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小学生语文课堂提问技巧》优质教育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生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内容摘要】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关键的环节,巧妙设疑能营造活跃而和谐的课堂氛围。

本文就语文课堂提问技巧这一问题,从设计提问、灵活进行提问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阐明课堂提问不可盲目随意,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设置大小得当、难易适度、合乎学生口味的问题。

特别注意两点,一是层次分明,形成坡度;二是摸透心理,激发性趣。

提问过程中,教师则应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具体表现充分估计到的,密切注意学生的反应,正确分析判断学生的回答情况,及时采用灵活的方式做出相应的处理。

具体有三个方面,一是搭设台阶,化解困难;一是把握提问的时机,增强提问的针对性;一是讲究提问的技巧,提高提问的艺术性。

【关键词】提问;提问技巧;兴趣;学习兴趣;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重要的教学环节。

课堂上教师设疑发问,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是授课的亮点之一。

可是,常听教师们抱怨:“学生年级越高,年龄越大,越是不爱开口说话。

”我也深有体会:一二年级的学生就比较“活”,五六年级的课堂就显得“死”。

其原因何在?主要是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自尊心越来越强,怕说错了遭到批评、嘲笑。

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他们失去了发言的勇气和信心。

这种心态的产生除与生理发育特点有关外,更与教师提问不当有着必然联系。

反思一下课堂提问这一环节:教师在进行提问时,初衷都是好的,都
想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打开学生滔滔不绝的话匣子,优化课堂教学。

然而常常事与愿违,由于提问不当,造成学生不语、课堂沉闷的例子却也屡见不鲜。

那么,如何巧妙设疑来营造活跃而和谐的课堂氛围呢?
一精心设计提问
课堂提问必须精心设计、合理规划,切不可盲目随意。

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设置大小得当、难易适度、合乎学生口味的问题。

否则,就会挫伤学生思考、回答的积极性,造成课堂气氛的沉闷。

问题设置是否合理关系到提问教学的成败。

这方面要注意两点。

1.层次分明,形成坡度
教师在备课时要有预见性,应当考虑到学生对你设置的问题的接受能力。

因而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设置问题,把难度大的问题分解成易于学生理解的若干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使问题层层深入,形如剥笋,步步提高,状如爬坡,从而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这样设置问题,学生容易接受,乐于思考,敢于回答,课堂自然不会出现僵局。

如我在教梅花魂一课时,抓住点睛之“魂”,精心设计了四个问题:(1)什么是魂?(2)梅花有魂吗?(3)课文中的“梅花魂”究竟是指什么?(4)你从“梅花魂”中领悟到了什么?这四个问题组成了一个“问题链”,这些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形成坡度,学生在这四个问题的引导下,自然而然地领悟了课文的思想内容。

因为给学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垫脚石”,所以学生顺利地通过“难关”,课堂
消除了沉闷。

这些问题从易到难,环环相扣,引领学生思维步步深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作答,使得课堂生机无限。

这样将一个难度大的问题,设置成若干小问题,如同给学生架起了梯子,学生的思考、回答如拾级而上,步步高登,随着小问题的迎刃而解,解决核心问题也便水到渠成。

2.摸透心理,激发兴趣
学生对有些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

为此,教师应当揣摸学生心理,并依据授课内容,有意地给学生设置一些“吊胃口”的问题,置学生于想马上揭开“谜底”,但一下子又解决不了的心理冲突之中。

这样教师就能“牵住”学生的“鼻子”走了。

例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我并不是先急于讲课文,而是先问学生平时你们在学习时,铅笔使没了,橡皮没了又不能去买,怎么办?学生很容易的回答跟同学借,接着我又提问道:“是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借呢?”学生也毫不犹豫地回答:“不是。

”紧接着我又问:“你们知道尾巴能借吗?”学生有些疑惑,不敢说,这时我引出课题,一下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文学到最后,我又这样向学生发问:“同学们想想看,如果小壁虎以后尾巴再断了,它还会去借尾巴吗?”这种问题既紧扣文章的重点,又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总结,又超出了课文本身的内容,给了学生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这种在“节骨眼处”巧妙设置的问题也更能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二灵活进行提问
提问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具体表现是不能充分估计
到的。

因而教师应该密切注意学生的反应,正确分析判断学生的回答情况,及时采用灵活的方式做出相应的处理。

我尝试过以下策略:1.搭设台阶,化解困难
课堂中,教师有时提出的问题比较大,比较复杂,要用较多的话才能回答清楚。

这时学生可能会犯难:要概括地说,一时又抓不住要旨,组织不好语言;要详细地说,又觉得话太多,怕拖泥带水,答不到点子上。

这样就大大地影响了学生发言的主动性。

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应当为学生搭设台阶。

也就是把这个较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形成阶梯状,帮助学生从复杂的问题中,理出一个条理来,难点得以分散,也就容易突破了。

