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诱捕器与诱芯对桔小实蝇的诱捕效果
4种引进的引诱剂制剂对桔小实蝇引诱效果评价

4种引进的引诱剂制剂对桔小实蝇引诱效果评价赵菊鹏;龙地;陆永跃【摘要】在果园试验评价了从美国引进的4种引诱剂与1种国产引诱剂对桔小实蝇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国产甲基丁香酚液体制剂(CME)诱捕实蝇成虫数量最大,为493.2头/诱捕器,雌虫率为9.0%,且持效期长达60 d;美国甲基丁香酚固体制剂(MEU)的诱捕实蝇成虫数量次之,为250.2头/诱捕器,雌虫率为0.4%,持效期39 d;醋酸铵+腐胺复合固体制剂(2C)、蛋白颗粒剂(PB)和醋酸铵+腐胺+三甲胺复合固体制剂(3C)3种美国产食物引诱剂中以2C诱捕实蝇成虫效果最好,诱虫数为152.8头/诱捕器,雌虫率为96.6%,持效期36 d;PB的诱虫数为49.0头/诱捕器,雌虫率为56.3%,持效期39 d;3C诱虫数为8.4头/诱捕器,雌虫率为92.8%,持效期18 d.%4 kinds of imported attractant from American were tested for their attractiveness to oriental fruit fly 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in the fiel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Chinese methyl eugenol (CME)trapped the fruit fly with 493.2 ind./trap, and female rate was 9.0%, and the effective duration was as long as 60 d. Methyl eugenol of the United States (MEU)trapped 250.2 ind./trap with 0.40% female, and effective duration was 39 d. In 3 kinds of diet attractants, the trapping efficacy for 2-components with Ammonium acetate and Putrescine (2C)was better as 152.8 ind./trap with 96.6% female, and effective duration was 36 d. Protein bait (PB)trapped 49.0 ind./trap with 56.3% female, and effective duration was 39 d.3-components with Ammonium acetate, Putrescine and Trimethylamine (3C)trapped 8.4 ind./trap with 92.8% female, and effective duration was 18 d.【期刊名称】《环境昆虫学报》【年(卷),期】2017(039)004【总页数】5页(P830-834)【关键词】桔小实蝇;甲基丁香酚;食物引诱剂;引诱效果【作者】赵菊鹏;龙地;陆永跃【作者单位】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广州 510623;华南农业大学昆虫学系,广州 510642;华南农业大学昆虫学系,广州 5106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68;S433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1911年在台湾高雄发现之后,经不断传播扩散,现较广泛分布于我国南部、亚洲次大陆和环太平洋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刘玉章,1981;李文蓉,1988;Jang et al.,1997;Drew and Romig,2013),并且在我国正在向更广泛地区扩散(Wan et al.,2012)。
柑桔小实蝇田间防治试验

但与处理 2 比差异极显著 ; 对 处理 4与处理 2 比差 对
异显 著 。 ( 转第 3 下 3页 )
收 稿 日期 :0 2 0 - 2 2 1— 2 0
作者简介 : 全裕祥 (9 3 )男 , 16 一 , 广西平乐人 , 高级农艺师 , 主要从事植物保 护技术推广工 作。
21 年 02
防效为 9 . %; 5 3 食诱剂 + 9 性诱剂 防治区被害果率为
28 , . 2% 防效为 9 .2%。 62
试验设 6 个处理 : ①性诱剂 , 每个小区挂 2 ; 个 ② 蝇必 黏 , 每个小 区挂 1 ; 块 ③食诱 剂 , 每个小 区挂 4 个 ; 蝇必 黏 +性诱 剂 , ④ 每个 小 区挂 蝇 必 黏 l +性 块 诱剂 1 ; 个 ⑤食诱剂 + 性诱剂 , 每个小 区挂食诱剂 2 个 +性诱剂 1 ; 个 ⑥空白对照。每个处理重复 4次 ,
料工业 有限公 司出品( 其中诱芯为性诱剂由宁波纽康 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出品) ,诱捕剂和诱芯均 由广西区
植保 总站提供 ;蝇必黏由江苏洽益农化有 限公司出 品; 果蝇食物诱剂 ( 以下简称食诱剂 ) 由东莞市盛唐化
工有 限 公 司 出品 。
12 试验 地情 况 .
害果数 ( 包括地上落果 )计算被害果率及防效。计算 ,
南 方 园 艺
21 02年
第2 3卷
第 2期
柑 桔小 实蝇 田间 防治 试 验
全裕祥 李安国 袁 辉 蒋毅敏 张武鸣 刘兆鸿 (. 1平乐县植保站,广西 平乐 52 0 ;2桂林市农业局 ,广西 桂林 5 1 0 ) 44 0 . 4 01
摘
要: 果蝇诱捕剂和果蝇食物诱剂对柑桔小实蝇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防效在 9. % 5 3 以上 , 9 而
柑橘小实蝇果园防治试验

