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3心理学角度

合集下载

我是谁——心理健康教育从教师自我剖析开始

我是谁——心理健康教育从教师自我剖析开始

我是谁——心理健康教育从教师自我剖析开始我是谁——心理健康教育从教师自我剖析开始严凤我是一个性格随和,真诚坦率,乐观向上,比较外向,但不失沉着严谨、细腻宽容。

我热爱生活,热爱工作。

有理想,有追求。

有人生规划,认真过好每一天。

爱岗敬业,关心学生。

认真对待工作,尽心尽责,并力求能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同样让学生也喜欢并热爱我。

我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从而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

平时能与同事和睦相处,真诚相等,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我愿意倾听别人的倾诉,以感同身受的角度体谅他人,尽我所能帮助别人。

也会虚心听取别人对我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与提升自己,使自己能够不断地进步成长。

我兴趣爱好广泛,如旅游、运动、阅读等都是我的爱好。

我相信专业提升的同时,阅读与远行能进一步增加自己的知识与阅历,能更好地为学生答疑解惑,为学生的成长指引方向。

我的气质属于多血质为主同时兼具粘液质,我乐观好动,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同时能保持稳定的情绪,坚韧执着,有耐心,自信心强。

做事只争朝夕,力求完美,尽己所能。

我情绪稳定,不需刻意控制。

心境良好,心态平和。

会下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转换自己的消极情绪。

对人只求无愧,对事只求尽责。

对于工作尽力恪尽职守,不惧逆水行舟,但不以一时的成败患得患失,胜不骄,败不馁。

并能把自己平和快乐的心态感染给周围的人。

让学生学会有一个平和快乐的心态,面对成长中的挫折有愈挫愈勇的韧劲,不让不良情绪影响自己的学习、成长,努力迈向各自的美好未来。

我思维活跃,富于想象,形象思维多于逻辑思维,想象力、创造力较为丰富。

但十多年的教育工作,同样也强化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工作中善于归纳事情内在的逻辑与条理。

力求以事实为依据反复推导后再作出决定。

天马行空的形象思维更能和小学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产生同理心,获得同感。

而逻辑思维能力能在此基础上更细致深入地分析学生的言行、情绪乃至微表情,从而更有针对性的为学生提供辅导。

“我是谁”背后的心理学知识心理健康教案分析

“我是谁”背后的心理学知识心理健康教案分析

“我是谁”背后的心理学知识心理健康教案分析引言“我是谁”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存在于人类历史中的永恒话题。

即使在现代,这个问题也依然存在,并且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变得越来越重要。

背后的心理学知识也是非常丰富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析“我是谁”背后的心理学知识,并探讨这个话题对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二、心理学知识的分析1.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个体关于自己的知觉、思想和观念。

这个概念是心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因为它直接与人类思维和行为相关。

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可以被分为多个部分,包括身体、特性、价值观和社交关系等方面。

在处理“我是谁”的问题时,自我概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我们需要清楚地了解自己是不同的,以及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观。

当我们深入了解自己的特点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思维和行为,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和成长。

2.自我认同自我认同是指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

这包括了我们对自己的接受和认可程度,以及我们的认可源于哪些因素。

自我认同可以通过许多类型的比较来形成,包括与家庭成员、同龄人、社会和文化标准等的比较。

在处理“我是谁”的问题时,自我认同起着关键的作用。

如果我们无法认同自己,那么我们就会感到不被理解、孤独和失去方向感。

相反,如果我们真正认可自己,那么我们就会感到更自信、更有信心,并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3.社会认同社会认同是指一个人如何与社会联系和相适应。

这包括了我们如何在社交场合中表现自己,以及我们如何与别人合作。

社会认同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类型的社交活动来实现,包括在学校、教会和社区组织中交流。

在处理“我是谁”的问题时,社会认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我们需要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并学会如何与人交往。

当我们学会与别人合作和相处时,我们会更愿意在社交场合中主动积极地发言和参与,并与他人分享我们的想法和价值观。

4.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一个人对自己思维和行动的评估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人会尝试识别自己的弱点和需要改进的方面,以及他们可以成长和改进的途径。

《我是谁》心理健康教案

《我是谁》心理健康教案

《我是谁》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我认知的概念,认识到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了解自己,接纳自己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不足,学会自我成长。

二、教学内容1. 自我认知的概念与重要性2. 自我认知的方法与技巧3. 自我接纳与自我成长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自我介绍小游戏,让学生初步了解自我认知。

2. 新课导入:讲解自我认知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关于自我认知的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自我认知。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我认知的方法与技巧。

5. 总结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6. 教师讲解:针对讨论成果,进行总结讲解。

7. 自我接纳与自我成长:引导学生学会接纳自己,学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不足。

8.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自我成长计划的设计。

9. 分享与反馈: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成长计划,其他小组给予反馈。

10.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制定自己的自我认知与自我成长计划。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小组讨论活跃度3. 学生分享与反馈的质量4. 学生自我成长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五、教学资源1. 自我认知案例2. 小组讨论指导手册3. 自我成长计划模板六、教学活动1. 自我介绍小游戏:通过让学生轮流进行自我介绍,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增强自我认知。