例如在执教穷人一文时,我先问学生:“对课文用‘穷人’作题目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的回答是:“因为桑娜是穷人,所以用‘穷人’作题目。

”“因为桑娜收养的是穷人的孩子,所以课文题目叫穷人。

”显然,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存在困惑。

于是,我接着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篇课文着重写的是桑娜,为什么不用‘桑娜’为题,而是用‘穷人’呢?谁能从课文描写的人物和事件中去仔细想一想,找到答案呢?”这样的问点明确具体,学生经过思考后有所悟:“课文描写了三个人物,他们都是穷人。

”“课文叙述的事情都发生在穷人之间。

”在此基础上,教师又进一步追问:“作者描写这些穷人,叙述穷人之间发生的事,为的是什么?”此时,学生恍然大悟:“为了歌颂穷人的高尚品质。

”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兴趣,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2.把握提问的时机,增强提问的针对性
我们在提问时,不仅要在微观上考虑问点是否优化,问法是否艺术,而且要从宏观上总览全文,
课堂提问选择时机非常重要,一般来说,时机的选择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心理状态加以把握,也就是:当学生思维受到局限无法突破时;当学生受旧的知识影响很深而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当学生若有所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时再提问,这时会使每个问题的提出都会处于最恰当的时机。

例如,詹天佑一文,开篇就写“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如果在讲第一自然段时,让学生理解“杰出”一词后,就让学生说说詹天佑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答案虽然正确,但认识还不深刻。

因为此时学生对詹天佑的“杰出”还只能从字面上讲出他“才华出众”。

如果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说说詹天佑是什么样的人。

效果就大不相同。

因为这时学生已经对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过程中如何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有了感性的认识,此时,他们对詹天佑评价的条件方才成熟。

3.讲究提问的技巧,提高提问的艺术性
在选择了合适的问点后,问法就变成了需要讲究的问题了。

提问是一门高超的教学艺术,而教学艺术的活力在于创新。

因此,有效的提问需要问题设计者倾注心血,不断追求创新。

只有这样,设计出来的问题才能做到问法新颖,形式灵活,富有情趣,从而为学生所喜闻乐答。

要达到这些要求,使所设计的问题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必须讲
究提问的技巧。

例如,我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不是直接问“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而是逆着问:“假如诸葛亮借箭不成功,有可能产生几种情况?现在借箭成功,又说明了什么?”
学生围绕以上问题可以从多种不同的角度进行逆向思维,从而加深对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认识。

学生对以上问题的探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借箭天气的选择采看,如果第三天没有雾,或者雾不大,借箭计划将会落空。

可第三天果然“大雾漫天,江上连对面都看不清”,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真是“神机妙算”。

第二,诸葛亮洞悉鲁肃、周瑜、曹操的心理特点。

假如鲁肃把诸葛亮嘱托的借二十只船的事如实告诉周瑜,周瑜一定会设法阻挠。

而鲁肃“果然不提借船的事”,说明诸葛亮深知鲁肃为人忠厚,信守诺言。

假如周瑜在这三天中亲自观察诸葛亮的活动情况,并根据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诸葛亮也无法实现草船借箭的计划,而现在周瑜并没有这样做,说明诸葛亮对周瑜狂妄自大的个性特点了如指掌。

假如曹操听到鼓声不放箭,而是亲自带兵出来,则诸葛亮不但借箭不成,而且完全有可能成为俘虏,而曹操也没有这样办,只是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采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说明诸葛亮对曹操疑心重、不敢轻举妄动的心理十分了解,可见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第三,从借箭所需的物质装备、借箭时草船与曹营的距离及停留的时间来看,假如草船的数量少,或者草船与曹营过远,借十万支箭的任务也不可能完成。

现在诸葛亮根据草船的只数、草把数计算了在曹营前需要停留的距离和时间,结果得到了足足十万支箭,这也说明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通过逆问,不但训练了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全面地看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曾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强大的动力。

只有感兴趣才能真正调动出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兴趣是一个人对某件事所表现出来的喜爱的情绪。

课堂中,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有无,直接影响着课的质量。

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应该借助一切教学工具,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肤觉……让他们的每个感官都能活起来。

如尊严一课,在十一二岁这个年龄层,他们还看不清人生百态、世态炎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无奈对他们来说仅是文字,更别说体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

所以在上这堂课之前我利用周五的班队课搞了一个自由辩论会,由学生自行选择正方和反方,辩题是——哈默有没有必要这么做。

当时学生的兴趣非常高,不用我布置早把课文看得滚瓜烂熟,有个别同学甚至已倒背如流了。

大家从报纸、电视、身边等找事例,连班上那
几个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也积极行动了起来。

