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酸和碱知识结构图
初中化学第十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复习PPT课件
![初中化学第十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复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22cb3f81c758f5f71f67c8.png)
不能干燥: 酸性气体 。如:CO2 、SO2、 HCl
生石灰(CaO)也可作干燥剂 通常作食品干燥剂
生石灰与水反应得到氢氧化钙。
CaO + H2O
Ca(OH)2
制取熟石灰的原理方程式 2021
复习指导3(1分钟)
• 自学内容:H+、OH-的检验 • 自学方法:复习相关知识 • 自学要求:完成自学检测
2.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CO2+Ca(OH)2=CaCO 3↓ +H2O CO2+2NaOH=Na2CO3+H2O SO2 +2NaOH=Na2SO3+H2O
3.碱+酸=盐+水(中和反应)
NaOH+HCl=NaCl+H2O
Cu(OH)2+H2SO4=CuSO4+2H2O
4.碱+盐=新碱+新盐
条件:(1)生成物中有↑ 或↓或水
2.鉴别NaOH和Ca(OH)2是否变质? 取少量样品,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 泡产生,则变质
Na2CO3 + 2HCl=2NaCl+H2O+CO2↑ CaCO3 + 2HCl=CaCl2+H2202O1 +CO2↑
3.生石灰(CaO)——食品干燥剂 鉴别干燥剂是否失效
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若有放热现象, 则没有失效;若没有放热现象,则失效。 失效原因:
2.下列物质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的是( C )
A:三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氧化镁
D:稀硫202酸1
3.混有少量水蒸气的下列气体,能用氢氧化钠固
体干燥的是( B)
A: CO2 B: H2 C: SO2 D: HCl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知识结构图[直接打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知识结构图[直接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ca64656b866fb84ae45c8d8b.png)
浅绿色溶液---(亚铁盐溶液)FeCl2溶液、FeSO4
溶液黄色溶液--- (铁盐溶液)FeCl3
溶液、Fe2(SO4)3 溶液、Fe(NO3)3 溶液蓝色溶液---(铜盐溶液)CuCl2
溶液、CuSO4 溶液、Cu(NO3)2 溶液蓝绿色溶液-CuCl2溶液(较浓)
九、酸、碱、盐的特性
二、化合物的分类三、金属活动性
1、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四、酸、碱、盐的溶解性
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如果不读出括号中的字,是不是一个较好记忆的顺口溜):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2)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酸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5)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2、碱的通性
(1)碱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并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4)某些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知识结构图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知识脉络图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常见的酸和碱 初中化学课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常见的酸和碱 初中化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347792ba0d4a7303763a45.png)
判断金属跟酸能否发生置换 反应及其反应的快慢的条件:
1.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 酸中的氢. 2.酸指盐酸和稀硫酸,不能用 浓流酸、硝酸。
3.生成的盐必须是可溶。
酸+金属氧化物 盐+水
H2SO4+CuO CuSO4+H2O 2HCl + MgO MgCl2+H2O 6HCl+Fe2O3 2FeCl3+3H2O
探究二:在试管中加一些固体 氢氧化钠,加入水,振荡,观 察它的溶解过程,并摸一摸试 管,感觉溶液温度的变化。
碱的性质实验记录
实验内容
现象与结论
烧碱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水溶液的特点
烧碱与蛋白质、油脂的作用
➢ 氢氧化钠能溶解蛋白质和油脂,对皮肤、纸张、织物 等有强腐蚀性。在使用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时,要防 止溅入眼睛或沾在皮肤上。
酸 氧化物 盐 水
碱性氧化物: 凡是能与酸
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例如: 碱
性Na2O都K是2O
CaO 金金
BaO 属属
氧化物 不都是 氧氧化化物物
Mn2O7 Cr2O3等
酸+盐 另一酸+另一盐
HCl+AgNO3 = HNO3 + AgCl↓ H2SO4+BaCl2 = 2HCl +BaSO4↓ 2HCl+CaCO3 = H2O+CO2↑+ CaCl2
实验现象记录
提问:
以上四种物质,哪些可能是酸, 哪些可能是碱?