柑橘小实蝇果园防治试验作者:廖富财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14年第12期摘要柑橘小实蝇对于果园的危害非常严重,常导致果实脱落、腐烂等问题,所以要把果园防治柑橘小实蝇的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基于此,对其防治方法进行了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黏王、黄板、性诱剂和食诱剂、5%甲维盐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达 92%,另外,5%甲维盐与黄板、性诱剂配合使用能够增强防治效果,防效达98%以上,黏王、黄板、性诱剂和食诱剂、5%甲维盐都可以在生产上推广使用,但最好采用2种配合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
同时,重点突出在于预防,在柑橘小实蝇危害之前就要进行防治,建议在金橘幼果期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
关键词金橘;柑橘小实蝇;防治效果中图分类号:S436.6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2-0-2柑橘小实蝇是广西朔县金橘水果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害虫,发生危害时,常导致果实提前变黄脱落,大面积发生时造成严重减产,给广大果农带来严重经济损失,以往的化学诱杀主要采用毒糖液喷雾法,防治效果不很理想,操作不方便,费工费力,本文是在试验的验证下探索防治柑橘小实蝇的方法,以得到更为科学的生产指导[1]。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来源在试验中使用的黏王是由广州多宇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品,果蝇诱捕器及性诱剂(以下简称性诱剂)由柳州双虹塑料工业有限公司出品,实蝇黏胶板(以下简称黄板)由厦门英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品,果实蝇食物诱剂(以下简称食诱剂),提供商是东莞市盛唐化工有限公司,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以下简称甲维盐)由青岛海利尔药业集团出品。
1.2 试验地情况试验果园位于阳朔县金宝乡龙湾村,果树为8年生金橘树,面积约0.5 hm²,果园四周是成片的松树和毛竹等树木,试验的选择条件水肥一般,园内的栽种技术水平也不是很先进,且柑橘小实蝇对果园所造成的影响很大。
1.3 试验设计本试验设8个处理:黏王,每个小区挂4个喷涂瓶;黄板,每个小区挂4片黄板;食诱剂,每个小区挂4个;性诱剂,每个小区挂4个瓶;5%甲维盐4 000倍,喷二次;5%甲维盐加黄板,甲维盐喷2次和4片黄板;5%甲维盐加性诱剂。
马家柚授粉方式研究

2023年第40卷第12期桔小实蝇引诱剂筛选据《中国南方果树》2023年第5期《不同引诱剂产品对桔小实蝇引诱效果比较》(作者王俊文等)报道,为筛选对桔小实蝇具有较好引诱效果的昆虫信息素引诱剂产品,在福建对比了3种不同配方实蝇双性引诱剂对桔小实蝇的引诱效果,并在广东、广西和云南对比了6种实蝇引诱剂产品对桔小实蝇的引诱效果。
结果表明,在不同配方实蝇双性引诱剂中,SYSXYYJ02对桔小实蝇的引诱效果最佳。
在6种实蝇引诱剂产品中,柑桔小实蝇引诱剂对桔小实蝇的诱捕量最高,在桔小实蝇监测上具有推广价值;柑桔小实蝇引诱剂、果蝇颗粒剂和果实蝇饵剂对桔小实蝇雌成虫基本无引诱效果;实蝇双性引诱剂SYSXYYJ02对桔小实蝇具有雌雄双诱效果,引诱效果稳定,诱捕雌虫占比达58%以上,在桔小实蝇的防控上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沐杨/摘录)马家柚授粉方式研究据《果树学报》2023年第11期《花粉直感对马家柚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毛桑隐等)报道,为筛选优异的马家柚授粉组合,探究花粉直感效应对马家柚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江西省上饶市地方优良品种马家柚为杂交母本,以信木柚、四倍体葡萄柚为杂交父本,通过人工授粉进行杂交,比较不同处理下马家柚果实品质差异。
结果表明,信木柚与四倍体葡萄柚花粉活力分别为94.34%和93.75%,经过异花授粉能显著提高马家柚着果率,四倍体葡萄柚高于信木柚。
在常规品质方面,信木柚授粉能提高果实平均单果重、横径、纵径、种子重、果皮重和固酸比;四倍体葡萄柚授粉能提高果实平均可食率,降低果实平均单果重、果皮厚度、种子重和果皮重,且授粉后种子呈瘪籽状。
在代谢物方面,果肉中主要的初生代谢物为氨基酸类、有机酸类、糖类和醇类,不同授粉品种之间初生代谢物含量有明显差异,但与亲本之间没有明显规律。
另外,在授粉后的果实与亲本果实中共统计到85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醛类11种,萜烯类28种,酯类16种,醇类14种,酮类14种,烷烃类化合物5种和7种酚、羧酸类化合物,不同果实中均以柠檬烯含量最高,占比在87.48%~92.57%之间,不同授粉品种的挥发性物质含量存在差异,且信木柚授粉组合中有21种物质表现出明显的花粉直感效应。
不同配方诱剂对桔小实蝇的引诱作用

不同配方诱剂对桔小实蝇的引诱作用
李月红;张小亚;孟幼青
【期刊名称】《中国南方果树》
【年(卷),期】2012(41)2
【摘要】在梨园中测试了8个配方的诱剂对桔小实蝇成虫的诱杀效果。
结果表明,引诱效果最好的是甲基丁香酚+水解蛋白+红糖+敌百虫,诱集雌虫率18.9%,7天引诱量为15.3±16.5头/瓶;其次为乙酸乙酯+甲基丁香酚,7天引诱量为(12.0±27.5)头/瓶。
添加一定量的红糖、乙酸乙酯可提高引诱效果。
猎蝇和异丁香酚诱瓶诱杀效果不理想。
【总页数】2页(P82-83)
【关键词】桔小实蝇;诱剂;引诱作用
【作者】李月红;张小亚;孟幼青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植物检疫站;浙江省柑桔研究所;浙江省植物保护检疫局【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6.6
【相关文献】
1.不同诱捕处理对桔小实蝇和瓜实蝇的诱集作用 [J], 廖永林;张扬;李燕芳;肖汉祥;张振飞;符悦冠
2.不同引诱剂对桔小实蝇的诱集作用初探 [J], 郑全利
3.高度和地点对性引诱剂诱集桔小实蝇雄虫效果的影响 [J], 林进添;曾玲;陆永跃;
梁广文
4.不同引诱剂对桔小实蝇的引诱效果 [J], 姚忠琴
5.几种诱剂对杧果园桔小实蝇的引诱作用测定 [J], 刘奎;钟义海;卢辉;韩冬银;邱海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引诱剂对桔小实蝇的引诱效果

