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概论》第六章 政府解析

合集下载

第六章:《政治学概论》之政治参与

第六章:《政治学概论》之政治参与


• •

第六章 第一节 • • 定义: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或公民团体通过各种合法 方式参加政治活动,影响政府人事构成、政策制定和执行 的行为。
• 2、政治参与的特点

• • • •
(1)政治参与的主体是普通公民或由公民组成的团体 (政党、政治团体、NGO)。职业政治家的职业行为不 包含在内。 (2)政治参与的内容与目标是政府的活动。(人事构成、 政策制定与执行) (3)政治参与是一种实际政治行为。(不包括政治心理、 态度等) (4)政治参与的途径多种多样。 (5)政治参与基本上是一种合法行为。
第六章 第一节
• 3、政治机制(制度)
• 直接对政治参与发挥作用的因素主要有选举制度、政 党制度、监督制度。它们为公民参与政治提供不同的机会、 认知和技能。
• 4、政治心理
• 研究实践表明,人们参与政治希望得到某种报酬,或 者说人们从事政治活动都是受某种需要的驱使。 • 罗伯特•达尔总结了心理变量对政治参与的影响: • (1)对报酬的估量。如果一个公民认为介入政治得到 的报酬低于从事其他活动之所得时,他就不可能介入政治。 • (2)对选择对象的判断。如果一个公民认为自己所面临 的各项选择对象之间没有重大差异,他就感觉自己的行为 无足轻重,也就不介入政治了。
第六章 第一节
• 三、政治参与的价值争论

• • • • •
西方学者将民主理论分为:强调公民参与的民主理论和 限制公民参与的民主理论。 强调公民参与的民主理论主要是以卢梭、密尔、杰弗逊 为代表的古 典民主主义者,他们认为:政治参与是社会活力和创造力 的源泉,是抵制暴政强有力的工具,是集中集体智慧的重 要途径。因为: (1)由于扩大的参与权使众多的公民忙于国事,所以政 治参与活动又具有保持国家稳定和加强社会秩序的作用; (2)由于政治参与活动给予每个人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 使得最大多数人从中获得最大好处; (3)由于大批的志士仁人在参与中表现出来,社会就会 从中挑选大批活动家为其所用;

20XX自考《政治学概论》笔记串讲第六章(2)-自学考试.doc

20XX自考《政治学概论》笔记串讲第六章(2)-自学考试.doc

扫描/长按下面二维码免费做题、免费学直播课点击查看:2018自考《政治学概论》笔记串讲汇总第二节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政体划分政体的目的,是要对不同的政体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优劣,从中选择理想的政体,为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而设计适宜的政体形式。

1.古代思想家划分政体的标准:亚里士多德应用比较分析法,提出标准主要有两条:一是统治者为城邦谋利益还是为自己谋利益;二是统治者人数的多寡。

2.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对政体的划分:大致同上。

3.马克思主义划分政体的标准:历史比较法,第一,最高国家权力的归属;第二,最高国家权力权关的产生方式及任期;第三,中央国家权力机关的设置以及它们之间的权力分配、地位和相互关系。

(根据前两条标准,首先把历史上出现过的国家分君主制和共和制政体两类)。

君主制:在实行君主制的剥削阶级国家,是以一名君主作为实际上的或名义上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政权组织形式。

君主制政体包括专制君主制和立宪君主制两种:1.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封建制国家所盛行的一种君主制政体。

君主独自掌握最高统治权,君主拥有绝对的、不受任何法律限制的权力,也不受任何机关的制约和监督。

2.立宪君主制:是资产阶级类型国家的一种政体。

但君主的权力按宪法规定受不同程度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二元君主制]君主仍然拥有较大的实际权力的立宪君主政体,内阁向君主负责,与掌握立法权的议会构成两个权力中心故称为二元君主制。

[议会君主制]是当代资产阶级国家的主要政权组织形式之一。

政体不向君主负责而是向议会负责,奉行“议会至上”原则。

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拥有倒阁权。

君主象征国家统一和代表国家主权而没有实际权力。

共和制: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资产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理想形式。

总统议会和上海自考三者关系上看,可以把资产阶级的共和制分为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两种形式。

·归纳总结常考内容,针对性做题巩固提分·根据学员做题大数据统计,集中讲解突破高频、易错、易混题·高效扫灭得分雷区、拿准采分点④考前核心考点集训课考前核心考点集训课:课程作用:名师点拨2课时,必看必会必背·圈划考题范围,预测考点·名师点拨,2课时科学提分·赠送考前集训宝典(配套专属资料,禁止传播)快,每科2轮8次课(第1轮精讲8次课,第2轮层层总结共8次课);准,AI大数据考点预测;狠,考点、考题一步到位!①必学考点精讲课。