酸碱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显示的 颜色:
溶液试液 酸溶液 碱溶液
石蕊试液 酚酞试液
变红色
不变色 (无色)
变蓝色 变红色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常见的酸和碱》酸和碱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常见的酸和碱》酸和碱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4e27a3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12.png)
五、碱的化学性质
1.碱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蓝色,使无色的酚酞 溶液变红色。
2.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酸性氧化物)
2NaOH+CO2=Na2CO3+H2O(吸收CO2)
氢氧化钠放置在空气中会发生变质,所以氢氧 化钠必须密封保存。
Ca(OH)2+CO2=CaCO3↓+H2O(检验CO2)
2NaOH + SO2 = Na2SO3 + H2O 2NaOH + SO3 = Na2SO4 + H2O Ca(OH)2+SO2=CaSO3+H2O Ca(OH)2+SO3=CaSO4+H2O
氢氧化铁溶解,溶液黄色
稀盐酸与石灰石作用
石灰石溶解,产生大量气泡
写出盐酸、硫酸分别与铁、镁、锌、铝发生化 学反应的方程式
Mg+2HCl==MgCl2+H2↑ Mg+H2SO4==MgSO4+H2↑ 2Al+6HCl==2AlCl3+3H2↑2Al+3H2SO4==Al2(SO4)3+3H2↑ 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减少 增加
减少 减少
提示:
由于浓硫酸有吸水性,实验室常用来作干燥剂
点拔:
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后,看到有白雾出现,原因是 浓盐酸挥发了氯化氢气体,该气体溶于空气中水 分,形成盐酸小液滴。由此得出浓盐酸有挥发性 和氯化氢气体易溶于水的性质。
拓展:
雾的产生原理:液态小液滴悬浮于空气中形成的。 烟的产生原理:固态小颗粒悬浮于空气中形成的。
初中化学《酸和碱》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化学《酸和碱》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de6191536bec0975f465e2ef.png)
初中化学《酸和碱》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酸和碱适用年九年级级所需时课内共用6课时,每周4课时;课外共用2课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单元分为两个专题。
专题1在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生活中接触过的酸和碱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得出几种常见的酸和碱的重要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并从微观的角度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
专题,首先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探究中和反应,然后通过介绍溶液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突出了溶液酸碱度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教学难点:对化学实验的探究,归纳酸、碱的通性。
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注重引导运用新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
注重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去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主要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等。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认识酸、碱的腐蚀性,知道它们的一些用途。
2.知道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3.认识中和反应,了解它在实际中的应用。
4、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
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指示剂遇酸、碱作用显示不同的颜色变化,了解显色反应是观察物质性质的方法之一。
2.通过实验探究盐酸与硫酸、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了解酸类和碱类分别具有的相似化学性质及其原因,初步学习由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进行归纳总结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生活中常见的酸和碱及生活中的指示剂,认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并通过介绍浓硫酸的腐蚀性,树立安全使用化学药品的意识。
2.通过测定当地雨水的pH和土壤的酸碱度,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对应课标在本单元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实际,一是要淡化定义,注意社会问题与学科知识的整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让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二是要注重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要揭示物质的酸碱性和中和反应的实质;三是要重视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与探究中掌握化学知识、运用科学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初中化学《酸和碱》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1