-
d y t p ig n mb rw so l ;n c n r s , a p n mo n f t r s . h e ut los o e a ed v l p n a r p n u e a n y 1 I o ta t t p i ga u t e T er s l as h w d t t h e eo me t a r o wa wa 0 s h t
技
水 iT发 =
不 同 引 诱 剂 对 桔 小 实 蝇 的 引 诱 效 果
忠琴
( 海 市 闵行 区绿 化 管 理 所 , 海 2 10 ) 上 上 0 1 1 摘 要 : 过 对 5种桔 小 实蝇 引诱 剂 的野 外诱 虫试 验 , 步 明确 了不 同 引 诱 剂 的诱 虫效 果 : 东昆 虫研 究 所 生产 通 初 广 的桔 小 实蝇 粘 蝇 纸 引诱 到 的 枯 小 实蝇 数 量 最 多 ,0天 诱 捕 量 为 16头 ( 虫 2 3 9 雌 1头 , 虫 15头 ) 另 外 3种 引诱 剂 雄 7 ;
一种通用型桔小实蝇诱捕器介绍

桔小实蝇[Bactroceua dorsalis(Hendel)]属双翅目(Diptera),实蝇科(Tephritidae),寡鬃实蝇亚科(Dacinae),果实蝇属(Bactrocera),又名东方果实蝇,寄主范围广,能危害柑桔、荔枝、龙眼、芒果、枇杷、洋桃、番木瓜、番石榴、香蕉、无花果、茄子、瓜类等46个科250多种水果和蔬菜[1-5]。
1911年,我国台湾地区台北市柑桔园首次发现该虫,1937年,我国其他地区陆续有此虫发生危害 [6-7],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四川、江苏、湖南、贵州、台湾等地[8]。
桔小实蝇在福建省一年发生5-6代,世代重叠。
该虫发育周期短,繁殖能力强,在33℃条件下完成一个世代平均33.7d,以成虫越冬,雌雄比例1:0.87,成虫羽化后11-13d性成熟,交尾后2-3d将卵产于果实内,幼虫取食果肉并发育成长,受害果实会未熟先黄、腐烂、落果,失去食用价值[9-14],常常给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水果、蔬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5]。
桔小实蝇诱捕器利用人工合成的桔小实蝇雌性信息素做引诱剂诱杀雄成虫,破坏其种群结构,使其无法完成正常交配,从而降低其繁殖数量,具有经济、安全无污染、持效期长等优点,能够有效控制桔小实蝇虫口密度,因此在桔小实蝇的防治和种群动态监测方面得到广泛应用[16-20]。
目前,生产上推广较多的诱捕器有斯坦耐尔、杰克森、贝特曼、以色利、麦氏、安啦、灯笼式诱捕器[21],以及纽康、慈溪等国产诱捕器和人工制作的简易诱捕装置,这些诱捕器均为悬挂式设计,只适合于果树等高大作物,在茄子、辣椒等大田矮小作物上使用不便。
笔者通过多年研究,研制了一种由升降座体和诱捕器本体两个部分组成的通用型桔小实蝇诱捕器,并申报了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2120324381.4),现将升降座体和诱捕器本体两个部分组成的通用型桔小实蝇诱捕器介绍如下。
1 通用型桔小实蝇诱捕器的设计1.1 结构组成通用型桔小实蝇诱捕器包括升降座体和诱捕器本体两部分,诱捕器本体可拆卸地悬挂于升降座体上,悬挂高度可以通过升降座体高度进行调节,能满足不同悬挂高度需求。
浅谈橘小实蝇的几种防治方法

果农之友2022.9绿色植保橘小实蝇属双翅目实蝇科,又称东方果实蝇、柑橘小实蝇等。
橘小实蝇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世界性蛀果类害虫,寄主范围极为广泛,食性复杂,繁殖力高,适应能力强,危害大。
该虫的寄主有番石榴、杧果、柑橘、石榴、枣、桃、梨、苹果、无花果、枇杷、茄子、丝瓜、辣椒等46科250多种水果和蔬菜。
国内分布在台湾、香港、广东、云南等地,台湾地区于1911年首次发现,中国内地于1937年有记载,随后,该虫在国内外迅速传播与扩展(图1~图2)。
图1橘小实蝇图2橘小实蝇对果实的危害此前大量研究认为橘小实蝇主要发生在长江以南地区,近年来受物流业飞速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及农业生产模式和种植结构调整、栽培模式改变等因素的影响,南虫北移现象时有发生。
调查发现,近几年橘小实蝇在河南、山东、河北、北京等地危害逐年加重,危害包括苹果、梨、桃、枣等多种落叶果树,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较于品种结构单一的果园,多品种和多树种果园结构复杂、各种类果品成熟期被拉长,可为橘小实蝇提供周年食物来源,不同果园的防治措施和防治时期均不一致,造成防治效果较差。
因此,多树种多品种果园要针对橘小实蝇的生活习性和危害特点,采取统一防治措施,才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根据橘小实蝇发生特点,笔者总结出以下防治措施。
1诱捕器监测在河南省果园从5月下旬开始,采用橘小实蝇信息素甲基丁香酚加实蝇专用诱捕器进行监测,在果园里都挂上监测器、监测橘小实蝇发生动态,根据发生量及时制定防治措施。
2人工监测橘小实蝇在发生前期,往往偏好某一个品种果树,在这个品种的果树上产下大量的卵,如果发现不及时,虫量基数将成百上千倍增长,很快果园就会大面积暴发虫害。
所以及早发现并处理这些虫果,会大大消除虫害暴发的高峰期。
可根据往年果园橘小实蝇危害情况,自6月上旬开始重点关注往年危害严重的品种果实,一旦发现产卵果或虫果,马上摘除深埋。
3粘虫板诱捕利用粘虫板的颜色、黏性和粘虫板上涂抹的专用实蝇诱捕剂,吸引果园中橘小实蝇飞到粘虫板上。
百分之0.02猎蝇饵剂诱杀柑橘小实蝇效果试验