政治学概论 第六章

政治学概论 第六章

第二节 政治文化的内容及其结构性特点
(二)政治心理 2、政治心理的表现形式 (3)政治动机 政治动机是人们为满足某种政治价值追求 的需要而采取的政治行为的心理动因,表 现为政治欲望、政治兴趣、政治目标、政 治目的、政治抱负、政治信念、政治理想, 等等。
王侯将相, 宁有种乎。 官逼民反, 民不得不 反。 逼上梁山。
第二节 政治文化的内容及其结构性特点
(三)政治评价 2、政治评价的表现形式 (1)政治价值观 政治价值观是政治价值观念体系,是一定社会成 员,受其阶级的、经济的、政治制度的、文化的、 政治实践的、社会生活体验等种种因素决定或影 响所形成的对政治生活的基本观点理论性的总和。 集中体现为人们的政治价值追求和政治评价的标 准和基本衡量尺度。
2.政治社会化的定义
①政治社会化就是人们学习政治知识和政治技能的 过程。②认为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塑造其成员政治心理和政 治意识的过程。③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代传方式,也 就是政治文化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的方式。④政治社会化 是政治文化维持和变迁的过程。
综合中外学者的观点: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政治知识 和技能,形成和提高各自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 程,也是特定的政治文化世代传承的发展过程。
(二)政治心理 3、政治心理的特点 政治心理具有感性、自发性为主要心理态 势的基本特点,体现着一定社会成员的利 益要求、心理追求。 政治心理同政治意识形态、政治评价相比, 具有更广泛的普遍性和社会性。
(三)政治评价 1、政治评价的概念 政治评价是以政治价值观、政治行为准则 为依据的政治行为及其心理过程。 政治评价在政治文化的内容结构中占重要 的认知、识别、指示、诱导和引领作用。 政治评价的内容包括政治价值观、政治行 为准则和政治评价行为。其中,政治价值 观是政治评价的前提和基础,是主导性因 素。

《政治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政治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国家名词解释1、福利国家:福利国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兴起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形态,它保留了资本主义早期的政宪体制,但是其国家形态已经发生了根本转型。

福利国家的根本特征是国家政权全面干预市场社会,目的是为了弥补自由市场制度下所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2、威权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亚非拉地区兴起的一些新的民族国家,建立了一种威权主义的国家形态。

这些民族国家高举民族主义的旗帜,刚刚摆脱宗主国的殖民统治而获得独立,政权掌握在少数以革命发家的武装领袖手中。

由于他们是新国家的缔造者,也是国家独立的象征,他们的权威不容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国家形成了少数人的权威主义统治。

3、市民社会:(“市民社会”一词具有古典含义和近代意义。

古典含义的“市民社会”主要是指建立了国家的“文明社会”,相对于野蛮部落而言;近代含义则是指国家控制之外的社会经济生活,相对于国家而言)政治学中的“市民社会”概念主要是指以市场经济为依托的、独立于国家权力控制的自主社会领域。

4、中间阶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从事脑力劳动为主的“白领阶层”人数已经超过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蓝领阶层”。

他们既受到资本家的雇用,以脑力劳动换取管理报酬,在本质上接近于无产阶级,但是他们的生活状况与价值认同又明显区别于一般工人,因此人们往往把这一介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与两者存在相对独立性的特殊阶层称为“中产阶级”,即中间阶级。

思考题1、国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美国政治学者查尔斯·蒂利总结了国家的几个基本特征:(1)控制大片连续的领土。

