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智能传感器系统刘君华第8章

合集下载

智能传感器系统-刘君华第1章PPT

智能传感器系统-刘君华第1章PPT
11
第1 章 概 述
3.
采用智能与控制职能分散下放到现场装置的原则,现场总线 网络的每一节点处安装的现场仪表应是“智能”型的,即安装的 传感器应是“智能传感器”。在这种控制系统中,智能型现场装 置是整个控制管理系统的主体。这种基于现场总线的控制系统, 要求必须使用智能传感器, 而不是一般传统的传感器。
·广阔的市场与强烈的社会需求是传感器技术发展的又一强 劲推动力。传感器的销售值反映一个国家科技发达与社会进步的 程度。80年代,日本、西欧市场传感器销售值年增长率为 30%~ 40%,90年代,全世界年增长率预计为 8.8%。 90年代以来各方 面对传感器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3
第1 章 概 述
据预测, 90
智能传感器代表了传感器的发展方向,这种智能传感器带有 标准数字总线接口,能够自己管理自己。它将所检测到的信号经 过变换处理后,以数字量形式通过现场总线与高/上位计算机进 行信息通信与传递。
12
第1 章 概 述
1.3 智能传感器的功能与特点
1.3.1 智能传感器的功能
概括而言, (1) 具有自校零、 自标定、 (2) (3) 能够自动采集数据, (4) 能够自动进行检验、 自选量程、 (5) (6) (7) 具有判断、决策处理功能。
5
第1 章 概 述
1.2 智能传感器发展的历史背景
图 1-1 自动化(控制)系统框图
6
第1 章 概 述
图 1-2 传感器、计算机及执行器的价格性能比
7
第1 章 概 述
传统的传感器技术已达到其技术极限。 它的价格性能比 不可能再有大的下降。
·因结构尺寸大, 而时间(频率) ·输入—输出特性存在非线性, · ·信噪比低, ·存在交叉灵敏度, 选择性、 分辨率不高。

【全文】智能传感器PPT课件 (1)

【全文】智能传感器PPT课件 (1)

7
10.1
智能传感器及无线传感器网络
第10章 1) 研究与开发传感器的自由度大。 (2) 精度高。 (3) 具有一定的可编程自动化能力。 (4) 输出形式多。 (5) 功能价格比大。
8
10.1
智能传感器及无线传感器网络
第10章 智能传感器
•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智能传感器 的又一深层次研究,是又一个新的飞跃。
22
10.3
智能传感器的结构框图
第10章 智能传感器
10.3.1 μP主机模板
• 因此,在智能传感器设计时,应参照如下原则来选择 μP。
• (1) 根据任务选机型。
• 根据所研制的智能传感器是用于数据处理完成某些测 量任务,还是用于某种系统控制,对于不同的任务, 应选择不同的机型。
23
10.3
智能传感器的结构框图
24
10.3
智能传感器的结构框图
10.3.2 模拟量输入模板
第10章 智能传感器
• 传感器的输出一般为毫伏数量级模拟量。要满足A /D转换电路的要求,还必须经过模拟量输入模板 上有关电路的放大、处理,再经A/D转换电路传 输到主机板上。
25
10.3
智能传感器的结构框图
10.3.3 IEEE-488标准总线模板
3
第10章 智能传感器
• 迅速发展的微处理机技术推动和影响着其他技术
10.1
领智域能的传变感革器。及把无微线处传理感机器技网术络引入传感器,可以
使传感器实现过去实现不了的功能,具有智能本
领,这就是新一代的传感器——智能传感器
(Intelligent Sensor或Smart Sensor)。
• “Intelligent Sensor”是英国人对智能传感器 的称谓,而“Smart Sensor”是美国人对智能传 感器的俗称。

1.3物联网的感知(课件)-八年级信息科技上册(清华版2024)

1.3物联网的感知(课件)-八年级信息科技上册(清华版2024)
传感器是一种信息输人设备,能够检测、感受外界的信号、物理条件(如光、热、湿度)或化学组成(如烟雾)等。传感器是物联网设备感受外界环境的重要硬件,决定了设备与外界环境交互的能力。
传感器技术
1.认识传感器常见的传感器通过敏感元件获取外界信息并转换成电信号输出,比如光线传感器中的敏感元件为光敏电阻,当光线强弱发生变化时,输出的电压信号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土壤湿度传感器
可用于检测土壤的水分,当土壤缺水时传感器输出值将减少,反之将增大
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种类繁多,功能各异。请同学们登录创客商城,输入关键词“传感器”,浏览感兴趣的传感器,并了解使用该传感器做出来的物联网作品。