2.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下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过程,加深学生对自我认知的理解。

3. 心理测试:引入一些简单的心理测试,让学生通过测试结果更加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

4. 成长日志:鼓励学生定期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培养自我观察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七、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互动。

2. 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我认知的概念和方法。

我是谁3心理学角度

我是谁3心理学角度

相对于一般人而言,我们很少问自己这个问题。

除非我们暂时的失忆了。

但是,这个问题在心理学,尤其是在心理治疗的理论研究中,从它出现在心理学领域开始就紧紧地抓住了心理学治疗家们的眼球和冲动。

我个人在心理学方面的定位也是“心理治疗专家”。

(当然,这个治疗家仅仅是行业内区分理论派和实践派的一个称呼。

对应理论派的研习者被称为“理论专家”。

也许这也是对时下的专家满天飞的社会现状的一种适应。

)所以,我也比较看重,在心理学实践上,来访者对“我是谁”的解答。

大概第一个在心理学领域对此花大力气作长篇累述的人就是弗洛伊德了。

在他的人格理论里面,本我、自我、超我被作为基本的三个层面。

在他看来,本我是生物我,他的生活原型就是幼儿,是一个完全没有受到社会干扰的、刚刚脱胎于动物性的我。

本我的主要组成为原始本能。

为着满足这种原始本能,他可以动用他的一切力量和手段。

他带着冲动、疯狂和怯懦,如果说他具有动物原始特性的话,那么它既是一个横行无忌的王者,也是一个自甘堕落狐狸,还是一个闻风丧胆的老鼠........总之,他就是所有动物特性的综合。

自我是本我在社会环境中,不断地受到压抑、冲击、惩罚,并且在逃避这些冲击、压抑、惩罚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成长起来的一个开始懂得钻营、顺从、甚至狐假虎威的个体。

他的生活原型就是沉稳、练达、而又机智的成年人。

他就像社会关系中的中层,面对领导,他懂得顺从,也懂得讨好,更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最求一点私利。

他的社会关系最为复杂,他既要摸透领导的心思,也要考虑下属的要求,还得为自己谋求一点点在现实生活中“显派”的机会。

所以,他是个比较复杂的人格层面。

于是,后来有人就把它再次的分成了三个层面。

这都是后话,我们一会儿再说了。

超我就比较伟大了。

他是一个饱经风霜的老者,他积累了人生所有的经验,在他那里清晰地记录着我们每一次受到伤害和收获快乐的前因后果。

于是,他就像一个先哲,就像一个法律专家,时刻告诫我们这样不行,那样子也要小心。

专题二 我是谁——认识自己

专题二 我是谁——认识自己

2、巴纳姆效应 、
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 一位名叫肖曼 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 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 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 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 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 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 有人上当受骗” 有人上当受骗”。 人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 人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 现自我认识的偏差, 现自我认识的偏差,常常会认为一种 笼统的、 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 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 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 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悦纳物质的我
哪些是可以改善的(换个发型、 服装搭配、运动减肥等),哪些 是无法改善的(身高、长相等) 一个人内在良好的品质(如正直、 善良、有责任心等),和愉快的 情绪(如欢乐、微笑等)对外貌 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并不是因为美才可爱的,而是因为可爱才美的。” 人并不是因为美才可爱的,而是因为可爱才美的。 人并不是因为美才可爱的 ——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 列夫
物质的我-生理自我:自我的生理状况, 物质的我 生理自我:自我的生理状况, 生理自我 如身高、体重、相貌、年龄、 如身高、体重、相貌、年龄、健康状况 等生理特质的意识。 等生理特质的意识。 精神的我:自我的心理特征,如气质、 精神的我:自我的心理特征,如气质、 性格、能力、情绪、兴趣爱好、 性格、能力、情绪、兴趣爱好、人生观 等 社会的我:自我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 社会的我:自我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 受人尊敬、接纳的程度,拥有的家庭、 受人尊敬、接纳的程度,拥有的家庭、 亲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 亲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
(二)认识自我的途径
认识自我的途径
从自己的行为推断自己 从他人的行为反应推断自己—— 从他人的行为反应推断自己 “以人为镜” 以人为镜” 以人为镜 通过社会比较推断自我 通过自我反省了解自己

我是谁心理学作文400

我是谁心理学作文400

我是谁心理学作文400英文回答:Who am I? I am a complex and multifaceted being, shaped by both nature and nurture. I am a product of my genetic inheritance, my life experiences, and the interactions I have had with others. My identity is a tapestry woven from the threads of m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I am a unique individual with my own thoughts, feelings, and desires. I am capable of great love and compassion, but I am also capable of anger and hatred. I am a creature of contradictions, both strong and vulnerable, wise and foolish.I am a social being who needs connection with others. I am shaped by the relationships I have with my family, friends, and community. I am influenced by the culture in which I live, and by the values and beliefs that are heldby those around me.I am a seeker of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I am fascinated by the world around me, and I am always eager to learn more. I am a lifelong learner, always seeking to expand my horizons and deepen my understanding.I am a creative being. I am able to express myself through art, music, writing, and other forms of creativity.I find joy in creating something new, and I am always looking for ways to express myself.I am a spiritual being. I believe in something greater than myself, and I am always seeking to connect with my spiritual side. I find peace and solace in my faith, and I am grateful for the guidance and support it provides me.I am a work in progress. I am constantly evolving and changing. I am not the same person I was yesterday, and I will not be the same person tomorrow. I am a lifelong journey, and I am excited to see what the future holds.中文回答:我是谁?我是一个复杂多面的存在,由自然和养育共同塑造。

