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杭稺英的月份牌画分析近代月份牌广告的发展特点

合集下载

月份牌广告画风格形成浅析

月份牌广告画风格形成浅析

月份牌广告画风格形成浅析作者:赵月娥来源:《文教资料》2011年第01期摘要:本文从论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影响月份牌广告画风格形成的主要因素入手,分析了当时的绘画技术、摄影、印刷技术和广告营销等内容,结合了当时艺术设计发展背景,列举了大量实例,研究了分析月份牌画家代表人物周慕桥、郑曼陀、杭稚英的绘画手法及作品,旨在归纳总结出月份牌风格形成的原因及其发展历程。

关键词:月份牌月份牌广告画风格影响因素发展历程在中国,月份牌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

它最早产生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它发展鼎盛时期。

抗战时期它逐渐衰落,经过短暂的恢复与繁荣之后,五六十年代又被改造为新年画。

改革开放到今天,月份牌激起了人们的怀旧情怀,大家纷纷争购、收藏。

月份牌已成为不少学者研究的课题之一。

一、月份牌溯源二十世纪上半叶,传统的年画样式的月份牌被商家广泛用于广告促销而成为了风行一时的商业招贴广告形式。

当时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倾销产品,上海、天津、广州、香港等地的洋行和商号利用当时中国人喜爱的传统年画形式,附上产品的广告,在年终岁尾随商品赠送客户,从而诞生了月份牌画。

月份牌,因其上附有中西日月历表而得名。

因为全年的月份年历印在广告上,所以称为“月份牌海报画”或“月份牌年画”。

后来,尽管月份牌海报画中仅剩下美女图像及行号名称,已经不再印制月份年历,但仍以“月份牌海报画”称之。

又因为月份牌海报画的性质,与平面广告媒体的性质有些接近,所以月份牌海报画又称为“月份牌广告画”。

二、影响月份牌广告画风格形成的主要因素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月份牌画家受到西方传入的油画、水粉画和水彩画,以及中国画改革的影响,月份牌广告画创作技法日益成熟。

(一)绘画对月份牌广告画风格形成的影响据文献记载,最早把西方绘画艺术传入中国的是基督教会传教士。

在辛亥革命以后,大批到欧美、日本留学的学生回国后,致力西方绘画的传播与发展。

在全国各地创办美术学校,使西方绘画技术特别是油画,在中国迅速传播开来。

老上海月份牌广告画的设计特征解析

老上海月份牌广告画的设计特征解析

24创意2020/12老上海月份牌广告画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多元化产物,作为商业设计,在学习了西方文明的同时也传承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1]设计中有多种中国优秀文化元素。

老上海月份牌广告画传承了中国写意技法,使用了西方的颜料和先进的印刷技术,加上设计排版和广告语言,成了符合大众审美趣味的商业广告画。

这种艺术平面设计有着时代和民族的印记,有着特殊的艺术内涵和美学价值。

一、月份牌广告画的历史缘起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鸦片战争冲击了闭关锁国已久的中国,中国被迫开岸通商,割地赔款,欧美国家的资本开始大规模输入,中国对外贸易市场被完全打开。

作为沿岸的港口城市,上海被迫成为通商口岸。

上海开埠后的对外贸易往来发展迅猛,西方资本在这里开设工厂,建立商铺,输出和销售品类繁多的商品。

东西方商业往来密切,人们的思想文化也受到冲击,加快了上海成为国际大都市的步伐。

随着西学东渐,人们学习西方新文化,新民主,新科学,思想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

有进步之士提倡解放女性,摆脱中国传统陋习。

月份牌广告画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诞生的,它是一种随着各类商品出售时附赠的带有月历的广告画招贴。

月份牌广告画内容题材丰富多样,它既有传统文化的形态也有西方文化绘画技法,是中西艺术文化结合的产物。

二、月份牌广告画的设计发展老上海月份牌广告画无疑是当时流行的一种广告招贴。

这种广告招贴设计深受新艺术运动文化的影响,[2]喜爱以各种丰盈多姿的女性作为画面的视觉中心,同时把一些丰富多彩的植物花卉作为装饰边框点缀来突出画面的中心,装饰设计体现了自然主义的美学观念。

广告画上再加上产品名称、厂商名称、月历和设计好的广告词,一份完整的月份牌广告画就完成了。

月份牌广告画的上下边框镶着铜边,采用了中国画的边框装裱设计形式,产生一种传统中国画的画轴装裱效果,和西洋画四边包围的画框式装裱设计有着明显的区别。

(一)月份牌的民间美术传承月份牌广告画的设计继承了传统的年画的绘画技巧,运用了国画和工笔等技法。

试析杭穉英月份牌广告的发展原因及影响

试析杭穉英月份牌广告的发展原因及影响

交流试析杭穉英月份牌广告的发展原因及影响张 梦 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摘要:月份牌广告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比较流行的广告形式,其对上海的经济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月份牌广告对今天广告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而杭穉英作为对月份牌广告引领者,其对月份牌广告的发展,对中国近代广告的发展都起到关键的作用。

杭穉英月份牌广告的发展路径与兴盛原因对当下中国广告界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杭穉英;月份牌;广告;发展一、杭穉英月份牌广告的发展杭穉英始终保持一种开放的学习态度。

比如杭穉英在刚刚创办画室之初,由于其创作的月份牌与当时比较受人欢迎的郑曼陀的月份牌有着很大的差距,杭穉英便十分执着的向郑曼陀学习,学习郑曼陀的擦笔水彩画的画法。

除此之外,杭穉英向国外的广告发展技术进行学习和借鉴。

杭穉英的学习思想不仅体现在对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学习上,还体现在对不同专业领域先进技术的吸收,比如其向国外动画影片技术的学习等等。

杭穉英对月份牌广告的精益求精的程度是十分惊人的。

杭穉英不断地对创作技法进行改进、创新尝试。

比如,杭穉英借鉴好莱坞动画片的色彩技法,对月份牌画的明暗交接处的涂画不断进行试验改进。

那时用来修补照相底版或印刷制版的喷笔被杭穉英用来调整画面的色调以及去表现色彩的细腻过渡层次,从而使作品的画面呈现虚实有致,主次分明,细腻柔和、艳丽多姿,较同时期其他人的作品更胜一筹。

