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株GLV-85产赤霉素固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赤霉素发酵

用微生物发酵法大规模生产赤霉素的工艺和技术
01 简介
03 培养
目录
02 特点 04 应用
基本信息
用微生物发酵法大规模生产赤霉素的工艺和技术。赤霉素是一种天然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进植物细胞 伸长、打破休眠、促进种子发芽、诱导开花结实、刺激果实生长、提高结果率、形成无籽果实以及减少落蕾落铃 等多种生理功能,故可用于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简介
简介
用微生物发酵法大规模生产赤霉素的工艺和技术。赤霉素是一种天然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进植物细胞 伸长、打破休眠、促进种子发芽、诱导开花结实、刺激果实生长、提高结果率、形成无籽果实以及减少落蕾落铃 等多种生理功能,故可用于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特点
特点
至今已发现的赤霉素种类已超过100种(1997年时有108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赤霉酸。它是一种白色结 晶,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丙酮和酯类中。赤霉素在一般植物组织中的含量基微。大规模生产必须借藤仓赤霉 菌的发酵。该赤霉菌对营养要求不严,碳源为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或淀粉等,氮源为硫酸铵、硝酸铵、黄豆饼 粉或花生饼粉等,许多农副产品也可作培养基原料生理特性好氧,生长温度为25~28℃。
培养
培养
有固态培养法和液体培养法两种。大规模生产都用液体深层培养法。其基本工序为斜面菌种活化-摇瓶接种 并培养-摇瓶种子接入发酵罐-大罐发酵(200h左右)-离心去除菌体-浓缩、提取、纯化-产品。因赤霉菌是稻恶苗 病的病原菌,故应注意生产场地的消毒和菌种管理,严防因扩散而传播病害。
应用
应用
赤霉素被广泛用于杂交水稻的制种,蔬菜和林木的促长,柑桔保果,棉花保铃,大麦促芽以及诱导多种植物 的开花、推迟成熟和促进无籽结实等农、林科技和生产实践中。
谢谢观看
植物乳杆菌固体发酵饲料工艺的研究

植物乳杆菌固体发酵饲料工艺的研究作者:刘晓红,梅雪臣,缪礼鸿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2012年第13期刘晓红,梅雪臣,缪礼鸿(武汉工业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武汉430023)摘要:以玉米粉和麦麸为基质,采用固态发酵技术发酵饲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
以活菌数为指标,设计单因素和L9(34)正交试验优化培养条件和培养基配方。
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固态培养的最适条件为接种量10%,37℃静置发酵48h。
最适宜的固体发酵培养基中各营养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麸皮59.5%、玉米粉35.0%、葡萄糖2.0%、乳糖1.0%、蛋白胨1.5%、酵母膏1.0%。
培养结束后乳杆菌活菌数可达100.5×108CFU/g(鲜基)。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固态发酵;活菌数中图分类号:S81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3-2818-03OptimizationoftheSolid-StateFermentationProcessofLactobacillusplantarumLIUXiao-hong,MEIXue-chen,MIAOLi-hong(SchoolofBiologicalandPharmaceuticalEngineering,WuhanPolytechnicUniversity,Wuhan430023,China)Abstract:Usingcornflourandwheatbranasgroundsubstances,solid-statefermentationtechniquewasconductedtofermentLactobacillusplantarum.Takingthenumberoflivingbacteriaasindicator,singlefactortestsandL9(34)orthogonalexperimentwereadoptedtooptimizethefermentationconditionsandformulaofmedium.TheresultsshowedthattheoptimalcultureconditionsforL.plantarumwere inoculation amount of 10% and fermentingfor48hat37℃.Theoptimizedsolidfermentationmediumformulawaswheatbran 59.5%,cornflour35.0%,glucose2.0%,lactose1.0%,peptone1.5%,andyeastextract1.0%.ThenumberofviablecellsofL.plantarumreached100.5×108CFU/g.Keywords:Lactobacillusplantarum;solid-statefermentation;viablecellsnumber乳酸菌作为人和动物体内的正常菌群具有调节肠道、促进消化等功能,被认为是生产益生菌剂的理想菌种,常应用于牛奶等食品以及饲料的发酵菌剂[1,2]。
植物类生长激素—赤霉素的发酵生产及分离纯化与各参数的测定实验

植物类生长激素—赤霉素的发酵生产及分离纯化与各参数的测定实验一、赤霉素的分批发酵实验目的:1、学会发酵罐过程操作2、掌握发酵液中氨基酸、还原糖、总糖和赤霉素含量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赤霉素工艺流程图:菌种制备→→→一级培养→→→二级培养→→→发酵培养发酵液预处理→→→过滤→→→浓缩→→→萃取→→→脱脂重结晶→→→产品实验步骤:1、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种子培养基:察氏培养基(硝酸钠 3g 磷酸氢二钾 1g 硫酸镁(MgSO4·7H2O) 0.5g 氯化钾 0.5g 硫酸亚铁 0.01g 蔗糖 30g 琼脂20g 蒸馏水 1000mL 制法加热溶解,分装后121℃灭菌20min。
