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本要点

合集下载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本要点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本要点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本要点总体框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一)文化基础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

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

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

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三)社会参与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5.责任担当。

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核心素养是指一种全面的能力素质,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沟通能力、自我管理、社会责任感等方面。

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

以下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一、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指对事物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的思考方式,它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还需要学生具备独立思考、自主判断、富有创新精神等能力。

中国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各种学科知识,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事物本质和复杂性。

二、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学生发掘新想法,尝试新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21世纪的中国,创新已经成为了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创新竞赛、创业实践等活动,发掘自身的创新潜力,并且在实践中逐渐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沟通能力沟通能力是指学生的交流能力、表达能力、倾听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在中小学阶段,学生需要通过语文、英语、演讲等课程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此外,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模拟联合国、辩论赛、团队活动等,锻炼自己的协作和沟通能力。

四、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指大学生主动掌握自己的时间和行为,管理个人事务的能力。

这种能力在学习期间尤为重要,学生通过合理规划时间、把握自己的行为等,都对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自律性和自控能力,增强自信心和事业心。

五、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指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和责任感,以及主动参与社会事务的精神。

中国的发展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和努力,因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等,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上的存在问题并且激发他们积极关注和参与社会事务。

中国学生六大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六大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六大核心素养引言在当今世界中,中国正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全球力量。

中国学生的教育质量和素养水平对于国家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中国学生六大核心素养,这些素养不仅是学生们个人发展的基石,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学术素养学术素养是中国学生重要的核心素质之一。

学术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学科知识、学术方法和思维方式。

学术素养不仅包括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还包括对学术规范和道德的理解和遵守。

一个具备优秀学术素养的学生能够在学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中国学生另一个重要的核心素养。

创新能力指的是学生在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时,能够独立思考、灵活运用知识,并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能够不拘一格地思考问题,不断寻找新的方法和途径,在面对变化和不确定性时能够适应和应对。

三、沟通和合作能力沟通和合作能力是中国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

沟通和合作能力指的是学生能够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他人的意思,并能在团队合作中与他人进行良好的协作。

一个具备良好沟通和合作能力的学生能够与他人进行积极的交流,理解别人的观点和需求,并能够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四、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中国学生另一个重要的核心素养。

批判性思维能力指的是学生在面对信息和观点时,能够客观分析和评价,并能够判断信息和观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一个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并质疑信息,不盲从地接受观点,有效地应对各种信息的挑战。

五、文化素养文化素养是中国学生的重要一环。

文化素养指的是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一个具备文化素养的学生能够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传统,同时也能够尊重和包容各种不同的文化,有能力与世界各地的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六、综合素养综合素养是中国学生的最高层次和综合能力。

综合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各个方面的素养能够协调发展,并能够将各种素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整体。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本要点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本要点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本要点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所需的重要品质和能力,它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成功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教育的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

下面,我将从学科知识、思维能力、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六个方面,详细介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点。

一、学科知识学科知识是学生获得其他能力和素养的基础。

学生需要掌握科学、人文、艺术等多个学科的基本知识。

这些知识需要基于学科的本质和社会需求进行选择和整合。

学生应具备广博的学科知识,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具备批判性、创造性和创新性思维的能力。

学生需要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具备分析、综合和评价的能力。

学生需要有良好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够运用这些能力解决复杂问题。

三、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指学生具备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素养。

学生需要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价值观和观点,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

学生还需要培养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关注社会问题并有责任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四、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学生将知识和能力应用于实际情境的能力。

学生需要有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还需要能够进行实践探究、实践创新和实践合作,具备实验和实践操作的能力,培养实践能力的兴趣和乐趣。

五、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是指学生在团体中进行有效合作和协作的能力。

学生需要与他人沟通、理解和合作,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还需要培养关心、帮助和支持他人的精神,理解和尊重团队成员的差异,能够在团队中有效地发挥个人的优势。

六、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指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主动、积极地寻求创新和突破的精神。