我是谁----心理健康从我自己开始剖析

我是谁----心理健康从我自己开始剖析

我是谁----心理健康从我自己开始剖析1993年师范毕业,我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有了33年的教龄。

其实,我心中的愿望不是当老师,但在中国,我们的人生往往很难按自己的意愿去行事。

既然改变不了,那就坦然接受现实。

在这33年,我教过语文、数学,当过班主任,不过最终我选择了小学数学,这是一门重要的学科,用心教数学,很累很辛苦,但也很有意义,我想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的。

我工作认真,思路清晰,凡事都能从积极的角度进行思考,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乐于分享。

与他人交往,我善于倾听别人的倾诉和意见,能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能比较客观地对待人和事。

我觉得我的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为人正直、坚持原则。

在“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这四种传统的气质类型中,我觉得我属于偏胆汁质的混合型。

我的优点是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热情高涨,直率豪爽。

我的情感和情绪比较稳定,善于控制和疏泄不良情绪,释放和缓解心理压力,能在各种情境中调节自己的情绪,尽量做到沉着、冷静,既不盲目冒进,也不怨天尤人,畏缩不前。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有耐心,能很好地保守别人的秘密,具备了一位心理辅导老师的基本素质。

性格方面:我是一个安静踏实,真诚坦率,表面冷静,内心热情的人。

性格随和,内敛又带点活泼。

我热爱生活,热爱工作。

在生活中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

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做事有责任感,遇事不甘落后,能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并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成就感。

我能正视自己,接纳自己,善解人意,适应环境,与他人和谐相处。

气质方面:我在气质方面是忧郁质和多血质的结合,情感反应强烈,但是变化有时快,有时慢。

富有自我体验,精力充沛,坚韧执着。

我在气质方面是综合型的,也可能是血型的关系,我是AB血型,兼有A型血和B型血的气质特点。

情绪方面:心境良好,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会下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转换自己的消极情绪,能勇敢面对挫折,胜不骄,败不馁。

在快乐的时候,会把自己的快乐传达给周围的人,带给周围的同事一份愉悦的心情。

(完整版)《我是谁》心理健康教案

(完整版)《我是谁》心理健康教案

(完整版)《我是谁》心理健康教案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课教案——“我是谁”【活动设计】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

小学阶段是人的自我意识的客观化时期,尤其在五、六年级,是小学生自我意识的第二个上升期,这时他们能否正确认识与悦纳自我,直接影响着健康个性与健康心理的养成。

因此,通过一些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帮助中年级小学生逐渐掌握内化的行为准则来监督、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从对自己的表面行为的认识、评价转向对自己的内部品质的更深入评价,有利于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情绪情感的积极体验,形成有健康的心理。

【辅导目的】⒈让学生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⒉帮助学生掌握“认识自我”的自查方法。

⒊通过学习活动,知道从别人的反馈中调整言行,使自知的“我”与他人所知的“我”更为一致。

【辅导方式】⒈听故事⒉讨论⒊填句游戏⒋角色扮演。

【辅导准备】⒈小镜子(学生自备,每人一个)⒉录音带《骆驼和羊》⒊幻灯片(自制)⒋“形容词检核表”挂图。

【辅导时间】1学时【辅导地点】教室【辅导步骤】一、导入⒈引起学生对“认识自我”的关注与兴趣。

师:大家把带来的小镜子拿出来,对着自己,现在老师问大家:“镜子里是谁呀?”“我!”“那我又是谁呢?”大家对镜在问一下自己:“我是谁?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⒉让学生想2-3分钟,并主动讲述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3-5人)。

⒊老师总结:刚才几位同学都讲了他认为的自己,那他讲的是否完全正确?有哪些方法来认识自己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二、听故事⒈师:下面,首先让我们听一个故事(放录音)。

故事《骆驼和羊》内容概况:骆驼长得高,羊长得矮。

骆驼认为长得高好,羊认为长得矮好,于是它们进行一场比试。

他们走到一个园子旁边,园子四周有围墙,里面种了很多树,茂盛的叶子伸出墙外来。

骆驼一抬头就吃到了叶子,而羊却怎么也吃不到。

于是,骆驼说长得高好。

羊不肯认输,他们俩又走了几步,看见围墙上有一个又窄又矮的门,羊大模大样地走进门去吃园子里草,可骆驼却怎么也钻不进去。

《我是谁》心理健康教案

《我是谁》心理健康教案

《我是谁》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接纳自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 帮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和优点。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增进同学间的相互了解。