)发酵培养基:马铃薯培养基、大米斜面培养基和槐树枝斜面培养基。
2、种子活化与扩大培养3、发酵罐的灭菌与接种4、发酵工艺控制二、赤霉素含量标准曲线的测定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赤霉素含量标准曲线的测定方法实验原理:赤霉素在加热条件下能使Fe3+还原产生Fe2+,Fe2+与邻菲罗啉形成红色络合物,然后在分光光度计下测定吸光度。
实验器材:水浴锅、比色管、比色皿、pH=5的HAc-NaAc缓冲溶液、lNaF溶液、邻菲罗啉溶液、Fe3+溶液、分光光度计。
实验过程:每隔一段时间取一定量的发酵液于25ml比色管中,依次准确加入3.00mlFe3+溶液和4.00ml邻菲罗啉溶液,摇匀,在沸水中加热50min 后,取出,冷水冷却至室温,加入3mlNaF溶液和5ml pH=5的HAc-NaAc 缓冲溶液,用水定容至刻度线,摇匀,用2ml比色皿以相应试剂空白作参比,在波长510nm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A。
结果处理:以时间(T)为横坐标,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绘制赤霉素含量曲线图附:赤霉素浓度与吸光度标准曲线图三、发酵液中还原糖含量的测定实验目的: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Tr21发酵液中还原糖含量,利用糖含量这个参数,控制发酵过程.实验原理:在NaOH和丙三醇存在下,3,5-二硝基水杨酸(DNS)与还原糖共热后被还原生成氨基化合物。
赤霉素固液生产与应用

1 2赤霉素( ibrlnai) Gb eel cd i
1 结构: .1 2 赤霉素是一族四环素双萜羧酸类化合物, 所有有潘 的第七
个碳位上有羧基, 其基本结构骨架是赤霉素烷。 目前分离和鉴定的有九十种, 先后命名为 G 、A2 GA , A1G 和 3其中 G 3的使用较广泛。 A 12性质 : . 2 赤霉素纯品为白色晶体, 能溶于甲 、 醇 酒精、 丙酮和酯类 , 难溶 于水, 人们就是利用这个性质进行有机溶剂萃取和提取的。 另外, 赤霉素溶液 呈酸 , 在酸陛及中性溶液 中 较稳定 , 低温干燥条件下能长期保存 , 而晶体配 成溶 液后 易变 质失效 。 1 作用 : 23 赤霉素的生理功能多种多样。它是一种有效的植物生长调节 剂, 广泛用于农业各领域 , 如打破休眠 , 种子催芽, 促茎生长, 诱导开花 , 提高 产量等等。另外 , 在各种研究及动物药物中也常用到 G 。 A3 () 1促进水解酶, a 如 ——淀粉酶及蛋白酶基因表达。 () 子荫 发 , 伸长 生长 , 子和果 实生长 发育 以及 单性 结实 有促 进 2对种 茎 种 效果, 对果实成熟有延缓作用。 () 3能促进多种长日照或需低温处理 的植物 , 在不适宜开花的环境中开 花, 促进雌雄异株植物的雄花发育等等。 () 4 在种子萌发过程中, 赤霉素迅速生成 , 可以打破某些植物的休 眠( 如 马铃薯块茎、 某些树木等) 。 ( )外源 G 可提高多种植物淀粉酶活性 ,导致淀粉类储藏物质的降 5 A3 解, 以提供丰富的能量底物与结构结构碳架 , 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 另外 外源 G 3可促进果树的座果与果实发育。 A 2材料、 仪器 、 试剂及原料 2 材 料 . 1 2 .菌种 : .1 1 赤霉菌( 实验室提供) 。 Z .小麦种子( 1 2 农科院提供) 。 2 2仪器
赤霉素产生菌原生质体制备、纯化与再生工艺的研究

p o e s f r d c n ey u gm y ei m , h g fs an r a y t ec n r l d a dt ee p r e t r c d r s r c s o u i g t o n c l o p h u t e a e o r i sa ee s b o to l n x e m n s o e u e t o e h i p
e y o y i i nd p rfc to n e ne ai n p o e sf rt epr t p a t Thee pe m e t h we ha : nz m l sstme a u i a i n a d r ge r to r c s h o o l s. i o x r i n ss o d t t I he nt
Abs r t t ac Co i rng t e g b r li — o uc ng sr i r nsde i h i be e ln pr d i tans a e muli uc e t tn l a e myc lu wiho p r s ti e i m t uts o e 。i s
ne e s r o ma e t e GA c s a y t k h myc lu a n e i m umb ro i i u 1fe o o l ssby me nsofe ymo yssf rt el e fi v d a epr t p a t a nz nd r l i o he c l wa lb f r r t pls hy i c e c li d e u ai n b r l n— r d c n ta n. l e o e p o o a tp so h mia n uc d m tto ofgibe e l p o u i g sr i Empl y n h c o r s i o i g t e mi r po ou me r ne a a re ,tnd rmy e i m a uli a e n he s i a e c t i i mb a s a c r ir e e c lu c n be c tv t d i t old plt on a n ng myc l ei um r wt e um g o h m di
赤霉素GA4+7发酵工艺优化研究

赤霉素 GA4+7发酵工艺优化研究摘要:赤霉素为植物五大激素之一,对植物生长具有多种生理作用,如调控植物的茎干延长、种子发芽、打破种子休眠、诱导开花等。
目前赤霉素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酿造业等,具有很大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
本文主要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发酵配方,优化发酵参数条件以提高赤霉素的产量,降低发酵成本,促进赤霉素的大规模应用。
