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对策
农村生态环境修复有何举措
农村生态环境修复有何举措农村生态环境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生态平衡。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土壤污染、水污染、垃圾堆积、植被破坏等。
为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举措。
首先,加强农村环保宣传教育至关重要。
很多农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环保意识和相关知识。
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通过多种渠道,如广播、电视、宣传册、讲座等形式,向农民普及环保知识,让他们了解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危害以及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意义。
可以组织环保志愿者深入农村,与农民面对面交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实际案例,让农民真正认识到环保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环保行动的积极性。
其次,完善农村环保法律法规也是关键之举。
当前,针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存在一些漏洞和空白。
相关部门应当加快立法进程,制定更加严格、具体、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明确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监管机制和处罚标准。
同时,要加强执法力度,严格监督和查处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让法律法规真正发挥约束和威慑作用,为农村生态环境修复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再者,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是核心环节。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往往过度依赖化肥、农药和地膜等,这些不仅对土壤和水源造成了污染,还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我们应当大力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如生态种植、绿色防控、有机肥料的使用等,减少化学物质的投入,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鼓励发展循环农业,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例如将农作物秸秆用于饲料、燃料或还田,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制成有机肥。
此外,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建立监测体系,对农业生产中的污染排放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
许多农村地区缺乏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和卫生厕所等,导致污水随意排放、垃圾堆积如山。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问题与对策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问题与对策一、背景引言如今,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与挑战。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进行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
二、土地承载力不足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土地承载力不足。
过度利用土地资源和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了土壤质量下降,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对策:1. 实施土地整治计划,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检测和监控,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2. 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减少农业对土地的依赖性,发展绿色科技农业;3. 健全农村土地利用政策,保护农地的生态功能,防止大规模工矿项目侵占农田。
三、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不当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缺乏有效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机制,导致大量垃圾无序堆放和随意倾倒,严重污染土壤和水源。
对策:1. 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宣传和教育,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2. 支持农村建立垃圾处理设施,加强农村环卫工作,确保垃圾得到有效处理;3. 加强农村垃圾治理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
四、农村水源污染和保护农村水源污染和保护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又一关键问题。
农村生产和生活废水的随意排放,导致水源的污染程度不断加剧,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对策:1. 强化农村水环境管理,加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2. 提高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覆盖率,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新技术;3. 强化农村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对水源污染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惩处。
五、生态农业发展问题生态农业的发展对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生态农业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生态农产品认证标准不完善、市场渠道狭窄等。
对策:1. 完善生态农产品认证体系,加强市场监管,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2. 建立和拓展农产品直销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溢价能力;3. 组织开展农村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推广生态农业的先进技术和模式。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生态资源利用现状
资源利用效率低
农村生态资源的利用方式粗放,资源 利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
资源保护意识淡薄
缺乏生态保护意识,对生态资源的价 值认识不足。
资源开发不合理
过度开发、乱开发导致资源枯竭,生 态平衡受到破坏。
02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水污染问题
总结词
农村水污染问题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生活垃圾,这些污染物未经处 理直接排入河流湖泊,导致水质恶化,影响农业灌溉和居民用水安全。
详细描述
农民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政府 应加大对农民的环保教育力度,通过开展环 保宣传活动、举办环保知识讲座等方式,提 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培养农民的环保行为习 惯,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 作。
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
总结词
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提高农村环境治理能力。
详细描述
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会使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在土壤中 积累,固体废弃物的随意倾倒也会导致土壤污染。土壤污染 不仅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质量,还可能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 健康。
生态破坏问题
总结词
农村生态破坏问题主要表现在森林砍伐、水土流失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减少等方面,这些问题导致生态 系统失衡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详细描述
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尚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 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和企业的环保责任,加强监管力度,严格执法,对违 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以保障农村生态环境的安全。
推广生态农业,减少污染源
总结词
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等污染 源的使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VS
详细描述
详细描述
通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水平,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新举措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新举措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如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已成为一个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为此,新的举措应运而生,希望能有效地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介绍一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新举措。
