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错题档案
初中文言文常见错题解读及讲解
初中文言文常见错题解读及讲解文言文是初中语文学科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修养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许多同学经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错题,让他们对文言文产生困惑。
下面,我们将针对初中文言文中的常见错题进行解读和讲解,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学习。
【题目一】错句改正识得小小字,难逃老夫眼。
解析:这是出自《孟子·告子下》的一句诗句,原文应为“识得雄劲曲,难逃世人眼”,这句话是孟子告诫弟子要努力奋斗,奋发向上,不要因为自己是个小人物就轻易放弃。
这个错句中将原文中的“雄劲曲”改为了“小小字”,改动的部分改变了原文的意义,也违背了文言文的表达方式。
【题目二】填空选择此子资性颇端,学问也并不________。
解析:这是出自《红楼梦》的一句话,原文应为“学问亦并不浅”,意思是说这个人的资质非常聪明,而且学问也很深。
这个错题中将原文中的“并不浅”改为了“并不大”,改动的词语改变了整句话的意思,导致答案错误。
【题目三】翻译填空山中非野兽,人道即更_______。
解析:这是出自《庄子·人间世》的一句话,原文应为“山中非野兽,人道即更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野兽在山中很少,而人的道德行为更加重要。
这个错题中将原文中的“是”去掉了,导致翻译填空时无法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
【题目四】辨析词语接龙和尚西来, _________。
解析:这是出自《西游记》的一句话,原文应为“和尚西天取经。
”这句话是说和尚为了取西天经书而从西方来到了这里。
这个错题中将原文中的“西天取经”改为了“西来”,改动的部分使得整句话的意义模糊不清,不符合原文的表达方式。
通过以上的解读和讲解,我们可以看出,文言文常见的错题主要是由于对原文的理解不准确或者对文言文的表达方式不熟悉所导致的。
因此,在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要加强对课本文言文的学习和理解,注重对文言文语法和句式的掌握,多做文言文的练习题,提高自己对文言文的感知能力。
语文试卷错题原因分析500范文
语文试卷错题原因分析500范文一、字词类(每题示例包含题目、错误答案、正确答案、错题原因分析)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题目:A. 狡黠(jié)B. 慰藉(jí)C. 狭隘(ài)D. 亘古(gèng)- 错误答案:A或B或D。
- 正确答案:C。
- 错题原因分析:对于字词的读音掌握不扎实。
“狡黠”的“黠”应读“xiá”,可能是没有准确记忆其读音,受到字形相似字读音的干扰;“慰藉”的“藉”是多音字,在这里应读“jiè”,误读可能是对多音字不同读音的用法区分不清;“亘古”的“亘”应读“gèn”,可能是平时朗读较少,对生僻字读音记忆错误。
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题目:A. 帐蓬B. 安详C. 膨涨D. 锤练。
- 错误答案:A或C或D。
- 正确答案:B。
- 错题原因分析:对字形的辨析能力不足。
“帐篷”的“篷”容易写成“蓬”,是因为对这两个形近字的字义区分不够清楚,“蓬”多与植物有关,“篷”与遮蔽物有关;“膨胀”的“胀”不能写成“涨”,可能是对这两个字的用法混淆;“锤炼”的“炼”写成“练”,是没有理解“炼”在这个词中有锻炼、磨炼的意思,而“练”侧重于练习的意思。
二、病句类。
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题目: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C. 我断定他可能生病了。
D. 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出现在我眼前。
- 错误答案:A或B或C。
- 正确答案:无(以上句子均有语病)- 错题原因分析:- 对于A选项,“通过……使……”同时使用造成句子缺少主语,应该删去“通过”或者“使”。
错误原因是对这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没有掌握,没有意识到句子成分的残缺。
- B选项中,“水平”与“改进”搭配不当,应把“改进”改为“提高”。
这是对词语搭配知识的欠缺,没有准确判断出动词与名词之间的合理搭配。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打卡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打卡练——Day1 八上《三峡》姓名:班级/日期:错题数:三峡北魏·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文学文化常识(1)郦道元,字,范阳涿(zhuō)县(今河北涿州)人,北魏。
(2)《》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词语解释(1)不见曦.月:(2)至于夏水襄.陵:(3)则素湍.绿潭:(4)飞漱..其间:(5)林寒涧肃.:(6)属.引凄异:(7)哀转..久绝:3.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古义:今义:(2)良.多趣味古义:今义:(3)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今义:4.通假字略无阙.处:5.一词多义(1)自: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2)绝:沿溯阻绝.绝.多生怪柏哀转久绝.6.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用作,意为(2)回清.倒影用作,意为(3)每至晴初霜.旦用作,意为7.特殊句式(1)清荣峻茂。
句(2)两岸连山。
句(3)有时朝发白帝。
句(4)飞漱其间。
句(5)重岩叠嶂。
句8.重点句子翻译(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文:(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文:(4)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5)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文:(6)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文言文翻译错题解析
翻译文言文语句,就是把古文尽可能地保留原意和语言风格的情况下,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
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
“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是指译文要自然、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完美地体现原文的写作风格。
在广州中考中,文言考察的基本是初中课内重点篇章,翻译题的在4分左右,但是不少人在考试中并不能得到理想的分数。