关键词:赤霉素、正交试验、GA4+7、植物生长调节剂Abstract: Gibberellins are one of the classical five plant hormones, which has a variety of physiological effects on plant growth, such as regulating stem elongation, breaking seed dormancy, inducing flowering and so on. At present, gibberellins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brewing industry, which thus has great economic benefits and market prospects. In this paper, gibberellinstiter was improved by optimizing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parameters and fermentation formula using orthogonal test method. These resultsare helpful to reduce the fermentation cost and promote the large-scale application of gibberellins.Key words: gibberellin acid, orthogonal test method, GA4+7, plant growth regulator赤霉素(Gibberellins,GAs)是一类属于双萜类化合物的植物激素,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真菌和细菌中。
克鲁维酵母Y—85合成菊粉酶最适条件的研究

克鲁维酵母Y—85合成菊粉酶最适条件的研究
魏文铃
【期刊名称】《微生物学报》
【年(卷),期】1998(038)003
【摘要】采用响应面方法对克鲁维酵母Y-85产菊粉酶培养基成份进行了优选,和正交试验相比,该法选出的最适培养基的酶发酵水平提高28%。
用15L自控发酵罐进行产酶条件控制试验,并在1000L罐上进行了5批次酶发酵中试,平均菊粉酶活性达68.9u/ml。
【总页数】5页(P208-212)
【作者】魏文铃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生物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925.9
【相关文献】
1.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固态发酵菊粉酶培养条件的优化 [J], 汪伦记;董英
2.克鲁维酵母Y-85菊粉酶的固定化 [J], 魏文铃
3.克鲁维酵母y-85菊粉酶水解菊粉的研究及其中试 [J], 刘月英
4.克鲁维酵母Y—85菊粉酶的纯化和性质 [J], 魏文铃;余娴文
5.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SP.)Y-85菊粉酶生物合成的调控 [J], 谢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生物发酵产赤霉素的研究进展

2016年第35卷第11期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3611·化工进展微生物发酵产赤霉素的研究进展彭辉1,施天穹1,聂志奎2,郭东升1,黄和1,纪晓俊1(1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1816;2江西新瑞丰生化有限公司,江西新干 331300)摘要:赤霉素为植物五大激素之一,对植物生长具有多种生理作用,如调控植物的茎干延长、种子发芽、打破种子休眠、诱导开花等。
目前赤霉素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酿造业等,具有很大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
赤霉素的工业化生产主要通过藤仓赤霉液体发酵。
尽管赤霉素具有多样性的应用及巨大的经济效益,但高生产成本严重制约其广泛的应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赤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以及赤霉素合成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随后重点总结了赤霉素发酵过程的菌种、营养因素、发酵参数、发酵工艺以及下游分离提纯工艺等研究进展。
同时指出未来的研究重点在于利用新型的诱变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方法选育高产菌株以及发酵工艺的革新,以提高赤霉素的产量,降低发酵成本,促进赤霉素的大规模应用。
关键词:赤霉素;萜类;发酵;藤仓赤霉中图分类号:Q 939.9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16)11–3611–08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16.11.034Fermentative production of gibberellins:a reviewPENG Hui1,SHI Tianqiong1,NIE Zhikui2,GUO Dongsheng1,HUANG He1,JI Xiaojun1(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aterials-Oriented Chemical Engineering,College of Biotechogy and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Nanjing Tech University,Nanjing 211816,Jiangsu,China;2Jiangxi New Reyphon Biochemical Co.,Ltd.,Xingan 331300,Jiangxi,China)Abstract:Gibberellins(GAs)are one of the five plant hormones which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hey affect stem elongation,seed germination,elimination of dormancy,flowering and so on. Gibberellin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agriculture,forestry and brewing industries,and have brought great economic benefits.