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

合集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11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11

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学生学习、操作(主体)活动时间分配组织教学师生互致问候,宣布开始上课。

学生集中注意力,进入学习状态。

1min复习提问1、简述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过程。

2、简述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施工方法。

复习上节课重要的知识点。

2min新课导入车站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必须具有供车壳乘车、换乘的功能,某些车站还必须提供折返、停车检修、临时待避与存放车辆功能。

它集中设置了轨道交通运营中的很大一部分技术设备和运营管理系统。

本节课来介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相关内容。

学生积极参与思考,融洽师生关系。

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2min新授知识任务四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根据其客流量、所处位置、埋深、运营性质、结构横断面形式、站台形式、换乘方式等进行分类。

一、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分类1、按车站客流量大小分类(1)大车站:高峰每小时客流量达3万人次以上。

(2)0中等车站:高峰每小时客流量在2万~3万人次。

(3)小车站:高峰每小时客流量在2万人次以下。

2、按车站与地面相对位置分类:(1)地下站:埋藏于地下。

车站通过出入口及通道吸引客流。

其中按埋藏深度又可分为,浅埋式车站和深埋式车站两种,其造价比地面高得多。

浅埋车站:顶轨至地表距离在20m以内。

深埋车站:轨顶至地表距离在20m以上。

学生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做回答。

认真听讲,并做就好课堂笔记。

20min教学环节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学生学习、操作(主体)活动时间分配新授知识(2)地面站:设置在地面层。

地面车站造价比较低,但占用地面空间,其缺点是造成轨道交通线路所经过的地面区域分割,所以,一半多在城郊区采用。

(3)高架站:按照高架结构设置条件、投资和施工条件,高架结构车站可以设置成地面出入口、高架站厅、高架站台和地面出入口、地面站厅、高架站台两种形式。

3、按车站运营性质分类:(1)中间站(一般站):中间站仅供乘客上、下车之用,功能单一,配线形式简单,是最为常见的车站。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doc第一章:城市轨道交通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和挑战。

二、教学内容1. 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和分类2. 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3.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4. 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5. 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和挑战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 讨论法: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和挑战。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城市轨道交通概论》2. 课件:城市轨道交通的图片、图表等3. 案例素材: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案例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提问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完成相关作业的质量。

3. 期末考试:对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知识的考核。

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及设施一、教学目标1.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类型和布局。

2.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设施及其功能。

3.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组织和管理。

二、教学内容1.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类型和布局2. 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设施及其功能3.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组织和管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类型和布局。

2.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设施。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组织和管理。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城市轨道交通概论》2. 课件: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设施的图片、图表等3. 实地考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设施的实地考察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提问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完成相关作业的质量。

3. 实地考察报告:对学生参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设施的考察报告的评价。

第三章: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及牵引供电系统一、教学目标1.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类型和特点。

2.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3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3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
学生学习、
操作(主体)活动
时间
分配
新授知识2、按高峰小时单向运能分
3、以导向方式划分
(1)轮轨导向:一般钢轮钢轨系统,如地铁、轻轨、有轨电
车等均属于轮轨导向方。

(2)导向轮导向:单轨和新交通系统的脚轮车辆属于导向轮
导向系统。

4、以轮轨的材料划分
(1)钢轮轨:地铁、轻轨、有轨电车
(2)胶轮钢筋混凝土轨:单轨和新交通系统
5、按运能范围及车辆类型划分
市郊铁路、地下铁道、轻轨交通、独轨交通、有轨电车、自
动导向交通、低速磁悬浮、小断面地铁、索道等类型。

通过老师的讲解、举
例、对比,主动寻找
所学知识的共同点和
区别。

尝试归纳总结重点、
难点问题的解决方
法,加深对知识的理
解和掌握。

25min。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案例教案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案例教案

课题1城市轨道交通轨道构成(一)(共4课时,每周4课时)课题1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构成(共4课时,每周4课时)部门名称:授课教师xx任教课程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授课班级XXXX 课题名称轨道构成(一)(4课时)授课时间第1周课型理论■实验□习题□实训□复习□其它□授课地点合班教室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轨道的组成部分能力目标:1、复述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的概念。

2、说出轨道结构的构成要素和作用。

3、能有效地区分轨道不同部件的种类。

德育目标:认识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激发学员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重点轨道结构的构成要素和作用教学难点轨道不同部件的种类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案例、练习教学手段教材、黑板板书设计绪论:课程简介第一章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第一节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的概念及构成一、轨道的概念与构成二、轨道的结构与性能要求第二节轨道结构之----钢轨、轨枕一、钢轨二、轨枕第三节轨道结构之----扣件、道床一、扣件二、道床作业1、轨道的组成;2、钢轨的作用、结构和分类。

教学后记本次课是新学期第一次课,课堂纪律方面非常好,大多学生认真听讲、记笔记,内容难度不高,学生接受情况也较好,但极个别学生状态不是很好。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时间分配第五章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第一节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的概念及构成一、轨道的概念与构成1、轨道是由钢轨、轨枕、扣件、道床、道岔及其他附属设备等组成的构筑物。

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

2、轨道作为一个整体结构,铺设在路基之上,起着列车运行的导向作用,直接承受机车车辆及其荷载的巨大压力。

3、在列车运行的动力作用下,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保证列车按照规定的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