最主要的原因是对重点文言词的.意思把握不到位,没有弄清文言句式的特点。
第一部分:错点例题分析1.(2011年广州中考)(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岂直五百里哉?2.(2011年白云区一模)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9~ll题。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皆以美于徐公。
(2)能谤讥于市朝。
3.(2017年广州中考)选自《送东阳马生序》把“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答案解析:1. (1)安陵君于是就派唐雎出使秦国。
(抓住关键词“因”“使”)(2)更何况五百里呢?(注意文言反问句式,翻译出来还是要保证句式的一致。
通假字“直”)2. (1)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
(这是一个省略句和状语后置句,省略了主语和直接宾语,“于”引导的介词短语做状语修饰“美”,就是“比徐公更美)(2)能够在公共场所评论(我的过错)。
(此句同样是状语后置,原句可以按”于市朝谤讥”翻译)3. (我)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
(援疑质理:提出疑难,探问道理。
援,引,这里是提出。
质,问。
)第二部分:初中文言文常用句式:一、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
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 …也”。
高三语文错题集19 文言文阅读之文意辨析题,不识常见的设题陷阱 (原卷版)
高三语文错题集19 文言文阅读之文意辨析题——不识常见的设题陷阱目录01 易错题简介易错题型——文言文阅读之文意辨析题易错原因——没有找到正确的比对突破口02 易错题例析03 易错题攻略【攻略一】比对“选项”对文本“关键词语”的解读是否正确。
【攻略二】比对“选项”对文本“重要人物”的解读是否正确。
【攻略三】比对“选项”对文本的“时间地点”解读是否正确。
【攻略四】比对“选项”对文本所涉“范围”的解读是否正确。
【攻略五】比对“选项”中分句之间的逻辑层次关系是否正确。
04 易错题练习★易错题型——文言文阅读之文意辨析题文言文阅读之文意辨析题,主要考查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最有效的方法是“比对法”。
基于此,找到正确的比对突破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考生在解题时,应侧重关注选项在哪些方面对文本进行了误读。
常见的选项设误方式主要集中于人物、地点、时间、词义、关系、依据与结论等方面。
★易错原因——1.没有从人物性格事迹角度比对。
2.没有从关键词语角度进行比对。
3.没有从时间地点角度进行比对。
4.没有从分句之间关系进行比对。
5.没有从人事所涉范围进行比对。
(2023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昔者晋公子重耳出亡,过于曹,曹君袒裼而观之,釐负羁与叔瞻侍于前。
叔瞻谓曹君曰:“臣观晋公子,非常人也,君遇之无礼,彼若有时反国而起兵,即恐为曹伤君,不如杀之。
”曹君弗听。
釐负羁归而不乐,其妻问之曰:“公从外来而有不乐之色,何也?”负羁曰:“吾闻之,有福不及,祸来连我。
今日吾君召晋公子,其遇之无礼,我与在前,吾是以不乐。
”其妻曰:“吾观晋公子,万乘之主也;其左右从者,万乘之相也。
今穷而出亡过于曹,曹遇之无礼,此若反国,必诛无礼,则曹其首也。
子奚不先自贰焉。
”负羁曰:“诺。
”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遗公子,公子见使者,再拜,受其餐而辞其璧,公子自曹入楚,自楚入秦,入秦三年,秦穆公召群臣而谋曰:“昔者晋献公与寡人交,诸侯莫弗闻。
语文错题分析
语文错题分析
语文被认为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考试成绩能直观反映孩子的中文水平。
然而,孩子们在语文考试中犯错的现象也很常见,而且孩子们往往不知道其错误原因和应该怎样改正。
为了弄清楚错误原因并找到改错的方法,本文将进行错题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最常见的语文错题,也就是语法错误。
语法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但是很多学生由于学习不扎实,对语法的认识往往不是很清楚,会出现错误的现象。
例如,“昨夜星辰,今朝月圆”,句子中有“昨夜”和“今朝”两个词,肯定是指昨天夜里和今天早上,可是这两个词的形容词修饰的是“星辰”和“月圆”,这就是语法错误。
其次,另一类常见的语文错题是拼写错误,尤其是拼音错误。
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拼音时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有时会把几个正确拼音拼写错了,比如把“益”写成“遗”,“涵”写成“韩”等等,因此,由于拼写错误而导致的错题也特别多。
再者,如果是背诵错误,这也是一类常见的语文错题。
很多孩子在背诵文言文时往往会出现记错内容的情况,对于这类错误,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多反复背诵,以确保记住正确的内容。
最后,还有一些审题错误,即孩子们在审题时出现的错误。
因为语文考题类型繁多,孩子们经常会因为看混了题,把不同题型识别错误或者陷入思维误区,导致错误答案的出现。
总的来说,语文学习中的错误现象很常见,一般来说,孩子们掌
握正确的语法和拼音,多背诵典型的文言文,并认真审题,都是避免语文考试出错的有效方法。
以上就是本文关于《语文错题分析》的全部内容。
从上面可以看出,语文错题存在很多类型,但只要孩子们认真学习、认真审题,不断复习,就能有效减少错题出现的概率,从而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文言文翻译错题原因
自古及今,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哲学、文学等价值。
然而,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许多学习者往往难以掌握其精髓,翻译错题现象屡见不鲜。
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文言文翻译错题的原因。
一、词汇积累不足文言文翻译错题的首要原因在于词汇积累不足。
文言文中的许多词汇具有独特的含义,且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现象较为普遍。
若学习者对文言文词汇的掌握不够扎实,便容易在翻译过程中出现偏差。
例如,将“苟”翻译为“如果”,而实际上“苟”在文言文中还有“姑且”、“暂且”之意。
二、语法知识欠缺文言文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差异,学习者若对文言文语法知识掌握不足,则容易在翻译过程中出现错误。
如,将“吾友”翻译为“我的朋友”,实际上“吾友”在文言文中应翻译为“我的朋友”。
三、句式理解不深文言文句式较为复杂,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等。
若学习者对句式理解不深,便容易在翻译过程中出现偏差。
例如,将“吾友虽贫,而志不夺”翻译为“我的朋友虽然贫穷,但是志向不改变”,实际上这句话中的“志不夺”应理解为“志向不被改变”。