学生需培养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还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能够勇于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具备良好的学习和探究的动力和激情。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国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对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包括了传统的学科知识技能,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养。

素养一:学科知识与技能学生的学科知识与技能是其基础素养,是学生学习其他素养的基础。

中国学生应当扎实掌握语文、数学、外语等基础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不同学科,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素养二: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未来社会中人才所必备的素养。

学生在学习中应该培养探索、创造、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引导学生勇于尝试、勇于失败,培养学生的对未来的适应性。

素养三: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合作是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应该学会与他人有效地沟通、协作,尊重他人的意见,团结同伴,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

通过在团队中的合作实践,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素养四: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该通过实践学习,将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学校的支持,也需要社会的参与和实践平台的提供。

总结中国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需要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中全面提升各项素养。

学科知识与技能、创新思维、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学校和社会需要共同努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深层次的支持。

愿中国学生能够在培养好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茁壮成长,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未来人才。

(以上内容仅为创作,不含任何实际信息,仅供参考)。

《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报告》中提出学生核心素养包含哪些具体内容

《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报告》中提出学生核心素养包含哪些具体内容

《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报告》中提出学生核心素养包含哪些具体内容?答:三大方面、六大要素(一)文化基础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

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

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

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三)社会参与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5.责任担当。

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6.实践创新。

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

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十八要点文化基础人文底蕴人文积淀: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十分关键的。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基本素质,它们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中,核心素养分为六大方面,包括思维品质、情感品质、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美育素质和实践素质。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六大核心素养。

首先是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起来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

这包括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

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可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时更加灵活和有效。

其次是情感品质。

情感品质是指学生在情感方面的发展和素质培养。

这包括情绪管理、自我意识、社交能力等。

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是十分重要的,可以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情绪,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第三是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是指学生在道德方面的发展和素质培养。

在中国的教育中,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可以使学生具备正确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意识,为社会贡献和个人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是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指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

在中国的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强调全面发展。

通过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学生的体魄和抵抗力,提高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第五是美育素质。

美育素质是指学生对美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在中国的教育中,重视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美术、文学等方面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美育素质可以使他们在审美方面更加敏感和独立,提高个人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

总的来说,中国的教育体制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六大核心素养是十分重要的。

思维品质、情感品质、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美育素质和实践素质这六个方面的发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所以,作为中国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和发展自己的核心素养,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

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全文

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全文

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全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知识、能力、品德、潜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是衡量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

下面将从知识、能力、品德、潜力四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知识方面知识是学生的基础,是学生发展的根本。

中国学生在知识方面表现出色。

他们在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他们掌握了丰富的基础知识,具备了扎实的学科素养。

同时,中国学生对于综合学科的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了较强的学科应用能力。

二、能力方面能力是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学生在解决问题、创新思维、沟通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中国学生在能力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他们具备了批判思维、创新思维和合作思维等能力。

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他们也能够有效地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这些能力的培养使中国学生具备了较强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三、品德方面品德是学生的道德、情感、行为等方面的素养。

中国学生在品德方面也有很大的进步。

他们注重道德教育,积极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品德修养。

他们以诚信、友善、勤奋、乐观为核心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中国学生的品德素养在国际交流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扬。

四、潜力方面潜力是学生的发展潜力和个人特长等方面的素质。

中国学生在潜力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他们具备了广泛的兴趣和爱好,积极参与各类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

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中国学生的潜力在不断地得到挖掘和发展,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起来,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在知识、能力、品德、潜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色。

他们具备了丰富的知识储备,具备了扎实的学科素养。

他们还具备了较强的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他们还具备了广泛的兴趣爱好和潜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 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 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总体框架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 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 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 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总体框架
学生发展核


3 勇于探究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 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1 乐学善学
三 学会学习
2 勤于反思 3 信息意识
等习
方 面 的 综 合 表 现 。
方 式 方 法 选 择 、 学 习 进 程 评 估 调 控
4. 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 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 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基本内容
(三)
社会参与
5. 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 、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 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 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 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 、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 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 八个基本要点。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总体框架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基本内容
(一)
文化基础
1. 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 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 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1 劳动意识

