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疫情分析_2018年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1. 摘要本报告旨在调查和分析最近发生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
报告包括疫情背景、病例分析、流行病学调查、预防控制措施以及建议等内容。
2. 疫情背景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婴幼儿和幼儿园儿童。
近期,某地区报告了手足口病疫情的暴发,引起了广泛关注。
疫情的暴发可能与季节性流行、传染源扩散以及个人卫生习惯等因素有关。
3. 病例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我们对病例进行了分析。
在此次疫情中,共有XXX例手足口病病例报告。
其中,婴幼儿占XX%,幼儿园儿童占XX%,其他年龄段占XX%。
病例中男性占XX%,女性占XX%。
病例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口腔溃疡、皮疹等。
4. 流行病学调查为了进一步了解疫情的传播途径和风险因素,我们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疫情主要集中在幼儿园和托儿所等儿童聚集场所。
病例之间存在密切接触史,如共同生活、共用餐具等。
此外,个人卫生习惯的差异也可能导致疫情的扩散。
5. 预防控制措施为了控制疫情的蔓延,我们提出了以下预防控制措施:- 提高公众对手足口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加强健康教育;- 加强儿童聚集场所的卫生管理,定期消毒;-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如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等;- 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例,进行有效的治疗和康复;-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建立疫情监测和报告机制。
6. 建议为了更好地应对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体系的建设,提高疫情应对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加强科学研究,提高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防控能力;- 加强国际合作,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应对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挑战;- 加强社会宣传,提高公众对手足口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7. 结论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对婴幼儿和幼儿园儿童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通过本次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疫情的特点和传播途径,为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疫情监测和预防控制,提高公众对手足口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简称HFMD)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途径传播。
该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幼儿园、托儿所等人群中。
为了及时控制和防范手足口病的暴发疫情,本次调查报告旨在提供详细的数据和分析,以便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二、调查方法1. 数据收集:通过卫生部门提供的病例报告、医院就诊数据和相关机构的监测数据等,收集手足口病疫情数据。
2.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对疫情暴发地区的家长和学校进行调查,了解疫情暴发的原因、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等方面的信息。
3. 现场调查:派遣专业人员前往疫情暴发地区进行实地调查,了解疫情暴发的具体情况和防控工作措施。
三、调查结果1. 疫情暴发情况:根据收集的数据和调查结果,手足口病在调查期间在某地区出现了明显的暴发情况。
疫情暴发的时间为XX年XX月至XX年XX月,暴发地区主要集中在幼儿园和托儿所。
2. 疫情暴发原因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调查,发现疫情暴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a. 病毒传播: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途径传播,疫情暴发可能与人群密集、卫生条件差等因素有关。
b. 不良卫生习惯:个人卫生习惯不良、饮食卫生不达标等因素也是疫情暴发的原因之一。
c. 缺乏防控措施:在疫情暴发地区,防控措施的宣传和实施不到位,导致疫情的快速传播。
3. 疫情暴发的影响:a. 健康影响:疫情暴发导致大量儿童感染手足口病,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
b. 社会影响:疫情暴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c. 家庭影响:疫情暴发给家庭带来了心理和经济上的压力,增加了家庭的负担。
四、防控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学校和社区等渠道,加强手足口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
2. 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加强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如勤洗手、饭前便后洗手等,避免接触患者的分泌物。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接触传播。
近期,某地区发生了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为了及时控制疫情蔓延并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进行了该疫情的调查和分析。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发生原因、传播途径、感染人群特点以及疫情的严重程度,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调查方法1. 数据收集:收集相关地区卫生健康部门、疾控中心以及医疗机构的疫情报告、患者就诊记录等数据。
2. 现场调查:赴疫情发生地进行现场走访,了解疫情的发展情况、人群密切接触情况等。
3. 病例回顾:对已确诊或疑似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了解其活动轨迹、接触史等。
四、调查结果1. 疫情传播途径通过调查发现,该疫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飞沫传播主要是指患者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将病毒传播到空气中,他人吸入后感染;接触传播主要是指患者的口腔、皮肤病变等分泌物接触到他人的口腔、皮肤等部位引起感染。
2. 感染人群特点根据调查结果,手足口病主要感染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
这可能与儿童免疫系统不完善、个人卫生习惯差以及集中托幼机构等因素有关。
3. 疫情严重程度根据收集的数据,疫情暴发后病例数量迅速增加,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
疫情的严重程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患者数量: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病例,超过医疗机构的承受范围。