最终创作出立体、真实的月份牌人物画。

除此之外,杭穉英还在创作材料的选择上进行不断的尝试创新。

他很注重月份牌画工具、材料的改进,也经常试验不同的材质,而且,大多数材料都是从生产最好的国家进行进口。

由于杭穉英选择的表现材料更加适合,因此月份牌的水平又再次提升了一个层次。

杭穉英采用画室分工合作的方式绘制月份牌,整合各个人优点。

一幅画经常由杭穉英创意、画稿后由李慕白画人物,画到七八成光景由金雪尘在人物之后配景,最后由杭穉英整体调整和润色,其他成员则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

月份牌年画的发展及其画家

月份牌年画的发展及其画家

. All Rights Reserved.月份牌年画的发展及其画家薄松年月份牌年画的发祥地是上海,早期是作为商业宣传品附送,因画上大都印有全年的月历节气而得名。

年画上印有节气渊源甚早,灶神马上普遍有之,在清代前期的《春牛图》等吉祥图画上也附有节气表,今天犹能看到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印有节气的《迎喜图》。

清末,一些石印的商业广告及彩票宣传品也印有图画及月份牌,其中已画有时装人物及现代建筑。

现在称为“月份牌年画”系专指开始于20世纪初,用擦笔淡彩作画,以近代印刷制版印成的彩色画片,内容主要是时装美人。

月份牌年画的形成与外国资本的输入、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商品倾销的竞争有关。

远在19世纪末,随着外国商品的输入,就附带传入了一些印有外国女人及风景静物的香烟牌子、布牌子、广告画等外国画片,也有一些传教士散发描绘圣经故事的宗教画,但由于内容不太为中国人民所熟悉和理解,因此很难收到理想的宣传效果,这就不得不促使厂商重新考虑如何适应中国群众的欣赏趣味进行美术宣传,经过研究和探索,最后借鉴和运用了中国传统绘年年有了三年)创办苏州人。

,等古装仕女。

原在杭州育英学院学英文,后来学画人像,曾于杭州“二我轩”照相馆设画室。

1914年到上海,在张园挂出仕女画求售,为一经营西药的大商人黄楚九看中,开始了画月份牌广告画的生涯。

他为黄楚九画了《贵妃出浴图》,表现刚刚浴罢的杨玉环,纱衣透体,隐现着丰腴的肌肤,成为月份牌广告画中较早出现的裸体画。

郑曼陀擅长擦笔肖像,他用这种方法画月份牌,造型准确,真实感强,手法细腻,再施以淡彩,明快典雅,构成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

他的早期作品《晚妆图》(画于1914年)上有岭南派名家高剑父的题字。

看来郑曼陀的画受到了高氏的欣赏和提携。

郑曼陀的擦笔淡彩画在传统年画之外另辟蹊径,画法上注意立体感,又不过分强调光暗调子,色彩上吸收了外国水彩技法,但不强调明显的笔触和变化,明快典雅,细腻柔和,所画时装妇女一时颇受欢迎,其他作者也群起仿效。

月份牌年画流行元素探析

月份牌年画流行元素探析

艺术论坛Arts circleARTS CIRCLE 2011/8月份牌年画流行元素探析TEXT /李天白钱锋“月份牌”一词最早出现于1876年1月3日《申报》。

在月份牌的画面中,一般除了印有人物风景、广告商品、商家品牌外,还印有全年的中西历法,此类广告画往往是一贴一年,故又称之为“月份牌年画”或“月份牌广告画”。

演变到后来,尽管画中仅剩下美女图像和商家品牌,已不再有月份年历,但人们仍然习惯称其为月份牌年画。

20世纪20年代,由中国特有的民间传统形式年画演变而成的商业广告画开始流行,此后的几十年间,月份牌逐渐风靡大江南北,影响极其广泛。

月份牌年画是否普及与流行,显然不是某种单一元素可以决定的,社会背景、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更,都会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

由于篇幅有限,笔者仅选择了月份牌年画中的表现对象与题材、技法与风格等个别元素,探析其在月份牌年画流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

最早的月份牌年画的表现对象多是传统的民俗题材,如脱胎于桃花坞木板年画的“五福临门”、“八仙上寿”等内容,但这些传统内容无法和商品广告很好地结合,更无法得到商家的认可。

另外一类是西方题材,表现内容多是宗教绘画、外国美女、风景名画等,如《圣母图》《最后的晚餐》《晚祷》《拾麦穗者》等作品,但这些比较陌生的内容和形式,并不受国人的欢迎,更无法流行起来。

为了适应中国市场,外国商人开始尝试采用中国传统的国画、年画作为月份牌的表现内容。

最先还只是把中国传统古画拿到国外直接印刷复制,后来商业竞争和新商品的出现,提出了创作与商品宣传相适应的月份牌年画的要求。

第一个被物色去的画家是周暮桥,周暮桥能被选中是因他能“点啥画啥”,能把中国画、年画的传统与商品的宣传结合起来。

现存他最早的月份牌年画是20世纪初出版的《潇湘馆悲题五美吟》,最晚是1927年的时装仕女。

据此可见,国内月份牌年画自主创作的表现对象一开始就是美女,美女作为绘画题材,不但能吸引观众的目光,还能带给人们足够的商品暗示,是世俗流行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

20世纪初以擦笔水彩画技法绘制的月份牌分析

20世纪初以擦笔水彩画技法绘制的月份牌分析

20世纪初以擦笔水彩画技法绘制的月份牌分析摘要:月份牌广告是作为宣传商品、促进商品销售而形成的一种商业招贴广告。

这种招贴广告来源于西方,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形式——月份牌,从而也诞生了中国的月份牌画家。

1914年郑曼陀创造发明了擦笔水彩画技法,后经过杭稚英的改良,开始了月份牌画的黄金时代。

月份牌广告是广告的一种新形式,其艺术性居多。

本文论述以擦笔水彩画技法绘制的月份牌广告画的产生原因,介绍用此种绘画技法的月份牌“三剑客”郑曼陀、杭稚英和谢之光。

关键词:月份牌;杭稚英;郑曼陀;广告1.绪论清末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开始与外界通商,其中又以上海为主要通商口岸。