多家都有领土、领土与土地不一样,前者有着明确的边界;国家的领土是连续的,成块状分布。

(2)中央集权。

国家将民间的许多权力都统统“收归国有”,由国家来统一安排。

由于权力的集中,国家对其管辖范围内的人口也就负有全面的责任。

(3)垄断强制手段。

国家垄断了对暴力的合法使用,只有国家可以行使生杀予夺大权。

(4)独一无二的政府机构。

第五章政党和政党制度-第六章政治参与《政治学概论》

第五章政党和政党制度-第六章政治参与《政治学概论》

社会利益多元化是党派林立的内在 原因
比例代表制是多党制形成的主要政 治制度条件
政党制度的主要类型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2. 多党制
实行多党制的国家,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两极多元格局的多党制
第二,多元并存的多党制
第三,一党独大的多党制
政党制度的主要类型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3. 一党制
第四,政党有自己的政治纲领
第五,政党与政权联系紧密
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第一பைடு நூலகம்争取、团结和影响群众
第二,集中阶级的意志
第三,培养政治骨干
第四,掌握、行使或影响国家权力
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在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掌握政权的方 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操纵议会,二是组织 政府
无产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 居于领导地位的执政党,它通过政治领导、 组织领导、思想领导和发挥党的先锋队作 用,在国家事务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担 负着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领导核心的政治 和历史重任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2. 工人阶级政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除了居于领导 地位的执政党外,还有其他政党存在,执 政党以与其他政党合作作为实施领导的重 要方式 中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当代中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二、中国民主党派及其在政治生 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主要是工 人阶级政党单独执政制和工人阶级政党领 导的多党合作制两种形式
政党制度的主要类型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1. 工人阶级政党单独执政制
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政党 是惟一合法存在的政党并执掌国家政权 工人阶级政党单独执政制的形成过程, 有着多种原因

姜安《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六章~第十章【圣才出品】

姜安《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六章~第十章【圣才出品】

第六章政治参与6.1 复习笔记一、政治参与的特征、类型1.政治参与的含义政治参与是指一个国家内的普通公民或公民组成的团体,依法通过一定的程序参加社会政治生活,表达个人或集体的意愿,从而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政治规则和政策制定、实施过程的政治行为。

政治参与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公民在政治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政治参与的特征政治参与基本特征主要包括:(1)参与主体的公民化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不包括政府官员以及职业政治活动家的活动,只有公民才能成为政治参与的主体。

(2)参与的实质是权利、义务和责任的统一化民主政治时代是主权在民的时代,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既有服从的义务,也有参与的权利,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特征。

同时,政治参与过程也是一种责任过程。

它首先是建立在对民主价值承诺的基础之上的,其次也是由于对国家、民族或某种政治团体的忠减所采取的行动。

政治参与应当是政治权利、政治义务和政治责任的统一。

(3)参与目标与对象的公共化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局限于政府决策,还应当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

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3.政治参与的类型由于参与主体的类别、活动的积极程度、行为方式及参与途径等方面的种种差异,政治参与的类型主要包括:(1)以社会形态的性质来分类,可分为剥削阶级社会的政治参与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参与①剥削阶级社会的政治参与本质上是少数有产阶级的参与,其又可以细分为奴隶社会的政治参与、封建社会的政治参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参与。

②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参与,为广大劳动人民最广泛的政治参与提供了实质性的保障。

(2)以参与主体的特征来分类,可分为个别参与和组织参与①个别参与。

它是指公民以个体的身份进行政治参与的活动。

公民参与各类政治选举是个别参与中的常见式。

个别参与的形式主要有:政治投票、投诉信访、与国家公职人员进行接触、捐赠政治资金等。

姜安《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六章~第十章【圣才出品】

姜安《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六章~第十章【圣才出品】

姜安《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六章~第十章【圣才出品】第六章政治参与6.1 复习笔记一、政治参与的特征、类型1.政治参与的含义政治参与是指一个国家内的普通公民或公民组成的团体,依法通过一定的程序参加社会政治生活,表达个人或集体的意愿,从而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政治规则和政策制定、实施过程的政治行为。

政治参与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公民在政治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政治参与的特征政治参与基本特征主要包括:(1)参与主体的公民化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不包括政府官员以及职业政治活动家的活动,只有公民才能成为政治参与的主体。

(2)参与的实质是权利、义务和责任的统一化民主政治时代是主权在民的时代,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既有服从的义务,也有参与的权利,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特征。

同时,政治参与过程也是一种责任过程。

它首先是建立在对民主价值承诺的基础之上的,其次也是由于对国家、民族或某种政治团体的忠减所采取的行动。

政治参与应当是政治权利、政治义务和政治责任的统一。

(3)参与目标与对象的公共化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局限于政府决策,还应当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

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3.政治参与的类型由于参与主体的类别、活动的积极程度、行为方式及参与途径等方面的种种差异,政治参与的类型主要包括:(1)以社会形态的性质来分类,可分为剥削阶级社会的政治参与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参与①剥削阶级社会的政治参与本质上是少数有产阶级的参与,其又可以细分为奴隶社会的政治参与、封建社会的政治参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参与。

②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参与,为广大劳动人民最广泛的政治参与提供了实质性的保障。