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gibberellins is based on submerged fermentation by Fusarium fujikuroi. Although gibberellins have a diversity of applications and huge economic benefits,high production costs severely restrict their widespread application.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metabolic pathway and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for gibberellins biosynthesis. Also,the strains,nutritional factors,fermentation conditions,fermentation techniques and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proces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Meanwhile,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focus of future research should be placed on screening high-yield strains as well as improving fermentation technology,in order to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and achieve large-scale application of gibberellins.Key words:gibberellins;terpene;fermentation;Fusarium fujikuroi赤霉素(gibberellins,简称GAs),是一种天然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属于生物体内的一类四环二萜类化合物,至今已发现136种,总称赤霉素类(GAs)。
微生物发酵产赤霉素的研究进展

f e r me n t a t i o n b y F u s a r i u m f u j i k u r o i . Al ho t u h g g i b b e r e l l i n s h a v e a d i v e r s i t y o f a p p l i c t a i o n s a n d h u g e
化
2 0 1 6年第 3 5卷第 1 1 期
工
进
展
・ 3 61 1・
CHEM I CAL I NDUS T RY AND ENGI NEE RI NG P ROGRES S
微生物发酵产赤霉 素的研究进展
彭辉 ,施天 穹 ,聂志奎 ,郭东 升 ,黄和 ,纪 晓俊
( 南京 工业 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 学院,材料化学工程 国家重 点实验室 ,江苏 南京 2 1 1 8 1 6 ; 江西新瑞丰生化 有 限公司,江西 新干 3 3 1 3 0 0 )
成本严 重制约其 广泛的应用 。本 文首先介 绍 了赤霉素 的生物合成途径 以及 赤霉素合成基 因表达 的调控机 制,随 后 重点 总结 了赤霉素发 酵过程 的菌种 、营养因素 、发酵 参数 、发酵工 艺以及 下游分 离提 纯工艺等研 究进展 。 同 时指 出未来的研 究重点在于利用新 型的诱 变方法与分子生物 学方法选育 高产 菌株 以及发 酵X - 艺的革新 ,以提 高 赤霉素 的产量 ,降低发 酵成本 ,促进 赤霉素的大规模 应用 。 关键词 :赤霉素 ;萜类;发 酵;藤仓赤霉 中图分类号 :Q 9 3 9 . 9 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0— 6 6 1 3( 2 0 1 6)1 1 —3 6 1 1 — 0 8
红色酵母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条件的研究

红色酵母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条件的研究
曲秋皓;宁国赞
【期刊名称】《工业微生物》
【年(卷),期】1998(28)4
【摘要】了不同渗透压稳定剂、酶浓度、酶解时间,温度等对红色酵母原生质体的形成与再生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对数生长期早期的细胞,蜗牛酶浓度1%,30℃处理50-6min,山梨醇为渗透压稳定剂,有利于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
【总页数】4页(P38-41)
【作者】曲秋皓;宁国赞
【作者单位】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中国农业菌种保藏中心;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中国农业菌种保藏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9.326.1
【相关文献】
1.青稞酒曲中酿酒酵母与假丝酵母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条件的研究 [J], 杜木英;陈娟;阚建全;BATA-VIDACS;Ildiko;BECZNER;Judit;陈宗道
2.产酯酵母和耐高温酵母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条件研究 [J], 方尚玲;刘源才;郭圣祥;李锐利;陈茂彬
3.酿酒酵母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研究 [J], 张明;王元君;潘仁瑞
4.G-8菌株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条件的研究 [J], 薛林贵;马永智;王维国
5.灰绿拟青霉U-2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条件研究 [J], 戴美学;奚新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赤霉素的配方及其生产工艺研究