0.02%猎蝇饵剂诱杀柑橘小实蝇效果试验摘要0.02%猎蝇饵剂诱杀柑橘小实蝇效果试验结果表明:0.02%猎蝇饵剂诱杀柑橘小实蝇成虫效果、保果效果以及防止落果效果,6倍液和8倍液相当,无显著差异。
溴氰菊酯25g/l乳油2 000倍和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的效果也很理想,其药后21d,保果效果分别为100%,防落果效果分别为87.72%、77.19%。
关键词猎蝇饵剂;柑橘小实蝇;防效中图分类号s48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4-0103-010.02%猎蝇饵剂是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研究开发的杀蝇饵剂,专门用于防治实蝇,可同时诱杀雌、雄成虫,具有使用方便、省时省工、安全、环保的优点。
为了探明该药剂防治柑橘小实蝇的效果,笔者特于2008年10~11月进行了该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药剂0.02%猎蝇饵剂(有效成份:多杀霉素),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1.8%阿维菌素乳油,北京中农大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溴氰菊酯25g/l乳油,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1.2供试作物柑橘品种为早熟(宫川)蜜柑,长势较好且均匀一致,树龄6年;试验时柑橘果实处于成熟初期。
1.3气候情况试验于2008年10月28日至11月18日进行,日平均气温12~22℃,以晴天为主,其中雨日6d。
1.4试验方法1.4.1试验设计。
试验地点位于浙江省温岭市大溪镇士孙村。
共设置5个处理,处理1:0.02%猎蝇饵剂6倍液诱杀;处理2:0.02%猎蝇饵剂8倍液诱杀;处理3: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并加入少量白糖,药糖质量比例100∶1;处理4:溴氰菊酯25g/l乳油2 000倍液,并加入少量白糖,药糖质量比例100∶1;处理5:不施药作空白对照(ck)。
3次重复,每重复处理橘树9株,0.02%猎蝇饵剂6倍液、8倍液各3株,1.8%阿维菌素乳油100倍液、溴氰菊酯25g/l乳油2 000倍液、清水对照各1株,共计27株,随机区组排列。
甲基丁香酚与杀虫剂配合使用对橘小实蝇的诱杀效果

百虫 , 每瓶混剂最多仅诱杀 5 4头虫子 , 主要是由于马拉硫磷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橘小实蝇有拒避作用, 这 以致影响对橘小实蝇雄虫的诱杀效果 ; 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 , 2 对橘小实蝇 的
驱避作用也较明显, 分别诱杀 13和 12头虫子; 2 3 清水对照 的诱杀量最少. 虽然清水对照组对橘小实蝇没 有驱避作用 , 但诱集到的成虫很容易从瓶中的小孔逃逸.
e] 孙国坤. 桔小实蝇练合防治初报[]华东昆虫学报 , 0 ,( 1 :1 —19 J. 2 09 9 )16 1. 0
22 杀虫 剂含 量对 ME引诱 效 果 的影响 .
从图 2 可知, 120体积分数敌敌畏作为引诱橘小实蝇 的杀虫剂 , 以 :0 诱杀效果最好. 笔者认 为其原因
是 120 :0 体积分数稀释液对 M E诱集干扰作用较小, 又可以起到很好的杀虫作用. 但 因此 , 用胶头滴管将
该含量的敌敌畏添加到诱芯 中, 对害虫有很好 的杀灭作用. 其次是 160 :0 体积分数 的敌敌畏 ; 180至 1 而 :0
删
裁
缶 {
蜡
日期
图 1 添 加 不 同 种 类 未 稀释 杀 虫 剂 的 M E 引诱 橘 小 买 蝇 雄成 虫 的 效 果
T be T e r p g f c o M d i i r tne id s n a u s B dr / H n d) al 1 h t p i et f Ea d g f e i cc e o m l a l o . o a s ed a ne n d e n s ti e d tf s /f
1— 2 0 1
日期
图2 添加不同含量敌敌畏的 ME引诱橘小实蝇雄成虫的效果
桔小实蝇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与防治