一、推行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旨在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的一种农业模式。
这种模式主张不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以自然方式种植农作物,同时将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等资源作为有机肥料,实现循环利用。
推行有机农业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土壤和水源的健康,改善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二、发展农村生态旅游农村生态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旅游方式,它将农村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与旅游业相结合,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在自然环境中放松心情的机会。
发展农村生态旅游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减轻农民的生活压力,同时提高农民对环境的保护意识,推动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三、加强农村垃圾分类农村垃圾分类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垃圾产生量明显增加,不合理的垃圾处理方式导致了环境污染。
加强农村垃圾分类,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等进行分类处理,并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如再利用和焚烧等,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四、提倡农村环保意识农村环保意识的缺乏是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之一。
提倡农村环保意识,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举办培训班等方式来进行。
同时,政府可以设立一些奖励机制,激励农民主动参与环保活动,增强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从而推动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五、加强农村水资源管理农村水资源短缺和污染是当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中的主要挑战。
因此,加强农村水资源管理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修建水利设施、提升农村供水系统、加强水资源保护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农村水资源状况,保障农民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的需要,更好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六、推广农村生态工程农村生态工程是通过植树造林、修建湿地、治理水土流失等方式来修复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一种综合措施。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近年来,受中国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经济转型的影响,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对城市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同时也对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因此,发展农业生态经济,逐步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经济的高效化、生态化发展。
1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1.1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现阶段,中国对农村建设已经逐步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力度,以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全面发展。
因此,需采用先进的现代农业种植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有效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保证农民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坚持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发展高效农业种植,引导农业经济能够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农业生产体系,使中国农业经济能够持续循环发展。
1.2减少生态环境污染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对自然资源消耗过度,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科学处理农业废弃物,使其能够经过提取过滤等方式处理后继续利用,废弃物经过处理排放后对生态环境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发展生态农业时,农业种植可与生态环境完美融合、协调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2中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存在问题2.1耕地面积日渐减少中国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为耕地面积逐渐下降,水资源、能源相对不足,且各个地区分布不均。
中国农村人口数量较多,人均耕地面积较少,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导致中国耕地面积逐渐下降;另外,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匮乏,无法保障农业生产需求,对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制约了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2.2生活废弃物污染严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废弃物也大量增加。
在處理废弃物时,相关部门投入资金和技术不足,导致大量废弃物例如塑料包装、废弃电子产品、电池等不经任何处理排入自然环境当中。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及措施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及措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及措施一、引言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当前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农村环境面临着严重的压力和挑战。
通过制定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我们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1. 调整农业结构: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减少农业面积占比,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 推广科学耕作方法: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合理的农田管理和耕作措施,如合理施肥、轮作休耕等。
三、保护农村水资源1. 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农村水资源管理机制,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2.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大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农村水资源利用效率。
四、改善农村环境卫生1. 加强农村垃圾治理:建立健全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体系,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
2. 控制农村污染源:加大对农业、养殖业和农村工业的环境监管力度,减少农村污染物的排放。
五、促进农村环境教育1. 加强农村环境教育宣传:组织开展农村环境教育活动,向农民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2. 增加农村环保投入:增加政府对农村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提供相关培训和教育资源。
六、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评估1. 建立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监测网络,定期对农村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
2. 强化环境监管机制:加强对农村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格惩罚违法者。
七、加强农村环境治理相关机制建设1. 建立农村环境治理协调机制: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形成合力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工作。
2.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立法,明确责任分工,提高执法效果。