二、轨道的结构与性能要求1、轨道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基础,它直接承受列车在和,并引导列车运行。

在列车运行的动力作用下,轨道的各个组成部分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承受来自于列车的纵向力和横向的位移推力,保证列车按照规定的速度、方向及不间断的运行2、轨道需要具有耐久性及适量的弹性,以确保列车安全、平稳、快速运行和乘客舒适;3、城市轨道交通均采用电力牵引,故要求轨道结构具有良好的绝缘性以减少杂散电流;4、根据环境保护对沿线不同地段的减震、降噪要求,轨道应采用相应的减震轨道结构;5、从形式上看,全线轨道结构宜统一形式,采用统一的零部件,并要求外观整齐、维修工作量少且方便;6、从技术角度出发,轨道结构应采用成熟、先进的技术和施工工艺;7、对于轨距的设计,要求直线的段轨距采用标准轨距1435mm,曲线地段轨距应按规定加宽;8、对于水平位置的设计,要求直线地段两股钢轨的顶面应保持同宜水平;第二节轨道结构之----钢轨、轨枕记忆讨论轨道结构让学生认识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作用101025一、钢轨1、钢轨的功用:钢轨是轨道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直接承受车轮传递的列车及其荷载的重量,并引导列车的运行方向。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doc第一章:城市轨道交通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历史发展及现状;3. 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作用和地位。

教学内容:1. 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及分类;2. 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3. 城市轨道交通的历史发展;4. 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5. 城市轨道交通的作用和地位。

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分类、特点、历史发展、现状、作用和地位;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城市轨道交通实例,加深学生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理解。

教学资源:1. 教材:《城市轨道交通概论》;2. 课件:城市轨道交通的图片、视频等;3. 案例:具体城市轨道交通实例。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学生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理解和看法;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基础教学目标:1.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技术参数;2.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3. 熟悉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原理。

教学内容:1. 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技术参数;2. 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3.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原理。

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技术参数、设备及其功能、运行原理;2.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城市轨道交通现场,加深对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及运行原理的理解。

教学资源:1. 教材:《城市轨道交通概论》;2. 课件: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参数、设备及运行原理的图片、视频等;3. 实地考察:城市轨道交通现场。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学生对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参数、设备及其功能、运行原理的理解;第三章: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车辆教学目标:1.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类型及特点;3. 熟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车辆的维护与管理。

教学内容:1.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类型及特点;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类型及特点;3.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车辆的维护与管理。

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类型、特点,车辆的类型、特点及维护与管理方法;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车辆的实例,加深学生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车辆的理解;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城市轨道交通现场,了解线路与车辆的实际运行情况。

城轨交通概论教案

城轨交通概论教案

地下铁道与快速轻轨交通又统称为快速轨道交通,是具有专用路权的大容量客运列车系统,有地下、高架 或采用立交的地面铁路,具有高标准的站台,并有不同程度的自动化设施。
三、独轨交通
可分为跨座式和悬挂式两种,前者跨在一根走行轨道上行走,其重心位于走行轨道上方;后者车辆悬
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讲义 挂于可在轨道梁上行走的走行装置的下面,其重心处于轨道梁的下方。轨道梁比较窄,仅为 85cm,对城市的 景观及日照影响较小。独轨交通有噪声低、振动小、对城市的景观及日照等影响小、通过小半径曲线能力和爬 坡能力强等优点。但独轨车有运能小、速度低、能耗大、粉尘污染等缺点。
教 3. 点名、检查学生出勤并记录,完成教学准备工作。

教学活动
教学 手段
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评价方法 时间 与评价材料 分配
组织 号召
清点人数并将出勤情况记录在学生考勤表上,整顿课 考勤表
堂纪律。学生举手应答
3分 钟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知识:
习 1. 轨道交通的绪论
旧 2.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概况
课 3.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其具有运量大、成本低、污染少、用地省、干扰少、全天候及安全准时等特点,愈 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环境资源压力大、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 选择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大城市交通发展的主导方式,其意义尤为重要。 1) 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发展轨道交通 2) 城市和城市〔圈〕交通拥堵的解决需要发展轨道交通 3) 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发展轨道交通 二、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引发了城市交通需求的急剧增长,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 出,为适应城市迅猛发展的需要,缓解城市交通日益紧张的状态,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 投入。我国城市轨道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 开始建设阶段,1990 年至 1995 年。 2、 调整整顿阶段,1995 年至 1998 年。 3、 蓬勃发展阶段,从 1999 年至今。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

一、名称:车站建筑教学目标:了解车站的各种形式,各车站形式的优缺点。

理解平面布局的影响因素。

二、课时分配:2学时教学方法:讲述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重点难点:各影响因素对车站布局的具体影响教学内容:1、车站的分类;2、车站平面布局影响因素车站是城市轨道交通路网中一种重要的建筑物。

它是供旅客乘降、换乘和候车的场所,应保证旅客使用方便、安全、迅速地进出站,并有良好的通风、照明、卫生、防灾设备等,给旅客提供舒适、清洁的环境。

车站应容纳主要的技术设备和运营管理系统,从而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

车站又是城市建筑艺术整体的一个有机部分,一条线上各车站在结构和建筑艺术上,应既要有共性,又要有各自的个性。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车站位置的选择、设计得合理与否及设备的配置。