![初中化学《酸和碱》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1](https://img.taocdn.com/s3/m/47e7fc3c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af.png)
评价方法:现场评价
评价指标:污水反应后呈中性。
3.综合实践活动
评价方法:电子档案袋评价 评价指标: (1)收集信息详实 (2)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能相互交流与配合。 (3)反馈意见中肯有实效,建议有可操作性。 4.学习水平 评价方法:纸笔测试问卷调查。 评价指标:学习目标达成度。
1.中和反应的探究活动过程(小组自评+小组间互评+教师
点评)
评价方法:完成探究实验报告
评价指标:
(1)探究活动报告记录完整,结论正确。
评 价 要 (2)对科学探究活动充满兴趣、态度积极。
点
(3)活动过程规范有序、效果明显。
(4)活动中能相互交流与配合,有效体现小组合作的精神。
2.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几种常见的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及 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认识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 (4)会用 pH 试纸检测溶液酸碱度了解溶液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与探究了解常见酸和碱的物理和酸碱与指示剂的作用。 (2)通过几种酸和碱化学性质探究比较,能简单归纳出酸和碱各自 相似的化学性质。 (3)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完成实验证明酸碱中和反应的发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能透过表面 现象挖掘事物具有共性的本质原因。 (2)在学习陌生物质性质过程中,学生体会学习乐趣,培养探究精 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注意通过探究、讨论、调查、与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训练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对应课标
1.知道常见酸碱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认识酸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和防范措施。 3.知道酸碱能发生中和反应,以及探究酸碱中和反应在实际生产生活 中的应用。 4.知道用 pH 试纸测溶液酸碱度的方法,了解溶液酸碱度在实际中的 意义。
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66f1b607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16.png)
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常见的酸和碱”主题单元教学设计适用年九年级鲁教版?五四制(新版)级所需时课内共用8课时,每周3课时;课外共用3课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单元的核心内容隶属于课程标准中第二个“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里的“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中的“酸和碱”的有关知识。
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学习了四个一级主题中的13个二级主题。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在三个方面已有了较大的提高,一是初步学会了科学探究这种学习方式与方法并初步学会如何应用实验来探究化学变化的奥妙;二是初步形成了元素观、微粒观、物质观、变化观、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和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等基本的化学观念;三是初步体会到化学科学的思维方式:宏观----微观---符号,初步会用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离子符号等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和发生的化学变化。
本主题单元将化学学科知识与生活、生产、科技和社会知识紧密联系,其探究活动具有问题情境真实、实验操作简单的特点,本主题单元内容的选择和呈现以“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为主线,把酸碱知识的学习与科学探究活动和科学方法教育三条线索有机地融为一体。
本主题单元内容来源于鲁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新版)课本第二单元。
该主题单元共分为以下四个专题:专题一:酸及其性质;专题二:碱及其性质;专题三:溶液的酸碱性;专题四:酸碱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一、二、三是专题四的知识基础,专题四是专题一、二、三的整合、提高与升化。
本主题单元的教学重点:酸及其性质、浓硫酸的稀释、碱及其性质、复分解反应、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pH的测定方法、中和反应及其实质等;教学难点:酸及其性质、碱及其性质、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及其实质等。
主要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
预期教学效果:探究实验报告、思维导图、掌握了酸碱的性质与用途、溶液酸碱性与酸碱度、中和反应及其实质应用、解答了本主题单元和专题单元中提出的所有问题、课堂综合检测(涵盖了本主题单元和专题单元中提出的所有知识与技能)、调查报告、制作酸碱性污水处理专题的宣传手抄报、举办预防和治疗胃酸的科学讲座等。