4.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班级和谐。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等特征。

2. 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3. 教授学生如何与人沟通,提高交际技巧。

4. 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表观点,分享自己的经历。

2. 使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互相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3. 运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不同场景,提高沟通能力。

4. 引入心理测试,让学生通过测试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2. 准备小组活动所需材料,如卡片、笔等。

3. 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4. 安排心理测试,提前准备好测试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是谁》。

2. 课堂活动一: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外貌特征,如身高、体重、眼睛颜色等。

3. 课堂活动二: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

4.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互相交流,了解彼此的优点和不足。

5. 课堂活动三: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心理测试,让学生通过测试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

6.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沟通,增进了解。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2. 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分析学生心理测试的结果,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

4. 收集学生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馈与改进1. 根据教学评估的结果,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的优点,提出改进建议。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_我是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_我是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我是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激发学生对自我的思考。

(二)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

(三)培养学生全面看待自我、接纳自我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全面看待自我、接纳自我的意识和能力。

2、懂得全面完整地认识自我,客观辨证地认识自我,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我,不断更新、完善自己。

(二)教学难点1、如何循序有序地引导学生认识到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2、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我”这个充满矛盾的概念。

3、如何循序有序地引导学生认识到要全面完整地认识自我,客观辨证地认识自我,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我。

教学准备1、调查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有多少。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认识我自己的重要性1、教学导入:⑴播放《杨澜认识自己》的视频,4分钟。

⑵这是一段非常震撼我们心灵的视频,看完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想?这段视频给了你什么启示?学生分小组讨论,6个学生一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位记录员,把小组的讨论结果综合一下,记录下来。

给学生3分钟时间。

讨论结束,请学生回答。

⑶教师小结:这段视频说明了认识我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这段视频在传递一种坚定的力量,它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人是一样的,自身的缺陷也不可怕,只要你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找到自己,最终我们会破茧成蝶,飞向属于你自己的梦想的天空。

【设计意图】:视频直观形象,让学生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易于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由视频引出课题,自然流畅。

2、认识我自己的重要性认识我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正确地认识自己,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自我,发展自我。

如果不能认识自己,会表现出对自我的不满和排斥,要么自卑、自责,一切过失都是自己的无能所致;或者自高自大,目中无人,成绩都是自己的功劳,失败都是别人的错。

3、认识自我的难确实,认识自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人穷其一生也未必能真正认清自我。

可以说,对自我的发现和认识将伴随我们的一生。

但是认识自我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接下来老师将带领大家来了解“我是谁”,正确地认识你自己。

我是谁心理

我是谁心理
我是谁 心理
-
1 自我认知 3 身份认同 5 "我是谁"的重要性 7 人生发展 9 如何理解"我是谁"
2 自我概念 4 寻找答案 6 心理健康 8 社会认同
我是谁 心理
"我是谁"是一个深奥的心理问题, 涉及到自我认知、自我概念、身 份认同等多个方面
以下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这个问题
1
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
当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及 如何去实现这些目标时,我们就能更加 自信和坚定地走向成功
此外,理解自己的身份和角色,还能帮 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和交往,从而 在事业和生活上取得更多的成就
8
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
1
理解"我是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和文化环境
当我们能够认同自己的身份和角色,并以此为基础与他人建立联系 和合作时,我们就能更好地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双赢

寻找答案
总之,"我是谁"是一个复杂 而重要的问题,需要我们从 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索
通过深入了解自己,我们可 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人生意 义和价值,并更好地与他人 和社会互动
5
"我是谁"的重要性
"我是谁"的重要性
理解"我是谁"这个问题,对于 我们的心理健康和人生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以下从几个方面
4
寻找答案
寻找答案
要回答"我是谁" 这个问题,可以 从以下几个方面
寻找答案
寻找答案
自我反思
通过内省和反 思,了解自己 的内心世界和
行为模式
社交互动
通过与他人的 交流和互动, 了解自己在他 人眼中的形象

青少年心理学我是谁

青少年心理学我是谁

我是谁?“我是谁?”这个问题看上去很好回答,例如我叫李明,那么我就回答我是李明,但是,名字这只是一个代码,我可以叫李明,别人也可以叫李明,究竟“我”区别于他人的地方是什么呢?心理学家认为是个性将我们彼此区分,通过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我们才能回答我是谁的问题。

一、个性的含义及特点个性也叫人格。

人格(personality)一词来自于拉丁语Persona,即“面具”,意指希腊罗马时代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扮演角色所戴的假面具,它代表剧中人的身份并表现剧中人物的某种典型心理。

该词在演化过程中曾运用于诸多领域,例如历史、宗教、社会学、心理学等,并派生出多种含义。

总的来说,个性一词在含义上有这样三种解释:一指人品,与品格同义,是社会上的一般解释;二指权利义务上主体的资格,是法律上的一般解释;三指人的个性,与性格同义,是心理学上的解释。