(2)以参与主体的特征来分类,可分为个别参与和组织参与①个别参与。

它是指公民以个体的身份进行政治参与的活动。

政治学概论-各章简叙

政治学概论-各章简叙

第一章绪论1、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政治的解释(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代表人物:我国古代的孔子、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代表人物:凯尔逊(3)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利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代表人物:我国古代的韩非子、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里。

(4)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物的活动。

代表人物: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实现“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

代表人物: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

2、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的论断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论述,我们可以将政治的实质和含义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第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性。

第三,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根本问题。

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核心的问题。

第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3、政治的名词解释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4、中国古代政治学儒家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

儒学的主要典籍是《论语》和《孟子》,它的政治原则为:“礼治”“德治”和“王道”。

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代表作《韩非子》,主张“法治”和“霸道”。

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代表作《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所谓的“无为而治”,就是要求国家尽可能不去干扰人们的社会生活。

但这并非意味着统治者应该放弃对国家的治理。

5、西方政治学(1)西方政治学最早发端于古希腊社会,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是古希腊时代最为著名的思想家,他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提出并论证了“神创等级论”、“正义国家论”的政治理想和主张,他所设想了《理想国》。

孙关宏 政治学概论 第六章 政党

孙关宏 政治学概论 第六章 政党

第六章政党名词解释1、政党制度。

一般是根据一国法律规定或长期政治实践而固定下来的政治结构模式。

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

一是一国的执政参政和党际关系模式。

即政党制度的体制模式。

二是政党的内部构成和活动规则。

即政党的组织结构。

2、政党政治。

通常意义上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来行使国家政权的政治形式。

狭义是指政党执掌政权的活动。

广义上是指政党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的行使。

并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处于中心地位的一种政治现象。

包括政党为实现其政治纲领而展开的所有活动的总称。

3、议会党团。

在竞争型政党制度中,各政党的成员进入议会后会按一定的规则和程序组成议会党团,以此来统一本党党员在议会内部的活动。

议会党团的最高决策机构是议会党团的全体会议,主席一般有党的领袖当任。

此外,还设有督导员和各种工作委员会。

4、政党就是特定阶级或阶层利益的集中代表,是由特定阶级的骨干分子在共同政治纲领的指引下,为谋取和巩固政权而在政治活动中采取共同行动的政治组织。

王书: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5、社会民主党社会民主党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19世纪40年代,“民主党”当时在法国指无产阶级社会主义者,“社会党”指具有社会主义色彩的民主共和主义者,两者联盟,合称社会民主党或民主社会党。

1869年德国建立了社会民主工党,后来各国建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大都用社会民主党这一名称。

这些政党是为了政治民主而从事激烈斗争,它们的最终目的在于把民主推广到整个社会生活,特别是生产的组织。

6、体制外政党是在代议机关之外的政治力量对统治集团发起挑战并要求在代议机关中取得自己席位的政党。

7、竞争型政党制度是指一国的政党通过竞争选票或议席的方式而上台执政的政党体制。

思考题一、现代政党的基本特征1、政党就是特定阶级或阶层利益的集中代表。

是由特定阶级的骨干分子在共同纲领的指引下。

政治学概论(第六章)

政治学概论(第六章)

二、市场失灵与政府介入
效率: 市场 效率: 政府 公平 (一)市场失灵 1.消极外部性:商业主体的行为对其他主体造成消极影 响。正外部性经济活动;负外部性经济活动 2.自然垄断: 3.信息不完全:双方地位不平等 4.分配上不平等: (二)政府介入 1.发展公共事业 2.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3.做好信息体制建设工作 4.保障社会 (三)政府失败
三、政府职能的两重性
(一)公共性(由政府组织特性决定) 公共性(由政府组织特性决定) 1.主体 主体:代表人民利益、人民主权、代议制 主体 2.目的 目的:服务于人民的利益,对人民负责 目的 3.行为方式 行为方式:开放性、程序性和法规性 行为方式 (二)阶级性
第二节
一、市场与政府
市场机制与政府职能
1.市场: 市场: 市场 定义:产权发生交换和转移的关系 定义 功能:对资源自我调节、自我配置 功能 要求:主体的独立性:产权清晰;竞争完全性 要求 第三方: 第三方 2.场经济 商品的广泛性;主体自主;市场竞争;活动平等和开放 第三方介入
二、政府职能范围
(一)政治职能:维护现存的政治秩序 政治职能: 1. 构建和维护有利于既有政治秩序的政治、经济、法律 和文化的制度环境 2. 制定维护国家与社会利益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 3. 建立和维护军队、警察、监狱等暴力机器 4. 建立和维护从中央到地方的政府网络结构系统及其必 要的附属设施,并保障机关工作人员的权益
第六章 政府职能
第一章 政府职能界说
一、政府职能的含义
1.定义 定义: 定义 作为社会中最大的公共组织在维持社会稳定、保护社会公 平、存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应该承担的职责和能够发挥的功 能。包括职责和功能两部分。 2.属性 基本属性:公共性、阶级性 次要属性:价值性、涵盖性、发展性、服务性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六章 国家形式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六章 国家形式