洋商产品的销售在中国并不乐观,而这时的西方,作为宣传商品的广告画片已经初具规模,洋商便想要将这种广告的形式带入中国,起初从国外运来的一些印刷精美的商品宣传画片,然而中西方由于在宗教文化、历史形态、艺术追求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性,这些内容陌生的西洋宣传画并没有受到中国百姓的欢迎,市场反应冷淡,故而也就没有起到宣传商品的作用。

这些洋商便开始在中国找寻画师,让中国的画师依据中国文化绘制广告画,这样一来确实是解决了一部分西洋广告画在中国水土不服的问题。

但是随之而来,洋商们发现这种广告画并不能让消费者保存较长的时间,最长时间也不过是四五个月,中国的画师们便对西方的这种广告画进行了创新,将广告画加上年历,这样一来拥有年历的广告画就能在消费者家中保存长达一年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品牌的宣传力度,这也就是我们后来所熟知的月份牌广告画。

2.以擦笔水彩画技法绘制的月份牌广告画形成的原因分析为了宣传商品而存在的绘画作品,从西方传至中国后,根据中国当时的特有现状,与年历相结合,从而形成了中国独有的月份牌广告,所以说月份牌广告最早只是一种广告形式,起始发展阶段的月份牌广告画只是黑白两色,后发展为简单上色,随后郑曼陀先生发现了新的创作手法——擦笔水彩画技法。

杭穉英:具开拓精神的月份牌名家

杭穉英:具开拓精神的月份牌名家

作者: 施晓琴[1]
作者机构: [1]不详
出版物刊名: 公关世界
页码: 36-39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6期
主题词: 月份牌;开拓精神;名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清末民初;艺术形式;社会变革;文化符号
摘要:月份牌诞生于清末民初的上海,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社会变革的缩影,并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

杭穉英的月份牌广告画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他为代表的一代月份牌画家的作品和事迹流传至今依旧风采不减,成为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篇章。

日前,由江苏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杭鸣时粉画艺术馆和湖北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主办的“月份牌第一名家——杭穉英艺术文献展”正在展出,展览通过画作、照片、史料等,全方位呈现了杭穉英的艺术创作面貌和人生经历,而其中大量老照片的首次展出更是勾勒出了民国时期上海月份牌的发展盛况。

民国时期月份牌广告画的文化渊源与艺术价值研究

民国时期月份牌广告画的文化渊源与艺术价值研究

民国时期月份牌广告画的文化渊源与艺术价值研究作者:郭淑敏来源:《艺苑》2016年第05期【摘要】月份牌广告画是民国时期商业美术中的主要形式之一,是近现代商业发展的产物,是一种商品广告画,也是20世纪中国现代设计的重要种类之一,是商业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通过对月份牌广告画的文化渊源、创作群体和艺术价值的分析研究,可以探究其在近现代商业社会发展及中国美术史及现代设计中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月份牌;广告画;商业美术[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在中国近现代文化中,商业美术是重要的文化现象,月份牌广告画是商业美术中最主要艺术形式之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成为中国最大的对外通商口岸,由于商业发展需要,月份牌广告画萌生。

月份牌广告画是一种商品广告画,用擦笔画和水彩画两种技法结合而成,最初是作为商业宣传随所购买商品赠送。

由于画上大多印有一年的月历及节气,月份牌画的名称也就据此而得。

据年画研究专家王树村先生考证,所谓“月份牌”最初是上海四马路洪福来吕宋大票行,随彩票赠送的《沪景开彩图-中西月份牌》,该图印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1]345。

经上海图书馆学者多方考证,该馆所藏《申报24孝图》月份牌,出品于1889年,比《沪景开彩图》还早,该图应该是目前现存最早的月份牌。

另据黄志伟、黄莹合著的《中国近代广告》一书的研究,月份牌出现时间可能还要更早一些。

该书指出,1876年1月3日,上海棋盘街海利号已经开始销售月份牌,广告内容如下:“启者,本店新印光绪二年华英月份牌发售,内有英美轮船公司带书信来往日期,该期系照英字译出并无错误,……如蒙光顾,其价格外公道,此布。

”1884年《字林沪报》,再次刊有“出售华英合壁月份牌,素蒙仕商购取,悬壁间,日换一纸,眉目豁然,兹又印出1884年月份牌与前一律每幅七角五分,诸君欲购请至本字房购买可也,此布,字林告白”。

1886年《申报》上亦刊有赠送月份牌的广告。

综上可见,月份牌广告画从清末到民国初年,经历了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其商业价值、文化渊源及艺术价值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

浅析上海月份牌艺术

浅析上海月份牌艺术

浅析上海月份牌艺术摘要:月份牌作为兴盛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广告形式,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商业价值,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同时引导了大众的审美趋向。

关键词:月份牌;艺术价值; 擦笔水彩一、月份牌画的历史背景月份牌是中国传统年画的一支,发祥地是近现代商业最发达的上海,所传达的正是20世纪初上海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流行、思想、美术、历史等信息。

它因附有12个月节令的年历表而得名。

由于它的出现与商品推销有直接关系,是为中国最早的商业广告,所以又可称为“商品海报”。

称之为“月份牌广告画”系因画面上除广告外,还印有商号和全年的月份年历、包托阴历与阳历,由商家大批印制,随商品赠送与买家。

后来更进一步将画面的年历月份省略、追求画面的精致、华美,将广告商品与美女人物融成一体,达到最佳的广告宜传效果。

当时制作商业广告的画家、设计家,有些是受聘于公司行号,也有的自设画室,如杭稚英。

“五彩月份牌,画得实在佳。

角把洋钱价不贵,请君买张带回家。

回家挂在房间里,每月好将礼拜记。

礼拜休息可止人不出门,家内夫人必欢喜。

”这首刊于清宣统元年(1909)上海《图画日报》的《竹枝词》,描写了当时市民盛行购买、张贴月份牌的风俗。

此年代的月份牌商业广告画人物画像多以旗袍女郎、影视明星等为对象,画师们有意识地夸大人体比例,极力创造出具有现代气息的都市女性形象,使得整体画面构图严谨有序、色彩明快且艳丽,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