八、附件本所涉及附件如下:1.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相关数据统计表格2. 农村环境治理实施方案3. 农村环境教育宣传材料九、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环境保护法:全面规范环境保护工作,明确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一、问题分析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畜禽养殖粪便等污染物大量排放,导致土壤、水体和大气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影响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能力不足。
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滞后,导致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影响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农村废弃物处理不规范。
农村废弃物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粪便等,处理方式单一,大部分采用露天焚烧或填埋等方式,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农村生态保护意识薄弱。
部分农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过度开发土地、砍伐森林等行为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监管体系不健全。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部门职责不清、执法力度不够,导致一些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制止和惩处。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投入不足。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研发投入相对滞后,制约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1.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足是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在一些地区,农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上,缺乏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这导致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力度不够,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为了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首先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政府、农业部门、环保部门等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类环保培训班、讲座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为农民讲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使农民真正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和具体措施,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有效的法治约束。
要加强执法监督,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要推动农村绿色发展,鼓励农民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等对环境的污染。
新农村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措施
新农村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和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社会各界都应该共同努力。
本文将探讨新农村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措施。
一、加强农村环境监测与治理通过建设农村环境监测站点,开展环境数据收集与分析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
建立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长效机制,加强对农村环境治理成果的评估与监督。
二、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加强宣传教育,培养农民垃圾分类意识。
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体系,推广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技术,减少对农村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加强农村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建立农村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农村地下水开采量,避免地下水资源过度开发造成的环境问题。
四、发展可持续农业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作物品质。
通过合理的农田规划和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农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五、加强农村生态保护区建设与管理设立农村生态保护区,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脆弱区域的保护。
设立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
六、推广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积极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如生物质能源和太阳能等。
加大对农村清洁能源项目的支持力度,减少农村地区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七、加强农村生态文明教育加强对农村居民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和教育,培养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八、促进农村环境保护法规制定与执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大对农村环境破坏行为的惩罚力度。
加强环保执法力量,确保各项环保政策有效实施。
九、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建立农村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布农村环境数据和治理成果。
增强社会监督力量,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透明化和公正性。
乡村环境改善措施
乡村环境改善措施
乡村环境改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垃圾分类和处理:建立垃圾分类系统,提供垃圾分类指导和培训,引导居民正确分类垃圾,并建立垃圾处理设施,进行垃圾的有效处理和回收利用。
2. 水污染治理: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改善农村饮水水源和管网设施,提高水质监测和治理水平,确保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3. 农业环境保护: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农田和水源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 生活污水处理: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和回收利用,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水污染。
5. 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山林、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资源,修复退化的土地和生态系统,提升乡村的生态环境质量。
6. 建设环保示范村:通过选取一些乡村作为环保示范村,引入环保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广先进的环保理念和做法,带动周边乡村环境的改善。
7. 环境教育和宣传:加强乡村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能力,引导居民积极参与乡村环境保护活动。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可以改善乡村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
一、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1、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是导致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追求高产,农民往往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些化学物质不仅会残留在土壤和农产品中,还会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渗透进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土壤污染。
此外,农膜的大量使用也给农村环境带来了很大压力,废弃农膜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难以降解,严重影响了土壤的透气性和肥力。
2、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不当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日益增加。
但目前农村地区普遍缺乏有效的垃圾处理设施和机制,许多村庄没有垃圾收集点和清运车辆,村民们只能将垃圾随意倾倒在路边、河边或田地里,造成环境污染和卫生问题。
同时,由于缺乏垃圾分类意识和处理技术,大量可回收垃圾被浪费,有害垃圾也得不到妥善处理,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潜在威胁。
3、畜禽养殖污染突出近年来,农村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但规模化养殖程度较低,大部分养殖户缺乏环保意识和污染治理设施。
畜禽粪便和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不仅污染了周边的土壤、水体和空气,还容易引发疾病传播。
此外,一些养殖场选址不合理,靠近村庄和水源地,进一步加剧了污染的危害。