正是个性本身的复杂性导致了人们对其概念的不同界定,直到目前还没有为大家公认的定义。

但综合各种定义后,心理学界倾向于将个性看成是个体内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性,是个人相对稳定的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它表现为成分或特征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着,也不是机械地结合在一起,而是错综复杂地相互联系、一个人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价值观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

它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性整体性是指个性是一个人的各种个性倾向和个性特征的有机结合,这些交互作用组成一个完整的个性。

一个个性完整的人,不仅表现为其行为是各个成分密切联系进行活动的结果,而且其个性的各个部分应该是协调一致的。

例如,个性完整的青少年,所思、所做、所言协调一致,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动机、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

(二)稳定性稳定性是指构成个性特征的是那些稳定的,具有一贯性和持久性的心理特征,那些偶然出现的、不稳定的心理特征不能称之为个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三——自我意识发展:我是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三——自我意识发展:我是谁

(二)自我意识的矛盾与偏差
1、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矛盾 如果说理想自我是指人主要关注自己“想要成为一个 怎样的人”,那么现实自我则关注的是“我是怎样的一个 人”。 所以,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不一定一致。当理想 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不能将理想与现实自我 很好地结合起来时,就会造成心理冲击,产生自我意识的矛 盾,表现出焦虑和不安。为了摆脱自我意识的矛盾,使自我 意识的主客体两个方面再统一起来,即所谓的自我再统一。
我 我比较胖 我不喜欢自己的身材 我不吃甜食
第三,从自我认识中的自我观念来看,自我意识 可分为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
现实自我也称现实我,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 现实自我 对现实中自我的各种特征的认识,包括对自己的躯体特 点、行为特点、人格特点、角色特点等的认识。 投射自我也称镜中我,是指个人想象中他人对自己 投射自我 的看法,如想象他人心目中自己的形象,想象他人对自 己的评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我感。 理想自我也称理想我,是指个人想要达到的完善的 理想自我 形象,如个人的生活目标和对将来的期待、抱负和成就, 以及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案例2 案例2:
某高校大二学生小张,四川人,来自农村, 某高校大二学生小张,四川人,来自农村,自幼 勤奋好学,成绩优秀。考入大学后,由于城乡差异, 勤奋好学,成绩优秀。考入大学后,由于城乡差异, 他觉得自己在服饰、语言、 他觉得自己在服饰、语言、动作和见识上都不如其他 同学, 同学,包括一向引以为傲的成绩在班里也只是中等水 他内心产生了“先天不如人”的自卑感, 平。他内心产生了“先天不如人”的自卑感,害怕与 同学接触,怕别人发现他的弱点。同时他又不甘心、 同学接触,怕别人发现他的弱点。同时他又不甘心、 不服气,想用加倍的努力换来优异的成绩, 不服气,想用加倍的努力换来优异的成绩,以显示自 己的才能。 己的才能。过分的紧张学习和沉重的心理压力使他长 期处于焦虑之中,并出现失眠, 期处于焦虑之中,并出现失眠,不得不走进心理咨询 室寻求帮助。 室寻求帮助。

《我是谁》心理健康教案

《我是谁》心理健康教案

《我是谁》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

2.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增强自信心。

3. 培养学生积极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与人合作和沟通。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

2. 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智力、能力、心理素质等。

3. 自我评价与自我改进:如何正确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学会改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培养正确的自我观念。

2.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克服自卑情绪。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现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性格特点和人际交往能力。

3. 自我反思法:让学生通过写日记、绘画等形式,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和心得体会。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案、PPT、案例材料、日记本、画纸等。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教室,便于学生专注听讲和参与活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自我介绍小游戏,让学生放松心情,积极参与课堂。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主题——认识自己,让学生了解课程目的和意义。

3. 教学环节一:讨论自己的外在形象,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4. 教学环节二: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性格特点和人际交往能力。

5. 教学环节三:自我评价与自我改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

七、作业布置1. 完成一篇关于自己特点和优势的作文。

2. 绘制一幅代表自己性格特点的漫画。

3. 写一篇关于本节课收获和感悟的日记。

八、课后辅导1. 针对学生作业中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其提高。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心理问题。

3. 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九、课程评价1.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表现力等。

“我是谁?”理解自我概念中的3个“我”,搞明白我是谁

“我是谁?”理解自我概念中的3个“我”,搞明白我是谁

“我是谁?”理解自我概念中的3个“我”,搞明白我是谁自我的成长、恢复、死亡三方面自我也称自我意识、自我概念,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李克富老师认为,需要把握以下三点:1、自我纵向维度三部分。

哲学三句话“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后两句由宗教处理,前一句由心理学解决。

借用精神分析人格结构理论的本我、自我、超我,从时间维度看对应着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生理自我8个月开始到2、3岁,婴孩知道自己与母亲乳房不是一回事;社会自我是幼儿期和儿童期,特征是从“宝宝要喝水”到“我要喝水”;青春期开始进入心理自我,乃至一生,有人一辈子进入不了心理自我。

