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鼻喉

1.窦口鼻道复合体(OMC):以筛隐窝为中心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

裂、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等。

击出性骨折:又称眶底爆折,当眼部受钝器伤后,眶内压力骤增,致使眶底薄弱处骨折;骨折片、眶内软组织、眼肌等随之“疝”入上颌窦。

击入性骨折:比眶底爆折少见,暴力来自眶外侧,击出眶外侧壁或颧部,使额颧缝骨折,并延续到眶下壁。冲击力使上颌骨转动,导致部分眶底向上旋转进入眶内。

脑脊液鼻漏:脑脊液经颅前窝底、颅中窝底或其他部位的先天性或外伤性骨折缺损、破裂处或变薄处,流入鼻腔。

鼻前庭炎:鼻前庭皮肤的弥漫性炎症,分急、慢性两种。多因急性或慢性鼻炎、鼻窦炎、变应性鼻炎的鼻分泌物刺激,或长期接触有害粉尘,或用手指挖鼻孔继发细菌感染所致。患糖尿病时容易发生。

鼻疖:比前庭或鼻尖部的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的局限性急性化脓性炎症,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的致病菌。

鼻腔炎性疾病:即鼻炎,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粘膜的炎症。

急性鼻炎:俗称“伤风”、“感冒”,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鼻腔粘膜急性炎症性疾病,有传染性,四季均可发病,冬季更多见。

慢性鼻炎: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以鼻腔粘膜肿胀、分泌物增多、无明确致病微生物感染、并呈持续数月以上或反复发作特征。

变应性鼻炎(AR):又称过敏性鼻炎,鼻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鼻粘膜肿胀等为其主要特点,常伴有鼻窦变态反应性炎症。可分为常年性和季节性,后者又称“花粉症”。

鼻中隔偏曲:鼻中隔偏向一侧或两侧、或局部有突起、引发鼻腔功能障碍,如鼻塞、鼻出血和头痛等。

鼻出血: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可因鼻腔、鼻窦病变引起,也可因某些全身性疾病所致,前者较多见。可单侧出血,也可双侧出血。可表现为反复间歇性出血,也可表现为持续出血。

利特尔区(little area):鼻中隔最前下部的粘膜下血管密集,分别由颈内动脉系统和颈外动脉系统的分支聚成血管丛,该区即利特尔区,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

急性鼻窦炎:多继发于急性鼻炎。病理改变主要是鼻窦黏膜的急性卡他性炎症或化脓性炎症,严重者可累计骨质,并可累计周围组织和邻近气管,引起严重并发症。

慢性鼻窦炎:多因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未彻底治愈而迁延所致。可单侧发病或单窦发病,双侧或多窦发病极常见。

鼻前庭囊肿:位于鼻前庭底部皮肤下、梨状孔的前外方、上颌骨牙槽突浅面软组织内的囊性肿块。

含牙囊肿:又称滤泡囊肿,囊肿环绕未萌出的牙或额外牙的牙冠,且附着于牙的颈部。75%发生于下颌骨。多来自单个牙胚,也可来自多个。发病年龄高峰10~40岁,男多女少。FESS: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手术以剔除鼻道未中心的附近区域病变,特别是前组筛窦的病变、恢复窦口的引流和通气功能。使用小范围或局限性手术接触广泛的鼻窦阻塞性病变。

咽峡:口咽与口腔的交接部,由腭垂、软腭游离缘、舌背、舌腭弓和咽腭弓共同构成的一个环形狭窄部分。

咽淋巴环(Waldeyer淋巴环):咽粘膜下淋巴组织丰富,较大淋巴组织团块呈环状排列,包括由腺样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及舌扁桃体构成的内环和由咽后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组成的外环。

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壁与后壁交界处,形似半个剥皮橘子,表面不平,腺样体出生后即存在,6-7岁时最显著,一般10岁以后逐渐萎缩退化。

腺样体面容:腺样体肥大时,长期张口呼吸,影响面骨发育,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

急性扁桃体炎:是一种很常见的咽部疾病。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咽黏膜和淋巴组织炎症。好发于儿童及青年。在春秋两季气温变化时易发病。

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而演变为慢性炎症。主要致病菌:链球菌、葡萄球菌。

病灶性扁桃体炎:慢性扁桃体炎在身体受凉受湿、全身衰弱、内分泌紊乱、自主神经系统失调或生活及劳动环境不良等情况下,容易形成“病灶”,发生变态反应,产生各种并发症,如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心脏病、肾炎等。

扁桃体周脓肿:发生在扁桃体周间隙内的化脓性炎症,初起为蜂窝织炎(称为扁桃体周炎),继之形成脓肿。中医称为“喉痈”。多见于青、中年患者。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甲型草绿色链球菌、厌氧菌属等。

咽后脓肿:咽后隙的化脓性炎症,按发病机制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咽旁脓肿:咽旁隙的化脓性炎症,早期为蜂窝织炎,继而形成脓肿。致病菌:溶血性链球菌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

鼻咽血管纤维瘤:鼻咽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与一般纤维瘤不同,为致密结缔组织,大量弹性纤维和血管组成。常发生于10~25岁青年男性,故又名“男性青春期出血性鼻咽血管纤维瘤”。病因不明。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睡眠时上呼吸道反复发生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病症。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多器官多系统损害。

急性会厌炎:又称急性声门上喉炎,是一种危机生命的严重感染,可引起喉阻塞而窒息死亡。成人儿童均可患病,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多见。

喉乳头状瘤:喉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10岁以下儿童多见,生长快。极易复发,多数为多发性,随年龄增长有自限趋势。成年患者则有癌变可能。

喉阻塞:又称喉梗阻,因喉部或其邻近组织的病变,使喉部通道发生阻塞,引起呼吸困难,为常见的急症之一,若不速治,可引起窒息死亡。由于幼儿喉腔较小,粘膜下组织疏松,神经系统不稳定,故发生喉阻塞的机会较成人多。

四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下窝,胸骨剑突下或上腹部、肋间隙于吸气时向内凹陷。

气管切开术:一种切开颈段气管前壁病插入气管套管,使患者直接经套管呼吸的急救手术。环甲膜切开术:用于需紧急抢救的喉阻塞的患者,来不及或不具备气管插管、作气管切开术的暂时性急救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