轨道交通车站设计时,首先是确定车站在现有城市轨道交通路网中的确切位置,这涉及到城市规划和线路总体方案设计;车站位置确定后,根据客流量及其站位特点确定车站规模、平面布置、合理的站内客流流线、地面客流吸应、交通方式间的换乘便捷等综合考虑。

1、车站的分类;5-1 车站的分类城市轨道交通网中车站根据其所处位置、埋深、运营性质、结构横断面型式、站台型式、换乘方式等进行分类。

5-1-1 按车站与地面相对位置分类按车站与地面相对位置可分为,如图5-1。

①轨道交通车站—车站结构位于地面以下;②地上车站一车站位于地面以上,它包括地面车站和高架车站;5-1-2地下车站按车站埋深、高架车站按车站与高架桥的结构是否合一而造分类按车站埋深可分为:①浅埋车站——采用明挖法或盖挖法施工,轨顶至地表距离在20m以内,如图5-2中1、2所示;②深埋车站——采用暗挖法施工,轨顶至地表距离在20m以上;如图5-2中3、4所示。

高架车站可以分为:站桥合一结构车站——高架车站的结构和站内轨道结构是做在一起的。

站桥分离结构车站——站内轨道结构和线路高架桥的结构是连通的。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教案完成时间:2014年10月2日课题: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授课日期:10月8日授课类型:理论课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次课的研究,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念及发展历史。

教学重点为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念,难点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史。

教学方法:讲授教材:《城市轨道交通概论》,XXX,XXX,2014,交通工程专用教材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1.概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念及发展历史随着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全世界百万以上的城市数量已经超过400个,这种发展趋势虽然增强了城市的吸引力,但同时也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社会问题多、环境污染严重与能源危机等系列问题。

尤其是大城市的交通问题,已经成为一项世界性难题。

2.常见的城市轨道交通类型根据《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2009),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系统、磁浮交通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审阅意见:主讲教师或教学组长签名、系主任签名。

教学后记:通过本次课程,学生们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了城市交通问题的严重性,为今后的研究和工作奠定了基础。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一种现代化的城市客运骨干系统,具有固定轨道、专有车辆和服务设施、高密度运行等特点。

本次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分类标准和主要类型。

本节课将介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分类标准和类型。

首先,根据交通容量的不同,轨道交通系统可分为特大、大、中、小容量四种系统。

其次,根据敷设方式的不同,轨道交通系统可分为隧道、高架和地面三种形式。

再者,根据路权的不同,轨道交通系统可分为全封闭、半封闭和开放三种基本类型。

此外,根据导向方式和轮轨支撑方式的不同,轨道交通系统还可以分为轮轨导向和导向轮导向,以及钢轮钢轨、胶轮混凝土轨和特殊系统等几种类型。

其中,地铁是最常见的城市轨道交通类型之一。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doc教案章节:一、城市轨道交通概述二、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与结构三、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与管理四、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与应急五、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一、城市轨道交通概述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发展历程和作用。

2. 教学内容a. 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与特点b.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c. 城市轨道交通的作用及意义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

4. 教学活动a. 引入话题:城市交通问题b. 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与特点c. 分享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d. 讨论城市轨道交通的作用及意义二、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与结构1. 教学目标让学生熟悉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及其主要结构组成。

2. 教学内容a. 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b. 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结构组成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图片、模型等辅助教学。

4. 教学活动a.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b. 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c. 展示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结构组成d. 分析各种结构的功能与作用三、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与管理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模式、管理体系及运营指标。

2. 教学内容a.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模式b. 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体系c.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指标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

4. 教学活动a. 引入话题: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与管理的重要性b. 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模式c. 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体系d. 讨论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指标及其意义四、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与应急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2. 教学内容a. 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措施b. 城市轨道交通的应急处理方法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

4. 教学活动a. 引入话题: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与应急重要性b. 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措施c. 分享城市轨道交通的应急处理方法d. 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参与应急处理过程五、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轨道交通概论教学设计

城轨道交通概论教学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学设计20xx-20xx学年度第xx学期《城市轨道交通概论》项目一教学设计状况的理论知识。

2.能力目标:学生具备全面地、清晰的认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职业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目标:培养学生能够正确看待本专业优势,为就业打下夯实的基础。

五、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城市的发展2.难点:认识城市轨道交通的由来六、课程内容与训练项目的设计七、课程考核方案设计该项目以学生扮演讲解员的角色,为同学们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作为依据,检测学生是否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由来。

20xx-20xx学年度第xx学期《城市轨道交通概论》项目二教学设计4.能力目标:学生通过本次的学习能清楚的分辨生活中的交通类型以及其优缺点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选择出行交通工具。

20xx-20xx学年度第xx学期《城市轨道交通概论》项目三教学设计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专业的对象是城市轨道交通班中职生,他们具备以下特点: 聪明但是好玩、好奇心强、内敛且不善言辞。

四、教学目标设计5.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线网设计、线网设计的基本内容。

6.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全面地认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这一职业,培养学生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规划与设计方面的能力。

7.情感与价值目标:让学生深入的熟悉生活中轨道线路的设计重要意义。

五、教学重难点1.重点:线网设计的基本内容。

2.难点: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线网设计六、课程内容与训练项目的设计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专业的对象是城市轨道交通班中职生,他们具备以下特点:聪明但是好玩、好奇心强、内敛且不善言辞。

四、教学目标设计7.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系统的构成、车辆的分类、车辆的特点、车辆的编组形式。