4、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一些城市的污染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纷纷向农村地区转移。
这些企业往往技术落后、设备简陋,缺乏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
同时,由于农村地区环境监管相对薄弱,这些企业的违法排污行为难以得到及时查处和制止。
5、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农村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较为突出,许多地方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问题。
同时,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和工业污染等也使得农村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恶化,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与对策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与对策近年来,乡村振兴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
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之一,对于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改善农村环境缺失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农村地区在过去的发展中普遍存在环境缺失问题,如水污染、土地退化、生态破坏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妨碍了乡村振兴的实施。
因此,改善农村环境缺失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步。
首先,应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提高农村饮水安全。
通过改善水源保护、加强排污管控、普及水龙头设施等方式,提高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
其次,要加强农村土地保护,防止土地退化。
通过建立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土地利用规划,推行科学的农业生产方式,防止土地过度开发和耕地质量下降,保护农村土壤资源,提高土地的永久利用价值。
最后,要重视农村生态系统建设,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建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推行农业生态化、农田生态化和村庄生态化建设,增强农村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生态农业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生态农业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之一。
生态农业通过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
首先,生态农业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通过科学的种植方式、合理的施肥措施和高效的农业机械设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其次,生态农业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通过生态农业的推广,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对环境的污染,改善农村土壤质量,保护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最后,生态农业可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生态农业产业链延伸,可以带动相关的加工、销售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和产业的融合。
三、推动生态旅游助力乡村振兴随着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生态旅游逐渐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旅游方式。
农村生态环境修复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农村生态环境修复需要采取哪些措施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土壤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植被破坏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村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也威胁着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修复,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农村生态环境的修复,首先需要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通过多种渠道,如电视、广播、网络、宣传册等,向农民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和重要性,让他们了解到环境污染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危害,以及生态修复对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可以组织开展环保知识讲座、培训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为农民讲解环保政策、法律法规和生态修复技术,提高农民的环保素养。
同时,还可以在农村设立环保宣传栏,定期更新环保信息和知识,展示生态修复的成功案例,激发农民参与生态环境修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形成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良好生活习惯。
二、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农业生产是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往往存在着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因此,要修复农村生态环境,必须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
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如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循环农业等,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手段防治病虫害,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土壤污染。
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加强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如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三、加强农村水污染治理水是生命之源,农村水污染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关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
关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当前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以下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问题一:水土流失严重。
农村地区农业生产所需的水土资源被过度开发和使用,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大量的农田被水沟和河流冲刷,导致农田面积减少,农作物产量减少,给农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对策一:加强水土保持意识和措施。
农村居民应该提高保护水土资源的意识,减少农田的水土流失。
政府应加大投入,推广水土保持技术和措施,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加强农村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减少农田被冲刷的风险。
问题二:农村环境污染严重。
随着农村规模化养殖和农田农药使用的增加,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农村地区的养殖废水和农药残留对水体和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对人的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
对策二: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
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推动农村养殖污水和农药残留治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另一方面,农民应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推进绿色农业发展。
问题三: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不当。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垃圾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垃圾处理成为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
很多农村地区缺乏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导致垃圾填埋和焚烧等不当处理方式。
对策三:建设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的建设投入,推广农村垃圾分类和再利用的方法,提高农民的垃圾分类意识。
同时,加强农村环境管理,制定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行为的监督和处罚。