传感器名称
传感器功能
常用于哪些物联网作品
传感器技术
2.传感器和智能终端的连接传感器与智能终端进行连接之前,需要认真查阅传感器的接口说明,了解传感器的信号类型和引脚功能,然后确定该传感器应该接在智能终端的哪个引脚。一般来说,传感器模块上面会标识其类型,“D”表示数字量传感器或者开关量传感器,“A”表示模拟量传感器。
条码和射频识别技术
谢谢观看!
物联感知技术
物联感知技术
物联网感知技术涉及很多方面,包括传感器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定位技术、条码技术等。只要能够将外界环境或物品的状态信息转化为计算机能处理的数字信号的技术,都属于感知技术。
定位技术
条码技术
传感器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
1
2
3
4
第二部分 传感器技术
PART 02
02
传感器技术
第三部分 条码和射频识别技术
PART 03
03
条码和射频识别技术
我们经常使用手机“扫一扫”或者校园智慧卡完成购物支付。“扫一扫”付款的本质是通过摄像头获取二维码图片中的商家信息,而校园智慧卡则是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实现身份识别。作为物联网感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条码和射频识别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支持着各类信息的传输与感知。

智能传感器的功能

智能传感器的功能

摘要智能传感器系统是传感器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是当今世界正迅速发展的一门现代综合技术,在工业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我们现在被无数智能的设备围绕着: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冰箱、智能空调。

很难想象在现代生活中如果没有传感器,没有智能设备,我们的城市该如何运作。

这样说明了智能传感器在现代社会中重要的地位。

最近愈发火热的物联网,要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其中必然要实现物品的智能识别、定位、收集、跟踪、监控、处理,这也决定了智能传感器在其中的基础作用与核心地位。

本文介绍智能传感器概念、产生背景,主要对智能传感器的基本功能及特点加以阐述,让大家对当前技术水平下智能传感器的主要功能有所了解,从而完善智能传感器的基本概念。

在介绍功能时,列举一些相关实例,希望能加深大家的理解。

关键词:智能传感器综合技术物联网智能传感器的发展背景智能传感器概念最早由美国宇航局在研发宇宙飞船过程中提出来,并于1979年形成产品。

宇宙飞船上需要大量的传感器不断向地面或飞船上的处理器发送温度、位置、速度和姿态等数据信息,即便使用一台大型计算机也很难同时处理如此庞大的数据。

何况飞船又限制计算机体积和重量,于是引入了分布处理的智能传感器概念。

其思想是赋予传感器智能处理功能,以分担中央处理器集中处理功能。

同时,为了减少智能处理器数量,通常不是一个传感器而是多个传感器系统配备一个处理器,且该系统处理器配备网络接口。

早起,人们简单机械的强调在工艺上将传感器与微处理器两者紧密结合,认为“传感器的敏感元件及其信号调理电路与微处理器集成在一块芯片就是智能传感器”随着智能传感器的发展,对其“智能”含义的理解也不断的深化,不再过分强调“传感器微机化”,于是进而认为“智能传感器就是一种带有微处理器兼有检测信息和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

H. Schodel,E. Beniot等人则更进一步强调了智能化功能,认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智能传感器,必须具备学习、推理、感知、通信及管理等功能”智能传感器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在这里把“传感器与微处理器赋予智能的结合,兼有信息检测与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就是智能传感器”。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第3版第10章智能传感器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第3版第10章智能传感器
探讨了智能传感器的发展趋势,如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等,并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如传感器性能提升、成本降低、安全性保障等。
智能传感器的关键技术
智能传感器的应用领域
智能传感器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分析
微型化与集成化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传感器将朝着微型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实现更高的性能和更小的体积。
Part 03.
温度智能传感器
采用先进的温度测量技术,实现高精度的温度测量。
高精度测量
具有自校准功能,能够消除传感器自身的漂移和误差。
自校准功能
适应不同温度环境,实现宽温度范围内的测量。
宽测量范围
压力智能传感器
高灵敏度
对压力变化具有高灵敏度,能够快速响应压力变化。
多功能集成
可集成温度、湿度等多种测量功能于一体。
通过内置算法或外部编程,智能传感器可实现多种复杂测量和控制功能,如温度补偿、非线性校正、数字滤波等。
结构组成与功能划分
接口电路
提供与外部设备或系统的通信接口,如I2C、SPI、UA号采集、数据处理、控制输出等功能,实现智能传感器的智能化。
信号处理电路
对转换后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整形等处理,以提高信噪比和抗干扰能力。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第3版第10章智能传感器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演讲人姓名
CATALOGUE
目录
01.
智能传感器概述
总结与展望
03.
智能传感器类型及其特点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05.
智能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与应用

(完整版)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答案(吴建平机械工业出版)

(完整版)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答案(吴建平机械工业出版)

(完整版)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答案(吴建平机械工业出版)习题集及答案第1 章概述1.1 什么是传感器?按照国标定义,“传感器”应该如何说明含义?1.2 传感器由哪几部分组成?试述它们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1.3 简述传感器主要发展趋势,并说明现代检测系统的特征。

1.4 传感器如何分类?按传感器检测的范畴可分为哪几种?1.5 传感器的图形符号如何表示?它们各部分代表什么含义?应注意哪些问题?1.6 用图形符号表示一电阻式温度传感器。