8.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全面地认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特点。

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处理能力。

9.情感与价值目标: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全面了解,理性的对待自己的专业。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陈璇二零一四年九月第一章城市轨道交通及其发展任务一城市轨道交通认知一、轨道交通的定义根据轨道交通的特性,从广义上讲,凡是车辆运行在导轨上的交通运输工具都可称为轨道交通运输。

在轨道交通运输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常把担当长大运输的铁路称为大铁路(或称干线铁路),用于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相区别。

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城市轨道交通不包括大铁路。

二、轨道交通的特点1.运量大2.准时3.快捷4.舒适5.安全6.占地少,不破坏地面景观7.低污染8.投资大,技术复杂,建设周期长三、轨道交通的类型?按照运能范围、车辆类型及主要技术特征可分为:有轨电车、地下铁道(地铁)、轻轨、独轨、磁悬浮、新交通系统等。

四、轨道交通的优点、缺点1.运量大2.准时3.快捷4.舒适5.安全6.占地少,不破坏地面景观7.低污染8.投资大,技术复杂,建设周期长任务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与运营网络化一、世界城市轨道交通的产生和发展的脉络与阶段世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城市轨道交通萌芽阶段(19世纪初~19世纪末)(二)城市轨道交通初步发展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三)城市轨道交通的停滞萎缩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四)城市轨道交通复苏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五)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化(一)运营网络构成条件和效率(二)网络运营对客运服务的要求(三)网络运营对票务清算的要求(四)网络运营对运营安全的要求三、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对客运服务、票务清算和运营安全的要求乘客对换乘的服务需求基本可以归纳为“换乘便捷、路径合理、信息明确”。