赤霉素的配方及其生产工艺研究作者:周碧玉李锦仁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05期摘要:赤霉素(gibberellins)是一类具有高度生理活性的化学物质,是已公认的五种植物内源激素中种类最多、生理功能最广的一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一些生理过程都有很大的影响.赤霉素有80多种结构形式,其中"赤霉酸"(GA-3)是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作为一种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GA3)已广泛应用于农林园艺业。
但因其不稳定的特殊结构,使得赤霉素的剂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
因此文章从产品试验和生产的操作要点两方面简述赤霉素的生产工艺。
关键词:赤霉素剂型配方生产工艺赤霉素(gibberellins)是是广泛存在的一类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一些生理过程都有很大的影响, 其化学结构属于二萜类酸,由四环骨架衍生而得。
赤霉素应用于农业生产,在某些方面有较好效果。
但其产品均采用传统工艺生产,工序多,得率低,工艺流程长,且因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酸性废液排出,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因此,研制一种赤霉素制作的配方,并开发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工艺,可弥补原有工艺及产品的不足,既能节约成本,有可以保护环境,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一、产品配方试验1.赤霉素发酵液的活性炭脱色工艺的系统研究采用活性炭为脱色剂,以脱色温度,脱色时间和脱色剂用量和赤霉素液的浓度为实验因素,以脱色总效率、脱色率、回收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脱色工艺进行了优化。
确定了赤霉素溶液脱色的最佳工艺:赤霉素发酵液浓度3.80%、脱色温度50℃、活性炭用量1.5%、脱色时间20min。
2.初步测定赤霉素浓缩液中主要成分结果显示:在赤霉素浓缩液中,赤霉素含量为1.26mg/mL时,总还原糖含量为5.15mg/mL,总糖含量为13.33mg/mL,氨态氮含量为2.98mg/mL,蛋白质含量为39.68mg/mL,灰分含量为1.52mg/mL。
赤霉菌J126菌株发酵培养研究

赤霉菌J126菌株发酵培养研究第2卷第4期1999年11月扬州大学?自然科学版JOURNA【.OFYANGZHOUUNIVERSITY?NATURA1SCIENCEED~I()NV ol2NO.4N0v.1999④一赤霉菌J,26菌株发酵培养研究方维明.鲁茂林.杨庆尧(①扬_州大学农学院吾.丐再}扬_州.2-'25009;@r再而话再生物系.上海._900234) Z,/2727-摘要赤霉菌J是赤霉素产孢新菌棒,其主要产物为赤霉酸(GA),薄层层斩显示还能产GA.和GA.摇瓶培养研究表明:以木薯妨,硝酸铵为碳氮源的适宜培养基等条件下发酵,总赤霉素产率达678.8mg?L~,可作为新菌株选育的良好菌种.关键词!,氅堡翌兰茎中囝法分类号S143.8:TQ452.123I26萄掾扭3》生调刊赤霉素又名"九二0".是普遍存在且广泛应用的植物激素之一.它不仅能明显促进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化.还能提高种子中水解酶的合成和运输能力.在农林,园艺及啤酒工业等生物技术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发现的赤霉素约有116种,其中赤霉素(GA)活性最大,而GA和GA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赤霉素的工业生产主要采用发酵法.液态发酵法周期短规模大,操作容易,安全可靠.生产菌株为只产GA.但不产生孢子的4303菌株,使新菌种开发受到限制.本文就能产GA.GA.GA的产孢新菌株J摇瓶发酵条件进行探讨,以期提供菌种选育的新思路. 1材料与方法1.1菌种来源赤霉菌(Gibberella^uroi)JⅢ,J菌株由JongSC赠送.4303菌株由上海师范大学菌蕈研究所提供.1.2培井基及培井方法培养基参照文献Es]配制.其中菌丝生长以蔗塘硝酸钾为碳氮源,摇瓶试验以饴糖,硝酸铵为碳氮源.发酵试验以玉米淀粉,葡萄糖及花生饼粉,黄豆饼粉为原料.pH自然.常规灭菌,菌丝生长平板29C培养;摇瓶培养500mL三角瓶装培养液1O0mL,其中菌种液1OmL.在15O~180r?rain...,29℃的条件下振荡培养约10d.试验中营养成分含量及培养条件均随试验处理要求而作相应改变,试验设3次重复,结果经统计处理.1.3指标测定方法摇瓶菌丝生长量采用干重法,赤霉索产率测定采用化学荧光法.].2结果与分析2.1菌株比较PDA中28℃培养8d菌落均较紧密.气生菌丝不发达,4303菌落有皱褶.背面色索淡紫色,J放射状紫色,而J'.,为铁锈红色.插片观察4303,J菌丝分枝较多,J.a则分枝较少.分生孢子J最多k其次,4303茁株未见分生孢子.水洗表匾观察结果相同.统计分析菌丝延伸速度4303,Jm比J:快(分别为5.35,4.98,4.19vom?d一,P<O.O1).比较液体静置培养赤霉索产率和菌丝生长量发现Jl2产率和菌丝生长量均比J菌株高.因此采用J菌株进行下一步试验.收稿日期:1999一O6—2656扬州大学?自然科学敝第2卷2.2J菌株营养条件研究1)碳氮源种类及浓度的影响.苗丝生长试验分别选用18种碳氮源结果显示:J适应性很强,差别也很大,饴糖,蔗糖以及酵母粉,酱油,硝酸钾对菌丝生长有利.摇瓶试验分别选用8种碳氮源.结果由图1,2显示,方差分析差异极显着.其中碳源以术薯粉最佳,蔗糖,饴糖次之,氮源刚以硝酸铵最佳.花生饼粉,酵母粉次之.这可能是因为术薯粉中含有一些具有诱导作用的杂多糖.这有待进一步探讨.分别取碳氮源浓度各4水平试验.图3结果显示碳源浓度影响极显着.以100g?L一-产率最高,氮源浓度在30~60mmol?L一.范围内对产率影响不大.襞~萋2345678瑞豫类别围l不同碳源对产宰的影响1.蔗塘;2.情惦;3.糊情;木薯粉{5.面椅6玉水i宅};}{7.籼米粉I8新萄糖鼍}.......234567B氯罨【类别围2不同氮潭对产率的影响1硝酸镀I2.蛋白胨f3.千酪索I4.酱油5.黄豆饼柑f6.花生饼柑I7.酵母橱I8.蚕蛹2)碳氮源等综合作用对产率的影响选择碳氮源两因素三水平完全交叉分组试验结果见图4,统计分析显示不同碳氮源及其交互作用影响极显着.以术薯粉,硝酸铵为碳氮源产率最高.而术薯粉添加淀粉酶后产率明显下降+反而不及饴糖.可能是由于酶作用后使得术薯粉中的一些具有诱导作用的杂多糖结构遭破坏所致.统计分析硫酸镁及微量元素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5g?L硫酸镁产卒提高约40mg?L.添加微量元素则不利.