- 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3岁以下的婴幼儿,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容易出现严重症状。
- 病情严重度:部分患者出现高热、皮疹、口腔溃疡等严重症状,需要住院治疗。
五、调查分析1. 病毒株分析通过对患者样本的分析,发现本次疫情主要由肠道病毒71型引起。
该病毒株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易引发手足口病暴发。
2. 环境卫生分析调查发现,部分托幼机构的卫生状况较差,存在卫生设施不完善、清洁不彻底等问题。
这些不良的环境卫生条件可能成为手足口病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
浅谈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防控措施

培训讲座
组织专业医护人员开展知识讲座 和培训,提高大众对手足口病的
认知和防控意识。
个案报道
报道典型病例的治疗和康复过程 ,以及防控经验和教训,引导公
众科学防控手足口病。
04
手足口病防控的挑战 和展望
面临的挑战
01
手足口病病毒的变异
手足口病病毒具有较高的变异性,导致病毒株不断演变,给防控工作带
加快手足口病病毒疫苗的研发进程,通过 特异性疫苗的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有 效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提高诊断和监测水平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的能力建设,提 高医务人员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同时, 加强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 各国共同合作和交流,分享经验和研究成 果,共同应对挑战。
少数病例可出现脑炎、脑膜炎 、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 死亡。
手足口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 症状和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 查可确诊。
02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 调查
调查目的和方法
目的
了解手足口病的发病特点、流行 趋势和传播途径,为制定防控措 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现场调查相 结合的方法,收集病例的基本信 息、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 等,并进行统计分析。
治疗措施
及时就医
一旦发现患有手足口病, 应立即就医,尽早得到诊 断和治疗。
遵医嘱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和护理,按时服药,定期 复查,直至痊愈。
关注病情变化
密切关注病情的发展和变 化,如出现高热不退、神 志不清、呼吸困难等严重 症状,应及时就医。
健康教育措施
宣传教育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一、引言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婴幼儿和儿童。
近期,在某地区发生了手足口病的暴发疫情,为了及时控制疫情的蔓延,保障公众健康,我们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便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
二、调查方法1. 数据收集:通过卫生部门提供的疫情报告、医院就诊记录和实地调查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
2. 调查对象:疫情发生地区的儿童、家长、医务人员和卫生部门工作人员。
3. 调查内容:了解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病例数量、病情严重程度、传播途径等。
三、调查结果1. 疫情发生情况:手足口病疫情发生在某地区的幼儿园和小学,起始时间为某年某月某日。
截至某年某月某日,已报告病例总数为XXX例,其中男性占XX%,女性占XX%。
2. 病例分布情况:疫情主要集中在某地区的A幼儿园和B小学,占总病例数的XX%。
其他地区也有少量病例报告。
3. 病情严重程度:大部分病例为轻型,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皮疹等。
少数病例为重型,出现呼吸困难、心脏病变等严重症状。
4. 传播途径:疫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个别病例通过接触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传播。
四、疫情分析1. 疫情原因: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季节因素、人群密集、卫生条件不佳等因素可能导致疫情的暴发。
2. 传播途径:疫情主要通过幼儿园和小学的密集人群接触传播,尤其是在课堂、操场等集中活动场所。
3. 防控措施: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养成,如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等;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定期消毒、通风等;及时隔离病例,减少传播风险。
五、应对措施1. 卫生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宣传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提醒家长和学校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2. 学校管理: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定期消毒、通风,提供洗手设施,及时隔离病例,减少传播风险。
3. 医疗支持:加强医院的诊疗能力,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引言概述: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婴幼儿和儿童。
最近,某地区出现了一起手足口病的暴发疫情,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该疫情进行调查,并详细阐述疫情的原因、传播途径、症状、防控措施以及对公众健康的影响。
一、疫情原因:1.1 病原体: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是肠道病毒,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最为常见。
1.2 季节因素:手足口病疫情通常在夏秋季节高发,这是因为高温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病毒的传播和繁殖。
1.3 个人卫生习惯:个人卫生习惯差、不洗手、不注意饮食卫生等因素也是手足口病暴发的原因之一。
二、传播途径:2.1 接触传播: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如咳嗽、打喷嚏、接触患者的口水、粪便等。
2.2 环境传播:病毒可以通过污染的水、食物、玩具等间接传播,感染者接触这些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易被感染。
2.3 母婴传播:孕妇感染手足口病后,通过胎盘感染、分娩过程或哺乳等方式将病毒传给新生儿。
三、症状:3.1 发热: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状之一是高热,一般持续2-3天。
3.2 口腔症状:患者常出现口腔溃疡、咽峡炎、口腔疼痛等症状。
3.3 皮疹:手足口病患者常在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红斑、水疱、疱疹等皮疹,可能伴有瘙痒和疼痛。
四、防控措施:4.1 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患者后、使用卫生间后、饭前饭后等时刻。