1.7 请例举出两个你用到或看到的传感器,并说明其作用。

如果没有传感器,应该出现哪种状况。

1.8 空调和电冰箱中采用了哪些传感器?它们分别起到什么作用?答案1.1 答: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感知信号检出器件和信号处理部分总称为传感器。

我们对传感器定义是:一种能把特定的信息(物理、化学、生物)按一定规律转换成某种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和装置。

从狭义角度对传感器定义是:能把外界非电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

我国国家标准( GB7665—87)对传感器( Sensor/transducer) 的定义是:“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和装置”。

定义表明传感器有这样三层含义:它是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构成的一种检测装置;能按一定规律将被测量转换成电信号输出;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存在确定的关系。

按使用的场合不同传感器又称为变换器、换能器、探测器。

1.2 答:组成——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电路组成;关系,作用——传感器处于研究对象与测试系统的接口位置,即检测与控制之首。

传感器是感知、获取与检测信息的窗口,一切科学研究与自动化生产过程要获取的信息都要通过传感器获取并通过它转换成容易传输与处理的电信号,其作用与地位特别重要。

1.3 答:(略)答:按照我国制定的传感器分类体系表,传感器分为物理量传感器、化学量传感器以及生物量传感器三大类,含12 个小类。

按传感器的检测对象可分为:力学量、热学量、流体量、光学量、电量、磁学量、声学量、化学量、生物量、机器人等等。

智能传感器系统习题参考答案

智能传感器系统习题参考答案

π l max =
作业六:
一相对平稳测量信号受到工频信号的干扰,假定测量信号的输出幅值 为 0~5V,工频干扰幅值 1V,试设计一个数字滤波器,使之经过数字滤波后 信噪比>100。 解:按照题意,设计一个带阻滤波器,对 50HZ 工频干扰予以滤波,且保证其他频 率信号不受太大影响。简单起见,先选择一个滤波器原型,采用二阶巴特沃兹滤波 器: H (p) =
应用双线性变换 S =
样频率为 200HZ,得到 y ( z ) = 2.5 + 2.5 cos(2π t ) + cos(100π t ) 。
作业七:
在无功补偿系统中,电流与电压信号之间的相位差需要精确测量,但 实际测量中,因干扰信号的影响,很难直接获得精确值,试用相关分析的 方法具体实现之。假定干扰信号为白噪声,信噪比为 1,具体计算相关后的
2 2 π i = π12 + (π11 − π12 − π 44 )(l12l22 + m12 m2 + n12 n2 )
对于 P 型硅电阻来说 π 44 >> π11 、 π 44 >> π 12 所以压阻系数可以简化为:
2 2 π i = −π 44 (l12l22 + m12m2 + n12 n2 )
R1 R2
(211)晶面


R4 R3
(
)
ΔR = π lσ l + π iσ i , π l 、 π i 分别为纵、横向压阻系数 R
任意坐标系(非晶轴坐标系)的压阻系数为可以表示如下:
π l = π11 − 2(π11 − π12 − π 44 )(l12m12 + m12n12 + l12n12 )

智能传感器系统(第二版)(刘君华)1-5章 (1)

智能传感器系统(第二版)(刘君华)1-5章 (1)

第6章 神经网络技术与其在智能传感器系统中的应用
图6-1 分层网络功能层次
第6章 神经网络技术与其在智能传感器系统中的应用
2. 所谓相互连接型网络, 是指网络中任意两个单元之间 是可达的, 即存在连接路径, 如图6-2所示。 在该网络结 构中, 对于给定的某一输入模式, 由某一初始网络参数出 发, 在一段给定的时间内网络处于不断改变输出模式的动 态变化之中。 最后, 网络可能会产生某一稳定输出模式, 但也有可能进入周期性振荡状态。 因此, 相互连接型网络 可以认为是一种非线性动力学系统。
式如下:
1
a
0
若 n≥ 0 其它
(6-7)
(2) 对称硬限幅函数: 函数曲线如图6-6(b)所示, 数
学表达式如下:
1
a
0
若 n≥ 0 其它
(6-8)
第6章 神经网络技术与其在智能传感器系统中的应用
图6-6 (a) 硬限幅函数; (b) 对称硬限幅函数
第6章 神经网络技术与其在智能传感器系统中的应用
数选为纯线性函数, 故节点i的输出为
Oi=pi 其中, pi为第i个节点的输入。
(6-10)
第6章 神经网络技术与其在智能传感器系统中的应用
(2) 隐层神经元作用函数。 隐层神经元作用函数选用 对数S型函数, 故节点j的输出为
O1 j
1 f (n1 j ) 1 en1 j
a1j
节点j的总输入:
为神经元的输出, 神经元的输入与输出关系的一般数学表
达式如下:
n
b
R i 1
pi
wli
a f (n)
(6-1)
第6章 神经网络技术与其在智能传感器系统中的应用

智能传感器系统(第二版)(刘君华)1-5章 (1)