推测镁离子可能是赤霉素生物台成过程中某些酶的激活剂,而微量元素中可能含有拮抗因子._一譬围3碳潭浓度对产率的影响2.3J.菌株发酵培养条件500{L2OO器100蟾0围4碳氮谭镰台对产率的影响l_百厅艘镀I2.花生饼翰I3酵母鞍{4.木薯橱+口一淀};}醇I5.佑惦6丰薯粉不同温度,pH值试验结果见图5,方差分析表明温度影响极显着,产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而初始pH值对产率虽有影响但差异不显着.图6反映了发酵时间和接种量对产率的影响.分析结果显围5温度,plt对产率的影响喜_cLlgo臂.P_l膺*锋第4期方维明等:赤霉菌JⅢ菌株发酵培养研究57示:发酵时间以10d最佳;而接种量增加产率也增加.菌种不同处理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低温处理再活化为最佳处理,产率为396mg?L,而对照和低温处理不活化组分别为198.288mg?L(P<O.01).J和4303两菌抹发酵试验显示:4303菌株产率为706mg?L_.,J菌株优化后产率从102.2mg?L提高到678.8mg?L.产物经TLC分析4303菌株只有GA.J有两个组份,Rf值分别为0.59,0.84和0.19,0.51,各与GA.,GA,GA相符[展开剂为(三氯甲烷):V(冰醋酸); V(甲醇)=25:8:1和V(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酸)一14:6:33.3讨论Jm菌株营养试验结果显示:l0的木薯粉为最佳,这与IC1,Kumar和Thakur报导的杂多槠促进产物合成相一致+而酶处理后产率下降更说明了这一点.无氮产物赤霉素发酵,其氮源仅用于茁体合成因而要求不高,3O~60mmol?L氮影响不大,但碳源浓度则有影响,Borrow 等人认为培养基中氮源耗尽而有富余碳源时开始合成产物,并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缓慢利用碳源则有利于高产.本试验中简单糖类有利于菌丝生长,而复杂糖类则有利于高产,与Borrow等人的结论相符.所以该菌株应采用复配碳源或后期流补形式生产.J菌株发酵条件,如温度,时间,接种量及菌种处理等.对其生理状态影响很大,因而对产率影响也很大.该菌株对pH适应较广,初始pH在4.5~5.9范围内影响不大,这与刘祖同,孙建义等的报道一致.用TLC分析J发酵产物得GA 及另一组份,该组份的荧光性质和尺,值与GA,GA均一致.本试验通过对产孢J新菌株发酵条件的优化,使产率提高到678.8mg?L,今后还需从育种,营养,发酵条件及其综合作用等进行探索,进一步提高产率,开发其发酵新型赤霉素的潜力.4参考文献李宗霆,周燮.植物激索厦其免疫测定技术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6.80~100增田芳雄.胜见允行,今关夔雅.植物激素.辽宁铁.争农学院译.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34~230蒯方贵.豢杰,何增国,等.赤嚣索A,A,的研究进展.微生物学坷报.1994,21(3):163~167孙建义.郑晓冬.赤霉索发酵研究进展.应用檄生物.1989,(5);5~8苏世彦.真菌培养基原理分析与应刑.食品科学,1995,(5);45~52GordOnJ.Fluorometicdeterminate0fgibberellicacid.FoodChemistry,1968,16(3):52O~522吴少伯.赤霉索荧光测定的光谱特征.植物生理学通讯,i990,(4):56~58 KumarPKR,Lon~neBK.Microbioproductionofgibberellins,stateofart.AdvanceinApplie dMicrobiology1989.34:24~139刘祖同,馀海楼t车艺.水稻恶苗病发酵赤霉索的研究.清华大学(自然科学敝),1992,32(3):60~65 STUDIEDONFERMENTCULTUREoFGfEBELLAFU【,DfJl26STRAINFangWeiming①LuMaolin①Y angQingyao@【①I)eptolFcodSci,AgriecouY angzhouUniv.Y angr.hou.Z25009;0DeplofBio1.Shangl~iTeachUniv,Shanglmi,800234AbstractAnewsporiporousstrainofGibberellaJ~tjikuroiJl26wasstudied.Theresultsshow ed:inoptimizemedia(maniocflour100,ammoniumnitrate)10presentspawn(storedin4Candacti vatedat29C)wasinoculated+678.8mg?L_.ofGibberellinswasobtaine(1aftershake—flaskcultureat25Cfor10days,andtheGibberellinsincludedGA3andGA1,GAbyTLCanalyses. KeywordsGibberella,jikure4;fermentation;shake—flaskeuhure(本文责任编辑日月)一—_rr—。
赤霉素提取工艺方案的研究

赤霉素提取工艺方案的研究
韦海宁
【期刊名称】《上海化工》
【年(卷),期】2003(028)009
【摘要】赤霉素的提取工艺一般采用加热浓缩和纯化方法,由于该法存在产品收
率低、质量不高和能耗大等问题,多年来,先后进行了溶剂萃取、树脂吸附和膜分离等无热分离工艺的试验和研究,均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其中以膜分离工艺为佳。
【总页数】4页(P28-31)
【作者】韦海宁
【作者单位】上海溶剂厂,上海2001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465
【相关文献】
1.赤霉素固态发酵提取工艺的研究 [J], 李明森;赵祥颖;田延军;乔君;刘建军
2.赤霉素的固态分批补料培养技术及其分离提取工艺研究 [J], 江澜;冯有胜
3.赤霉素固态发酵溶剂提取工艺研究 [J], 顾岱芳
4.赤霉素提取工艺的改进 [J], 黄光华;江修灼;何长云
5.赤霉素及其功能类似物与赤霉素受体的研究进展 [J], 李冬玲;段红霞;刘鸿晨;王