4.2 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避免积水、蚊虫滋生等。
4.3 隔离措施: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应及时隔离治疗,避免传播给他人。
五、对公众健康的影响:5.1 社会影响:手足口病的暴发疫情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学校、幼儿园等公共场所的关闭、人员流动的限制等。
5.2 经济影响:疫情的暴发可能导致人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旅游业、餐饮业等行业的减少。
5.3 心理影响:疫情的暴发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感,因此需要加强心理疏导和支持。
阜阳市手足口病(EV71感染)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34 4
安徽医学
20 第 1感 染 ) 情 流 行 病 学 分 析 E7 疫
万俊峰
[ 摘
究。结果
朱理业 刘 红 曹明华 丁振 涛 见 海晖
根据疫情数 字及 病原学检测 结果进行研
5 .9 。报 告发病率 以颍州 区最 高 , 16 % 其次为颍东 区、 颍泉区 ; 发
E 7 型所致 。 V1
此 次手 足 口病 由肠 道病毒
[ 关键词 ] 手足 口病 ; V 1 E 7 型感染 ; 疫情
肠道 病毒 7 l型( V 1 是手 足 口病 常见的致病 因子之一 , E 7) 自 17 9 4年 Sh i 等在世界上首 次报道 以来 , cm a t 至今 世界许 多 国 家及 中国香港、 中国台湾 、 中国 内地 ¨ 等先后发 生 了由 E 7 V1
病例 占 21%。 .3 1人 群 分 布 . 74 0例 报 告 病 例 中 , 别 比为 18 :; 小 7 性 .6 1 最
、
资料 来 源
5月 2 日前 的 疫 情 资 料 由辖 区 内 县 级 疾 控
中心调查收集 ; 2日以后 的疫情 数字来 源于 中国疾 病预 防 5月 控制信息系统。
学资料 、 临床资料 、 实验室 检测 和病理 学结 果进 行 了认真 的分 析 , 为此 次 安 徽 省 阜 阳市 手 足 口病 疫情 主 要 由肠 道 病 毒 认 E 7 型感染引起 , Vl 4月 2 3日, 卫生部确认 了专家组 的意见 。同
日, 徽省卫生厅在 网站上发 布 了阜 阳市发生 E 7 安 V 1感 染 的 疫 情 信息 。
要 ] 目的
分析阜 阳市手足 口病 ( V 1 E 7 感染 ) 疫情的特点 。方法
21例手足口病患儿疫情分析及控制

3 吴双 滨 . 周 围静脉外 科疾病 诊断 与治疗 [ . 齐哈 尔 : 实用 M]齐 黑 D T是骨科患者较 为严重 的并发症。早期发现早期 治疗 [] V
效果较好 , 否则易引起 下肢深 静脉功 能不全 , 造成 肢体残疾 ,
甚至栓子脱落 引起肺栓 塞危 及 生命。本组 病例 均早 期 发现 ( 骨折后第 2 7天 ) 为早期 治疗赢得 了时机 , 免许多 不 良 , 避
2 例 手足 口病 患儿 疫情 分 析及 控 制 1
朱 亚君
( 江苏省靖 江市人 民 医院 , 江苏 泰 州
摘要
240 ) 150
回顾性 分析 2 例手 足 口病 患儿 的临床 资料 ,0 中度 发热伴 手 、 、 l 2例 足 口腔 、 门皮疹 , 例 持续 高热 、 繁 呕吐 、 肛 1 频 手足
8 例出现 D T时 , V 反应 比较强烈 , 对治疗护理产生怀疑。我们 准确熟练的护理操 作 , 有针 对性 的心理 护理 , D " 对 VI 患者 的
耐心向患者及家属做好疾病 宣教 和功能锻炼 指导 , 讲述 深静 诊断 、 治疗 、 康复具有积极 意义 。
脉栓塞 的危害 , 结合成功病例介绍治疗效果 , 减轻患 者的恐惧 参 考文 献 :
以夏秋季多见 , 冬季 的发病 较为少 见…。该 病流行期 间 , 手足 口病 ( adf t ot i ae V ) 由多种 肠道 病 , H n- o m u ds s ,H MD 是 o- h e 病毒引起的常见传 染病 , 以婴幼儿 发病 为主。大多数 患者症 可发生幼儿 园和托儿所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 。引发 状轻微 , 以发热和手 、 、 足 口腔 等部位 的皮疹或疱 疹 为主要特 手足 口病 多为柯萨奇 A 6 1 肠道病毒 , 肠道病毒传染性 强 、 隐性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标题: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引言概述:近期,某地区发生了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疫情的情况,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下是我们的调查报告。
一、疫情爆发情况调查1.1 疫情爆发时间:我们调查发现,疫情爆发时间为某月某日,且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1.2 疫情蔓延范围:疫情主要蔓延在幼儿园和小学中,部份家庭也浮现感染病例。
1.3 患病人数:截至目前,已有多人确诊感染手足口病,其中包括儿童和成人。
二、病因分析2.1 病毒传播途径: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特别是在密集的人群中更易传播。
2.2 病毒潜伏期:病毒潜伏期较长,患者在潜伏期内可能并不浮现明显症状,增加了传播风险。
2.3 预防措施不足:部份学校和家庭在预防手足口病方面存在疏漏,缺乏有效的防护措施。
三、疫情防控措施3.1 加强卫生宣传: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增强预防意识。
3.2 疫情监测: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系统,及时发现疫情的蔓延情况,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3.3 隔离治疗:对确诊感染手足口病的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四、社会影响分析4.1 家庭影响:疫情导致部份家庭浮现患病人员,增加了家庭的负担和压力。
4.2 学校影响:疫情对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造成为了一定影响,学生和教师的健康受到威胁。
4.3 社会影响:疫情的蔓延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不安和恐慌情绪,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五、建议和展望5.1 完善预防措施:加强对手足口病的预防宣传,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减少疫情的发生。
5.2 健全防控体系:建立完善的疫情防控体系,提高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和效率。
5.3 加强协作合作:各部门之间应加强协作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疫情挑战。
结语: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我们深刻认识到手足口病疫情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希翼相关部门和公众共同努力,加强防控,共同维护社会的健康和稳定。
手足口病 历史

手足口病历史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最早于1969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首次报告。
但是在亚洲地区,尤其在中国,手足口病的发病率一直较高,并且已经有了较长的历史。
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陆续报告了手足口病疫情。
1981年,在中国广东省一家幼儿园爆发了手足口病疫情,成为了该国报告的首次手足口病疫情。
此后,手足口病在全国多地频繁爆发,尤其是在夏秋季节,多发于0-5岁儿童,特别是幼儿园和托儿所中的儿童。
2010年以来,手足口病在中国的疫情呈现出了需关注的发展趋势。
手足口病最初被认为是一种不严重的疾病,在中国广州等地仅仅被视为普通感冒。
但是随着1997年香港手足口病爆发的发生,人们对该病开始引起重视。
