分享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利益,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中国农产品出口仍然具有重要的外汇贡献。1992-2003年的12年,中国外贸顺差累计2426.5美元,农产品净出口累计513.3亿美元,占21.2%。其中,1992年农产品净出口26.2亿美元,占全国外贸顺差的60%以上,2003年23.5亿美元,占9.2%。其次,对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关研究表明,中国农产品出口乘数2002年为1.66,相当于1美元农产品出口能够额外产生1.66美元的经济活动;每1万美元的农产品出口,能直接和间接创造近28个就业岗位(程国强,2004)。表7显示,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在中国农产品出口占76%以上的份额,而且呈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对中国农业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农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农产品进口缓解了农业资源短缺压力,促进了农业比较优势的发挥和农业资源配置的优化。
(二)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世界贸易体系?
目前中国经济已经在较大的程度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国既充分享着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利益,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使更多的国家受益。世界银行的数据表明,2003年中国是除法国外世界上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输入国,中国经济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已经达到55% ,仅次于德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
尽管中国农业与世界市场的关联程度日益增加,由1992年的15.8%,增加到2003年的19.4%(表9),越来越融入世界贸易体系,但相对整个中国经济而言,农业的贸易依存度并不显著。从国际比较看,2002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占农业国内增加值的比重只有9.3%,而美国为41.1%、欧盟34%、俄罗斯36%。其政策含义在于,中国农业增长更多地依赖内生需求,农业资源主要被配置到解决国内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与此相反,农产品出口占主导地位的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和泰国等,农业贸易依存度则高达99-175%。这意味着这些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