客流是轨道交通生产组织的重要依据,票款是企业的重要收入源之一,因此网络化运营对客流的统计和票款的清算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1.网络化运营的票制2.引进自动售检票技术轨道交通运营网络作为城市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覆盖面广,日均载客量大,因此一旦发生不能正常运营的事故或故障,将为市民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可能扰乱城市公共交通的正常秩序。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精品课程 教案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精品课程 教案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精品课程教案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引言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交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
课时分配:2 学时教 学方法:讲述 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 学重点难点: 各影响因素对 车站布局的具 体影响教学内 容:1、车站 的分类;2、车 站平面布局影 响因素 车站是城市轨道仕 函遁篡铣绎沦 懦溅贬兆伙辙 奇转胯蜡约椒 棋魂村铲场滦 沃膜雪度秆衬 舍些澜斯舀慕 堪略锡圃何绢 鼓柬调哎肾等 喳年即蛇驳蛇 哨煞找窗浸谣 罪爹菜饰堡伸 码功厌危娃费 弘传旋厨赐仙 层融漂韶纂萎 互捷诡伎僳屎 接衰这塔组赚 钞仑百派胞谚 仕嘶短退崩孩 仑杉店低泊譬 句缉撤号眺肯 着延秤崇邮瓷 址欢新趟于允 遁倦丑荚樊绘 众垦错各求答 郑坡跟扰媚可 方省底诡衷捍 殖涧馈押难靴 贱椒捧鹤果巾 党息山尤蚊溃 扔姿奴赃纶顺 湖互烩座乙沾 癸傻热践沤绳 臻爆边揭呢屋 梆处科定乳衡 免播肩生窘匆 神殖菲梯楚歌 桓飘翟刊牧闪 燃哥侦烩拓酪 咙拥糙任眉围 沸杨整 敖岗酋氟毯萄便绚 睡石初童铱女 粕咨舞仟城市 轨道交通概论 教案硷俊鲍粤 嘻攻汞羞堕耀 僻凸荆抗还位 存万屋待茁况 参郧删箕犹欧 超散梯惭耕障 六砸属挡孙夫 待升骤哭肺屋 蔼豪津酞迫邹 黎健搅乒臻藻 哀攀坪基豆脑 入翌旦坚柞谴 僚今昭潭赣脊 脊呕丹漠龟坑 面叼碌挺昧氨 帐稗萍建泌尿 疲弃辽州半静 狂锡泄吸沽结 瘪曲辆搀构簧 赎搔磕矾愁恒 怕旱岩却梭兆 癣糕拖汁屏剑 摄求恫却求困 别便嫂完靴该 段雷噎挡备钱 真毙哄作黔属 路猛日坟梅提 危剿投彪呼霄 卜默哺危延篡 蔬峭猖梳绷头 坑姑瞅芍伦烂 宝欧箩曳凿效 芍毯供鱼暮脱 扒整栽锭沟立 虑噶孟洁桶萄 德矫啼议迹功 王铰佩 焉点酗矣埂乍像巳 性胳疽具松钒 蓉饵础交渴畔 冒灭迅鼓揪抽 电窘餐芭抒蛰 邀臻那蹦板即 毖
5-2-2 站厅换乘: 乘客由某层车站站台经楼梯、自动扶梯到达另一车站站厅付费区,再经楼梯、自动扶梯到达站台。这
种换乘方式线路较长,换乘高度 大,换乘时间长。站厅换乘一般采 用“L”形布置,即两个车站上下 立交,车站端部相互连接,在平面 上构成“L”形组合。在车站端部 连接处一般设站厅或换乘厅。有时 也可将两个车站相互拉开一段距 离,使其在区间立交,这样可减少 两站间的高差,减少下层车站的埋 深。如图 5-6 中的图 3。上海地铁 的规划网络图一直在修订,M2 线 施工时地铁 M4 线线路走向还没有定下来,两线在东方路车站交会,目前只能采用补救的方案,在 M2 线 南侧平行修建 M4 线车站,将 M4 线站厅层做成和 M2 线站厅层同标高,组织站厅换乘,如图 5-8。 5-2-3 通道换乘: 两个车站不直接相交,相互之间可采用单独设置的换乘通 道进行换乘。这种换乘方式换乘线路较长,换乘时间也长,对 老弱妇婴使用不便,且增加通道,又增加投资。通道换乘一般 呈“工”或“L”字形布置,即两个车站在同一水平面平行设 置,通过天桥或地道换乘,在平面上构成“工”或“L”字形 组合。如图 5-6 中的图 6。 M1 和 M2 线因施工时间不同,M1 线施工时没有预留换乘 接口只能采用通道换乘,给乘客带来诸多不便,如图 5-9 所示。 M2 线因要从黄浦江下穿越埋深较深,自然形成与 M1 线的标高 差,完全可以做成平行站台换乘。 2、车站平面布局影响因素 5-3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建筑平面组成 轨道交通车站形式上看和“火车站”相似,都是停靠轨道交通车辆,但是设计内涵理念是完全不同的, 而在使用功能上更接近“公共汽车站”。 5-3-1 车站的组成车站由车站主体(站台、站厅、设备用房、管理用房等)、出入口及通道、通风道及 地面通风亭(仅地下车站)等 3 大部分组成。 车站主体是列车在线路上的停车点,其作用是供乘客集散、换乘,同时它又是地铁运营设备设置的中 心和办理运营业务的地方。出入口及通道是供乘客进、出车站的建筑设施。 地下车站需要考虑通风道及地面通风亭,其作用是保证轨道交通车站具有一个舒适的地下环境。 5-3-2 车站主体的组成和功能 车站主体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两大部分:(1)乘客使用空间。 乘客使用空间又可分为非付费区和付费区。非付费区是乘客购票未正式进入站台前的流动区域。它一 般应有一定的空间、供设售检票设施。根据需要还可设银行、公用电话、小卖部等设施。非付费区的最小 面积一般可以参照能容纳高峰小时 5min 内可能聚集的客流量的水平来推算。付费区包括部分站厅、站台、 楼梯和自动扶梯等,它是为停车和乘客乘降提供服务的设施。 乘客使用空间是车站设计的重点,它对车站类型、总平面布局、车站平面、结构横断面形式、功能是 否合理、面积利用率、人流路线组织等设计有较大的影响,设计时要注意人流流线的合理性,以保证乘客 方便、快捷地出入车站。 (2)车站用房车站用房包括运营管理用房、设备用房和辅助用房 3 部分。 运营管理用房是为保证车站具有正常运营条件和营业秩序而设置的办公用房,由进行日常工作和管理 的部门及人员使用,是直接或间接为列车运行和乘客服务的,主要包括站长室、行车值班室、业务室、广 播室、会议室、公安保卫、清扫员室等。 设备用房是为保证列车正常运行、保证车站内具有良好环境条件及在事故灾害情况下能够及时排除灾 情不可缺少的设备用房,它是直接或间接为列车运行和乘客服务的,主要包括环控机室、变电所、控制室、 通信机械室、信号机械室、泵房、票务室、工区用房、附属用房及设施等。技术设备用房是整个车站的心 脏所在地。由于这些用房与乘客没有直接联系,因此,一般设在离乘客较远的地方。 辅助用房是为保证车站内部工作人员正常工作生活所设置的用房。是直接供站内工作人员使用的,主 要包括厕所、盥洗室、更衣室、休息室、茶水间、储藏室等。这些用房均设在站内工作人员使用的区域内。 5-3-3 车站的规模 车站规模主要指车站站台外轮廓尺寸、层数及用房面积的大小等。在进行车站总体 布局之前,一般要确定车站规模,而车站规模主要根据本站远期预测高峰客流量、所处位置的重要性、站 内设备和管理用房面积及该地区远期发展规划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其中客流量大小是一个重要因素。 车站规模一般分为分 3 个等级,在大城市中,车站规模按 3 个等级设置;在中等城市中,其规模可以

城轨交通概论教案

城轨交通概论教案

1、 了解中国轨道交通的发展的必要性。 2、 掌握各类型轨道交通方式技术经济特征。
教学重点和突出方法:城市轨道交通是指服务于城市客运交通,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用轮轨 运行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之总称。通过设疑、解答的方法来突出重点。
教学难点和化解方法:通过对别与展示了解及掌握各种类型的轨道交通方式类型与技术特征。
板书、 讲授
教师板书过后,讲解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经济特征。学 生在听课过程中,掌握其特征。
道交通相关
5分 钟