第六章国家形式第一节国家形式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一、国家形式的含义国家形式是统治阶级为实现本阶级的统治而组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是组织、管理和控制国家机器的制度和体制的总和。

国家形式就是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包括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

二、国家形式的基本内容政体主要涉及中央政权机关的设置、权力配置和相互关系等,决定了国家机关设置和权力配置的基本原则,体现一个国家的横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

从权力配置和国家机关设置的角度来看,政体主要体现为国家最高统治权力的行使方式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形式。

最直观反映一个国家统治形式和权力结构特征。

国家的结构形式,即国家结构主要是指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它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权力关系在国家组织结构形式和原则上的体现。

反映了一个国家纵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

国家权力机关的具体运作方式和具体制度。

通常被称为“政治体制”。

三、国体与政体的关系1.国体与政体是关于国家问题的一对概念政体是国家形式中最重要的内容,直观地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统治形式和权力结构的特征,直接地受到国家阶级性质的制约。

毛泽东认为国体指的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所表现的是国家的阶级性质。

毛泽东对国体和政体的理解:第一、政体的定义是指“政权构成形式”、“一定的社会阶级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

政体首先是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所采用的;其次,采用一定政体的目的是要进行经济;再次,必须有一定的形式来组织统治的机关,这个形式就是政体。

第二、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

第一、内容决定形式,即国体决定政体。

第二、形式表达内容,国体是通过一定的政体形式来表现的。

政体所体现的是阶级统治的形式和政权组织的形式。

2.政体的特征:复杂性和多样性A.影响政体选择的多种因素。

B.政体的多样性。

成人自考00312政治学概论 第6章

成人自考00312政治学概论 第6章
14
(一)君主制 1.专制君主制
君主独自掌握最高统治权, 君主拥有绝对的、不受任何 法律限制的权力,也不受任 何机关的制约和监督。
2.立宪君主制
君主拥有某些最高国家权力, 但这些权力由宪法加以规定 和限制,并在不同程度上受 到其他国家机关的制约。
2.立宪君主制
(1)二元君主制
君主通过掌握内阁的任命权 而掌握着国家的行政权,内 阁向君主负责,君主与掌握 立法权的议会构成两个权力 中心。
(1)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2)强调公职人员的公仆地位 (3)党的领导
第三节 国家结构形式
(一)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处理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全国政 府与地区政府之间的关系的基本模式,也就是一个国 家的各个部分以什么形式和方式整合为国家的问题。 (央地关系)
★古代两种形式 (1)帝国形式 (2)分封割据形式 ★现代两种形式 (1)单一制 (2)复合制
✓ 选择国家结构形式的依据和原则
➢国家结构形式是阶级的、民族的、历史的和文化的 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国家结构形式根据本国的国情决定。
(三)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P168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
采用单一制的原因:P168
➢ 历史上统一的传统和单一制的渊源。(历史) ➢ 各民族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的传统。(历史) ➢ 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现状) ➢ 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统一战线。(历史) ➢ 各民族需要互相学习、帮助、支持。(未来) ➢ 各民族需要紧密团结与合作,防止和抵御外来干涉和侵略。(未来)
2.立宪君主制
(2)议会君主制
议会不仅是最高立法机关,而 且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由议 会选举产生的政府首脑组织政 府,因此议会是真正的国家权 力中心。

吴志华《政治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 政 府——第六章 公民社会)【圣才出品】

吴志华《政治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 政 府——第六章 公民社会)【圣才出品】

第四章政府4.1 复习笔记一、政府概说1.政府概念(1)政府的概念①宏观意义的政府泛指国家权力的所有机关,包括通常所谓立法、行政与司法机关。

②中观意义的政府指国家权力中的行政机关。

③在微观意义上,人们将政府看做议会制国家中行政权力的核心—内阁。

(2)政府的特点①公共性。

一方面,政府权力来源于人民。

在现代社会,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明示委托。

另一方面,政府权力服务于人民。

政府必须贯彻执行人民意志,必须向人民负责,必须为人民谋求利益。

②合法性。

一方面,政府权力依照宪法或法律产生,政府权力必须依照宪法或法律规定的范围、种类、时效、程序与限度运行。

另一方面,政府必须得到人民的普遍认同与支持。

③强制性。

在国家强制力的保障下,政府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权威性。

任何政党、阶层或个人都有义务服从和配合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命令等与政府活动,任何政党、阶层或个人都不得违背和对抗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命令等与政府活动,否则,将依法受到制裁。