中国学生发展核 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 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过程中,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这些素养和能力的培养,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也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发展。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文底蕴。

学生应该具备扎实的人文基础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素养,能够理解和欣赏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二、科学精神。

学生应该具备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创新能力,能够理性思考和解决问题,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三、学会学习。

学生应该具备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学习环境,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健康生活。

学生应该具备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能够保持身心健康,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五、责任担当。

学生应该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六、实践创新。

学生应该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些核心素养,教育部门应该加强课程改革和教育创新,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和个性化发展。

同时,学校和社会也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实践平台和社会资源,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未来的栋梁之才。

总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学生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只有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本要点解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本要点解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本要点解读第一,道德素养。

道德素养是培养学生品德、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方面。

学生应具备遵守法律、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团结协作和关心社会等品德和能力。

校园应该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学生应通过课堂教育、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等途径来培养和提高道德素养。

第二,智能素养。

智能素养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

学生应具备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协作能力以及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等能力。

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其思维和创新能力。

第三,身心素养。

身心素养是培养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

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心理状态。

学校应提供丰富的体育活动和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心态,增强学生对自身身心健康的重视和管理能力。

第四,团队合作素养。

团队合作素养是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关键。

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

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设置团队项目和活动,让学生在团队中学会相互协作、相互尊重和相互支持。

第五,审美素养。

审美素养是培养学生欣赏、创造和表达美的能力的重要方面。

学生应具备对艺术、音乐、舞蹈等领域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同时也应具备一定的创作和表达能力。

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开设艺术类课程和俱乐部,提供艺术活动和展示平台,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和参与艺术领域的学习和表达。

总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本要点涵盖了道德素养、智能素养、身心素养、团队合作素养和审美素养等多个方面。

学校应通过全面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活动组织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他们全面、健康、积极地发展,成为有贡献的中国公民。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个基本点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个基本点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个基本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个基本点,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三个基本素养,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素养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至关重要。

这三个基本点是:思维素养、创新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第一个基本点是思维素养。

思维素养是指学生具备正确、系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它包括逻辑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评估和思考事物,并能够从多个角度来解决问题。

第二个基本点是创新素养。

创新素养是指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它包括创造力、想象力、寻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勇于尝试和接受失败的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鼓励他们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个基本点是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指学生具备关心他人和社会的意识和行为。

它包括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的能力,关心社会问题和追求社会公益的意识。

通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他们的行为和决策对于社会有所影响,鼓励他们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弱势群体,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这三个基本点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之间互为支撑和促进。

思维素养是创新素养的基础,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为他们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而创新素养又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通过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学生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帮助解决社会问题。

社会责任感则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通过关注社会问题和参与社会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维素养和创新素养。

为了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育者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

首先,教育者应该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机会。

其次,教育者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批判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内容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内容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内容一、文化基础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

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

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1、学会学习。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2、健康生活。

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三、社会参与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1、责任担当。

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2、实践创新。

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

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本要点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本要点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本要点总体框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

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

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

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三)社会参与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大维度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大维度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大维度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大维度包括:知识与学习能力、社会
交往与合作能力以及全面良好素质。

首先,知识与学习能力是培养学
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发展学科能力的重要维度,包括理解、分析和应用
知识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其次,社会交往与合
作能力是培养学生与他人有效沟通、理解、合作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维度,包括良好的人际关系、团队合作和决策能力。

最后,全面良好素
质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道德情操和艺术素养的重要维度,包括情感管理、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全文)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全文)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全文)总体框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

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

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

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三)社会参与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都是什么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都是什么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都是什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都是什么?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准绳,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六大素养以1:人文底蕴。