四、文化背景不熟悉文言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包括历史、地理、风俗等。
若学习者对相关文化背景不熟悉,则容易在翻译过程中出现误解。
例如,将“春风得意马蹄疾”翻译为“春风让我心情愉悦,马蹄跑得很快”,实际上这句话中的“春风得意”是指“春天考试及第”。
五、翻译技巧不熟练翻译技巧在文言文翻译中具有重要意义。
若学习者对翻译技巧掌握不熟练,则容易在翻译过程中出现错误。
例如,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翻译为“握住你的手,与你一起变老”,实际上这句话中的“执子之手”应理解为“握住你的手”。
六、心理因素影响在学习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心理因素也会对翻译结果产生影响。
如,学习者可能因为对文言文翻译的恐惧、焦虑等心理因素,导致翻译过程中出现偏差。
总之,文言文翻译错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要想提高文言文翻译水平,学习者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词汇积累;二是掌握文言文语法知识;三是深入了解文化背景;四是熟练掌握翻译技巧;五是调整心态,克服心理因素。
七年级上册语文卷错题为什么错的原因文言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卷错题为什么错的原因文言文1、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撑着zhǎng 彷徨páng 凄清qī雨巷xiàngB、彳亍chù凄婉wǎn 颓圮pǐ迷茫méngC、河畔pàn 荡漾yàng 青荇xìng 长篙gāo(正确答案)D、斑斓lán 沉淀dìng 似的sì泥古nì2、“盛筵必散”一语出于《红楼梦》中何人之口?( ) [单选题] *A.探春B.秦可卿(正确答案)C.小红D.妙玉3、2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单选题] *A.妯娌(zhóu)酒肆(sì)镌刻(juān)暴风骤雨(zhòu)(正确答案)B.狡黠(xié)挟持(xié)胡髭(zī)惨绝人寰(yuán)C.燥热(cào)翘首(qiào)嶙峋(xún)言不由衷(zhōng)D.私塾(shú)遁形(dùn)糜子(mí)日夜不辍(zhuì)4、47. 下面是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保尔十二岁时因成绩不好,又把烟灰放在了瓦西里教父的复活节面包里,不得已退学。
后来到了一家旅店打杂,因为强迫加班导致误工而被赶出了旅店。
B.沙皇被推翻的消息轰动了俄罗斯。
保尔所在的小镇上,出现了一些“布尔什维克”。
富人都逃跑了,红军来了,市民得到了红军发配的枪支。
C.不好的消息“烧杀掳掠犹太人”在镇上传得沸沸扬扬,引起很多人的惊恐,保尔的好友谢廖沙等人商量着如何躲避。
屠杀进行了三天两夜,有很多人因此丧命,但只有几个人敢于抵抗。
D.苏维埃政权建立了,乌克兰共青团地方委员会建立起来了,红军攻占了谢别托夫卡小镇。
丽达不顾母亲阻拦,加入红军,成为了一个布尔什维克。
高三语文错题集18 文言文阅读之词语题,不会进行上下文推断(解析版)
高三语文错题集18 文言文阅读之词语题——不会进行上下文推断目录01 易错题简介易错题型——文言文阅读之词语题易错原因——不会根据上下文对实词进行(字形、语法、组词联想、课本迁移等)推断02 易错题例析03 易错题攻略【攻略一】字形推断法:从汉字表意性构造角度推断实词含义。
【攻略二】语法分析法:从词性及句子成分角度推断实词含义。
【攻略三】课文迁移法:迁移类比课本中的文句推断实词含义。
【攻略四】组词联想法:组成与本字相关的词语推断实词含义。
【攻略五】语境推断法: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合理推断实词含义。
04 易错题练习★易错题型——文言文阅读之词语题新高考文言文词语题,是高考必考题型之一。
从近年来高考题命题看,词语题选择项主要考察三个方面:一是文化常识词汇;二是文言文本里的词语(以实词为主);三是教材文言文词汇。
文化常识词汇与教材文言文词汇以识记积累为主。
在具体解题中,主要应学会根据上下文语境及词语本身推断文言词汇含义。
★易错原因——1.不会从汉字构造角度推断实词含义。
2.不会运用组词联想法推断实词含义。
3.不会根据文本的语境推断实词含义。
4.不会根据句子的语法推断实词含义。
5.不会迁移到课本文句推断实词含义。
(2023年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材料一:凡战,若我众敌寡,不可战于险阻之间,须要平易....,无有不胜。
法曰:..宽广之地。
闻鼓则进,闻金则止“用众进止。
”晋太元时,秦苻坚进屯寿阳,列阵淝水,与晋将谢玄相拒。
玄使谓苻坚曰:“君远涉吾境,而临水为阵,是不欲速战。
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坚众皆曰:“宜阻淝水,莫令得上。
我众彼寡,势必万全。
”坚曰:“但却军,令得过,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杀之。
”融亦以为然。
遂麾兵却,众因乱而不能止。
于是,玄与谢琰、桓伊等,以精锐八千渡淝水。
玄、琰进兵大战淝水南,坚众大溃。
(节选自《百战奇略》)材料二:太宗曰:“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靖曰[注]:“前代战斗,多是以小术而胜无术,以片善..而胜无善,斯安足以论兵法也?若谢玄之破苻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
高考复习:文言翻译错题整理举例
高考复习:文言翻译错题整理举例高考复习:文言翻译错题整理举例文/文言翻译题历来是高考的大分值题,它考查的综合性强,考生失分往往较多,是一道区分度较大的题目。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好文言翻译题的备考呢?结合多年的备考经验,我觉得对经典错题反复整理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备考实践中,一方面学生对此不太重视,另一方面又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
这里,略举一例简要说明一下。
【题目举例】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选自第一册语文读本《庖丁解牛》)【考查意图】做任何题目,都要努力理解命题人的考查意图,这将十分有利于分析、把握直至正确解答题目。
很显然,这里的考查意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考查“虽然”“至于”“怵然”“行为”等几个双音节词,它们或涉及本义,或涉及一词多义,或涉及古今异义等;二是考查重点实词,如“族”“为”等,不难看出,这里的“为”字十分麻烦;三是考查特殊句式,如“视为(之)止,行为(之)迟”等。
【错误例举】这是一个十分经典的文言翻译题例,但因多种原因导致不少考生翻译时错漏百出。
现略举几例,以供分析。
错例一即使这样,每到那复杂的地方,我看到它难办,就十分惊恐地进行戒备,视觉停止了,行动延迟了。
错例二即使这样,每每到了族那个地方,我看到很难办,很担心的样子引起警觉,眼睛停下来,行为迟缓。
错例三虽然这样,每到了那筋骨错杂的地方,我看到很难办,就十分警觉,视觉停下来了,行为迟钝。
【错因分析】从考查意图的分析中,我们明确了考查的要义。
这里,考生所犯错误刚好就是在几个双音节词、两个重点实词和省略句理解与翻译上出了问题。