智能传感器系统(第二版)(刘君华)1-5章 (1)
① 工业生产的倍增器。通常一部高档轿车需要200~ 300个传感器, 一架飞机需要3600个传感器, 一个发电站需 要近万个传感器, 一个钢厂需要2万个传感器…… 正是由于 以传感器为前端的测量仪器系统保证了庞大的发电厂、 化 工厂、 钢铁厂等的稳定生产、 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从而才 有巨额的产值、 效益与市场的倍增。 而这些带传感器的仪 器仪表系统仅占企业固定资产10%~15%, 因此它们对于工 业生产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拉动作用。
第1章 概述
由于传感器的使用, 使生产工艺过程的控制和产品性 能的检测有了保证, 所以它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强有力的 手段, 是获得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据有关资料, 全美电 站的相关数据表明, 如果主汽流量精度改善1%, 电站的燃 烧成本(热效率)将会改善1%, 每年可节约3亿美元; 若 传感器及其测量仪表可利用率提高1%, 则每年可节约30亿 美元; 美国的电站采用了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技术后, 使 全美经济每年获益达110亿美元之多。
第1章 概述
(2) 传感器的销售值反映一个国家科技发达与社会进步的 程度。 20世纪80年代, 日本、 西欧市场传感器销售值年增 长率为30%~40%, 英国传感器销售额1990年比1980年增长 24倍。 近十几年来发达国家传感器的产量及市场需求年增 长率平均在10%以上。 这是因为它是:
第1章 概述
第1章 概述
1.2
作为获取信息工具的传感器, 位于信息系统的最前端。 其特性的好坏、 输出信息的可靠性对整个系统质量至关重 要。 因此, 传感器的性能必须适应系统使用的要求。
回顾自动化系统对传感器的要求, 对了解智能传感器 提出的背景是很有益处的。
自动化系统对传感器最基本的, 而且又是最急切的要 求是: 降低现行传感器的价格性能比。

第02课 传感之古今未来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全一册

第02课 传感之古今未来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全一册

第2课传感之古今未来一、教学目标1.了解传感器的由来及发展趋势,感受信息科技给生活带来的益处。

2.了解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认识传感器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理解不同时期传感器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复杂的技术实现。

2.对未来传感器发展趋势的准确认知和想象。

三、教学准备1.收集不同类型传感器的实物或模型,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线传感器等。

2.准备关于传感器发展历史、工作原理及应用的视频资料。

3.制作PPT课件,包含丰富的图片、案例和图表。

4.准备一些与传感器相关的问题卡片,用于课堂互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设备能够自动感知周围的环境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比如,我们的手机可以自动调节屏幕亮度,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其实,这背后都有一个神奇的“小助手”——传感器。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传感器的古今未来,了解这个在信息科技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小部件。

(播放一段展示各种传感器在生活中应用的视频,如智能手环监测心率、自动感应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解1.什么是传感器?(1)传感器的定义师: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受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简单来说,传感器就像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感知周围的各种物理量、化学量或生物量,并将这些信息转换成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信号,以便我们进行处理和分析。

(展示一些常见传感器的图片,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传感器的存在。

)(2)传感器的分类师:传感器的种类繁多,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按被测量分类:可分为物理量传感器、化学量传感器和生物量传感器。

物理量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化学量传感器如气体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生物量传感器则用于检测生物体内的各种生理参数,如心率传感器、血压传感器等。

智能传感器系统刘君华第章

智能传感器系统刘君华第章

数据链路层(DLL: Data Link Layer): DLL低层(介质访问)功能有:基本设备不能主动发起通信,只 能接受查询; 链路主设备在得到令牌时可以发起一次通信;每个网段的链路主设备中有一个链路活动 调节器,发起周期和非周期通信。
DLL高层(数据传输)功能有:无连接数据传输,发行数据定向连接传输, 请求/响应数据定向连接 传输。
7.3.2 可寻址远程传感器数据通路(HART)
HART是美国Rosemount公司研制的。其协议可参照ISO/OSI模型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 它主要有如下特性:
物理层:采用基于Bell 202通信标准的FSK技术, 即在直流4~20 mA模拟信号上叠加FSK数字信号, 逻辑1为1 200 Hz,逻辑0为2 200 Hz, 波特率为1 200 bit/s, 调制信号为±0.5 mA或 Up-p=0.25 V(250 Ω 负载)。用屏蔽双绞线单台设备距离为3 000 m而多台设备互连距离为1 500 m。
FAL应用实体(AE):为一些通信服务功能。该服务功能组成了现场总应用服务元素(FAL ASE)。 每个ASE又提供了一组传递应用层及其APO的请求或应答服务。 对于每一类APO,都定义了一个特定 的ASE。在现场总线中,为访问应用进程的APO定义了一些ASE,包括变量ASE、事件ASE、装载区 域ASE、 功能请求ASE。
LONWORKS采用LONTALK通信协议,LONTALK提供了五种基本类型的报文服务:确认、非确 认、请求/响应、重复、 非确认重复。
LONTALK协议的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对CSMA作了改进,采用一种新的称为Predictive P Persistent的CSMA, 根据总线负载随机调整时间槽n(1~63),在负载较轻时使介质访问延迟最小化,而 在负载较重时使冲突的可能性最小化, 从而使传输介质发生挥它的最大传输容量。LONWORKS支持 可自动重试的点到点的确认功能。