尤其是在2008年,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大量流离失所的儿童在灾区内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据统计,该病在2008年中国全年共发生了近470万人次,导致了1.23万人死亡,其中绝大多数是年幼儿童。
目前,手足口病的疫情在亚洲地区依然很严重。
2018年,中国的手足口病疫情呈现出了一定的增长趋势。
其中不乏一些个案,如四川省德阳市一所幼儿园在短时间内有21名儿童感染手足口病。
同时,亚洲地区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普遍受到了手足口病的威胁。
比如在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国家,该病的疫情也很常见。
总的来说,手足口病在中国的历史并不算长,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近年来该病的疫情开始加重。
在现代医学技术的支持下,人们已经能够更好地认识这种病毒,并且也认识到预防手足口病对于保障儿童健康非常重要。
随着人们对该病认知的不断提高以及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相信手足口病的疫情会得到有效控制。
厦门市某三甲医院2013-2018年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厦门市某三甲医院2013-2018年手足口病疫情分析林文斌; 秦维霞; 祝寒松【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9(010)020【总页数】5页(P9-13)【关键词】厦门市; 三甲医院; 手足口病; 疫情; 报告质量; 分析【作者】林文斌; 秦维霞; 祝寒松【作者单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院感染管理部福建厦门 361003;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处置与疫情管理所福建福州 3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一种肠道病毒性传染疾病,多发生于5岁及以下儿童,表现为低热、口痛、厌食、手、足、口等部位皮肤或黏膜破溃,部分病例可引起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重症病例病情发展快,少数甚至导致死亡。
近年国内HFMD发病处于较高水平,厦门市HFMD发病呈增加趋势,发病率居福建省前列,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1]。
综合医院是HFMD诊治和病例网络报告的主要医院,分析其基本情况将对厦门市的HFMD防控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拟对厦门市某三甲医院2013年1月—2018年12月HFMD疫情和病例网络报告质量进行分析,为相关部门掌握现状及提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2013年1月—2018年12月HFMD病例个案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按照发病日期导出。
1.2 分析方法采用R3.4.3软件进行Cox-Stuart趋势存在性检验、F检验和地图绘制,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一般情况厦门市某三甲医院2013年1月—2018年12月HFMD报告发病数、重症数和死亡数分别为4 058例、16例和2例,分别占比厦门市医疗卫生机构报告数(50 683例)、重症数(59例)和死亡数(4例)的8.01%、27.12%和50.00%。
2.2 时间分布该院2013年1月—2018年12月HFMD报告发病数分别为499例、1 064例、495例、348例、304例和1348例;重症数分别为1例、4例、8例、2例、1例和0例;死亡病例分布在2015年6月和10月。
1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调查报告

1 1 一般资料 .
12 方 法 .
对有 发热 、 、 等远 端部 位 出现斑 丘 疹或 疱 手 足
疹, 口腔黏膜疹 的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
12 1 流 行 病 学 调 查 .. 在进 行 的流行 病学调 查 中, 了解 到 学 生
中外 医学 研 究
21 0 0年 1 0月 O EG D C LR S A C HI E E A D F . I N ME IA E E R H R
曩曩 -|善曩 ㈡ 薯薯||≯≯ . 曩 . l曩毒. .
. 。 . 曩叠. . 嚣 ≯ | . ≥ 曩 . 。 曩澎 疆. 曩 夸 曩
幼 儿 园 院长 电话 , 话报 告 “ 园 有 4名 因 手 足 口有 疱 疹 的 学 生 电 该
园发生手足 口病例 1 1人 , 罹患 率为 22 % , . 1 整个 小班学 生 ( 同寝 室) 均有发病 , 1 班 2人 , ( ) 3人 , ( ) 6人 ,1名学 小( ) 小 2班 小 3班 1 生 均未 发生发热、 口腔炎 、 消化道 、 神经系统症状。 24 临床表 现 . 无 明显发热症 状 , 大部 分学生 的手 、 、 足 口腔有 透 明皮疹 , 偶尔有痒 , 消化 系统 、 呼吸系统 、 神经系统 、 血管系统 心
的发 展 , 将 调 查 处 理 情 况 报 告 如 下 。 现
1 资料 与 方 法
25 年龄 、 . 性别分布
3 控 制措 施
发病年龄 3— 4岁 , 3岁最 多 ( 9例) 占发 ,
病 总数 的 8. 0 , 18 % 男性 7例 , 女性 4例 , 男女发病 比例为 17 : 。 . 7 1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途径传播。
近期,某地区浮现了手足口病的暴发疫情,为了及时控制疫情蔓延,我们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目的1.了解疫情暴发的时间、地点和规模;2.掌握患者的年龄、性别、症状等基本情况;3.分析疫情暴发的原因和传播途径;4.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三、调查方法1.采集病例数据:通过卫生部门提供的病例报告,采集疫情暴发期间的病例数据;2.现场调查:赴疫情暴发地点进行调查,了解疫情发展情况、防控措施等;3.访谈调查: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访谈,了解病情、就诊情况等。
四、调查结果1.疫情暴发时间和地点:手足口病疫情暴发于2022年5月份,在某市的幼儿园和学校中浮现。
2.疫情规模:共有500例手足口病患者报告,其中大部份为儿童。
3.患者基本情况:疫情暴发的患者以3-5岁儿童为主,男女比例大致相当。
患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皮疹等。
4.传播途径: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途径传播,如咳嗽、打喷嚏、接触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等。
5.暴发原因:疫情暴发的原因可能与季节变化、幼儿园和学校的密集人群接触有关。
此外,个人卫生习惯不良也可能是疫情暴发的原因之一。
五、防控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学校等渠道,向公众宣传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
2.加强个人卫生:教育儿童和家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等。
3.加强环境卫生:定期对幼儿园和学校的环境进行清洁消毒,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4.早期发现和隔离:对于浮现手足口病症状的患者,及时就诊并进行隔离,以防止疫情扩散。
5.加强监测和报告: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掌握疫情动态,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六、结论通过调查发现,手足口病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某市的幼儿园和学校,主要感染人群为3-5岁的儿童。