综上所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和生活垃圾处理不当等。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农民以及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加大投入,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农民应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创建绿色农田;社会各界应加强宣传教育,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走向深入。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措施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措施农村是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领域。
如何保护和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措施。
1.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活水平。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不能让发展牺牲了环境。
2. 加强农业节水农业用水是农村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强农业节水工作,减少浪费,合理利用水资源,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3. 推广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一种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因此,应该大力推广有机农业,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4. 加强农业废弃物处理农业废弃物是农村生态环境的一大难题,长期不加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应该加强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工作,探索资源化利用的途径,减少环境污染。
5. 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农村居民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直接关系到农村生态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6. 加强农村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只有及时了解农村环境的变化情况,才能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
因此,应该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建立健全监测体系,做到事先预防,事中监控,事后评估。
7.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环境保护是每个人的责任,必须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增强他们参与环保的积极性。
因此,应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农民对环保工作的认识。
8. 加强法制建设法律是环境保护的有力保障,只有在法制的框架下,才能有效地推动环境保护工作。
因此,应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健全环境法律法规体系,严格执法,加大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9. 科技支撑科技是生产力,也是环保的重要手段。
应该加强科技支撑,推动环保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引入先进技术,提高环保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关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在农村地区,存在着许多环境问题,如土地退化、水污染、生态平衡失调等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对整个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研究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农村土地退化是一大问题。
由于农村农业的过度开发,导致土地质量不断下降。
一些土地以至于变成了沙漠或荒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合理利用农药和化肥、推广有机农业、实施轮作种植等。
此外,政府也应加大对农民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科学种植技术和政策支持。
其次,水污染也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农民经常在田间地头使用农药和化肥,这些化学物质在雨水冲刷下流入河流和地下水中,造成水质污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鼓励农民采用生态灌溉技术,如雨水收集灌溉系统和滴灌系统等,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
同时,政府也应制定严格的水质监管政策,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打击力度。
最后,农村生态平衡失调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过度的人为干预,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被破坏,导致害虫和病菌的大量繁殖。
为了恢复生态平衡,我们需要推广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鼓励农民种植多样性的作物,并保护生态系统中的天敌,以控制害虫和病菌的数量。
此外,政府也应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农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综上所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土地退化、水污染、生态平衡失调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如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推广有机农业、采用生态灌溉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政府也应加大对农民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科学种植技术和政策支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为农民提供一个健康、宜居的生活环境。
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乡村振兴中如何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改善
乡村振兴中如何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更是农民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
然而,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污染问题突出、资源利用不合理、生态系统脆弱等。
那么,如何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呢?加强环保意识的培养是首要任务。
很多农村居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环保意识。
这就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教育,比如在村里设置宣传栏,张贴环保标语和图片,用直观的方式让村民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和生态保护的意义。
还可以组织环保知识讲座,邀请专家或者环保志愿者到村里为村民讲解环保知识,包括垃圾分类、水资源保护、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利用现代媒体手段,如村里的广播、微信群等,定期推送环保信息和案例,让村民随时随地都能接收到环保知识。
完善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一环。
目前,很多农村地区缺乏完善的垃圾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等。
政府应加大投入,建设垃圾收集点和转运站,配备专业的垃圾清运车辆,确保垃圾能够及时清理。
对于污水,要建立污水处理厂或者采用分散式的污水处理设备,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
此外,还应加强农村厕所改造,推广使用卫生厕所,减少粪便对环境的污染。
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也势在必行。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往往存在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的问题,这不仅会导致土壤板结、水质恶化,还会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因此,要推广绿色农业技术,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料、生物防治病虫害等方法,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
发展生态农业,如循环农业、立体农业等,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加强对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比如将秸秆用于还田、饲料、生物质能源等,实现变废为宝。
加强农村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不容忽视。
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森林、河流、湖泊等,但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一些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
要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禁止乱砍滥伐,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增加森林覆盖率。
七十个改善农村环境的方法
七十个改善农村环境的方法一、介绍农村环境的改善对于保护自然资源、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七十个改善农村环境的方法,包括土壤保护、水资源管理、垃圾处理、生态农业等。
二、土壤保护1. 合理利用农田,避免过度开垦。
2. 推广有机肥料和绿肥,减少化肥使用。