2、自我创伤恢复三阶段。

疾病恢复有生理恢复、社会恢复、心理恢复。

举例骨折手术,手术后,生理病好了,但还要恢复社会功能,如上班,之后再心理创伤恢复,避免一朝被蛇咬十年还怕蛇,甚至十年医学发达与否看心理康复水平,生理疾病治疗区别不大。

3、自我死亡经历三阶段。

《寻梦环游记》揭示三步骤,人的死亡先是生理大脑死亡,之后追悼会宣布社会死亡,户口被注销,最后没有人记住了心理上彻底死亡。

为何要祭祖,就是记住那些先祖们。

引申为李白诗句被引用,这就是生理自我、社会自我早就不存在了,可是心理自我“活在心中”。

心理学教材有关内容这是“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章节,包括社会化、社会角色、自我及身份与自尊三部分。

出生就开始社会化,包含技能、规范、目标、角色,即能干活、能听话、有活力、有自知。

社会化载体排第一位的是家庭:“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和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儿童的语言、情感、角色、经验、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的习得均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这里对应自我的阶段就是社会自我,幼儿和儿童期。

社会化类型包含4类,语言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性、性别、性别角色对应生理、心理、社会自我)、道德社会化(认知、情感、行为)、政治社会化。

《我是谁》心理健康教案

《我是谁》心理健康教案

《我是谁》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我,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2.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增强自信心。

4.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增强心理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自我认知: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优点和不足。

2. 自信心培养: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成功经历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3. 沟通能力提升: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 情绪调节:教授学生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等,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情绪波动。

三、教学方法1. 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增进彼此的了解。

2.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的心情和感受,提高同理心。

3. 分享成功经历: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成功经历,激发自信心。

4. 情绪调节练习:引导学生进行情绪调节的练习,如深呼吸、冥想等。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布置一个轻松、舒适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到放松。

2. 教学材料准备:准备相关教学PPT、活动道具等。

3. 小组分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适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

3. 学生作品:评价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4. 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填写自我评价表,了解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成长。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我是谁”。

2. 自我认知活动:让学生通过填写自我介绍表格、绘制自己的肖像等,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优点和不足。

3. 小组分享:学生将自己完成的自认知活动成果在小组内进行分享,增进彼此的了解。

4. 成功经历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成功经历,让其他学生从中学习和受到鼓舞。

5.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和心情,提高同理心。

大学心理学——我是谁论文资料

大学心理学——我是谁论文资料

大学心理学——我是谁论文资料一个人只有美好的愿望,却不了解自己,则是个迷惘的人;只有优异的成绩,却不懂得怎样与人交往,则是个寂寞的人;只有过人的智商,却不懂得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则是个危险的人。

学会心理健康自我调适的方法,可以帮助同学们成为一个具有自知之明的人,一个善于适应环境的人,一个能够把握自己的人,一个健康的人,一个幸福快乐的人。

早在古希腊时期,“认识你自己”这句话就镌刻在阿波罗的神庙上警示后人。

德国著名作家约翰·保罗说:“一个人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自己。

”我是谁?我是怎样的人?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应该做什么?这些经常萦绕在大学生心头的问题,都和自我意识有关。

客观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评价自我,积极地悦纳自我,有效地控制自我,科学地发展自我,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

自我意识是意识活动的一种形式,也称自我或自我概念。

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

也可称为是人对自己的身心活动以及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和觉察。

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自我认知:是自我意识的认知部分,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认知和评价。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情绪部分,以情绪体验的形式表现出人对自己的态度,也就是主体我对客体我所持的一种态度。

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中的意志部分,是自己对自身行为和思想言行的控制也就是主体我客体我的制约作用。

自我主要有五个层面,即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和反思自我。

1、物质自我是个体在躯体和物质条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认识,体验和调节。

最早形成的自我意识层面。

包括对自己身体、外貌、衣着、风度、家庭、所有物等的认识;以此为基础产生的自豪感、自卑感;为追求自己身体的外表、满足物质欲望、维持家庭利益等而进行的自我调节与控制等。

2、心理自我是个体如何看待自己心理世界的层面。

即个体对自己内在的精神活动和心理特点的认识。

如对自己气质、性格、智力、情绪、情感、态度、信念、价值观、理想等的认识;以此为基础产生的自豪感、自卑感;为了追求信仰、遵守行为规范、要求发展智慧和能力的自我调节与控制等。

我是谁(心理学作业)

我是谁(心理学作业)

我是谁---我的人格特征自我评价:是一个自信、乐观、有着高度责任心并且追求上进的女生,目前自我感觉良好。

同学对我的评价:是一个文静、善良、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容易相处的人。

以下我将借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对自己的人格特征进行描述(自我感觉,卡特尔测试的分数解释力度不够,可以参考,借以提升、完善自我):乐群性分数较高。

我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喜欢集体活动,大家聚在一起开开心心地玩,但我又是一个慢热型的人,很难在极短的时间里融入到大集体活动中,往往是在自己认为比较可靠的小集体里表现的活跃,而在大集体中总是以听为主,发表意见不多。