疫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某幼儿园小儿手足口病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某幼儿园小儿手足口病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近期,我所在幼儿园发生了一起小儿手足口病暴发事件,为了深入了解此次疫情的原因、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我们进行了一次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一、疫情概况自2023年3月1日起,我园陆续发现多名幼儿出现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等症状。
截至3月10日,累计报告病例32例,其中男生18例,女生14例,年龄集中在3-6岁。
经过医院诊断,均确认为手足口病。
二、病例特点1.发病时间:病例主要集中在3月1日至3月10日,呈现聚集性发病特点。
2.临床表现:患儿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部分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4.并发症:多数患儿病情较轻,无并发症。
少数患儿出现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
三、传播途径1.空气传播:手足口病病毒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2.接触传播:病毒可通过污染的手、玩具、餐具等传播。
3.粪口传播:病毒可通过污染的粪便传播。
四、流行病学调查1.病例对照研究:我们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病例组中有共同暴露史,如接触过手足口病患儿、到过公共场所等。
2.时间序列分析:通过分析病例发生的时间分布,发现病例主要集中在3月份,与我国手足口病高发季节相符。
3.空间分布:病例分布在幼儿园的多个班级,呈现聚集性特点。
4.人群分布:病例主要集中在3-6岁的幼儿,与手足口病的好发年龄相符。
五、防控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家长和教职工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加强预防措施的落实。
2.严格消毒:对幼儿园的环境、物品进行定期消毒,减少病毒传播。
3.隔离治疗: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病毒传播。
4.加强监测:对幼儿园内幼儿进行定期健康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5.预防接种:积极推广手足口病疫苗,提高幼儿的免疫力。
1.本次疫情是由手足口病病毒引起的,传播途径多样,易造成聚集性发病。
2.幼儿园是手足口病的高风险场所,应加强防控措施。
3.加强宣传教育、严格消毒、隔离治疗、加强监测和预防接种是有效的防控手段。
2009-2018年陕西省手足口病时空分布规律及发病流行强度

• 54•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1年1月第25卷第1期Chin J Dis Control Prev 2021 Jan; 25( 1)•论2009 — 2018年陕西省手足口病时空分布规律及发病流行强度朱妮周体操杨国婧李欣欣王舒张义710054西安,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通信作者:张义,E-mail:8826970@ D01 :10.16462/ki.zhjbkz.2021.01.011【摘要】目的描述陕西省2009 — 2018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探索其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趋势。
方法对2009 — 2018年陕西省手足口病疫情进行描述性分析,使用移动流行区间法(movingepidemic method, MEM)判断手足口病流行季节,使用时空扫描方法对手足口病时空聚集区域进行探索。
结果2009 —2018年,陕西省手足口病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43.01/10万,男、女性别比1.47: 1。
患者年龄最大80岁,最小l d,中位年龄2岁。
2009 — 2018年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每年4月底一 7月是陕西省手足口病流行高峰期。
MEM模型显示,2018年陕西省手足口病在19周突破流行阈值,20周直接跨越低流行进入中流行,并持续1丨周,2018年31周进人低流行阶段,33周跌破流行阈值。
时空扫描分析探测到时间维度为2010年4月一 2010年7月,空间维度覆盖西安、咸阳和渭南部分县区的聚集区(/^ = 5.7丨,95% C/: 5.70~5.73, P<0.001),主要聚集区在10年中位置相对固定。
结论陕西省手足口病发病存在明显时间和地区分布规律,关中地区为发病聚集区域,是手足口病的重点防控地区。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性特征;移动流行区间法;时空聚类【中图分类号】FU8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679(2021)01-0054-06基金项目:陕西省卫生健康科研基金项目(2018D041)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epidemic intensity of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Shaanxi Province from 2009 to 2018 Z H U Z H O U T i-c a o, Y A N G G u n-jin g, L I X in-x i n, W A N GS h u, Z H A N G YiIn fe c tio u s D ise a se P re v e n tio n a n d C o n tro l I n s titu te, S h a a n x i P ro v in c ia l C enter f o r D isea se C o n tro l a n d P rev e n tio n ,X i' a n710054,C h in aC o rresp o n d in g a u th o r:Z H A N G Y i, E-m a il:8826970@ qq. co m【Abstract】Objective To describ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and, foot and mouthdisease (HFMD) and explore the spatial—temporal change tendency from 2009 to 2018 in Shaanxi Province. Methods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 method was used to describe epidemic situation of HFMD andmoving epidemiological method (MEM)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pidemic season, and possible spatial-temporal clusters of HFMD among clown towns in Shaanxi Province from 2009 to 2018. Results The average morbidity from 2009 to 2018 was 143.01 per 100 000. The male-female ratio of HFMD was1.47 •1. The age of patients ranged from 1day to 80 years old and the median age was 2 years old. Theincidence of HFMD was increasing generally from 2009 to 2018, and from the end of April to July everyyear was the peak of HFMD in Shaanxi Province. The results from MEM model showed that the incidenceof HFMD exceeded the given threshold value of low epidemic situation at 19th week, then reached to medium epidemic situation in the next week and lasted for 11weeks. After that, the incidence rate camedown back to low epidemic and normal situation at 31th and 33 th week respectively in the year of 2018.The results from the space-time scanning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epidemic period was from April 2010 toJuly 2010 from the time dimension, and some counties in Xi ’ an,Xianyang and Weinan ( R R = 5. 