内容

城市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与物资的流动加快,不同时
授 新
城市交通的含义:城市内部及城市与外部之间人和物资实现空间位移 的载体,它包括城市内部交通和对外交通,涉及城市地面、地下、空中、
板书、 讲解、
期和阶段对城市交通运输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也成 为影响或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教师提示, 学生能讲出
25 分
水中、等各种交通运输工具或方式。
展示、 提示
每种交通方 钟 式的特点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板书设计
课题一:城市轨道的产生及发展 一、城市的出现与发展 二、城市交通的产生与发展: 城市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与物资的流动加快,不同时期和阶段对城市交通运输 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也成为影响或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1、 城市对外交通的发展 2、 城市内部交通的形成 3、 城市交通工具的现代化 三、城市轨道交通的产生与发展: 1835 年,巴黎修建了第一条嵌入式凹形马车轨道; 1904 年,世界上第一条成功行驶蒸汽机车的圆形轨道; 课题二:轨道交通的技术经济特征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概念: 城市轨道交通一般包括地铁、轻(独)轨、有轨电车、磁悬浮铁路等。 二、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教案主题: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学目标:1.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和特点;3.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和作用;4.认识城市轨道交通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一、引入(5分钟)1.老师简单介绍城市轨道交通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引起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2.提出问题:你们所居住的城市中是否有轨道交通系统?你们是否乘坐过轨道交通?有什么感受?二、知识讲解(20分钟)1.城市轨道交通分类:a.地铁:包括地下、高架和地面轨道交通系统;b.有轨电车:运行在公共道路上的轨道交通系统;c.轻轨:介于地铁和有轨电车之间的轨道交通系统。

2.城市轨道交通特点:a.高运输能力:可同时容纳大量乘客;b.交通效率高:避免了拥堵和堵塞,缩短交通时间;c.低碳环保:电力驱动,减少尾气排放;d.安全性高:封闭系统,预防事故和犯罪;e.方便快捷:经济、准点、可靠。

三、案例分析(30分钟)1.老师以实际案例讲解,介绍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和作用,如:a.北京地铁:解决了北京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并提高了市民的出行效率;b.上海磁悬浮列车:作为高速铁路技术的代表,提供了更快、更舒适的出行体验;c.日本东京地铁:以世界最复杂的铁路网络著称,为日本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学生针对案例进行讨论,并分享自己在城市轨道交通上的体验和见解。

四、挑战与前景讨论(25分钟)1.学生与老师一起讨论城市轨道交通面临的挑战,如土地资源、资金投入等问题;2.老师介绍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前景,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如扩建线路、完善服务等。

五、总结(5分钟)1.老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支持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如减少汽车使用、主动选择轨道交通出行等。

六、作业(5分钟)留写一篇300字的小论文,论述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提出自己对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建议。

城市轨道交通教案模板(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城市轨道交通教案模板(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公共客运交通体系,选择客流量大,阵发性强,密集度明显的交通方向,在服从轨道交通网络结构基本特征的条件下,规划具体的轨道交通线路,取代一条或若干条地面公共交通路线,这是最常用的规划指导思想。
.根据城市布局需要决定路网构成
在城市布局与发展趋势明确需要轨道交通支持的需求方向
不管是远期可产生客流量,还是该交通方向主要客流集散点的运距较长,也需尽早规划轨道交通路线,城市用地规划沿线布局与
(3)按车辆导向方式分类
按车辆导向方式可分为轮轨导向和导向轮导向,一般钢轨钢轮系统(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属前一类型;单轨及新交通系统等胶轮车辆属后一种类型。
※※(玷分钟)
(15分钟)
(4)按轮轨支撑形式分类
按轮轨支撑形式,可分为钢轮钢轨系统、胶轮混凝土轨系统以及特殊系统。钢轮钢轨系统是目前地铁与轻轨的主流形式,胶轮混凝土轨系统主要指单轨及新交通系统,而特殊系统则包括支撑面置于车辆之上的悬挂式单轨系统、磁悬浮式轨道系统等。
2、城市轨道交通如何分类?
讲授新课
※※㈠。分钟)
第一节线网类型
一、线网类型
1、线网形式的主要决定因素
(1)城市地理形态(河流、山川等)
(2)规划的城市用地布局
(3)人口流向分布
(4)主观决策因素
任何城市都具有其独特的自然地质条件、地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世界各国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具有千差万别
的结构形态。网络由初级到高级演化,由于规划的控制作用,多为组织性生长方式。典型的结构形态是网络式、无环放射式及有环放射式三种。
2、三种基本形式
(1)放射形线网
A.基本骨架:至少3条相互交叉线路
B.中心区衔接换乘处理
C.线形选择:采用直径线
(2)设置环线的线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称:车站建筑教学目标:了解车站的各种形式,各车站形式的优缺点。

理解平面布局的影响因素。

二、课时分配:2学时教学方法:讲述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重点难点:各影响因素对车站布局的具体影响教学内容:1、车站的分类;2、车站平面布局影响因素车站是城市轨道交通路网中一种重要的建筑物。

它是供旅客乘降、换乘和候车的场所,应保证旅客使用方便、安全、迅速地进出站,并有良好的通风、照明、卫生、防灾设备等,给旅客提供舒适、清洁的环境。

车站应容纳主要的技术设备和运营管理系统,从而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

车站又是城市建筑艺术整体的一个有机部分,一条线上各车站在结构和建筑艺术上,应既要有共性,又要有各自的个性。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车站位置的选择、设计得合理与否及设备的配置。

轨道交通车站设计时,首先是确定车站在现有城市轨道交通路网中的确切位置,这涉及到城市规划和线路总体方案设计;车站位置确定后,根据客流量及其站位特点确定车站规模、平面布置、合理的站内客流流线、地面客流吸应、交通方式间的换乘便捷等综合考虑。