致误原因主要是:一是忽视了上下文,致使“虽然”“行为”误译;二是“为”字的理解过于草率,没有从“为”自身、句式等角度细加分析,包括“族”等重点实词的不理解,这是很致命的;三是忽视了上下文的意脉,生硬地译为“视觉停止了”,相信考生再读时会哑然失笑的;如此等等。
正解: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因此)集中到一点,动作(因此)缓慢下来。
初中文言文的正确学习方法(集锦6篇)
初中文言文的正确学习方法(集锦6篇)初中文言文的正确学习方法1(一)、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1、预习是课堂学习的基础,预习有利于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首先,课前预习有利于提高听课水平。
由于预习扫除了新课中的障碍,听课时就感到轻松,有可能把精力放在理解和思考问题上。
其次,课前预习有利于提高课堂做笔记的水平。
由于预习时阅读了课文,所以老师讲的内容,黑板上的板书,书本上的内容,心里一清二楚。
做课堂笔记时就可只着重记下课文上所没有的或者自已不理解、不清楚的部分,以及老师反复强调的有关内容。
做到听得主动、学得也主动。
再次,课前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因为课前预习是学生自已独立阅读课本的新课文或老师发下的新教材,有时要查阅字典或参考书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有时还要写笔记提纲或记下弄不懂的问题,以便带回学校上课时搞清楚。
如能长期坚持预习,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自学能力,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是十分有益的。
2、如何进行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在老师讲课前,由学生自已看书的学习。
预习时先估计老师将会讲多少内容的新课,再对这些内容认真地看一遍(难度大的可能不止一遍),初步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熟悉课文的内容大意。
要边看书、边想,想想新的内容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与旧知识有关?如果这些旧知识忘记了,就要去查看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把它弄懂。
还有哪些地方不懂?再查看有关的参考书,把尚未弄明白的地方记下来或在书上标记下来,到上课时听老师讲,并在老师指导下来解决。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最好合上课本,回想一遍,看书上讲了哪几个问题?主要思路是什么?或者把有关的定理、公式试证明、推导一下。
还可以试着做一点课后的练习题。
这样做,不但加深了对新课的理解,还可以检验预习的效果。
(二)、把握课堂学习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的关键。
所以课堂学习一定要打起120%的精神,认真听讲。
课堂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部编七年级下册古代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部编七年级下册古代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带答案)1. 题目:《古文观止》中的名篇《论语》是哪位古代文学家所著?答案:孔子。
2. 题目:请简要解释一下《古文观止》这本书的作用和意义。
答案:《古文观止》是一本收录了各类古代文言文名篇的教材。
它的作用是供学生研究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培养对古代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 题目:请写出《古文观止》中至少两篇古代文言文名篇的名称。
答案:《论语》、《孟子》等。
4. 题目:《古文观止》中的古代文言文名篇通常包括哪些内容要素?答案:通常包括古代文言文的重要篇章、经典名篇、名句、警句、杂记等。
5. 题目:为什么研究和理解古代文言文对中学生来说很重要?答案:研究和理解古代文言文可以使中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惯和文学素养,对形成综合性的人才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6. 题目:《古文观止》中的古代文言文常通过默写来进行研究,请简述一下默写的好处。
答案:默写可以帮助学生记忆课文,提高对古代文言文的理解能力,锻炼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形成良好的研究惯,培养自律和耐心。
7. 题目:列举两个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默写的研究策略。
答案:进行反复朗读,分段默写,逐渐增加默写难度;利用默写错题集,及时纠正错误,巩固记忆。
8. 题目:请简要介绍一下默写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答案:在默写过程中应注意准确拼写,正确理解课文,养成良好的书写惯,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及时纠正和改正错误。
9. 题目:默写是研究古代文言文的有效方法,你有什么其他研究方法可以推荐?答案:除了默写外,还可以进行课文朗读、理解分析、写作拓展等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可以参加古代文言文阅读和写作的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与他人交流研究经验。
10. 题目:假设你正在默写《古文观止》中的一篇名篇,请简要描述你的默写流程。
答案:首先,我会仔细阅读所选篇章,并进行多次朗读,确保对课文内容有清晰的理解。
然后,我会将整篇篇章分段进行默写,逐渐提高难度,不断检查并修正错误。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错题资源的积累与应用
*该文为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中学生化学学习中错题管理培养策略之行动研究”(GH-17275)的成果之一建立文言文错题资源库,提高文言文自主学习的可操作性,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有条理地对文言文基础知识进行分类、归纳及整理,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文言文常用的字词句法,还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既可留给课堂更多时间品读鉴赏,也有助于学生自主建构完整的文言文知识体系。
文言文错题资源应用摘要关键词2019年4月1日E-mail:jxyglcn@ 文言文教学向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从教材来看,与初中教材相较,高中文言文无论在篇目数量、篇幅大小、思维深度方面都有明显变化。
从学情来看,不少学生认为高中文言文内容枯燥、语法知识点繁杂、要求背诵的篇目既难且长。