珊珊;彭炜;杨新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新型赤霉素[发明专利]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新型赤霉素[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7a34572d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f9.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12]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11]公开号CN 1188807A[43]公开日1998年7月29日[21]申请号97121859.5[22]申请日97.12.9[71]申请人夏书华地址102206北京市德胜门外朱辛庄北京农学院食品系共同申请人赵博阳[72]发明人夏书华 赵博阳 林梅根 [51]Int.CI 6C12P 27/00C12N 1/14//C1 2P27/00,C12R1∶645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7 页[54]发明名称微生物发酵法生产新型赤霉素[57]摘要本发明涉及由赤霉菌发酵生产赤霉素A 4+7的工艺,其由两部分组成:①发酵工艺:包括变温培养、用碳酸钙调整pH值、发酵过程中添加复合添加剂以及采用恰当的培养基成分。
②提取工艺:在赤霉素A4+7的提取中则采用了大孔树脂吸附方法。
这两者有机的结合以后,不但赤霉素A 4+7的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且提取节约大量的能量,同时亦提高了提取率。
97121859.5权 利 要 求 书第1/1页 1、生产赤霉素A4+7的方法,此方法包括:(1)由赤霉菌通过变温、调整P H值培养而生成赤霉素A4+7。
(2)从所说的发酵培养液中提取赤霉素A4+7。
2、如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方法,在发酵过程中采用变温培养。
3、如权利要求2所要求的方法,变温培养是发酵进行到40-100小时时,把发酵温度由原来的28℃升温至30-36℃,其中40-100小时,30-36℃可以是它们中间的任意一个数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方法,在发酵过程中调整PH值的方法,是采用碳酸钙作为发酵液PH值的缓冲剂来控制发酵液的PH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要求的方法,碳酸钙加入的时间应当是发酵液的PH值下降至5.0以下加入。
6、如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方法,在发酵过程中加入复合添加剂来提高赤霉素A4+7的产量。
7、如权利要求6所要求的方法,在发酵过程中加入的复合添加剂的组成为:三元醇磷酸酯、乙醛、甲醛、花生饼粉或者是它们之中的任意之一或任意组合起来添加入发酵液中。
一种赤霉菌及发酵生产赤霉素GA的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赤霉菌及发酵生产赤霉素GA的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c661d5db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ef.png)
(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78122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3.20C N 102978122 A*CN102978122A*(21)申请号 201210470269.7(22)申请日 2012.11.19CGMCC No.5588 2011.12.14C12N 1/14(2006.01)C12P 27/00(2006.01)C12R 1/645(2006.01)(71)申请人南京工业大学地址210009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新模范马路5号(72)发明人胡永红 李佼佼 杨文革 钱永根唐容容(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代理人徐冬涛 袁正英(54)发明名称一种赤霉菌及发酵生产赤霉素GA 4+7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赤霉菌及利用该菌株发酵生产赤霉素GA 4+7的方法,属于发酵工程领域。
该方法包括:平板培养,种子培养,发酵培养以及在发酵培养过程中的条件控制,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混合碳源,在特定的发酵时间补加植物油、添加特征性前体及增加氧通量,而达到提高GA 4+7效价的目的。
本菌株发酵获得的GA 4+7效价高,成本低,操作简便,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83)生物保藏信息(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1/1页1.一种赤霉菌,菌种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是CGMCC No.5588,分类命名赤霉菌,菌种的拉丁学名Gibberella fujikuroi ,参据的微生物株NJYHWG32261,保藏日期是2011.12.14。
2.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赤霉菌发酵生产赤霉素GA 4+7的方法,其具体步骤为:(1)平板培养:将赤霉菌NJYHWG32261菌种接到PDA 培养基上,在pH6.0~7.0,温度为26~32℃,培养2~4天,得到活化的赤霉菌菌落;其中PDA 培养基的组成为(g/L):土豆汁150~250、葡萄糖10~30、琼脂15~20;(2)种子培养:从PDA 培养基上挑1-2个活化的赤霉菌菌落到装种子培养基的摇瓶中,在pH6.0~7.0,温度为26~32℃,摇床转速为160~200rpm,培养2~4天,得到种子液;其中种子培养基的装液量为摇瓶体积的10~20%;种子培养基为(g/L):葡萄糖30~50、NH 4NO 31~2、MgSO 4·7H 2O 0.8~1.2、KH 2PO 4·3H 2O 0.5~1.0;(3)发酵培养:将种子液按发酵培养基体积的5%~10%比例接种于装发酵培养基的摇瓶中,控制pH6.0~7.0,温度为26~32℃,摇床转速为160~200rpm,在发酵过程的前期增大发酵液的通气量,发酵中后期补加植物油和特征前体,培养6~8天,得到发酵液;其中发酵培养基的装液量为摇瓶体积的10~20%;发酵培养基为(g/L):30~50的速效碳源与10~30的迟缓碳源、0.5~1.0的氮源、MgSO 4·7H 2O0.8~1.2、KH 2PO 4·3H 2O0.5~1.0、NaCl 3~5。
一种发酵法生产赤霉素A的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发酵法生产赤霉素A的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fcfed874daef5ef7ba0d3cf1.png)