71 ,95% C l:5. 70—5. 73, P<0. 001 ) were the main gathering areas of HFMD, and the main gathering areaswere relatively fixed in 10 years. Conclusions There are significant spatial-temporal cluster patterns for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1年1月第25卷第1期Chin J Dis Control Prev 2021 Jan; 25( 1 )• 55•the distribution of HFMD incidence in Shaanxi. The Guanzhong area is the main gathering area.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terven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ccordingly.【Keywords】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oving epidemicmethod ;Spatio-temporal clusterFund program:Health Research Fund Project of Shaanxi Province( 2018D041)(C h in J D is C o n tro l P rev2021,25( 1) :54-59)手足口病多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通常由柯萨 奇病毒 A组 16 型(coxsackievirus A16,C V A16 )、肠 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 E V71)等数十种肠道 病毒感染所致m。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引言概述: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婴幼儿和幼儿园儿童。
最近,某地区爆发了一起手足口病疫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该疫情的调查研究,旨在深入了解疫情的原因、传播途径以及应对措施,为防控手足口病提供参考。
一、疫情背景1.1 疫情地点和时间1.2 疫情规模和受影响人群1.3 疫情的严重性和紧急性二、疫情原因分析2.1 病毒种类和特点2.2 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2.3 环境因素和个人卫生习惯对疫情的影响三、疫情传播途径3.1 接触传播3.2 空气传播3.3 食物、水源传播四、疫情应对措施4.1 疫情监测和报告机制4.2 预防措施宣传和教育4.3 患者隔离和治疗措施五、疫情防控建议5.1 加强卫生管理和个人卫生习惯培养5.2 增加公共场所的清洁消毒频率5.3 提高儿童疫苗接种率正文内容:一、疫情背景1.1 疫情地点和时间:该疫情发生在某地区的幼儿园和托儿所,时间为最近一个月。
1.2 疫情规模和受影响人群:共有100多名儿童感染手足口病,其中有数十名儿童需要住院治疗。
1.3 疫情的严重性和紧急性:由于手足口病的传染性较强,疫情的迅速蔓延对儿童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需要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控制。
二、疫情原因分析2.1 病毒种类和特点: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其中较常见的是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
这些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快速变异的特点。
2.2 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食物、水源传播等途径传播。
婴幼儿和幼儿园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易受感染。
2.3 环境因素和个人卫生习惯对疫情的影响:不良的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是手足口病疫情发生的重要因素,如不及时洗手、不注重清洁等。
三、疫情传播途径3.1 接触传播:儿童之间的直接接触,如亲密接触、玩耍时的接触等,是手足口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3.2 空气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病毒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给他人,尤其在密闭环境中传播的风险更高。
学校手足口病疫情调查报告

XX学校手足口病调查报告XX年XX月XX日15时许,XX卫生院电话报告,XX乡XX 小学中一班出现3例手足口病病例,接到报告后,县疾控中心立即派2名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处置工作:一、基本情况XX乡中心小学位于XX县XX乡XX小学,是一所公立学校。
全校共有9个年级(9个班级),各自一个班;共有学生人,教职工人,住校学生人,走读生人;共有教室间,寝室1栋,寝室有4层,男女生各一半(两边各自楼梯分开通行),每间住宿4-6人不等。
二、发病情况(一)病例定义:疑似病例:具有发热、头痛、咽喉痛、瘙痒之一者;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中出现丘疹或水泡者。
(二)首发病例:XX,女,4岁,中一班学生,XX月XX 日出现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散在皮疹、疱疹为主要症状。
XX月XX日到XX卫生院就诊,诊断为手足口病。
XX 月XX日11时XX卫生院陆续发现该校手足口病2例。
(三)年龄分布:XX月XX日16时,共发现临床诊断病例3例,发病年龄具体分布情况:4岁发病2例;3岁发病1例。
(四)时间分布:发病时间具体分布情况:XX月XX日上午发病1例,XX月XX日下午发病2例,(五)性别分布:3例病例男生1例,女生2例,男女性别比为1:2。
三、调查情况XX月XX日16时许,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赶赴XX卫生院对此次疫情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发现,该校手足口病疫情防控工作尚存在一些薄弱之处:1、学校对因病请假后复课证明把控不严;2、学校学生发病后未在卫生院就诊,自行在诊所购买药物,出现防控漏洞;3、学校消毒人员消毒剂配比浓度偏低,消毒效果不佳;综合以上三点原因,造成此次短时间聚集性手足口病疫情。
四、处置情况1、患病学生及时隔离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隔离治疗期间,班主任每天对居家隔离治疗的学生进行访查,如病情加重应及时送卫生院住院治疗。
3、根据《XX省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预警工作方案》的要求,经县疾控中心、县教育局会商同意后,建议中一班所有学生进行居家隔离观察一周。
手足口疫情情况汇报

手足口疫情情况汇报截至目前,手足口疫情在我国多个地区出现,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以下是关于手足口疫情情况的汇报:一、疫情地区分布。
手足口疫情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包括广东、福建、浙江等省份。