“我觉得不必要,如果连生命都没了,尊严又怎么留下来?”“我也同意,生命高于一切,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没有尊严的活着,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和动物又有什么区别?”班上群情激昂,大家纷纷畅谈自己的看法,悄悄然中何为尊严何为人格的已深入人心,我想即使不上这堂课,尊严的教学目标也已基本完成了。

利用“鲶鱼效应”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故不少挪威人都以捕捞沙丁鱼为生。

活的沙丁鱼鲜嫩可口,卖价比死鱼高好几倍。

但是,由于沙丁鱼生性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时间又长,因此最后抵港的沙丁鱼除了死的就是奄奄一息的,怎么办呢?一次偶然的机会,一渔民惊奇的发现以前都会死的沙丁鱼竟然都活蹦乱跳地活着。

原来误将鲶鱼放进了装沙丁鱼的鱼舱,由于环境陌生,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则因发现异己分子而紧张,加速游动,带动了水面的不断波动,从而使氧气充分,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

——“鲶鱼效应”。

更多的时候,我们总是抱怨课堂上学生积极性不高,精神不饱满,劲头不足,整天耷拉着脑袋,千金难买一举手,以致于学习的目标落不到实处。

其实,任何一个班,无论整体素质如何,总有那么几个思维敏捷、表现欲强的“活跃分子”。

不要总认为他们的存在影响了课堂纪律,我们完全可以学习一下聪明的渔夫,鼓励他们、发掘他们,让他们成为课堂上的“鲶鱼”,以此刺激周围那些懒于动口、懒于动
手的“沙丁鱼”,从而形成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

试想,一堂课上,学生们竞相举手、踊跃发言、对答如流、凝神静听、下笔成文……有了这样的学习状态,我们何愁上不好课,何愁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
课堂上,我经常利用“鲶鱼”来抛砖引玉。

如孔子拜师一课中,“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这个问题对许多学生来说都难度。

当时,我观察了一下全班学生的反应,“水面”比较平静。

为了让水面泛起“涟漪”,我找了一条“鲶鱼”。

这条“鲶鱼”的特点是,知道的敢说,不知道的也敢说。

“人们敬重孔子谦虚好学的品行。

我从‘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这句话中看出来。

”她的回答引来一大群“沙丁鱼”的参与。

这些沙丁鱼顺着鲶鱼的思路踊跃举手,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接下来,我的任务是继续寻找新的“鲶鱼”来改变思维方向,因为“鲶鱼”思维敏捷,善于从不同的方向寻找答案。

第二条“鲶鱼”的回答又把“沙丁鱼”的思维引到孔子不怕吃苦的品行之中。

这样的设计自然、热烈,对课文的理解水到渠成。

同样,除了学生可以成为鲶鱼,我们老师也可以。

初为人师那会,我经常在课堂上发现一个很令人郁闷的现象:一个问题提出来,学生或神游万里,连题目都不清楚;或冷眼旁观,一副恹恹欲睡之态;或答非所云,相关甚远……因此长吁短叹,叹自己如何的运气差教了这么一班素质差,脑子笨,不专心的学生。

现在经过多
年来的学习和摸索,才发现其实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老师本身。

偶尔把自己当成是一条“鲶鱼”也不是一件坏事。

写板书的时候,我会故意“出错”,当然频率不能太高,否则学生得怀疑老师底子了。

比如说一些学生会经常性犯错的字,我也会故意的多一笔少一画,“老师,老师您写错了,那字不应该是这么写的!”马上就会有学生兴奋的提出来,小脸红通通的为能发现的老师的错误而自豪开心;在解读文本时,尽量的鼓励学生跟我形成“辩论”的态势,将“误解”变为“多解”和“正解”;提问时把自己当成是猎人,习惯设计一些“问题陷阱”……让学生随时待命,处在警觉和发现状态,老师就如同鲶鱼一样时时来“搅活”课堂氛围。

把学生由旁观者的角色转变为主角,师生形成积极的互动。

这样的课堂何愁效率不高!
3、放下架子
所谓放下架子,放下的是老师自己的架子,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不是领导,用不着整天板着脸,让学生全怕你,然后用命令式语气告诉学生做什么。

90后的一代是很有个性的一代,也是聪明的一代,他们所知道的东西有时远远超越他们的实际年龄。

老师应学会适时的“放”。

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主宰课堂,让学生读这段、读那段,然后我们提问、学生回答。

“老师讲、学生听”成为了一种固定模式。

我们没有经历他们的成长,也代替不了他们的感悟。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把课堂还给学生,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成为“讲”的主题,把感动的、领悟的统统讲出来,把不懂不会的,没把握的全拿出来交流,几十个人的课堂不可能同一思维、同一智力。