智能传感器系统(第二版)(刘君华)1-5章 (2)

智能传感器系统(第二版)(刘君华)1-5章 (2)

第2章 智能传感器系统中的经典传感技术基础
SP
y xP
ST
y xT
SV
y xV
(2-3c)
一个存在交叉灵敏度的传感器系统, 一定是一个低精度、
性能不稳定的系统。 经典的传感器系统没有能力从输出改变
量Δy来精确推断某一个输入量的变化值, 如ΔxP, 因为这 时可能ΔxP=0, 根本没有改变, 输出改变量Δy的产生可能是 温度变化ΔxT或电压变化ΔxV引起的。
xj
yj
k
N
N j 1
xj yj
N j 1
xj
N j 1
N
N
x
2 j
N
2 x j
yj
j 1
j1
(2-9)
第2章 智能传感起始点 为坐标原点(x=0, y=0), 终止点为输入与输出的上限值 (xFS, yFS)。
3) 线性度又称“直线性”, 它表示系统静态特性与某一 规定直线(y=b+kx)一致的程度,在数值上用非线性引用误 差δL形式来表示:
L
| Lm | Y (FS)
100%
(2-6)
式中: ΔLm表示静态特性与规定拟合直线的最大拟合偏差。
第2章 智能传感器系统中的经典传感技术基础
(1) 最小二乘法线性度拟合直线的确定。 设拟合直线
静态特性是在标准实验条件下获得的(如规定的温度范 围、 大气压力和温度等), 如果实际测试时的现场工作条 件偏离了标准实验条件, 那么除了基本误差之外还将产生 附加误差。 温度附加误差是最主要的附加误差。
第2章 智能传感器系统中的经典传感技术基础
5) (1) 零位温度系数α0。 它表示零位值y0随温度漂移的 速度, 在数值上等于温度改变1℃, 零位值的最大改变量 Δy0m与量程Y(FS)之比的百分数

第二课传感之古今未来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八年级上册

第二课传感之古今未来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八年级上册

课题:第一单元第二课传感之古今未来
第周星期题目第二课传感之古今未来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传感器的由来及发展趋势,感受信息科技给生活带来的益处。

2.了解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认识传感器的作用。

教学重点
通过介绍古代传感器(如指南针、日晷)和现代传感器的演变,让学生理解传感器技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认识到传感器在科技进步中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传感器技术涉及物理学、电子学等多学科知识,其工作原理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深入理解并准确描述不同类型传感器的转换机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互联网发展历程的图片、视频等)。

小组讨论用的案例材料和问题卡片。

创新实践课题的简要说明和指导材料。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集体备课)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感知在物联网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传感器是物联网的感觉器官(图2.1),
就如同人的眼、耳、口、鼻、舌等,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各种数据。

二、新授课
(一)传感器的起源
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制造和使用工具。

传感器其实由来已久,我
国古代的伟大发明指南针、沙漏等都可以视为最古老的传感器,因为它们具。

【2024版】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课后答案

【2024版】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课后答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课后答案第二章知识表示方法2-1 状态空间法、问题归约法、谓词逻辑法和语义网络法的要点是什么?它们有何本质上的联系及异同点?答:状态空间法:基于解答空间的问题表示和求解方法,它是以状态和算符为基础来表示和求解问题的。

一般用状态空间法来表示下述方法:从某个初始状态开始,每次加一个操作符,递增的建立起操作符的试验序列,直到达到目标状态为止。

问题规约法:已知问题的描述,通过一系列变换把此问题最终变成一个子问题集合:这些子问题的解可以直接得到,从而解决了初始问题。

问题规约的实质:从目标出发逆向推理,建立子问题以及子问题的子问题,直至最后把出示问题规约为一个平凡的本原问题集合。

谓词逻辑法:采用谓词合式公式和一阶谓词算法。

要解决的问题变为一个有待证明的问题,然后采用消解定理和消解反演莱证明一个新语句是从已知的正确语句导出的,从而证明这个新语句也是正确的。

语义网络法:是一种结构化表示方法,它节点和弧线或链组成。

节点用于表示物体、概念和状态,弧线用于表示节点间的关系。

语义网络的解答是一个经过推理和匹配而得到的具有明确结果的新的语义网络。

语义网络可用于表示多元关系,扩展后可以表示更复杂的问题2-2 设有3个传教士和3个野人来到河边,打算乘一只船从右岸渡到左岸去。

该船的负载能力为两人。

在任何时候,如果野人人数超过传教士人数,那么野人就会把传教士吃掉。

他们怎样才能用这条船安全地把所有人都渡过河去?用Si(nC, nY) 表示第i次渡河后,河对岸的状态,nC表示传教士的数目,nY表示野人的数目,于总人数的确定的,河对岸的状态确定了,河这边的状态也即确定了。