第十单元 酸和碱-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单元复习课件(人教版)
![第十单元 酸和碱-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单元复习课件(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fb7f390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6.png)
第十单元 酸和碱
思维导图
盐酸
硫酸 与指示剂作用 与活泼金属反应
与某些金属 氧化物反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碱反应
与某些盐反应
实质
应用
常
常
见 的
中和反应
见 的
酸
碱
酸
酸和 碱 碱
酸
碱
的
溶液的
的
通
酸碱性
通
性
性
溶液pH与 酸碱性
溶液pH 的测定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与指示剂作用 与某些非金属
氧化物反应 与酸反应 与某些盐反应
用途
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等; 金属除锈等;浓硫酸在实验室中常用作 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 干燥剂
其他常见的酸:硝酸(HNO3)、碳酸(H2CO3)、醋酸(CH3COOH)等
一、酸
考点梳理 链接中考
食醋 醋酸
铅蓄电瓶 硫酸
除锈剂 盐酸
洁厕剂 盐酸
柠檬 柠檬酸
一、酸
考点梳理 链接中考
与酸碱指示剂作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_红_,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__盐__+__水_
稀盐酸与氧化铜:2_H__C_l_+_C_u__O_=_=_=__C_u_C__l2_+__H_2_O______
质 “酸 五条”
酸+碱→ ___盐__+_ 水
稀盐酸与氢氧化钙:_2_H__C_l_+__C_a_(_O_H__)2__=_=_=_C__a_C_l_2_+__2_H_2_O__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_H__C_l_+__N_a_O__H_=__=_=_N_a_C__l+__H__2_O__
命题点1 常见的酸
初中化学酸碱盐-完整PPT课件
![初中化学酸碱盐-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23c2f8e2bd960591c677a0.png)
1.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不能发生复C.AgNO3和BaCl2
B.Na2CO3和H2SO4 D.KCl和CuSO4
C
2.下列物质的转变,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K2SO4→KOH
B.CO2→CaCO3
C.Cu(NO3)2 →CuCl2 D.FeCl3→Fe(OH)3
下列哪几组物质在水溶液里 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1)KNO3+NaCl (2) Na2CO3+KNO3 (3) BaCl2+Na2SO4 (4) FeCl3+NaOH (5) Zn+H2SO4(稀) (6)CaCO3+HCl
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为 什么?
A.①NaOH+H2SO4=== ② CaCO3+HCl = ==
3.下列物质可用作复合肥料的是(D )
A.NH4Cl C.NaH2PO4
B.NH4NO3 D.KNO3
练习一
在一种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 色沉淀,再加酸,沉淀不溶解,则这种 溶液中
A 一定含有SO42B 可能含有SO42-或 Ag+ C 一定含有SO42-和 Ag+
(B )
D 一定含有SO42-或CO32-
金属
盐酸
碱 盐
新盐+新金属 新盐+新酸 新盐+新碱 新盐+新盐
请对每一条规律举一个典型的化学反应。
盐类的化学性质
• 与酸反应 例: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 与可溶性碱反应 例: 2NaOH+ CuSO4 — Cu(OH)2 ↓+ Na2SO4
• 与金属反应 例:Fe + CuSO4 — Cu + FeSO4
一种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 ppt课件6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 ppt课件6](https://img.taocdn.com/s3/m/9c3297324b73f242336c5f6f.png)
课堂检测三 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出现白烟 B.用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白纸上的字迹慢慢变黑 ( A)
17.初中化学教材中常用下列词语描述物质的 性质:a.氧化性 b.还原性 c.可燃性 d.毒性 e.吸水性 f.溶解性 g.酸碱性 h.腐蚀性 请你选择合理的序号(a--h)填写下列空格: ⑴浓硫酸可用作干燥剂,是因为它有___; e c ⑵氢气可用高能燃料,是因为它有____; ⑶氧气在燃烧反应中一般表现出_____; a b ⑷用CO冶炼铁,是利用它的_____; g ⑸石蕊和酚酞可用来检验溶液的_____; ⑹H2SO4和HCl等对人的皮肤有____。 h
浓硫酸的特性
1、吸水性 ---可做干燥剂(干燥O2、H2、N2、CO2、CO等) (不能干燥NH3) 2、脱水性 3、强烈的腐蚀性 b a H
H2和H2O
2
H2 H2+CO2
浓 硫 酸
课堂检测二: 4.下列物质敞口放一段时间,质量会减少的 是 ( D) A.浓硫酸 B.大理石 C.稀硫酸 D.浓盐酸
(1)氢氧化钠(NaOH) 实验10-6 俗称烧碱、火碱或苛性钠
实 验 现 象 白色、固体 分 析
观察NaOH的颜色、状态 将NaOH放在表面皿上一会
氢 氧 化 钠
表面潮解 NaOH有吸水性 试管发热 NaOH溶解放热
将NaOH放在盛有少量水的 试管,并用手触摸外壁
潮解 物质暴露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并逐渐溶解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