如此,老师
也可以有的放矢。

相信给他们一方太阳,他们必将还我们一片灿烂的课堂。

如何让思维“舞”起来?
答案,求同存异
一千个“莎士比亚”就能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语文的魅力就在于答案的不单一性,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成为答案。

不要小看了他们,他们所处的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接触的东西未必比成年人少。

因而老师要根据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给他们以绝对的赞同,促使学生用积极的思维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去,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汲取老师所要传授的知识。

作为老师,首先应吃透教材,掌握整体,把握每篇课文的思想感情。

然后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多求异,少求同,鼓励他们标新立异。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喜欢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老师自己的,对于没有自己预期的答案,会很生气,即使是对的,也要驳回,然后死拉硬扯把学生思维拨回到原定轨道。

其实那样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更不必说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相信学生也会很受打击,他们的思维会受到最大限度的束缚,以后可能只会循规蹈矩地遵循所谓的“正确”,从此扼杀了学生舞动的思维。

比如尊严教学基调是要老师让学生懂得何谓尊严何谓人格,懂得去尊重别人。

把握了这个大方向,为什么就不能接受学生的这样的看法:如果因为要尊严而饿死了,那么尊严的意义又在哪里,所以把劳动放在吃饭前或后不会影响其尊严的,哈默都是有偿所得。

天空不都是蔚蓝的,小溪也不尽清澈,眼睛不必一定像两颗黑葡萄。

不同时间的天是变幻多样的,不同季节的小溪有着不同的色彩。

眼睛更是心灵的窗户,深浅、形状、光泽、神韵更是复杂得多。

正因为有了独特的观察角度,才会闪现出学生丰富的答案。

语文不是数学,一加一只能等于二。

只要言之有理,在语文的殿堂一加一可以不是零或者任何一个数。

语文的魅力本就在于其不可确定性与多样性,作为老师我们应该鼓励这种轻舞飞扬的思维,而不是将其扼杀在摇篮。

学生,学会质疑
俗话说“学贵有疑”,有疑才有问,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是点燃思维探索的火种。

人类的发明也好文明也罢,其演进源于思维,而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

故想要舞动学生的思维,势必让学生学会质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因为鱼只能供一日之食,而渔则是终身受用无穷。

课堂上老师应用尽一切手段,促使学生有质疑的积极性,使其思维在40分钟内处于兴奋状态。

那么如何因势利导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呢?
首先,设计问题要有价值。

一个问题出来,提得好不好,不但能很好的展现课堂中的轻重疏密关系,更能让课堂气氛跌宕起伏,抑扬有序,从而扬起学生想象的风帆,搭起思维的跳板,即给他们足够的思维空间。

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上课伊始,我讲了诸多关于李、孟之间交往的生动故事,为学生理解后两句诗埋下伏笔,然后在品析“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时,先引导学生理解“碧空尽”、
“唯”的含义,这样便让学生根据前面的基调感悟了李、孟之间至情至深的友谊。

其次,一个问题的提出往往除了需要空间还需要时间,只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才能发现问题和提出质疑。

所以,一位有经验的老师应当善于运用多样的设疑方法,来启迪学生思维激发思想火花。

对于难度较大、特别是容易遗漏的内容,如果从正面切入难以奏效,教师应旁敲侧击,问此及彼,给学生指明方向,进而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下,如此思维下的课堂必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教学,取境生活
教学源于生活,生活既是教学。

生活是知识之源,感知之始,把教学和学生熟悉的整个生活,整个社会相联系以来,做到陶行知老人曾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相信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功效。

生活即教材。

生活中的很多知识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源泉,老师在课堂中适时地引入生活情景,既可以解决学生由于地域、家境、经历等不同而来带对课文感知能力不同的问题,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兴趣。

甚至还可以反过来提高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桂林山水、记金华双龙洞让学生自己分角色做导游和游客,自己来讲解。

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谈的学生的自己或者身边的例子,在自己的讲说中感知老师所要他们明白的道理。

乡下人家、麦哨每个人都谈谈童年,谈谈在老家的生活。

整堂课的学生思维在不知不觉中舞动。

课堂即生活。

在四年级上学期中白鹅、猫、母鸡这个单元的课文时,
我给学生的作业就是每天回家观察自家的牲畜去,然后记录第二天在课上相互交流,如此对课文的学习,对作者感情的理解帮助甚大。

如此,还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允许他们自由的畅谈自己的想法。

让课堂动起来,让思维舞起来,师生水乳交融的课堂才是成功的教学,才真正能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汲取知识的“乐”园。

【参考文献】:
1.2011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彦华,浙江师范大学,师生互动理论下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2011年6月;
3.王金珍,福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探索[J],读与写杂志第8期第5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