想要实现高效的文言文教与学,特别是落实那些需要反复练习、强化记忆的常见词类、句法,单纯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是不现实的,因此,错题就成为一笔重要的学习资源。
帮助学生对日常作业、练习中出现的错题进行认真、有序的整理、反思,能使学生更有效地达到巩固知识、提升学习的目标,充分发挥了错题资源的教学价值。
一、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特性文言文教学从本质上来看,是引导学生将文言文知识内化为自身的阅读素养,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同时拥有文言文的阅读缄默知识,拓展阅读空间。
即构造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四个层面的金字塔。
而这一切都要建立在最基本的文字基础上,即学生有一定的语言文字积累和理解。
从新课标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到,任务群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通过文言文阅读,梳理文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词义和用法,把握古今词义的异同,既能沟通古今词义的发展过程,又要避免用现代意义理解古义,做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准确理解。
此外还包括对汉字、汉语现象的理性认知,仔细观察词语的活用、句子语序变化,体会汉语句子的结构特点和虚词作用等。
其中语言基础层面的文言知识是实现各个目标的基础和前提。
文言文翻译题错题总结
夫文言文,古之经典,传承中华文化之精髓。
然文言文艰涩难懂,翻译之题往往令人头痛。
吾曾钻研文言文翻译,亦尝败北,故总结错题,以警后人。
一、词语误译1. 原文:“孔子居卫,颜回为仆。
”错误翻译:“孔子住在卫国,颜回做仆人。
”正确翻译:“孔子住在卫国,颜回做他的弟子。
”2. 原文:“吾闻之,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错误翻译:“我听说,士人为知己而死,女人为喜欢自己的人打扮。
”正确翻译:“我听说,有才能的人愿意为赏识自己的人献出生命,有貌的人愿意为喜欢自己的人打扮。
”二、句子结构误解1. 原文:“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错误翻译:“孟子见到梁惠王,王说:‘老先生不远千里而来,也将有好处给我们国家吧?’”正确翻译:“孟子见到梁惠王,王问:‘老先生不远千里而来,也将有什么好处给我国家吧?’”2.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错误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复习,不是也很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是很有修养的人吗?’”正确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是很了不起的人吗?’”三、句子意义失真1. 原文:“楚人伐宋,宋人使华元夜入楚师,登子反床,起而搏之。
”错误翻译:“楚国人攻打宋国,宋国人派华元夜间进入楚军,上子反的床,起来和他搏斗。
”正确翻译:“楚国人攻打宋国,宋国人派华元夜间潜入楚军,上子反的床榻,起来与他搏斗。
”2. 原文:“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
’”错误翻译:“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军队,接着又遭受饥荒。
’”正确翻译:“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再加上军队的骚扰,接着又遭受饥荒。
语文试卷错题原因分析500范文
语文试卷错题原因分析500范文一、字词类(假设为第1 - 5题)1. 题目: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A:确凿(zuò)- 选项B:脑髓(suǐ)- 选项C:菜畦(wā)- 正确答案:B。
- 错题原因:对于字词的读音掌握不扎实。
“确凿”的“凿”应读“záo”,误读可能是因为平时没有准确记忆其读音规则。
“菜畦”的“畦”应读“qí”,可能是对这个生僻字的读音没有准确认读,导致选错。
2. 题目: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选项A:人声鼎沸荒草凄凄。
- 选项B:来势汹汹妇孺皆知。
- 选项C:锋芒必露家喻户晓。
- 正确答案:B。
- 错题原因:对词语的字形记忆不准确。
“荒草凄凄”应为“荒草萋萋”,“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锋芒必露”应为“锋芒毕露”,“毕”是完全的意思,这里是指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因对词语的含义理解不到位而写错字形。
3. 题目: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选项A:马鞭(错误解释)- 选项B:记录(正确解释)- 错题原因:对文言文中字词的古意理解错误。
没有结合诗句的语境准确理解“策勋”的意思是记录功勋,而错误地认为“策”是马鞭的意思,可能是受到“鞭策”等词中“策”的现代意义影响。
4. 题目:根据拼音写汉字。
(jū)躬尽瘁。
- 正确答案:鞠。
- 错题原因:对字形的记忆不牢固。
没有准确记住“鞠躬尽瘁”中“鞠”字的写法,可能是平时书写时不够认真,对这个较为复杂的字没有进行有效的记忆强化。
5. 题目:下列词语中感情色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选项A:英勇善战。
- 选项B:神机妙算。
- 选项C:诡计多端。
- 正确答案:C。
- 错题原因:对词语的感情色彩判断错误。
“英勇善战”和“神机妙算”都是褒义词,用来形容正面的人物或事物的优秀品质。
而“诡计多端”是贬义词,用来形容坏主意很多,自己没有准确区分词语的感情色彩,可能是对词语的含义理解不够深入。
高三语文错题集20 文言文阅读之翻译题,不会灵活运用6字诀翻译(原卷版)
高三语文错题集20 文言文阅读之翻译题——不会灵活运用6字诀目录01 易错题简介易错题型——文言文阅读之翻译题易错原因——不会灵活运用6字诀进行翻译。
02 易错题例析03 易错题攻略【攻略一】留字诀:原封不动保留国名、人名、地名、官职官署名、年号、谥号等。
【攻略二】删字诀:删掉句中的衬字、虚词(发语词、主谓之间助词、凑足音节助词)【攻略三】换字诀:换掉句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单音节词、词类活用词。
【攻略四】调字诀:将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等换为现代汉语语序句。
【攻略五】补字诀:补充句中的省略部分(主语、宾语、介词、代词等)【攻略六】变字诀:将句的借代词与修辞句用同语义词句变换出来。
04 易错题练习★易错题型——文言文阅读之翻译题文言文翻译题是文言文重点考题。
解答翻译题时,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两个“要点”。
一个“原则”,即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两个“要点”:一是有强烈的采分点意识,即明确考题赋分词或句式;二是切实掌握并运用好翻译“6字诀”。
★易错原因——不会运用6字诀,即:留、删、换、补、调、变。