二、月份牌的绘画手法(一)形成期典型的月份牌表现手法是一种基于西洋擦笔素描加水彩的混合画法,画家在确定人物轮廓后,先以扎住大部分笔毫的毛笔锋蘸些许炭精粉擦出淡淡的体积感,然后罩以透明的水彩色,使之产生丰润明净的肌肤效果与几可乱真的衣饰质感。

1914年,这种擦笔水彩由来沪发展的安徽画家郑曼陀率先采用后,他在传统线描的基础上淡化线条,用碳精粉擦出图像的明暗变化,然后用水彩层层渲染,不仅人物形象有很强的立体感,而且因水彩材质的透明与滋润形成逼真的皮肤质感。

浅析杭穉英对月份牌的创新

浅析杭穉英对月份牌的创新

[摘要]月份牌这种商品广告形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的的上海,鼎盛于20世纪20、30年代,在民间的覆盖面积大,效应不可低估。

杭穉英,月份牌鼎盛时期的盟主。

创建“穉英画室”。

他所画的人物,既有细致的造型又具鲜亮的色彩,并把“月份牌”这个特殊的画种推向了极致,使其融合为一种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他作品中体现的追求明暗层次,光感和色彩的画风对后期的中国绘画、设计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杭穉英月份牌创新[Abstract]Calendar picture this form of product advertising, first appeared in Shanghai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flourishing in the 20th century, 30 's, in private coverage, effect should not be underestimated. Hangzhiying, heyday of the leader of the Calendar picture. Creating a "young British Studio". He painted figures, of both detailed shape and bright colors, and "month" kind of pushed this particular painting the extreme, making it into the public hearing of art forms. His work embodied in the pursuit of dark levels, brightness and color painting on Chinese painting, in the later design has had a positive impact.[Key] Hangzhiying Calendar picture make innovations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目录 (2)正文 (3)一、月份牌的起源及杭穉英生平 (3)(一)、月份牌相关起源与发展: (3)(二)、杭穉英生平: (3)二、杭穉英在月份牌艺术上的探索: (4)(一)、杭穉英对月份牌中色彩的探索: (4)(二)、杭穉英对月份牌中人物造型的研究: (4)1、写生的方法: (5)2、夸张的手法: (5)(三)、杭穉英在月份牌技术上的改进: (5)三、杭穉英对月份牌的影响: (6)四、结语 (7)参考文献 (7)附图 (8)浅析杭穉英对月份牌的创新一、月份牌的起源及杭穉英生平(一)、月份牌相关起源与发展月份牌这种商品广告形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的的上海,鼎盛于20世纪20、30年代,在民间的覆盖面积大,效应不可低估。

杭稚英月份牌画家作品欣赏(民国)第三辑

杭稚英月份牌画家作品欣赏(民国)第三辑

杭稚英月份牌画家作品欣赏(民国)第三辑
“月份牌”画
“月份牌”画的诞生,源于西方列强的强权政治。

1843年,上海被迫辟为国际通商口岸,然开埠结果,却迅速推进了上海城市的近代化。

所谓“月份牌”画,就是此时欧美资本大量输入上海,许多外国资本家纷纷在上海开厂设店,倾销商品进行广告宣传的产物。

其形式是借鉴和运用了在中国最有群众性的民间年画中配有月历节气的“历画”样式,融入商品广告。

最初,外国厂商聘请中国画师设计的“月份牌”画,画面除了商品宣传外,表现的大都是中国传统题材的形象,或中国传统山水,或仕女人物、或戏曲故事场面等。

后来则发展为画面以表现时装美女为主要形象。

艺术手法上初以中国传统工笔淡彩或重彩作表现,后来发展为以西洋擦笔水彩细腻的写实手法作表现,色彩明净鲜丽,并且大都用技术更为先进的铜板纸以胶版彩色精印,上下两端还镶有铜边,上端铜边居中穿孔,可以张挂,随出售商品免费赠送顾客,广受欢迎。

人们获得这种配有月历节气的商品宣传画后,整年张挂在家里,既可装饰欣赏,又可查阅日期节气,人们习惯地称它为“月份牌”。

这种“月份牌”在每年春节(新年)前更是大量发行赠送顾客,人们都把它作为年画来欣赏。

以杭樨英为例试析民国月份牌画家的画学渊源

以杭樨英为例试析民国月份牌画家的画学渊源
民众的喜爱 , 因而广为流 行。当时上 海 出现了一 大批专业 的 月份牌 画家。在 月份牌绘 画史 上 , 早介 入 的画家是周慕 桥 最 ( 8 8—12 ) 稍后有赵藕 生( 8 8—14 、 咏青 (8 0— 16 92 , 18 94) 徐 18

9 页。
参见陈瑞林著《 老广告>, 上海人 民美术 出版社 ,9 8年版 , 19 第 参见逸 明著《民国艺术: 民与商业化 的时代> 国际文化 出 市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以杭 樨英 为例试 析 民国月份牌 画 家 的画 学 渊 源
顾 万 方
( 京工业 职业 技术 学 院 艺术 设计 系 , 南 江苏 南京 20 1 ) 10 6
摘 要 : 裤 英 是 月 份 牌 画 史上 最 著 名 的 画 家之 一 , 个 世 纪 3 杭 上 0年 代 , 创 作 的 一 批 以 他
维普资讯
口 国 文 心 刊艺 百 0 年第1 第9期 全 中 核 期 术 家2 7 0 期总 4
HUNDRED CHOOLS I ART S N 文章 编号i0 3— 14 2O 0 0 6 10 9 0 (O 6)6— 0 2—0 5
l2 6
画种推向了极致 , 在月份牌画家中赢得“ 半壁江 山” 的称誉 。
杭樨英创作 的月份牌画 中所 体 现的追 求 明暗层次 、 光感 和色彩的画风对后 期的 中国绘 画 、 计创 作产 生了积 极 的影 设 响。从这个 意义上讲 , 他也 是 中国现代设 计史上 引领 潮流 的
雏形是洋商 为宣传产 品而配发到 中国的广告招贴 。⑦ ” 月份牌 画的表 现内容 多 以年轻貌 美 的女 性人 物为主 , 强 调大众 消遣娱乐性 , 以其商业 性 和描 画 的逼真赢 得广 大城 乡