桔小实蝇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与防治【摘要】:桔小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dorsalis(Hendel))是危害热带、亚热带水果的重要检疫性害虫之一,本文综述了桔小实蝇的主要生物学、生态学特点、发生情况和防治措施。
【关键词】桔小实蝇;生物学特性;防治措施桔小实蝇别名柑桔小实蝇,隶属双翅目、实蝇科。
是为害热带和亚热带水果、蔬菜的重要害虫.该虫分布较广,原产东南亚,我国于1911年在台湾首次发现,1937年谢蕴贞报导大陆有该虫记录.被列为国家检疫对象,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四川、湖南、台湾等省,目前,该虫已扩散到北美洲、大洋州和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近年来,该虫在我国华南地区种群数量不断上升,为害柑桔、甜橙、酸橙、柚、柠檬、杏、枇杷、柿、黑枣、葡萄、无花果、西瓜、辣椒、番茄、茄子等250余种栽培果蔬作物,已影响到水果、蔬菜产区的生产,成为制约该地区果蔬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因素之一。
1、形态特征(1)成虫。
体长7—8mm,全体深黑色和黄色相间。
胸部共有鬃1I 对,多为黄褐色,包括肩板鬃2对,背侧鬃2对,前翅鬃1对,后翅鬃2对,中侧板鬃1对,翅侧片鬃1对,小盾前鬃1对,小盾端鬃1对。
胸部背面大部分黑色,但黄色的“u”字形斑纹十分明显。
腹部黄色。
第l、2节背面各有1条黑色横带,从第3节开始中央有1条黑色的纵带直抵腹端,构成明显的“T”字形斑纹。
雌虫产卵管发达。
由3节组成。
【1】(2)卵。
梭形,长约Imm,宽约0.Imm,乳白色,尾端较钝圆。
【2】(3)幼虫。
蛆形,1龄幼虫体长1.2~1.3mm.2龄2.5-6.8mm。
3龄7~1lmm。
1龄幼虫体半透明,2龄、3龄为乳白色,3龄以后的老熟幼虫为橙黄色。
体圆锥形,前端小而尖:口钩黑色,前气门具有9"10个指状突,肛门隆起明显突出,全部伸到侧区的下缘,形成长椭圆形的后端。
【2】(4)蛹。
为围蛹,椭圆形,长约5mm,淡黄色。
初化蛹呈乳白色,逐渐变为淡黄色。
不同诱捕处理在苦瓜地上对瓜实蝇和桔小实蝇的诱捕效果研究

Z HANG Z h e n f e i . _ .F U Yu e g u a n
1 P l a n t p r o t e c t i o n i n s t i t u t e ,Gu a n g d o n g A c a d e m y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G u a n g z h o u ,G u a n g d o n g 5 1 0 6 4 0 ,C h i n a 2 G u a n g d o n g P r o v i n c i a l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f o H i T e c h n o l o g y f o r la P n t P r o t e c t i o n ,G u a n g z h o u ,G u a n g d o n g 5 1 0 6 4 0 ,C h i n a 3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n d la P n t ro P t e c t i o n I n s t i t u t e 。 C h i n e s e A c a d e m y《 T r o p i c a !S c i e n c e s D a n z h o u ,H a i n a n 5 7 l 7 3 7 ,C h i n a
中图 分 类 号 s 4 3 3 文献标识码 A
Tr a p p i n g Ef fe c t s o f Di fe r e n t Tr a p p i n g Me t h o d s t o Ba c t r o c e r a Do r s a l i s a n d Ba c t r o c e r a Cu c u r b i t a e i n Bi t t e r Go u r d Fi e l d
桔小实蝇的发生危害与防控

落叶果树 2022,54(1):49-52Deciduous Fruits ·病虫害防治· DOI : 10.13855/ki.lygs.2022.01.015 桔小实蝇的发生危害与防控宫庆涛1,张坤鹏1,李素红2,贾厚振3,武海斌1,孙瑞红1(1.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泰安271000;2.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泰安271000;3.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山东济南250131) 摘 要:桔小实蝇是中国南方果区的传统蛀果类害虫之一,近年来在北方果区桃、石榴、枣、梨、苹果等果树上常有发生。
总结了该虫的发生及危害特点、主要识别特征、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提出防控要做好的三个关键点“控”、“早”、“统”,严格调运检查,减少外来虫源的引入和定殖;一旦发现即使虫量极低,也应积极迅速采取防控措施,控制蔓延;必须统防统治,使飞翔能力极强的桔小实蝇得以有效地防控。
关键词:桔小实蝇;识别;危害特点;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910(2022)01-0049-04收稿日期:2021-06-07基金项目: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19JZZY010711);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5YL058);农业农村部药检所项目(横向课题,2020)。
作者简介:宫庆涛(1984-),男,山东东平人,助理研究员,从事果树害虫综合防控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技术研究。
E -mail:gongzheng.1984@ 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属双翅目实蝇科害虫,别名柑桔小实蝇、桔小寡鬃实蝇、东方果实蝇,又名果蛆、瓜蛆、蛀果虫、食心虫、黄苍蝇等[1]。
桔小实蝇食性杂,具有繁殖速度快、寄主范围广、传播距离远、危害性大等特点,是国内果蔬生产的“头号杀手”。
除因蛀果直接危害造成减产、绝产外,幼虫态(果蛆)极易造成消费者食用心理障碍和恐惧,一旦大面积爆发危害,必将对当地果树产业造成毁灭性打击。
性诱杀柑桔小实蝇害虫的应用效果

