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美学概论 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视美学概论》教学大纲
1.课程的基本描述
2.教学定位
2.1 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相关专业本科生系统地学习影视美学理论的基础知识,培养和提高应用影视美学理论进行审美鉴赏与艺术创造的能力,对于理解影视艺术审美现象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本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理论思维水平,培养审美情操,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全面系统了解影视美学各个历史流派的核心思想及其发展流变,能够掌握影视艺术的审美特性与文化特性,并能够运用影视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影视艺术实践中的问题,提高影视艺术的批评与鉴赏能力,为后续影视制作方向的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2 课程的主要特点
本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第一门站在美学的角度研究电影和电视现象的课程。该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影视美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从大众传播的角度解读当今影视文化现象,从历史的角度介绍了影视美学的演进历程。通过对美学理论研究者的基
本介绍,具体讲解了基本理论的发展及运用。介绍了诸如剧本创作、面对时下网络综艺文化现象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
该课程着重强调采用美学的概念、原理、来解读文化现象,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美学理念和当前的影视文化现象结合起来,以有效地对其进行解读和辨析。
2.3教学方法
1、运用案例教学,教师上课讲解理论时适时加入案例做分析示范,分析影视美学理论知识,以及解答疑难问题,学生能够通过案例读懂深奥的理论,教学反馈良好。
2、运用探究式教学,学生学习本课程时,教师会经常为学生设计问题,学生通过课下查阅资料,建立理论认识;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积极讨论,学生既应掌握理论概念,又重视实践;要及时完成教师指定的作业,不能以“理解了”为满足,要重视技术上的熟练和巩固。
3、《影视美学概论》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所以,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影视创作,并注重培养学生的镜头感知能力和用画面讲故事的能力。
3.知识点与学时分配
3.1教学方法
4.案例设计
本课程案例设计的原则:《影视美学概论》这门课程的突出特色之一就是它的前沿性和时代性。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影视文化现象,因此,案例的设计要反映影视美学理论的发展脉络,要在变化中看创作理念的变化,这成为本门课程必须做到的一点。
本课程案例设计的目标:课程的每一章会设有最新动态的讲解的部分,或在章节中直接将最新案例动态融入其中,以新颖的结构和生动的实战演练,将教材变成一个活动的课堂,将机械死板的知识传授变成灵活的体验、感悟、思考、生发过程,学生、教师在与教材的探究互动活动中获得自由,由单边的知识灌输变成双边的素养开创和生发过程。
本课程案例教学法的案例教学会涉及到当今时下的主流文化现象,如:延禧攻略文化现象解读,“创造101”现象的本质分析,影视剧本创作本源解析,网络综艺现象的美学研究等,会涉及影视艺术审美心理、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影视艺术美学的基本特征等知识点。
本课程案例教学法的探究式教学法会探究影视艺术文化特征这个知识点,让学生站在理论的高度再次审视当下主流的文化现象,避免一言堂的一味灌输,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再次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创作的欲望,以此达到创新的目标。
本课程案例设计解决的问题:要求学生全面系统了解影视美学各个历史流派的核心思想及其发展流变,能够掌握影视艺术的审美特性与文化特性,并能够运用影视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影视艺术实践中的问题,提高影视艺术的批评与鉴赏能力。
5.作业设计
针对课程特点及教学目标,本门课会布置2次讨论作业:
1、用所掌握的案例对影视美学概论的任一知识点做分析,本作业应从“影视美学的基本涵义”讲起,重新审视了影视美学的内涵以及研究范畴,重点讨论了影视艺术美的本质与影视语言、影视艺术的基本审美特征,特别是尽量深入浅出的分析了影视作品与审美接受的关系,根据当代文化转型的新特征,对电影和电视的审美接受作了新的分析和阐释。在对中外影视作品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以审美的眼光来研究影视文本与观众间的联系,研究影视美学在中西文化交汇、碰撞中的流变。这项作业对教学目标中的电影及电视的美学理论起到支撑作用。
2、分析后现代文化现象,本作业的重点体现在对“影视语言与符号学”、“纪实性作品的文化思考”、“影视艺术中的哲学追求与现实主义、精神分析学、存在主义的关系”的分析中,对“后现代”的理解是个难点,“后现代”之所以引发影视理论界人士上的混乱,是因为除“后现代”概念的不确定外,往往没有从不同语境层面去理清它的多重含义,后现代至少有三个层面,即现实的文化层面、哲学和美学层面、
关于“复制”的技术层面。这项作业对教学目标中的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理论起到支撑作用。
6.考核与成绩评定
6.1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一览表
6.2 考核评价的标准
本门课采用的闭卷考试的方式,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重点考察学生理论内容的掌握以及如何用理论分析现实中的影视文化现象。
卷面一般有四道大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电影及电视的美学理论部分占20%,影视艺术的美学特征占20%,影视艺术的文化特征占60%。
本门课的试题既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察也有能力的检测,既遵循大纲又照顾了全体学生。通过本次考试,既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也考察了学生运用影视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影视艺术实践中的问题,提高影视艺术的批评与鉴赏能力,为后续影视制作方向的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大纲撰写人:刁姗姗
课程组负责人:刁姗姗
专业负责人:郭弘 201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