(2023年全国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材料一:襄子①围.于晋阳中,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
张孟谈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
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
”或曰:仲尼不知善赏矣。
夫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群臣不敢失礼。
上设其法,而下无奸诈之心。
如此,则可谓善赏罚矣。
襄子有君臣亲之泽,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犹有骄侮之臣,是襄子失罚也。
为人臣者,乘事而有功则赏。
今赫仅不骄侮,而襄子赏之,是失赏也。
故曰:仲尼不知善赏。
(节选自《韩非子·难一》)材料二:陈人有武臣,谓子鲋②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
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
文言文翻译经典错题
一、原文:“子路曰:‘吾闻君子之学也,亲其亲,仁也;教民予之,善也。
’”错误翻译:“子路说:‘我听说君子学习的方法,亲近自己的亲人,这是仁;教化民众,这是善。
’”正解:“子路曰:‘吾闻君子之学也,亲其亲,仁也;教民予之,善也。
’”翻译为:“子路说:‘我听说君子学习的方法,亲近自己的亲人,这就是仁;教化民众,这就是善。
’”错误在于将“亲其亲”翻译为“亲近自己的亲人”,实则“亲其亲”是指亲近自己的亲人,强调的是仁爱之心。
二、原文:“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错误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一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正解:“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翻译为:“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错误在于将“三人行”翻译为“三个人一起走”,实则“三人行”是指三个人一起行走,强调的是三人相互影响,相互学习。
三、原文:“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错误翻译:“孟子说:‘得到道德的人会得到很多帮助,失去道德的人会得到很少帮助。
’”正解:“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翻译为:“孟子说:‘坚持正道的人会得到众人的帮助,背离正道的人会得到众人的反对。
’”错误在于将“得道”翻译为“得到道德”,实则“得道”是指坚持正道,强调的是道德的重要性。
四、原文:“老子曰:‘上善若水。
’”错误翻译:“老子说:‘上等的善行就像水一样。
’”正解:“老子曰:‘上善若水。
’”翻译为:“老子说:‘最高尚的善行就像水一样。
’”错误在于将“上善”翻译为“上等的善行”,实则“上善”是指最高尚的善行,强调的是道德的至高无上。
五、原文:“庄子曰:‘逍遥游,天地一指也。
’”错误翻译:“庄子说:‘逍遥游,天地是一指的。
’”正解:“庄子曰:‘逍遥游,天地一指也。
’”翻译为:“庄子说:‘逍遥游,天地都是一指的。
’”错误在于将“一指”翻译为“一指的”,实则“一指”是指天地都是一指的,强调的是逍遥游的境界。
总之,文言文翻译需要细心揣摩,深入理解古文中的词义、句意,才能准确表达原文的含义。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打卡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打卡练——Day1 七上《咏雪》姓名:班级/日期:错题数:咏雪《世说新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词语解释(1)内集:(2)文义:(3)俄而:(4)骤:(5)差可拟:(6)因.风:2.古今异义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今义:3.特殊句式(1)白雪纷纷何所似?句(2)撒盐空中差可拟。
句和句(3)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句4.重点句子翻译(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译文:(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译文:(3)撒盐空中差可拟。
译文:(4)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5.中心概括描写谢家小辈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现其家庭生活的情趣,表现了谢道韫的和。
6.问题探究(1)谢朗和谢道韫两人的“解”,哪一个更好呢?请亮出你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理由。
(2)[同出处·世说新语]《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行》两文在内容与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打卡练——Day2 七上《陈太丘与友期行》姓名:班级/日期:错题数:陈太丘与友期行《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③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⑤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词语解释(1)期行:(2)日中:(3)舍去:(4)尊君:(5)家君:(6)下车引.之:(7)元方入门不顾.:2.通假字尊君在不.:3.特殊句式待君久不至,已去。
句4.重点句子翻译(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译文:(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译文:(3)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语文错题积累高中
语文错题积累高中同学们!高中语文那可真是个奇妙又有点让人头疼的玩意儿。
咱在这语文的学习道路上啊,难免会掉进各种各样的“坑”里。
今天就来好好唠唠我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语文错题,给大家提个醒,咱可别再在同一个地方绊倒啦!先说说阅读理解这块吧。
有一次做现代文阅读,那文章写得挺深奥的,我读了半天感觉自己好像明白了,又好像啥都没懂。
结果答题的时候,那真是一顿瞎编啊,觉得自己写得还挺有理,结果一对答案,好家伙,全错!问题出在哪儿呢?后来我才明白,阅读理解得紧扣原文,不能自己凭空想象。
那些答案往往都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得细心去琢磨,不能像我之前那样,凭着自己的感觉就乱写一通。
还有诗歌鉴赏,这简直就是我的“噩梦”。
那些古诗词啊,看着一个个字都认识,组合到一起就不知道啥意思了。