万 t, )当年损失产量 0 4 8 t直接经济损失 1 1 .2 万 , 0 7. 5
万元。由于柑桔小实蝇世代重叠 , 同期各虫态并存 , 喷 药防治历时时间长 , 费用高 , 且临近果实上市时间 , 喷 药风险更大。为了证实性引诱剂在柑桔小实蝇防治上 的应 用效果 , 寻找一种简便 、 安全 、 无公害防治蛀果 的 新方法 。 00年德保县农业局植保站和水果站技术人 21 员, 在柑桔主产 区的城关镇 、 西读村 、 上朔屯的脐橙 园
桔小实蝇危害 , 采前落果达总产的 l. %。 1 5 材料选用广 西区农业厅 植保总站监制推 广的蛀 果虫 ( 桔小实蝇 ) 引诱剂和专用诱捕器 。 在果园中选用 01 m 作试验区 , 中 6 7 . h2 3 其 6 作 m 诱杀 区、 6 67 作对照区。 m 诱杀区每 6 7 6 采用梅花 m
2 . 诱 杀 成本投 入 3
诱杀 区只需每 67m 购买诱捕器 5 ,蛀果虫 6 2 个 ( 桔小实蝇 ) 性引诱剂 3 支, 0 总费用 l5 而每 6 7 : l 元。 6 m 可 多 收商 品果 125k ,按 2 1 8. g 00年德 保 脐 橙 市 场 价 6 /g 元 k 计算 , 6 7 每 6 m 增收 1 9 元, 05 扣除成本 l5 l 元 67 2 6 m 纯收人 9 0 , 8 元 投入产出比为 1: . 8 。同时每 5
形 挂 诱捕 器 5个 ,悬 挂在 离 地 面 1 的树 冠荫 蔽 处 .m 5
害率 2 %。 . 而对照区总收商品果 2 3 , 4 65 g加上采收前 k 蛀果落果 20k , 5 总收果 285 g果实受害率 8 %。 g 8 , k . 7
不同诱芯与诱捕器对桔小实蝇诱集效果比较

不同诱芯与诱捕器对桔小实蝇诱集效果比较作者:王树明王田珍余代宏等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8期王树明1,王田珍1,余代宏2,姚万福2,向丽萍3,普群1,孔枫1(1.玉溪市植保植检站,云南玉溪 653100;2.元江县植保植检站,云南元江 653300;3.红塔区李棋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玉溪 653100)摘要:对不同诱捕器及诱芯诱捕柑橘小实蝇进行试验。
结果表明,4种处理对桔小实蝇都有一定的诱捕效果,但以处理A:果实蝇专用诱捕器+实蝇性诱剂的诱捕效果最佳,差异性显著,其次是处理C:实蝇粘胶板;处理B:黄板+实蝇性诱剂;处理D:黄板诱捕效果最差。
关键词:柑橘小实蝇;诱捕器;诱芯;试验柑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隶属双翅目实蝇科,是亚太地区果树种植业上的一种毁灭性害虫[1]。
该虫寄主范围广,可危害柑橘、番石榴、芒果等250余种水果和蔬菜,其成虫产卵于寄主果实内,幼虫在果肉内蛀食,常造成水果腐烂或未熟先黄而脱落,严重影响水果的产量和质量[2]。
柑橘小实蝇繁殖速度快,暴发性强,危险性大,被称之为水果的“头号杀手”,也是柑橘上的一种毁灭性害虫[3]。
玉溪市自然条件优越,气候类型多样,许多地方适合柑橘栽培。
1989年,华宁县牛山柑桔场小实蝇发生严重,影响了柑桔产量和质量,当年宽皮柑桔和甜橙产量分别损失13 615和3 280kg,被害率达3%[4]。
桔小实蝇在玉溪市各县(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并成为为害我市果蔬的重要害虫,近年来为害越来越加重,造成较大的损失,已成为制约我市高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的瓶颈。
为做好柑橘小实蝇的防治,我市采取了物理防治(引诱灭雄法、套袋)、化学防治和农业防治,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使用引诱剂防治的过程中,不同诱捕器及诱芯诱虫的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5-6],为科学指导柑橘小实蝇的防治,提高防治效果,进行本试验,目的是筛选出经济、有效的诱捕器及诱芯组合,以便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不同颜色粘板及4种实蝇类害虫粘板诱捕桔小实蝇成虫效果的评价

Plant Protection 植物保护不同颜色粘板及4种实蝇类害虫粘板 诱捕桔小实蝇成虫效果的评价陈海燕林珠凤秦双王海洪潘飞吉训聪(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省植物病虫害防控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海口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海南海口 571100)摘要:利用10种不同颜色粘板在番石榴园诱杀桔小实蝇成虫,其诱捕数量排序为黄 色>绿色>紫色>青色>蓝色>白色>深红色>粉红色>黑色>灰色。
4种不同生产厂家的实蝇类害虫粘板诱捕桔小实蝇成虫分别为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实蝇信息素粘虫板97.45头/张;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生产的实蝇粘胶板95.08头/张;广州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速诱实蝇粘肢板83.59头/张;厦门英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实蝇粘胶板82.83头/张。
4种产品诱捕桔小实蝇数量彼此之间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色板;诱杀;桔小实蝇;评价梧小实姆[B a c tro c e r a d o rs a lis (H endel)],又名东 方果实绳,属双翅目实绳科果实蝇属。
蝇寄主范围广 泛,可为害46科250多种水果、蔬菜,是一种重要 的害虫,其成虫产卵于果实皮下,孵化后的幼虫蛀食 果肉,造成烂果、落果。
目前对桔小实蝇的防治还是 以化学农药为主,引诱剂和水果套袋等技术为辅,而 侧重化学防治使得该虫抗药性水平不断上升[1_2]。
海 南芒果、莲雾、番石榴、菠萝蜜、杨桃、柑桔类的柚 子和橙等热带水果种植面积正逐年增加,效益显著。
但近年来,桔小实蝇发生严重,已成为海南省果蔬上 的重大害虫之一。
如防治不及时,措施采取不当,容 易造成产量严重损失,部分果园绝收。
因此,寻找有 效、不同于化学方法的防治措施来防治桔小实蝇已迫 在眉睫。
笔者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在海南省澄迈县瑞溪镇番石榴地开展试验,其目的是筛选出 引诱效果的色板及产品,为产品开发和生产上推广应 用提供支撑。
苹果园中不同诱捕器及诱饵对柑橘小实蝇的诱杀效果