从月份牌广告画看现代商业广告的发展

从月份牌广告画看现代商业广告的发展

从月份牌广告画看现代商业广告的发展【内容摘要】月份牌凝练了近代视觉传达设计的继承、发展、创新与融合。

它是介于传统绘画艺术和现代摄影技术之间的产物,是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创新之作,更是东西方文明交织的结果。

它承载了中国现代商业广告的兴起与辉煌,逐渐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绘画风格,对现代商业广告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老上海月份牌现代商业广告一、历史由来鸦片战争之后,资本主义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进行资本倾销,上海即是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

1843年,上海开埠。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西方经济文化的冲击下,上海对外贸易和货物往来日益频繁,经济文化异常繁荣。

为了更好地倾销商品,一些外国商人利用欧洲油画、风景画、西洋美女画作为中国百姓购买他们商品的馈赠,然而带有浓厚油墨色彩的画风并不能被国人所接受,促销效果十分不理想。

①为了减缓中国市场反倾销的压力,他们积极找寻方法改变这样的现状。

为了符合中国传统审美需求,洋商们找到一些画家和先进的知识分子,利用他们学习的西洋绘画技巧,借助传统年画技法创作了月份牌。

同样,为了进一步逢迎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洋商们在影印月份牌的同时附上年月历表,将商品、商标以及商号印刷其上,随商品免费赠送,结果广受好评,因其与年画相似,也被称为月份牌年画。

但这种广告形式,反而意想不到地赢得了普通市民的钟爱而流行上海滩。

为了更好地宣传自己的商品,商家们逐步取消了月历在月份牌上的存在,至此,月份牌的商业广告意味更加凸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月份牌广告画。

月份牌以更加纯粹的宣传形式登上了现代商业广告的舞台,也带动了当时上海商业广告艺术的发展。

二、广告题材与内容从月份牌广告内容来看,香烟类的广告较为常见,还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如布匹、唱片、服装、啤酒、药房、化妆品甚至化肥等。

可以说,月份牌是由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其创作元素也大多来自本土,但是由于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决定了其创作元素的各异性。

杭稚英:月份牌界的集大成者

杭稚英:月份牌界的集大成者

杭稚英:月份牌界的集大成者杭稚英:月份牌界的集大成者文/张伟图片致谢作者如果我们来给月份牌的历史作一个简单分期的话:周慕桥在20世纪初的可贵尝试应该说是拓荒期,从晚清到民初,他应外国洋行的邀约画了很多月份牌,出陈入新,筚路蓝缕,开创之功实至名归;郑曼陀1913年从杭州到上海,发明用擦笔水彩技法画月份牌,在被揭秘以后更受到几乎一致的效仿,使之成为这一领域内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画法,其对月份牌的基础奠定居功至伟,他是定型期的代表人物;而杭稚英从20年代初涉足月份牌画创作,以后并创设稚英画室,组织集体创作,开一代之新风,其一生作品,无伦是内容之丰盛,还是数量之繁多,绝无第二人可以相比,他代表了30年代月份牌的鼎盛期,堪称月份牌历史上集大成之人物!▲杭稚英肖像杭稚英(1901-1947),浙江海宁人。

名冠群,取字稚英,别名杭坦,斋名罕阙斋,以字行。

杭稚英从小就爱绘画,1914年随父亲到上海,当年就考进了商务印书馆图画部,当上了一名图画练习生。

杭稚英在商务印书馆一共待了7年,正好可以“前3后4”来概括。

前3年是当学生,学习相关美术的方方面面。

当时“商务”方面聘请德籍教师来给他们讲授装饰广告技法,担任国画教学的是水彩画大师徐咏青的高足何逸梅,徐咏青本人则向他们传授素描、色彩和水彩画技法。

后来还有“海上四大家”之一的吴待秋教授国画。

应该说,“商务”这3年的学习生活是很扎实的,在海宁他学过传统的国画,在“商务”受益最大的是接受了比较系统的西画技法,包括非常实用的素描功底和水彩画技法,造型、色彩能力也有了质的飞跃,而这方面对杭稚英影响最大的是徐咏青以及他的弟子何逸梅。

三年练习生期满,按照规定,学生须为商务印书馆服务四年,杭稚英遂正式入职“商务”,进入下设在上海棋盘街(今福州路、河南路口)的营业部工作,主要从事广告装潢和印刷业务。

虽然这只是基层的工作,但杭稚英心思缜密,善于揣摩客户的需求,又精通和业务密切相关的美术知识,故工作如鱼得水,开展顺利,上司和客户都非常满意。

杭樨英月份牌画的艺术语言分析

杭樨英月份牌画的艺术语言分析

杭樨英月份牌画的艺术语言分析作者:刘意轩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4年第08期【摘要】上世纪30年代,杭樨英创作的月份牌广告画广受大众市民的喜爱。

本文试图以杭樨英具体作品为参考,通过时代背景的探索,“杭派”月份牌内容、构图、技法与色彩的分析,对杭樨英在艺术史上的意义做适当评价。

【關键词】月份牌;杭樨英;女性;大众艺术【中图分类号】J218.3;J5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8—186—03一、月份牌与杭樨英的渊源(一)月份牌的发展月份牌是清代末期民国初年间出现的一种具有装饰性的商品广告招贴,20世纪中期是月份牌画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当时买两盒烟草公司的纸烟,就可以凭烟盒内附装的赠券换取一张月份牌广告。