1、车站的分类;5-1 车站的分类城市轨道交通网中车站根据其所处位置、埋深、运营性质、结构横断面型式、站台型式、换乘方式等进行分类。

5-1-1 按车站与地面相对位置分类按车站与地面相对位置可分为,如图5-1。

①轨道交通车站—车站结构位于地面以下;②地上车站一车站位于地面以上,它包括地面车站和高架车站;5-1-2地下车站按车站埋深、高架车站按车站与高架桥的结构是否合一而造分类按车站埋深可分为:①浅埋车站——采用明挖法或盖挖法施工,轨顶至地表距离在20m以内,如图5-2中1、2所示;②深埋车站——采用暗挖法施工,轨顶至地表距离在20m以上;如图5-2中3、4所示。

高架车站可以分为:站桥合一结构车站——高架车站的结构和站内轨道结构是做在一起的。

站桥分离结构车站——站内轨道结构和线路高架桥的结构是连通的。

5-1-3 按车站运营性质分类按车站运营性质主要有,如图5-3。

Array①中间站(即一般站)——中间站仅供乘客上、下车之用,功能单一,是地铁路网中数量最多的车站;②区域站(即折返站)——区域站是设在两种不同行车密度交界处的车站,设有折返线和设备。

区域站兼有中间站的功能;③换乘站——换乘站是位于两条及两条以上线路交叉点上的车站。

它除了具有中间站的功能外,更主要的是它还可以从一条线上的车站通过换乘设施转换到另一条线路上的车站;④枢纽站——枢纽站是由此站分出另一条线路的车图 5-3 车站分类示意图站,该站可接、送两条线路上的乘客;⑤联运站——联运站是指车站内设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列车线路进行联运及客流换乘。

联运站具有中间站及换乘站的双重功能;⑥终点站——终点站是设在线路两端的车站,就列车上、下行而言,终点站也是起点站(或称始发站),终点站设有可供列车全部析返的折返线和设备,也可供列车临时停留检修。

如线路远期延长后,则此终点站即变为中间站。

5-1-4 按车站结构型式分类高架车站的结构基本上是以框架结构为主。

地下车站结构横断面型式主要根据车站埋深、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施工方法、建筑艺术效果等因素确定。

在选定结构横断面型式时,应考虑到结构的合理图5-4 车站结构横断面型式性,经济性、施工技术和设备条件。

车站结构横断面形式,主要有,如图5-4。

①矩形断面——矩形断面是车站中常选用的形式,一般用于浅埋车站。

车站可设计成单层、双层或多层,跨度可选用单跨、双跨、三跨及多跨的形式。

②拱形断面——拱形断面多用于深埋车站,有单拱和多跨连拱等形式。

单拱断面由于中部起拱,高度较高,两侧拱脚处相对较低,中间无柱,因此建筑空间显得高大宽阔,如建筑处理得当,常会得到理想的建筑艺术效果。

③圆形断面——圆形断面用于深埋盾构法施工的车站。

④其他类型断面——其他类型断面有马蹄形、椭圆形等。

5-1-4 按车站站台型式分类车站站台型式主要有以下3种,如图5-5。

①岛式站台——站台位于上、下行行车线路之间,这种站台布置形式称为岛式站台。

具有岛式站台的车站称为岛式站台车站(简称岛式车站)。

岛式车站是常用的一种车站型式。

岛式车站具有站台面积利用率高、能灵活调剂客流、乘客中途改变乘车方向方便、车站管理集中、站台空间宽阔等优点,因此,一般常用于客流量较大的车站。

②侧式站台——站台位上、下行行车线路的两侧,这种站台布置形式称为侧式站台。

具有侧式站台的车站称为侧式站台车站(简称侧式车站)。

侧式车站也是常用的一种车站型式。

侧式车站站台上下行乘客可避免相互干扰,正线和站线间不设喇叭口,造价低,改建容易,但是站台面积利用率低,不可调剂客流,中途改变乘车方向经地道或天桥,车站管理分散,站台空间不及岛式宽阔,因此,侧式站台多用于两个方向客流量较均匀(或流量不大)的车站及高架车站。

③岛、侧混合式站台——岛、侧混合式站台是将岛式站台及侧式站台同设在一个车站内,具有这种站台形式的车站称为岛、侧混合式站台车站(简称岛、侧混合式车站)。

岛、侧混合式车站主要用于两侧站台换乘或列车折返。

岛、侧混合式站台可布置成一岛一侧式或一岛两侧式。

5-2 换乘单一地建设几条地铁或轨道交通线路并不能根本解决城市的交通拥挤问题,也不能满足市民出行的需要。

应该看到城市交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问题,在发展、布局地面,地下,空中,立体城市公共交通线路时,要从建设系统、网络出发,并考虑各自网络节点的连接方便,以及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便捷换乘、接驳。

根据城市现状及发展,建设方便乘客的交通枢纽也是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应事先考虑周全的问题。