2.政府职能(1)政府职能的含义①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所担负的职责与所发挥的功能。

②政府职能具有两个层次:根本职能与具体职能。

政府的根本职能包括实行阶级统治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政府职能即国家职能的具体化。

一方面,政府具有镇压被统治阶级反抗与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职能;另一方面,政府具有对国家社会生活进行干预与协调的职能。

(2)政府职能的分类①暴力垄断。

军队、警察、监狱等暴力机器履行的是政府最典型的职能。

暴力垄断成为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相区别的重要标志。

②规则划定。

制度是社会外在形式与实质内容的统一。

为了社会良序运行,政府必须及时构建合理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制度。

实际上,所有的政府都包括三大职能:其一,立法或制定法律;其二.执行或实施法律;其三,解释法律,宣判、裁定其含义。

③资源提取。

资源是维系政府自身与社会运转的基础。

政府最普通的提取形式包括税收、兵役等。

20XX自考《政治学概论》笔记串讲第六章(1)-自学考试.doc

20XX自考《政治学概论》笔记串讲第六章(1)-自学考试.doc

扫描/长按下面二维码免费做题、免费学直播课点击查看:2018自考《政治学概论》笔记串讲汇总第一节国家形式的含义及基本内容国家形式: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本阶级的统治而组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

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是中央政权的组织形式。

政体主要涉及中央政权机关设置和权力配置和相互关系。

体现一个国家的横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

从权力配置和国家机关设置的角度看,政体主要地体现为国家最高统治权力的行使方式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形式。

结构形式:主要是指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反映了一个国家纵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政体直观地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统治形式和权力结构的特征,直接地受到国家阶级性质的制约。

国体所表现的是国家的阶级性质。

毛泽东对政体的定义是指“政权构成形式”、“一定的社会阶级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

政体首先是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所采用的;其次,采用一定政体的目的是要进行经济;再次,必须有一定的形式来组织统治的机关,这个形式就是政体。

两者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

内容决定形式,国体与政体相比,国体占首位。

政体必须适应国体的需要,在一定的国体下,政体的形式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

国家的阶级本质从根本上决定着政体的选择和采用,一定的政体必须适合一定的国体,当国体发生变革时,政体也就会发生变化。

没有一定形式,内容也就会变成虚幻的东西。

一定的国体要通过一定的政体形式来表现。

如果没有适当的政体,统治阶级就无法组成和巩固自己的国家机器,无法体现和保持国家的性质。

国体一经建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政体则是相对变化的。

政体与国体相比较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政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1)影响政体选择的多种因素。

(2)政体的多样性。

(3)政体选择的自主性。

(4)政体相对于国体的灵活性和变异性。

·归纳总结常考内容,针对性做题巩固提分·根据学员做题大数据统计,集中讲解突破高频、易错、易混题·高效扫灭得分雷区、拿准采分点④考前核心考点集训课考前核心考点集训课:课程作用:名师点拨2课时,必看必会必背·圈划考题范围,预测考点·名师点拨,2课时科学提分·赠送考前集训宝典(配套专属资料,禁止传播)快,每科2轮8次课(第1轮精讲8次课,第2轮层层总结共8次课);准,AI大数据考点预测;狠,考点、考题一步到位!①必学考点精讲课。

自考“政治学概论”串讲笔记(第六章)

自考“政治学概论”串讲笔记(第六章)

自考“政治学概论”串讲笔记(第六章)
第一节国家形式的含义及基本内容
 国家形式: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本阶级的统治而组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

 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是中央政权的组织形式。

政体主要涉及中央政权机关设置和权力配置和相互关系。

体现一个国家的横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

从权力配置和国家机关设置的角度看,政体主要地体现为国家最高统治权力的行使方式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形式。

 结构形式:主要是指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反映了一个国家纵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来源于自考365网zikao365)
 政体直观地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统治形式和权力结构的特征,直接地受到国家阶级性质的制约。