月份牌是“以彩色仕女画、风景画、故事画或实物写真等印成优美之挂轴符日历节令时期公司名称营业要目等,分赠各处为广告方法之一种。

”19世纪末的中国受到西方经济的影响,洋商们在货物中夹带以西洋名画、欧洲风光的图画作商品附加的馈赠。

西方特色的风景画、肖像画作为广告宣传流入中国,但并未引起市民百姓但兴趣。

洋商们为了扩大宣传,将西洋宣传画改为符合中国人传统审美的艺术,把木板年华画上的戏曲图案和民间故事画印刷其上作为广告宣传画,简称为月份牌。

月份牌的画面题材来源于中国不同时期的传统元素,初期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为主如四大名著中的故事同时也以身着清末民初服饰的仕女题材,如月份牌开拓者周慕桥在《点石斋画报》刊登的点石斋式月份牌《八仙图》和《潇湘馆悲题五美吟》。

以郑曼陀首创的“擦笔水彩”为主的技法被大众喜爱并引来画家们纷纷效仿,形成擦笔水彩画派。

随着中外工商业的竞争越发激烈,月份牌的发展也受到影响逐步以时髦的名媛女郎和豪华的都市生活场景为主要描绘对象。

杭樨英开办“樨英画室”,将具有“杭派”艺术特色的月份牌推向发展的顶峰。

(二)杭樨英的艺术生涯杭樨英名冠群,字樨英,即稚英,是民国时期知名度最高的月份牌广告画画家与美术商业家之一,他和自己所创立的“樨英画室”创作了无数件精美绝伦的包装设计广告和月份牌画。

浅谈老上海月份牌广告

浅谈老上海月份牌广告

浅谈老上海月份牌广告浅谈老上海月份牌广告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起源早,中国广告的发展也是如此。

在中国近代史上多种多样的广告中,属老上海的月份牌广告最具代表性。

本文通过主要介绍了月份牌广告的兴盛和衰败,艺术设计的独特之处和对社会的启示,对当时社会的一个真实反映以及月份牌广告带来的影响和启示。

关键词:兴盛衰败艺术设计影响和启示一、月份牌广告概述1、月份牌广告的产生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由于清政府长期以来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其经济、政治、文化都远远的落后于西方,平面设计艺术也不例外。

随后在1928年到1938年间,一方面国内社会环境日益稳定,知识分子的才能也得以施展;另一方面,中国门户洞开,洋商洋货开始涌入中国最大的商埠上海,同时也把近代西方广告带入中国。

殊不知,正是由于较早的开放,上海的经济文化才得以较快发展。

许多外国资本家纷纷在上海开厂设店,倾销商品,进行广告宣传。

随着竞争的不断白热化,有插图的广告宣传就迅速发展起来。

月份牌也就是在这时候应运而生的。

月份牌广告中的人物形象基本都是老上海的旗袍美女,画家通过设计的不同服饰、或浓或淡的妆束以及一些优雅的动作来吸引人们的目光。

郑曼陀是月份牌广告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擦笔水彩法让其笔下的美女面部立体感更强,色彩淡雅宜人,肌肤细腻柔和,使画上的人物有一种呼之欲出之感。

这时候的月份牌广告画家还基本都是各干各的,凭借个人名义向国内外各大公司售卖画作。

2、月份牌广告的发展随着月份牌广告的发展,一些画家收到的订单都越来越多,经常都能预定到三年以后,单凭自己根本就无法完成,于是分工合作就成了唯一办法。

杭稺英就是在这个时候脱离“商务”,开设了“稺英画室”,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创作了一些脍炙人口的商业广告杰作。

与郑曼陀不同的是,他着力表现的是充满时代风韵的摩登旗袍女郎,通过她们折射出上海开埠以来社会审美情趣的变迁和市民对美女形象的不同追寻。

杭稺英之所以被称为中国广告之父,恐怕也就是这个原因。

45幅作品带你邂逅杭穉英笔下的上海月份牌女郎

45幅作品带你邂逅杭穉英笔下的上海月份牌女郎

45幅作品带你邂逅杭穉英笔下的上海月份牌女郎,就是月份牌第一名家杭穉英。

“月份牌第一名家——杭穉英艺术文献展”在杭鸣时粉画艺术馆开幕12月16日,由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杭鸣时粉画艺术馆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联合主办的“月份牌第一名家——杭穉英艺术文献展”在杭鸣时粉画艺术馆开幕。

众人眼中的他——上海月份牌第一名家月份牌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社会变革的缩影,它是上面镌刻着辛亥革命的印记。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为本次文献展带来了自己的馆藏作品,副馆长张艺军表示,新潮美女放开小脚,穿上高跟鞋是妇女解放的缩影,运用西洋的绘画技巧制作出的月份牌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完美诠释,也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新气象和新进步。

而说到月份牌,不得不提的就是杭穉英和他的“穉英画室”。

1921年杭穉英在商务印书馆服务期满之后便在上海虹口鼎元里开设画室谋生。

初时只有杭穉英一人,1925年时因业务渐多,便邀请商务印书馆的同学金雪尘来帮忙,此时画室渐成规模。

随着业务日益繁忙和人员增多,之后画室搬往到上海闸北区山西北路海宁路口的一座大院内稳定下来。

这时画室以杭穉英、金雪尘、李慕白为核心,所有人共同协作。

繁荣时期画室不仅包揽了上海地区月份牌业务的一半,还涉及各大公司的礼券、商标、银行钞票等业务。

正是在绘画技法、艺术形式上中西合璧的创作模式,造就了穉英画室月份牌形式风格独特的标志。

杭穉英设计的的美丽牌香烟、双妹牌花露水、蝶霜等品牌设计,陆续掀起了月份牌画的一场革命,造就了月份牌广告画的黄金时代,勾画出一种新的上海美女形象。

“当我们追寻上个世纪30年代的历史,杭穉英的创作是不可回避的审美潮流。

在那个时代,几乎已经成为民国的符号。

”全国政协委员、央视著名纪录片导演夏蒙说,月份牌是中国人能接触到的最基本的美术作品,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家人眼中的他——父亲的艺术生命力很强此次展览突出杭穉英人生的轨迹与人性的温情,展览汇集45幅月份牌,其中包括杭鸣时珍藏杭穉英与“穉英画室”创作的珍贵的月份牌原作及新年画共8张,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馆藏作品32幅月份牌,以及影视导演高小龙先生个人收藏的月份牌5幅。