对于能主动和我交谈的人,我会很乐意与之交流,对于比较熟悉的朋友,能够天南海北地侃侃而谈、毫不避讳。

当然,我也会选择性地主动与他人交谈,尤其是在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方面。

比如说,近期在看注会的书,我会注意到同一张桌上的那个同学也在看,我会主动上前搭话,交流学习经验,发现竟然是一个院系的!这样,又多了一个朋友。

聪慧性分数较高。

自认为自己是不够聪明的,但是我一直认为笨鸟先飞,熟能生巧,知识都是贯通的,善于发现规律,转化成自己的就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比如,我偏爱数学,喜欢研究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慢慢地竟然变得对于数字很敏感了。

但是在外语学习方面,却一直行不通。

很奇怪,自己明明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学习英语,可是英语成绩就是不见长,太可气了,大概还是自己不够聪慧吧。

学过一点韩语和法语,同样发现很难掌握,后来就放弃了,没有继续学下去的动力了,还是以学好英语为前提吧。

稳定性得分较低。

对于控制情绪方面,自我感觉特别有待提高。

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情绪控制能力不强,经常是会因为冒失、冲动说错话,解了一时之气,过后却十分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

当然,现在的自己能够在大部分的场合表现的从容、稳重,比较淡定地应对各种变化和打击。

恃强性得分较高。

我承认自己有些倾向于争强好胜,是一个比较独立的女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对于一般人而言,我们很少问自己这个问题。

除非我们暂时的失忆了。

但是,这个问题在心理学,尤其是在心理治疗的理论研究中,从它出现在心理学
领域开始就紧紧地抓住了心理学治疗家们的眼球和冲动。

我个人在心理学方面的定位也是“心理治疗专家”。

(当然,这个治疗家仅仅
是行业内区分理论派和实践派的一个称呼。

对应理论派的研习者被称为“理论
专家”。

也许这也是对时下的专家满天飞的社会现状的一种适应。

)所以,我
也比较看重,在心理学实践上,来访者对“我是谁”的解答。

大概第一个在心理学领域对此花大力气作长篇累述的人就是弗洛伊德了。


他的人格理论里面,本我、自我、超我被作为基本的三个层面。

在他看来,本我是生物我,他的生活原型就是幼儿,是一个完全没有受到社会干扰的、
刚刚脱胎于动物性的我。

本我的主要组成为原始本能。

为着满足这种原始本能,他可以动用他的一切力量和手段。

他带着冲动、疯狂和怯懦,如果说他具有动
物原始特性的话,那么它既是一个横行无忌的王者,也是一个自甘堕落狐狸,
还是一个闻风丧胆的老鼠........总之,他就是所有动物特性的综合。

自我是本我在社会环境中,不断地受到压抑、冲击、惩罚,并且在逃避这些
冲击、压抑、惩罚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成长起来的一个开始懂得钻营、顺从、甚至狐假虎威的个体。

他的生活原型就是沉稳、练达、而又机智的成年人。

他就像社会关系中的中层,面对领导,他懂得顺从,也懂得讨好,更懂得在适
当的时候最求一点私利。

他的社会关系最为复杂,他既要摸透领导的心思,也
要考虑下属的要求,还得为自己谋求一点点在现实生活中“显派”的机会。

所以,他是个比较复杂的人格层面。

于是,后来有人就把它再次的分成了三个层面。

这都是后话,我们一会儿再说了。

超我就比较伟大了。

他是一个饱经风霜的老者,他积累了人生所有的经验,
在他那里清晰地记录着我们每一次受到伤害和收获快乐的前因后果。

于是,他
就像一个先哲,就像一个法律专家,时刻告诫我们这样不行,那样子也要小心。

反正他就是这么絮絮叨叨的,总有说不完的忠告。

有时候让你心烦。

但是,我
们仿佛又离不开他,毕竟他是一个智慧的宝库,面对未来未知的风风雨雨,他
会指引我们避开不必要的伤害;他是那个在我们迷茫的前路上,点一盏心灯的人。

只有他知道,我们未来的归属和成就。

就是由这三个我构成了我们的人格。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就像那个中层的干部,就像家里的顶梁柱。

我们既要照顾到下属的不满,也要照顾到领导的要求;我们既要照顾到长者的情绪,也要照顾到孩子的哭闹。

因为,哪一方面没有顾
及到,他们都会跟我们为难,惹得我们心烦。

这就是我们现实生活中那个两难
的自我。

而且,偏偏跟我们最熟的就是这个自我。

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他脸上的
快乐和哀愁。

他脸上的每一份快乐和哀愁都会在我们的心里泛起涟漪,甚至是
波澜,更甚至是惊涛骇浪。

因为这个自我就是我们在现实世界中,能够被心灵
清晰感知的自己。

也是,我们在作自我描述的时候,说得最明白的。

“我心情
不好”“我感觉好极了”.......这里的我,就是自我了。

刚才,我们谈到自我的社会关系是最复杂的。

其实,这里说的社会的关系也
是心灵社会的社会关系。

换句话说,也就是自我和超我、本我的关系。

之所以
说他复杂,关键在于本我和超我的复杂。

我们永远不知道他的下一个需要是什么,他的下一个要求是什么,他的下一个禁令是什么,他的下一个光辉目标是
什么........于是,后来的心理学家有把自我做了三个方面的划分。