吴志华《政治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公民社会)【圣才出品】

吴志华《政治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公民社会)【圣才出品】

第六章公民社会6.1 复习笔记一、公民1.公民身份的概念公民身份作为一个政治哲学的概念一直是政治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

公民身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内涵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发生过一些重要变化。

(1)公民身份内涵的历史演变①公民身份的最初含义是指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公民的资格或成为公民的条件,亦即能被确认为公民的正当性或根据。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参与了某一政体,是拥有公民权的唯一根据。

②在中世纪后期至绝对主义国家时期的公民,霍布斯将其称之为“掌握着主权的人的臣民”。

③现代公民权概念源自民族国家,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催生了现代公民权理论,法国大革命首先建立起公民身份的原则和实践,使之成为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特征,英国则在1789年以前的一个半世纪里,为从君主臣民的关系转变为国家——公民的关系打下了基础。

(2)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公民权问题逐渐成为西方学界一大热门领域,对公民权的解释复杂多样。

①按照雅诺斯基的定义,“公民身份”是指个人在一个民族国家中平等地具有普遍性权利与义务的消极和积极的成员资格。

②特纳认为,“公民身份本质上指的是社会成员身份在现代政治共同体中的性质”。

③雅诺斯基与布莱恩·格兰认为,公民身份可以界定为个人在一个民族国家中所拥有的、在特定的平等水平上具有一定普遍性权利和义务的被动和主动的成员身份。

根据这一定义,公民身份包含四个层面的内涵:第一,公民身份开始于对特定民族——国家的成员身份的确定,这意味着一种资格或“权利”;第二,公民身份包含着在该国法律体系之下主动影响政治的能力与被动生存的权利;第三,公民权利是载人法律的、供所有公民行使的普遍权利;第四,公民权利是一种平等的表述,个体的权利与义务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平衡。

(3)莫里斯·詹诺维茨对公民权用法的分类莫里斯·詹诺维茨认为公民权的用法大致可分为三种:①作为一种道德判断,即被称为一个好的或真正的公民,其行为的道德标准。

自考 00312 政治学概论(简答题)

自考 00312 政治学概论(简答题)

政治学概论第一章绪论➢对政治的解释共分五种:(1)道德观点,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2)法律现象,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3)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4)“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5)围绕着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

➢国家的起源:(1)国家是个历史现象,它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3)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是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以内➢对政治的本质和含义归纳:(1)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2)实质:是阶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性。

(3)核心:是政治权力,政治权力的中心问题是国家。

(4)活动:是科学、艺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来研究它。

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政治学研究范围归纳为六个领域:(1)政治学基础理论。

(2)中国政治。

(3)比较政治。

(4)公共政策。

(5)行政管理。

(6)国际政治。

➢西方政治学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世纪末开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主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

国家起源、性质、分类、政府的结构与类型、宪法条文及其类别等。

第二个阶段: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

以政治权力为研究对象。

第三个阶段: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

逐渐转变为对公共政策的研究。

➢《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

第一,提出了国家的阶级组织的观点。

第二,人类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

第三,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第四,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第五,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学习和研究政治学的意义:(1)增强公民意识,提高政治文化水平。