近代月份牌年画文化特征探析

近代月份牌年画文化特征探析

近代月份牌年画文化特征探析作者:陈伟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7年第05期摘要:月份牌年画是中国的传统年画与西方广告画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随着西方现代印刷术以及摄影、绘画技巧的传入,月份牌年画被赋予更浓厚的艺术文化色彩,有现代化、通俗化以及本土化特征,其在体现西方广告画艺术特征的同时,也为我国设计艺术发展带来较多启示。

从当前月份牌年画所展现的特征看,更注重审美与实用的结合、传统与时尚的并存以及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艺术设计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月份牌年画;民族化;实用性;艺术性中国文化历史渊远流长,许多传统文化习俗都贯穿于群众生活始终,如过年年画张贴等。

自19世纪中后期,在上海出现了一种商品广告画,由于其将日历绘制其中,加之广告画自身的色彩艳丽与形象生动等特点,使人认为其是年画的一种表现形式,而这种广告画与年画的结合,便成为“月份牌年画”。

自工业革命后,西方设计艺术发展中,长时间关注如何看待技术、艺术所扮演的角色。

而该时间段内,月份牌年画已经完美融合时代、传统、艺术;在莫里斯追求设计大众化特点时,月份牌年画已得到大众的认可,贴在千家万户的墙上。

如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旋律下关于月份牌年画文化特征的分析,对于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过程中设计问题的考量,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结合方式,甚至是艺术设计价值体系的建立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民族化特征月份牌年画的传入,得益于西方人带来的广告宣传品,虽然源于西方,但在国内文化渲染下,不断积淀,使该类广告形式被赋予中国画风格,民族文化特色被彰显得淋漓尽致。

作为中国大众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年画在民间有较多的寓意,如过年时可通过张贴年画方式满足大众纳吉祈福、驱凶迎祥的愿望。

而月份牌广告画之所以被中国大众所接受,原因便在于年画的融入。

与民间文化习俗相吻合,并注重将美女形象作为月份牌年画的主体内容。

同时,设计过程中将日历节气表设置于两边或中心,并做产品名称与商标的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杭稺英的月份牌广告分析中国近代月份牌广告的发展特点08广告班穆杰福学号2008012758摘要近代月份牌广告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它又具有开放的世界性特征,是西方文化的传播者;它还具有时尚先锋时代性特征,是社会潮流的倡导者;最后,它还具有引领消费的特征,是大众消费的传播者。

关键词月份牌广告民族性世界性时代性引领消费性前言杭稺英,三十年代上海月份牌广告画领军人物,他的“月份牌广告”是上海的视觉怀念,是记忆里涂抹不掉的一笔温柔。

他的画笔记录了一个时代真实的美艳,他用这种美艳装裱了昔日上海的容颜,也构成了中国广告业的雏形。

它的细腻柔美,婀娜多姿,绚丽风雅,是人的骨子里最容易蔓延的梦,因此它也成为了许多设计师广告人的审美偏爱。

香港设计师陈幼坚,对“月份牌”尤其钟爱,并大量应用于自己的设计之中,将老上海的靡靡风情演绎的更妩媚,更经典,更实用。

杭稺英就是一个见证月份牌广告从盛行到鼎盛,再到没落的传奇月份牌广告画家。

月份牌广告是一种集画、广告与年历三位为一体的商业文化产物,它融合了中国传统工笔人物与西方擦笔水彩技法。

它诞生于19世纪末的上海,盛行于民国时期,20世纪30年代是月份牌广告的鼎盛时期。

随着月份牌广告技巧的不断发展,月份牌广告成了一种文化,它引领社会潮流,培养消费者的生活趣味,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再经由这些消费者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自上而下地普及这种时尚文化。

分析民国时期杭稺英月份牌广告的发展,我们发现:近代月份牌广告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它又具有开放的世界性特征,是西方文化的传播者;它还具有时尚先锋时代性特征,是社会潮流的倡导者;最后,它还具有引领消费的特征,是大众消费的传播者。

一、近代月份牌广告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首先,从月份牌广告的历史渊源看,月份牌年画继承了中国民间早已存在的木版年画的形式,它在形式早在宋代就已经出现的,传统的木刻年画“灶王码”是我国传统的木刻年画的经典,上面绘有“灶王图”,旁边印有二十四节气等内容,是最早的历本。

近代月份牌广告画,以反映民俗的画面代替“灶王图”,边款上配以商品广告和历表,赠送给老百姓,这就是对对传统木刻年画的传承。

其次,从月份牌广告的内容看,其内容有相当一部分题材来源于传统文化,如财神、戏曲、小说、传奇故事、娃娃戏、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等。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杭稺英等人创作的《木兰还乡图》、郑曼陀的《贵妃出浴图》。

这些都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题材,成为当时风行一时、广为人知的月份牌广告作品。

再次,月份牌广告画所特有的擦笔水彩画技法是集素描、水彩、油画、中国传统人物工笔画于一身的新型绘画技法,月份牌画家们又保持了中国传统敷色的原则与方法,而成为独特的具有鲜明本土文化特色的中国式的水彩画法。

最后,月份牌广告在民族企业与外商企业竞争中也处处彰显着民族性,在抵制日货、抵制英货、抵制美货直至“九一八”抗战、“一二九”抗战和“八年抗战”这些重大历史活动均在广告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如郑曼陀的《贵妃出浴图》,以“人丹”对抗“仁丹”;谢之光创作的《一以挡十》,歌颂了十九路军在上海奋起抗战杀敌的英勇气概等。

二、近代月份牌广告具有开放的世界性特征,是西方文化的传播者首先,月份牌广告产生的动因是由于外商企业为推广其产品而产生的一种广告形式。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岸通商,上海作为沿岸的港口城市,开埠后的对外贸易与货物往来发展迅速,外商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开始广泛地运用各种广告手段与对手竞争。