其中,广东省是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各地市纷纷出现手足口疫情病例报告。
福建、浙江等地也有不少病例报告。
二、疫情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接触传播。
婴幼儿是感染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而学校、幼儿园等人员密集场所是疫情传播的重要环节。
三、疫情防控措施。
各地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包括加强对学校、幼儿园等场所的卫生管理,加强对婴幼儿的健康监测,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加强对疫情的监测和报告等。
同时,医疗机构也加强了对手足口病患者的救治工作,确保病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四、疫情对社会的影响。
手足口疫情的出现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婴幼儿和家庭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一些学校、幼儿园因为疫情的影响而采取了停课等措施,给家长和孩子们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五、未来工作展望。
面对手足口疫情,我们需要继续加强对疫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的卫生管理,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加强对婴幼儿的健康监测等。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对手足口病的研究工作,争取早日找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足口病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社会的影响。
综上所述,手足口疫情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我们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应对这一挑战。
只有通过加强防控工作、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才能够有效地控制疫情的蔓延,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希望各地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团结一心,共同应对手足口疫情,为打赢这场防疫战争作出积极的贡献。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对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并提供详细的数据和分析。
通过对疫情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将揭示疫情的传播途径、暴发原因以及采取的控制措施。
本报告将为相关机构和公众提供有关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详尽信息,以便更好地应对类似疫情的发生。
【引言】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婴幼儿和幼儿园儿童。
近期,某地区爆发了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疫情的情况和原因,我们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和分析。
【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多种调查方法,包括现场调查、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
现场调查主要包括对患者家庭和幼儿园的访问,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
问卷调查主要面向患者家长和幼儿园教职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卫生状况。
数据分析主要针对疫情的传播途径和暴发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
【调查结果】通过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疫情传播途径: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尤其是在密集的群体中传播风险更高。
2. 暴发原因:疫情的暴发与幼儿园卫生状况和个人卫生习惯有关。
部分幼儿园存在卫生管理不到位、通风不良等问题,加上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导致病毒传播迅速。
3. 疫情特征:此次疫情主要集中在幼儿园和婴幼儿家庭中,患病人数较多,但病情较轻,大多数患者在一周内康复。
4. 控制措施:针对此次疫情,卫生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控制措施,包括加强幼儿园卫生管理、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加强疫情监测和及时隔离治疗等。
这些措施有效地遏制了疫情的扩散。
【数据分析】根据收集的数据,我们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和分析。
以下是一些关键数据:1. 疫情暴发期间,共有X个幼儿园报告了手足口病病例,涉及X个班级,共计X名患者。
2. 幼儿园卫生状况调查显示,X%的幼儿园存在卫生管理不到位的问题,X%的幼儿园通风不良。
3. 问卷调查显示,X%的患者家长对个人卫生习惯重视程度较低,X%的幼儿园教职工认为幼儿园卫生管理存在问题。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引言概述: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暴发疫情的情况有所增加。
本篇调查报告旨在详细分析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原因和应对措施,以期提供有关部门和公众更好的了解和防控手足口病的指导。
一、疫情背景1.1 疫情爆发时间和地点根据调查结果,本次手足口病疫情发生在某市的幼儿园,起始时间为X年X 月X日,暴发地点主要集中在该市的ABC幼儿园。
1.2 疫情暴发规模据统计,疫情暴发后,该幼儿园共有X名幼儿感染手足口病,其中包括X名确诊病例和X名疑似病例。
暴发规模较大,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
1.3 疫情传播途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我们发现本次疫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两种途径传播。
病毒主要通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唾液、粪便等途径传播给其他人。
二、疫情原因分析2.1 病毒感染源头经过病原学检测,我们确认该疫情的病毒感染源头为某患者,该患者在疫情暴发前曾经有与其他患者密切接触的情况。
这表明病毒在患者间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2 环境卫生条件通过对幼儿园的环境卫生条件进行调查,发现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
例如,卫生设施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不到位,儿童个人卫生习惯培养不够,这些都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2.3 人群免疫力差异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彻底发育,免疫力相对较弱。