3. 鼓励农民采用耕作措施,如旋耕、轮作、深翻等,保持土壤肥力。
4. 加强农田水土流失治理,修建梯田、护坡等。
三、水资源管理1. 建设灌溉设施,提高农田水利用效率。
2. 提倡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
3.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避免水土流失。
4. 进行农业排灌水的合理处理和利用,避免污水直接排放。
四、垃圾处理1. 安装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如垃圾箱、垃圾焚烧炉等。
2. 强化垃圾分类,鼓励农民进行有机垃圾堆肥。
3. 建立农村垃圾回收站,促进资源再利用。
五、生态农业1. 鼓励农民发展有机农业,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2. 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如生态鱼塘、生态养鸡场等。
3. 加强畜禽粪污处理,利用发酵技术转化为有机肥料。
六、农村环境卫生1. 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境卫生意识。
2. 建设农村环境卫生设施,如公厕、垃圾桶等。
3. 组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清理垃圾、治理污水等。
七、生态旅游1. 发展乡村旅游,保护农村环境和传统文化。
2. 建设农家乐、农产品采摘园等,提供就业机会。
3. 引导游客文明旅游,不随地乱扔垃圾。
八、农村能源利用1. 推广农村生物质能源利用,如沼气、生物柴油等。
2. 鼓励农民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
3. 加强农村电网建设,提供可靠电力支持。
九、农村污水处理1. 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如生态立体滤池等。
2. 加强农村污水管网建设,避免污水直接排放。
3. 提倡农民使用节水设备,减少污水产生量。
十、农田生态修复1. 推广石漠化治理技术,恢复植被。
2. 建设湿地和人工湿地,改善水质。
3. 加强农田生态系统管理,保护农田生态功能。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作为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地区既是粮食生产的基地,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区域。
为了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应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以下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探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一、加强环境教育为了增强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农村地区应加强环境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对环境问题的认知水平,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积极的作用。
应该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引导农民转变思维,选择经济效益与环境友好并重的产业,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三、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应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推广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对土地和水资源的污染。
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通过推广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种植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推进乡村整治通过乡村整治工程,改善村庄的环境卫生状况,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
修缮村屯道路、房屋,建设垃圾处理设施,打造宜居宜业的乡村环境。
六、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农村地区的水土流失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应加大对农田水土保持工作的投入,修筑护坡、护河、护岸,加强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的程度。
七、推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对农村环境问题进行系统治理的有效手段。
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农村环境进行整体规划和修复,提高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
八、加强农村污水治理农村污水直排对地下水和河流的污染十分严重。
应推行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
九、推进农村建设绿色示范村建设绿色示范村是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途径。
应选取具有示范意义的村庄,通过绿化、环保设施建设等措施,打造绿色、宜居的村庄环境。
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当前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1.农药不合理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农业从改革开放历来得到了很大地发展,化肥农药的使用带来了高产稳产,使我国的农业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
但是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也带来了相当多的问题,不仅危害土地质量和生物环境,也给农业产品带来了潜在的农药污染。
我国的农药利用率偏低,很多农药并没有被利用,而是进入了土壤、水体、空气等媒介中,有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危害的潜在危险。
大量不合理的农药的使用,不仅杀死了大量的害虫天敌和其它非目标昆虫,同时也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农业不得不用更大剂量的农药来消灭害虫。
农药具有效果迅速、可防治、适用面广、价格低廉的优点而受到农业的大量使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变得更加危险。
2.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我国的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化肥农药等带来高产稳产,以及一定的增产,化学肥料的大量不合理使用也是我国农业的污染的一个重要问题。
农药的利用率的问题低在农业化学肥料的使用上也是相同的,化学农药的利用率低也带来了更多的环境问题,大量氮素化肥的浪费使水体水质富营养化,在农村富营养化湖泊中,大量的水生植物的生长影响了农村鱼塘经济鱼类的生产,水质恶化,使鱼塘鱼苗的存活率低,水质含氧量减少也影响了经济鱼类的生产。
浪费的化肥通过降水,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最终流入大海,使得海洋赤潮问题的经常化和严重化,严重影响了海洋的生态环境稳定性,同时浪费的化肥也进入当地地下水,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
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也使土地的肥力不断下降,土壤板结化,有机物含量不断降低,使农业生产更依赖于大量使用化肥,从而使农业生产陷入恶性循环,最终严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
3.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由于我国农业的相对落后,相当多农业资源得不到利用而被浪费或是成为污染来源,北方农民习惯于小麦玉米收获后焚烧秸秆玉米杆,这些焚烧下的灰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同时也减少了农民的清理土地再耕种下一季农作物的劳动,但是焚烧秸秆和玉米杆带来的农村大气污染问题不容忽视,产生的粉尘、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同时也加剧了大气温室效应。
农村生态环境整治的关键问题及对策
农村生态环境整治的关键问题及对策一、农村环境问题现状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水污染、农药残留等方面。
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农田的耕地率逐渐下降,土地退化严重;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导致水质恶化;农民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加剧生态环境问题。
二、水土流失问题水土流失是当今农村生态环境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由于农田的大面积露天耕作、河道和山坡的过度开垦等原因,导致土壤流失严重。
为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应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推广植被覆盖和梯田种植等措施,减缓土地流失速度。
三、水污染问题农村地区存在着许多水污染源,如农田农药和化肥的流失、生活污水的排放等,直接危害到周边水体的水质。
为解决农村水污染问题,应加强环境监测,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农村地区由于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导致环境卫生恶化。
解决这一问题,要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建立垃圾处理站点和垃圾分类回收网络。
五、资源浪费问题在农村生产生活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资源的浪费现象,如农村用水浪费、化肥农药过度使用等。
为解决资源浪费问题,应加强资源管理,推广循环农业和绿色种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六、农村区域生态保护问题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薄弱,很多地方存在乱砍滥伐、过度开发等现象,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农村区域生态保护管理,建立生态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