在各式各样的广告形式中,月份牌凭借其传统年画的“独特血统”拥有商业中广泛的忠实使用者。

其次,月份牌广告是在西方文化不断渗透,中外商战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

它不仅采用西方的水彩画形式,还加入了商品广告。

“商品+美女=广告”的广告形式就是当时西方典型的并被广泛应用的广告形式。

再次,月份牌广告传播着西方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

月份牌广告以洋货广告为主,如香烟广告、化妆品广告、药品广告、银行广告、保险公司广告等。

在当时上海各大商家发行月份牌最多的是英美烟草公司。

在广告投入方面,英美烟公司是一个世界性的烟草托拉斯组织,在当时的中国其广告宣传力度也是相当可观的。

因此,由外商为主的月份牌广告投放,无可避免的透露着西方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

“剪发、烫发、染发,衣着时尚、暴露,风情万种,极尽炫耀之能事,成为了一种潮流。

”“欲望”、“物质”、“沉沦”是这一时期文化的代言词。

三、月份牌广告具有时尚先锋时代性特征,是社会潮流的倡导者首先,紧跟时代潮流,推动妇女解放运动。

稚英画室推出的“美丽牌香烟”、“双妹牌花露水”、“蝶霜”、“白猫牌花布”、“阴丹士林布”等月份牌,掀起了月份牌画的一场革命,造就了月份牌广告画的黄金时代,勾画出一种新的上海美女形象。

“剪发、烫发、染发,衣着时尚,要求实现个性解放、自由、展现人格魅力和体现社会价值,成为了一种潮流。

”月份牌广告以时尚的女性形象作为广告模特潜移默化地推动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步伐,追求个性解放,对妇女解放运动起着示范式的导向作用;并使知识女性逐渐成为时尚,自觉地推动着国内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其次,面对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月份牌广告提倡抵制洋货。

从洋货进入中国那一日起,抵制洋货的运动就从没停止过。

20世纪20年代前后,时局的变迁使抵制洋货运动更加风起云涌。

面对英美烟公司在华倾销烟草的态势,黄楚九创办的福昌烟公司推出“小囡牌”香烟。

以抵制英美烟公司的“婴孩牌”。

其广告同样以爱用国货、抵制洋货为号召。

再次,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高举爱国抗敌的大旗。

月份牌广告的抵制洋货和抗敌报国题材多是取材于当时的现实世界。

以抗敌报国为例,到了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上海画家杭稚英、谢之光、金梅生等人联手创作的《木兰还乡图》,集中表现了月份牌画家的期盼。

四、月份牌广告具有引领消费的特征,是大众消费的传播者首先,月份牌广告对大众对新式商品消费的引导、推动作用。

月份牌凭借其传统年画的“独特血统”,不仅具有良好的图画效果,更拥有丰富的产品内容,被应用于各个行业,成为传达产品信息,提高销售业绩的重要手段。

其次,月份牌广告中的新服饰曾成为年轻人学习、效仿的榜样。

观察杭穉英的作品,我们发现他留下来最多并且广泛被今天的人们引用的,就是他塑造的一系列“旗袍美女”。

以身长玉立为美的人物,身着当时妇女流行的各式服饰装扮。

从清末衫袄裙装、20世纪20年代的旗袍,到新潮摩登的西式装打扮,无不烘托出主人公身材的修长飘逸之美。

杭稚英笔下时髦美女旗袍样式一直是城市时尚青年女子争先购买的服饰。

这些服饰或东方或西方或中西合璧都成为当时服饰潮流的引领者。

再次,月份牌广告描绘的生活场景倡导了新的消费方式和生活理念。

当时的上海是一座不夜城,近现代以来中国最为国际化的城市。

月份牌广告除了以美女为主角,其画面语言还包括:豪华精致的居所、悠然自得的娱乐场地、伶俐活泼的孩童、各式代表高雅生活的乐器、小孩的玩具、时尚的自行车等等。

月份牌广告中的媒体形象,对于广大民众特别是妇女具有榜样的力量。

美女们新潮的装扮加上优越的场景搭配,让广大广告受众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潜在的愿望感觉,置身于一个绚丽的梦的氛围中,使人产生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所以说“月份牌是上海人的一所梦工厂,是浮世中的一幕真实幻影。

它是充满希望的上海人当时心目中的理想新生活——那是一种实在的、可以望的见或是可以争取到的好日子。

”最后,月份牌广告不仅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普及也引领了新文化的传播。

月份牌广告的内容涉猎广泛,据现存资料归纳有:天文地理、体育运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文学故事、民俗风情、妇女儿童、教育伦理、政治时事、戏剧电影、动物植物等等。

月份牌广告流传很广,它们让消费者从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最后,月份牌广告也有消极的部分。

“欲望”、“物质”、“沉沦”是这一时期文化的代言词,“香烟”、“美酒”、“金钱”是这一时期文化的双生物。

女性形象被商品化,女人连同她们的身体被迫沦为商业竞争的法宝。

在市场利益的刺激下,市面上充斥着内容低俗的裸体美女月份牌。

其中不乏大师的作品,诸如杭稚英的《七情不惑图》、郑曼陀的《杨贵妃出浴图》、吴志厂的《玉女情花图》等。

等到解放以后,月份牌广告所倡导的精细到繁琐的生活已经不再适用于全民努力创造的新生活。

新的,更加大胆尝试、有思想的艺术思潮渐渐出现。

无论从政治角度还是艺术角度来看,月份牌这样灰色过渡时代的民众艺术都失去了生存的土壤,逐渐销声匿迹,年华老去。

岁月流转,繁华已逝,风风火火的月份牌广告在如今时代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风化,但它所表现出来的广告思想和广告传播的图示方法至今仍有借鉴意义:1、不论什么广告在面对特定消费者时,一定要把握并表现消费者的根本需要,符合其思想文化,做到广告表现的本土化;2、作为中国的广告传播者,一定要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把握传统文化与各种外来文化及时尚文化的完美结合点,并用其进行有效的广告信息传播;3、作为广告人,一定要时刻把握时尚脉搏,把广告传播置于当代流行风尚之中,做到引领时尚、雅俗共赏。

参考文献:《中国近代广告之父——杭穉英》《月份牌里的“新生活”》《中外广告史》,陈培爱《浅谈“老月份牌广告画”》,高建中《“月份牌广告画”是一门综合艺术》,邓明《论月份牌年画产生与发展的因素》,蔡丽媛《月份牌年画的历史分期和演进规律》《旧广告见证历史变迁》08广告班穆杰福学号20080127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