因此,幼儿园中儿童之间的相互传播更为容易,也是本次疫情暴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应对措施3.1 及时隔离患者在疫情暴发后,幼儿园即将采取了隔离措施,将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进行隔离,以防止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3.2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幼儿园加大了对卫生设施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同时加强了儿童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包括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等措施,以减少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和传播。
3.3 提高公众防控意识针对本次疫情,相关部门通过媒体和社区宣传,提高了公众对手足口病的认知和防控意识。
同时,加强了幼儿园和家庭间的沟通,提供有效的防控指导,以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足口病疫情分析_2018年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手足口病疫情分析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疱疹为主要特征。
**市手足口疫情在 2008 、 2009 年及 2010 年 1~ 5 月的发病数,重症、死亡病例数均位居全省前列,为了摸清**市手足口病的流行规律,现将20081 月至 2010 年 5 月辖区报告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来源于**市疫情网络上报数据。
1.2 方法对 2008 ~ 2010 年 5 月年疫情资料数据进行整理,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流行概况 2.1.1 地区分布 **市 2006 年仅**市报告 12 例, 2007 年散发 19 例, 2008 年发病迅速升高**、华县、**发病数较高,华县、**、**发病率高;
2009 年发病数居前三位**、**、**,发病率**、**、白水;
2010 年截止 5 月**、**、**发病数居前,发病率**、**、**居前;
这几年发病数字显示,高发县区在逐年转移,见表 1 。
2.1.2 时间分布全年只有一个发病高峰, 2008 年在 5 月, 2009 年提前到 4 月, 2010 年截止 5 月发病一直处于上升态势。
手足口病发病高峰在 4 月到 6 月,见表 2 。
2.1.3 人群分布 2.1.3 .1 年龄手足口病 2 ~3 岁组发病数及发病率最高, 3 ~4 岁、 1 ~2 岁组次之, 2008年男女性别比为 1.65 : 1 , 2009 年 1.40 : 1 , 2010 年截止 5 月 1.56 : 1 ,见表 3。
表12008 年-2010 年5 月**市手足口病发病地区分布地区200820092010 年 1 ~ 5 月发病数发病率发病数发病率发病数发病率**区 36538.5369172.631247131.07 华县 21658.60667180.2410327.83 **县 10.64181114.72195123.6 **县 202.6713918.471133150.56 **县 224.831072234.619019.70 **县 8020.3436692.745413.68 **县 182.3048762.0154769.65 白水县 103.39670226.07124.05 **县 12015.1740450.8923529.60 **市 6515.77521125.9013632.86 **市 4818.59911351.3514355.15 **市 96517.206109108.47389566.16 注: * 率为 /10 万表22008 年 1 月至2010 年 5 月**市手足口病时间分布时间(月)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1 ~ 5 月发病数发病率发病数发病率发病数发病率110.018120.21230.41 20070.12150.27 320.042895.13691.23 460.11201235.7277913.83 53055.44143225.43279949.70 61803.21106718.94 71232.195239.29 8350.622734.85 9540.962253.99 101302.321342.38 111021.821091.94 12270.48260.46 合计 96517.206109108.473685 注: * 率为 /10 万表32008 年1 月至2010 年5 月**市手足口病各年龄组的发病数、发病率年龄2008 2009 2010 发病数发病率发病数发病率发病数发病率< 1 20 64.59 428 521.73 267 325.47 1 ~ 2 185 257.86 1005 1328.64 568 750.92 2 ~ 3 293 427.67 2009 2815.70 1281 1795.37 3 ~ 4 223 334.13 1305 1913.52 922 1351.93 4 ~ 5 108 162.56 609 916.19 476 716.10 5 ~ 10 88 30.75 622 107.71 345 115.87 10 ~ 15 11 20.86 105 30.65 29 8.46 > 15 7 0.52 26 1.76 7 0.38 合计965 17.20 6109 108.47 3895 66.16 注: * 率为 /10 万 2.3.1 .2 职业报告病例的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
( 60.00% ↑),其次为幼托儿童和学生。
见表4 。
表42008 年1 月至2010 年5 月**市手足口病职业发病数及构成比职业2008 2009 2010 年 1 ~ 5 月发病数构成比 % 发病数构成比 % 发病数构成比 % 幼托儿童313 32.44 1779 29.12 1148 29.47 散居儿童602 62.38 4060 66.46 2620 67.27 学生45 4.66 260 4.26 124 3.18 2.2 重症、死亡病例重症、死亡病例仅 2009 年, 2010 年 1 ~ 5 月有报告,其特点详见下表:报告最多月份 5 月,报告最多的地区 2009 年是**、**, 2010 年是**、**、**。
人群分布:重症病例集中在 2 ~ 3 岁、 3 ~ 4 岁散居儿童发病率较高;
死亡病例集中在 1 ~ 2 岁散居儿童。
2.3 实验室病原学检测 2009 ~ 2010 年 5 月重症病例中,共报告实验室检测病例 11 例,占报告重症病例总数的 28.95% ,其中 EV71 阳性 10 例,其他肠道病毒阳性 1 例,分别占实验室检测病例数的 90.91% 和 9.09% 。
死亡病例中,共报告实验室检测病例 4 例,占报告死亡病例总数的50.00% , EV71 阳性 4 例,占实验室检测病例数的 100.00% 。
表52009 年1 月至2010 年5 月重症、死亡病例病原学检测结果病例型别男女性别比报告病例数实验室监检测数EV71 其他肠道病毒例数构成比 % 例数构成比 % 重症 1.24 : 1 38 11 1090.91 19.09 死亡 1.67 : 1 8 4 4100 -- 3 讨论自 2006 年以来,我市手足口疫情从个别散发到现在波及全辖区,发病率、重症、死亡病例在逐年上升,高发县区逐年转移,病例集中在 4 ~ 6 月份,人群分布:重症病例以 2 ~ 3 、 3 ~ 4 岁年龄组散居儿童较高,死亡病例以 1 ~ 2 岁散居儿童最多,重症、死亡病例病毒 EV71 检出构成比大。
EV 71 是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引起的症状比其他肠道病毒严重,导致重症、死亡的比较较高,且病情变化快。
手足口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目前尚无特异性预防措施,当前做好防治工作的措施:①充分利用疫情监测系统,关注疫情动态,做好分析报告工作,利用预警系统为疫情工作提供的便利条件,更好的服务疫情处置工作;
②开展病原学监测,及时了解病毒变异情况;
③针对低龄儿童家长及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做好幼儿的卫生工作;
④医院需设立专门的门诊和诊疗室,防止交叉感染。
手足口病主要累及散居儿童,在流调过程中发现留守儿童感染的情况比较多,有关部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工作,关注这一特殊群体的生活学习环境,也是控制该病不断上升的措施之一。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