苹果园中不同诱捕器及诱饵对柑橘小实蝇的诱杀效果
何忠雪;梁家燕;贺海雄;潘晓莲;罗全丽;蒙仕鹏
【期刊名称】《农技服务》
【年(卷),期】2017(34)6
【摘要】2016年,在黔南州长顺县长寨镇新民村苹果园比较7种诱捕器对桔小实蝇的诱杀效果.结果表明:粘板喷粘-TT诱杀效果最好,诱虫量为229头,占63.61%;其次是三角型诱捕器,诱虫量为78头,占21.67%;再次是实蝇诱桶,诱虫量为41头,占11.39%;SPRT自控式害虫复合诱杀器、球形实蝇诱捕器、多功能房屋型害虫诱捕器、矿泉水瓶诱捕器的诱虫量分别为10头、2头、0头、0头.
【总页数】2页(P59,34)
【作者】何忠雪;梁家燕;贺海雄;潘晓莲;罗全丽;蒙仕鹏
【作者单位】贵州省黔南州植保植检站,贵州都匀 558000;贵州省黔南州植保植检站,贵州都匀 558000;贵州省黔南州植保植检站,贵州都匀 558000;贵州省黔南州植保植检站,贵州都匀 558000;贵州省黔南州植保植检站,贵州都匀 558000;贵州省黔南州植保植检站,贵州都匀 558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不同诱捕器与诱芯对柑橘小实蝇的诱捕效果
2.不同诱捕器和诱饵对菜地蜗牛的诱杀效果
3.不同诱捕器对柑橘小实蝇引诱效果的研究
4.不同性诱剂与诱捕器对棉铃虫和烟青虫诱杀效果研究
5.性信息素诱捕器不同悬挂方式对梨小食心虫诱杀效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173
60
51
407
226
319
219
133
243
799
419
613
自制诱捕器
1
2
3
159
170
335
302
577
551
226
312
110
687
1059
996
注:诱捕地点:仙游县;作物:枇杷。
图 1 东山县杂园使用不同方法制作诱芯诱捕桔小实蝇效果比较
2.2 不同诱芯诱捕效果
598 只,使用诱蝇醚包装瓶诱芯的诱捕器诱到桔小实
The Tr ap Efficiency of Differ ent Tr aps and Baits on Bactrocera dorsalis Huang Yueying1, Chen Jun1, Shen Jinfa2, Cai Huijuan3
(1Station of Plant Protection and Quarantine of Fujian Province, Fuzhou, Fujian 350003 2Station of Plant Protection and Quarantine of Dongshan County, Dongshan, Fujian 36340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诱捕器诱捕桔小实蝇效果
东山县试验点从 5 月 25 日开始挂桔小实蝇诱捕 器,设置的 3 个 Steiner 诱捕器诱到的桔小实蝇分别为 646 只、668 只、1026 只,自制诱捕器诱到的桔小实蝇 分别为 1592 只、1115 只、1460 只(表 1)。仙游县试验 点从 5 月 15 日开始挂桔小实蝇诱捕器,Steiner 诱捕器 分别诱到桔小实蝇为 799 只、419 只、613 只,自制诱捕 器诱到桔小实蝇为 687 只、1059 只、996 只(表 2)。
3Station of Plant Protection and Quarantine of Xianyou County, Xianyou, Fujian 351200)
Abstr act: The result of Comparative test by different traps and baits on Bactrocera dorsalis showed that the trap efficiency of traps made by ourselves were improved 78% and 49.8% individually in these two place bet- ter than that of Steiner traps, the trap efficiency of traps using cotton baits were improved 30% - 47% and 50%- 57% individually in these two place better than that of traps using bottle baits. Key wor ds: Bactrocera dorsalis, trap, bait, test
表 1 不同诱捕器的诱捕桔小实蝇效果比较
时间
5 月 25-6 月 25 日 6 月 26-7 月 25 日 7 月 26-8 月 25 日 8 月 25-9 月 25 日
合计
Steiner 诱捕器
1
2
3
201
238
418
191
210
263
129
119
201
119
101
144
646
668
1026
1 507 459 389 237 1592
第一作者简介:黄月英,女,1969 年出生,福建龙海人,高级农艺师,学士,研究方向为植物检疫。通信地址:350003 福州市华林路 123 号福建省植保植 检站。Tel:0591-87846814,E-mail:hyy21cn@163.com。 收 稿 日 期:2008-04-03,修回日期:2008-05-10。