考虑到题目的限制条件,要同时保证,河两岸的传教士数目不少于野人数目,故在整个渡河的过程中,允许出现的状态为以下3种情况: 1. nC=0 2. nC=33. nC=nY>=0 (当nC不等于0或3)用di(dC, dY)表示渡河过程中,对岸状态的变化,dC表示,第i次渡河后,对岸传教士数目的变化,dY表示,第i次渡河后,对岸野人数目的变化。

智能传感器系统(第二版)(刘君华)1-5章 (4)

智能传感器系统(第二版)(刘君华)1-5章 (4)

的输出量, 又是存放在微机中非线性校正器软件模块的输
入; y=x为非线性校正器软件模块的输出, 也即系统的总 输出。
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智能传感器系统采用软件既灵活又简便地实现了非线性 自校正功能后, 就不必再为改善系统中每一环节的非线性 而耗费精力, 其所要求的条件仅仅是: 前端正模型(x-u特 性)具有重复性。
n的数值由所要求的精度来定。 若n=3, 则
xi (ui ) a0 a1ui a2ui2 a3ui3
(4-4)
式中: a0、 a1、 a2、 a3为待定常数。
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3) 求解待定常数a0、 a1、 a2、 a3。 根据最小二乘 法原则来确定待定常数a0、 a1、 a2、a3的基本思想是, 由 多项式方程式(4-4)确定的各个xi(ui)值, 与各个点的标定 值xi之均方差应最小, 即
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4.1.2
曲线拟合法采用n次多项式来逼近反非线性曲线, 该多 项式方程的各个系数由最小二乘法确定,
1. (1) 对传感器及其调理电路进行静态实验标定, 得 校准曲线。 标定点的数据为
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2) 假设反非线性特性拟合方程为
xi (ui ) a0 a1ui a2ui2 a3ui3 anuin
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4.1.3 [示例4-1]与铂电阻配用的智能化刻度转
要求 测温范围0~500℃, 刻度转换模块的绝对偏差小 于0.5℃
解 (1) 在0~500℃范围内从标准分度表中取N=11个 标准分度值, 如表4-1所示。
表4-1给出了铂电阻Pt100的正模型, 即输入(T)输出 (R)特性。

2024版《智能传感器》PPT课件

2024版《智能传感器》PPT课件

contents •智能传感器概述•智能传感器工作原理与分类•智能传感器信号处理技术•智能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与实践•智能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及实现•智能传感器性能指标评估方法•智能传感器应用案例分析•智能传感器未来发展趋势预测目录01智能传感器概述定义与发展历程定义发展历程从传统的机械式传感器到电子式传感器,再到智能传感器,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智能传感器逐渐成为传感器领域的主流。

智能传感器特点及应用领域特点应用领域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市场现状发展趋势02智能传感器工作原理与分类工作原理简介010203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常见类型及其特点选型原则与注意事项配。

A B C D03智能传感器信号处理技术信号采集与转换方法模拟信号采集通过模拟电路对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进行采集,包括电压、电流等信号的采集和放大。

数字信号转换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便于后续的数字信号处理和传输。

常用的转换方法包括模数转换(ADC)和直接数字式传感器输出。

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传感器与信号处理电路之间的接口电路,实现传感器信号的稳定传输和匹配。

数字滤波技术应用有限冲激响应(FIR)滤波器01无限冲激响应(IIR)滤波器02自适应滤波器03数据融合与校准策略传感器校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对传感器的输出进行校准,以消除传感器本身的误差。

常用的校准方法包括零点校准、量程校准等。

环境因素补偿04智能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与实践接口电路需求分析信号转换需求电源和功耗需求抗干扰能力需求可扩展性和兼容性需求典型接口电路设计案例I2C接口电路设计SPI接口电路设计UART接口电路设计调试技巧和经验分享电源和信号完整性测试在接口电路调试过程中,应首先检查电源的稳定性和信号完整性,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传感器校准和标定对于模拟输出传感器,需要进行校准和标定以提高测量精度;对于数字输出传感器,需要设置合适的阈值和分辨率。