这个三个方面
位于同一层面,都写在脸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就像我们说的,“他说我丑”“我觉得自己还不错”“作为孩子,我能怎么样”。

其实,这三句话,就从不
同的侧面反映了自我的三个方面-----镜我、主我、客我。

其中,主我就像我们的身体,他是客我和镜我的载体。

说的形象一点,客我
就像是我们的衣服,当我们穿上它,我们自然就进入他的角色体系,比如穿西
服就得有穿西服的派头,穿便装就得有穿便装的休闲。

镜我就像是我们为了打
扮得更加得体一点,而在镜子面前反复的、多角度的审视的那个镜子中间的影子。

而且,更多的时候,这个镜子不是我们自己家里的那一面。

他会遍布社会
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他会在我们不经意间,随时对我们的形象、气质作出他自
己的评价。

如果,我们这样来理解主我、客我、镜我的关系。

那么,我们对一般心理困
惑的解释就比较容易了。

首先,我们说,主我、客我、镜我这三者之中,最重要的是主我。

这就像我
们的身材、体形、容貌决定了我们当下最适合的服饰、颜色甚至佩饰这个道理
一样。

我们对自己的身材、体形、容貌的了解程度,也就直接影响到我们在现
实社会中自我展示的效果。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最好的评价,因为那
种感觉让我们有点飘,晕晕的,挺好。

但是,要真正的认识自己的容貌、身材、形体,我们又少不了需要一面镜子。

我们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哈哈镜是不大可信。

虽然,有时候他也让我们很
快乐,但是他不真实。

不大能满足我们客观地了解自己的需要。

于是,在心理
咨询行业,有一个说法“心理咨询师就应该做来访者的一面平面镜”。

这里之所
以强调平面镜,就是因为它可以相对真实地反映来访者当下的容貌、身材和体形。

也能相对客观的让来访者看到自己当下的着装情况。

大概这就是我们在感
觉到迷茫时候,寻找身边的亲戚、朋友甚至咨询师倾诉的真正意义了。

是啊,
这个时候,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你说是不是”“我的是那个样子么”“他们
怎么能这么说我”。

其实,我们把刚才的那句话拿过来,就是说我们在不经意
的时候,看到了另一面镜子中的自己。

并且,那个自己让我们感到不大舒服了。

其实,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因为选错了镜子,穿错了衣服,最后在生活
的镜子面前自惭形秽的情况,比比皆是。

实际上,我个人觉得某种程度上,心
理问题也跟着面镜子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

甚至有的朋友,从来就没有自己光
着身子照照镜子的习惯。

当然,这种情况也不要紧。

只要我们选择了一面平面镜。

我们总是在出门之前,在镜子面前照一照,通常我们也可以做到得体。

哦,调侃了这么多,我都忘了给主我、客我、镜我下一个我自己的定义了。

在我的理解上,主我是个体对自身现状的评价。

客我是个体对自身现状理解的
基础上,选择甚至期望的社会形象。

镜我则是个体对社会第三人对自身综合评
价的理解。

换句话说,这三个我,都是个体对自身评价的一种主观的理解。

在上面的调侃中,我非常重视镜子的作用。

并且,我把这个镜子分为两类,
一类是自己家里的镜子;另一类是社会环境中的镜子。

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也体现了我对心理问题根源的思考。

个体只有充分地接受自己现在的身材、容貌、体形,并且对自身情况有相对客观的认识,才可能选择一个符合自身情况
的客我设定,也才可能真正的预知社会对我们的综合评价。

才可能在社会环境
中的镜子面前,保持一种心态的平和。

因为,这个镜我是个体在家里的镜子面
前充分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之后,穿上客我这套服装反复调整、反复接纳的镜我。

换句话说,这个时候的社会评价,是个体自己早已熟悉、早已接纳的镜我。

这就是说,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来访者从一开始起,就没有真正
意义的接纳自己的现状,从一开始起就为自己选择了一套并不适合自己的衣服,从一开始起就不愿意面对自己家里的平面镜,就不接受自己在镜子里的形象。

甚至于,看到镜子里自己的第一时刻就要求打碎这面镜子。

并试图找到一面可
以让自己在镜子中间的形象满意的哈哈镜。

我觉得这才是,心理问题产生的根
本原因。

就这个意义上说,我个人以为,镜我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正视
自己、发现自己,进而拓展自己和完善自己。

我觉着就是心理咨询的真正的意义。

如果我们说,超我和本我是调节自我的工具。

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把镜我
理解为调解主我与客我,并通过完善主我实现客我的工具呢?换句话说,我们
完全可以通过我们从自己和社会的镜子中回馈的信息,在充分认识自己现状的
前提下,修正自己主我的不足,最终实现自己在社会环境中的理想定位。

并在
这个过程中,始终保持主我与客我的匹配,以获得心理上的健康和快乐的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