(2)借鉴和吸取外国政治的合理因素,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国家元首的作用: • 第一,象征国家。使国家的抽象性变得具 象 • 第二,代表国家(对外)。外交主官 • 第三,对内代表国家的统一。 • 签署法令、任命官员等
• 二、立法机关(制定规则) • 立法机关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组成 的代表大会的政治体制,对立法负有重大 责任。它是制定、修改或废止法律的机关, 也是民意代表机关。国家合法性的重要来 源。 • 不同国家的立法机关称谓不同,如议会、 国会、国民议会、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杜 马、立法院等等
• • • •
第二节 中央政府及其行政机关 一、中央政府的制度类型 1、总统制的中央政府 总统掌握行政权力,是国家行政机关首脑,还是 国家元首。立法、行政、司法分权制衡原则。总 统是政治中的核心,主要作用有: • ⑴最高立法者; • ⑵行政首脑; • ⑶国防和外交政策首脑。
• 2、内阁制的中央政府 • 内阁是核心,其主要特点是行政与立法相 结合,立法与行政权都控制在内阁手里。 • 优势: • 行政、立法机关通力合作,效率高; • 议会和选民都可以监督政府; • 内阁可以实行应急政策。
• 2、共和(Republic,来源于拉丁文,有“人民的公共 事务”的意思)制——国家代表机关或国家元 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政府体制或国家形式。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奴隶制共和国,现代则 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共和国。 • 资产阶级共和国可分为: • 议会制、总统制和混合型共和制。
• 议会制是指政府(内阁)由议会中占有多 数议席的政党组成,并在法律上对议会负 责的共和国制度。 • 特点:立法和执行机构联系较紧密。内阁 成员同时也是议会议员。体现“议会至上” 原则。行政机构在法理上低于立法机构 (下图为英国议会大厦和会场) • 。
• 3、混合型的中央政府 • 总统居于政治核心地位。总理权力相对弱 小。总统有宪法规定的特别权力。 • 4、中国的中央政府 • ⑴党——执政者管理国家事务(党政远未 分开) • ⑵国务院是最高行政机关 • ⑶议行合一原则
• • • • •
二、行政机关 1、官僚制理论 2、官员行为理论 ⑴部门政治理论——部门本位主义 ⑵官员行为理论——官员自主性、信息不 对称和预算扩大化倾向。(官员也是“经 济人”,自利) • ⑶行政机构的作用
• • • •
一、政体论(政体学说) 两种政体学说: 1、分权制衡 亚里士多德的分权思想;波里比阿的制衡 观念;西塞罗立法与行政分立的思想;孟 德斯鸠关于三权分立的系统论述。
• 2、议行合一(一种国家机关工作的决定和 执行高度协调一致的政权组织形式) • 卢梭的思想启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民主 制度的批判;巴黎公社的政治实践;苏维 埃俄国的政治实践;苏联体制的变迁;中 国的议行合一。(右图为卢梭)
• 第四节 国家内政府间关系(府际关系) • 一、单一制国家 • 可细分为古代的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国家和 现代的非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国家。现代单 一制国家的地方政府享有较大的行政自主 权。——如中、英、法、日、意等 • 二、联邦制国家 • 如美、德、俄、巴西、印度等
• 第三节 国家元首、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 • 一、国家元首 • 国家元首是一国实际上或形式上对内对外 的最高代表,在国家机构中居于实质或象 征性的首脑地位。(实权或虚位) • 在不同国家由于政体等不同,国家元首的 称谓也不同。君主制下,国家元首是君主 (国王或皇帝);共和制下,国家元首是 总统或主席。
第六章
政 府
政府和国家一样也是政治行为主体之一, 政府是国家的组织要素,政府是公共组织。 广义上,政府是包括立法、执法和管理的 机构;狭义的政府仅仅指行政机关。
• 第一节 政治体制理论 • 所谓政治体制(Form of Government),是 一个国家的政治、统治形态,即国家政治 体系(政府)运作的形式。一般指一个国 家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在不同的 历史时期和地域,政治体制不尽相同。
• 三、司法机关(裁判规则) • 司法机关是政府机构之一,它的工作是维 护法律、确保法律被正确的执行、解决争 议。包括法院和检察院。 • 1、资本主义国家的司法制度 • 资本主义国家司法机关的职权主要有:独 立审判权、违宪调查权、通过判例制定政 策的权力。
• 资本主义国家司法机关的原则:司法独立 原则(审判不受干涉)、司法民主原则 (尊重民众知情权,透明,公正,不搞暗 箱操作)、法律平等原则。 • 2、中国的司法制度 • 中国的司法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 其负责,受其监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总统制是指以总统为首的行政机关独立于 立法机关之外,政府不对议会负责的共和 制。 • 特点:行政者与立法机构在结构上是分离 的。人民通过选举分别产生总统和国会议 员;国会议员不能兼任行政部门的职位, 反之亦然;国会中多数党不一定是执政党; 三权分立。
• 混合型的共和制(双首长制、半总统制) • 特点是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享有宪 法规定的行政权力,但仍然保有议会内阁 制的总理,总理也享有比较广泛的行政权。 • 典型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 1、议会主权 • 2、立法机构的结构 • ⑴一院制与两院制。其中两院制又分为英 国式和美国式两种。 • ⑵议会内部的政党组织。 • ⑶议会内部的委员会。
• • • •
3、立法机关的职权 立法、预算审批和监督政府 4、中国的立法机构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和地方各级人民 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一院制。 • 要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理顺党和人 大的关系,其次制度上健全人大。
• 二、政体类型 • 政府体制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按照国家元首的 头衔及产生方式): • 1、君主制——以君主作为国家元首的政权组织形 式,是共和制的对应概念。 • ⑴专制君主制(无限的人治),如中国历代王朝。 • ⑵等级君主制(有限的人治),如欧洲中世纪。 • ⑶立宪君主制,可分为二元君主制(人治+法治) 和议会君主制(法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