七、政府部门管理不力问题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工作需要政府部门出台相应政策和措施,但是很多地方存在管理不力的情况,导致环境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管和执法力度,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八、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不完善问题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不完善,监测手段不足、监测频次低,导致环境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刍议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对策
摘要:人的生存是民生问题的底线,而生态和谐则是维系生命的根源所在。
当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已成为时代的强音,积极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营造和谐农村生态家园是顺时应势,势在必行。
关键词:农村生态农村生活环境绿色链
近几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政策规定,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突出。
农村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小企业肆意排放污染物,对我国农村贫乏的水资源污染依然严重。
由于我国以往的工业企业布局缺乏整体规划,污染治理设施不够完善,节能减排改造又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大企业,忽视了对农村小企业的管理,农村工业污染已使全国16.7万km2的耕地遭到严重破坏,占全国耕地总量的17.5%。
同时,因环境基础设施投入相对不足,建设严重滞后,导致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湖泊,导致农村河网水质恶化,造成了水系的病源体污染、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等。
这种污染导致有的河水乌黑浑浊、臭气冲天,河道积淤严重,水体已基本丧失流动性和自净能力,给周围土地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二)农村畜禽养殖业的大规模发展与相应的污染防治配套设
施严重失衡。
在我国,随着畜禽养殖业的进一步扩大,农村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再加上农村地区畜禽养殖比较分散,规模较大,畜禽排泄的粪便并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进一步加大了农村的环境污染。
这种未经处理的粪尿中所含的病源体对广大农民的生活和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三)生活垃圾污染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制约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提高。
据有关资料显示,小城镇和农村广大农民居住的区域每年都会产生约为112亿吨的生活垃圾,这些垃圾几乎全部堆放在露天的空地中,这些露天堆放的垃圾既浪费了大量的良田又污染环境。
广大农村的生活用水也要直接排放在沟渠、池塘中,加剧了农村生活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农村生活垃圾随意乱倒,不仅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妨碍环境卫生,更破坏了地表植被。
(四)大量农药、化肥的无节制使用使脆弱的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在我国广大农村,农民在使用化肥过程中浪费十分严重,约有70%的化肥在环境中流失,化肥的大量浪费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巨大污染。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的大量使用,特别是氮肥的过量使用,使部分化肥又通过降雨、灌溉以及地表径流等循环进入河道池塘,使水体中所含营养质过多,造成大量水生植物的疯长,从而也造成了水源的污染。
搞好农村生态建设,整治农村生活环境,我们要从各个环节入手,在政策的扶持、资金的支持、技术的指导等方面,上下互动,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为建设绿色农村、环保农村、生态农村、现代农村作出贡献。
(一)进一步完善农村环保管理体制,实施统筹协调战略。
既要使群众富起来,又要使祖国大地绿起来,这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好生态治理、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使之相互促进。
由于我国农业的高分散性带来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把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在农民中形成一种可以互相监督、健全的管理机制,从深层次切断污染渠道和源头。
因此,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觉悟和组织化程度对防止农村环境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外,农业、科技、规划、城建等部门,在农业废弃物利用、开展污染治理相关课题的科研攻关、村庄建设规划、加快推进村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要按照生活污染源处理“就近、经济、效率”的原则,确立市场化运行规划,建立区域协调互动机制。
(二)加强农村生态污染治理项目建设,转变补贴方式,支持零排放无污染的绿色产业。
要想搞好生态文明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根据我国目前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和教训,首先应转变以往的补贴方式。
我国政府对农村生态污染治理的财政政策支持,应从单纯治理污染向支持绿色经济、无污染和零排放产业转变,支持综合性农业合作社的绿色循环
农业,关、停、转高污染和高消耗的企业。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使用化肥,避免无节制过量使用,避免化肥、农药进入到水网、空气当中。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要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本。
在新农村建设中,就要以农民为本,发展无污染、零排放的企业。
政府应对高排放、高污染的企业加以限制,对高污染、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行业予以重罚,进而建立起符合农村生态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三)打造现代农业,不断完善制度建设,确立循环经济发展新战略。
近年来,我国政府已认识到在经济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及时调整了片面追求发展经济而忽视环境的传统做法,不再单纯追求gdp的增长,提出要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
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时刻坚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理念,根据党在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思路,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确立“农业现代化”的指导思想。
这也为农村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农业发展由粗放型向生态可持续农业转变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国务院已经把农村污染列入全国污染现状普查体系,并且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针对农村污染现状、治理农村污染、维护农村环保的会议,会议上还强调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切实把农村环保放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通过制度的支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城乡建设和农村发展中去,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
用,使农村生态环境逐步进入良性循环。
(四)借鉴国外保护农村环境的经验,搭建城乡互动桥梁。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市民支援农业是比较普遍的社会行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规模的现代化,离不开广大市民的支持和支援。
在发达国家,有很多市民支援农业发展,如韩国就有环境亲和与生态农业建设、品牌经营与差别农业选择等措施,我们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切实应用到我国的农村建设中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国应倡导不使用化肥、农药以及转基因等产品,不以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方式来提高农业产值的做法。
我们要提倡利用和开发农作物自身特性抵抗病虫害,并开发和提高农作物对人类的营养和保健潜力。
在流通渠道方面,为了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让农民获取更多农产品的利润,要搭建起农村生产者与城市消费者直接联系的桥梁。
各地市民可以通过志愿者的方式,组织形成“生产—消费”合作社,以产销双方直接见面的方式,简化流通环节,将生态农业的收益最大程度地留存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两大群体内部。
这样既可以保证生产领域绿色环保,又可以保证农产品的顺利销售,这种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的形成,为城乡统筹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跃奎.发展经济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228.
[2]杨晓东,白人朴.小城镇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
业大学学报,1999(6).
[3]金瑞林.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