抗干扰措施采取有效的抗干扰措施,如合理布局、接地处理、滤波等,以提高接口电路的抗干扰能力。

(完整版)智能传感器系统刘君华第3章

(完整版)智能传感器系统刘君华第3章

第3 章 不同集成度智能传感器系统举例
如图3 - 5为硅盒式集成压力传感器芯片剖面图,该结构采用 了硅盒结构,将压敏单元与CMOS信号调理电路集成在同一硅芯 片上,其加工过程是先在下层硅片表面通过掩蔽腐蚀的方法形成 深10 μm, 长宽各 60 μm的凹坑, 将上层硅片与下层硅片在1 150 ℃ 高温中键合形成硅盒结构,从而在两层硅片之间生成一个参照压 力空腔。然后将上层硅片减薄至 30 μm, 再将其表面抛光, 通 过光刻对中的方法,在参照压力空腔上方的硅膜上用离子注入工 艺形成压敏电桥。 用标准的CMOS工艺在空腔外围的上层硅片上 制作了CMOS信号放大电路, 从而形成单片集成的结构。
第3 章 不同集成度智能传感器系统举例 这种硅盒结构的最大特点是,只需在硅芯片单面进行加工, 其工艺与标准IC工艺完全兼容,从而克服了传统硅杯型压力传 感器在制作工艺上与IC工艺不兼容的缺点,使压敏元件与信号 调整电路的单片集成成为现实。
整个集成压力传感器芯片面积为 1.5 mm2,其电路如图3 - 6 所示。R1~R4组成的压阻全桥构成了力敏传感单元,每臂电阻阻 值约为5 kΩ,信号放大电路由三个CMOS运算放大器及电阻网络 组成,其中每个CMOS运放的电路如图3-7所示。图 3-6 中A1, A2 构成同相输入放大器, 输入电阻很高,共模抑制比也很高。 A3 接成基本差动输入放大器形式,整个放大电路的差模放大倍数 为
一、 传感器的集成化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把许多同 样的单个传感器按一定规律进行阵列集成, 比如将单个传感器 进行列集成,形成一维传感器,如图 3 - 1 (b)所示;将单个传 感器集成为矩阵形式,形成二维传感器,如图 3 - 1(c)所示。 将传感器进行阵列集成的目的,是为了对空间参数进行测量, 例 如 CCD 图 像 传 感 器 即 为 此 类 集 成 传 感 器 , CD) 和 面 阵 CCD(SCCD)之分。

智能传感器系统(第二版)(刘君华)1-5章 (5)

智能传感器系统(第二版)(刘君华)1-5章 (5)