有一回考了一首唐诗,让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我绞尽脑汁,把自己能想到的好词好句都往上堆,什么“意境优美”“情感深沉”之类的,结果老师批下来,说我答得太笼统,没有具体分析。
我这才意识到,诗歌鉴赏不能光说大话,得结合诗句,具体分析那些意象和表现手法,这样才能得高分啊。
作文也是个让人头疼的大难题。
有一次考试,我觉得自己的作文写得可好了,论点清晰,论据也挺充分的。
可是分数出来却不高。
后来我仔细看了老师的评语,才知道原来是语言太“干巴”了,没有文采。
高中作文啊,不仅要有好的内容,还得有漂亮的语言包装。
那些优美的词句、恰当的修辞手法,就像给作文穿上了一件华丽的外衣,能让它瞬间变得吸引人起来。
再说说文言文吧。
那些实词、虚词的意思总是记不住,有时候看着一个词,感觉这个意思也对,那个意思也对,结果就选了个错误的。
还有文言文翻译,经常会出现一些低级错误,比如把人名、地名给翻译错了,这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后来我就专门准备了一个小本子,把那些容易混淆的实词、虚词都记下来,每天拿出来复习,慢慢地,文言文的错误就少了很多。
高中语文的错题啊,就像一个个小怪兽,时不时地跳出来给我们制造麻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
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
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
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
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
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
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
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狎而得之,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
二人欢然无所间。
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然喜为歌诗以自娱。
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
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东之济、郓,无所合,困而归。
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
嗟夫!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夫曼卿诗辞清绝,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
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而懒不自惜。
已老,胠其橐①,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
曼卿死,秘演漠然无所向。
闻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峍,江涛汹涌,甚可壮也,遂欲往游焉。
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
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注]①胠(qū):打开;橐(tuó):袋子。
②崛峍(lù):高峻陡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一:统一B.往往伏.而不出伏:埋伏C.庶几狎.而得之狎:亲近而且态度随便D.无所合,困.而归困:困顿【错答】:错选A【错因分析】:A项一是数词活用做动词,翻译为“统一天下”,如果不能积累好几种词类活用的知识,就容易误选。
【正答】:应该选B(伏:蛰伏),【解析】“伏”的确有“埋伏”这个词条,但是放到原文中考察是不对的。
首先、文章的中心是作者同情悲叹隐居山林的人,认为期间必定有老死其间而不被世人发现的人才。
没有涉及到战争埋伏的现象。
其次、要放回到原文中考察句子的主语,“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往往伏而不出”的主语是选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所以应该选“蛰伏”这一意思。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B.①然喜为歌诗以.自娱②以.勇气闻于诸侯C.①东之.济、郓②奚以之.九万里而难为D.①其.胸中浩然②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错答】:错选A【错因分析】:A项很有迷惑性,如果单看意思两句话意思差不多,但是放到原文中考察,仔细分析它们的句子关系.①“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为连词,表顺承,就。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连词,表假设,那么。
【正答】:应该选C。
【解析】C项都是动词,到,往。
B连词,来;介词,凭。
D形容词词尾,无实意;助词,……的样子3.下列各组语句中,直接表现秘演“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的一组是①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②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峍,江涛汹涌,甚可壮也,欲往游焉③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④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⑤独其诗可行于世⑥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A.①④⑥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②③⑥【错答】:错选C【错因分析】:此题错答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学生没有注意到题干要求“直接表现”;没理解秘演“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的意思。
【正答】:应该选A,【解析】此题可以运用排除法答题。
②写他要到东南游玩;排除了C、D③是贤士喜欢和他交往;⑤写他的诗作流行排除了B。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A.作者认为隐居山林的人,从事屠宰贩运的人,必定有老死其间而不被世人发现的人才。
B.曼卿在酒中隐身,秘演在佛教中隐身,都是奇男子。
C.秘演自己虽然懒散且不爱惜诗作,到老的时候仍有三四百首值得玩味的好作品。
D.曼卿的诗清妙绝伦,秘演的诗典雅劲健,有诗人的意趣,在曼卿的诗作之上。
【错答】:错选A【错因分析】:答题想当然,没看清提干要求,要求是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
“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就是A项的分析理解。