桔小实蝇属双翅目实蝇科,是一种重要的检疫性 有害生物。据调查,福建省受桔小实蝇危害的瓜果达 30 多种,田间为害率一般在 20% ̄30%,个别严重的达 到 80% ̄90%,甚至绝收,该虫已造成农业生产重大损 失。在桔小实蝇的防治中,使用诱蝇醚诱杀成虫是一种 有效防治措施[1-6]。为了比较诱蝇醚不同使用方法与不 同诱捕器对桔小实蝇诱捕的效果,笔者于 2007 年在福 建省东山县与仙游县进行了诱捕效果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
3 小结与讨论
业措施(冬季清园,摘除果园内虫果,捡拾落果、烂果,
试验结果表明,用自制诱捕器诱捕桔小实蝇比 集中焚烧、深埋或沤肥)、化学防治等措施进行综合防
Steiner 诱捕器效果好,2 个试验点诱捕效果分别提高 治,控制桔小实蝇的危害。
78%和 49.8%,这可能与诱捕器结构和颜色有关系。但
如果是对桔小实蝇进行监测,为使监测点的数据有可
3 仙游县植保植检站,福建仙游 351200)
摘 要: 对不同诱捕器、不同诱芯制作方法诱捕桔小实蝇效果进行比较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用自制诱捕 器诱捕桔小实蝇比厂家生产的 Steiner 诱捕器效果好, 在 2 个试验点诱杀效果分别提高了 78%和 49.8%。 用棉花诱芯诱捕桔小实蝇效果比用诱蝇醚包装瓶直接当成诱芯使用效果 好 , 诱杀效果 分别提高 30%  ̄47%、50% ̄57%。 关键词: 桔小实蝇; 诱捕器; 诱芯; 试验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自制诱捕器 2 423 325 207 160
1115
3 573 412 326 149 1460
注:诱捕地点:东山县;作物:杂果。
表 2 不同诱捕器的诱捕桔小实蝇效果比较
时间
5 月 15-6 月 14 日 6 月 15-7 月 14 日 7 月 15-8 月 15 日
合计
Steiner 诱捕器
1
2
[6] 梁家尧,李凯声.果蝇诱捕器诱捕杨桃桔小实蝇的效果观察[J].广西 植保,2007,20(1):12-14.
本试验于 2007 年在福建省东山县与仙游县进行。 1.2 试验材料 1.2.1 诱捕器 厂家生产的 Steiner 诱捕器;自制的诱捕 器:用 500ml 白色矿泉水瓶(圆柱形塑料筒),在瓶中上 部钻 2 个高 1cm、宽 2cm 的小洞,离瓶底 5cm 处将瓶
底割下,并倒插入瓶中。 1.2.2 诱剂 诱蝇醚,有效成份为甲基丁香酚,由江苏常 州禾丰生化研究所生产,2ml/ 支,液体引诱剂。 1.3 试验方法 1.3.1 不同诱捕器的诱虫试验 2 种不同诱捕器置于同 一地点、相同作物下,每个诱捕器间隔 15m 以上,每个 试验点每种诱捕器放置 3 瓶;使用棉花制作的诱芯,2 个月更换 1 次诱芯;将诱蝇醚注入诱捕器内的棉芯中, 每次 2ml,20d 补充 1 次;5d 记录 1 次诱杀的虫数,试 验时间 5 ̄9 月。 1.3.2 不同诱芯诱虫试验 棉花制作的诱芯:先将脱脂 棉搓成长约 2cm 的棉条,制成棉芯,然后将棉芯安装 在诱捕器内顶部的铁丝钩上,每 2 个月更换 1 次诱芯; 将诱蝇醚注入诱捕器内的棉芯中,每次 2ml,20d 补充 1 次。
根据田间观察和试验结果,用自制诱捕器加上棉 花诱芯,用于田间诱杀桔小实蝇效果最佳,建议在桔小 实蝇发生高峰期,可作为综合防治措施之一,再配合农
[1] 徐洁莲,韩诗畴,瓯剑峰,等.不同诱捕器与诱芯对桔小实蝇的诱杀 效果.中国南方果树,2004,33(4):13-14.
[2] 陈景辉,黄茂进,林岳生,等.橘小实蝇成虫诱杀试验初报.华东昆虫 学报,2003,12(2):104-106.
植物保护科学
中国农学通报 第 24 卷 第 7 期 2008 年 7 月 http://www.casb.org.cn
·391·
诱蝇醚包装瓶的诱芯:将诱蝇醚包装瓶用针扎数 孔后直接挂诱捕器内;诱芯更换时间设置 3 种,分别为 20d、40d、60d。
诱捕器统一使用厂家生产的 Steiner 诱捕器。每种 每个试验点设置 3 个诱捕器,5d 记录一次诱杀的虫 数,试验时间 5 ̄9 月。 1.3.3 试验地点、作物 东山县试验点:东山县西埔 镇,作物:杂果。仙游县试验点:仙游县郊区,作物:枇 杷。
东山县杂果园试验点,使用棉花诱芯的诱捕器诱 蝇分别为 256 只、294 只、268 只。从图 1、图 2 可以看
到桔小实蝇 777 只,使用诱蝇醚包装瓶诱芯的诱捕器 出,使用棉花诱芯诱捕桔小实蝇效果优于诱蝇醚包装
诱到桔小实蝇分别为 405 只、483 只、542 只;仙游县枇 瓶诱芯,诱蝇醚包装瓶诱芯使用不同时间的诱捕效果
参考文献
比性与延续性,还应使用措施,建议采用自制诱捕器,既 省钱诱捕效果又好。
用棉花诱芯诱捕桔小实蝇效果比用诱蝇醚包装瓶 诱芯效果好,2 个试验点诱捕效果分别高 30% ̄47%、 50% ̄57%。诱蝇醚包装瓶诱芯制作的诱捕器,诱蝇醚 挥发较慢,使用 20d、40d、60d 效果一样,因此可以适当 延长诱蝇醚使用时间,降低防治成本。
杷园试验点,使用棉花诱芯的诱捕器诱到桔小实蝇 没有区别。
·392·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Vol.24 No. 7 2008 July http://www.casb.org.cn
植物保护科学
图 2 仙游县枇杷园使用不同方法制作的诱芯诱捕桔小实蝇效果比较
[3] 黄月英,陈军.桔小实蝇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技术[J].华东昆虫学 报,2006,15(1):63-66.
[4] 赖永超,吴美良,汪茂卿,等.不同诱饵诱杀桔小实蝇效果比较[J].植 物保护,2004,30(6):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