第5章 多元回归分析法及其在智能传感器系统中的应用
U= UP-U′
(5-10)
式中, U是消除了零点干扰量后的压力(差)输出值。 于
是被测压力(差)值就降为二元函数
P=f(U, UT)
(5-11)
因为静压USP对温度输出UT基本上没有影响, 故被测温度
由二元函数表示已足够:
T=h(UP, UT)
(5-12)
第5章 多元回归分析法及其在智能传感器系统中的应用
仍以压阻式压力传感器为例, 其输出不仅受到工作环
境温度T的影响, 而且还受到电源供电电流I的影响。 为了
消除这两个参量的影响, 需要对T和I分别进行监测, 建立
如图5-2所示的三传感器数据融合智能传感器系统, 进行三
维标定实验, 确立三元回归方程:
降元后的P与T就可以采用二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来处理了,
即可以采用式(5-1)、 式(5-2)来进行数据融合处理。
第5章 多元回归分析法及其在智能传感器系统中的应用
5.2 回归分析法与可变系数回归方程
5.2.1
我们已知经典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是由式(2-1)所给 出的一元多项式回归方程,对输出被测量进行刻度转换用的 模型是传感器输入输出特性(P-U)的反非线性特性(U-P), 逆 模型也是一个一元多项式回归方程:
第5章 多元回归分析法及其在智能传感器系统中的应用 (3) 全部标定点压力标定值与计算值之差的平方和Is为
s mn
smn t 5
Is
2 i
[k hik Pi ]2 I (0 ,...,k ,...,t5 )
i 1
i1 k 0
(5-4)
式中, s=m×n为标定点总数, 当压力标定点数m=6, 温度标 定点数n=6时, s=3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章 智能模糊传感器
(3) μ——映射关系, 表示由数值域N向语言域Y映射或转换的 关系,
使得有关系
μ: N→Y
αj = μ(xi), α1=μ(x1), α2=μ(x2), … 成立。 μ就是图 8-1(a)中数值—符号转换单元转换性能的体现。
(4) RN——数值集合中各元素x1, x2, …, xk间的关系。
第8章 智能模糊传感器
(5) RY——语言符号集合中各元素α1, α2, …, αj间的关系。 (6) F——RN到RY的映射关系,记为
使得关系
F: RN → RY
RY = F(RN)
成立。 F构成了语言符号系统的关系概念。
第8章 智能模糊传感器
3.
该系统直接将现实世界与自然语言符号域相对应。这是人 类本身依靠感知, 溶入知识与经验,进行综合分析、推理、判 断而实现的。
第8章 智能模糊传感器
8.1.2 符号测量系统——
一、
图 8-1 符号(化)测量系统原理和示意图
第8章 智能模糊传感器 图 8-1 符号(化)测量系统原理和示意图
第8章 智能模糊传感器 图 8-2 测量的符号系统
第8章 智能模糊传感器 二、 1. 该系统完成将被测对象的有关物理参量向数值域的转换, 又称映射。这就是一个用符号表示的传统的测量系统,由传统 传感器及其调理电路和相应的预处理软件来实现。 该系统Q1的
(3) μ1——映射关系,表示由对象域向数值域映射或转换的某 种关系,
使得有关系
μ1: q→N
xi = μ1(qi)
成立。μ1是传统数值测量系统转换性能的体现,各种环境干扰因 素会影响实际数值测量系统的转换性能,故μ1也受环境干扰因素 变化的影响。
(4) Rq——实际被测对象集合中各元素q1, q2, …, qk
Q1 =<<q, N, μ1, Rq, RN, F1
第8章 智能模糊传感器
(1) q——被测对象的集合,又称对象域,由多个元素构成, 记为
q1, q2, …, qk∈q, 或 q = {q1, q2, …, qk}, k≥2 其中q1, q2, …, qk为对象域q的k≥2个元素,如温度测量系统需测量 k个不同温度状态。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测量任务,在各种“域”中的有限个 元素集合, 将构成各自的“论域”。 例如,一个温度测量系统, 它的测温范围下限值为0 ℃, 上限值为160 ℃,就可以说该测温 系统的论域为N=(0, 160)。这里的论域是由有限个温度数值(元素 集合组成的数值域。
第8章 智能模糊传感器
三、
我们已知符号测量系统由传统的数值测量单元/系统与数值— 符号转换单元组成的, 也就是在传统的数值测量单元/系统的基 础上增加一个数值—符号转换单元。因此, 数值—符号转换单元 是符号测量系统的核心。数值—符号转换单元的功能就是完成测 量数值由数值域向语言域的转换。其转换方式有多种, 也即映 射关系μ可以有多种形式。其中,采用模糊集合理论方法来构成 数值—符号转换单元以实现测量的数值结果转换为人类自然语言 符号表示的符号测量系统——符号传感器,称为模糊传感器。
第8章 智能模糊传感器
(5) RN——数值集合中各元素x1, x2, …, xk间的关系(所谓各元素 间的关系, 是指它们可以依次递增或依次递减或线性相加等)。
(6) F1——Rq到RN关系的映射,记为
使得有关系
பைடு நூலகம்
F1: Rq → RN
RN = F1(Rq) 成立。F1构成了数值符号系统的关系概念。
第8章 智能模糊传感器
8.1.3 模糊集合理论基本概念
一、
1.
对于由一个对象组成的论域U={x1, x2, …, xn},即U为由对象 中所有的元素xi(i=1, 2, …, n)构成的集合。设从U到[0, 1]闭区间 有映射μA,表示为
μA: U→[0, 1]
则称μA确定了U的一个模糊集合A,而μA 称为模糊集合A的隶属 函数。
第8章 智能模糊传感器
(2) N——数值(实数)符号集合, 又称数值域, 由多个元素构 成,
x1, x2, …, xk∈N, 或 N={x1, x2, …, xk}, k≥2 其中x1, x2, …, xk为数值域N的k≥2个元素,它们是被测对象与有关 物理参量相对应的数值。
第8章 智能模糊传感器
第8章 智能模糊传感器
第8章 智能模糊传感器
8.1 基础知识 8.2 模糊传感器基本概念、 功能及结构 8.3 模糊传感器语言概念的产生办法 8.4 模糊传感器举例
第8章 智能模糊传感器
8.1 基 础 知 识
8.1.1 测量结果“符号化表示”的概念
根据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名词的定义: 测量是以确定被测 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也就是说,测量是将被测量与标准量 (单位)进行比较的过程。 传统测量就在于追求被测量与标准量 (单位)的比值的精确数值,测量结果就以比值(倍数)的数值与标 准量(单位)来表示。 因此,传统测量是一种数值测量, 其测量 结果的表示是一种数值符号描述, 也即是对被测对象给以定量 的描述。这种数值符号描述方式有许多优点:如精确、严密;可 以给出许多定量的算术表达式;等等。
第8章 智能模糊传感器
(1) N——数值符号集合,即数值域,N={x1, x2, …, xk}。 (2) Y——语言符号集合,又称伪语言符号域,简称语言域。 冠以“伪”字是为了表示与人类自然语言符号域的区别,它由元 素α1, α2, …, αj构成,
α1, α2, …, αj∈Y, 或 Y = {α1, α2, …, αj}, j≥2
第8章 智能模糊传感器 2. 该系统完成由数值域向伪语言符号域的转换,或称映射。 因此该系统将数值域N:{x1,x2, …, xk}与语言域Y:{α1,α2, …, αk} 相对应,它是图 8-1(a)中的数值—符号转换器, 是由软件实现的。
该系统的Q用符号表示为
Q N ,Y , , RN , RY , F
第8章 智能模糊传感器 映射μA将U上任意一点x映射到闭区间[0, 1]上的值为μA(x), 称为论域U中元素x隶属于模糊集合A的程度,简称x对A的隶属 度。显然,μA(x)的取值范围为[0, 1], 其大小反映x属于A的程 度。μA(x)值接近于1时表示x属于A的程度高,μA(x)值接近于0时 表示x属于A的程度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