【正答】:选D【解析】答题不能想当然, “夫曼卿诗辞清绝,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
”并没有说“在曼卿的诗作之上”。
翻译: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3分)【错答】:所以我喜欢和曼卿旅游,想因此来暗暗地寻求天下杰出的人才。
【错因分析】:这里考察120实词的掌握情况,一些同学由于积累的知识不够所以把“游”和“因”翻译错了。
“游”为“交往”意,“因”在这里是“趁机”的意思,并不是“因此”【正答分析】:所以我喜欢和曼卿交往,想趁机通过他来暗暗地寻求天下杰出的人才。
(“故”“游”“阴”各1分)(“故”“游”“阴”各1分)(2)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3分)【错答】:⑵当狂饮大醉之时,又唱又吟,又笑又叫来适合天下的乐趣,多么强壮啊!【错因分析】:“其”漏译,“何其”没翻译准确,“壮”翻译错了。
【正答分析】:当他们狂饮大醉之时,又唱又吟,又笑又叫来共享天下的乐趣,这是多么豪迈啊!(“其”应该是代词“他们”“何其”先到装为“其何”再翻译为“这多么”或“这是多么”,“壮”应翻译为“豪迈”。
三个考点各1分)(3)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4分)【错答】:在他将要远行时,为他的诗写了,借此称道他的壮年并为他的衰老而悲哀。
(“叙”“因”“悲”“衰”)【错因分析】:省略句式没有看出来,“为叙其诗”,的主语应该是””“我”“为”的后面省略了“之”翻译为“我给他的诗集写了这篇序”,【正答分析】:在他将要远行时,我给他的诗集写了这篇序,借此称道他的壮年并为他的衰老而悲哀。
(“叙”“因”“悲”“衰”这几个实词是考察的要点)附:文言文译文我年轻时以进士的身份游历京城,因而能够广泛结识当代的贤人豪杰。
然而,我还是认为国家统一天下,停止战争,天下休养生息太平无事的时间已有四十年了,但智谋出众、志向雄伟的不平凡的人,往往没有地方施展他们的才能,便隐居着不出来做官,在山林中、在屠夫商贩里面,必定有直到老死还没有被世人发现的人才。
我想去追随他们、寻找他们,却无法办到。
后来,我终于找到那已死去的朋友石曼卿。
曼卿为人,开朗豪放有远大的志向。
当时掌权的人不能用他的才能,曼卿也不肯委屈自己去求得苟合。
他没有地方抒发意愿,就常常和平民百姓、乡村老人,痛快地尽兴喝酒游玩,到了颠狂的地步也毫不厌倦。
我疑心那些隐居而没有被发现的人才,也许只有亲近他们才能找到他们,所以我常常喜欢跟曼卿交往,想通过他来暗暗地寻求天下杰出的人才。
和尚秘演,和曼卿交往时间最久,也能超脱世俗,以讲求气节来自守清高。
他们两人相处欢娱,没有一点隔阂。
曼卿在饮酒中隐蔽自己,秘演隐居在寺庙中,他们都是有奇才的男子。
然而他们都喜欢做诗来自己取乐。
当他们尽情饮酒而大醉时,唱歌吟诗欢笑狂呼,来求得天下最大的快乐,那种情景是多么豪壮啊!当时的贤人,都愿意跟他们交往,我也时常到他们的住处去。
在十年中,秘演向北渡过黄河,向东到了济州、郓州一带,没有遇上合意的事情,不得志地回来了。
曼卿已经去世了,秘演也年老多病。
唉!这两个人,我竟然亲眼看见他们的盛年和衰老,而我也快衰老了。
曼卿的诗极为清新,可是他特别称道秘演的作品,认为它高雅雄健,有诗人的意趣。
秘演相貌雄伟,他的胸怀宽阔刚直,他既然学习佛教,就没有地方施展才能了,只有他的诗可以在世上流传,可是他懒散,不会珍惜自己的作品。
他已经老了,打开他的诗囊,还找到了三四百篇,都是令人喜爱的作品。
曼卿死后,秘演寂寞茫然,没有了去向。
他听说东南多奇山丽水,山顶悬崖高峻陡绝,江水波涛汹涌澎湃,非常的壮观,就想到那里去游历。
这可以知道他年纪虽然老了,而志向还依旧存在。
在他将要远行时,我给他的诗集写了这篇序,因此说到他盛年时的情景来悲叹他的衰老。
二、魏德深,本巨鹿人也。
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
父毗,郁林令。
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
为政清净,不严而肃。
会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使人往来,责成郡县。
于时王纲弛紊,吏多赃贿,所在征敛,人不堪命。
唯德深一县,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给,而百姓不扰。
于时盗贼群起,武阳诸城多被沦陷,唯贵乡独全。
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贼,每战不利,则器械必尽,辄征发于人,动以军法从事,如此者数矣。
其邻城营造,皆聚于听事,吏人递相督责,昼夜喧嚣,犹不能济。
德深各问其所欲,任随便修营,官府寂然,恒若无事。
唯约束长吏,所修不须过胜余县,使百姓劳苦。
然在下各自竭心,常为诸县之最。
寻转馆陶长,贵乡吏人闻之,相与言及其事,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
及将赴任,倾城送之,号泣之声,道路不绝。
既至馆陶,阖境老幼,皆如见其父母。
有猾人员外郎赵君实,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
自德深至县,君实屏处于室,未尝辄敢出门。
逃窜之徒,归来如市。
贵乡父老,冒涉艰险,诣阙请留德深,有诏许之。
馆陶父老,复诣郡相讼,以贵乡文书为诈。
郡不能决。
会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至,两县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
贵乡吏人,歌呼满道,互相称庆。
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
宝藏深害其能。
会越王侗征兵于郡,宝藏遂令德深率兵千人赴东都。
俄而宝藏以武阳归李密。
德深所领皆武阳人也,念其亲戚,辄出都门,东向恸哭而反。
人或谓之曰:“李密兵马,近在金墉,去此二十余里。
汝必欲归,谁能相禁,何为自苦如此!”其人皆垂泣曰:“我与魏明府同来,不忍弃去,岂以道路艰难乎!”其得人心如此。
后没于阵,贵乡、馆陶人庶,至今怀之。
(节选自《北史魏德深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为政清静,不严而肃.肃:恭敬。
B.会兴辽东之役会:适逢。
C.所在征敛,人不堪.命堪:忍受D动.之军法从事动:招致【错答】:A【错因分析】:主要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的掌握情况,能力层级为B级。
因为积累不够所以误选。
【正答】:应选D项【解析】D项“动”,总是,常常。
要做好此类题目,一是靠平时多积累,二是要学会借助上下文语言环境进行推断,可以理解为“动不动”再引申为“总是,常常”。
9.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魏德深深受百姓拥戴的一组是①常为诸县之最②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③未尝辄敢出门④诣阙请留德深⑤以贵乡文书为诈⑥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
A.①③④B.①⑤⑥C.②③⑥D.②④⑤【错答】:C【错因分析】:没有抓住“深深受百姓拥戴”这一特点,【正答】:D。
【解析】运用排除法,①表明魏德深管理属下有方,约束官吏,排除A、B;③“未尝辄敢出门”是滑人赵君实害怕魏德深,表明魏德深治理有方和他的严厉;故排除A和C,而④“请阙留德深”显然是表明百姓爱戴,且⑥“乃断从贵乡”的主语是两使,不能说明百姓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