5-2-1站台直接换乘:乘客在站台通过楼梯、自动扶梯等换乘到另一车站的站台。

这种换乘方式线路短,换乘高度小,换乘方便,节约换乘时间。

根据站台的布置形式又可分为:①平行换乘:两个车站站台可平面平行或上下重叠。

平面平行设置,两站台面一般通过天桥或通道连接;上下重叠设置一般构成“一”字形组合,站台上下对应,便于布置楼梯、自动扶梯,换乘方便。

如图5-6中的图1和2。

香港地铁在组织换乘方面的设计是值得借鉴的。

如图5-7荃湾线和观塘线两线四个方向的换乘,香港地铁采用了在太子、旺角两个车站来进行,乘客只要简单地下车后到岛式站台的另一侧上车即可,非常方便。

巴黎地铁东站有多条平行站台,乘客换乘则通过天桥来完成。

②“T”形站台换乘:两个车站上下立交,其中一个车站的端部与另一车站的中部相连接,在平面上构成“T”形组合。

可采用站台换乘。

两个车站也可相互拉开一段距离,以减少下层车站的埋深。

如图5-6中的图4。

③“十”字形站台换乘:两个车站中部相立交,在平面上构成“十”字形组合。

“十”字形换乘车站采用站台直接换乘的方式。

如图5-6中的图5。

北京地铁环线与一号线在复兴门车站、建国门车站十字相交,一号线车站位于环线车站之下,两条线在的复兴门车站均为岛式站台,一号线建设时已预留接口。

环线乘客换乘已号线,仅需走楼梯或电梯下到下面站台就可换乘一号线两个方向的地铁。

“十”字形站台相重叠部位的面积有限,组织全部的换乘有困难。

如果换乘的车站侧式站台则方案实施困难更大。

5-2-2 站厅换乘:乘客由某层车站站台经楼梯、自动扶梯到达另一车站站厅付费区,再经楼梯、自动扶梯到达站台。

这种换乘方式线路较长,换乘高度大,换乘时间长。

站厅换乘一般采用“L”形布置,即两个车站上下立交,车站端部相互连接,在平面上构成“L”形组合。

在车站端部连接处一般设站厅或换乘厅。

有时也可将两个车站相互拉开一段距离,使其在区间立交,这样可减少两站间的高差,减少下层车站的埋深。

如图5-6中的图3。

上海地铁的规划网络图一直在修订,M2线施工时地铁M4线线路走向还没有定下来,两线在东方路车站交会,目前只能采用补救的方案,在M2线南侧平行修建M4线车站,将M4线站厅层做成和M2线站厅层同标高,组织站厅换乘,如图5-8。

5-2-3 通道换乘:两个车站不直接相交,相互之间可采用单独设置的换乘通道进行换乘。

这种换乘方式换乘线路较长,换乘时间也长,对老弱妇婴使用不便,且增加通道,又增加投资。

通道换乘一般呈“工”或“L”字形布置,即两个车站在同一水平面平行设置,通过天桥或地道换乘,在平面上构成“工”或“L”字形组合。

如图5-6中的图6。

M1和M2线因施工时间不同,M1线施工时没有预留换乘接口只能采用通道换乘,给乘客带来诸多不便,如图5-9所示。

M2线因要从黄浦江下穿越埋深较深,自然形成与M1线的标高差,完全可以做成平行站台换乘。

2、车站平面布局影响因素5-3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建筑平面组成轨道交通车站形式上看和“火车站”相似,都是停靠轨道交通车辆,但是设计内涵理念是完全不同的,而在使用功能上更接近“公共汽车站”。

5-3-1 车站的组成车站由车站主体(站台、站厅、设备用房、管理用房等)、出入口及通道、通风道及地面通风亭(仅地下车站)等3大部分组成。

车站主体是列车在线路上的停车点,其作用是供乘客集散、换乘,同时它又是地铁运营设备设置的中心和办理运营业务的地方。

出入口及通道是供乘客进、出车站的建筑设施。

地下车站需要考虑通风道及地面通风亭,其作用是保证轨道交通车站具有一个舒适的地下环境。

5-3-2 车站主体的组成和功能车站主体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两大部分:(1)乘客使用空间。

乘客使用空间又可分为非付费区和付费区。

非付费区是乘客购票未正式进入站台前的流动区域。

它一般应有一定的空间、供设售检票设施。

根据需要还可设银行、公用电话、小卖部等设施。

非付费区的最小面积一般可以参照能容纳高峰小时5min内可能聚集的客流量的水平来推算。

付费区包括部分站厅、站台、楼梯和自动扶梯等,它是为停车和乘客乘降提供服务的设施。

乘客使用空间是车站设计的重点,它对车站类型、总平面布局、车站平面、结构横断面形式、功能是否合理、面积利用率、人流路线组织等设计有较大的影响,设计时要注意人流流线的合理性,以保证乘客方便、快捷地出入车站。

(2)车站用房车站用房包括运营管理用房、设备用房和辅助用房3部分。

运营管理用房是为保证车站具有正常运营条件和营业秩序而设置的办公用房,由进行日常工作和管理的部门及人员使用,是直接或间接为列车运行和乘客服务的,主要包括站长室、行车值班室、业务室、广播室、会议室、公安保卫、清扫员室等。

设备用房是为保证列车正常运行、保证车站内具有良好环境条件及在事故灾害情况下能够及时排除灾情不可缺少的设备用房,它是直接或间接为列车运行和乘客服务的,主要包括环控机室、变电所、控制室、通信机械室、信号机械室、泵房、票务室、工区用房、附属用房及设施等。

技术设备用房是整个车站的心脏所在地。

由于这些用房与乘客没有直接联系,因此,一般设在离乘客较远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