专利名称:一种发酵法生产赤霉素A的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吴烨飞,陆建卫,沈波
申请号:CN201710316511.8
申请日:20170508
公开号:CN107177659A
公开日:
2017091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酵法生产赤霉素A的方法,利用赤霉素A发酵生产用菌种通过改变培养基组成、发酵工艺控制,代谢途径向积累赤霉素A转变,赤霉素A发酵水平达到1039mg/L,特别的,赤霉素A占赤霉素A混合物的90%以上,所述菌种于2015年7月1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CGMCC NO.11101,分类命名为:藤仓镰刀菌,菌种拉丁学名为:Fusarium fujikuroi。
本发明中根据赤霉素A与赤霉素A转化机制,通过改变培养基组成及工艺条件,使其代谢途径由累积赤霉素A向累积赤霉素A转变,使得发酵终产物中赤霉素A含量占赤霉素A混合物的90%以上。
申请人:浙江钱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314400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西山路59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嘉兴海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郑文涛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 r e t t n tmp r t r 2 C, f r e tt n p 7 t e r t f ae i l o wa e s 1 12 f r e tt n f m n ai e e a u e 3 0 e o o e m n a i H , h a i o t r t ri : ., e m n ai o o m a t o t e6 . d r h p i z d c n i o s g b e e l o tn s pt . 3 g k , i i r v d 1 % t a a i d Un e e o t m t mi e o d t n , i b r l n c n e t i i wa O 9 8 2 / g t mp o e u 1 5 h nt t h
wa b a n d a o l ws 2 0 lE l n e e a k c n an d 2 g o e t r n a d m az o e i t r so t i e s f l o : 5 m re m y r f s o t i e 0 fwh a a n i e p wd rm x e l b u
21.( 021总第14 6期)V 8 产赤霉素 固体发酵 L 一5
条件 的研 究
李 明森 韩延 雷 赵祥颖 刘建 军
(. 1 山东轻工业学院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济南 2 0 5 ; 53 3 2山东食品发酵工程重点实验室 济南 2 0 1 ) . 5 03
7。在最优 的发酵 条件下 ,赤霉素的 发酵效价达到9 8 2 / g ( d .5g k 干基 ),较优化 前提 高 了1 1倍 。 .5 关键宇 :赤霉素 固体 发酵 条件优化
Opi zn eGib r l oi F r nainCo dt n f b eel uiuo GL, 5 t i t b e el S l e me tt n i so b rl F j ri 、 8 mi g h i n d o i o Gi a k .
L n ・e HA Y nl Z AOXi gyn I a- n’ I gsn, N a- i H a -ig,LUJ nj Mi e, n i u
( . l g f o da dBilg c l n ie rn , h n o gP ltc n cUnv ri , ia 5 3 3 1Col eo o n oo ia gn e g S a d n oy e h i iest Jn n2 0 5 ; e F e i y 2 Re e rh a dDe inI si t f o n eme tt nI d sre f h n o gP o ic , ia 5 0 . s ac sg t ueo da dF r nai u tis a d n r vn e Jn n2 0 n n t Fo o n o S 1 3)
A sr c:T e oi m e m inme im n l r o dt n f ib rl j uo L -5wees de b t t h l a s d ̄r n t du a dc t e n io s b ee af i ri V 8 r u i o uu c i og l uk G t d
wi ai f4: ,M gSO40.3 t r to o 6 h 0 g,KH2 PO4001 Th . g. e mos ptma u t r o diinswe e i o u u v ume to i lc lu e c n to r n c l m ol
摘 要 : 以赤霉素产量 为测定指 标 ,采 用单 因素及正 交试验对藤 仓赤霉菌G V 8 菌株 固体 发酵赤霉 素的培 养基及培 养 L一 5
条件 进 行 了优 化 。 获得 固体 发 酵 的 最 佳 培 养 基 为 :在 2 0 l J瓶 中 装 入 1g 5r-  ̄ n 固体 基 质 , 其 中麸 皮 :玉 米 面按 4 6 合 , O :混 M s 量 0 0g HP 量 0 0 g g0含 . 3 ,K 2O含 . 1 ;最 佳 发 酵 条 件 为 :接 种 量 1%, 发 酵 温度 5 。 发 酵p 7 固 液 比 1 12 O 2C, H, : . ,发 酵周 期
o b scm e im ( .7 / g . f a i du 4 5 3gl ) 【
Ke wo d : Gib r ln S l e e tt n Opi m y rs b eel , oi fr n ai , t i d m o mu
2 】 赤 霉素 ( 又称 9 0 , 一种 广普、 效 的生 有普遍应用[。目前农业上使用 的赤霉素主要 由 2) 是 高 长 调 节 剂 , 植 物 生 长 具 有多 种 生 理 功 能 , 以 赤 霉 菌 发 酵获 得 。而 固体 发 酵 法特 别适 用 于 霉 菌 对 可
a c r i o t e gbb r li o t n y sn e f c o n  ̄h go a x rme t . e mos ptma d um c o d ng t h i e eln c n e tb i gl a t ra d o o n le pe i n s Th to i lme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