2:科学精神。

3:学会学习。

4:健康生活。

5:责任担当。

6:实践创新。

六大核心素养。

十八个基本要点:1:人文情怀。

2:审美情趣。

3:理性思维。

4:批判质疑。

5:勇于探究。

6:乐学善学。

7:勤于反思。

8:信息意识。

9:珍爱生命。

10:健全人格。

11:自我管理。

12:社会责任。

13:国家认同。

14:国际理解。

15:劳动意识。

16:问题解决。

17:技术运用。

18:人文积淀。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有三种途径: 1.通过课程设计落实核心素养。

课程设计要根植于本民族文化并融合国外文化;课程设计要重视文化基础的基础――语言文字;要凸显文化基础的核心;要体现自主发展;要体现社会参与 2.通过教学实践落实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落实,显然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它更是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

要把“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变为“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必须大力推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变 3.通过评价落实核心素养。

要积极尝试“真实性评价”“档案袋评价”等鼓励学生自由表现和创造性发展的评价理念和方法,实现课程评价的“素养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内涵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

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1.人文底蕴。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

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

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三)社会参与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5.责任担当。

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6.实践创新。

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

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主要表现那么,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具体包括哪些要点呢?小编也很好奇。

仔细一看,原来六大素养还具体细化为人文积淀、国家认同、批判质疑等18个要点,各要点也确定了重点关注的内涵。

文化基础——人文底蕴1、人文积淀重点是: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2、人文情怀重点是: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3、审美情趣重点是: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

文化基础——科学精神1、理性思维重点是: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

2、批判质疑重点是: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

3、勇于探究重点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

自主发展——学会学习1、乐学善学重点是: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

2、勤于反思重点是:具有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等。

3、信息意识重点是: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等。

自主发展——健康生活1、珍爱生命重点是: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2、健全人格重点是: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

3、自我管理重点是: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

社会参与——责任担当1、社会责任重点是: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

2、国家认同重点是: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具有热爱党、拥护党的意识和行动;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

3、国际理解重点是: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社会参与——实践创新1、劳动意识重点是: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等。

2、问题解决重点是: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等。

3、技术运用重点是: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具有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意愿;具有工程思维,能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等。

课题组负责人就研究成果答记者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有哪些主要指标以及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落实,记者采访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

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构成核心素养总框架记者:根据课题组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是什么?主要包括哪些指标?答: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构成的核心素养总框架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社会性等本质属性的观点,与我国治学、修身、济世的文化传统相呼应,有效整合了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对学生发展的要求。

责任担当等六大素养均是实证调查和征求意见中各界最为关注和期待的内容,其遴选与界定充分借鉴了世界主要国家、国际组织和地区核心素养研究成果。

六大素养既涵盖了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品格与能力,又体现了核心素养“最关键、最必要”这一重要特征。

六大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

为方便实践应用,将六大素养进一步细化为十八个基本要点,并对其主要表现进行了描述。

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具体阐述记者: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是什么?答: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具有宏观指导性质的教育思想,主要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重在转变教育目标指向,从单纯强调应试应考转向更加关注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

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具体阐述,可以使新时期素质教育目标更加清晰,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加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此外,核心素养也是对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反思与改进。

尽管素质教育己深入人心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国长期存在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问题,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效。

解决这一问题,要从完善评价标准入手。

全面系统地凝练和描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建立基于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的评价标准,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记者: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关系是什么?答:综合素质是对学生发展的整体要求,关注学生不同素养的协调发展。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具体的、系统化的描述。

一方面,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助于全面把握综合素质的具体内涵,科学确定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另一方面,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可以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状况和水平。

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记者: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后,在教育实践中落实的途径主要有哪些?答: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其落实需要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育人体系。

具体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落实途径:一是通过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指导课程改革,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加强各学段、各学科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

二是通过教学实践落实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了“21世纪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品格与能力”,可以通过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指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改变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现象。

此外,通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引领,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

三是通过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检验和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

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把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质量要求结合起来,可以有力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实。

有关《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汇聚国内多所高校近百名研究人员,在总体设计、统筹谋划的基础上,综合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国际比较研究、教育政策研究、传统文化分析、现行课标分析、实证调查研究,全方位、多层次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反复修改完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